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完整版
安师大环境土壤学期末试题(两套)及答案

《环境土壤学》试卷 共26页 第1页 《环境土壤学》试卷 共26页 第2页安徽师范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土壤学》期末考试试卷(A )(时间 120分钟)1. 土壤圈2. 土壤原生矿物3. 土壤质地4. 土水势5. 土壤环境容量6. 土壤污染1. 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位置处于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交接面上最富有()的( )或覆盖层。
2. 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名称请在下图中加以标注。
3. 土壤是一个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的多孔介质,土壤的主要物质组成包括( )、有机质、土壤生物、()和土壤空气。
4. 按照土粒大小将土壤颗粒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尽管各种粒级制之间有所不同,但大致都将土壤颗粒按大小分为石砾、( )、粉粒和( )四组。
5. 土壤水分含量是表征土壤水分状况的一个指标。
土壤含水量有多种表达方式,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质量含水量;(2)( )含水量;(3)( )含水量和(4)土壤水储量。
6. 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组成的主要差别有以下几点:(1)土壤空气中的( )含量高于大气;(2)土壤空气中的O 2含量低于大气;(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 )气体。
7. 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直接参与( ),水热状况直接影响矿物质的分解与合成及物质积累和淋失;(2)控制(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顶层氧 中心硅 底层氧( )顶层氧 中心铝 底层氧( )影响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决定养料物质循环的速度。
8.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水热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作用而形成的。
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大循环与()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
9.发生在土壤胶体表面的阳离子交换反应称之为阳离子交换作用。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 D )A、CO2B、H2 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月C、8月D、7月或8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大致范围( B )A、—B、—C、—D、—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 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 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 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 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 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 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 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 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 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 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 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 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 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 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 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完整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 土壤腐殖质: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4.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 土壤粘闭现象: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土粒趋向紧密排列,通气孔隙大量减少,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 田间持水量: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 土壤热容量: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 土壤比表面: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 盐基饱和度(BSp):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 活性酸;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2.土壤矿质颗粒大小粒级由小到大划分为石砾、砂粒、粉砂粒、粘粒。
3.土壤中的不良结构体种类有块状结构、核状结构、柱状棱柱状结构、片状结构。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1.简述农业化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答: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代表人物:德国土壤学家李比希。
提出三个学说:a) 矿物质营养学说:矿质营养库,植物从中吸收矿质营养b)养分归还学说:吸收矿质营养—肥力下降—归还c)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由其生长所需各种养分中相对含量最少的那种所决定。
2.简述高岭组粘土矿物的主要性质。
答:1:1型非膨胀型粘土矿物,亚热带土壤中多。
华中、华南、西南。
1)1:1型2)无膨胀性,氢键作用0.72nm,膨胀性小于5%3)电荷数量少,同晶替代弱或无,负电荷来源断键,3-15cmol(+)/kg4)胶体性较弱,较其它粘土矿物粗,塑性,粘结性,吸湿性弱。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有答案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10 、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11 、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12 、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13 、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5 、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16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17 、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 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18 、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19 、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21 、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22 、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23 、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24 、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25 、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二、名词解释:1、土壤2、土粒密度3、土壤孔隙度4、田间持水量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6、土攘胶体7、土壤盐基饱和度8、土壤活性酸9、土壤潜性酸10、土壤缓冲性11、有机肥料12、绿肥13、微生物肥料14、土壤有效含水量15、单粒三、简答题: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3、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4、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5、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6、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7、绿肥在农林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是什么?四、论述题:1、林木施肥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优缺点。
完整word版-土壤学试题及答案7-推荐文档

土壤学复习资料土壤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土壤肥力土壤能够持续不断供给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肥、气、热, 协调它们之间的矛盾及抵抗不良自然环境的能力。
2.次生. 原生矿物在H2O、CO2.O2生物等作用下, 矿物组成、结构、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矿物。
3.土壤腐殖..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及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4.土壤机械组..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重量百分数组合。
5.土壤粘闭现..土壤在压力和剪力共同作用下, 土粒趋向紧密排列, 通气孔隙大量减少, 毛管及无效孔隙急剧增加, 土壤通透性减弱甚至消失的现象。
6.田间持水..土壤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量。
7.土壤热容..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土壤每升高1℃所需热量。
8.土壤比表. 单位质量土壤表面积的大小。
单位m2/g9.盐基饱和度(BS. 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10.活性. 土壤溶液中游离的H+表现出来的酸度,用PH表示11.同晶替代: 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 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 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12. 土壤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3. 土壤容重: 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14. 土壤退化: 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15. 土壤养分: 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16. 土壤圈: 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17. 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8. 粘化作用: 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9.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 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 又称pH依变电荷;20. 土壤结构性: 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 土壤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有化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光能无机营养型。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土壤肥力土壤剖面粘化过程运积母质根际效应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凋萎系数土壤热容量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2.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有哪些影响?3.简述黄壤的形成过程及特点4.简述土壤养分来源和损失的主要途径5.什么是毛管水?有几种类型,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三.论述题(每题12分,共36分)1.试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2.请试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3.从北到南土壤有机质、土壤pH 和土壤粘土矿物及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
答案:一.名词解释土壤肥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直至母质层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这段垂直切面的深度一般在2m 以内。
粘化过程:指土壤剖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可分为残积粘化和定积粘化。
运积母质:指在水、风、冰川和地心引力等作用下,迁移到其他地区的母质,如坡积物、洪积物、冲击物、湖积物、风积物等。
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为根际效应。
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是指有机质在微生物酶的氧化作用下,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能量和植物可以利用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分为化学转化过程,动物的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的转化过程。
凋萎系数:指导致植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
土壤热容量:单位质量或容积的土壤每升高或降低1℃所需要或放出的热量。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1) 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度协调:团粒结构是经过多次复合,每一次复合或团聚,都产生相应直径的孔隙,初级复合的孔径小,多次复合的孔径大。
因此,团粒结构土壤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具有3~5个直径级别的孔隙,即大小孔隙比例协调。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土壤是由下列哪些成分组成?A. 物质成分和生物成分B. 矿质成分、有机物和水C. 粘粒、壤土和风化层D. 砂、黏土和壤土答案:B2.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团聚体的作用?A. 提供生理水分B. 保持土壤结构C. 供给植物养分D. 减少土壤侵蚀答案:B3.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A. 水分B. 工程活动C. 岩石性质D. 植被覆盖答案:C4. 下列哪一项是土壤中的重要微生物?A. 细菌B. 蚯蚓C. 昆虫D. 真菌答案:D5. 土壤酸碱度的指标是?A. pH值B. 盐度C. 导电性D. 有机质含量答案:A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答案:土壤有机质对土壤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持水能力和透气性,并促进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有机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此外,有机质还能够吸附和稳定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
2. 请简要介绍土壤剖面的组成。
答案:土壤剖面是指竖向切割土壤所得的剖面,一般可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表土层,又称为A层,它是土壤剖面最上部的一层,富含有机质和大量的根系,对植物生长有重要影响。
其次是潜在的植物根系活动带,又称为B层,它是一个较深的土层,大部分植物的根系都分布在这个层次中。
然后是剖面中较浅的地下水层,又称为C层,它通常是由部分砂或砾石构成的。
接下来是父岩层,又称为D层,它是由岩石或岩屑构成的,并且没有发育出土壤性质。
最后是底部土壤层,又称为E层,它位于土壤剖面最底部,一般与地下水层接触。
三、计算题1. 一块田地的土壤pH值为5.5,请判断该土壤属于酸性、中性还是碱性土壤,并解释你的判断依据。
答案:该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酸性土壤的pH值通常范围是4.0-6.0,而该土壤的pH值为5.5,处于酸性范围之内,因此可以判断该土壤属于酸性土壤。
土壤学考试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土壤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自然环境5 大圈层中,处于中心纽带的圈层是( D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2、土壤具有( A )是土壤最本质的特征A、肥力B、有机质C、矿物质D、水分3、在自然土壤的形成过程中,( B )因素起主导作用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4、土壤( B )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标志A、矿物质B、有机质C、水分D、养分5、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D )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A、5%B、10%C、15%D、20%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存在形态是( C )A、木质素B、含氮化合物C、腐殖质D、纤维素7、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过程是( C )A、水的淋溶作用B、酶的水解C、微生物转化D、动物转化8、碳水化合物在( B )条件下矿化分解易产生有机酸的累积A、高温通气B、低温嫌气C、高温嫌气D、低温通气9、土壤腐殖质平均含碳量为( A )A、58%B、30%C、80%D、55%10、从土壤中分离提取腐殖酸是根据腐殖酸的( C )差异A、化学性质B、带电性C、溶解性D、吸附性11、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是( D )A、氧化硅B、氧化铁C、粘粒D、腐殖质12、以下哪种作物秸秆还田时不需要配施肥速效性化学氮肥( B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13、下列改良土壤质地的措施中,能够真正达到改良土壤质地的是( A )A、客土调剂B、施用土壤结构改良剂C、施用有机肥D、植树种草14、适宜于在沙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C )A、水稻B、小麦C、花生D、玉米15、适宜于在粘壤土中种植的作物是( A )A、水稻B、花生C、红薯D、马铃薯16、对作物生长发育最有利的结构体是( D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团粒结构17、影响土壤热容量的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B )A、土壤矿物质B、土壤水分C、土壤有机质D、土壤空气18、土壤圈中的氮素主要来源于( A )A、生物固氮B、化学氮肥C、大气沉降D、有机质矿质化19、最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胶结物是( C )A、粘粒B、铁铝氧化物C、腐殖质D、氧化硅20、具有“小肥料库”之美称的结构体是( B )A、块状结构体B、团粒结构体C、柱状结构体D、核状结构体21、对植物完全无效的水分类型是( A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上升水D、毛管悬着水22、对植物有效性最高的水分类型是( C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23、按照卡庆斯基制质地分类方法,不属于土粒的一类是( A )A、石块、石砾类B、砂土类C、壤土类D、粘土类24、土壤有机质矿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D )A、CO2B、H2OC、矿质养分D、CO2+ H2 O+矿质养分25、在腐殖质组分中,既溶解于酸又溶解于碱的物质是( B )A、胡敏酸B、富里酸C、胡酸素D、胡敏酸+富里酸26、土壤胶体微粒的构造包括 ( B )A、胶核B、胶核十双电层C、决定电位层D、补偿电位层27、土壤溶液中,分散作用最强的一组阳离子是( D )A、Fe3+B、Ca2+和Mg2+C、K+和NH4+D、Na+28、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盐基离子和致酸离子两类,致酸离子类包括( C )A、Na+和Al3+B、NH4+和Al3+C、H+和Al3+D、K+和Al3+29、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 A )所表现出的酸度A、H+B、Al3+C、H+和Al3+D、Al(OH)330、对各种养分来说,有效度都较高的pH 范围是 ( C )A、<4B、<5C、5-7D、>731、在重力作用下,能够自由排出土体的水分类型是( D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32、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水含量为( D )A、田间持水量B、凋萎系数C、饱和持水量D、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33、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 A )A、太阳辐射B、生物热C、地球内热D、乱流热34、土壤温度变化与大气温度变化的关系是前者较后者( B )A、超前B、滞后C、一致D、无关35、一年中土壤地表面最高温出现在( D )A、6 月B、7 月C、8 月D、7 月或8 月36、在植物必需的营养中,主要来自于大气和水的是( B )A、N、P、KB、C、H、O C、Ca、Mg、SD、Fe、Cu、Zn37、土壤中仅反映钾储量大小的钾形态是( B )A、矿物钾B、非交换钾C、交换钾D、水溶性钾38、植物吸收氮素的主要形态是( D )A、NH4+B、NO3-C、NO2-D、NH4+和 NO3-39、磷是遗传物质( B )的重要组成成分A、白质蛋B、核酸C、植素D、磷脂40、我国土壤纬度地带性产生的动力是( B )因子的变化A、降水量B、热量C、光D、温度41、原生矿物来自( C )A、岩石破碎B、次生矿物C、岩浆在地壳中天然产生D、海湖中沉积42、土壤盐基饱和度是指( A )A、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数B、交换性阳离子占盐基离子总量的百分数C、钙镁离子占交换性阳离了的百分数D、盐基离子与交换性阳离子之比的百分数43、土壤呈中性的pH 大致范围( B )A、6.0—8.0B、6.5—7.5C、4.5—9.5D、7.0—8.544、土壤腐殖质主要由( D )组成A、多元酚B、纤维素、氨基酸C、氨基酸D、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45、由于受根系生命活动的影响,通常根际土壤微生物( B )A、无变化B、数量大于非根际C、数量少于非根际D、分布无规律性46、在坡顶位置的成土母质类型为( B )A、坡积物B、残积物C、冲积物D、洪积物47、石灰土是发育在( B )上的一种岩成土壤A、变质岩B、石灰岩C、火成岩D、沉积岩48、与近地面空气相比,土壤空气中( C )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A、02B、C02C、N2D、02和N249、紫色土是发育于紫色岩石上的一种( C )土壤A、成年B、人为C、幼年D、地带50、土壤热容量愈大,则土温升高或降低( B )A、平均B、愈慢C、愈快D、不受影响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若干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有( ABCDE )A、光能B、热量C、空气D、水分E、养分2、人们通常把自然环境划分为几个圈层,分别是(ABCDE )A、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土壤圈E、岩石圈3、土壤肥力因素包括(ABCD )A、水B、肥C、气D、热E、有机质4、从土壤肥力的演变过程来看,土壤肥力可分为(ABC )A、自然肥力B、经济肥力C、人为肥力D、潜在肥力E、生产肥力5、土壤学的分支学科包括(ABCDE )A、土壤地理学B、土壤物理学C、土壤化学D、土壤生物学E、土壤矿物学6、根据矿物颜色的成因,矿物颜色可分为(CDE )A、白色B、黑色C、自色D、假色E、他色7、岩浆岩的构造包括( ABCDE )A、块状构成B、均一构造C、流纹状构成D、气孔状构造E、杏仁状构成8、根据岩石的生成方式的不同,岩石可分为(ABC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单矿岩E、复矿岩9、自然成土因素包括(ABCDE )A、母质B、生物C、地形D、时间E、气候10、含氮化合物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有(ABCD )A、水解过程B、氨化过程C、硝化过程D、反硝化过程E、吸收过程11、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键合的主要作用力有(BCDE )A、水吸力B、氢键C、静电吸附D、阳离子引力E、范德华力12、以下哪些作物秸秆还田时需要配施速效性化学氮肥(ACD )A、水稻B、大豆C、小麦D、玉米E、蚕豆13、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有( ABCDE )A、客土调剂B、引洪放淤C、引洪漫沙D、施用有机肥E、植树种草14、土壤结构体类型有(ABCDE )A、块状结构B、核状结构C、柱状结构D、片状结构E、团粒结构15、土壤结构体的胶结物主要有( ABCDE )A、有机胶体B、铝硅酸盐粘粒C、铁铝氢氧化物D、硅酸胶体E、阳离子16、土壤结构体成型的动力有(ABCD )A、干湿交替B、冻融交替C、生物作用D、土壤耕作E、施用有机肥17、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主要是指(CDE )A、物理稳定性B、化学稳定性C、生物稳定性D、机械稳定性E、水稳定性18、土壤良好结构体的培育措施有(ABCDE )A、增施有机肥B、合理轮作C、改良土壤酸碱性D、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E、合理耕作与灌溉19、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有(ABCDE)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C、土壤松紧度D、土壤有机质含量E、土壤孔隙度20、土壤水分类型有( ABCDE )A、吸湿水B、毛管上升水C、毛管悬着水D、膜状水E、重力水21、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有(ABCD )A、吸湿系数B、凋萎系数C、田间持水量D、饱和持水量E、有效水贮量22、土水势分势包括( ABCDE )A、重力势B、压力势C、溶质势D、基质势E、渗透势23、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土壤质地B、土壤腐殖质C、土壤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土壤水分24、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度的因素主要有(ABCE )A、离子饱和度B、互补离子种类C、无机胶体种类D、土壤酸碱度E、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25、影响土壤酸碱性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气候B、植被C、母质D、氧化还原条件E、施肥26、土壤中常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ABCDE)A、铁体系B、锰体系C、氧体系D、硫体系E、氮体系27、土壤温度的变化取决于土壤的(AC )A、导热性B、吸热性C、热容量D、有机质E、矿物质28、土壤中氮素的转化途径主要有(ABCDE )A、氨化作用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有机氮矿化E、氨挥发29、土壤中磷的形态有( ABCDE )A、Ca-PB、Fe-PC、Al-PD、O-PE、植酸态磷30、土壤中钾的形态有(ABCD )A、矿物态钾B、非交换性钾C、水溶性钾D、交换性钾E、有效钾三、名词解释1、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生活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期末考试题有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土壤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土壤剖面的层次有、、、等四层。
2、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3、土壤粒级一般分为、、和四组。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和三大类。
5、由土壤溶液中游离的氢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由土壤胶体所吸收的氢离子或铝离子所引起的酸度叫。
6、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7、土壤主要由四种物质组成,分别是、、、。
8、根据作用力的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与。
9、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包括、、、等四种。
10、风化产物的地球化学类型包括、、、等四种。
11、土壤微生物主要包括、、、、。
12、土壤有机质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等营养元素和林木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13、土壤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四大肥力因素。
14、液态水是土壤水分的主体,按其吸持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15、胶粒由、两部分构成。
16、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除、、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外,其余营养元素如磷、钾、钙、镁等主要由土壤供给。
17、林木必需的营养元素共16种,其中个大量元素和个微量。
18、林木通过和完成对其所需养分的吸收。
19、复合肥料一般是指含有氮、磷、钾或的化学肥料。
20、我国土壤分类为多级体制,共分六级,自上而下为、、、、和。
21、我国的漂灰土类可分为四个亚类、、和。
22、在林业生产中施肥的方法一般有、、等几种。
23、绿肥的利用方式通常有四种、、、。
24、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是、、。
25、土壤水的来源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粒密度
3、土壤孔隙度
4、田间持水量
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6、土攘胶体
7、土壤盐基饱和度
8、土壤活性酸
9、土壤潜性酸
10、土壤缓冲性
11、有机肥料
12、绿肥
13、微生物肥料
14、土壤有效含水量
15、单粒
三、简答题:
1、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中的功能是什么
2、什么叫土壤剖面如何挖掘土壤剖面
3、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样的孔隙状况较适合植物的生长?
5、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
7、绿肥在农林生产中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8、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是什么?
四、论述题:
1、林木施肥方法有哪些并阐述其优缺点。
施肥时期如何确定
2、简述氮、磷、钾三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以及不同形态对植物的有效性如何?
3、论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4、试述常见的地质内力作用和地形。
五、计算题:
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容重为1.33g/cm3,土粒密度(比重)为2.66 g/cm3,现土壤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为20%,
试求:
1、耕层土壤的孔隙度;
1、耕层土壤的干土重;
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
4、若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为20g/kg,试计算土壤有机质的重量。
复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有机质层(O)、表土层(A)、心土层或淀积层(B)、母质层(C)
2、分解过程(矿化过程)、合成过程(腐殖化过程)
3、石砾、沙粒、粉粒、粘粒
4、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5、活性酸度、潜性酸度
6、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7、矿物质、有机质、水和空气
8、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9、硅质岩石风化物、长石质岩石风化物、铁镁质岩石风化物、钙质岩石风化物
10、碎屑类型、钙化类型、硅铝化类型、富铝化类型
11、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
12、氮、磷、钾、钙、镁、硫
13、水、气、热、肥
14、悬着水、支持水、触点水
15、胶核、双电层
16、碳、氢、氧
17、九、七
18、根部、叶部
19、三要素、只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
20、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21、腐殖质淀积漂灰土、漂灰土、棕色针叶林土、棕色暗针叶林土
22、基肥、种肥、追肥
23、直接翻耕、堆沤、作饲料、作覆盖物
24、可逆反应、等当量交换、反应受质量作用定律支配
25、大气降水、凝洁水、地下水、人工灌溉水
二、名词解释:
1、P2
2、P73
3、P71
4、P93
5、P89
6、P104
7、P115
8、P118
9、P120 10、P123 11、P149 12、P152 13、P146
14、P93 15、P65
三、简答:
1、P44
2、P2
3、P60
4、P72-73
5、P113
6、P156
7、P152-153 8、P161
四、论述题:
1、P155
2、P126-131
3、P59-61
4、P21
五、计算:
1、孔隙度=()*100%= 50%
2、干土重 = 500** = 133 (吨)
3、体积百分数 = *20% =%
4、有机质的重量 = 133* 20/1000 =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