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 卡通故事
七年级美术卡通故事第二课时教案

有了这个教训后,熊笨笨和老鼠聪聪只好握手言和,快快乐乐的一起生活。
分角色表演:
角色
1:老鼠聪聪角色
2:熊笨笨角色
3:旁白
活动小结:
卡通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每一幅画面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只有开动脑筋,展开想像的翅膀认真揣磨画面内容,才能真正了解卡通画的表现形式。
四、学生作业
任选一幅课本第7页的卡通画范图,两人或三人为一组共同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尝
教材分析
重点
根据卡通画中的形象编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尝试表演一下
难点
根据卡通画中的形象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课前准备
卡通画与一个相关的故事,老鼠和熊头饰各一个
时间
第二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复习导入
1、卡通画的特点及卡通画在形象、表情、装扮和情节诸方面都运用了夸张手法。
试分角色表演。
五、作业展评并小结
课堂活动二:分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评选一个最佳小组。
二次备课
教学反思
课题
《卡通故事》第二课时看图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主备教师
梁丽娟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
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七年级美术上册《卡通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讨论卡通故事创作的具体内容。
2.讨论内容: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如“环保”、“友谊”等,讨论卡通人物、场景、情节的设计。
3.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发挥创意。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卡通故事创作。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卡通故事吗?卡通故事里有哪些元素吸引了你们?这些卡通故事有哪些共同点?
3.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及原因,总结卡通故事的共同特点。
4.教师总结:卡通故事以幽默、生动的形象,富有创意的情节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创作卡通故事。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卡通人物设计、场景描绘、故事情节编排。
3.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难点: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平衡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切入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分步骤教学,循序渐进:从卡通人物设计、场景描绘到故事情节编排,分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创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卡通故事的基本技能,提高创作能力。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创新意识。
4.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本章节《卡通故事》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卡通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究、合作等过程,培养其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卡通故事 美术教案

卡通故事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卡通故事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卡通故事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对色彩运用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卡通故事相关的图片、故事书籍或视频。
2. 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纸张等绘画工具。
3. 展示板或黑板、彩色粉笔、橡皮擦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些卡通故事的图片,并简单介绍卡通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2.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角色或情节。
主体活动:3. 向学生讲解卡通故事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塑造、色彩的运用等。
4.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故事角色,并在纸上简单勾勒出轮廓。
5. 引导学生运用彩色铅笔或水彩颜料,为角色上色,并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感的表现。
6.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为角色添加一些特色元素或背景。
巩固活动:7. 学生完成绘画后,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鼓励学生对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8. 分享一些著名卡通故事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讨论其中的绘画技巧和表达方式。
拓展活动:9.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自己的卡通故事角色或情节,并可以制作成小册子或海报展示出来。
10. 邀请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进一步了解卡通故事绘画的发展历程和不同风格的作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 欣赏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其创意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绘画,并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
2. 引导学生研究不同卡通故事的绘画风格和表达方式,拓宽他们的美术视野。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教育阶段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卡通故事美术教案初中

卡通故事美术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卡通故事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作卡通形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构图、色彩等手段表现卡通故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卡通形象的创作方法3. 卡通故事的构图和色彩表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卡通故事图片,如《白雪公主》、《狮子王》等,引导学生了解卡通故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卡通故事的了解和喜爱。
二、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介绍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如起源、发展等。
2. 教师讲解卡通故事的特点,如夸张、拟人、幽默等。
三、卡通形象的创作方法(20分钟)1. 教师讲解卡通形象的创作方法,如观察生活、夸张特征等。
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个卡通形象。
四、卡通故事的构图和色彩表现(15分钟)1. 教师讲解卡通故事的构图和色彩表现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创作的卡通形象,设计一个卡通故事的构图和色彩。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卡通形象创作和故事设计。
二、卡通故事的创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自己设计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构图,进行卡通故事的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三、卡通故事的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卡通故事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创意、构图、色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卡通故事的重要性和创作方法。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尝试创作更多的卡通故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卡通故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创作卡通形象的能力。
七年级美术卡通故事卡通形象教学设计教案1

七年级美术卡通故事卡通形象教学设计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美术教材中关于卡通故事卡通形象设计的章节,详细内容为卡通形象的基本构成、特点及创作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艺术风格,掌握卡通形象的设计技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基本特点和构成要素,提高他们对卡通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卡通形象创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具有特点的卡通形象。
教学重点:卡通形象的基本构成、特点及创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铅笔、橡皮、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经典卡通形象,引发学生对卡通艺术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讲解卡通形象的基本构成、特点,让学生对卡通形象有初步的认识。
(2)分析经典卡通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
(3)教师示范卡通形象创作过程,强调创作技巧。
3. 实践操作:(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卡通形象。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卡通形象设计。
六、板书设计1. 卡通形象的基本构成2. 卡通形象的特点3. 卡通形象创作方法4. 经典卡通形象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特点的卡通形象。
2. 作业要求: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卡通形象。
3. 答案:因学生个体差异,答案不做统一要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卡通形象设计兴趣浓厚,实践操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初中 卡通画 教案

初中卡通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绘画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 卡通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难点:1. 卡通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卡通画作品示例。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卡通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卡通画的了解和感受。
二、卡通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卡通画的基本特点,如夸张、幽默、生动等。
2. 教师讲解卡通画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三、卡通画创作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有趣的形象和故事。
2. 教师讲解卡通画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如夸张、简化、装饰等。
四、学生创作实践(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卡通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技巧等方面。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卡通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学生谈谈自己对卡通画的喜爱和未来想尝试的方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卡通画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在创作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进行创作,培养观察、想象和创造能力。
在评价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培养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初中美术《卡通故事》教案

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确保每组学生具有不同的美术基础 和创作经验。
讨论主题
让每组学生选择一个卡通故事作为 讨论主题,可以是经典的卡通故事,
也可以是近期热门的卡通作品。
分享创作心得
每位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卡通故事 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灵感来源、 创作技巧、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等。
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卡通故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 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卡通故事类型与特点
类型
卡通故事可分为喜剧、冒险、科幻、 魔幻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 独特的受众群体和表现手法。
特点
卡通故事通常具有夸张、变形、象 征等艺术特点,通过生动的形象和 简洁的情节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初中美术《卡通故事》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卡通故事基础知识 • 创作技巧指导 • 学生作品欣赏与点评 • 拓展资源推荐与引导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美术课程背景
01
02
美术课程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 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卡通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卡通创作可以激 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按照卡通故事的情节进行 表演,通过语言和动作展现角 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04
分享感受
表演结束后,让学生分享自己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和体 会,加深对卡通人物情感的理
解。
互动游戏:加深对卡通故事理解
游戏设计
设计一些与卡通故事相 关的互动游戏,如猜谜 语、拼图游戏、角色扮
演游戏等。
游戏规则
初中美术《卡通故事》教学设计

能否准确判断卡通画的夸张手法。
预设:.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卡通画的夸张手法;
补救措施:分析说明
二、新课教学
活动:看图和故事尝试进行表演,总结:卡通通常指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插图、绘画,现在也指画风抽象、情节较喜剧化、通常以儿童为对象的动画片。好的卡通片往往有鲜明的卡通形象、幽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
课题
湘版初中美术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课
《卡通故事》
课型
设计·应用
核心
素养
卡通故事、卡通画、卡通形象。
课标分析
用卡通故事、卡通形象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材
分析
教材重点:根据卡通画中的形象編一个有趣的故事,并尝试表演一下。
教学难点:根据卡通画中的形象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和调节写作能力。
学情
分析
优势: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比较高,同时具有较好的表现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富有生活情趣,动手能力强,不仅能够使用各种创作工具,也能体验不同表现手法的效果,懂得把握作品的主题并寻找合适的表现方式。
六、板书设计
1.卡通故事
2.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夸张、拟人。
3.作业:设计卡通形象,制作卡通画。
障碍:1.学生年龄小,关注面不广,尤其缺乏实践经验,所以作品选题有局限性;2.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鉴赏水平、思维水平与实际绘图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创作作品时,不够果断、自信和勇敢,甚至出现畏惧创作的情况,妨碍作品的呈现和情感的表达。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通故事
(七年级上册第2课第3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小训练,补画四格漫画的第四格,培养脚本图形化的意识,为四格漫画的完整创作进行铺垫。
2.以四格漫画的任务为驱动,通过分析小品视频(脚本)和教师四格漫画的关系,尝试补画训练,最终合作完成四格漫画,培养完整编创的程序意识,体验团队项目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以四格漫画的形式,4人分工、合作描绘自编故事
教学难点:第四格的创意和夸张手法的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
执教者:胡晓(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益智实验学校) 指导者:朱小林、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