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经典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
(苏轼《赤壁赋》)(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惟”“暮”“弘”“鉴”“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⑸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
(《论语》)(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默写训练》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面对世人的称赞或非难能淡然处之,是因为他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3)《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以抒写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拂”“辩”“常”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表达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2)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2020-2021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经典压轴题含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 ”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夔州的特殊秋景。
(2)《蜀道难》中,在运用夸张极言山峰高耸之后,李白的“________”写出山崖的陡峭险峻。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4)《劝学》中,荀子认为笔直的木材制作成车轮之后就“________”,然后进一步设想木材“________”也不会再变直了。
【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2)枯松倒挂倚绝壁(3)唯见江心秋月白(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
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
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啸哀、倚、唯、中规、有、槁暴。
故答案为:⑴风急天高猿啸哀;⑵枯松倒挂倚绝壁;⑶唯见江心秋月白;⑷其曲中规;虽有槁暴【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庄子·逍遥游》)(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
(韩愈《师说》)(3)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综合题专题复习【古诗词默写训练】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朝菌”和“蟪蛄”来说明生命短暂,容易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渐次淡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本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朝菌、晦朔、蟪蛄、榭、侧畔等故答案为: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⑵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点评】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用反问句表明了诗人即使受挫殒命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
(2)杜甫《登高》中“ 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诗人郁积心中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难以排遣的无限悲凉。
(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________,________”从时间的角度写出了洞庭湖千变万化的景象。
【答案】(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2020-2021全国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
(《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5)________,________。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肱”“逦迤”“茕”“堪”“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⑸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柳宗元爱幽寂之景,状山谷是幽谷,所谓“羁禽响幽谷”,又如游小石潭之斗折蛇行的幽邃境状________。
”亦追求对凄寒之水的描摹,有“寒藻舞沦漪”。
有“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其中“冽”意为________。
(2)《国殇》中惨烈的激战场面,使得“________”,真所谓“惊天地泣鬼神”。
2020-2021高考语文压轴题之古诗词默写训练(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了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其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天地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渔家傲·秋思》中渲染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己亥杂诗》中移情于物、以花喻人,表现无私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2)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曾、瞬、衡阳、雁、雕、箫、简朴、絮、萍、化作。
故答案为: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⑵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⑷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备战高考语文与古诗词默写训练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荀子于《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
杜甫的《登高》以“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
【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涯、博、省、知、作。
故答案为: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点评】此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从内容上看,这些名句名篇,或是揭示人生哲理,或是反映生活真谛,或是描绘人物情貌,或是表现事物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考查多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据字义记字形,以免写错别字,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理解性默写,做题时要审清题意,根据有关信息(作者、文题诗题、句意、题中关键词等)准确断定默写的诗句。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________,________染出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了浔阳城里的民歌声音嘶哑,反衬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备战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3)在《曹刿论战》,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吞”“赢”“仓皇”“孚”“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
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故答案为: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⑵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⑶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 ”一句,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多个意象写出夔州的特殊秋景。
(2)《蜀道难》中,在运用夸张极言山峰高耸之后,李白的“________”写出山崖的陡峭险峻。
(3)白居易《琵琶行》中,多处写到月,如“________”一句通过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强大的感染力。
(4)《劝学》中,荀子认为笔直的木材制作成车轮之后就“________”,然后进一步设想木材“________”也不会再变直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柳宗元爱幽寂之景,状山谷是幽谷,所谓“羁禽响幽谷”,又如游小石潭之斗折蛇行的幽邃境状________。
”亦追求对凄寒之水的描摹,有“寒藻舞沦漪”。
有“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其中“冽”意为________。
(2)《国殇》中惨烈的激战场面,使得“________”,真所谓“惊天地泣鬼神”。
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______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
【答案】(1)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清明澄澈或者寒冷(2)天时怼兮威灵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以及理解重点字词的能力。
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理解字词含义时,可根据上下文或文意帮助解读。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寂寥,悄怆,幽邃,怼,魂魄,鬼雄。
故答案为:⑴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清明澄澈或者寒冷;⑵时怼兮威灵怒;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先以“________”来慨叹人生的短暂,接着又以“________”对奔流不息的长江表达了羡慕之情。
(3)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
【答案】(1)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腹犹果然;三月聚粮【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萍、臾、羡、腹、聚。
故答案为:⑴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⑵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⑶腹犹果然;三月聚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本题属于前者。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
(荀子《劝学》)(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3)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4)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
(李白《蜀道难》)(6)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
(李商隐《锦瑟》)(8)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
(苏轼《赤壁赋》)【答案】(1)金就砺则利(2)辩乎荣辱之境(3)奈何取之尽锱铢(4)呕哑嘲哳难为听(5)砯崖转石万壑雷(6)朝搴阰之木兰兮(7)只是当时已惘然(8)凌万顷之茫然【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砺”“辩”“锱铢”“呕哑”“嘲哳”“砯”“阰”“惘”的书写。
故答案为:(1)金就砺则利;(2)辩乎荣辱之境;(3)奈何取之尽锱铢;(4)呕哑嘲哳难为听;(5)砯崖转石万壑雷;(6)朝搴阰之木兰兮;(7)只是当时已惘然;(8)凌万顷之茫然【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有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辩”“盛”“谀”“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⑵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流俗的弊病,痛斥人们投机取巧而不顾准则的生活状态。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写词人用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3)李白《蜀道难》中借助神话传说教现蜀道开凿之困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分析】(1)中提示语是“流俗”与“不顾准则”,错的古义有“准则”的含义;得出答案: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中提示语是“独自饮酒”与“用酒祭奠江月”,得出答案: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3)中提示语是“借助神话传说”与“开凿之困难”,得出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另外,注意易错字词:偭规矩,改错,尊,还酹,石栈,钩连。
故答案为:⑴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⑵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⑶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
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
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6.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一文中称赞圣人,说虽然他们超出众人很多,“________”表现得虚心而好学;同时批评当时的普通人,尽管远不如圣人,“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________,________”,与于谦《石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3)李白《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达期待施展抱负的愿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犹且、焉、耻、体解、惩、垂钓、复。
故答案为:⑴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的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写人的表情和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着力描写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其中“________” 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________”是写弹奏琵琶的手法。
(3)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意蕴深厚的朦胧美,《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美好事物不常在或美好理想难以实现,寄寓了悲伤嗟悼之情。
【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2)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衡”“喻”“拨”“拢”“抹”“沧”“暖”,书写字体工整,写完要回顾检查。
故答案为:⑴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⑵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⑶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天宝三载,李白受权臣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之际,朋友不惜重金为其钱行,《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写出宴会盛况。
(2)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以“千里”为目标,从反面强调“积累”重要性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