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吝啬鬼
山东省淄博淄川区磁村镇中学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四大吝

四大吝啬鬼2.阿巴贡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
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4.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5.中国古代名著当中也有一个出了名的吝啬鬼--严监生 (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性小说儒林外史)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细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
1。
中国历史上十分抠门的名人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十分抠门的名人都有谁?节俭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可一旦节俭过了头,斤斤计较起来,就变成了“抠门”。
而中国的历史上就从来不缺乏这样一群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们,今天我们就按吝啬程度,由弱到强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有名的“吝啬鬼”。
1、韦庄第一位便是唐末五代的诗人韦庄,他不仅写的一手漂亮的诗词,更是一位出了名的吝啬鬼,只不过韦庄的“抠门”有时候是生活所迫。
韦庄早年父母双亡,自己又郁郁不得志,家里穷的叮当响。
后来虽然受到王建赏识得以飞黄腾达,但早年落魄的经历还是养成其“抠门”的性格。
比如每次韦庄做饭,下多少米,烧多少柴,都会事先称好。
今天要是有肉吃,只要有人偷吃了一片肉,韦庄都能知道。
韦庄的“抠门”不仅在吃上,甚至连自己儿子的葬礼都抠。
韦庄一个儿子在八岁时夭折了,韦庄为了省钱将儿子入殓的衣服都剥了下来,只用儿子原来睡的旧草席随便包裹下就埋了。
而“抠门”的韦庄居然在埋完儿子后,还把草席带了回来,洗洗再用。
只是韦庄的“抠门”多受早年环境影响,自己幼年的不幸加上仕途的坎坷,最终造就了他的“抠门”,并非本性使然,相比后面两位就真是小巫见大巫。
2、王戎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除了作为魏晋名士外,还有另一个个身份,就是西晋富豪。
可就是这位名士加富豪,恰恰却是铁公鸡”中的战斗机,抠门中的极品。
他的“吝啬”甚至比他的才气还为世人所熟知,以至于《世说新语》中九篇“抠门”故事中就有四篇与王戎有关。
王戎的侄子结婚了,作为长辈王戎总该送些什么礼物吧,结果王戎就送给侄子一件“单衣”当做礼物。
“单衣”就“单衣”吧,说不定是礼轻情意重,结果“抠门”的王戎送完后后悔了,居然连夜把“单衣”给要了回来。
王戎不仅对自己侄子抠门,对自己女儿也没大方到哪去。
王戎把女儿嫁给裴頠时,王戎借了数万钱,可裴頠迟迟不还。
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脸上就不开心了,也不怎么待见女儿,直到裴頠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
既然对自己的亲人都这么“抠”,王戎对外人自然是更“抠门”。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

中国四大吝啬鬼李梅亭--钱钟书,《围城》徐复祚--卢至,《一文钱》监河侯--庄子,《外物》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由于对利益的追逐,是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另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吝啬鬼——严监生,以及附会的中国四大吝啬鬼。
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地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4、第四位是吴敬梓《儒林外史》 里的严监生
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 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家人都猜错 了,只有说中了他的心事:是为那盏 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 了油。于是挑掉一茎,严监生才点一 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
1、第一位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一箱药品,准备在内地的学校卖个好价 钱。在路上,孙柔嘉身体不适,李梅亭不愿意拿 出一些仁丹给孙柔嘉服用。因为一包仁丹开封后 就卖不到好价钱,但不给药,又显得过于小气。 李梅亭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以一瓶鱼肝油 丸给孙柔嘉服下,弄得孙柔嘉又一次呕吐。
2、第二位是徐复祚《一文钱》里的卢至
卢至是万贯家财的富豪,但却让家人忍饥 挨饿;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 省自己家粮食。路上拾到一文钱。当见到众 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 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 掉一文钱。他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
3、第三位是庄子《外物》里的 监河侯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最小气的古人是谁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吝啬鬼最小气的古人是谁核心提示:一是曹洪。
《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
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中国经济网,原载于《青海日报》,作者:佚名,原题:古代十大吝啬官员人间无奇不有。
历史上,曾有过不少富而且贵的吝啬之徒,好多还是身居要职的官场之人。
一是曹洪。
三国时期的曹洪,是曹操的堂弟,曾数次舍命救过曹操,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屡征伐有功,被拜为都护将军。
曹丕称帝后,任曹洪为卫将军,再升骠骑将军,封野王侯,后再转封都阳侯。
曹操任司空时,亲自特兰县带头将每次月调储在县,曹洪所储之款连曹操也自认不及。
《魏略》中记载,曹洪敛财有术,是曹操手下诸人中的第一巨富。
曹洪却吝啬刻薄,为此差点丢了小命。
事情是这样的:魏文帝曹丕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有一次找曹洪借二十匹绢。
曹洪觉得肉痛,百般诺塞县不愿意借,结果惹恼了曹丕。
一直怀恨在心的曹丕即位后,找了个由头把这位堂叔下到狱中,准备处死他。
后来幸得卞太后求情,曹洪才免于一死,但被施以削官职、减爵位之处罚。
二是王戎。
在著名的《世说新语》中,有专门的一个章节,是写“俭啬”的,一共有九个故事。
其中的四个,是有关官至司徒的大名士王戎的。
《世说新语》“俭啬”中说,“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
就是王昶说生性吝啬,他的一个侄子结婚,作为舅舅王浑的王戎当然要随个份子:“送他一件单衣”。
但是,过后李丰心疼不已,又家中跑到人家家里给要了回来。
就连对自己的女儿,王戎也没有大方到哪里去。
“王戎女适裴頠,贷钱数万”,就是说王戎的女儿嫁给了裴家的贾佗,又从大叔这里二百多借了好几万的钱。
“女归,戎色不悦”,妹妹回娘家的时候,忘了归还老爹的那几万钱,结果惹得自己的亲爹很不悦。
“女遽还钱”,就是说王戎的女儿赶紧将钱还上,这种情况下,王戎“乃释然”。
王戎十分富有,《世说新语》上说他,“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
谁是最抠门的?盘点中国古代10个吝啬鬼

谁是最抠门的?盘点中国古代10个吝啬鬼吝啬,方言“抠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古时候有一位财主,视财如命,去寺庙进香的时候看到庙门上刷的金粉,他就想抠下来带走,就有了抠门这个词。
二是,说有个人就连门把手都舍不得装,开门的时候不得不用手去抠门缝,于是就有了抠门一词。
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古代的10个吝啬鬼:一、王戎王戎,魏晋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的家里面有长得很好的李子树,他想要拿李子去卖,但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将核钻坏了再卖。
王戎的侄子要结婚,作为伯父的王戎只是送了一件单薄的衣服作为贺礼,等到结完婚之后,居然又给要了回来!王戎就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如此,在女儿出嫁的时候,借给亲家几万钱,很久没有还,等到女儿回来省亲的时候,王戎就很不高兴,直到还了钱之后才高兴起来。
王戎喜欢在夜里和自己的夫人在床上手执象牙筹计算财产,每天都是如此。
这四件事都让当时的人认为王戎的吝啬之症已经无药可救了。
二、曹洪曹洪,曹操的堂弟,曹魏名将。
在曹操征伐天下过程中屡立战功,被封为都护将军。
曹洪凭借着宗亲的身份,聚敛了大笔财富而且极其吝啬,曹操都曾说过,我的财富都比不上曹洪的。
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曾经向曹洪借一百匹绢,但是却被吝啬的曹洪百般推辞了,所以曹丕一直怀恨在心。
等到曹丕登基,正好赶上曹洪的门客犯了事,曹丕就借机将曹洪下狱,想要杀了他,最后要不是太后求情,曹洪就要为他的吝啬拿性命来买单了。
三、元宗逵元宗逵,唐朝人,官至果州司马。
元宗逵家中有一个婢女死了,于是吩咐管家说:“我家的这位婢女已经在家里做很长时间了,应该为她找一口棺材入殓出殡才对。
但是我刚刚来到这里不久,家里还很穷,买不起新的棺材,你去买一口能用的就行。
你也没必要说是给我家买的,只说是你们家里要买的就是了。
”后来人们都在笑话这个司马也太抠了。
四、郑仁凯郑仁凯,郑州荥阳人,唐朝大臣,官至密、毫二州刺史。
郑仁凯在做刺史的时候,有一天家中的小厮央求他给买一双鞋,郑仁凯答应了。
四大吝啬鬼汇总

说出你的想法
可以说,至今极端地视金钱胜似亲人的 “葛朗台” 基本绝迹了.但是“类葛朗台 现象”仍然存在:有人整忙于挣钱财却忽视 了亲情.对此请你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⑴金钱永远只是身外之物,永远不是万能的.金钱可 以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情;可以买到家庭,但买不 亲情.所以应该善待亲情. ⑵对于幸福的人生来说,二者都是重要的.亲情之所 以重要,是因为它让你在人生无助的时候能得到呵 护;金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你的生活不可缺 少的基石,没有金钱你就会食不果腹、衣不保暖, 谈何幸福.
•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 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 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 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 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 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 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 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 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 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 鬼的个性。
四大吝啬鬼
二是法国莫里哀笔下的阿尔巴贡(《吝啬鬼》) 三是巴尔扎法国克笔下的葛朗台(《守财奴》) 四是俄国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死魂灵》) 如果还有一个的话那就是中国的吴敬梓笔下 的严监生(《儒林外史》)
一是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威尼斯商人》)
“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的葛朗台
• 且看他在临死前的那些表现吧! • 说了些什么话? • 做了些什么事? • 这些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活画出一 个至死不变其本色的守财奴形象
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泼留希金
• 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 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 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 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 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 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 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 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 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 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 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 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 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 牙的"。
中国四大吝啬鬼

一、《围城》里的李梅亭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所有这些,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李的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庸俗势利,言行不一等等恶劣品质。
李梅亭猥琐的灵魂和灰色的人生得到了无以复加淋漓尽致的暴露。
二、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卢至,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
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
《一文钱》塑造守财奴形象:1、素材,取材于族人吝啬者(启新,以缗系脂,以蟾代蛙,哺人狗吐,雨具随带,一莲止饥,数日归一);2、情节,卢至家陈万贯,但却让家人忍饥挨饿。
阿兰节上,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省自己家粮食。
路上拾到一文钱。
当见到众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掉一文钱。
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
佛陀化作僧人,向卢至化银子,卢至不给。
僧与卢至饮酒,卢至大醉。
僧人变为卢至模样,回家散分其家财。
真卢至回来后,被当成悭啬鬼驱逐家门,卢至奏闻国王,佛陀施展佛法左右着宫人不许卢至进入。
卢至只好求救佛陀,终于醒悟,与妻子同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3、与元杂剧《看钱奴》的比较:《看钱奴》注重表达对社会的沉痛的批判,《一文钱》只是表现对卢至吝啬的讽刺与戏谑;《看钱奴》只谈报应,《一文钱》则有对佛教的宣讲。
4、曲词:注重本色、音律。
郑庭玉《看钱奴》:取材于干宝《收神记》“张车故事”。
财主周荣祖将自己祖上的财产埋在院后墙下,带着妻子儿子进京应举。
穷汉贾弘义,怨恨天公,天帝派增福神暂借他二十年富贵。
于是暴富。
周荣祖应举失败,自己的祖上财产又遭遇盗窃,投亲不遇,贫病交加,只好在教书先生陈得甫的介绍下,将自己的儿子长寿典卖给贾弘义做义子。
巨富贾弘义十分悭吝,病入膏肓时派义子长寿到岳王庙烧香还愿。
长寿偶然遇到周荣祖夫妇,但双方已经不能相认,发生争吵,周荣祖夫妇受尽了晦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围城》里的李梅亭
带着一箱药却不肯给同行生病的孙小姐一包仁丹治病;满口仁义道德却半路上泡妓女,在镇上嫖土娼;自己爱打牌却禁止别人打牌;假装钱财充公却私攒买烟买山薯;……所有这些,又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李的自私自利,虚伪狡诈,庸俗势利,言行不一等等恶劣品质。
李梅亭猥琐的灵魂和灰色的人生得到了无以复加淋漓尽致的暴露。
二、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
财帛如山而又吝啬异常的富豪卢至,在途中拾到一文钱后引发的故事。
虽杂有因果说教,但对贪鄙悭吝的卢至形象,塑造得十分深刻,很有喜剧特色。
《一文钱》塑造守财奴形象:1素材,取材于族人吝啬者(启新,以缗系脂,以蟾代蛙,哺人狗吐,
雨具随带,一莲止饥,数日归一);2、情节,卢至家陈万贯,但却让家人忍饥挨饿。
阿兰节上,卢至算计着到朋友那儿蹭饭吃,以节省自己家粮食。
路上拾到一文钱。
当见到众乞儿一起享用自己的所得,饮酒行令不亦乐乎,并嘲弄自己时,卢至大伤自尊,决定花掉一文钱。
买了芝麻,躲到山顶独吃。
佛陀化作僧人,向卢至化银子,卢至不给。
僧与卢至饮酒,卢至大醉。
僧人变为卢至模样,回家散分其家财。
真卢至回来后,被当成悭啬鬼驱逐家门,卢至奏闻国王,佛陀施展佛法左右着宫人不许卢至进入。
卢至只好求救佛陀, 终于醒悟,与妻子同时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3、与元杂剧《看钱奴》的比较:《看钱奴》注重表达对社会的
沉痛的批判,《一文钱》只是表现对卢至吝啬的讽刺与戏谑;《看钱奴》只谈报应,《一文钱》则有对佛教
的宣讲。
4、曲词:注重本色、音律。
郑庭玉《看钱奴》:取材于干宝《收神记》“张车故事”。
财主周荣祖将自己祖上的财产埋在院后墙下,带着妻子儿子进京应举。
穷汉贾弘义,怨恨天公,天帝派增福神暂借他二十年富贵。
于是暴富。
周荣祖应举失败,自己的祖上财产又遭遇盗窃,投亲不遇,贫病交加,只好在教书先生陈得甫的介绍下,将自己的儿子长寿典卖给贾弘义做义子。
巨富贾弘义十分悭吝,病入膏肓时派义子长寿到岳王庙烧香还愿。
长寿偶然遇到周荣祖夫妇,但双方已经不能相认,发生争吵,周荣祖夫妇受尽了晦气。
周荣祖回曹州后老伴得病,到药店拿药,偶然遇到陈得甫。
此时贾弘义已经死去,经过陈得甫作证,周荣祖夫妇与儿子长寿相认。
检点贾家银钱,发现印有“周奉记”的字样,周家的祖上财产终于物归原主。
贾弘义病入膏肓时对义子有一段独白:“你不知道我这病是一口气上得的。
我那一日想烧鸭儿吃。
我走到
街上,那一个店里正烧鸭子,油漉漉的,我推买那鸭子,着实的挝(握)了一把,恰好五个指头挝得全全的。
我(赶紧)来到家,我说盛饭来我吃,一碗饭我咂一个指头,四碗饭咂了四个指头。
我一会瞌睡上来,就在这板凳上,不想睡着了,被个狗舔我这一个指头,我着了一口气,就成了这病。
”
、在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监河侯也是吝啬鬼
庄周家贫。
故往贷粟于监河侯(1)。
监河侯曰:诺。
我将得邑金(2),将贷于三百金,可乎?”庄
周忿然作色曰(3):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4)。
周顾视车辙中(5),有鲋鱼焉(6)。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7)。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8),激西江之水而迎子(9),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10),我无所处。
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11),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12)!”
[注释]
(1 )贷:借贷。
粟:谷子,亦粮食的通称。
监河侯:监理河道的官。
(2)邑金:一邑祖赋的收入。
(3)忿然:不高兴的样子。
作色:变色。
(4)中道:道中。
(5 )顾视:回头看。
(6)鲋鱼:鲫鱼。
(7 )波臣:波荡之臣,波荡冲来而失水的水族臣仆。
(8)且:将要。
(9)激:弓I。
西江:指蜀江。
(10)常与:恒常共处,指水。
(11)乃,竟。
(12)曾:乃,就。
索:寻找。
枯鱼之肆:干鱼市场。
庄周家庭贫穷,所以向监河侯借粮。
监河侯说:行。
等我得到一邑租赋金,借你三百金,可以吗?”庄周不高兴的样子脸色一沉说:我昨天来时,在中途有喊叫我的,我回头向车辙中一看,有条鲫鱼,我问它
说:鲫鱼呀!你在这里做什么?’回答说:我是东海波荡冲来而失水的水族仆臣,你难道不能用升斗的水
来救活我吗?’我说:行。
等我游历吴越说服两国的国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可以吗?’鲫鱼不高兴地改变脸色说:我失去与我常处的水,我没有容身的处所,我得到:升斗的水就可活命,你竟这样
说,就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去找我!
四、《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也算一个
平时严监生家里肉都不会买来吃,只有当小儿子吵闹要吃肉,才买4个钱的熟肉,哄他作罢。
妻子生
病(肯定也是常年跟着他节省的原因)人参,附子没少买;自己生病时,却从来舍不得;
“……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
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
这一段文字描写,被人们视为是严贡生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他最后伸出的两只手指头,被视为和葛朗台临死抓金子的描写如出一辙。
但是我以为他临死伸出的这两根手指,不能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而要放到其生前和死后来看。
这两根手指既是他猥琐可怜一生的最生动写照,也是他那操劳忧虑心境的延续,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己家产和妻儿前途的重重顾虑和担忧,并不能简单视为“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
这一细节描写,给人的感受是沉闷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我们仿佛听到作者嘲笑声,在嘲笑严监生的一生,他辛苦非常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的结局是那样的悲惨。
把它和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
朗台》中葛朗台临死前的那些细节描写比较,给人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
葛朗台临死前,让女儿把金子拿到面前来:“一连几小时盯住金子,好象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婴儿一般,露出一点很吃力的笑意。
”他看到教士手里拿着做法事用的十字架,就想把它“抓到手里”,这“骇人的姿态”也就要了他的命。
这些细节描写,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个贪得无厌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无限的厌恶。
而严监生监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
只能让人感到他的无助、可怜和可悲。
由此可见两位大师对各自笔下人物态度的有着多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