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吝啬鬼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完整word版)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摘要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关键词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葛朗台:资产阶级典型的吝啬鬼,爱财如命,吝啬,贪婪。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最明显的是金钱的需求,由此金钱成了社会中人人追求的物质,产生了极为腐败的金钱观。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崇拜金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则是在金钱下的牺牲品。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也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法国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民群众抱有一定的同情,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始终未能抛开幻想。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者为了金钱不折手段的掠夺,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而《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暴力进行掠夺”。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摘要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关键词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葛朗台:资产阶级典型的吝啬鬼,爱财如命,吝啬,贪婪。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最明显的是金钱的需求,由此金钱成了社会中人人追求的物质,产生了极为腐败的金钱观。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崇拜金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则是在金钱下的牺牲品。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也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法国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民群众抱有一定的同情,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始终未能抛开幻想。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者为了金钱不折手段的掠夺,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而《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暴力进行掠夺”。

世界四大吝啬鬼

世界四大吝啬鬼

世界四大吝啬鬼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尼? 葛朗台》中着力刻画的人物。

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

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

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阿巴贡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里的主人公,他嗜钱如命,悭吝万分,为了达到发财的目的,不顾家庭子女、伦理道德去放高利贷,绞尽脑汁去侵吞别人的财产;为了无限止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的贪婪和吝啬。

他把人家还他的 5 万法郎埋在花园里,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走。

年近50 岁的昂赛米老爷答应娶他女儿不要赔嫁费,阿巴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便宜,于是不顾女儿的爱情,答应了这桩婚事。

他想请人吃饭,当厨子说得多花点钱时,他就急得大叫:“真见鬼,老是钱!”他告诉厨子是请八位或十位客人,不过只照八位预备就行,八人够吃的十人吃也行。

而当厨子说出准备八人吃的菜肴时,他又急得大喊:“见鬼啦!这个,请满城的人吃都够了。

” 临了,阿巴贡又吩咐厨子应该预备些诸如肥肥的什锦烂肉块等大家不爱吃,可一吃就饱的东西。

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世界文学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四大吝啬鬼

四大吝啬鬼

世界四大著名吝啬鬼1、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内容简介: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

由于安东尼奥贷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

夏洛克去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

为救安东尼奥的性*命,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娅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

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夏洛克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他饿跑了仆人,女儿也带着他的财产和情人私奔。

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他不仅吝啬,而且凶残。

2、法国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内容简介:悭吝精明靠箍桶起家的百万富翁葛朗台,有位天真美丽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破产落魄的亲戚,为了资助他"闯天下",不惜倾囊赠予全部私蓄,从而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慈母从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丧失父亲、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葛朗台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葛朗台贪婪成癖,对金钱吝啬,更是一个"执着狂",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

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于是,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他宁可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阴险凶残,这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独特个性。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为了达到发财的目的,不顾家庭子女、伦理道德去放高利贷,绞尽脑汁去侵吞别人的财产;为了无限止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的贪婪和吝啬。

他把人家还他的5万法郎埋在花园里,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走.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年近50岁的昂赛米老爷答应娶他女儿不要赔嫁费,阿巴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便宜,于是不顾女儿的爱情,答应了这桩婚事。

他想请人吃饭,当厨子说得多花点钱时,他就急得大叫:“真见鬼,老是钱!”他告诉厨子是请八位或十位客人,不过只照八位预备就行,八人够吃的十人吃也行。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此后查理决定到海外经商,他把金链、 金纽扣和戒指都交给伯父去变卖。葛朗台 给了他1500法郎的现款。临行前,欧也妮 和查理更是依依不舍,海誓山盟。查理走 后,欧也妮感到空虚得厉害,对表兄苦苦 思念,每天早晚她都要打开那个梳妆匣把 叔母的肖像端详一番。不觉新年到了,葛 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 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 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 查理,大骂女儿,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 只给冷水和面包。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代表作品
代 表 作 品 《 高 老 头 》《 贝 姨 》 《被遗弃的女人》《欧也妮 葛朗 台》《邦斯舅舅》 《幻灭》 《交 际花盛衰记》《幽谷百合》《苏城 舞会》等。巴尔扎克以“当代社会 风俗史家”自命,《人间喜剧》被 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课文鉴赏:
抢 梳妆匣
爱财
贪婪 对

夺 继承权
吝啬 钱 骗财



朗 台
专横 对
上Leabharlann 抓 十字架守财 冷酷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3、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提问:葛朗台的身份是一个暴发户、 投机商,他爱财如命的性格从文中哪 些语言中表现出来。
“美丽的金洋 ” “这交易划得来”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 “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 ” “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是交易 ”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至于他财产的数目,只有替他放债的公 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才略知一二。不 过索漠城里的人都相信他有一个堆满黄金的 秘库,说他半夜里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不 可形容,连他的眼睛都是黄澄澄的,染上了 金子的光彩。葛朗台是种植葡萄的能手,他 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 没失败过。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是只老 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把俘虏打量 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 大堆的金银。到1816年,他的财产大概有 五六百万。

世界文学宝库中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宝库中四大吝啬鬼形象.

对葛朗台太太 ——赞扬
对比
对葛朗台 ——讽刺、批判
请根据课文中有限的线索,推断一下欧 也妮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吝啬的作风 把女儿训练成 熟,变成了习 惯。”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利己
拜 金
贪欲具有极 大的爆发力




巴尔扎克把资产者嗜钱如命的 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恩格斯指出: “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 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 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 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赚钱发财, 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 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 苦。”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资产者 的典型。
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 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 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但是, 尽管如此,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 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他 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他的讽刺 是空前辛辣的。”
谢谢
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聂亚军
课文中八个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句子。(这 些神态动作都表现了人物特定的心理。) 1、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 2、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3、在女儿面前哆嗦。 4、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5、脑门上尽是汗。 6、他搓着手。 7、瞪着金子的眼光。 8、冷笑着。
课文中四个最能表现葛朗台此时心态 变化的句子。
高尔基曾经说过,他非常佩服
巴尔扎克,佩服巴尔扎克小说中的 语言,以为并不需要人物的神态动 作,也能想像得出人物的模样。这 部分就是绝好的例子。
葛朗台这样做,是有意的预谋呢?还是无 意识的?
无意识
“看到金子,占 有金子,便是葛 朗台的执着狂。”
小说写了两个人的死,一是葛朗台
的死,一是葛朗台太太的死。写两人的 死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都有遗言, 都是对女儿说的。第二,作者对两个人 的死都有评价性的话。现在请大家从他 们遗言的内容和作者的评价两方面来比 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四大吝啬鬼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吝啬鬼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

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一般公认,世界文学领域有四大吝啬鬼:一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三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载其中三个供中学生阅读,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中学生阅读欣赏时,一定要把握其这个个性。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

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时只选其《家庭的苦难》一章中的一部分,并且给选文定名为《守财奴》,"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

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

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

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

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

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

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

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

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

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

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中学生欣赏这一典型形象时,只有抓住其性格特征——癫狂和狡诈,才能深刻理解其典型意义。

象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一样,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中也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泼留希金。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就定名为《泼留希金》。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

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

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

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

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

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壁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

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欣赏这个人物,首先抓住他的腐朽没落的本质特征和他对自己吝啬之极的个性,才能充分认识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总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三个吝啬鬼形象,其共性都是敛财时的贪婪和用财时的吝啬,但贪吝的特征却各不相同。

夏洛克和葛朗台虽都属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前者是高利贷者,后者是资产阶级暴发户;前者贪吝得阴险凶残,后者贪吝得狡诈癫狂。

而泼留希金则是俄国腐朽没落的地主阶级的典型,与前两个不同的是他竟对自己极端吝啬,以致形似乞丐而实为巨富。

这三个人,金钱都将他们异化成鬼,成了金钱的奴隶。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

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

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

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

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吝啬鬼高中生欣赏这些世界名著,要学会比较欣赏法,把他们放在一起阅读,既认识其贪吝的共性,又分辩其个性,从而完整深刻地领会名著的社会意义,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钱钟书,《围城》徐复祚--卢至,《一文钱》监河侯--庄子,《外物》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