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熟悉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能够进行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图设计和施工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2.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运行管理;4.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维护方法和常见问题处理。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介绍建筑给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2.讲解建筑给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3.介绍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作用;4.讲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5.介绍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6.讲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7.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1.讲授法:通过讲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使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2.参考书:《建筑给排水技术手册》、《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原理》;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资料;4.实验设备: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实验装置、测量工具。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及系统构成,理解其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和主要设计标准,掌握相关设计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的选用原则,了解其性能和安装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实际案例,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和工具,完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设备、管材及附件的安装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兴趣,提高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但对给排水系统的了解较少,需要从基础学起,逐步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最佳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概述:介绍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系统构成及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建筑给排水概述内容安排:讲解建筑给排水的起源、发展,各类给排水系统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与标准: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设计标准和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与标准内容安排: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对比分析不同设计标准的差异,举例说明设计计算方法。

3. 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选用与安装: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见设备、管材及附件的选用原则和安装要求。

新-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

新-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1)1 一级标题 (1)1.1 二级标题 (1)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2)2 一级标题 (2)2.1 二级标题 (2)第三章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计算 (3)3 一级标题 (3)3.1 二级标题 (3)设计小结 (4)参考文献 (5)1 一级标题1.1 二级标题1.1.1三级标题正文——(字体:宋体,不加粗;字号: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落:1.5倍行距)表格、图表:标题用小四号字体加粗居中,表格图标居中;例如:表1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表图1 给水管网水力计算简图公式要分章标明序号:a=+(1-1)bc下同2 一级标题2.1 二级标题2.1.1三级标题正文——(字体:宋体,不加粗;字号: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落:1.5倍行距)表格、图表标题用四号字体加粗居中,表格图标居中;公式要分章标明序号:+(2-1)ca=b下同第三章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计算3 一级标题3.1 二级标题3.1.1三级标题正文——(字体:宋体,不加粗;字号:小四;首行缩进2个字符;段落:1.5倍行距)表格、图表标题用四号字体加粗居中,表格图标居中;公式要分章标明序号:+(3-1)a=bc下同设计小结正文……………签名:(手签)日期:(手签)参考文献1.王增长主编,《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第五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建工出版社)5.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CBJ125-89)6.其它参考资料根据个人设计依据可继续再添加文献。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定义、分类及系统组成,了解其重要性与实际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规范,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常用的设备、管材及配件,并掌握其性能和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建筑给排水设计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给排水领域的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建筑给排水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设计和应用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给排水概述- 定义、分类及系统组成-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2. 建筑给排水设计原则与规范- 设计原则及要求- 相关规范及标准3.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法- 给水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设计-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4. 常用设备、管材及配件- 常用给排水设备- 常用管材及配件- 性能及选用原则5. 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绘制- CAD软件操作基础- 施工图绘制方法与技巧- 施工图标准及规范6. 实践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工程项目- 解析设计过程及方法- 总结经验与教训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建筑给排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规范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1]模板

给水排水课程设计[1]模板

设计说明1 前言本次设计项目某城镇居住小区街坊污水管网设计,设计依据包括:(1)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册《城镇给水》(2)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常用资料》(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一册《常用设备》(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十册《器材与装置》(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水源工程与管道系统设计计算(8)给水工程《第四版教材》(9)给水排水计算机应用2 设计概况该小区一共有27个街坊和两座公共建筑、火车站、浴室,其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坡度较小,无明显分水线,可划分为一个排水流域。

街道支管布置在街坊地势较低一侧,干管基本上与等高线垂直,布置在小区南面河岸低处,基本与等高线平行。

污水管网平面采用截流形式布置。

主要设计资料街坊面积管道数据设计计算书一最大日用水量的计算1 综合生活用水量计算2020年人口总数:因至设计年限2020年,人口数为9.47万人,不满50万人,又因属陕西关中地区,故该市属于中小城市二区,查表得,最高日用水定额为。

最高日综合用水量2 工业企业用水量计算(1)生产用水(2)生活用水一般车间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没人每班35L.A厂:B厂:C厂:(3)工作人员淋浴用水量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40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60L。

(排水工程P27),淋浴时间在下班后一小时进行。

A厂:B厂:C厂:工企业总用水量:3 市政用水量在设计区远期规划平面图上量得:道路长度为28640m.路宽取12m.浇洒道路用水量一般为每平方米1-1.5L,取1L。

大面积绿化可采用1.5-2.5L/(d),取1.5 L/(d)。

浇洒道路,大面积绿化每天各两次。

浇洒道路面积:浇洒道路用水量:大面积绿化用水量:4 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与未预见水量按前三项用水和的15%计算:5 最高日用水量计算:6 最大时用水量计算:根据已有数据及资料计算出综合生活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城市总用水的逐时水量变化,完成最高日逐时用水量计算表(表1)与最高日逐时水量变化曲线(表2)。

建筑给排水热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热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热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及其设计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热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熟悉常用给排水材料和设备的选用原则。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具备给排水系统绘图和计算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给排水系统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工程专业知识的热爱;–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关注给排水系统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热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常用给排水材料和设备的选用原则;4.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5.给排水系统绘图和计算的基本方法;6.给排水系统相关软件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及其设计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给排水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措施;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和实践经验;4.实验法:学生进行给排水系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设计》;2.参考书:相关建筑给排水热水系统的专业书籍;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动画等;4.实验设备:给排水系统实验装置、测量仪器等。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设计练习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末考试,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Biblioteka 一、教学内容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本节课我们将围绕以下教材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适用于高中年级)第二章“建筑给水系统”。
1.建筑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2.建筑给水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
3.建筑给水系统的管道布置与敷设;
4.建筑给水系统的水泵选型与安装;
5.建筑给水系统的水处理与水质保障。
4.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与注意事项;
5.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检验与验收标准。
直接输出:
2、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三章“建筑排水系统”:
1.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2.建筑排水系统设计原理及主要设计参数;
3.建筑排水系统管道布置与敷设要求;
4.建筑排水系统中水封和透气系统的设置;
5.建筑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处理与排放。
3、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四章“建筑雨水系统”:
1.建筑雨水系统的功能与分类;
2.建筑雨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
3.建筑雨水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4.建筑雨水系统的施工要求与注意事项;
5.建筑雨水系统的排水设施及其选型。
4、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五章“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设计”:
1.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组成与表达方式;
2.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制图规范与标准;
3.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各类管道、设备在施工图中的表示方法;
4.建筑给排水施工图中常见的设计符号与标注;
5.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审查要点与修改方法。
5、教学内容
《建筑给排水工程》第六章“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1.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建筑给排水管道的敷设技术与要求;

某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某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

某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本原理、设计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建筑给排水的概念、分类、组成和作用,掌握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了解给排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建筑给排水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给排水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等。

2.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设计流量、水压、管材选择等。

3.给排水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如水泵、阀门、卫生设备等。

4.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如管道敷设、连接方式、检查与维护等。

5.建筑给排水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建筑给排水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给排水设备的性能和安装技巧。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及相关教材。

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专业书籍,以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给排水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案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给排水实验装置,以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设计、计算和分析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给排水课程设

成绩:
土木工程学院~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任课教师: 王丽胡晓莲
专业班级: 14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班
学生姓名: 邹艾怡
学号:
时间: 年 5 月 31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资料 (4)
1.1设计任务 (4)
1.2设计依据 (4)
1.3市政给排水与市政供热 (5)
第二章给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6)
2.1设计综述 (6)
2.1.1给水方式的选择 (6)
2.1.2管材选用 (6)
2.1.3给水系统组成 (7)
2.1.4 给水管道布置与安装 (7)
2.2室内给水系统的计算 (8)
2.2.1最高日用水量 (8)
2.2.2最大时用水量 (8)
2.2.2设计秒流量 (8)
2.3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9)
2.3.1管径的确定 (9)
2.3.1压力损失计算 (9)
2.4水泵选择 (12)
2.4.1水泵选择原则 (12)
2.4.2水泵调速方案选择 (12)
2.4.3水泵选择 (13)
2.5水池设计 (13)
2.4.1水池设计要求 (13)
2.4.2水池设计 (14)
2.5水表设计 (14)
第三章室内外消防系统设计与计算 (17)
3.1室外消防系统设计 (17)
3.1.1消防流量设计 (17)
3.1.2布置方式 (17)
3.1.3供水方式 (17)
3.1.4管材选择 (17)
3.1.5设计草图 (18)
3.2室内消防系统设计 (18)
3.2.1消防设计流量确定 (18)
3.2.2供水方式确定 (18)
3.2.3消火栓布置 (19)
3.2.4消防管道布置及选材 (20)
3.3室内消防系统水力计算 (20)
3.4消防水池设计计算 (22)
3.4.1消防水池设计要求 (22)
3.4.2消防水池容积计算 (23)
3.5高位消防水箱设计计算 (23)
3.5.1消防水箱设置要求 (23)
3.5.2水箱参数设计 (25)
3.6消防水泵设计计算 (26)
3.6.1消防泵设计要求 (26)
3.6.2 消防泵设计 (27)
3.6.3稳压泵设计 (28)
3.7水泵接合器设计 (28)
3.7.1水泵接合器设置要求 (28)
3.7.2水泵接合器设置 (29)
第四章排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30)
4.1设计综述 (30)
4.1.1排水系统选择 (30)
4.1.2通气系统的选择 (30)
4.1.3管材选择 (30)
4.1.4管道布置 (31)
4.2水力计算 (31)
4.3清扫口和检查口设计 (36)
4.3.1设计要求 (36)
4.4.2清扫口检查口设计 (37)
第五章热水系统设计与计算 (38)
5.1热水系统选择 (38)
5.1.1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38)
5.1.2热源的选择 (39)
5.1.3热水供应方式确定 (39)
5.2热水供应系统组成 (40)
5.3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40)
5.3.1热水管道的布置 (41)
5.3.2热水管道的敷设 (41)
5.3.4热水管道管材选择 (42)
5.4热水系统水力计算 (42)
5.4.1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 (42)
5.4.2设计小时热水量计算 (43)
5.4.3容积式水加热器设计小时供热量计算 (44)
5.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 (44)
5.5.1配水管网水力计算 (44)
5.5.2热水回水管网水力计算 (46)
5.6水泵及水表选择 (51)
5.5.1 水泵扬程 (51)
5.5.2 水泵流量 (52)
5.5.3循环泵设计 (52)
第六章设计感想 (54)
第七章参考文献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