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级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基本的化学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进行操作。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

(2)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

(2)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仪器:试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等。

3. 教案、PPT、实验报告模板等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基本操作的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名称、作用和注意事项,以及基本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5. 注意事项讨论: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8. 课后反思:六、教学内容1. 液体的取用:如何正确使用滴管、移液管等仪器取用液体。

2. 固体的取用:如何正确使用药匙、镊子等仪器取用固体。

3. 物质的溶解:如何正确进行物质的溶解操作。

4. 加热操作:如何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加热仪器。

5. 冷却和搅拌:如何正确进行冷却和搅拌操作。

七、教学步骤1. 液体的取用:a. 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滴管、移液管取用液体。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三篇篇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1.实验室规则2.安全措施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的教案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的教案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的教案
实验目的:
1. 观察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
2. 探究金属与酸之间的化学反应。

实验材料:
1. 锌片、铁片、铜片(或其他金属片);
2. 盐酸溶液(浓度约为1 mol/L);
3. 试管、试管架、试管夹;
4. 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
5. 灭菌棉球、玻璃棒。

实验步骤:
1. 将三根试管编号为A、B、C,并放入试管架中;
2. 在试管A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然后放入铁片;
3. 在试管B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然后放入锌片;
4. 在试管C中加入少量盐酸溶液,然后放入铜片;
5. 观察每个试管中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分析:
1. 铁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产生气泡和沉淀;
2. 锌片与盐酸反应同样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产生气泡和溶液变色;
3. 铜片与盐酸无法反应,不产生氢气和沉淀。

实验总结:
1. 金属与酸发生化学反应时,通常会生成金属盐和氢气;
2. 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和速度有所不同,可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
3. 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安全,避免盐酸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拓展实验:
1. 用其他金属来重复实验,比较它们与盐酸的反应性;
2. 尝试用不同酸溶液(如硫酸、醋酸等)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酸对金属的影响。

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二、实验准备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了解假黄金
联系生活,引出课题
明确目标
1、通过真假黄金鉴别情景对金属活动性进行梳理,从而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练习、掌握固体、液体的取用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3、通过实验探究强化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化学学科价值所在。
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及应用
临沂新桥中学闵凡玲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真假黄金鉴别情景对金属活动性进行梳理,从而掌握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练习、掌握固体、液体的取用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3、通过实验探究强化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化学学科价值所在。
B、FeCl2溶液、CuCl2溶液、Ag
C、FeCl2溶液、Cu、Ag
D、FeCl2溶液、Cu、AgNO3溶液
学生思考与讨论进一步强化金属活动数序表的应用
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金属活动性的运用。
点击中考
精选中考题目,让学生感受中考
见导学案
了解中考考点,体验中考试题。
了解中考考查内容和方法
走进生活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知识
回顾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1、在金属活动性序里,金属的位置越,它的活动性就越。

15级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15级基础化学实验教案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2017 年上半年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一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二 减 压 蒸 馏
实验三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四 实验五 己二酸的制备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实验六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实验七 肉桂酸的制备及水蒸气蒸馏 实验八 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九 界面缩聚制备尼龙-66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实验五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 Grignard 试剂的制备、应用和进行 Grignard 反应的条件; 2.掌握电动搅拌(或磁力搅拌) 、回流、萃取、蒸馏(包括低沸点物蒸馏)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CH3CH2Br + Mg CH3 CH3CH2CCH3 OMgBr
带干燥管和电动搅拌的回流装置 五、注意事项 1. Grignard 反应所用的仪器和药品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实验装置与大气相连处需接上装有 无水氯化钙干燥管。 2.滴加溴乙烷的速度必须控制,以免挥发。 3.硫酸分解完后往往有大量盐生成,萃取时避免固体进入分液漏斗。 4. 2-甲基-2-丁醇与水能形成共沸物,最后用无水碳酸钾干燥时一定要完全。 5.乙醚容易燃烧,必须远离火源。 6.乙醚和溴乙烷的沸点都很低,操作时,应尽量防止其挥发。 六、思考题 1.制备格氏试剂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制得的粗产品为什么不能用氯化钙干燥? 3.本实验有哪些副反应,如何避免?
15级基础化学实验5教案20177年上半年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实验一苯甲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二减压蒸馏实验三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四己二酸的制备实验五22甲基22丁醇的制备实验六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实验七肉桂酸的制备及水蒸气蒸馏实验八甲基橙的制备实验九界面缩聚制备尼龙6615级基础化学实验5教案实验一苯甲酸乙酯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
实验名称: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3. 掌握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常用单位为克/100g 水。

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压强等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
1. 三种不同晶体状物质;
2. 试管;
3. 压力计;
4. 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取三个试管,分别装入等量水;
2. 将三种不同物质的晶体状物质分别加入到三个试管中,并摇匀;
3. 观察观察各试管内溶解度的差异;
4. 利用压力计和温度计测定水的溶解度的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1. 切勿直接将试管热放入火焰中加热,应使用水浴进行加热;
2. 温度计的读数要准确;
3. 操作前认真阅读实验步骤,了解每一步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
2. 分析压力和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学到了测定溶解度的方法,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要继续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

化学实验教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组装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氧气;2.通过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认识氧气的性质。

实验用品1.高锰酸钾、水、木炭、细铁丝、蜡烛;2.酒精灯、试管、烧杯、集气瓶、单孔橡皮塞、导管、乳胶管、水槽、燃烧匙、火柴、毛玻璃片、棉花、坩埚钳、铁夹、铁架台、木块等。

实验过程1.制取氧气前,为什么要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置棉花?3.当加热试管后不久,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此时是否要立即开始收集为什么当氧气收集完毕后,为什么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4.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水?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学习组装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2.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用品1.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澄清石灰水;2.蜡烛、木条、烧杯、集气瓶、大试管、小试管、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毛玻璃片、火柴等请试着从反应原理、反应条件、气体发生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等方面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异同点。

基础实验3 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2.通过实验和讨论,总结灭火的方法;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

实验用品1.95%酒精、蒸馏水、棉花球、玻璃棒、小蜡烛、小木条、小煤块;2.坩埚钳、酒精灯、火柴、玻璃杯等。

1.结合你在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试着总结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请例举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并试着说明其灭火原理。

3.为了更好地研究燃烧的条件,你觉得还可以进行什么实验?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目的1.认识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2.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初步理解金属活动性强弱;实验用品1.镁条、铁丝、铜丝、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2.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试管、砂纸等实验过程1.金属的物理性质:打磨上述金属并观察其颜色、状态、硬度、延展性等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设计
课程主题:化学反应实验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实验条件:
1.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玻璃棒、试管架、酒精灯、蒸馏水等。

2.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

实验步骤:
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2.用玻璃棒搅拌溶液,观察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3.记录下实验现象,并分析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实验要点:
1.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注意安全。

2.注意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及时总结实验结果。

3.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教学反思:
本次实验是化学实验课上的一个简单示范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并培养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在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化学实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干燥管和电动搅拌的回流装置 五、注意事项 1. Grignard 反应所用的仪器和药品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实验装置与大气相连处需接上装有 无水氯化钙干燥管。 2.滴加溴乙烷的速度必须控制,以免挥发。 3.硫酸分解完后往往有大量盐生成,萃取时避免固体进入分液漏斗。 4. 2-甲基-2-丁醇与水能形成共沸物,最后用无水碳酸钾干燥时一定要完全。 5.乙醚容易燃烧,必须远离火源。 6.乙醚和溴乙烷的沸点都很低,操作时,应尽量防止其挥发。 六、思考题 1.制备格氏试剂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制得的粗产品为什么不能用氯化钙干燥? 3.本实验有哪些副反应,如何避免?
分水回流装置图 五、注意事项 1. 回流要慢一些,一开始回流快了容易形成液泛。 2. 水-乙醇-环己烷三元共沸物的共沸点为 62.6℃,其中含水 4.8%、乙醇 19.7%、环己烷 75.5%。根据理论计算,生成的水(包括 95%的乙醇的含水量)约为 1g。 3. 多余的环己烷和乙醇由分水器放出。 4. 加碳酸钠时要慢,否则,过于剧烈会产生大量气泡而使液体溢出。 5. 若初产物中含有絮状物难以分层,可直接用适量乙醚萃取。 6. 本实验也可用微波炉进行:装置同上,反应器置于微波炉中,650W 反应约 6-7 分钟,直 到无水滴分出。其它步骤同上。 六、思考题(蓝色为必做题,黑色题请教师根据同学情况安排,以下同) 1.本实验采用何种措施提高酯的产率?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常用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有哪些? 3.在萃取和分液时,两相之间有时出现絮状物或乳浊液,难以分层,如何解决?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实验三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掌握无水操作及减压蒸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
O 2 CH3 C OC2H5 O O
乙醇钠
2 CH3 C CH2C-OC2H5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二甲苯 5mL,乙酸乙酯 10mL,金属钠 0.9 克,50%醋酸 8ml,饱和食盐水,乙醚 10mL,无水硫酸钠,无水氯化钙 仪器:标准磨口仪,油泵车 四、实验步骤 安装好带干燥管的回流装置。 1.熔钠:在干燥的 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0.9g 金属钠和 5mL 二甲苯,装上冷凝管,加热 使钠熔融。拆去冷凝管,用磨口玻塞塞紧圆底烧瓶,用力振摇得细粒状钠珠。回收二甲苯。 2.回流:迅速放入 10ml 乙酸乙酯,反应开始。若慢可温热。回流约 2h 至钠直至所有金 属钠全部作用完为止,得橘红色溶液,有时析出黄白色沉淀(均为烯醇盐) 。 3.酸化:加 50%醋酸,至反应液呈弱酸性(pH=5~6,固体溶完) 。 4.分液: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加等体积饱和氯化钠溶液,振摇,静置,分出乙酰乙酸 乙酯层,水层用约 8mL 乙醚萃取。 5.干燥: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 6.蒸馏和减压蒸馏:先在沸水浴上蒸去未作用的乙酸乙酯,然后将剩余液移入 50mL 圆 底烧瓶中,用减压蒸馏装置进行减压蒸馏。减压蒸馏时须缓慢加热,待残留的低沸点物质蒸 出后,再升高温度,收集乙酰乙酸乙酯。产量约 1.5g。乙酰乙酸乙酯的沸点为 180.4℃,折 光率 =1.4199。 乙酰乙酸乙酯沸点与压力的关系如下表: 压力 /mmHg* 沸点/℃ 760 181 80 100 60 97 40 92 30 88 20 82 18 78 14 74 12 71 10 67.3 5 54 1.0 28.5 0.1 5
(因环己醇量少,可不用滴液漏斗,直接用滴管加样) 带滴加和电动搅拌的回流装置 五、注意事项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一当开始,则会放出大量的热,开始时温度不能超过 40℃,否 则不易控制。 2.滴加环己醇的速度必须控制 1~2D/秒,否则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3.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混合物,滴到滤纸上,没有紫色就表明反应已完成。 4.酸化必须充分 PH=2,且加浓硫酸速度不要太快。 六、思考题 1. 环己醇很黏,怎样来转移比较好? 2. 如果反应很久高锰酸钾的紫色也不退去,可能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3. 反应中加入碳酸钠有什么作用? 4.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备己二酸? 5.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氧化体系,并说明环己醇被氧化后,主要生成什么产物?
无水乙醚
CH3CH2 MgBr CH3 CH3 CH2 CCH3 OH
CH3COCH3
无水乙醚
H / H2 O
+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1.7 g 镁屑,6.5mL 溴乙烷 ,5mL 丙酮 ,20mL 无水乙醚(有钠丝的) ,8mL5% 碳酸钠(自配) ,30mL20%硫酸(自配) ,无水碳酸钾,无水氯化钙,普通乙醚 仪器:电动搅拌器(或磁力搅拌器) ,电热套,标准磨口仪 四、实验步骤 1. 乙基溴化镁的制备 按图安装好装置, 在三颈瓶中放入 1.7 g 镁屑及一小粒碘。 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 6.5mL 溴乙烷和 15mL 无水乙醚,混匀。从恒压漏斗中滴入约 1.7mL 混合液于三颈瓶中,溶液呈微 沸,随即碘的颜色消失(必要时可用温水浴温热) 。开动搅拌,慢慢滴加剩下混合液,维持 反应液呈微沸状态。滴加完毕后,用温热回流搅拌 30min , 使镁屑几乎作用完全。 2. 与丙酮的加成反应 将反应瓶置于冰水浴中, 在搅拌下从恒压漏斗中缓慢滴入 5mL 丙酮及 5mL 无水乙醚混合 液,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 15min,瓶中有灰白色粘稠状固体析出。 3. 加成物的水解和产物的提取 将反应瓶在冰水冷却和搅拌下,从从恒压漏斗中滴入 30mL20%硫酸溶液以分解上述产 物。滴加完毕,用分液漏斗中分离出醚层,水层用乙醚萃取 2 次,每一次 6.5mL。合并醚层, 用 8mL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无水碳酸钾干燥。用热水浴蒸去乙醚,再直接加热蒸馏,收 集 95~105℃馏分。称重,计算产率。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实验一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及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学习分水器的使用,复习减压蒸馏、萃取等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3;
CH3CH2OH
COOCH2CH3
三、实验药品 苯甲酸 3g ;无水乙醇 7mL;浓硫酸约 1.5mL;环己烷约 10mL;乙醚约 10mL;饱和 Na2CO3 溶液若干;无水 CaCl2 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粗产品的制备 安装好带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如下图所示。可选用三颈瓶或圆底烧瓶)。在反应器中 加入 3g 苯甲酸、7mL 乙醇、 5mL 环己烷、1mL 浓硫酸,摇匀,加沸石,在分水器中加入环 己烷至支管口。缓慢加热回流约 2h,至无水滴分出,分出的下层液体并记录其体积,继续 蒸出多余的环己烷和乙醇,移去热源,冷却。 2.粗产品的精制 搅拌下往残液中加水约 10mL,滴加饱和 Na2CO3 溶液中和至中性,除去硫酸和未反应完的 苯甲酸。分液,有机层留存,水层用 10mL 乙醚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有 水滴时可用水洗,分净水层后再加干燥剂)。水浴蒸出乙醚回收。 剩余物保留, 下次实验再加热蒸馏, 收集 210-213℃的馏分。 或减压蒸馏, 收集 90-100℃ /20mmHg 的馏分。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2017 年上半年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一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二 减 压 蒸 馏
实验三 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四 实验五 己二酸的制备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实验六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实验七 肉桂酸的制备及水蒸气蒸馏 实验八 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九 界面缩聚制备尼龙-66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实验二 减 压 蒸 馏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 2.了解减压蒸馏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3. 熟悉减压蒸馏的装置和操作 4. 了解油泵的结构、使用及维护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 所以液体沸腾的温度是随外界压 力降低而降低的,因而如用真空泵连接盛有液体的容器,使液体表面上的压力降低,即可降 低液体的沸点, 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称为减压蒸馏。 一些液体有机物沸点较高, 加热到沸点时往往发生分解或氧化,应用减压蒸馏可以在比它正常的沸点低很多的情况下, 蒸出这些有机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5mL 环己醇 标准磨口仪,油泵车 四、实验步骤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实验四 己二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电动搅拌(或磁力搅拌) 、浓缩、过滤及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3 OH + 8 KMnO4 + H2O 3HOOC(CH2)4COOH +8MnO2 + KOH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1.3mL 环己醇,1.9g 碳酸钠,6g 高锰酸钾,浓硫酸 仪器:电动搅拌器(或磁力搅拌器) 、循环水泵、电热套、标准磨口仪 四、实验步骤 按装置图装好实验装置。在三颈瓶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6g、碳酸钠 1.9 g 和 17.5 mL 水,温水加热使反应物的温度约为 40℃,并不断搅拌,使固体几乎全部溶解。 移去水浴,在搅拌下,从恒压漏斗中滴入 4~5D 环己醇,反应开始,然后慢慢滴入剩余 的环己醇,控制滴加速度,使瓶内温度维持 40~60℃,温度过高时则用冷水浴冷却,温度 低于 40℃时则用温水浴加热。 环己醇加完后,继续搅拌约 10 分钟,然后在 60~70℃的水浴中加热约 20 分钟,高锰酸 钾紫色完全褪去,同时有大量的褐色二氧化锰生成,冷却。 抽滤,滤渣用 60~70℃的热水洗涤三次(每一次 2 mL) ,将滤液浓缩至 10 mL 左右。冷 却,在搅拌下慢慢滴入浓硫酸至 PH=2,析出白色晶体。冷却、抽滤、少量水洗、烘干、称 重、计算产率。
15 级基础化学实验-5 教案 实验五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 Grignard 试剂的制备、应用和进行 Grignard 反应的条件; 2.掌握电动搅拌(或磁力搅拌) 、回流、萃取、蒸馏(包括低沸点物蒸馏)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CH3CH2Br + Mg CH3 CH3CH2CCH3 OMgB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