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考点

合集下载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资笔试常考简答题汇总,背会30分到手!(附记忆口诀)

2020年教师资格证教资笔试常考简答题汇总,背会30分到手!(附记忆口诀)

教资笔试常考简答题汇总,背会30分到手!(附记忆口诀)在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中,会涉及到一些简答题知识点,有的同学没有把重点简答题知识点记住,从而导致失分,今天小编把重点简答题知识点进行了汇总,快快来记忆学习吧!1. 近代教育的变化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关键词记忆法:公立十一2. 20世纪后教育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的全民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关键词记忆法:全民多现身3. 调查研究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制定调查计划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④实施调查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关键词记忆法:确定调查4. 行动研究步骤①发现问题②分析问题③设计研究方案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关键词记忆法:发奋(分)研究总结整理5. 生产力对教育影响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关键词记忆法:内人解手龟速6. 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关键词记忆法:领受的7.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1)认真看书学习(2)积极投身实践(3)培训合作反思(4)进行科学研究关键词记忆法:学习、实践、合作、反思8.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1)确立校本教育宗旨(2)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队伍(3)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4)营造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环境(5)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押韵记忆法:为了一个宗旨、拉起一支队伍、确定一个主题、营造一种环境、改变一种教学9.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④互补性☞长善救失⑤差异性☞因材施教10. 教育目的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激励功能③选择功能④评价功能关键词记忆法:向鸡评选11. 社会本位论观点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②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目的③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关键词记忆法:个人社会、目的社会、成果社会12. 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强烈的示范性②独特的创造性③劳动的复杂性④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⑤劳动效果的隐含性⑥长期性关键词记忆法:是广联隐藏创复13. 教师知识素养包括哪些方面(1)学科专业素养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③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2)教育专业素养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4. 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理论①关注生存阶段: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过多的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而花大量时间去搞好自己与别人的关系②关注情境阶段: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更多的关注自己的教学效果③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实施因材施教15. 新教师成长的途径①加强理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职前)②借鉴他人经验,加快自身发展(职后)③参与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素质(进修)④反思教学经验(自我教育)16. 制约课程的因素①社会需求②学科知识水平③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④课程理论17. 学习者(活动、儿童)中心课程论观点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②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核心来编排③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教材内容④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18. 知识(学科)中心课程论观点①有逻辑②分科目③掌握学科知识19. 课程实施结构①安排课程表②确定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与结果。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300个教育理论知识复习汇总(精选)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300个教育理论知识复习汇总(精选)

范文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300个教育理论知1/ 10识复习汇总(精选)2020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的 300 个教育理论知识复习汇总(精选) 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3.客体复杂,任务多,注意范围狭窄。

4.医生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是思维的间接性。

5.“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思维灵活性。

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7.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教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8.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9.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10.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11. 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12. 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

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13. 有系统的惧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14. 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3/ 1015. 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16.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17.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信息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18. 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19. 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20. 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2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体现。

2020教资教育理论必背考点

2020教资教育理论必背考点

2020教资教育理论必背考点一、教育基础知识1.孔子的教学思想:学而知之、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温故知新、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诲人不倦、身体力行、“庶、富、教”。

2.《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阐述的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

3.苏格拉底(妇产科医生)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柏拉图(游戏哥)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亚里士多德(自然帝)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5.昆体良(辩论哥)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苏婆理柏政治德,传承自然教育性原则,昆体良雄辩西方第一】6.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山老祖)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8.卢梭(孩子王):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爱自然】裴斯泰洛奇: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洛克(绅士):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画》,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在白板上画绅士漫画】第斯多惠: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培养指南》;斯宾塞: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必考的350个重点知识汇总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必考的350个重点知识汇总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知识必考的350个重点知识汇总1.“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差异性)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遗传决定论)3.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少年期即高中阶段)5.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教育目的)6.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教育目的)7.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1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教育的性质)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13. 发现学习是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4.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兴趣)15. 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16. 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苛勒)17. 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18.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问题解决)19.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内化)20. 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形成性评价)2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工作关系)。

2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2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放任型)。

2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民主型)。

2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专制型)。

2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民主型)。

2020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

2020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知识点

综合素质(小学、中学)必背知识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途径有:(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方法有:(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

(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社会文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1)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3)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5)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常考法律法规《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

2020中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笔试干货-文化素养必背100条

2020中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笔试干货-文化素养必背100条

2020中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笔试干货-文化素养必背100条1.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5、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6、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8、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9、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10、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11、书法四体正、草、隶、篆12、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13、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14、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15、三书《魏书》《蜀书》《吴书》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三史《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19、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20、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21、左思《三都赋》《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22、南朝三谢谢灵运、谢安、谢眺2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4、李清照三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2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2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2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28、清代词家三绝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29、扬州八怪汪土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30、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31、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32、南宋诗坛四大家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33、大李杜李白、杜甫34、小李杜李商隐、杜牧35、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36、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37、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38、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9、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4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4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倩女离魂》42、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梧桐雨》43、中国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赵氏孤儿》《汉宫秋》《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雷峰塔》《桃花扇》44、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救风尘》《墙头马上》《西厢记》《李逵负荆》《看钱奴》《幽阁记》《中山狼》《玉簪记》《绿牡丹》《风筝误》45、中国历史上十大女诗人班婕妤、蔡琰、左芬、苏蕙、谢道韫、鲍令晖、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46、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47、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48、《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如果没有疫情,我想2020上的教资笔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但现在延期到何时仍待解锁。

不过,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现在疫情好转,开考还会远么?所以备考正当时,大家要开始行动啦!一、教师职业理念(5个“观”)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

下边一一说一下:1、教育观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全体面创个)2、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口诀:王冠人不差钱)3、教师观(“2”个转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三者一开放)(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4、评价观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5、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口诀:人生过客)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这一部分不仅会考查单选题,同时也是我们两个大题的出题点之一,整体来看这部分不难。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00个重点汇总(精选)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00个重点汇总(精选)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100个重点汇总(精心整理)1、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③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2、教师的职业角色: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⑤家长代理人、父母、朋友角色⑥研究者、学习者、学者角色。

3、教师劳动的特点:①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②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③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④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⑤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4、教师的职业素养:(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①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核心)③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④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教师的知识素养:①政治理论修养②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③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⑤丰富的实践知识(3)教师的能力素养:①语言表达能力②组织管理能力③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④较高的教育机智(4)职业心理健康:①高尚的师德②愉悦的情感③良好的人际关系④健康的人格5、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分类: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结构:包括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6、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7、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①师范教育②新教师的入职培训③教师的在职培训④教师的自我教育8、学生的特点:①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②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③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9、现代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④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2)学生是独特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教师资格证笔试必背考点: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经常以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出现,也是每年必考点之一)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单选)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简答)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③个人身心发展规律
④民族文化传统
⑤本国学制发展历史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三、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库姆斯、伊里奇
四、现代学制的类型
双轨学制(英法德)、单轨学制(美)、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五、我国学制发展(人制定,鬼实施,丑男女,戌美国)
(1)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未实行)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1903年的“癸卯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是中国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现代学制。

(3)1912年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

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

中小学实行“六、三、三”三段,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2016上)英国政府在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

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
(2019上)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
C.不衔接也不对应
D.不衔接但对应
【答案】C
(2015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王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王子类丑学制
D.王戌学制
【答案】B
(2016下)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王寅学制
B.癸卵学制
C.王子癸丑学制
D.王戌学制
六、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
1.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

2.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免学费、杂费)、普及性。

3.我国义务教育的确立
1986年4月,正式确立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义务教
育制度的确立。

(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三)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最早产生。

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概念化和体系化。

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论终身教育》报告书的发表。

(3)最终形成。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标志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成。

其中提出“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基础上”,这“4个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