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国际物流管理》课程教案大纲年月日第一部分课程教案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在国际物流中,通过适当控制和科学组织,促进物资或商品的合理流动,使国际间物资或商品的流动路线最佳、流通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益最大。

在教案过程中,有关的知识体系按不同程度分三个层次做出要求。

了解:要求学员知道这部分内容。

一般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教案应强调与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使学员能够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各章教案内容及教案要求第一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物流系统基本概念;描述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描述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㈠重点掌握、国际物流系统内涵()物流系统要素()物流系统的分类()物流系统基本模式()物流系统的目标()物流系统结构及其关系、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模式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㈢了解国际物流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描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㈠重点掌握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㈡一般掌握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㈢了解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简述第三章国际货物报检报关业务管理实务(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物仓储管理岗位操作流程;描述国际货物仓储业务运作管理程序。

二、教案内容与要求㈠重点掌握国际货物报检业务基本程序国际货物报关业务基本程序㈡一般掌握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管理岗位操作流程㈢了解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简述第四章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实务(建议学时)一、教案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应该能够准确阐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国际海运代理业务、国际陆运代理业务、国际空运代理业务、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基本概念;描述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岗位操作流程。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天津商业大学《国际物流》课程简介课程编号10223002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时36 学分 2学时分配授课: 36实验:上机:实践:实践(周):考核方式案例讨论+结业论文,案例讨论成绩占50% ,结业论文成绩占50%开课学院经济学院更新时间2012年9月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课程内容: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

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加速,我国对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社会对既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务,又具备中英文双语沟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国际物流》课程适应了经济全球背景下不断增长的国际物流需求,作为国际商务专业国际物流方向的选修课程,主统介绍了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环境、物流与供应链运作、物流供应链设计等内容,具体包括全球化与国际贸易、供应链战略、物流服务提供商、采购与外包、库存管理、仓储与物料管理、供应链中的运输、信息流与相关技术、物流与财务管理、物流绩效的度量与管理、集成与协同、新供应链设计等内容。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展开案例剖析与研究,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征、物流系统等,熟悉国际物流实务的基本内容。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天津商业大学《国际物流》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0223002 课程名称国际物流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时36 学分 2学时分配授课: 36实验:上机:实践:实践(周):考核方式案例讨论+结业论文,案例讨论成绩占50% ,结业论文成绩占50%开课学院经济学院更新时间2012年9月适用专业国际商务专业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演变第二节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三节国际物流的发展教学难点: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的特点及区别教学重点:国际物流于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及工作原理第二章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第一节国际贸易发展第二节全球化第三节外包第四节离岸外包第五节对流不平衡教学难点:全球化与全球贸易教学重点:外包与离岸外包在国际贸易与物流中的作用第三章供应链战略第一节战略第二节制造业的发展第三节精益生产第四节敏捷供应链与大规模定制第五节物流组合战略第六节供应链计划考虑的关键因素教学难点:物流与供应链战略的分类框架教学重点:物流与供应链战略在公司战略的作用与制定第四章物流服务提供商第一节物流公司的种类第二节第四方物流第三节承运人的职责第四节物流服务提供商及服务选择教学难点:国际贸易术语的权责关系教学重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及作用第五章采购与外包第一节供货、购买与采购第二节国际贸易、外包与离岸外包的增长第三节外包失败的因素第四节评估和选择承包方第五节外包方和承包方关系的发展教学难点:影响外包和采购决策的影响因素教学重点:采购的构成及如何选择承包方第六章库存管理第一节库存管理的重要性第二节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第三节库存控制系统第四节供应链库存管理第五节库存策略与存货类型的匹配第六节库存削减原则教学难点: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教学重点:供应链库存管理第七章仓储与物料管理第一节全球供应链中的仓储第二节仓库布局的设计第三节产能管理第四节牛鞭效应第五节物料计划与控制第六节仓库管理系统与自动化第七节工作组织与工作设计教学难点:牛鞭效应教学重点:物料计划与控制第八章供应链中的运输第一节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第二节运输基础设施规划第三节运输营运、配送中心及出厂价加成法的作用第四节运输模型第五节运输服务效率教学难点:运输模型教学重点: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及营运第九章信息流与相关技术第一节全球供应链中信息的作用第二节信息可视化和透明度第三节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射频识别技术第五节供应链知识管理教学难点:供应链网络中的技术应用教学重点:供应网络中的知识管理第十章物流与财务管理第一节财务会计第二节财务管理第三节管理会计教学难点:关键会计报表教学重点:物流公司内部的财会信息及解读第十一章物流绩效的度量与管理第一节基本度量第二节绩效管理的驱动力第三节选择最佳度量方式第四节物流绩效度量的指标第五节物流成本绩效教学难点:物流绩效度量教学重点:物流度量的基本形式、指标体系和方法第十二章供应链的脆弱性、风险性、鲁棒性与弹性第一节相关概念第二节风险管理的不足第三节全面分析方法第四节非结构性问题的简单框架教学难点:不同风险的含义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教学重点:供应链风险的关键理论第十三章集成与协同第一节供应链集成第二节供应链协同的原理与方法第三节供应链协同计划与管理库存教学难点:供应链内外部集成与协同的含义教学重点:供应链协同的具体方法第十四章可持续发展物流与供应链系统第一节绿色革命与供应链设计第二节物流效率解决的方案第三节逆向物流教学难点:物流可持续发展中的内容教学重点: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术语第十五章新供应链的设计第一节供应链管理战略和实践第二节产品和供应链的同步化设计第三节供应链成本和价值的确定第四节供应链设计的建模教学难点:供应链成本和价值的确定及建模教学重点:如何设计新供应链二、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教学,阐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起源,使用术语解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 国际陆路运输 1. 主要内容:铁路货物运输基本知识;国际铁路货物联运;中国内 地对香港地区的铁路货物运输;国际公路货物运输。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铁路线路的概念;铁路运输的特点;国际铁路 货物运输的分类;国际铁路货物联运的概念;国际铁路货物联运办理的 业务种类;整车、零担、大吨位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进出口货物的程 序;国际铁路联运货物运费的计算。
第三节 出入境运输工具、集装箱的检验检疫
1. 主要内容:出入境运输工具的检验检疫、出入境集装箱的检验检 疫。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集装箱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集装箱检验的项目和要求。 (三) 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无。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讲授法介绍各知识点,中间结合课堂讨论进行分析。
二、课程简介 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
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 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 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通 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 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 等,并要求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解决企业物流 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 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 主要内容:介绍《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则》 的基本情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牙规则》、《汉堡规则》、《维斯比规 则》制定背景、基本内容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海牙规则》、《汉堡规则》、 《维斯比规则》的基本内容。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国际物流》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辅修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物流管理发展现状、物流特征、物流系统、配送以及物流管理、IT物流的关系、物流今后发展趋势等,并要求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初步解决企业物流配送网络优化和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

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本课程的对进出口单证、报关和堆场等模块处理加强学生对国际物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满足各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基础,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为《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物流学概论》,为后面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物流业务、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国际物流的空间格局、国际贸易口岸、国际物流信息系统、非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国际物流中心与仓储包装、国际物流发展展望。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知识,培养国际物流运作的能力和进行企业国际物流动作的战略选择。

(三)素质目标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教学项目(二)实习实训项目四、教学评价1、考核项目: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应用。

2、考核方式:考查。

3、成绩评定:考试课程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

其中,平时成绩(40%):出情率,课堂表现,学生遵守纪律以及上课积极参与活动情况。

期末考试(60%):理论知识测试。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五、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物流的含义;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含义二、国际物流的特征三、国际物流的分类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本章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物流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熟悉国际贸易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术语,了解对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教学重点和难点:1、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2、国际贸易术语;3、对外合同签定应注意的内容;第一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分类二、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一、经销与代理二、招标与投标三、拍卖、寄售与展卖四、加工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术语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与相关国际惯例二、几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三、国际贸易术语选用的标准与注意内容第四节对外贸易合同的磋商及主要条款一、交易磋商与合同的签定二、合同相关条款的解析第五节对外贸易合同的履行一、出口合同的履行二、进口合同的履行小结:想要学习国际物流,必须要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就是比较详细的从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着眼,分析国际贸易相关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学习,在课时选择上也要偏多一点;第三章国际物流运输业务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物流运输方式的含义、分类,掌握国际海上运输业务、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和国际多式联运业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合同要件;2、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相关提单;3、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4、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成本计算和运输方式选择;第一节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一、国际物流运输的含义二、国际物流运输的方式和分类三、国际物流运输方式选择原则和管理第二节国际海上运输业务一、货物托运二、装运期三、装运港口和目的港四、运输单据五、费用计收第三节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一、集装箱含义及其分类二、集装箱货物装载的方式三、集装箱货物的流转与交接方式四、集装箱运输的货运程序五、集装箱提单六、铁路、公路集装箱货运程序第四节国际航空运输业务一、国际航空运输概述二、国际航空运输程序三、航空货运单和相关费用四、航空快递第四节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一、国际多式联运概述二、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三、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和相关组织四、国际多式联运提单和基本程序小结:本部分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涉及到运输的全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距离比较远;在具体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案例,从一个案例中总结这种运输方式中相关知识点和在选择中应该注意的内容;第四章国际运输代理业务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职能;重点掌握国际海上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和航空货运代理业务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货运代理人的业务范围;2、国际海上货物代理进、出口业务流程;3、国际船舶代理业务流程;4、国际航空货运进、出口业务运输代理业务流程;第一节国际货运代理人与国际物流一、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基本概念二、国际货运代理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三、国际货运代理人的业务范围四、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职责和义务第二节国际海上货运代理业务一、国际海上货物代理出口业务流程二、国际海上货物代理进口业务流程第三节国际船舶代理业务一、国际船舶代理业务范围二、国际船舶代理业务流程第四节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业务一、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概述二、国际航空货运出口业务运输代理业务流程三、国际航空货运进口业务运输代理业务流程小结:国际货运代理是物流公司的职能之一;运输职能越来越脱离物流企业,一般以运输代理形式出现;这里主要讲海上、船舶和航空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为了深入了解,案例讲解很重要;一定要把枯燥的货运流程讲活;第五章货物进出境报关制度与程序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在国际物流中如何合理报关、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同时熟练的掌握转关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对出口退税的相关管理和违规处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一般货物进出口报关的程序;2、报关中各种税费的计量;3、货物转关的管理;第一节报关与海关管理一、报关二、海关管理第二节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一、一般进出口货物的含义二、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第三节进出口货物的转关制度一、转关运输和转关运输货物二、办理转关运输应具备的条件三、转关货物的报关方式第四节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的管理一、出口收汇核销制度二、进口收汇核销制度第四节国家对出口退税的管理一、出口退税的含义二、出口退税的凭证和范围三、出口退税的基本过程四、违规处理小结:报关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章内容从报关出发,让学生了解如何报关,在报关中注意的事项和如何通关才更为迅速;在教学中,结合失败的案例分析更为恰当;第六章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与程序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相关管理制度,掌握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相关过程和注意事项;熟悉我国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2、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程序;第一节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一、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概述二、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职责范围和组成三、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第二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程序一、受理报检二、检验检疫与鉴定三、计费四、签证通关与放行第三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检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小结:出入境检验检疫在国际贸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章内容是让学生熟悉相关环节和相关内容,以便在工作中熟练掌握;在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第七章国际货运保险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海洋运输有那些保险;掌握路上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和邮政包裹保险的相关内容和除外责任范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各种保险的内容;2、各种保险的计费;3、各种保险的除外责任;第一节海上运输货物保险一、海上运输货物保险概述二、我国海运保险险别三、海洋运输保险相关内容第二节陆上运输货物保险一、陆运险二、陆运一切险三、陆运险的除外责任第三节航空运输货物保险一、航空运输险二、航空运输一切险三、航空运输战争险第四节邮政包裹运输保险一、邮包险二、邮包一切险三、邮包战争险第五节保险单据小结:本章内容重点在于保险;保险在国际运输和贸易中尤为重要,如何合理运用是规避运输风险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强调保险的重要性;第八章国际物流运做管理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区域物流相关知识和我国在国际物流中的相关法律规定;掌握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物流运作的相关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区域与区域物流;2、国际化采购、生产和配送;3、我国在国际物流的相关法规;第一节区域物流一、关于物流、贸易与生产布局关系的理论分析二、经济区域与区域物流三、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物流运作一、全球物流的特征二、国际化采购三、国际化生产四、国际化配送第三节国际物流相关法律一、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二、国际货物运输法规三、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四、我国的对外贸易法与进出口行政法规小结:本部分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国际物流运作环节和相关过程,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第八章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物流企业如何有效的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区域与区域物流;2、国际化采购、生产和配送;3、我国在国际物流的相关法规;第一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二、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第二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信息化二、网络化三、标准化小结:国际物流不仅仅运输、报关、检验检疫等内容,更重要的是打造信息化平台,从物流中获得经济效益;通过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分析国际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从物流从实体运行转变为实体与信息建设一体化建设方面,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创造更多的价值;六、教学时数分配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54节学分:3分七、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国际物流第三版王任祥主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目:1、李长霞国际物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张清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杨霞芳国际物流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美PierreDavid;RichardStewartInternationalLogistics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王赫男,毕晓芬主编国际物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蒋元涛国际物流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087、陈代芬国际物流报关实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寇亚明国际物流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唐渊国际物流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0、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1、何发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2、李苏剑游战清胡波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4、张远昌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5、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2008报关员考试教材指定用书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16、兰影2008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7、张为群李贤明国际货物运输地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8、涂永式江虹欧阳北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八、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取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现实案例进行教学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九、推荐网站2008中国国际物流节唯一官方网站:中国物流行业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中国海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门户网站:十、其他一讨论题1、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关系2、国际物流发展趋势和对我们的要求3、国际物流运输方式有那些,如何选择4、国际运输代理在国际物流中的作用5、如何报关、报检,要注意那些内容6、国际货物保险有那些,为什么要保险二作业每章作业1次;三案例每章应结合具体的案例展开分析;四建议国际物流涉及内容很多,在一个学期很难学好;因而建议:一方面,提供更多学时,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提供各种辅助资料,尤其是实务方面的,让学习更贴近实际;。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编号:二、计划总学时:总学时:51学时;理论:25学时;实训:26学时。

三、课程性质:国际物流学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

四、课程任务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国际物流的特点;掌握国际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国际物流各功能模块的基本活动,先进技术及其运作特点;熟悉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熟悉供应链管理和相关信息技术,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现实物流活动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能够适应在未来国际贸易工作岗位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扩充学生的物流知识,提高物流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学习了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概论、信息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直接针对学生进入社会就业而教授的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

六、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一)现代物流概述1、物流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物流的分类3、物流系统重点:正确理解现代物流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对物流进行分类;了解物流系统的构成。

难点:正确理解现代物流概念及物流系统的构成。

(二)物流活动构成1、包装2、装卸搬运的概念、方式、作用及合理化措施3、运输4、储存5、流通加工6、物流信息重点:各分销物流环节的概念和合理化措施;配送中心的规划;库存管理。

难点:配送中心的规划;库存管理。

(三)物流标准1、物流标准概述2、物流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3、物流标准化重点:物流标准制定的基本方法难点:物流标准化的方法(四)物流系统1、物流系统概述2、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3、物流系统化重点: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难点:物流系统的设计(五)第三方物流1、第三方物流概述2、第三方物流原理3、第三方物流管理4、第三方物流服务重点:第三方物流的基本理论及应用原理难点:第三方物流运作的技巧和策略(六)配送与配送中心1、配送概述2、配送中心概述3、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重点:现代物流配送的基本方法、技巧和策略难点: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技能(七)国际物流1、国际物流概述2、国际物流系统3、国际物流管理重点:国际物流管理的内容难点:国际物流的分类(八)产业物流1、农业物流2、制造业物流3、批发零业物流4、快递业物流重点:各产业物流的概特征难点:零售业物流的运营模式七、教学方法国际物流学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因此采用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International Logistics 课程代码: 092041)一、前言1.课程性质国际物流,即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双语课。

是从事国际贸易、跨国经营及国际运输等相关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课程。

2.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物流理论和操作实务,熟悉国际物流的运作规则和组织方法等。

3.使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全日制本学生。

4.基本教学要求通过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际物流理论、组织方法和运作规则,了解发达国家国际物流的特点、模式和最新进展;并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学习、英文文献阅读讲解、课后训练等方式的组织,培养学生从事国际物流相关工作的国际视野和必要的英语读写能力。

5.要求先修课程《物流管理概论》、《大学英语四级》。

二、教学内容第一篇国际物流导论Part 1 overview of international logistics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Chapter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logistics教学要求:掌握国际物流的含义和任务,了解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背景,重点理解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一、国际物流的分类二、国际物流的定义三、国际物流的任务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兴起背景及其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兴起背景二、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思考题:1.什么是国际物流及其任务?2.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的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国际物流中的政府影响Chapter 2 Government Influences o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教学要求:了解与国内物流相比,国际物流受政府干预的原因及其表现,增进对国际物流复杂性的理解。

(完整版)《国际货物运输》教学大纲

(完整版)《国际货物运输》教学大纲

《国际货物运输》课程学习指导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本课程属专业课程,授课对象是交通运输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专科生。

通过对本课程的讲授,应使学生了解国内与国外的国际货物运输发展概况,掌握国际货物运输的组织程序、具体操作、主要单证和管理方法。

希望本课程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国际货物运输行业及其它相关行业,如运输代理、运输保险、海关、金融、世界贸易组织等多方位信息的世界之窗。

二、学习内容安排,重、难点把握第一章国际货物运输概述本章要求学生通过对运输业性质、特点的理解,明确外贸运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掌握运输代理人的概念和业务范围。

理解:运输的概念、性质、特点和作用;领会: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几种主要方式;掌握:运输代理人的概念和业务范围。

第二章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基本知识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对海上运输中的船舶、港口、航线及经营方式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和把握。

明确:国际海上货物运输的特点、地位、作用和发展;理解:海上运输基础知识(船舶、港口、航线等各相关方面知识);重点掌握: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两种经营方式(即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的特点和作用;应用:班轮运费的计算。

第三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本章要求通过对海运提单和租船合同的性质、作用、种类和主要条款的了解和把握,深刻建立海运提单的概念;同时掌握租船合同的概念。

重点掌握:海运提单的性质、作用、种类及特点,租船合同的概念和种类;理解:海运提单的主要内容,租船合同的主要条款;了解: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及国际航运组织;本章难点在于对海运提单性质和作用的把握。

第四章海运进出口货物运输本章内容是海上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具体体现,是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主要突出海上进、出口货物运输的组织程序、业务环节和运输单证的流转等。

重点掌握:海上进口、出口货物运输的组织程序(主要业务环节和操作程序),主要运输单证的内容、作用及流转;明确: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事故赔偿原则及索赔单证;本章难点在于运输组织与单证流转间的衔接与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

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

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物流的含义;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一、国际物流的含义二、国际物流的特征三、国际物流的分类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

本章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物流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熟悉国际贸易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术语,了解对外合同的磋商与履行。

教学重点和难点:1、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关系;2、国际贸易术语;3、对外合同签定应注意的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分类二、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一、经销与代理二、招标与投标三、拍卖、寄售与展卖四、加工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术语一、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与相关国际惯例二、几种常用的国际贸易术语三、国际贸易术语选用的标准与注意内容第四节对外贸易合同的磋商及主要条款一、交易磋商与合同的签定二、合同相关条款的解析第五节对外贸易合同的履行一、出口合同的履行二、进口合同的履行小结:想要学习国际物流,必须要掌握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

本节内容就是比较详细的从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着眼,分析国际贸易相关内容。

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学习,在课时选择上也要偏多一点。

第三章国际物流运输业务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物流运输方式的含义、分类,掌握国际海上运输业务、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和国际多式联运业务。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合同要件;2、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相关提单;3、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4、国际物流运输各种方式成本计算和运输方式选择。

第一节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一、国际物流运输的含义二、国际物流运输的方式和分类三、国际物流运输方式选择原则和管理第二节国际海上运输业务一、货物托运二、装运期三、装运港口和目的港四、运输单据五、费用计收第三节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一、集装箱含义及其分类二、集装箱货物装载的方式三、集装箱货物的流转与交接方式四、集装箱运输的货运程序五、集装箱提单六、铁路、公路集装箱货运程序第四节国际航空运输业务一、国际航空运输概述二、国际航空运输程序三、航空货运单和相关费用四、航空快递第四节国际多式联运业务一、国际多式联运概述二、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三、国际多式联运业务和相关组织四、国际多式联运提单和基本程序小结:本部分和国际贸易紧密相连,涉及到运输的全过程。

对于学生来说,距离比较远。

在具体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案例,从一个案例中总结这种运输方式中相关知识点和在选择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第四章国际运输代理业务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职能。

重点掌握国际海上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和航空货运代理业务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国际货运代理人的业务范围;2、国际海上货物代理进、出口业务流程;3、国际船舶代理业务流程;4、国际航空货运进、出口业务运输代理业务流程。

第一节国际货运代理人与国际物流一、国际货运代理人的基本概念二、国际货运代理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三、国际货运代理人的业务范围四、国际货运代理人的职责和义务第二节国际海上货运代理业务一、国际海上货物代理出口业务流程二、国际海上货物代理进口业务流程第三节国际船舶代理业务一、国际船舶代理业务范围二、国际船舶代理业务流程第四节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业务一、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概述二、国际航空货运出口业务运输代理业务流程三、国际航空货运进口业务运输代理业务流程小结:国际货运代理是物流公司的职能之一。

运输职能越来越脱离物流企业,一般以运输代理形式出现。

这里主要讲海上、船舶和航空货运代理的相关知识。

为了深入了解,案例讲解很重要。

一定要把枯燥的货运流程讲活。

第五章货物进出境报关制度与程序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在国际物流中如何合理报关、相关程序和注意事项;同时熟练的掌握转关的相关知识。

了解国家对出口退税的相关管理和违规处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一般货物进出口报关的程序;2、报关中各种税费的计量;3、货物转关的管理。

第一节报关与海关管理一、报关二、海关管理第二节一般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一、一般进出口货物的含义二、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第三节进出口货物的转关制度一、转关运输和转关运输货物二、办理转关运输应具备的条件三、转关货物的报关方式第四节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的管理一、出口收汇核销制度二、进口收汇核销制度第四节国家对出口退税的管理一、出口退税的含义二、出口退税的凭证和范围三、出口退税的基本过程四、违规处理小结:报关在国际贸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章内容从报关出发,让学生了解如何报关,在报关中注意的事项和如何通关才更为迅速。

在教学中,结合失败的案例分析更为恰当。

第六章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与程序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相关管理制度,掌握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相关过程和注意事项。

熟悉我国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建设和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和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2、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程序。

第一节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一、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概述二、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职责范围和组成三、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第二节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程序一、受理报检二、检验检疫与鉴定三、计费四、签证通关与放行第三节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检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小结:出入境检验检疫在国际贸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本章内容是让学生熟悉相关环节和相关内容,以便在工作中熟练掌握。

在教学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第七章国际货运保险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海洋运输有那些保险。

掌握路上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和邮政包裹保险的相关内容和除外责任范围。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各种保险的内容;2、各种保险的计费;3、各种保险的除外责任。

第一节海上运输货物保险一、海上运输货物保险概述二、我国海运保险险别三、海洋运输保险相关内容第二节陆上运输货物保险一、陆运险二、陆运一切险三、陆运险的除外责任第三节航空运输货物保险一、航空运输险二、航空运输一切险三、航空运输战争险第四节邮政包裹运输保险一、邮包险二、邮包一切险三、邮包战争险第五节保险单据小结:本章内容重点在于保险。

保险在国际运输和贸易中尤为重要,如何合理运用是规避运输风险的重要手段。

一定要强调保险的重要性。

第八章国际物流运做管理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区域物流相关知识和我国在国际物流中的相关法律规定。

掌握经济全球化下企业物流运作的相关内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区域与区域物流;2、国际化采购、生产和配送;3、我国在国际物流的相关法规。

第一节区域物流一、关于物流、贸易与生产布局关系的理论分析二、经济区域与区域物流三、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第二节经济全球化下的企业物流运作一、全球物流的特征二、国际化采购三、国际化生产四、国际化配送第三节国际物流相关法律一、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二、国际货物运输法规三、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合同四、我国的对外贸易法与进出口行政法规小结:本部分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掌握国际物流运作环节和相关过程,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第八章国际物流信息化建设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物流企业如何有效的建设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经济区域与区域物流;2、国际化采购、生产和配送;3、我国在国际物流的相关法规。

第一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二、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第二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一、信息化二、网络化三、标准化小结:国际物流不仅仅运输、报关、检验检疫等内容,更重要的是打造信息化平台,从物流中获得经济效益。

通过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分析国际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使得学生从物流从实体运行转变为实体与信息建设一体化建设方面,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六、教学时数分配国际物流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总学时:54节学分:3分七、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国际物流(第三版)》王任祥主编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年参考书目:1、李长霞国际物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张清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杨霞芳国际物流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 (美)Pierre David;Richard Stewart International Logistics(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王赫男,毕晓芬主编国际物流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蒋元涛国际物流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20087、陈代芬国际物流报关实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8、寇亚明国际物流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9、唐渊国际物流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10、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11、何发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12、李苏剑游战清胡波企业物流管理理论与案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3、陈子侠现代物流学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14、张远昌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15、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 2008报关员考试教材指定用书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816、兰影 2008年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培训教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17、张为群李贤明国际货物运输地理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18、涂永式江虹欧阳北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八、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讲授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取结合教材内容选取现实案例进行教学(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