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作业
高中化学第3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溶解度更小,但两种沉淀形式不同,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的Ksp大小,B错误;
Fe(OH)3+3H+
sp [Fe(OH)3 ]
3W
=
Fe3++3H2O 的平衡常数为
2.8×10-39
-14 3
(10
(Fe3+ )
K= 3 +
6.8×10-37
Ca5(PO4)3F(s)+OH-(aq)的平衡常数 K=
24
≈2.4×
10
,故使用添加 NaF 的含
-61
2.8×10
氟牙膏,可实现 Ca5(PO4 )3 OH(s)与 Ca5(PO4 )3 F(s)的转化,C 正确;Ksp 只受温度
的影响,由于温度不变,Ksp 不变,D 错误。
解析 在牙膏中添加适量的磷酸盐,增大c( PO34 ),使得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
动,有利于生成羟基磷灰石,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A正确;正常口腔中的
pH接近中性,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牙齿不易被腐蚀,B正
确;根据题干可知,Ca5(PO4)3F 的 Ksp=2.8×10-61,反应 Ca5(PO4)3OH(s)+F-(aq)
-1
mol·L
Ca3(PO4)2 的 Ksp=(2.0×10-6)3×(1.58×10-6)2≈2.0×10-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ol·L-1,则
5.某温度时,Ksp[Fe(OH)3]=4.0×10-38,在pH=4的Fe(OH)3饱和溶液中,c(Fe3+)
为( B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

温度一定,溶度积常数Ksp不变。
【思考】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尝试写出CaCO3和Mg(OH)2沉淀溶解平衡
的方程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25 ℃)
CaCO3(s)
Ca2+(aq) + CO32- (aq) Ksp = c(Ca2+)·c(CO32-) = 3.4×10-9
Mg(OH)2(s)
Mg2+(aq) + 2OH- (aq) Ksp = c(Mg2+)·c2(OH-) = 5.6×10-12
增大 Ksp只受温度影响
C. 在碳酸钙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D. 常温下已知Ksp(BaSO4)=1.1×10-10,将0.01 mol/L的BaCl2溶 液与0.001 mol/L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将析出沉淀
【练习4】
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溴酸银 的摩尔质量为236 g/mo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溴酸银的溶解是吸热过程 B. 温度升高时,溴酸银的溶解速率加快 C. 60 ℃时溴酸银的Ksp约等于6×10-4 D. 40 ℃时,将0.02 g溴酸银加入到10 g
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中存在沉淀溶解 平衡
谢谢观看
如何比较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
三、溶度积常数Ksp的意义
【任务】比较25 ℃下MgCO3和Mg(OH)2的溶解度,已知Ksp(MgCO3)= 6.8×10-6 ,Ksp[Mg(OH)2]=5.6×10-12 。 思路:Ksp换算成饱和溶液浓度,再换算为溶解度。
四、溶度积常数Ksp的应用
我们知道,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例如, 将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混合,会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离子方程 式为:
《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沉淀溶解平衡》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溶度积和溶度积平衡的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知识测试(1)请简述沉淀溶解平衡的定义。
(2)请解释溶度积和溶度积平衡。
(3)请举例说明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2. 案例分析(1)假设你是一名化学教师,需要制定一个实验方案,测定一种难溶物在水中的溶度积。
请列出实验步骤。
(2)假设你在测定一种常见难溶物(如AgCl)的溶度积时,发现结果比预期的要小。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3. 实践活动选择一种常见的沉淀物,通过改变某些条件(如温度、浓度等),观察沉淀溶解平衡的变化,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尝试解释原因。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提交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告。
电子版报告需包含完整的计算过程和实验数据表格;2. 报告应清晰、准确地表述所提问题、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 鼓励创新思维,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分析方法。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基础知识测试:回答是否准确、全面;(2)案例分析:分析问题是否具有针对性、逻辑是否清晰、结论是否合理;(3)实践活动: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观察和分析是否准确、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2. 评价方式:教师批改作业,结合学生互评和课堂讨论进行综合评价。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同时,也会收集学生对作业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第二课时的作业,学生应能:1. 熟练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和应用;2. 能够独立分析溶解平衡系统中的浓度和化学平衡常数;3. 学会运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1. 理论题:a. 给出一些常见难溶电解质的化学式,要求学生解释其溶解度的大小原因;b. 提出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水处理、金属提取等,阐述溶解平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c. 提出一个实验设计,用于测定一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
2020-2021学年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3章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1)

课时作业16沉淀溶解平衡1.已知Ca(OH)2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ΔH<0,下列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升高温度,该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②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粉末能增大Ca2+浓度③恒温条件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④加热溶液,溶液的pH升高⑤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其中固体质量增加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Ca(OH)2固体质量不变A.①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⑤⑥2.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4浓度均为0.010 mol/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2-4B.CrO2-4、Br-、Cl-C.Br-、Cl-、CrO2-4D.Br-、CrO2-4、Cl-3.已知难溶性物质K2SO4·MgSO4·2C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MgSO4·2CaSO4(s)2Ca2+(aq)+2K+(aq)+Mg2+(aq)+4SO2-4(aq),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NaOH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B.向该体系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该平衡的K sp=c(Ca2+)·c(K+)·c(Mg2+)·c(SO2-4)4.下表是三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 sp(2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化学式AgCl AgBr AgI颜色白浅黄黄K sp(25 ℃) 1.8×10-10 5.4×10-138.5×10-17A.25 ℃时,三种银盐的饱和溶液中,c(Ag+)最大的是AgCl溶液B.在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0.1 mol/L KI溶液,可能有黄色沉淀产生C.25 ℃时,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D.在AgBr的悬浊液中加入0.1 mol/L KI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Ag+===AgI↓5.已知相同温度下,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的溶解度,且随pH的升高,Fe(OH)3首先析出。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4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

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基础过关练题组一沉淀溶解平衡1.下列有关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gCl的生成和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的溶解度不变D.向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NaCl固体,AgCl溶解的量不变2.(2020陕西宝鸡渭滨高二上期末)把足量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Ca(OH)2(s) Ca2+(aq)+2OH-(aq)。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给溶液加热,溶液的pH升高B.恒温下向溶液中加入CaO,溶液的pH升高固体,Ca(OH)2固体增多2CO3D.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Ca(OH)2固体增多题组二溶度积2(A x+)·c(B y-)的是( )sp=cA.AgCl(s) Ag+(aq)+Cl-(aq)2Na++S2-2S2Ag+(aq)+S2-(aq)2S(s)Pb2+(aq)+2I-(aq)2(s)(深度解析)sp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温度升高K sp减小sp只受温度影响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5.(2020甘肃平凉静宁一中高二上期末)25 ℃时,K sp(BaSO4)=1×10-10, K sp(BaCO3)=2.6×10-9。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4悬浊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BaSO4不可能转化为BaCO34和B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c(SO42-)c(CO32-)=1262SO4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BaSO4先析出6.已知25 ℃时,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7。
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

问题1: 为什么饱和氯化钠溶液加入浓盐酸会有 晶体析出?
在NaCl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NaCl(s) N溶解a+(aq) + Cl-(aq)
结晶
达到溶解平衡时,就形成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加浓盐酸,会使c(Cl- )增加, 平衡逆向移动, 因而有NaCl晶体析出。
可溶的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可溶的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思考】 什么是难溶电解质?
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 g水中,某物质达到
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
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 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一般是有限的。
在20℃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如下:
难溶 易溶 难溶 微溶 难溶 易溶
溶解
AgCl(s) 沉淀 Ag+(aq) + Cl-(aq)
注意溶解平衡表达式的写法
溶解
AgCl(s) 沉淀 Ag+(aq) + Cl-(aq)
现学活用: 写出AgI、Ag2SO4、Mg(OH)2溶解
平衡的表达式
AgI(s) Ag+(aq) + I-(aq) Ag2SO4(s) 2Ag+(aq) + SO42-(aq) Mg(OH)2(s) Mg2+(aq)+2OH-(aq)
①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③外加试剂:
a、减小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b、增大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
二、沉淀溶解平衡常数—溶度积Ksp
1、溶度积(Ksp): 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时,离子浓度幂的乘积。 ❖例:Mg(OH)2(s) Mg2+(aq) + 2OH-(aq)有: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作业第3章 第4节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第三章第四节第1课时A级·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 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的溶液中(C)A.c(Ba2+)=c(SO2-4)=k sp 1 2B.c(Ba2+)·c(SO2-4)>K sp,c(Ba2+)=c(SO2-4)C.c(Ba2+)·c(SO2-4)=K sp,c(Ba2+)>c(SO2-4)D.c(Ba2+)·c(SO2-4)≠K sp,c(Ba2+)<c(SO2-4)解析:BaSO4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BaSO4(s)Ba2+(aq)+SO2-4(aq)加入少量BaCl2后,Ba2+浓度增大,c(SO2-4)减小,K sp=c(Ba2+)·c(SO2-4)保持不变,所以C项正确。
2.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7,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C)A.AgCl>AgI>Ag2CrO4B.AgCl>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D.Ag2CrO4>AgI>AgCl解析:设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的浓度为x,则CrO2-4的浓度为0.5 x,则有K sp(Ag2CrO4)=x2×0.5 x=0.5 x3=2.0×10-12,则有x=32×10-12≈1×10-4,因为AgCl饱和溶液中c(Ag +)= 1.8×10-10≈1×10-5,所以Ag2CrO4>AgCl,化学式相似的AgCl和AgI的K sp越小,c(Ag+)越小,即AgCl>AgI,Ag+浓度大小顺序为Ag2CrO4>AgCl>AgI,故选C。
3.4.1沉淀溶解平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可视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
1、由于BaSO4难溶,所以将BaSO4加入水中,溶液中无Ba2+和SO42- ( )
√
√
×
课时训练
×
14
问题3、有什么办法去除水垢?
(4)、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沉淀完全
例:在1L含 0.001mol/L SO42-的溶液中,注入等体积0.01mol/L BaCl2, 能否使SO42-沉淀完全? [Ksp(BaSO4) = 1.08×10-10]
注: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
Ksp =c (Pb2+) · c2(I-) = 7.1×10-9
c(I-)=0.1mol·L-1时,c (Pb2+) = Ksp/c2(I-) =7.1×10-9/0.12 =7.1×10-7mol·L-1
c (Pb2+)=1.21 ×10-3 mol·L-1c (I-)= 2.42×10-3 mol·L-1
A.加入AgNO3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到d点B.加入固体NaCl,则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也减小C.d点有AgCl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sp小于b点对应的Ksp
C
19
练习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B、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再加入难溶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不变D、难溶电解质溶解形成的阴、阳离子的浓度相等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与溶解性的关系
7
当v溶解=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素养评价十四沉淀溶解平衡(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20·聊城高二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K sp也发生改变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C.可用离子积Q判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D.所有物质的溶度积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选C。
溶度积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
Ca(OH)2的溶度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 )A.c(C)B.c(Mg2+)C.c(H+)D.K sp(MgCO3)【解析】选A。
含有MgCO 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CO3(s)Mg2+(aq)+C(aq),加入少许浓盐酸,c(H+)增大,H+与C反应生成HC或CO2,使c(C)减小,沉淀溶解平衡正向移动,c(Mg2+)增大,而K sp(MgCO3)只与温度有关,K sp(MgCO3)不变,综上所述,A项正确。
3.在一定温度下,当Cu(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Cu(OH)2(s)Cu2+(aq)+2OH-(aq),要使Cu(OH)2固体减少而c(Cu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 ( )A.加CuSO4B.加HCl溶液C.加NaOHD.加水【解析】选D。
加CuSO4会使该溶解平衡左移,Cu(OH)2固体增多,c(Cu2+)变大;加HCl溶液使该溶解平衡右移,Cu(OH)2固体减少,c(Cu2+)变大;加NaOH使该溶解平衡左移,Cu(OH)2固体增多。
4.(2020·延安高二检测)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产生BaSO4沉淀,若以K sp表示BaSO4的溶度积常数,则平衡后的溶液中 ( )A.c(Ba2+)=c(S)=B.c(Ba2+)· c(S)>K sp,c(Ba2+)=c(S)C.c(Ba2+) ·c(S)=K sp,c(Ba2+)>c(S)D.c(Ba2+) ·c(S)≠K sp,c(Ba2+)<c(S)【解析】选C。
在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原溶解平衡: BaSO 4(s)Ba2+(aq)+S(aq)向左移动,则达到新平衡时,溶液中c(Ba2+)>c(S)。
由于温度不变,所以溶液中K sp=c(Ba2+) ·c(S)不变,C项正确。
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8.5×10-17,K sp(Ag2CrO4)=2.0×10-12,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AgCl>AgI>Ag2CrO4B.AgCl>Ag2CrO4>AgIC.Ag2CrO4>AgCl>AgID.Ag2CrO4>AgI>AgCl【解析】选C。
由K sp(AgCl)=1.8×10-10可求出c(Ag+)≈1.34×10-5 mol·L-1;由K sp(AgI)=8.5×10-17可求出c(Ag+)≈9.22×10-9 mol·L-1;由K sp(Ag2CrO4)=2.0×10-12可求出c(Ag+)≈1.26×10-4mol·L-1,所以c(Ag+)大小顺序为Ag2CrO4>AgCl>AgI。
【补偿训练】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和2.0×10-12,若用难溶盐在溶液中的浓度来表示其溶解度,则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相等B.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的溶解度C.两者类型不同,不能由K sp的大小直接判断溶解能力的大小D.都是难溶盐,溶解度无意义【解析】选C。
AgCl和Ag2CrO4的阴、阳离子配比类型不同,不能直接利用K sp来比较二者溶解能力的大小,所以只有C项正确;其余三项叙述均错误。
若用溶度积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是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否则不能直接比较。
6.磷酸钙用于制造乳色玻璃、陶瓷、涂料、媒染剂、药物、肥料、家畜饲料添加剂、糖浆澄清剂、塑料稳定剂等。
磷酸钙容易形成结石。
已知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c(Ca2+)=2.0×10-6mol·L-1,c(P)=2.0×10-6mol·L-1,则Ca3(PO4)2的K sp为( )A.2.0×10-29B.3.2×10-29C.6.3×10-18D.5.1×10-27【解析】选B。
Ca 3(PO4)2(s)3Ca2+(aq)+2 P(aq),所以Ca3(PO4)2的K sp=c3(Ca2+)·c2(P)=(2.0×10-6)3×(2.0×10-6)2=3.2×10-29。
7.(2019·汕头高二检测)在25℃时,FeS的K sp=6.3×10-18,CuS的K sp=6.3×10-36, ZnS的K sp=1.6×10-24。
常温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6.3×10-36 mol·L-1B.25℃时,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C.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FeS沉淀生成D.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固体,ZnS的K sp变大【解析】选B。
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mol·L-1,故A错误;由FeS的K sp=6.3×10-18、CuS的K sp=6.3×10-36可知,FeS的溶解度大于CuS的溶解度,故B正确;ZnS的K sp=1.6×10-24,向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Cl2、ZnCl2的混合液中加入少量Na2S,只有ZnS沉淀生成,故C错误;向饱和ZnS溶液中加入少量ZnCl2固体,平衡逆向移动,但温度不变,ZnS的K sp不变,故D错误。
8.(2020·宜昌高二检测)已知常温下CaCO3的K sp=3.4×10-9,CaSO4的K sp=4.9×10-5,将CaCO3与CaSO4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CaCl2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产生CaCO3沉淀B.产生等量的CaCO3和CaSO4沉淀C.产生的CaSO4沉淀更多D.产生的CaCO3沉淀更多【解析】选C。
二者都是AB型钙盐,其溶度积常数越大溶解度越大,将CaCO3与CaSO4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CaCl2溶液,溶度积常数大的物质生成的沉淀越多,根据题干信息知,溶度积常数:CaCO3<CaSO4,则生成的CaSO4沉淀更多。
9.(2020·西安高二检测)已知常温下K sp(AgCl)=1.80×10-10、K sp(AgI)=8.5×10-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gCl、AgI的各自饱和溶液中,Ag+浓度大小顺序为AgI>AgClB.AgI悬浊液中加入少量KI粉末,平衡AgI(s)Ag+(aq)+I-(aq)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向浓度均为0.01 mol·L-1的K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当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I-的浓度为4.72×10-9 mol·L-1D.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①20mL 0.01 mol·L-1KCl溶液;②10mL0.02 mol·L-1 CaCl2溶液;③30 mL 0.05 mol·L-1 AgNO3溶液,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①【解析】选C。
化学式相似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越小,物质越难溶,离子浓度越小;已知K sp(AgCl)>K sp(AgI),故在水中溶解能力AgCl>AgI,故A错误;加入少量KI粉末,平衡AgI(s)Ag+(aq)+I-(aq)向左移动,c(I-)浓度增大,c(Ag+)减小,但引入K+,则离子的总浓度会增大,故B错误;当Cl-开始沉淀时,c(Ag+)==1.8×10-8mol·L-1,溶液中I-的浓度为=4.72×10-9mol·L-1,故C正确;根据c(Ag+)或c(Cl-)大小比较,c(Ag+)或c(Cl-)越小,AgCl的溶解度越大,①c(Cl-)=0.01 mol·L-1,②c(Cl-)=0.04 mol·L-1,③c(Ag+)=0.05 mol·L-1,则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①>②>③,故D错误。
10. (2020·信阳高二检测)在T ℃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 ℃时,在Y点和Z点Ag2CrO4的K sp相等B.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C.T ℃时,Ag2CrO4的K sp为1×10-8D.图中a=×10-4【解析】选C。
一种物质的K sp只与温度有关,A正确;向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固体K2CrO4后,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导致c(Ag+)减小,而图像中由Y点变成X 点的过程中,c(Ag+)保持不变,B正确;T ℃时,Ag2CrO4的K sp=c(Cr)·c2(Ag+) =(1×10-5)×(1×10-3)2=1×10-11,C错误;温度不变,K sp=c(Cr)·c2(Ag+)=(1×10-5)×(1×10-3)2=5×10-4×a2,解得a=×10-4,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1.(10分)变色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
AgBr、AgI分别是难溶于水的淡黄色固体、黄色固体,已知常温下,AgBr的K sp=5.4×10-13、AgI的K sp=8.5×10-17。
(1)现向含有AgI的饱和溶液中:①加入AgNO3固体,则c(I-)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②若加入更多的AgI固体,则c(Ag+)____________;③若加入AgBr固体,则c(I-)_______________;而c(Ag+)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