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有名的战役

合集下载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1------------第二次淞沪会战2------------徐州会战3------------武汉会战4------------平型关大捷5------------雁门关伏击战6------------台儿庄战役7------------百团大战8----------南昌会战1第二次淞沪会战(1937.08.13 - 11.12)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

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

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七·七”事变,侵占平津后,企图侵占上海,而后进攻南京。

8月9日,驻沪日本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进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被中国保安部队击毙。

日军以此为借口,要挟中国政府撤出上海保安部队,亦向上海增兵。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畔,并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

同时,军事委员会以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任务;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

8月15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声称“为了惩罚中国军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之断然措施”。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定性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定性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定性战役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二战期间为保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有力抵抗。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然而,在这场浴血奋战的斗争中,中国取得了重要的决定性战役,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本文将重点探讨其中三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战役,它们分别是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平津战役。

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

该战役发生在1937年8月,是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一场惨烈搏斗。

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攻占上海,迅速占领中国东南地区。

然而,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展现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日军没有如愿以偿地快速攻占上海,给予了中国抗战的第一次胜利。

而在这场战斗中,中国的陆军航空力量也初露锋芒,对日军构成了有力的打击。

接下来是武汉会战,这场战役发生在1938年10月,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先后失去了北京、天津等许多大城市。

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攻占武汉,进一步打击中国的抵抗力量。

然而,中国军民坚决抵抗,展现了顽强的抗战精神。

中国军队采取了顽强的抵抗,坚决保卫武汉。

在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经历了血战,最终成功挫败了日军的攻势。

这场战役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量,也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极大的士气。

最后是平津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临门一脚。

在这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逐渐削弱了日本侵略者的力量。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和天津地区展开的一场决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战斗力量,凭借着坚定意志和巨大牺牲,最终在平津战役中全歼了日军,并成功解放了北平和天津。

这场战役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胜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决定性战役。

总之,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战胜日本侵略的决定性战役包括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平津战役。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民族解放斗争,战争期间涌现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与战略。

这些战役与战略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和最终的胜利结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抗日战争中的几个重要战役与战略,探索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场重要战斗。

该战役于1937年8月13日爆发在上海附近的淞沪区域。

面对敌人的强大进攻,中国军队以顽强的意志和精湛的战术,顽强地抵抗了长时间的进攻。

尽管最终中国军队被迫撤退,但他们在战役中展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和抵抗意志对于整个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的鼓舞作用。

二、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1933年中国军队在抗击日本关东军进攻时取得的一次重要胜利。

当时,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山西平型关展开激烈战斗。

中国军队利用地理优势和巧妙战术,在困境中取得了反攻的机会,并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日本侵略军。

这场胜利极大地振奋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也给了其他地区的抗日军队以信心,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持续时间长达五个多月,从1938年到1939年。

在武汉这个战略要地,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激烈战斗。

尽管中国军队最终被迫撤离武汉,但他们在会战中展现出来的顽强抵抗精神和英勇战斗,无疑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鼓舞,并为后续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1940年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发动的一场大规模战役。

在此战役中,中国军队利用游击战和阻击战的战术,展开了大规模的袭击。

中国的游击队和军队瞄准占领区的日本军队,成功地策动了一系列的袭击行动,对日军和保安团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场战役有效地遏制了日本侵略势力,提高了中国人民的士气,也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起来,抗日战争中的战役与战略不仅仅是对敌人的战斗,更是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象征。

这些战役与战略在政治、军事和社会层面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1.淞沪会战简介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

[1]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

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

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

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2.上高会战“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

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

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

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

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有哪些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介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是中国战争史上的里程碑,它代表着中国人民驱赶日本侵略者的历程,同时也象征着中国人民不畏牺牲,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

上高会战又被成为锦江会战,它是抗日战争十大战役之一。

上高会战有“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之称,所以这场战役闻名中外。

上高会战爆发在1941年3月15日,日方由圆部和一郎带领,他指挥两个师团、一个混合旅团从南昌等地出发,前往上高地区进行攻击。

圆部和一郎想通过上高会战消灭国民党军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的主力。

此次上高会战中,中国军队消灭了日方指挥官岩永等人,共歼灭敌人一万六千多人,并且击落日军一台战斗机,并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蒋介石得知上高会战大捷后,以军委会的名义授予了上高会战主力军队74军一面“飞虎旗”。

上高会战的胜利狠狠打击了日军的气势,并且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击日军的信心。

除此之外,历时2个多月的太原会战也是抗日战争十大战争之一。

太原会战身为抗日战争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它以显著的战绩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在华北战场的力量。

抗日战争的意义一: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奴役和压迫的耻辱,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成为抗战的最强音和主旋律: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勤劳勇敢,不畏强暴、血战到底,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三:中国抗战的胜利创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它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学习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22场大会战整个八年抗战,国军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双方投入几十万的兵力。

由于国民革命军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了330000多人的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兵,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

此战日军伤亡50000余人。

来源华夏历史网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此时国民革命军兵力凋零,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开始了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0000多人。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国民革命军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

此战国民革命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0000余人。

但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

徐州会战 1938年1月——5月21日日军打通了津溥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革命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鬼子10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兰封会战 1938年5月21日——6月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包围。

最后由于蒋军嫡系将领的无能,国民革命军最终功亏一篑。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10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而结束,但国民革命军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0000人、近100000名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了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转载注意来源随枣会战 1939年5月1日——20日武汉会战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国民革命军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省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衡阳保卫战图片
任安羌之战
历史背景: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 征军入缅作战。4月17日,中国远征军前 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经过激 烈战斗,中国军队收复仁安羌,解救了7 000余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 国传教士、新闻记者。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 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 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 克奇迹”。图为1944年9月,中国远征军攻 打滇西腾冲。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十大战役
长沙会战 中条山战役 衡阳保卫战 常德会战 仁安羌之战 百团大战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历史背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
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 烧了两天两夜。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 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 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 (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 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这场震惊世界 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 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十大战役中参战双方死亡的人数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长沙会战
日军 中国
衡阳保卫战
仁安羌之战

衡山保卫战
历史背景: 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 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 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 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 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 相东条英机倒台。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 陷落。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 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

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与战略在中国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这场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中国人民以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成功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略,它们对于最终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开始阶段的一场重要战役。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进攻上海的行动。

中国军民以顽强的抵抗精神,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尽管中国军队在装备和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成功地抵御了日军的进攻。

最终,日军在淞沪会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军民的抵抗精神也得到了彰显。

二、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8年10月,日军发动了对武汉的进攻。

武汉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军事意义。

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采取了积极的防御策略,通过炮火和地雷等手段,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同时,中国军队还利用地形和河流等自然条件,成功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

最终,日军在武汉会战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军队成功地保卫了武汉。

三、八年抗战的持久战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持久战略,这是一种与日军实力不对等的战略选择。

中国军队通过采取游击战、地道战等战术,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

同时,中国军队还利用广大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抗日游击队和抗日义勇军,进行了有效的游击战。

这种持久战略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使其无法迅速占领中国的大片土地。

四、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一次重要反攻行动。

1940年8月,中国军队在中共中央的指挥下,发动了对日军的全面进攻。

中国军队通过集中兵力、密切配合的战术,成功地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势,对日军的防线造成了重大破坏。

这场战役不仅使日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也提振了中国军民的士气,对于整个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

1933年9月,日军发动了对平型关的进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有名的战役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

那么你知道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抗战有名的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抗战有名的战役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

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

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平型关战役:1937年9月中旬,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占领大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企图进逼太原。

为了配合友军作战,阻挡日军的攻势,八路军第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奉命开抵平型关地区集结待机。

9月23日,第115师派出独立团和骑兵营插到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地区活动,以钳制和打击增援平型关之日军。

24日夜,又以3个团的兵力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公路两侧山地,等待来犯之敌。

25日7时许,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全部进入设伏地域,八路军预伏部队居高临下,迅速向敌发起猛烈攻击,顿时打乱了日军的指挥系统,敌军的车辆自相碰撞,人仰马翻,乱成一团。

这时,我军战士勇猛地冲向公路,对敌实行分割围歼,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

经过一天的激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的胜利。

八路军在平型关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

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

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3月23日,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阵地突进。

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

24日,濑谷支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

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

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

28日,突入台儿庄的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

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特全体官兵应加重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

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庄之敌完全包围。

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

日军拚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

中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

双方陷于苦战。

6日晚,中国军队全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

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部被歼。

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

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1万余人。

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国抗战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

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

这次战役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

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

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

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

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

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

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

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

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

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

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

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全国军民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黄土岭之战:1939年11月7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在河北涞源黄土岭伏击日军,击毙号称“名将之花”的日军阿部规秀。

此役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沉重打击了日军中素称精锐的第五师团。

昆仑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罕见的一场成功的正面攻击战。

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有11000人负伤,5500人为国捐躯。

五原大捷:1940年3月20日晚,傅作义亲率主力奇袭五原。

至3月22日彻底消灭日伪军,击毙绥西警备总司令永川信夫、特务机关长桑原中佐以下日伪军3000多人。

上高战役:1941年3月15日至4月9日,中日军队在赣北上高进行了为时25天的会战。

中国军队毙伤日军指挥官岩永以下1.5万多人。

对中国军队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会战。

仁安羌大捷: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了保障当时中国惟一有效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并援助新结成的盟友英国,1942年3月,中国10万远征军入缅作战。

1942年4月17日,远征军派新编66军38师113团前往解救被日军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军。

经过激烈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仁安羌油田地区,使7000余名被围被俘英军及5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得救脱险。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第一次主动进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英军脱险被称为是“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

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集中8万余人的兵力和130余架飞机,对常德地区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

中国军队集中28个师约19.4万人、飞机100余架,进行防御。

1943年11月2日,会战打响。

常德会战历时65天,这在抗战相持阶段是少见的。

战斗激烈、伤亡惨重。

日军伤亡4万余人,战死3名联队长;中国军队死伤5万余人,3名师长阵亡。

中国军队不仅顶住了日军的进攻,而且将日军赶出了常德,保住了这一战略要地,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后顾之忧,打通了中印、中缅公路。

常德会战被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