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
《混凝土结构设计》含答案(选择、填空、判断、简答)

一、填空题(共48题)

1.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 楼面(屋面)荷载 → 次梁 → 主梁 →

柱 → 基础 → 地基。

2.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 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 构造要

求 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_ 弹性计算法__和 塑性计算法___ 两种方法。

4.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 2/L 1≥_2__时为_单向板_;当L 2/L 1<__2 _时为_双向板 。

5.常用的现浇楼梯有__板式楼梯___和___梁式楼梯___两种。

6.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 梯形 分布;短边支承梁承

受的荷载为 三角形 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 p g g 2

1'+=, 折算活载p p 2

1'= 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 极限条件 、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 机动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上限解,

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 极限条件 和 平衡条件 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

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

取在支座 边缘 处,这是因为 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 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 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 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支座中心线 之间的距离。按

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 净跨 。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向转动且转动能力有限、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率 和 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当低或

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 钢筋的流幅 ,这时

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 。当配筋率较高即ξ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 混凝土的压应变 ,

其内力重分布是 不充分的 。

17、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5/≥c b i i 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

计算简图应 按框架梁计算。

19、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 截面

计算,支座按 矩形 截面计算。

20、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 。

21、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

22、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x y v y y x v x m m m m m m νν+=+=)(

)(,,式中

的ν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

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1.7~2.7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

26、混凝土梁、板结构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现浇整体式 、 装配式 、和 装配整体式

三种形式。

27、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 单向板肋梁楼盖 、 双向板

肋梁楼盖 、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等四种。

28、肋形楼盖一般由 板 、 次梁 、 主梁 组成,每一区格板一般四边均有梁或墙支承,形

成四边支承梁。当2/12 l l 时按 单向板 设计,设计时仅考虑在 短 边方向的受弯,对于

长向 的受弯只作局部处理,这种板叫做“单向板”。当2/12≤l l 按 双向板 设计,在设计

中必须考虑长向和短向两向受弯的板叫做“ 双向板 ”。

29、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 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

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 或 正方形 。主梁有沿 横向 和 纵向 两种布置方

案。

30、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 理想的弹

性体 ,可按 结构力学 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31、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 主梁 、柱或墙上。计算

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 铰支座 。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

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 、 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

32、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 ,可作为等跨计算。

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

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

33、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内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

跨时,仍按 实际跨数 计算。

34、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 。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

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 后取

用。

36、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应在 本跨内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

37、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时,本跨 不布置活载 ,而在 相邻两跨

布置活荷载 ,然后 隔跨布置 。

38、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 左右两跨布置 ,然后 隔跨布置 。

39、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内力

值 。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

置和 数量 。

40、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一般采用 增大恒载 和相应 减小活荷载 的办法来处理,

即以 折算荷载 来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当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则荷载 不得进行 折算。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一般柱的刚度较 小 ,柱对梁的约束作用 小 ,故对主梁荷载 不进

行 折减。

41、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 弹性理论计算

和截面按 极限状态设计 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同时又能符

合结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42、关于连续板、梁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很多,目前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

是弯矩调幅法。即调整(一般降低)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某些截面的 最大弯矩值 。

43、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25% 。

44、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规范》规定:相对受压区高度≤ξ 0.35 。ξ愈

大,截面塑性铰转动能力或极限塑性转角就 越小 。

45、为了满足平衡条件,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B A M M ,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

跨中弯矩C M 之和,应 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0M ,即≥++C B

A M M M 20M 。

46、板一般均能满足 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 受剪 验算。

47、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 分离式 或 弯起式 两种方式。

4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构造钢筋有 分布钢筋 、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附加钢筋、 垂

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

二、选择题(共54题)

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时,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

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 B )

A.减小恒载,减小活载

B.增大恒载,减小活载

C.减小恒载,增大活载

D.增大恒载,增大活载

2.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

( D )

A.承担剪力

B.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

C.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

D.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

3.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I 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则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应取( A )

A.I=2I0

B. I=1.5I0

C. I=1.2I0

D. I=1.0I0

4.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担局部荷载,还可( B )

A.承担负弯矩

B.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

C.减少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砼的粘结

5.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D )

A.1,2,3

B. 1,2,4

C. 2,4,5

D. 1,3,5

6.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最左端支座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D )

A.1,2,4

B. 2,3,4

C. 1,2,3

D. 1,3,5

7、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A )。

A.600mmX3300mm的预制空心楼板;

B.长短边之比小于2的四边回定板;

C.长短边之比等于1.5,两短边嵌固,两长边简支;

D.长短边相等的四边简支板。

8、对于两跨连续梁,( D )。

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

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9、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D )。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10、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必须满足( D )。

A.变形连续条件;

B.静力平衡条件;

C.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

D.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小于等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

11、条件相同的四边支承双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 A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2、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奌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梁的( A )。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受拉钢筋的锚固;

D.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

13、在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中,正确的叙述是( B )。

A.若同时满足极限条件、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才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B.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下限解;

C.若仅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

D.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机动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

14、按弯矩调幅法进行连续梁、板截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遵循下述规定( A )。

A.受力钢筋宜采用I 、II 级或III 级热轧钢筋;

B.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 >宜超过0.25;

C.弯矩洞整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 >一般应超过0.35,但不应超过< >;

D.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

15、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中间支座处,当配置好足够的箍筋后,若配置的弯起钢筋不能满足

要求时,应增设( B )来抵抗剪力。

A.纵筋

B.鸭筋

C.浮筋

D.架立钢筋.

16、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等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

结果,而使 ( B )

A.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

B.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小

C.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增加

17、按弹性方法计算现浇单向肋梁楼盖时,对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进行计算,这是因为

考虑到 ( C )

A.在板的长跨方向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C.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少活荷载布置对跨中弯矩的不利影响

18、求连续梁跨中最小弯矩时,可变荷载(活载)的布置应该是 ( B )

A.本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

B 本跨不布置活载,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

C.本跨及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

19、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调幅截面的相对高度ξ有关,ξ增大,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降低,为使

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ξ应满足( C )

A. b ξξ

B. b ξξ=

C. 35.0≤ξ

D. 35.0 ξ

20、按弹性理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的原因是( C )。

A.考虑到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C.考虑到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小活荷载隔跨布置时的不利影响

21、连续梁(板)塑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C )。

A.必须采用折算荷载

B.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位置

C.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35.0≤ξ

22、整浇楼盖的次梁搁置在钢梁上时( B )

A.板和次梁均可采用折算荷载

B.仅板可以采用折算荷载

C.仅次梁可以用折算荷载

D.二者均不可用折算荷载

23、雨篷梁支座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 B )

A.弯、扭相关

B.剪、弯、扭相关

C.弯、剪相关

D.弯、压、剪相关

24、为了设计上的便利,对于四边均有支承的板,当( D )按单向板设计。 A.212≤l l B. 112≤l l C. 312≤l l D. 31

2 l l 25、弹性方法设计的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但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相差<10%,仍作为等

跨计算,这时,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按( C )计算。

A.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

B.两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小值

C. 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平均值

D. 无法确定

26、两端搁置在墙上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 等于( A )

A.)(为板厚h h l n + B .)(2

为板厚h l n +

C.n l l =

D. n l l 05.1= 27、一端搁置在墙上,一端与梁整浇的单跨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 取( B )

A.h l n +

B.2h l n +

C.n l l =

D. )(2

025.1均为板厚h h l l n += 28、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梁,对支座为整浇的梁或柱,按弹性进论计算时,计算跨度l 一般可取( A )

A.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

B.板或梁的净跨n l

C.n l 025.1取

D. n l 05.1

29、对于多跨连续的板,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取( C ) A.22a b l n ++ B.2

2h b l n ++ C.两者中取小值和22a l h l n n ++ D. 2025.1b l n + (其中n l —边跨净跨度,b —板第二支座的宽度,a —边支座支承长度,h —板厚)

30、对于多跨连续梁,按塑性理论计算时,当边支座为砖墙时,边跨的计算跨度l 取( C ) A.22a b l n ++ B.1025.02

n n l b l ++ C.取中较小值和n n l b l 025.12+ D. n l 025.1 31、关于折算荷载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D )

A.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少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

B.对于板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g /=g+q 21,折算活载q /=q 2

1 C.对于次梁其折算荷载取:折算恒载g /=g+q 41,折算活载q /=q 43 D. 对于主梁其折算荷载按次梁的折算荷载采用

32、关于塑性较,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C )

A.塑性较不能传递任何弯矩而能任意方向转动

B.塑性较转动开始于I a ,终止于III a

C.塑性较处弯矩不等于0而等于该截面的受弯承载力M u

D. 塑性较与理想铰基本相同

33、对于“n ”次超静定的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 B )个塑性铰,最后将因结

构成为机动可变体系而破坏。

A.n-1

B.n

C.n-2

D. n+1

34、连续梁、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时,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满足( B )

A. b ξξ≤

B.35.0≤ξ

C.b >ξξ

D. 35.0>ξ

35、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C )

A.30%

B.25%

C.20%

D. 15%

36、用弯矩幅法计算,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 A 、M B 与调整后跨中弯矩M C ,应满足

( C ) A.2

2o c B A M M M M ≥++ B.220M M M M c B A ≥++ C.

02M M M M c B

A ≥++ D. 02M M M M c B

A ≤++ 37、在单板肋梁楼盖设计中,一般楼面板的最小厚度h 可取为(

B )

A.≥50mm

B. ≥60mm

C. ≥80mm

D. 没有限制

38、对于板内受力钢筋的间距,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C )

A. 间距s ≥70mm

B. 当板厚h ≤150mm ,间距不应大于200mm

C.当板厚h >150mm ,间距不应大于1.5h ,且不应大于250mm

D.当板厚h >150mm 时,间距不应大于1.5h ,且不应大于300mm

39、对于连续板受力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B )

A.连续板受力钢筋的弯起和截断,一般可不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B.连续板跨中承受正弯矩的钢筋可在距离支座处弯起或在处切断10

,6n n l l C .连续板支座附近承受负弯矩的钢筋,可在距支座边缘不少于

的距离处切断或n n l l 3

141 D. 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弯起式或分离式

40、在单向板中,要求分布钢筋( C )

A.每米板宽内不少于4根

B.每米板宽内不少于5根

C .单位长度上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长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0%

D. 按承载力计算确定

41、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面积和间距应满足( B )

A.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5%

B.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0%

C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15%

D. 截面面积不小于受力钢筋面积的20%

41、《规范》规定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下面哪条是

错误的( C )

A.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 ,直径不小于6mm 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7

1l (1l 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B. 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于

4

1l C .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3

2 D. 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42、《规范》规定,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的肋部平行时,应沿梁肋方向配置板面附加钢

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C )

A.板面附加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 且与梁肋垂直

B. 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

C .单位长度的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板中单位长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21 D. 伸入板中的长度从肋边缘算起每边不小于板计算跨度4

1的o l 43、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次梁的计算和构造,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 )

A.承受正弯矩中截面,次梁按T 形截面考虑

B. 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T 形翼缘位于受拉区,则应按宽度等于梁宽b 的矩形截面计算

C .次梁可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进行内力计算

D. 不论荷载大小,次梁的高跨比14

1~81 l h ,一般不必进行使用阶段的挠度和变形验算 44、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主梁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 )

A.截面设计时与次梁相同,跨中正弯矩按T 形截面计算,支座负弯矩则按矩形截面计算

B. 主梁内力计算,可按弹性理论方法进行

C .在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相互交叉,通常次梁负弯矩钢筋放在主梁负

弯矩钢筋上面

D. 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钢筋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取:单排钢筋时h o =h-35;双排钢筋时

h o =h-60

45、在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中,对于板的计算,下面叙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D )

A.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连续板,一般可按内力塑性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B. 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受剪验算

C .板的计算宽度可取为1m ,按单筋矩形截面进行截面设计

D.对于四周与梁整体连续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的弯矩可减

少10%,其它截面则不予减少

46、单向板肋梁楼盖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连续板、梁时,下面叙述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 D )

A.对于均布荷载和承受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的多跨等跨连续梁,其内力可分别按

l Q G M l q g M m o m )(,)(2

+=+=ηαα计算

B. 确定连续梁剪力设计值时,各跨应取各自的净跨n l 计算

C .若梁、板两端均支承在砌体上,其计算跨度0l 应取为1.05n l

D.对于等跨连续梁板,当跨度相差不大于15%时,计算跨内弯矩时取各自的跨度值,而计算

支座弯矩则相邻两跨的平均值计算

多项选择题

1、关于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

济适用。

B .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C .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沿横向布置主梁,房屋空间刚度较差,而且限制了

窗洞的高度。

D .梁格布置尽可能是等跨的,且边跨最好比中间跨稍小(约在10%以内)。

2、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均视为铰支

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计算时所取的( ABD )加以调整。

A .跨度

B .荷载

C .剪力值

D .弯矩值

3、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关于计算简图的支座情况,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B )。

A .计算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

B .对于两边支座为砖墙,中间支座为钢筋混凝土柱的主梁,若5

1 梁柱i i 时,可将梁视作铰支于柱上的连续梁进行内力分析,否则应按框架横梁计算内力。

C .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20%,可作为等跨计算。

D .当连续梁板跨度不等时,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各自跨度计算;当计算支座截

面弯矩时,则应按相邻两跨计算跨度的最大值计算。

4、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连续梁、板的跨数应按( ABD )确定。

A .对于各跨荷载相同,其跨数超过五跨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将所有中间跨均以第三跨

来代替。

B .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续梁、板,可按五跨来计算其内力。

C .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五跨来计算内力。

D .当梁板跨数少于五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5、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BC )。

A .对于n 次超静定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可出现n+1个塑性铰。

B .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的“屈服”,并不是结构的破坏,而其中还有强度储备

可以利用。

C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贯穿于裂缝产生到结构破坏的整个过程。

D .从开裂到第一个塑性铰出现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大。

E .第一个塑性铰出现到结构破坏这个阶段的内力重分布幅度较小。

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 ABD )。

A .钢筋种类

B .配筋率

C .混凝土的极限压缩变形

D .截面尺寸

E .构件的承载能力

7、对弯矩进行调整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B )。

A .宜采用具有塑性较好的Ⅰ级或Ⅱ级钢筋。采用强度等级为C20~C45的混凝土。

B .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20%。

C .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不能太大,即b h x ξξ≤=0

D .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M A 、M B 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的跨中弯距M C 之和,应不

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M 0的一半。

E 、考虑内力重分布,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剪能力,应将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所需的箍筋面积

增加10%。

8、对下列结构在进行承载力计算时,不应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而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其

内力( ABD )。

A .预应力结构

B .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C .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

D .二次受力叠合结构

三、是非改错题(共46题)

1.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属于间接荷载,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 √ )

2.现浇框架结构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对边框架梁和中框架梁

均取I =2I 0。 ( × )

3.塑性铰线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一块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 × )

4.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 × )

5、现浇板式楼梯在计算梯段板时,可取1米宽板带或以整个梯段板作为计算单元。 ( √ )

6、现浇梁式楼梯中的平台梁,除承受平台板传来的均布荷载和平台梁自重外,还承受梯段

斜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 √ )

7、由于单向板上的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所以仅需在板中该方向配置钢筋即可。( × )

8、不论楼板的支承条件如何,只要其长短边比值l 2/l 1<2,就可称之为双向板。

( × )

9、作用在双向板支承梁上的荷载是均匀分布的。 ( × )

10、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

的数值。 ( √ )

11、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板上活荷载应按满布考虑。

( × )

12、求多跨连续双向板某区格的板支座最大负弯矩时,板上荷载应按棋盘式布置。 ( × )

13、按塑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内力时,需满足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 ( × )

14、对于四周与梁整浇的多区格双向板楼盖,按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所有区

格的弯矩值均可予以减少。 ( × )

15、钢筋混凝土四边简支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不能产生塑性内力重分布。 ( × )

16、在四边简支的单向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主要为:浇捣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位置;抵

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应力;承受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应力;承受沿短边方向

的弯矩,分布钢筋一般位于受力钢筋的下方。 ( × )

17、按塑性理论计算双向板时,上限解只满足平衡条件、屈服条件,计算结果偏大;下限解

只满足机动条件、屈服条件,计算结果偏小。 ( × )

18、单向板只布置单向钢筋,双向板需布置双向钢筋。 ( × )

19、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梁截面承载能力的计算值有所提高。 (√ )

20、 在受弯构件中,受拉纵筋配筋率ρ减小,截面塑性铰的转动能力增大。 (√ )

21、 塑性铰可以承受一定的弯矩,并能作单向有限的转动。 (√ )

22、 钢筋混凝土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均可形成塑性铰,因此都存在内力重分布。 ( × )

23、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在支座处出现。 ( × )

24、 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形成机动体系后,才是完全内力重分布。 ( × )

25、 弯矩包络图就是抵抗弯矩图。 ( × )

26、 当35.0≤ξ时,塑性铰形成,内力均可实现完全分布。 ( × )

27、具有四边支承的板,当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较大时,板上的荷载主要沿长跨方向传递。

( × )

28、现浇楼盖中的连续梁,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按T 形截面计算,而支座则按

矩形截面计算。 (√ )

29、弯矩包络图即为抵抗弯矩图。 (× )

30、使梁跨中或支座产生最大内力的活荷载位置谓最不利位置。 (√ )

31、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外载的增大,均存在截面应力重分布现象。(√ )

32、静定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之间同样存在着内力重分布。 (× )

33、不论静定或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受拉钢筋屈服后,均可形成塑性铰。 (√ )

34、配件率越大,塑性铰转动能力也越大。 (× )

35、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力重分布始于塑性铰的形成。 (× )

36、超静定结构出现足够多的塑性铰而形成机动体的才能算“完全的内力重分布”。 (√ )

37、多跨连续梁经调幅后,可做到既省钢筋又提高承载力。 (√ )

38、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考虑拱作用后,板配筋时跨中及支座弯矩均可按减少20%考虑。

(× )

39、次梁传递荷载给主梁,该处应设附加箍筋或吊筋。 (√ )

40、塑性铰线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因而一个板只能有一种破坏机构。 (√ )

41、当矩形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0时,就一定是双向板。 (× )

42、连续梁在各种不利荷载布置情况下,任一截面的内力均不会超过该截面处内力包络图上的数值。 (√ )

43、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中,塑性铰总是在支座截面先出现。 (× )

44、按弹性理论计算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时,不必要求满足35.0≤ξ的要求。 (√ )

45、用调幅法计算连续梁的内力,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 )

46、双向板的跨中要设置分布钢筋。 (× )

四、简答题(共40题)

1.如图连续梁,若求第一跨跨中最大弯矩,均布活荷载q 该如何布置?

2.如图连续梁,若求第二跨跨中最大弯矩,均布活荷载q 该如何布置?

3.如图连续梁,若求B 支座最大负弯矩,均布活荷载q 该如何布置?

4.如图连续梁,若求C 支座最大负弯矩,均布活荷载q 该如何布置?

5.如图连续梁,若求B 支座最大剪力,均布活荷载q 该如何布置?

6.如图连续梁,若求C 支座最大剪力,均布活荷载q 该如何布置?

7、

8、简述现浇肋梁楼盖的组成及荷载传递途径。

答:现浇肋梁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荷载的传递途径为荷载作用到板上,由板传递到次梁,由次梁传递到主梁,由主梁传递到柱或墙,再由柱或墙传递到基础,最后由基础传递到地基。

9、什么是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答:在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当某截面出现塑性铰后,引起结构内力的重分布,使结构中内力的分布规律与一般力学计算方法得到的内力(弹性理论得到的内力)不同。这种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开展而造成的超静定结构中的内力重新分布称为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

10、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

答:单向受力,单向弯曲(及剪切)的板为单向板;双向受力,双向弯曲(及剪切)的板为双向板。单向板的受力钢筋单向布置,双向板的受力钢筋双向布置。

11、单向板和双向板是如何区分的?

答:两对边支承的板为单向板。对于四边支承的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时,按双向板考虑;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宜按双向板考虑,也可按单向板计算,但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考虑。

12、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哪几种钢筋?

答: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内应配置有板内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

板内受力钢筋种类一般采用HPB235,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150mm 时,不宜大于200mm ,当板厚>150mm 时,不宜大于1.5h ,且不宜大于250mm 。连续板中配筋形式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

构造钢筋包括:分布钢筋、沿墙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主梁处板的上部构造钢筋和板内抗冲切钢筋。

13、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板的计算简图。

答:在计算中,取1m 宽板作为计算单元,故板截面宽度b=1000mm ,为支承在次梁或砖墙上的多跨板,为简化计算,将次梁或砖墙作为板的不动饺支座。因此,多跨板可视为多跨连续梁(板宽度b=1000mm)。

按弹性理论分析时,连续板的跨度取相邻两支座中心间的距离。对于边跨,当边支座为砖墙时,取距砖墙边缘一定距离处。因此,板的计算跨度l 为:

中间跨 c l l =

边跨(边支座为砖墙) 2

222b a l b h l l n n ++≤++= 其中c l 为板支座(次梁)轴线间的距离;n l 为板边跨的净跨;h 为板厚;b 为次梁截面宽度;a 为板支承在砖墙上的长度,通常为120mm 。

对于等跨连续板,当实际跨度超过5跨时可按5跨计算;不足5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14、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次梁的计算简图。

答:次梁也按连续梁分析内力,支承在主梁及砖墙上,主梁或砖墙作为次梁的不动铰支座。 作用在次梁上的荷载为次梁自重,次梁左右两侧各半跨板的自重及板上的活荷载,荷载形式为均布荷载。

次梁的计算跨度:

中间跨 c l l =

边跨(边支座为砖墙) 2

025.122b l b a l l n n +≤++= 其中c l 为支座轴线间的距离,次梁的支座为主梁;n l 为次梁的净跨;b 为主梁截面宽度;a 为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通常为240mm 。

对于等跨连续梁,当实际跨度超过5跨时可按5跨计算;不足5跨时,按实际跨数计算。

15、说明单向板肋梁盖中主梁的计算简图。

主梁的计算简图根据梁与柱的线刚度比确定,一般结构中柱的线刚度较小,对主梁的转动约束不大,可将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这时主梁仍可按支承在柱或砖墙上的连续梁分析。当结构中柱的线刚度较大,即节点两侧梁的线刚度之和与节点上下柱的线刚度之和的比值小于3时,应考虑柱对主梁转动的约束,此时应按框架进行内力分析。

主梁上作用的荷载为主梁的自重和次梁传来的荷载,次梁传来的荷载为集中荷载,主梁自重为均布荷载,而前一种荷载影响较大,后一种荷载影响较小,因此,可近似地将主梁自重作为集中荷载考虑,其作用点位置及个数与次梁传来集中荷载的相同。

主梁的计算跨度:

中间跨 c l l =

边跨(边支座为砖墙) 2

025.122b l b a l l n n +≤++= 其中c l 为支座轴线间的距离,主梁的支座为柱; n l 为主梁边跨的净跨; b 为柱截面宽度; a 为主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通常为370mm 。

16、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时,板的计算跨度是如何确定的?

注 表中h 为板的厚度;a 为梁或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

17、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按塑性理论计算内力时,次梁的计算跨度是如何确定的?

注 表中h 为板的厚度;a 为梁或板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

18、什么叫弯矩调幅法?

答:弯矩调幅法就是在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包络图基础上,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构件控制截面的弯矩值加以调整。

19、弯矩调幅法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答:具体计算步骤是:

(1)按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内力;

(2)以弯矩包络图为基础,考虑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按适当比例对弯矩值进行调幅;

(3)将弯矩调整值加于相应的塑性铰截面,用一般力学方法分析对结构其他截面内力的影响;

(4)绘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包络图;

(5)综合分析,选取连续紧中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

(6)根据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值进行配筋计算。

截面弯矩的调整幅度为:

e a M M -=

1β 式中β为弯矩调幅系数; a M 为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e M 为按弹性方法计算所得的弯矩设计值。

20、设计中为什么要控制弯矩调幅值?

答:若支座负弯矩调幅过大,则塑性铰形成前只能承受较小的荷载,而在塑性铰形成后还要承受较大的荷载,这就会使塑性铰出现较早,塑性铰产生很大转动,即使在正常使用荷载下也可能产生很大的挠度及裂缝,甚至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允许值。因此应控制弯矩调幅值。

21、使用弯矩调幅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用弯矩调幅法进行设计计算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受力钢筋宜采用延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0~C45范围内选用;

(2)弯矩调整后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0h x =ξ不应超过0.35,也不宜小于0.10;

(3)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β一般不宜超过0.25;

(4)调整后的结构内力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

(5)在内力重分布过程中还应防止其他的局部脆性破坏,如斜截面抗剪破坏及由于钢筋锚固不足而发生的粘结劈裂破坏,应适当增加箍筋,支座负弯矩钢筋在跨中截断时应有足够的延伸长度;

(6)必须满足正常使用阶段变形及裂缝宽度的要求。

22、使用弯矩调幅法时,为什么要限制ξ?

答:因为ξ为相对受压区高度,ξ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塑性铰的转动能力。b ξξ 时为超筋梁,受压区混凝土先破坏,不会形成塑性铰。b ξξ 时为适筋朵,可以形成塑性铰。ξ值越小,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越大,因此要限制ξ,一般要求35.0≤ξ。

23、设计计算连续梁时为什么要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确定截面内力最不利活荷载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活荷载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活荷载对内力的影响也随着荷载的位置而发生改变。因此,在设计连续梁时为了确定某一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的影响,即如何通过对活荷载的作用位置进行布置,找到计算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因此,须对活荷载进行不利布置。

24、确定截面内力最不利活荷载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答:求某跨跨中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其左右,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求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即最小弯矩)时,该跨不应布置活荷载,而在左右相邻各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再隔跨布置。

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再隔跨布置。

求某支座左、右截面最大剪力时,其活载布置与求该支座最大负弯矩时的布置相同。在确定端支座最大剪力时,应在端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跨布置活荷载。

25、什么是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

答:将几种不利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图绘制在同一个图上,形成内力叠合图,其外包络线形成的图形称为内力包络图。也就是梁各截面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内力。无论活荷载如何布置,梁上各截面的内力都不会超过内力包络图上的内力值。由此种内力确定的梁的配筋是安全的。

26、哪些结构不宜按塑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

答: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轻质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受侵蚀性气体或液体作用严重的结构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不宜采用塑性理论方法计算结构内力。

27、什么是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铰?

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铰:由于受拉钢筋屈服,发生塑性变形,从而产一定的塑性转角。在弯矩增加极少的情况下,截面相对转角剧增,截面产生很大的转动,好像出现一个铰一样,称之为“塑性铰”。

28、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有那些?

答:影响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因素有:

(1)钢筋的种类,采用软钢作为受拉钢筋时,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较大;

(2)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除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外,箍筋用量多或受压纵筋较多时,都能增加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在以上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受拉纵筋配筋率对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

29、塑性铰有哪些特点?

答:与理想的铰不同,塑性铰不是集中在一个截面,而是具有一定的长度,称为铰区长度,只是为了简化认为塑性铰是一个截面;理想铰不能传递弯矩,塑性铰能承受弯炬,为简化考虑,认为塑性铰所承受的弯矩为定值,为截面的屈服弯炬,即考虑为理想弹塑性;理想铰可以自由转动,塑性铰为单向铰,只能使截面沿弯矩方向发生转动,反方向不能转动,塑性铰的转动能力有限,其转动能力与钢筋种类、受拉纵筋配筋率及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等因素有关。

30、简述用机动法计算钢筋混凝土四边固定矩形双向板极限荷载的要奌及步骤。

答:首先根据板的支承情况假定破坏机构,根据外功与内功相等建立功能方程,从多种可能的破坏机构中找出最危险的塑性铰线分布,求出所能承受的荷载最小值。

31、按弹性理论计算肋梁楼盖中与次梁的内力时,为什么要采用折算荷载?

答:在确定板、次梁的计算简图时,分别将次梁和主梁视为板和次梁的铰支座,在这种假定下,板和次梁在支座处可以自由转动,而忽略了次梁和主梁对节点转动的约束作用,这将使计算出的内力和变形与实际情况不符。为此,采用折算荷载的方法来考虑支难的转动约束作用。

32、按弹性理论计算肋梁楼盖中与次梁的内力时,折算荷载如何计算?

答:采用增大恒载并相应减小活载数值的方法,考虑由于支座约束的存在对连续梁内力的影响。此时的计算荷载称为折算荷载,折算荷载值为: 楼板:p p p g g 2

12

1''=+

= 次梁:p p p g g 4341''=+=

其中g 、p 分别为实际的恒载和活载。

33、简述钢筋混凝土连续双向板按弹性方法计算跨中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的布置方式及计算步骤。

答:为计算某区格的跨中最大正弯矩,在本区格以及在其左右前后每隔一个区格布置活荷载,形成棋盘式的活荷载布置。有活荷载的区格内荷载为q g +,无活荷载的区格内荷载仅为g 。将棋盘式荷载分解为两种情况的组合:一种情况为各区格均作用相同的荷载g+q/2;另一种情况在各相邻区格分别作用反向荷载q/2。两种荷载作用下板的内力相加,即为连续

双向板的最后跨中最大正弯矩。查表计算时,第一种荷载情况下的中间区格板,按四边固定板查表;边区格和角区格,其内部支承视为固定,外边支承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按相应支承情况查表;第二种荷载情况下的中间区格板,四周支承近似视为简支,按四边简支查表;边区格和角区格,其内部支承视为简支,外边支承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按相应支承情况查表。

34、何谓塑性铰线?

答:将板上连续出现的塑性铰连在一起而形成的连线称为塑性铰线,也称为屈服线。正弯矩引起正塑性铰线,负弯矩引起负塑性铰线。塑性铰线的基本性能与塑性铰相同。

35、板内塑性铰线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板内塑性铰线的分布与板的平面形状、边界条件、荷载形式以及板内配筋等因素有关。

36、双向板肋梁楼盖中梁上的荷载如何确定?

答:双向板上的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到板区格四周的支承梁。梁上的荷载可采用近似方法计算:从板区格的四角作45度分角线,将每一个区格分成四个板块,将作用在每板块上的荷载传递给支承该板块的梁上。因此,传递到长边梁上的荷载呈梯形分布,传递到短边梁上的荷载呈三角形分布,除此以外,梁还承受梁本身的自重。

37、板内拱的作用是怎样产生的?它对弯矩值有什么影响?

答:单向板作为连续板按内力塑性重分布方法计算时,板带在破坏时,支座在负弯矩作用下在上部开裂,跨中在正弯矩的作用下在下部开裂,这就使板的实际轴线成为拱形。若板的周边有限制板水平位移的梁,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沿板平面方向的横向推力,该推力对板的承载力是有利因素,为了简便计算,在板内力计算时,不计入此推力的大小,而仅对板中各计算截面的弯矩给予折减,其折减的幅度视板的边界条件的刚度而定。《规范》规定,对四边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其中间跨的跨中截面及中间支座,计算所得的弯矩可减少20%,其它截面则不予减少。

38、为什么在计算主梁的支座截面配筋时,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弯矩?

答:通常主梁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当板、梁与支座整浇时,其计算跨度取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因而其支座最大负弯矩将发生在支座中心处,但该处截面较高,而支座边界处虽然弯矩减小,但截面高度却较支座中心要小得多,危险截面是在支座边缘处,故实际在计算主梁的支座截面配筋时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弯矩。

39、为什么在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需设置吊筋或附加箍筋?

答: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由于次梁在负弯矩作用下将在梁顶发生裂缝,因而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只能通过其受压区的剪切传至主梁的腹中部分。当梁腹中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此集中荷载将产生与梁轴线垂直的局部应力,荷载作用点以上为拉应力,荷载作用点以下则为

压应力,此局部应力在荷载两侧0.5~0.65倍梁高范围内逐渐消失,由该局部应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将在梁腹引起斜裂缝,为防止这种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应在主梁承受梁传来的集中力处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箍筋或吊筋),将上述的集中荷载有效地传递到主梁的上部受压区域。

40、单向板有哪些构造钢筋?为什么要配置这些钢筋?

答:构造钢筋有三类:分布钢筋、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的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1)分布钢筋:单向板除在受力方向配置受力钢筋外,还要在垂直于受力钢筋长跨方向配置分布钢筋,其作用是: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内力;浇捣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将板上作用的局部荷载分散在较大宽度上,以使更多的受力钢筋参与工作;对四边支承的单向板,可承受在计算中没有考虑的长跨方向上实际存在的弯矩。

(2)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的附加钢筋:嵌固在承重墙内的板,由于砖墙的约束作用,板在墙边会产生一定的负弯矩,因此会在墙边沿支承方向板面上产生裂缝;在垂直于板跨方向的嵌固边,部分荷载也将直接就近传至砖墙上,因此可能在靠近墙边处产生负弯矩引起板面平行墙面的裂缝,对两边嵌固在墙内的板角处,除因传递荷载使板两向受力而引起负弯矩外,还由于收缩和温度影响而产生角拉应力,引起板面产生与边缘45度的斜裂缝。为防止上述裂缝,《规范》规定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

(3)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在单向板中,虽然板上荷载基本上沿短跨方向传给次梁的,但在主梁附近,部分荷载将由板直接传给主梁,而在主梁边缘附近沿长跨方向产生负弯矩,因此需在板与主梁相接处的板面上部配置附加钢筋。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1、某班男生人数的5 8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A、5% B、20% C、50% D、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25 B、30 C、75 D、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2:5 D、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 5 ,这 两天修得相比(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 5 给乙,则两人 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95.2%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四三一简答填空选择

一、单项选择:第四章 1. 设H1、H2、H3、H4分别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体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若在 同一设防烈度下,均采用现浇结构,下式正确的是( A ) A.H1

材料期末考试题库(选择判断)

1. 矫顽力 A Hysteresis loop B coercivityc C remanence 2. “断裂强度”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A. Fracture Strength; B. Yield Strength; C. tensile strength 3. 磁化强度 A a magnetic flux density B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C magnetization 4. 磁化率 A permeability B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 magnetic moments 5. “塑性变形”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A Elastic deformation; B Permanent deformation C plastical deformation 6. “屈服强度”是下面哪个英文单词。() A. Fracture Strength; B. Yield Strength; C. tensile strength 7. 载流子迁移率 A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B electron mobility C charge carrier density 8. “Fracture toughness)”的意义是() A. 断裂; B. 强度; C.断裂韧性 9. paramagnetism, diamagnetism, Ferromagnetism A 抗磁性, 顺磁性, 铁磁性 B 顺磁性, 铁磁性, 反铁磁性 C 铁磁性, 抗磁性,, 亚铁磁体 D 抗磁性, 亚铁磁体, 顺磁性, 10. dielectric property A 介电性 B 介电常数 C 介电损耗 11. “Brittle fracture”和“Ductile Fracture ”的含义分别是() A 脆性断裂和延性断裂; B 延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C 脆性断裂和永久变形; D 塑性变形和永久变形 12. insulator A.绝缘体 B.半导体 13. Ferromagnetism A 抗磁性 B 顺磁性 C 铁磁性 D 亚铁磁体 E 反铁磁性 14. “Tension”的意义是() A 拉伸; B 剪切; C 压缩 15.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 电导率 B 载流子数 C 载流子迁移率 C-F键为极性共价键,固而聚四氟乙烯易产生取向极化,具有高的介电常数。 A. 正确; B. 错误 a. 按照粘附摩擦的机理,摩擦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 A. 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 B. 剪切强度和断裂强度; C. 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 D. 硬度和断裂强度 a. 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 A. 正弹性模量(E);

软工选择填空简答

软工选择填空简答

————————————————————————————————作者:————————————————————————————————日期: ?

1.()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表现为软件开发的成本和进度严重超过预 算,软件无法更新和维护等等。 2.( )需求描述系统所预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需求对系统如何提供服务和功能给出限制条 件。 3.系统建模是对问题领域中的本质信息进行()和( )的过程。 4.可用于需求收集和用户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 )、()、( )、构造原型、JAD等等。 5.()是对目标系统的部分实现,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的手段,可以应用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根据 其用途和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 )和()两种类型。 6.在用例模型中,若用例A的执行必然激活用例B,则二者之间应定义为()关系,若用例A的执行在某 个条件点上激活用例B,二者之间应定义为()关系。 7.软件测试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 8.UML的4+1视图分别是()、()、( )、()、 ()。其中的“1”指( )视图。 9.UML中定义的基本关系形式有( ),( ),(),( ), 其中()关系表达了特殊事物与一般性事物之间“is a kind of”的语义。 10.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中,对目标系统的功能域建模主要使用( )图;对行为域建模主要使用 ( )图,对数据域建模主要使用( )图。 11.结构化分析方法将目标系统分解为()的集合,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则将系统分解为() 的集合,它们之间通过( )进行通信和协作。 12.统一建模语言的英文缩写是();它是一种定义良好、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13.()是处于最高抽象层次的数据流图,它给出目标系统全部的数据源点/终点和代表全部系统功能 的一个(),可以有效地表示出目标系统的应用范围。 14.SRS的中文含义是( );它是用户和开发组织对于目标系统的要求所达成的正式 契约;也是后续开发活动参考的基本依据。 15.UML规定使用( )、()和()符号来对应表示类内部成员的public,private和protect可见性。 16.( 组合)和(聚合)用于描述事物间“整体/部分”的特殊结构关系,其中( 组合)使用实 心菱形符号。 17.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指()、()、()。 18.()模型按线性关系组织过程活动,强调活动执行次序的单向性和相邻依赖性。该过程模型的焦点 是文档和可交付产品。 19.CMM的中文含义是(),它是SEI制订的一个用于对软件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进行评估的 方法。 20.()是对结构化分析模型中全部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严格的定义。 21.在UML中类被表示为一个三栏的矩形,类的( )列在第一栏中,类的( )列在第二栏中,类的 ( )列在第三栏中。 22.UML的顺序图和协作图可以展现()之间的动态协作和消息通信过程,其中()图更直观的表现了消 息通信的时序。 23.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使用( )入口和()出口的基本控制结构,即( ) 、 ()、和()结构,通过组合嵌套,形成程序的控制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GOTO语句。 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自( )向() 和逐步( ) 的原则。 24.动态测试中,()测试法主要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25.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 )不合理等价类。 26.结构化分析方法利用图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简明易懂,用它们形成需求说明书中的主要部分。这

选择判断填空共30题

第四章(选择、判断、填空共30题) 一、选择题 1.N个触发器可以构成能寄存位二进制数码的寄存器。 A.N-1 B.N C.N+1 D.2N 2.在下列触发器中,有约束条件的是。 A.主从J K F/F B.主从D F/F C.同步R S F/F D.边沿D F/F 3.一个触发器可记录一位二进制代码,它有个稳态。 A.0 B.1 C.2 D.3 E.4 4.存储8位二进制信息要个触发器。 A.2 B.3 C.4 D.8 5.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 n=0,欲使新态Q n+1=1,应使输入T=。 A.0 B.1 C.Q D.Q 6.对于T触发器,若原态Q n=1,欲使新态Q n+1=1,应使输入T=。 A.0 B.1 C.Q D.Q 7.对于D触发器,欲使Q n+1=Q n,应使输入D=。 A.0 B.1 C.Q D.Q 8.对于J K触发器,若J=K,则可完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A.R S B.D C.T D.Tˊ 9.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0 B.J=Q,K=Q C.J=Q,K=Q D.J=Q,K=0 E.J=0,K=Q 10.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Q,K=Q C.J=Q,K=Q D.J=Q,K=1 E.J=1,K=Q 11.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0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Q,K=Q C.J=Q,K=1 D.J=0,K=1 E.J=K=1 12.欲使J K触发器按Q n+1=1工作,可使J K触发器的输入端。 A.J=K=1 B.J=1,K=0 C.J=K=Q D.J=K=0 E.J=Q,K=0 13.欲使D触发器按Q n+1=Q n工作,应使输入D=。 A.0 B.1 C.Q D.Q 14.下列触发器中,克服了空翻现象的有。 A.边沿D触发器 B.主从R S触发器 C.同步R S触发器 D.主从J K触发器 15.下列触发器中,没有约束条件的是。

外科学试题

04动检 一.名词解释 1、第一愈合期:无明显的炎症净化过程的创伤愈合 2、青光眼:前房角阻塞,房水回流受阻,导致眼内压增高 3、瘘管:经久不愈的表面被覆上皮或肉芽组织的狭窄的病理性管道 4、伦勃特氏缝合:又称为浆膜肌层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空腔器官的缝合,是胃肠手术的传统缝合方法 5、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炎症 6、开放性气胸:创口大,气体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 7、支跛:肢体运步时在支驻阶段发生机能障碍 8、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周围,使该神经干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9、疝:腹腔内脏器官经生理性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解剖腔隙形成的病变 10、蹄叶炎: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实质是真皮小叶的炎症 二.填空 1、创伤的愈合分第一期愈合和第二期愈合二期 2、风湿病的病理分三个期变性渗出期、增生期、硬化期 3、疝的组成疝轮(孔),疝囊,内容物 4、机械止血方法钳夹止血、钳夹结扎止血、钳夹捻转止血、压迫止血、填塞止血 5、骨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塑型改造期 三.选择 1、有明显炎症净化过程的创伤愈合是第二期愈合 2、浸润麻醉的普鲁卡因浓度0.25%~1% 3、风湿病越运动症状越轻 4、关节捩伤早期用冷疗 5、化脓创创内留药是10%硫酸钠(高渗药) 四、判断 1、支跛特点是后方短步不是前方短步 2、青光眼降压药是毛果芸香碱不是阿托品 3、3%双氧水用于化脓创的冲洗 4、红外线用于关节捩伤的中期治疗 5、无浆膜直肠破裂导致腹膜炎(不知道准确与否) 五、简答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包膜完整,细胞分化程度高,同源性强,影响小,转移性无或低 恶性肿瘤:包膜不完整,细胞分化程度低,同源性弱,影响大,转移性高 2、骨折愈合的过程和各期的护理要点 过程 1:血肿机化演进期——血→肉芽→机化,膜上成骨细胞分化→骨痂,10~15d 2:原始骨痂形成期——内骨痂、外骨痂→膜内化骨 环状骨痂、腔内骨痂→软骨内化骨 →网织骨痂,1个月 破骨细胞→消化,成骨细胞→健康骨痂 3:骨痂塑形改造期——网织骨→骨板,腔内骨痂和赘生骨痂被破骨细胞消化,3~10周 各期护理:功能锻炼,运动 第一期:固定、静卧、按摩、理疗、他动关节 第二期:自由运动 第三期:负重运动 3、肋骨摘除术的适应症 肋骨骨折、骨髓炎、肋骨坏死及化脓性骨膜炎,胸腔和腹腔手术时 4、氨水擦洗酒精浸泡消毒法的程序

中央银行选择判断题目汇总

1.宏观管理主要指(A)、(B)、(D)等。 A.货币流通总量的确定 B.货币流通量与结构的计量与测定 C.货币流通的渠道与方式确定 D.货币流通调节手段的选择 2.按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是否与货币资金的运动相关,一般可分为(A)和(C)两大类。 A.银行性业务B.资产类业务C.管理性业务D.货币资金业务 3.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不得(ACD)。 A.对政府财政透支B.给政府贷款C.直接认购政府债券D.包销政府债券E.购买国债 4.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关系有(BCD)。 A.自有资本=资产+负债 B.资产=负债+自有资本 C.负债=资产-自有资本 D.自有资本=资产-负债 5.中国人民银行不得直接(A)、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 A.认购B.购买C.买卖D.回购 6.下列中央银行业务活动中属于管理性业务的是(B)。 A.清算业务B.金融调查统计业务C.会计业务D.兑付债券业务 7.下列不属于中央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的是(D) A.对中央政府的债权B.对存款货币银行的债权C.对私人部门的债权D.发行债券 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包括(ABC)。 A.发行的银行B.银行的银行C.政府的银行D.调控监管职能 .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1发行的银行(1)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 (2)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必要性 (3)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基本职责 2银行的银行(1)集中存款准备金 (2)最后贷款人 (3)票据交换和清算 3政府的银行(1)代理国库 (2)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3)为政府融通资金、提供信贷支持 (4)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5)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6)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7)金融监管 (8)向政府提供信息和决策建议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央银行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各种金融措施的总称。 3.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 4.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能够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而不受政府的干预、影响和控制,也就是中央银行具有金融调节方面的独立性。 (1)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背离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目标 (2)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中央银行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门,它不可能超过所隶属的整体。 (3)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和监管是在国家的授权下进行的

软工历年题简答题答案

试卷一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6--2006 学年学期时间110分钟 软件工程课程48 学时3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10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 瀑布模型是以文档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确定的)软件项目的开发。 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用户需要软件做什么)。 3.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1.0,1.0,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边界值分析法)。 4.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过程)内聚的模块。 5. 软件的分类,按其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6. 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7. 客观世界中的若干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分类结构和(整体与部分结构)。 8. IDEF1X图用来描述系统的(数据)模型,主要有实体、联系和(属性)三种成分,其中实体可分为独立实体和(从属实体),且一个实体只能在图中出现一次。 二、简答题(本题30分,每小题5分) 1.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有何区别? 软件工程是指导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性学科 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理论等为指导来获取高质量的软件 计算机科学是探索计算机学科知识的活动 2. 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有何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一、系统的构造内容不同。

面向对象的方法是以对象为核心来构造软件框架的。 结构化方法是按功能分解的规律组织软件系统结构的。 二、应对需求变更能力的不同。 面向对象的方法与生俱来很强的应对需求变更能力。能从容应对客户的需求变更。 对结构化方法来说,它的先天缺陷是需求变更很难,一旦要需求变更,意味着以前一切的工作都是徒劳的。 三、管理维护的难易程度不同 面向对象方法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很简单。 结构化方法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很困难。 四、思维模式不同 面向对象方法的思维模式是:关注“责任”,把责任转移。关注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或划分为哪些责任,归纳每个对象应该负有的责任,然后通过消息传递,让他们各自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行了。通过对象自身的行为改变其内部状态(所谓封装的概念)。 结构化方法的思维模式是:只关注要解决的问题的本身,不关注应由“谁”来完成。主要是通过外部力量改变数据状态。 五、强调的重点不同 面向对象方法强调对象交互。对象是一等公民,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对象如何通过向彼此发送消息,支配行为,改变状态。 结构化方法强调过程序列。过程是一等公民,我们首先要知道做事情的一连串过程,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改变实体状态的操作序列。 联系: 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都是有效的软件开发方法 3. 什么是模块的作用域和模块的控制域?为何要求模块的控制域必须在作用域内? 模块的作用域是指模块中判定的作用范围,它是指所有受这个判定影响的模块。 模块的控制域是指模块本身及其直接或间接调用的模块。 如果模块的作用域不在控制域之内,则会增加模块间数据的传递量,使模块之间出现控制耦合 4. 什么是设计模式?试举例说明组合设计模式的应用。 设计模式是指系统地命名、解释和评价某一重要的、可重用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案。

三菱PLC习题集(填空、判断、选择题)

填空部分 1、PLC基本单元主要由CPU、电源、存储器、I/O模块及编程器组成。 2、为适应不同负载需要,各类PLC的输出都有三种方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 3、PLC的工作状态有停止(STOP)状态和运行(RUN)状态。 4、PLC的工作方式是采用周期循环扫描。PLC的工作方式的优点集中输入与集中输出、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软故障的发生。 5、一个用户程序扫描周期由三阶段组成: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处理阶段。 6、PLC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领域是开关量的逻辑控制。用它来取代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进行逻辑、顺序控制。 7、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有三种:通用微处理器,单片微处理器(即单片机),位片式微处理器。 8、PLC通电后,CPU在程序的监督控制下先进行内部处理。在执行用户程序之前还应完成通信服务与自诊检查。 9、一般由程序控制的数字电子设备产生的故障有两种:软故障,硬故障。 10、PLC的供电电源可直接采用普通单相交流电,也可用直流24V供电。 11、PLC对用户程序(梯形图)按先左后右、从上至下的步序。 12、PLC的软件和硬件定时器相比较,定时范围长的是PLC,精度高的是PL C。 13、PLS和PLF指令都是实现在程序循环扫描过程中某些只需执行一次的指令。不同之处是上升沿触发还是下降沿触发。 14、SET可以对Y、M、S操作。RST可以对Y、M、S、T、C、D操作。 15、在FX系列PLC中主要元件表示如下:X表示输入继电器、Y表示输出继电器、T表示定时器、C表示计数器、M表示辅助继电器,S表示状态元件、D、V、Z表示数据寄存器。 16、定时器可以对PLC内1 ms、10 ms、100 ms的时钟脉冲进行加法计算。 17、在FX系列的PLC中,辅助继电器又分为三类通用辅助继电器、断电保持辅助继电器、特殊辅助继电器。 18、在MC指令内嵌套使用时嵌套级最大可为8级。 19、FX系列PLC支持编程方式梯形图、步进流程图(SFC)、指令表。

四三一简答填空选择

单项选择: 第四章 1. 设H 、H 、H 、H 4分别为框架、框架一剪力墙、框架一筒体、筒体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若在 同一设防烈度下,均采用现浇结构,下式正确的是( A ) A. H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1、某班男生人数的58 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 A 、5% B 、20% C 、50% D 、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 A 、25 B 、30 C 、75 D 、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8:5 B 、5:8 C 、12:5 D 、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5 ,这两天修得相比( )。 A 、第一天多 B 、第二天多 C 、同样多 D 、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5 给乙,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95.2%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13、ɑ、b 、c 都大于零,且ɑ×37 =b ÷37 =c ÷98 ,把ɑ、b 、c 从大到小排列是( )。 A 、c >ɑ>b B 、ɑ>c >b C 、b >ɑ>c D 、c >b >ɑ 14、一根木料,用45 小时截成5段,若每次用时相同,那么要截成10段,共要( )小时。 15、有4枚1元的硬币和8枚5角的硬币,现在要取4元钱去买一本杂志,共有( )种取法。 16、学校举行数学竞赛,共有10道题,每做对一题得10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明得了70分,且每题都做了,他做对了( )题。 17、( )÷15 = 45 = 1.2:( )=( )%=( )(填小数)。 18、、由四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统计学选择判断题

第一章 一. 判断题 1. 统计只研究社会现象,不研究自然现象。( ×) 2. 标志不一定可量,而指标一定可以量化。( ∨) 3. 总体是指标的承担者,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 4. 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 5. “男或女”是品质标志“性别”的变异。( ∨) 6. 当总体单位变成总体时,数量标志就转换为指标。( ∨) 二. 单项选择题 1. 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 B) A 政治算术学学派 B 国势学派 C 社会统计学派 D 数理统计学派 2. 下列指标中属于工人的品质标志的是( B) A 工龄 B 工种 C 工资 D 工时 3.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 A 全国所有居民户 B 全国的住宅 C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D 某一居民户 4. 在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D) A 每个企业 B 每个工业企业 C 每台设备 D 每台工业设备 5. 某同学《统计学》考试为90分,则90分为( D ) A 指标 B 品志标志 C 数量标志 D 变量值 三. 多项选择题 1. 在国营企业组成的总体中,其“国营”是( BC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不变标志D.可变标志 2. “统计”一词一般具有三层不同含义,即( BCD ) A 统计设计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学 3. 考察国有工业企业经营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可变标志的是( ABC ) A 总产量 B 总产值C劳动生产率 D 所有制 4.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BC ) A 工厂数 B 工人人数 C 设备台数 D 零件尺寸 第二章 一. 判断题

软工选择填空简答

1.()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表现为软件开发的成本和进度严重超过预 算,软件无法更新和维护等等。 2.()需求描述系统所预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需求对系统如何提供服务和功能给出限制条件。 3.系统建模是对问题领域中的本质信息进行()和()的过程。 4.可用于需求收集和用户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构造原型、JAD等等。 5.()是对目标系统的部分实现,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的手段,可以应用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根据 其用途和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6.在用例模型中,若用例A的执行必然激活用例B,则二者之间应定义为()关系,若用例A的执行在某 个条件点上激活用例B,二者之间应定义为()关系。 7.软件测试阶段的主要依据是() 8.UML的4+1视图分别是()、()、()、()、 ()。其中的“1”指()视图。 9.UML中定义的基本关系形式有(),(),(),(),其中() 关系表达了特殊事物与一般性事物之间“is a kind of”的语义。 10.结构化的系统分析方法中,对目标系统的功能域建模主要使用()图;对行为域建模主要使用 ()图,对数据域建模主要使用()图。 11.结构化分析方法将目标系统分解为()的集合,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则将系统分解为()的 集合,它们之间通过()进行通信和协作。 12.统一建模语言的英文缩写是();它是一种定义良好、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 13.()是处于最高抽象层次的数据流图,它给出目标系统全部的数据源点/终点和代表全部系统功能的 一个(),可以有效地表示出目标系统的应用范围。 14.SRS的中文含义是();它是用户和开发组织对于目标系统的要求所达成的正式契 约;也是后续开发活动参考的基本依据。 15.UML规定使用()、()和()符号来对应表示类内部成员的public, private和protect可见性。 16.(组合)和(聚合)用于描述事物间“整体/部分”的特殊结构关系,其中(组合)使用实 心菱形符号。 17.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是指()、()、()。 18.()模型按线性关系组织过程活动,强调活动执行次序的单向性和相邻依赖性。该过程模型的焦点是 文档和可交付产品。 19.CMM的中文含义是(),它是SEI制订的一个用于对软件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20.()是对结构化分析模型中全部元素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严格的定义。 21.在UML中类被表示为一个三栏的矩形,类的()列在第一栏中,类的()列在第二栏中, 类的()列在第三栏中。 22.UML的顺序图和协作图可以展现()之间的动态协作和消息通信过程,其中()图更直观的表现了消 息通信的时序。 23.结构化程序设计强调使用()入口和()出口的基本控制结构,即()、()、 和()结构,通过组合嵌套,形成程序的控制结构;尽可能避免使用GOTO语句。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尽量采用自()向()和逐步()的原则。 24.动态测试中,()测试法主要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 25.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只覆盖()不合理等价类。 26.结构化分析方法利用图形等半形式化的描述方式表达需求,简明易懂,用它们形成需求说明书中的主要部分。 这些描述工具是:数据字典;( );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PDL,( )、( )。27..在软件项目进度安排及跟踪方面,常常使用两种图。一种是用来定义任务网络的,做作PERT图;另外一种是

选择填空判断

一、判断题 1。顺序表和一维数组一样,都可以按下标随机(或直接)访问。( √) 2.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根据应用需要建立的.(√) 3。只有用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语言才能描述数据结构算法。(×) 4。在对双向循环链表做删除一个结点操作时,应先将被删除结点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链接好再执行删除结点操作.(√) 5。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6. 算法和程序都应具有下面一些特征:输入,输出,确定性,有穷性,可行性.(√) 7. 插入与删除操作是数据结构中最基本的两种操作,因此这两种操作在数组中也经常被使用。(× ) 8。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表示, 在删除时不需要移动元素.( √ ) 9. 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存放的元素一定构成线性表。(× ) 10. 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物理顺序总是一致的.(×) 1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表示优于链式存储表示。( ×) 12.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 二、填空题 1. 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查找操作,则最好采用(顺序)存储结构. 2.(循环)链表从任何一个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所有结点. 3.若经常需要对线性表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该线性表最好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4.通常用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两种方法衡量算法的效率 5.已知一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每个元素占用k个存储单元,若第一个元素的地址为Loc1,则第i个元素 的地址为( Loc1+(i-1)*k )。 6.在以L为头指针的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和单循环链表中,判断链表是否为空的条件分别为 (L->next==NULL和_L—〉next==L)。 7.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相邻),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的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8.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状结构四种类型。 9.已知有实现同一功能的两个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分别为O(log2n)和O(n),哪个算法的效率更高?( O (log2n)) 10.在一个单链表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应进行的操作序 列为:( p-〉next=q—>next),q一〉next=p。 11.在单链表设置表头结点的作用是插入和删除表中第一个元素时不必对(头指针)进行特殊处理. 12.在双向链表中,每个结点含有两个指针域,一个指向(直接前驱)结点,另一个指向(直接后继)结点。 13.在非空线性表中除第一个元素外,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只有一个(直接前驱);除最后一个元素之外, 集合中每个数据元素均只有一个(直接后继)。 14.一个算法一该具有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这五种特性。 三、选择题

04动检外科试题

04动检外科 一.名词解释 1、第一愈合期:无明显的炎症净化过程的创伤愈合 2、青光眼:前房角阻塞,房水回流受阻,导致眼内压增高 3、瘘管:经久不愈的表面被覆上皮或肉芽组织的狭窄的病理性管道 4、伦勃特氏缝合:又称为浆膜肌层垂直褥式内翻缝合法,用于胃肠、子宫、膀胱等空腔器官的缝合,是胃肠手术的传统缝合方法 5、蜂窝织炎: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炎症 6、开放性气胸:创口大,气体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腔 7、支跛:肢体运步时在支驻阶段发生机能障碍 8、传导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周围,使该神经干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 9、疝:腹腔内脏器官经生理性孔道或病理性破裂孔脱至皮下或解剖腔隙形成的病变 10、蹄叶炎:弥散性无败性蹄皮炎,实质是真皮小叶的炎症 二.填空 1、创伤的愈合分第一期愈合和第二期愈合二期 2、风湿病的病理分三个期变性渗出期、增生期、硬化期 3、疝的组成疝轮(孔),疝囊,内容物 4、机械止血方法钳夹止血、钳夹结扎止血、钳夹捻转止血、压迫止血、填塞止血 5、骨的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演进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塑型改造期 三.选择 1、有明显炎症净化过程的创伤愈合是第二期愈合 2、浸润麻醉的普鲁卡因浓度0.25%~1% 3、风湿病越运动症状越轻 4、关节捩伤早期用冷疗 5、化脓创创内留药是10%硫酸钠(高渗药) 四、判断 1、支跛特点是后方短步不是前方短步 2、青光眼降压药是毛果芸香碱不是阿托品 3、3%双氧水用于化脓创的冲洗 4、红外线用于关节捩伤的中期治疗 5、无浆膜直肠破裂导致腹膜炎(不知道准确与否) 五、简答 1、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肿瘤:包膜完整,细胞分化程度高,同源性强,影响小,转移性无或低 恶性肿瘤:包膜不完整,细胞分化程度低,同源性弱,影响大,转移性高 2、骨折愈合的过程和各期的护理要点 过程 1:血肿机化演进期——血→肉芽→机化,膜上成骨细胞分化→骨痂,10~15d 2:原始骨痂形成期——内骨痂、外骨痂→膜内化骨 环状骨痂、腔内骨痂→软骨内化骨 →网织骨痂,1个月 破骨细胞→消化,成骨细胞→健康骨痂 3:骨痂塑形改造期——网织骨→骨板,腔内骨痂和赘生骨痂被破骨细胞消化,3~10周 各期护理:功能锻炼,运动 第一期:固定、静卧、按摩、理疗、他动关节 第二期:自由运动 第三期:负重运动 3、肋骨摘除术的适应症 肋骨骨折、骨髓炎、肋骨坏死及化脓性骨膜炎,胸腔和腹腔手术时 4、氨水擦洗酒精浸泡消毒法的程序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小升初填空题选择判断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1、某班男生人数的5 8 与女生人数60%相等,这个班男生人数与全班总 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2、从学校到书店,小明用了40分钟,小华用了50分钟。小明比小华的速度快()。 A、5% B、20% C、50% D、25% 3、甲数比乙数的80%少20,甲数是40,那么,乙数是()。 A、25 B、30 C、75 D、90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底面周长比为2:3,体积比是5:6,那么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最简整数比是()。 A、8:5 B、5:8 C、12:5 D、5:12 5、一个高为8厘米的圆柱体,过底面圆形沿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厘米,则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6、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4 5 千米,第二天修了全长的 4 5 ,这两天修 得相比()。 A、第一天多 B、第二天多 C、同样多 D、无法确定

7、甲、乙两人各有若干粒糖,若甲拿出糖果的15 给乙,则两人的糖果数相等,原来甲、乙二人的糖果数的比是( )。 A 、5:4 B 、6:5 C 、3:5 D 、5:3 8、同学们种花,活了100棵,有5棵没有活,成活率约是( )。 A 、100% B 、95% C 、% D 、5% 9、已知3x 5 = 4y 7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10、已知5x=8y ,那么y :x=( )。 11、一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底面积是平方分米,则它的高是( )分米。 12、把一个长6cm ,宽4cm 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 2。 A 、48 B 、24 C 、96 D 、72 13、ɑ、b 、c 都大于零,且ɑ×37 =b ÷37 =c ÷98 ,把ɑ、b 、c 从大到小排列是( )。 A 、c >ɑ>b B 、ɑ>c >b C 、b >ɑ>c D 、c >b >ɑ

选择判断

绪论 一、选择题 1.在网络时代,网络营销策略由4P' s营销策略向4c' s营销策略转变 4c's 营销策略除了顾客欲望与需求,满足欲望与需求所需的成本,方便购买等内容外,还指( ) A.相互沟通 B.加强沟通 C.有效沟通 D.定时沟通 2.网络促销除了具有说服功能,反馈功能,创造需求,稳定销售外,还有 ( ) A.告知功能 B.引导功能 C.稳定功能 D.启迪功能 3.网络营销的低成本优势除没有商品库存压力,很低的行销成本和极低的结算成本外,主要还有( ) A.没有商品运输成本 B.没有店面管理成本 C.没有店面租金成本 D.没有店面结算成本 4.网络营销定价的特点是全球性,低价位和( ) A.顾客主导 B.企业主导 C.商品主导 D.政论主导 项目一第三方B2B平台营销 一、选择题 1.企业根据竞争状况及顾客的需求状况,为产品树立独特的形象,使产品在市场上处于适当位置的过程是指() A.市场定位B.市场细分C.市场规划D.市场划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络营销就是网上营销 B.网络营销就是网上直接销售 C.建立Intranet属于网络营销的终极阶段 D.没有自己的网站也可以进行网络营销 3.下列不属于网络营销直接环境因素的是()。 A.Internet B.中国电讯 C.网络用户 D.供应商 4. 一个规模比较小的企业,最适宜的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是()。

A.无差异营销策略 B.差异性营销策略 C.密集型营销策略 D.拓展产品线策略 项目二第三方C2C平台营销 一、选择题 1.关于网络市场细分,正确的说法是()。 A.是对网络营销产品的分类 B.是对网络消费群体的分类 C.同一个细分市场内产品大体相同 D.不需考虑顾客的期望利益 2.网上售前服务是指() A.交易达成前提供的信息服务 B.网络前端服务 C.网络后端服务 D.销售前端服务 3. 网络营销理念可以概括为时空观念、信息传播观念、网络消费观念和() A.虚拟市场观念 B.实体市场观念 C.网络市场观念 D.无形市场观念 4.网络营销促销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它们是() A.网络广告、销售促进 B.网络广告、站点推广 C.站点推广、关系营销 D.销售促进、站点推广 项目三营销型网站建设 一、选择题 1.下列可以作为网站推广指标的是()。 A.对搜索引擎的友好程度 B.页面浏览数 C.登记搜索引擎的数量和排名 D.独立访问者数量 2. 按照是否建立网站,网络营销的方式可分为() A.站点营销和非站点营销B.人员营销和站点营销 C.非人员营销和站点营销D.非站点营销和非人员营销 3. 在一定统计周期内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称为() A.主页访问数量B.独立访问者数量 C.网页浏览数量D.新用户数量

软件工程简答题复习题(带答案)

软件工程简答题复习题(带 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与计算机硬件相比,计算机软件有哪些特点 软件的特点如下。 1)无法直接观察计算机软件的物理形态,只能通过观察它的实际运行情况来了 解它的功能、特性和质量等。 2)人们在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软件产品,以及在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过程 中,渗透了大量的脑力劳动。 3)不存在像硬件一样的磨损和老化现象,但存在着缺陷维护和技术更新的问 题。 4)软件的开发和运行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计算机系统环境。 5)具有可复用性。 3,什么是软件危机什么原因导致了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的现象如下。 1)经费超出预算,项目一再拖延。 2)不重视需求,开发的软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项目成功率低。 3)没有规范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可维护性差、软件质量差、可靠性差。 4)开发工具落后,手工方式,开发效率低。 所有导致软件危机的原因,都与软件本身的产品特点相关。 1)软件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产品。如果没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以及软件 产品的结构、质量、可维护性得不到保障,开发与维护费用就会持续升 高。 2)软件产品不能实现大规模复用,这导致了软硬件生产效率的不同。 3)软件生产是脑力劳动,它看不见、摸不着,开发成本、开发周期等都无法做 到准确估算,生产过程不易控制。 4)软件成本主要是由研发成本构成;而硬件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材料和制造成 本,分摊的研发成本很少,即软件研发过程与硬件制造过程相比要复杂得 多。 5,请简述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 软件工程研究的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开发模型、软件支持过程和软件管理过程。 软件开发方法的内容涵盖市场调研、正式立项、需求分析、项目策划、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程、测试、试运行、产品发布、用户培训、产品复制、销售、实施、系统维护、版本升级等。 常用的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和原型模型等。 软件支持过程由所支持的CASE工具组成,常用的CASE工具有Power Designer和Rational Rose等。 7,请简述软件工程的目标、过程和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