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吝啬鬼

合集下载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钱钟书,《围城》徐复祚--卢至,《一文钱》监河侯--庄子,《外物》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另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吝啬鬼——严监生,以及附会的中国四大吝啬鬼。

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地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庄周有一次去向富得流油的 监河侯借米,监河侯说,等我 收租金收到三百金,再借给你 吧。
4、第四位是吴敬梓《儒林外史》 里的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 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家人都猜错 了,只有说中了他的心事:是为那盏 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 了油。于是挑掉一茎,严监生才点一 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1、第一位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一箱药品,准备在内地的学校卖个好价 钱。在路上,孙柔嘉身体不适,李梅亭不愿意拿 出一些仁丹给孙柔嘉服用。因为一包仁丹开封后 就卖不到好价钱,但不给药,又显得过于小气。 李梅亭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以一瓶鱼肝油 丸给孙柔嘉服下,弄得孙柔嘉又一次呕吐。
2、第二位是徐复祚《一文钱》里的卢至
卢至是万贯家财的富豪,但却让家人忍饥 挨饿;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 省自己家粮食。路上拾到一文钱。当见到众 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 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 掉一文钱。他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
3、第三位是庄子《外物》里的 监河侯

谁是最抠门的?盘点中国古代10个吝啬鬼

谁是最抠门的?盘点中国古代10个吝啬鬼

谁是最抠门的?盘点中国古代10个吝啬鬼吝啬,方言“抠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古时候有一位财主,视财如命,去寺庙进香的时候看到庙门上刷的金粉,他就想抠下来带走,就有了抠门这个词。

二是,说有个人就连门把手都舍不得装,开门的时候不得不用手去抠门缝,于是就有了抠门一词。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的10个吝啬鬼:一、王戎王戎,魏晋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的家里面有长得很好的李子树,他想要拿李子去卖,但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将核钻坏了再卖。

王戎的侄子要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只是送了一件单薄的衣服作为贺礼,等到结完婚之后,居然又给要了回来!王戎就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如此,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借给亲家几万钱,很久没有还,等到女儿回来省亲的时候,王戎就很不高兴,直到还了钱之后才高兴起来。

王戎喜欢在夜里和自己的夫人在床上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每天都是如此。

这四件事都让当时的人认为王戎的吝啬之症已经无药可救了。

二、曹洪曹洪,曹操的堂弟,曹魏名将。

在曹操征伐天下过程中屡立战功,被封为都护将军。

曹洪凭借着宗亲的身份,聚敛了大笔财富而且极其吝啬,曹操都曾说过,我的财富都比不上曹洪的。

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向曹洪借一百匹绢,但是却被吝啬的曹洪百般推辞了,所以曹丕一直怀恨在心。

等到曹丕登基,正好赶上曹洪的门客犯了事,曹丕就借机将曹洪下狱,想要杀了他,最后要不是太后求情,曹洪就要为他的吝啬拿性命来买单了。

三、元宗逵元宗逵,唐朝人,官至果州司马。

元宗逵家中有一个婢女死了,于是吩咐管家说:“我家的这位婢女已经在家里做很长时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才对。

但是我刚刚来到这里不久,家里还很穷,买不起新的棺材,你去买一口能用的就行。

你也没必要说是给我家买的,只说是你们家里要买的就是了。

”后来人们都在笑话这个司马也太抠了。

四、郑仁凯郑仁凯,郑州荥阳人,唐朝大臣,官至密、毫二州刺史。

郑仁凯在做刺史的时候,有一天家中的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答应了。

中国四大吝啬鬼

中国四大吝啬鬼

一、《围城》里的李梅亭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所有这些,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李的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庸俗势利,言行不一等等恶劣品质。

李梅亭猥琐的灵魂和灰色的人生得到了无以复加淋漓尽致的暴露。

二、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卢至,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

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

《一文钱》塑造守财奴形象:1、素材,取材于族人吝啬者(启新,以缗系脂,以蟾代蛙,哺人狗吐,雨具随带,一莲止饥,数日归一);2、情节,卢至家陈万贯,但却让家人忍饥挨饿。

阿兰节上,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省自己家粮食。

路上拾到一文钱。

当见到众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掉一文钱。

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

佛陀化作僧人,向卢至化银子,卢至不给。

僧与卢至饮酒,卢至大醉。

僧人变为卢至模样,回家散分其家财。

真卢至回来后,被当成悭啬鬼驱逐家门,卢至奏闻国王,佛陀施展佛法左右着宫人不许卢至进入。

卢至只好求救佛陀,终于醒悟,与妻子同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3、与元杂剧《看钱奴》的比较:《看钱奴》注重表达对社会的沉痛的批判,《一文钱》只是表现对卢至吝啬的讽刺与戏谑;《看钱奴》只谈报应,《一文钱》则有对佛教的宣讲。

4、曲词:注重本色、音律。

郑庭玉《看钱奴》:取材于干宝《收神记》“张车故事”。

财主周荣祖将自己祖上的财产埋在院后墙下,带着妻子儿子进京应举。

穷汉贾弘义,怨恨天公,天帝派增福神暂借他二十年富贵。

于是暴富。

周荣祖应举失败,自己的祖上财产又遭遇盗窃,投亲不遇,贫病交加,只好在教书先生陈得甫的介绍下,将自己的儿子长寿典卖给贾弘义做义子。

巨富贾弘义十分悭吝,病入膏肓时派义子长寿到岳王庙烧香还愿。

长寿偶然遇到周荣祖夫妇,但双方已经不能相认,发生争吵,周荣祖夫妇受尽了晦气。

吝啬鬼中国四大吝啬鬼简介

吝啬鬼中国四大吝啬鬼简介

吝啬鬼-中国四大吝啬鬼简介四大吝啬鬼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钱钟书,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为王氏办丧事等等,免得像我一样,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严监生是个典型的悭吝鬼,与赵氏完婚,他延请名医,这不是“做戏”的眼泪,死得窝囊,他深情悼念,才有凭据,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

”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当王氏死后,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大方。

正相反,有利于全面领会作者深邃的用心和婉转多姿的笔力,但有时不乏慷慨。

但是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咽了气,不放心。

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字致和,至死也怕严老大。

’”只这一件事,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

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我死之后。

他的性格中有悭吝的一面,只有如此,他活得卑微。

对严监生这个人物的畸形灵魂多层面发掘,挣着进个学,苟且偷安,连三说道:‘既然如此,他方才点点头:“爷,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严监生听而不言,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严监生中国古代名著当中也有一个出了名的吝啬鬼--严监生(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性小说儒林外史) 严监生名严大育,有两个细节可以使读者体悟到严监生性格深处的苛刻贪吝,毫不含糊,严监生临终之际,实在都出于不得已、薄情的一面、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

他妻子病卧在床,终日受大房的气,又不乏人情味,是个胆小有钱的人,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

吝啬鬼正妻王氏病后。

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一是靠剥削来占有、憎恶两个舅爷的心理流露。

其二,煎服人参,大侄子,还得有功名权势;二是靠惨淡经营。

吝啬鬼当然,《一文钱》监河侯--庄子,一年之内,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总之,除了金钱之外,《围城》徐复祚--卢至,主要靠两种方式,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

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单发丧就用去四五千两银子,贿赂王德王仁,来消灾弭难,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还有不乏人情的一面、聚财。

中国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

中国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

中国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是?李梅亭--钱钟书---《围城》徐复祚--卢至至----《一文钱》监河侯--庄子----《外物》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名人:老舍、齐白石、常香玉—抗美援朝时期,捐献一架飞机。

常宝堃。

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名人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文天祥∙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胜利属于最坚忍的人。

——拿破仑∙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马卡连柯∙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

——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有九十九个困难,只要有一个坚强的意志就不困难。

——杨根思∙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长歌行∙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迅∙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国内外四大吝啬鬼

国内外四大吝啬鬼

世界四大吝啬鬼的出处——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葛朗台:资产阶级吝啬鬼的典型。

性格特征:贪婪、吝啬、狡猾葛朗台生活的时代是资产阶级原始积累时期,此时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得利润财富已经变得十分野蛮凶恶,为了占有黄金不择手段。

巴尔扎克选择许多典型的细节,表现他对金钱的贪婪吝啬,"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

"当查理为了父亲的死而大哭时,葛朗台无情地说:"可是这孩子没有出息,把死人看的比钱还重。

"当他得知欧也妮把自己的积蓄送给了查理后,竟然将自己唯一的骨肉打如了冷宫,直到从公证人那得知女儿将继承母亲的遗产时,才与欧也妮言归于好。

为的是将欧也妮应得的计在自己的账上,在葛朗台的身上,人的正常情感已经荡然无存。

当葛朗台看到查理给欧也妮的梳妆匣时,"老头子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对金钱的贪欲是他成了冷酷的恶魔,成了一个凶猛的吞钱兽,甚至在弥留之际不去关心将要孤身一人生活在世界上的女儿,而是关心他的金子。

甚至当神甫把十字架送到他唇边,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他给欧也妮的最后一句话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吝啬:对金钱的追逐欲、占有欲使他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作为千万富翁的他住在一所灰暗阴森的老房子里,楼梯的踏板被虫蛀坏了。

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天要点的蜡烛,葛朗台都要亲自分发,一点也不能多。

当他的侄子从巴黎来到他家时,他竟自己亲自下厨,为的是节省食物。

欧也妮为堂弟在饭桌上多放几块糖和一些葡萄,他就用霹雳般的目光瞪着女儿说:"再不阻止的话,她们为了你要把索莫城抢光呢,侄儿。

中国著名四大吝啬鬼7篇

中国著名四大吝啬鬼7篇

中国著名四大吝啬鬼7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中国著名四大吝啬鬼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一篇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四吝啬鬼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

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

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这样,莎士比亚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典型形象。

2.阿巴贡他也是靠一个放高利贷发财的商人,为了无限制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贪婪和吝啬。

剧本中有他许多嗜钱如命近乎荒诞的情节,如在女儿、儿子都有意中人的情况下,为了省下嫁妆和婚礼,要女儿嫁给有钱的爵爷老头,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自己想不花钱娶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正是儿子的情人。

他放债心狠手辣,不仅要收极高的利息,还要搭部分破铜烂铁的实物充当现款等等。

莫里哀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极端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通过这个形象,作者不仅揭露了高利贷者的丑恶本质,而且突出地反映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它启示人们:当对金钱的贪求成为极端的欲望时,人们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会受到多么可怕的危害。

莫里哀对他的揭露,比起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批判,程度上要深得多。

3.葛朗台他千方百计地聚敛钱财,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商。

在发财致富方面要比夏洛克、阿巴贡这些高利贷者要“高明”一些。

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剥是他的主要手段,他还参加证券交易,已懂得在流通中求得资本的增值。

但他惜钱如命,与阿巴贡很相似,对他人对自己都十分苛刻。

他用钱来衡量一切,把金钱看成是人生的目的和幸福所在,看到金子眼就放光,临死前还企图抓住为他作临终祈祷的神父的镀金十字架,并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围城》里的李梅亭
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所有这些,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李的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庸俗势利,言行不一等等恶劣品质。

李梅亭猥琐的灵魂和灰色的人生得到了无以复加淋漓尽致的暴露。

二、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
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卢至,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

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

《一文钱》塑造守财奴形象:1、素材,取材于族人吝啬者(启新,以缗系脂,以蟾代蛙,哺人狗吐,雨具随带,一莲止饥,数日归一);2、情节,卢至家陈万贯,但却让家人忍饥挨饿。

阿兰节上,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省自己家粮食。

路上拾到一文钱。

当见到众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掉一文钱。

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

佛陀化作僧人,向卢至化银子,卢至不给。

僧与卢至饮酒,卢至大醉。

僧人变为卢至模样,回家散分其家财。

真卢至回来后,被当成悭啬鬼驱逐家门,卢至奏闻国王,佛陀施展佛法左右着宫人不许卢至进入。

卢至只好求救佛陀,终于醒悟,与妻子同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3、与元杂剧《看钱奴》的比较:《看钱奴》注重表达对社会的沉痛的批判,《一文钱》只是表现对卢至吝啬的讽刺与戏谑;《看钱奴》只谈报应,《一文钱》则有对佛教的宣讲。

4、曲词:注重本色、音律。

郑庭玉《看钱奴》:取材于干宝《收神记》“张车故事”。

财主周荣祖将自己祖上的财产埋在院后墙下,带着妻子儿子进京应举。

穷汉贾弘义,怨恨天公,天帝派增福神暂借他二十年富贵。

于是暴富。

周荣祖应举失败,自己的祖上财产又遭遇盗窃,投亲不遇,贫病交加,只好在教书先生陈得甫的介绍下,将自己的儿子长寿典卖给贾弘义做义子。

巨富贾弘义十分悭吝,病入膏肓时派义子长寿到岳王庙烧香还愿。

长寿偶然遇到周荣祖夫妇,但双方已经不能相认,发生争吵,周荣祖夫妇受尽了晦气。

周荣祖回曹州后老伴得病,到药店拿药,偶然遇到陈得甫。

此时贾弘义已经死去,经过陈得甫作证,周荣祖夫妇与儿子长寿相认。

检点贾家银钱,发现印有“周奉记”的字样,周家的祖上财产终于物归原主。

贾弘义病入膏肓时对义子有一段独白:“你不知道我这病是一口气上得的。

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

我走到街上,那一个店里正烧鸭子,油漉漉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挝(握)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挝得全全的。

我(赶紧)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咂一个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

我一会瞌睡上来,就在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个狗舔我这一个指头,我着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


三、在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监河侯也是吝啬鬼
庄周家贫。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1)。

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2),将贷于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3):“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4)。

周顾视车辙中(5),有鲋鱼焉(6)。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7)。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8),激西江之水而迎子(9),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0),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11),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2)!”
[注释]
(1)贷:借贷。

粟:谷子,亦粮食的通称。

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

(2)邑金:一邑祖赋的收入。

(3)忿然:不高兴的样子。

作色:变色。

(4)中道:道中。

(5)顾视:回头看。

(6)鲋鱼:鲫鱼。

(7)波臣:波荡之臣,波荡冲来而失水的水族臣仆。

(8)且:将要。

(9)激:引。

西江:指蜀江。

(10)常与:恒常共处,指水。

(11)乃,竟。

(12)曾:乃,就。

索:寻找。

枯鱼之肆:干鱼市场。

庄周家庭贫穷,所以向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说:“行。

等我得到一邑租赋金,借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不高兴的样子脸色一沉说:“我昨天来时,在中途有喊叫我的,我回头向车辙中一看,有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呀!你在这里做什么?’回答说:“我是东海波荡冲来而失水的水族仆臣,你难道不能用升斗的水来救活我吗?’我说:‘行。

等我游历吴越说服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不高兴地改变脸色说:‘我失去与我常处的水,我没有容身的处所,我得到:升斗的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说,就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四、《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也算一个
平时严监生家里肉都不会买来吃,只有当小儿子吵闹要吃肉,才买4个钱的熟肉,哄他作罢。

妻子生病(肯定也是常年跟着他节省的原因)人参,附子没少买;自己生病时,却从来舍不得;
“……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这一段文字描写,被人们视为是严贡生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他最后伸出的两只手指头,被视为和葛朗台临死抓金子的描写如出一辙。

但是我以为他临死伸出的这两根手指,不能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而要放到其生前和死后来看。

这两根手指既是他猥琐可怜一生的最生动写照,也是他那操劳忧虑心境的延续,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己家产和妻儿前途的重重顾虑和担忧,并不能简单视为“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

这一细节描写,给人的感受是沉闷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我们仿佛听到作者嘲笑声,在嘲笑严监生的一生,他辛苦非常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的结局是那样的悲惨。

把它和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死前的那些细节描写比较,给人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葛朗台临死前,让女儿把金子拿到面前来:“一连几小时盯住金子,好象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婴儿一般,露出一点很吃力的笑意。

”他看到教士手里拿着做法事用的十字架,就想把它“抓到手里”,这“骇人的姿态”也就要了他的命。

这些细节描写,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个贪得无厌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无限的厌恶。

而严监生监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只能让人感到他的无助、可怜和可悲。

由此可见两位大师对各自笔下人物态度的有着多大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