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重点知识总结
考点二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考点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1.被动运输
(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两种类型
2.主动运输
(1)方向: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特点: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
(3)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4)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实例[连线]:
3.胞吞和胞吐
(1)胞吞:
①概念: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②实例:白细胞吞噬细菌、变形虫吞噬有机颗粒。
(2)胞吐:
①概念: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②实例: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1.“三看法”快速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总复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课件讲义练习题

第8讲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课标内容(1)举例说明哪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哪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考点一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被动运输主要体现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2.通道蛋白与载体蛋白的异同载体与受体的区别载体是协助物质运输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是运输氧的载体,细胞膜上有运输葡萄糖、Na+、K+等的转运蛋白;受体是接收信号分子的蛋白质,如神经递质受体、激素分子受体,其主要作用是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3.主动运输主要体现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4.胞吞和胞吐主要体现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提醒①胞吐不是只能运输大分子物质,也可以运输小分子物质,如神经递质。
②生物大分子不一定都是以胞吞、胞吐方式运输的,如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
③无机盐离子的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如兴奋产生和恢复过程中的Na+内流和K+外流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
④胞吞过程需要某些特定的膜蛋白的作用,但是不需要转运蛋白的作用。
(1)葡萄糖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能经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
(2023·全国新课标卷,1B)(×)提示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一般通过主动运输。
(2)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运输过程与膜蛋白无关。
(2021·浙江6月选考,4C 改编)(×)提示被动运输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重吸收氨基酸。
(2021·江苏卷,3D)(√)(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需要消耗能量。
(2021·福建卷,2C)(×)提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为胞吐,需要耗能。
1.回顾膜的结构补充下列图解:2.被动运输离子的通道称离子通道,主动运输的离子载体称为离子泵。
出入细胞知识点总结

出入细胞知识点总结一、细胞膜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构成的薄膜结构,它包裹着细胞并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
脂质双层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构成,可以以流动的方式形成动态膜结构。
蛋白质则分布在膜上,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与脂质双层结合。
2. 细胞膜的功能(1)细胞膜是细胞的结构基础,能够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完整性。
(2)细胞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膜是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重要场所。
(4)细胞膜还参与了细胞间的黏附和信号传导。
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1. 袪免细胞膜的选择性透性使得它可以选择性地允许特定物质通过。
例如,小分子、非极性分子和气体可以通过脂质双层的扩散方式进入或者离开细胞。
而大分子、极性分子和离子则需要通过膜蛋白进行转运才能实现跨膜。
2. 主动运输细胞膜上的蛋白通道和转运蛋白能够主动地将物质从低浓度区域转移到海拔浓度区域,这依赖于细胞内的能量供应。
3. 胞吞和胞吐胞吞是指细胞内膜的形成,将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包裹在液泡内部,然后与细胞膜融合,使得物质进入细胞。
胞吐则是指物质经过泡膜包裹后从细胞内排出。
4. 分泌与吸收细胞膜不仅可以对物质的进出进行选择性调控,还可以调节细胞内外物质的分泌与吸收,从而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平衡。
三、细胞信号传导1. 受体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能够感知外界的信号分子,当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受体时,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
2. 信号传导通路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会导致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包括蛋白激酶、第二信使、转录因子等,激活这些通路可以引发细胞内的生物学效应,例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
3. 内分泌细胞通过分泌激素等信号分子来调节其他细胞或组织的功能,进而维持生理功能的稳定。
四、细胞内脂质转运除了细胞膜作为界面的功能之外,脂质在细胞内部也需要有序的转运和储存,这主要依赖于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
这些细胞器可以通过脂蛋白介导多种方式调节细胞内脂质的代谢和交换。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学习目标】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知识链接】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其结构特点是,功能特性是。
【学习过程】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统称为;逆浓度梯度的运输,称为。
以上两类物质运输方式为跨膜运输。
此外还有其他运输方式。
一、被动运输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进出细胞。
如:、、、尿素、脂溶性物质(如:乙醇、苯、脂肪酸、胆固醇、性激素、V D)等。
⑴特点:从(高/低)浓度向(高/低)浓度一侧运输。
⑵主要影响因素:取决于细胞内外物质的,分子扩散速度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成正比。
(如图A)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⑴特点:从浓度一侧向浓度一侧运输。
⑵主要影响因素:物质运输速度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有关,还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超过一定浓度时,运输速率不再增大,这主要是由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
(如图B)A B C D二、主动运输⑴特点:从浓度一侧运输到浓度一侧;需要的协助,需要消耗。
⑵意义:保证了活细胞,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
⑶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⑷影响因素:①是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它决定所运输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②由于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所以凡是能够影响供能的因素,如氧气浓度(如图D )、温度等,也都影响主动运输速度。
三、胞吞、胞吐(统称为膜泡运输)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和颗粒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排出细胞的方式为,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质跨膜运输方式。
请据图回答:(1)图中D代表________,彻底水解该物质获得的产物是________。
(2)能代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方式的是________(填图中相应代号),试解释氧气供应量为什么能影响氨基酸分子的吸收?________。
(3)图中与图“A”物质合成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六、主动运输
1、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高,但碘仍能向细 胞内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பைடு நூலகம்
2、 特点: ① 物质从 低 浓度处转运到 高 浓度处, ② 转运过程中 消耗 能量, ③ 需要载体蛋白 协助运输。
七、胞吞和胞吐
(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比较
扩散 (自由扩散)
第2节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出入细胞的意义 2、举例说出扩散、渗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胞吞、胞吐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3、区别扩散、渗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吞、 胞吐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之间的差异
【教学重点、难点 】
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各种方式的异同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 如果植物细胞膜由选择透过性变成了全透性,则该细胞将 (C )
A 缩小
B 膨胀
C 死亡
D 生长
3、 在30%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A )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蛔虫卵细胞 ⑥洋葱成熟区细胞
A ①②④⑤ B ①④⑤⑥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⑤
4、 关于胞吞和胞吐,下述不正确的是(B )
A 胞吞和胞吐也是一些物质 出入细胞的方式
B 白细胞吞噬细菌不是胞吞作用
C 变形虫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既有胞吞也有胞吐
D 胞吞和胞吐在单细胞动物与外界物质交换中普遍存在
; https:// 双色球字谜
vyf59wbu
喝了。”于是大家停了手,分头去东、西两边屋子洗手擦脸。然后,耿家父子们过西边屋子里喝茶。乔氏端来一大盘子洗干净 的苹果和脆枣儿放在圆桌上,说:“吃点儿果子和枣儿吧!这脆枣儿是对门儿的王婆婆今儿个早上让她大孙娃子送过来的,我 吃了一个,又脆又甜!”小青说:“你们吃吧,我才不吃这枣儿呢!”白百大说:“丫头你不要这样说话,婆婆是一番好心意 啊!她听说爹回来了,就送来脆枣儿。我们可是多年的好街坊了。”小青赌气地说:“那我也不吃!”乔氏开始打圆场了,连 声说:“好好好,你不用吃,我们吃。耿大哥,你抓一把。英丫头,你吃,也给你哥和你弟抓一些。好吃着呢!”歇息一会儿, 大家又去继续干活儿。到乔氏招呼大家吃午饭时,已经腾挪得只剩下四根准备做房梁用的大木材了。白百大说:“咱们吃饭去。 下午,我多找几个有经验,有力气的人来。当年,这四根大木材可是十来个大汉才给抬进院儿里来的呢!还有,拆这几间棚子, 也得请大家一起帮忙了。”从农历九月初六破土动工开始,白家五间新瓦房的修建工程进展得很顺利。那天傍晚,腾挪开盖房 子的地方以后,白百大亲自动手象征性地挖了几铁锹,就算是已经破土了。次日早饭后,他请来了本镇上的几个具有丰富造房 经验的工匠,拉开皮尺量好了五间新房各间地基的尺寸。然后,两家人就开始自己动手挖地基了。按照工匠们的要求挖好地基 后,白百大又请来了十几个年轻力壮的街坊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打地基、铺石子、垫柱基、立柱、起架、上梁、砌墙、铺椽、 装前挡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五间新屋的主体工程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新屋封顶了。新屋封顶也叫“按 栈”,是盖房过程中最紧张的一项工程。完成这一工程时,小伙子们光脚下泥盘,边刨边踩,光着脊梁,用长柄泥叉或泥耙往 房顶上搭泥,房顶上小工们奔走如飞地运泥,泥匠师傅左右开弓挥舞抹刀抹泥。不管是几间房,都要一口气干完才能吃饭。因 此,这一天是最需要较多人手来帮忙的。在新屋封顶的前一天,白百大和耿老爹就在院子里的西墙根儿下砌了两个临时的炉灶。 小青则带领耿正兄妹三人,从街坊邻居那里借来了足够的桌椅板凳和碗呀碟呀的一应餐具;然后,又推着小推车到菜地,从菜 农那里买回了好多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最后,他们又一起来到镇上的肉铺里,买回了不少的鸡、鸭、鱼、肉。新屋封顶当天 的上午,好多街坊邻居都早早地赶来帮忙。挑水的、和泥踩泥搭泥运泥的、抹顶的大家都为白家起新屋感到非常高兴,干得热 火朝天。不知不觉地日头已经接近正午了。此时,新屋封顶的工程也圆满完成了。那一天,街坊邻居的婆姨们也没有闲着。早 饭后,她们也都早早地来到了白家,帮助乔氏操持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扩散和易化扩散、被动转运1、概念:物质由,称为被动转运。
2、类型:和。
(1)扩散:是分子或离子从的现象。
(2)易化扩散:进出细胞的分子或离子借助细胞膜中的转运,叫做易化扩散。
①条件:a、细胞膜两侧的溶液存在物质分子的。
b、细胞膜上的协助。
②方向:物质分子从一侧运到一侧。
③实例: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该类物质不能直接扩散的原因是它们_____溶于质膜的脂双层中,或者是_______太大,不能直接穿过质膜。
(二)主动转运1、方向:离子或分子从一侧运输到一侧。
2、条件: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
3、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转运能根据____________转运分子或离子。
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三)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物质并不一定都通过质膜,大分子物质会被一部分质膜包起来,然后这一部分质膜与整个质膜脱离,裹着该物质运到细胞的内侧或外侧。
以________和__________方式进出细胞,这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结构特点)有关。
(四)渗透作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渗透: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的扩散。
从水分子数相对多的一侧进入水分子相对较少的一侧。
①条件:细胞膜两侧的物质存在。
②结果:扩散使得该分子分布_____________。
③实例:水、CO2、、等小分子。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1)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內液浓度时,细胞。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內液浓度时,细胞。
(3)当时,水分进出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一层选择透性膜。
(2)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存在于中。
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是。
自测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B. 葡萄糖分子通过半透膜C.K+通过半透膜D.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2、a、b、c示某植物体三个相邻的细胞,细胞液浓度为a>b>c,它们之间的水分渗透方向是()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扩散(自由扩散)区别于易化扩散的是()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需要载体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D.不需要载体4、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C.细胞中ATP的数量 D.细胞膜上的某载体数量5、人体红细胞通过易化扩散方式吸收葡萄糖,此吸收过程需要()A.糖元 B.能量 C.载体蛋白 D.逆浓度梯度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点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一、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 概念: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 动运输。 2. 类型: (1)自由扩散: ✓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特点: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举例:气体、脂质小分子等。 (2)协助扩散: ✓概念: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 ✓特点: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 ✓举例:钾离子通过通道蛋白进出细胞。
3. 影响因素: (1)被动运输的速率直接受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大小的影响。 (2)协助扩散的速率还与转运蛋白的数量有关。 4. 转运蛋白: (1)分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2)特点:具有特异性。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 改变。 ✓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 或离子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3)实例 ✓水分子的运输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还可以以自由扩散 方式进出细胞。 细胞膜上还存在一些无机盐离子的通道蛋白。(例如:Na+通道、K+通道)
✓ 因为O2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供应,曲线③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O2浓 度无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能量,应为被动运输。
✓ 曲线④表示物质运输速率与O2浓度有关,说明这种运输方式需要能量,达到一定O2浓度后, 运输速率不再增加,说明受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应为主动运输,曲线起点的含义是无氧呼 吸为主动运输供能。
※半透膜、选择透过性膜以及生物膜的区别:
半透膜
概念范畴 物理学上的概念
特点 物质能否通过半透膜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扩散是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的现象。
物质以扩散方式进 出细胞(箭头表示 物质分子整体的移 动方向)
细胞的扩散作用:
细胞膜内外两侧有浓度上的差异,就能以扩散方式, 由浓度较高的地方往浓度较低的地方移动,直接穿过细 胞膜,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2、渗透
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称为渗透
A.
B.
C.
渗透作用对红细胞的影响: A.正常浓度下(血浆中或生理盐水中)。 B.在蒸馏水中的红细胞会因水不断深入细胞而膨胀,甚至破裂。 C.在浓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由于水不断渗透出细胞外,导致萎缩。
3、
还有一种被动转运方式单纯靠浓度差无法完成, 必须借助于细胞膜中的一类转运(载体)蛋白, 这种转运仍是一种扩散作用,称为易化扩散或 协助扩散。
氨基酸、 氨基酸、 等大分
离子、 离子、 子或颗
水
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亲 粒状物
水分子 质
等
5、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胞吞作用 胞吐作用
物质出入细胞方式比较
性质
需要载体蛋白 逆浓度转运 与ATP水解供能 形成囊泡 举例
扩散
渗透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胞吞和 胞吐
-
-
+
+
-
-
-
+
-
-
-
+
+
-
-
-
-
+
O2、 H2O CO2、 甘油、 脂肪酸、 苯、固 醇类物 质等
葡萄糖、 葡萄糖、 蛋白质
协助扩散: 浓度梯度,不需要能量
特点:A.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B.对被转运的物质由高度的选择性; C.转运速度快; D.具有饱和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讲义
1.理清渗透作用的原理
(1)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
①半透膜:动物细胞的___细胞膜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成熟植物细胞的____原生质层___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②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动物细胞的____细胞内液____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成熟植物细胞的_____细胞液___与外界溶液具有浓度差。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
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___大于_____细胞液浓度。
②内因:原生质层(包括___细胞膜_____、____液泡膜____、___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_____)的伸缩性____大于____细胞壁的伸缩性。
[提醒](1)人工膜≠生物膜:生物膜具有“载体蛋白”,故具有选择透过性,人工膜为半透性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孔径大小。
(2)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3)渗透平衡≠浓度相等: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未必相等,如透析袋内蔗糖溶液与透析袋外的清水可达渗透平衡,但浓度总不会相等。
2.“四看法”巧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3.区分影响物质跨膜运输因素的5种曲线
(1)物质浓度(在一定范围内)
方式:__自由扩散_ 方式:__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_ 方式:__主动运输______
(2)氧气浓度
方式:__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____方式:__主动运输______ [提醒] 温度通过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物质运输的速率。
[易错判断]
(1)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
(2)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
(3)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
均不需要蛋白质参与( ×)
(4)叶绿体吸收Mg2+和释放O
2
(5)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其脂溶性有关( √)
(6)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并且要消耗能量( ×)
(7)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
(8)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
(9)抗体、神经递质和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属于胞吐作用( √)
(10)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
[考向调研]
调研1.渗透作用及质壁分离
1.(2017·海南单科)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
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2
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D.甲物质和H
2
技巧点拨“结构与功能观”图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失分警示
1.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植物成熟细胞因为有大液泡,容易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而根尖分生区细胞因无大液泡而不发生此现象。
2.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二者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3.不能简单地比较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大小来判断水分移动的方向:应以二者渗透压大小作为判断依据。
溶液中决定吸水能力的是溶质的微粒数,而不是分子数,溶质为电解质时在溶液中可发生电离。
调研2.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判断
2.(2016·全国卷Ⅰ)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长句表达
Na+—K+泵是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结构,发挥载体和酶的作用,请解释原因。
_____Na+—K+泵运输Na+和K+,故有载体作用;其具有ATP酶活性,故有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9·全国卷Ⅱ)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C)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技法提升
1.题干中有信息时,结合题干及各方式特点判断
2.“结构与功能观”图解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调研3.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
4.(2017·海南单科)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
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
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
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
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
5.(2015·全国卷Ⅱ)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
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长句表达
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原因是___中耕松土有利于根系的有氧呼吸,从而为根吸收矿质元素提供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三清法”分析影响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
和载体蛋白种类及数量等。
“一清”影响因素:浓度差、温度、O
2
“二清”影响本质:如温度、O
通过影响能量产生而影响运输速率。
2
“三清”影响效果:如CO中毒影响红细胞运输氧气,从而影响有氧呼吸产生ATP,降低主动运输的速率;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破坏载体蛋白的结构,从而影响主动运输。
失分警示
1.同一种物质进出不同的细胞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同一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运输方式也不一定相同: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为协助扩散,而小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出小肠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
2.主动运输不一定都需要消耗ATP:主动运输一定要消耗能量,该过程利用的能量形式可以是光能或离子的梯度化学能或ATP,其中以ATP作为能量的主动运输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