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知识点(供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中学数学学科知识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等方面。
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基本技能:包括运算技能、推理技能、作图技能等,这些技能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能力,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
数学应用: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不仅包括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如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归纳等,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的命题趋势呈现出注重基础、强调应用、考查思维等特点。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必须熟练掌握。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尤其是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方法等。
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应用是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命题的重点。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思维能力的提高: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的命题不仅注重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还注重思维能力的考查。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思维能力的提高,学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熟悉题型和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在备考过程中,要熟悉各种题型和考试时间分配,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些知识点可能比较抽象或复杂,需要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概念、性质和方法的掌握,同时要注意与实际问题的和应用。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笔记自己整理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模块二:课程知识第一章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政策、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包括普遍性、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这些性质决定了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科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等。
这些理念是指导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原则。
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数与式、函数、图形、变量、方程、不等式、比例、百分数、几何等。
这些概念是初中数学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学生需要掌握并理解其应用。
第二章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初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包括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数学实践能力的提高等。
这些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具备综合性的能力和素养。
第三章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包括数与式、函数、图形、变量、方程、不等式、比例、百分数、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标准是教学内容的基础和指导。
第四章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建议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建议包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注重数学思维和方法的培养、注重教学资源的优化等方面。
这些建议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第一节:《课标》中的数学教学建议数学教学建议是指在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的指导性意见。
这些建议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教师应该了解这些建议,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中来。
第二节: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初中教师资格证数学专业知识

初中教师资格证数学专业知识
初中教师资格证数学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与代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与比例关系、代数运算与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2. 几何与图形:平面图形的性质与应用、三角形的性质与分类、相似与全等、圆的性质与应用、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3. 函数与应用:函数的概念与性质、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数列与常用数列、函数的绘制与解读、应用题等。
4. 数据与统计:统计调查与数据收集、统计图表与数据分析、概率与统计的应用等。
5.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数学思想与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策略等。
6. 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数学教育:计算思维与估算、数学模型与应用问题、数学思维的发展与启发、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等。
除了具备上述数学知识外,初中数学教师还需要熟悉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大纲,掌握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能够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和评价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新3篇)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最新3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15个篇一初中阶段的十个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思想(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验证);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目标1) 获得适应生活要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2) 体会数学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3) 了解数学价值,增加兴趣,信心,爱好。
养成良好习惯,初步形成科学态度。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以后生活工作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
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基础。
二次根式:就是开根号目标:了解意义,掌握字母取值问题,掌握性质灵活运用通过计算,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领悟数学的对称性和规律美。
重点:根式意义;难点;字母取值范围勾股定理探索证明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归纳抽象,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探索分析归纳过程,提高逻辑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好奇心,热爱数学。
重点:应用难点: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平行四边形及性质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和概念,掌握性质,能够判别体会操作转化的思想过程,积累问题解决的思想。
与他人交流,积极动手的习惯四边形内角和:量角器;内部做三角形;按照边做三角形;按照定点做三角形。
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数形结合数学思想为主体;问题为贯穿;数形结合为工具;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课程理念内涵: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内容:符合数学特点,认知规律,社会实际。
层次性和多样性。
间接与直接。
过程:师生交往评价:多元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现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资源。
1) 信息技术开发资源,注重整合。
2) 教学方式的改善。
3) 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器,计算机。
4) 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有段。
合情推理:根据已有的结论,实践结果,直观等推测某些结论。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30题)1、下列函数不属于初中数学课程内容的是()。
A.一次函数B.二次函数C.指数函数D.反比例函数【答案】 C2、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是A.组胺B.花粉C.Rh血型抗原D.自身变性的IgGE.油漆【答案】 B3、儿茶酚胺是A.激活血小板物质B.舒血管物质C.调节血液凝固物质D.缩血管物质E.既有舒血管又能缩血管的物质【答案】 D4、ELISA是利用酶催化反应的特性来检测和定量分析免疫反应。
ELISA中常用的供氢体底物A.叠氮钠B.邻苯二胺C.联苯胺D.硫酸胺E.过碘酸钠【答案】 B5、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膜表面以及内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技术,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是目前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仪的主要组成不包括A.液流系统B.光路系统C.抗原抗体系统D.信号测量E.细胞分选【答案】 C6、男,45岁,因骨盆骨折住院。
X线检查发现多部位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骨髓浆细胞占25%,血沉50mm/h,血红蛋白为80g/L,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呈现M蛋白,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IgG8g/L、IgA12g/L、IgM0.2g/L。
该患者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一过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B.持续性多克隆丙种球蛋白病C.多发性骨髓瘤D.冷球蛋白血症E.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答案】 C7、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的检查指标是A.网织红细胞B.血红蛋白C.血细胞比容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E.骨髓细胞形态【答案】 A8、患者,男,51岁。
尿频、尿痛间断发作2年,下腹隐痛、肛门坠胀1年。
查体:肛门指诊双侧前列腺明显增大、压痛、质偏硬,中央沟变浅,肛门括约肌无松弛。
前列腺液生化检查锌含量为1.76mmol/L,B超显示前列腺增大。
选择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A.PSAB.CEAC.SCCD.CA125E.CA19-9【答案】 A9、利用细胞代谢变化作为增殖指征来检测细胞因子生物活性的方法称为A.放射性核素掺入法B.NBT法C.细胞毒测定D.MTT比色法E.免疫化学法【答案】 D10、下列哪种疾病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A.肝外梗阻性黄疸B.肿瘤C.蚕豆病D.感染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答案】 B11、下列描述为演绎推理的是()。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后附)

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意大利数学家()1897年曾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序数的悖论。
A. 菲尔兹B. 克劳福德C. 阿贝尔D. 布拉里·福蒂正确答案:D,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设?(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常考)A. ?(x)在[a,b]上有最大值B. ?(x)在[a,b]上一致连续C. ?(x)在[a,b]上可积D. ?(x)在[a,b]上可导正确答案:D,3.(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 曲线y=1/x和直线y =x及y = 2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1B. 3/2C. 1-ln2D. 3/2-In2正确答案:D,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设x=a是代数方程f(x)=0的根,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x一a是f(x)的因式B. x-a整除f(x)C. (a,0)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D. f(x)的导数为0正确答案:D,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若从1,2,3,…,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 60种B. 63种C. 65种D. 66种正确答案:D,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抛掷两粒正方体骰子(每个面上的点数分别为1, 2, .... 6),假定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之和等于5的概率为()A. 5/36B. 1/9C. 1/12D. 1/18正确答案:B,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满足|a+b|=|a-b|,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a∥bB. a⊥bC. a+b=0D. a+b=a-b正确答案:B,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调数列必收敛B. 收敛数列必单调C. 有界数列必收敛D. 收敛数列必有界正确答案:D,9.(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设A为任意n阶矩阵,下列为反对称矩阵的是()A. A+ATB. A-ATC. AATD. ATA正确答案:B,10.(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在“图形与几何”部分中,对“垂线”概念的具体要求是()A. 了解B. 认识C. 理解D. 掌握正确答案:D,1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某次测试中.用所有参加测试学生某题的平均分除以该题分值,得到的结果是()。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设λ1,λ2是矩阵A的两个不同的特征值,a,β分别为A对应于λ1,λ2的特征向量,则a,β( )。
A. 线性相关B. 线性无关C. 正交D. 平行2.(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中学数学的()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与桥梁,是体现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策略体系”和“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
A. 教学标准B. 教学大纲C. 教学策略D. 教学模式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设随机变量Y=2X,那么Y服从的分布是()。
A. N(2μ,2σ2)B. N(4μ,4σ2)C. N(2μ,4σ2)D. N(μ,σ2)4.(单项选择题)(每题5.00 分) 设a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如果a1+a4+a7+...+a28=90,那么a3+a6+a9+...+a30的值为()。
{A. 80B. 60C. 50D. 70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将一枚硬币重复掷n次,以x和y,分别表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则x与y的相关系数等于( )A. -1B. OC. 1/2D. 16.(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设f(x),g(x)在x=x0处均不连续,则在x=x0处()A. f(x)+g(x)f(x)·g(X)均不连续B. f(x)+g(x)不连续,f(x)·g(x)的连续性不确定C. f(x)+g(x)的连续性不确定,f(x)·g(x)不连续D. f(x)+g(x)f(x)·g(x)的连续性均不确定7.(单项选择题)(每题 5.00 分) 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α与β,给定下列条件:① 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垂直于γ;② 存在平面γ,使得α、β都平行于γ;③ α内有不共线的三点到P的距离相等;④ 存在异面直线1、m,使得1//α, 1//β, m//α, m//β。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专业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模块二:课程知识第一章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初中数学课程是影响数学学科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包括:知识性、技能性、思维性和美育性。
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第二章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初中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等方面。
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第三章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包括数与式、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内容的研究应该是系统、科学、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第四章初中数学课程教学建议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课标》中的数学教学建议本节主要介绍了《课标》对于数学教学的建议。
其中包括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他们研究数学的热情等等。
第二节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本节介绍了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系。
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研究情况;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合作研究;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等等。
第五章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建议本章主要介绍了对初中数学课程的评价建议。
其中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评价,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方法的评价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知识✧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
它体现了郭嘉从数学教育与教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学生实现最终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
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数学学科内涵:(1)数学科学本身的内涵(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等)(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学科的内涵②社会发展现状:(1)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2)生活变化对数学的影响等(3)社会发展对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
③学生心理特征:初中数学课程是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而设置的,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着具体的课程内容。
(1)适龄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2)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已有的个人基础)✧初中数学课程性质①基础性(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
(2)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①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3)由于数学学科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②普及性(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在适龄少年中得到普及,即每①个适龄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学习(2)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应当能够为所有适龄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③发展性(为谋求明日的发展而设置)✧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①课程内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3、应促使学生自主地发展②课程内容:(1)本身要反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2)构成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3)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现实,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4)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5)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③教学过程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同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④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⑤技术与数学课程(1)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辅助性工具,包括在探究学习对象的性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活动中。
(2)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工具。
(3)将计算机等技术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
✧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可分为:①总体目标(内容):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等基本技能:基本的运算、测量、绘图等技能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建模基本活动经验②学段目标(初中)体现总体目标1、知识技能:(1)过程性目标①经历代数抽象与建模过程②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③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2)结果性目标掌握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及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目标:(1)建立符号意识(2)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3)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4)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5)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表达地自己的想法(6)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3、问题解决(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4)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5)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4、情感态度(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4)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关系:总体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学段目标是总体目标的细化和学段化✧数学课程核心概念数感:关于数和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符号意识(代数符号、几何符号)能够理解并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变化规律;能够使用符号进行运算、推理,表达数学关系等。
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洁、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并预测结果。
数据分析观念主要包括:知道数据中蕴含着信息;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再通过对数据做必要的分析才能够给出合理判断,也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且经过正确的数据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虽然合理,但也可能是错误的。
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推理能力(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核心)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模型思想:是实现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要点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应用意识1、要有意识得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2、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需要从两个方面予以落实1、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实施“从情境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而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2、在理解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增加“用数学”的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相应的问题。
创新意识:初中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创新意识的核心在于“独特”、“新颖”、“个性化”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这表明:“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归纳—猜想—验证”等活动方式是创新意识形成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学实施的主要关注点。
✧初中数学课程内容标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
实践与综合课程领域与其他三个领域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学习对象而言:没有引入新的内容,但是强调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应用性,注意数学的现实背景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学习目标而言:较少关注最终获得的具体结果,而更强调关注过程;从学习方式而言:追求①种基于个人思考的“合作交流”实践与综合的课程内容:1、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一些已知现象(包括数学的、非数学的)、数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活动过程中发现进一步的问题。
2、探究的能力与方法——能够有效使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一个现象(对象)中存在的数学规律或结论,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3、抽象的能力——能够分析不同背景问题情境中蕴含的数学本质特征,并且用适当的数学符号、模型表达相应的数学关系、数学规律4、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了解他人对问题的想法、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能够与他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与综合的课程实施要点:1、突出重点2、强调“综合应用”3、以探索为主线:实践与综合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要求:1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在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得应用已知的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规则(或条件),形成新的高级规则,用以达到目标;2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包括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等,以利于其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更为关注对学生数学思维方法、数学能力的培养。
✧实践与综合的教学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初中数学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建议①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这样的发展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更应当促进他们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
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启发式教学)③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1)在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
(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其中道理④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
⑤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⑥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①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③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④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建议(评价形式:口头测试、书面测试、课内外作业等)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②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③情感态度的评价(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④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⑤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⑥恰当得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⑦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中学数学教学原则抽象与具体相结合、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巩固与发展相结合✧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数学教师、学生和数学教学中介✧教学过程: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布置与检查、成绩考核与评价、教学研究备课:(三备:备数学课程标准、备数学教材、备学生)1分析教材和课程标准、阅读参考资料2深入了解学生3制定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教案)课堂教学(凯洛夫)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成绩考核(口头:提问、板演)(书面:测验考试)✧数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工具或手段,它是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双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