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共46页

合集下载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标题: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引言概述: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个阶段,其中一级预防主要是指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而二级预防则是指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措施。

一、脑卒中的一级预防
1.1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积极预防和治疗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

1.2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1.3 接受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干预,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二、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2.1 药物治疗
对于已经发生过脑卒中的患者,定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药物是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手段。

2.2 康复治疗
接受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减少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2.3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得到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再次发生。

结论: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通过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希望广大人群能够重视脑卒中的预防工作,健康生活,远离脑卒中的威胁。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完整版)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完整版)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完整版)关键字: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指南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中国每年有150万~200万新发脑卒中的病例,校正年龄后的年脑卒中发病率为(116~219)/10万人口,年脑卒中死亡率为(58~142)/10万人口。

目前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当的比例伴有多种危险因素,是复发性脑卒中的高危个体。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上升,提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率正在增长。

近10年来随着大量的有关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结果的公布,脑血管病的治疗有了充分的证据,许多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治疗指南。

尽管国外大量的研究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但考虑到西方人群与中国人群在种族、身体条件、用药习惯、价值取向、文化背景、法律法规、社会福利体系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出台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指南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由此而制订的指南更应切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盲目套用其他国家的指南。

为此,2008年7月成立了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指南撰写专家组,汇集了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介入科、流行病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编写此指南。

在写作过程中,强调在循证医学原则指导下,参考国际规范,结合中国国情和临床可操作性制定,在有充分可靠证据时使用证据,无可依靠的证据时,则采用当前最好证据或经验达成的共识。

专家们整理了2008年10月以前发表的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据(其中包括部分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证据)以及相关的专家共识、治疗指南,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意见征求、几易其稿,并在讨论过程中增加最新的研究证据,正式出台了本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危(wei)险因素控制脑血管病的危(wei)险因素分为可预防和不可预防两类,应积极控制可预防的危(wei)险因素,如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吸烟等。

一、高血压[推荐意见](1)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 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mmHg 或者舒张压≥90mmHg,应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 级证据);对于血压<140/90mmHg 的患者,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确(Ⅱ级推荐, B 级证据)。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 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 级证据)。

(3)由于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 患者,推荐收缩压降至140mmHg 以下,舒张压降至90mmHg 以下(Ⅱ级推荐,B 级证据)。

由于低血流动力学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或者TIA 患者,应权衡降压速度与幅度对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动力学影响(Ⅳ级推荐, D 级证据)。

(4)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应全面考虑药物、脑卒中的特点和患者 3 方面因素(Ⅱ级推荐,B 级证据)。

二、脂代谢异常[推荐意见](1)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 患者,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Ⅰ级推荐, A 级证据)。

有证据表明当LDL-C 下降≥50%或者LDL-C≤1.8mmol/L (70mg/dL)时,二级预防更有效(Ⅱ级推荐, B 级证据)。

(2)对于LDL-C≥2.6mmol/L (100mg/dL)的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或者TIA 患者,推荐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Ⅰ级推荐, A 级证据);对于LDL-C<2.6mmol/L (100mg/dL)的缺血性脑卒中/TIA 患者,目前尚缺乏证据,推荐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Ⅱ级推荐,C 级证据)。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

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指南

可干预的 危险因素:
主要危险因素: 1、高血压 2、 高胆固醇血症 3、 糖尿病
和糖代谢异常
一般危险因素: 1、房颤或其他心脏病2、呼吸睡眠暂停综
合征3、吸烟4、嗜酒5、高盐高脂饮食6、 运动过少7、肥胖
其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高 尿酸血症等
高血压
血压与中风
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卒中发病 危险增加49%;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缺 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 后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推荐应用长作用制剂,每日服用一次,这样可以减少
血压的波动、因降此低,心卒脑中血患管病者的需发降生压危,险且,平并提稳高降用压药
的依从性。
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
抗血小板治疗
3.发病在24 h内,具有脑卒中高复发风险 (ABCD2评分≥4分)的急性非心源性TIA或轻 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3分), 应尽早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21 d(Ⅰ级推荐,A级证据),但应严密观察出
血风险。若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冠心病、
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病者优先考虑氯吡格雷 (75 mg/d)。此后可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
5.伴有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缺 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推荐抗血小板及他 汀类药物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口服 抗凝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
抗血小板治疗
6.非心源性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或TIA患者 ,不推荐常规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 格雷抗血小板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或伴有肢体无力。 4、突然吐字不清,说话不清楚。 5、突然头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
汗等。 6、没有任何预感突然摔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

脑卒中二级预防2010

脑卒中二级预防2010

卵圆孔未闭推荐意见
• 55岁以下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应 该进行卵圆孔未闭筛查(Ⅲ/C) • 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合并卵圆孔未闭的 患者,使用抗血小板治疗。如果存在深部静脉血 栓形成、房间隔瘤或者存在抗凝治疗的其他指征 如心房颤动、高凝状态,建议华发林治疗(目标 INR2.0~3.0, Ⅲ/C ) •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经过充分治疗,仍 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者,可以选择血管内卵圆孔未 闭封堵术(Ⅲ/C)
脂代谢异常推荐意见
• 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 源性栓塞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尽 早启动强化他汀类· 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 2.07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Ⅲ/C) •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 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肌痛等临床症状 及肝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酶 (肌酸激酶)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 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供参考: 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正常上限时停药 观察,Ⅰ/A)
三、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
• • • • 心房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血栓 瓣膜性心脏病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推荐意见
• 对于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 卒中和TIA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发 林口服抗凝治疗,以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 事件。华发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在 2.0~3.0(Ⅰ/A) • 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 抗血小板治疗( Ⅰ/A )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 Ⅰ/A )
急性心肌梗死和左心室血栓推荐意见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患 者应使用阿司匹林,剂量推荐为75~ 325mg/d(Ⅰ/A) • 对于发现有左心室血栓的急性心肌梗死并 发缺血性脑卒中或TIA脑卒中的患者,推荐 使用华发林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最长为1 年,控制INR水平在2.0~3.0(Ⅱ/B)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共46页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共46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脑卒中二级预防

脑卒中二级预防
2015/9/13
康复医学中心
南 京 市 江 宁 医 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Affiliated Jiang Ning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再次发生卒中后,后遗症及肢体残疾往 往要比第一次严重得多,其中约有25% 的患者因发生二次卒中而导致死亡!
2015/9/13
康复医学中心
南 京 市 江 宁 医 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Affiliated Jiang Ning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科学的危险分层
如:ABCD 评分法 Essen脑卒中危险评分
2
2015/9/13
康复医学中心
南 京 市 江 宁 医 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Affiliated Jiang Ning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脑卒中三级预防
• 1. 在整个社区人群中识别尚无TIA和脑卒中发作 但具有卒中危险因数的特定人群,开展综合预防 措施(健康教育以及控制危险因素),降低其脑 卒中发病率,即卒中的一级预防。 • 2. 对已发生TIA和卒中病人控制其危险因素并给 予相应的抗血栓药物、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降 低卒中发生或再发的风险,即卒中的二级预防。 • 3. 提高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强首次脑 卒中发作及脑卒中复发后治疗,降低脑卒中死亡 率和病残率,提高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
卒中患者的预期寿命比健康者减少12年
60岁时的平均剩余寿命(男性)
25 20 15 10 5 0
–7.4 年
–9.2 年
–12 年
健康者

卒中二级预防指南-2010.9

卒中二级预防指南-2010.9

急性心梗和左心室血栓
• 急性心梗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和TIA的患者应 使用阿司匹林,剂量推荐为75-325mg/d。 • 对于发现有左心室血栓的急性心梗并发缺 血性脑卒中或TIA的患者,推荐使用华法林 抗凝治疗至少3个月,最长为1年,控制INR 水平在2.0-3.0。
瓣膜性心脏病
•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无论是否合并心房颤 动,推荐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INR水 平在2.0-3.0。 • 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病变,可考虑抗血 小板治疗 • 二尖瓣环钙化,可考虑抗血小板治疗或华 法林治疗。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的非 药物治疗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推荐 CEA。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50%-69%的患者,根据 患者的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及首发症状 严重程度等实施CEA。(可能最适用于近 期出现半球症状、男性、≥75岁的患者) • 不建议给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施行 CEA。
• • • • 房颤 急性心梗和左心室血栓 瓣膜性心脏病 心肌病与心衰
房颤
• 对于心房颤动(包括阵发性)的缺血性脑 卒中和TIA患者,推荐使用适当剂量的华法 林口服抗凝治疗,以预防再发的血栓栓塞 事件。华法林的目标剂量是维持INR在2.03.0。 • 对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推荐使用 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优 于单用阿司匹林。
血脂
•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 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 议使用他汀类。 • 一般患者应使LDL-C水平降至2.59mmol/L 以下或下降幅度达到30%-40%。 • 极高危或多种危险因素患者应将LDL-C降至 2.07mmol/L以下或下降幅度>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