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脂肪、蛋白质关系

合集下载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

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过程与相互关系展开全文糖又称碳水化合物,包括蔗糖(红糖、白糖、砂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淀粉、糊精和糖原等。

在这些糖中,除了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外,其余的糖都要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热能。

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4千卡能量,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

人体中的糖大部分由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道的水解作用,以葡萄糖的形式吸收后进入人体,在细胞内经细胞呼吸产生大量能量,为各种生命活动所用;脂肪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人体的膳食脂肪来源主要是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富含饱和脂肪酸(40%~60%),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0%~50%。

植物性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0%~90%),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仅为10%~20%。

人体内脂肪代谢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图:蛋白质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种类最多的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食物中的动植物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后,经消化道的吸收进入细胞,再合成各类蛋白质。

在人体细胞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同一种物质也往往有几条代谢途径,例如,糖、脂质和氨基酸在细胞内部都有各自不同的代谢特点,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往往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各条代谢途径之间,可以通过一些枢纽性中间代谢物发生联系,或相互协调,或相互制约,从而确保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通常上来讲,营养物质的转化代谢可以分为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糖类与蛋白质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

下面就对这三大营养物质转化代谢关系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一)蛋白质与脂肪之间的转化代谢关系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蛋白质不会转化为脂肪,但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或病理情况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有些中间产物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再转化成合成脂肪的原料,继而合成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皮下、肠系膜等处储存
脂肪 分解 甘油、脂肪酸
氧化分解 CO2+H2O+Q
转变 糖元等
三、蛋白质代谢
1、来源:主要是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2、利用:蛋白质 消化分解 氨基酸 吸收 血液
合成 各种组织蛋白质、酶、激素等
氨基转换 新的氨基酸
氨基酸
含氮部分:氨基 转变 尿素
脱氨基酸
氧化分解 CO2+H2O+Q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2、利用:淀粉 消化分解 葡萄糖 吸收 血液(血糖)
葡萄糖
氧化分解 CO2+H2O+Q 合成 肝糖元
合成 肌糖元
转变 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二、脂质代谢
1、来源:主要是脂肪,另有少量磷脂、胆固醇 等。
2、利用:脂肪 消化分解 甘油、脂肪酸 吸收 血液
4、营养不良:蛋白质摄部分
合成糖类、脂肪
四、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


②③

脂质
氨基酸(非必需)
①少量转化
②糖类较多时转化
③中间产物氨基转换 ④脱氨基合成
⑤脱氨基合成
五、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低血糖:饥饿或肝功能减退时,造成血糖浓 度过低。
2、肥胖:耗能过少或遗传、内分泌失调等引起 脂肪过多积存。
3、肝硬化:肝功能减退或磷脂合成过少时,脂 肪在肝脏积累引起脂肪肝,使肝细胞坏死、结 缔组织增生而造成肝硬化。

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师什么?板书:消化生:糖类——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2、这些营养物质如何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生:血液和淋巴循环板书:运输过度问:这些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后如何被人体利用?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三类营养物质的利用板书:利用一、营养物质的利用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1、糖类的利用人体内的糖类主要来自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经过小肠的消化吸收后糖类变成小分子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形成——血糖,血糖实际上是血液中的葡萄糖问: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被利用的?生:氧化分解供能一产生一CO2+H2O+能量合成糖元有肝糖元(在肝脏中合成)和肌糖元(在骨骼肌细胞中合成),主要区别,肝糖元可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转变为脂肪贮存师:简单的我们可把利用途径归纳为三点: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变思考: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呢?生:肝糖元的分解脂肪、蛋白质的转化师:而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用途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保持在90mg/100ml左右思考:北京鸭是如何在短期内育肥?(分析:育肥也即增加体内的脂肪)生:人工填饲富含糖类饲料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模拟人体内糖类的利用途径分析蛋白质和脂肪在组织细胞内的利用(生讨论)脂肪一一甘油和脂肪酸一一合成脂肪贮存――氧化分解供能(C02、H20、能量)——少量转变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合成自身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产物是C02、水、含氮废物, 如尿素等)――合成糖类和脂肪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人体内三大类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糖类 -------- 脂肪(板书)师: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使人体获得能量,而这些营养主要来自于食物,人体往往又要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消耗能量,体内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蛋白质糖元的形式储存。

二、人体内的能量师:获得能量=消耗能量+贮存能量(板书)A、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消耗人体有机物积累B、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消耗人体有机物减少问: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能量供给不足,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将消瘦,体质下降,严重的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还会引起神经性厌食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2、根据儿童、成人、老人的主要特征,比较获得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的多少?儿童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生长发育成人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维持平衡老人获得能量v消耗能量变瘦、衰老过渡:人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时不仅产生能量还会产生一些废物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二氧化碳、水、尿素、尿酸以及一些多余的无机盐问:这些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否则将会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自学导引】一、三大类物质的代谢1.糖类代谢2.脂类代谢3.蛋白质代谢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1.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是可以转化的思考:家畜饲养富含糖类的饲料可以育肥,说明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2.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思考: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为脂类,说明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

3.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还相互制约着。

思考: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和动物体需要能量时,氧化分解供能的顺序是糖类、脂类、蛋白质。

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2.脂类代谢与人体健康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思考导学】1.猪的育肥阶段,增加富糖类的饲料,可在短时间内催肥长膘,为什么?答案:在猪体内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

2.空腹喝牛奶,为什么营养价值会降低?答案:空腹喝牛奶时,因人体急需能量,氨基酸会通过脱氨基作用被氧化分解放能。

3.用蛋白质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经检测随尿排出的葡萄糖会大大增加,为什么?答案:蛋白质能够转变成葡萄糖。

4.偏食的人为什么会导致营养不良?答案:因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偏食会导致人体内氨基酸的种类不齐全,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会导致营养不良。

【学法指导】1.掌握糖元的有关问题糖元是由许许多多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它微溶于水,能通过氧化分解或酵解而迅速释放能量。

糖元除由葡萄糖合成以外,其他单糖如果糖、半乳糖等也能合成。

由单糖合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合成。

糖元的合成主要在肝脏和肌肉中进行。

糖元还可以由非糖物质如甘油、丙酮酸、乳酸、某些氨基酸转变而成。

由非糖物质转变成糖元的过程,就叫糖元的异生作用。

糖元的异生作用发生在肝脏中。

上述两个过程可以图解如下:糖元是一种可以迅速利用的贮能形式(脂肪虽然贮能最多,但不像糖元那样能被迅速利用)。

因此,糖元的合成和异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当大量的食物经过消化,其中的葡萄糖被陆续吸收入血液以后,血糖含量会显著地增加。

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脂肪糖类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脂肪、糖类和蛋白质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食物中存在,并通过消化过程被人体吸收利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它们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中。

首先,在胃中,脂肪与胃酸混合,形成乳状物。

然后,乳状物进入小肠,通过胆汁和胰液的作用,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胆汁中的胆盐与脂肪酸和甘油结合,形成胆盐酯,使其能够在水溶液中悬浮。

最后,胆盐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重新合成为脂肪,经过淋巴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细胞中。

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主要通过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获得。

糖类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口腔、胃和小肠中。

首先,在口腔中,唾液中的酶开始将淀粉分解为糖类。

然后,糖类进入胃,胃酸的作用会抑制口腔中的酶的活性。

接着,糖类进入小肠,胰液中的酶继续将淀粉分解为糖类,并将其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是人体主要利用的糖类。

最后,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被运输到全身细胞中,供给能量。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供给人体能量的来源。

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中。

首先,在胃中,胃酸的作用会使蛋白质开始被分解为较小的多肽链。

然后,蛋白质进入小肠,胰液中的酶继续将蛋白质分解为更小的多肽链和氨基酸。

最后,小肠上皮细胞针对不同的氨基酸进行吸收,并将其转运到肝脏和全身细胞中,供给细胞合成新的蛋白质或作为能量来源。

脂肪、糖类和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分别经历了胃和小肠中的一系列酶的作用,最终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运输到全身细胞中。

这一过程为人体提供了能量和必需的营养物质,维持了身体的正常运转。

了解脂肪、糖类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对于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摄入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糖类、脂类、蛋白质

糖类、脂类、蛋白质

pK2=8.95
NH2
pK3=10.53
Lys++
Lys+
Lys±
Lys-
pI
8.95+10.53 2
9.74
(06年联赛)40.赖氨酸有3个pK值,pKl=2.1;pK2=9.0; pK3=10.5;赖氨酸的pI为
A.2.2 B.5.55 C.6.3 D.9.75 E.10.5
【参考答案】D 解析:氨基酸的解离特点是羧基解离度大于氨基,且 解离常数逐渐增大,pI=两性离子两侧pK的算术平均 值。赖氨酸含两个—NH2,所以,pK1(-COOH)为 2.1 ,pK2(-NH2)为9.0,pK3(-NH2)为10.5。 pK2 和pK3是两性离子两侧的pK。
天然氨基酸几乎都为L型。
(四)氨基酸的分类:
极性氨基酸
1.按侧链区分:
非极性氨基酸
2.按人和动物能否合成: 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通过食物摄取) 非必需氨基酸(体内通过转氨基等过程能合成) 必需氨基酸共8种:
赖氨酸(Lys) 色氨酸(Trp)
苯丙氨酸(Phe)亮氨酸(Leu)
异亮氨酸(Ile) 苏氨酸(Thr)
五碳糖和六碳糖等在溶液中大多不成上述的链式,
而成环式结构。
半缩醛碳原子或异头碳原子
-OH半缩醛羟基
分子内亲核 加成
透视式环状结构
(五)单糖的镜像异构体:
两个异构体的构象如同物体与镜中的像的关系。
天然葡萄糖都为D型,但由于第一位C(异头碳) 上—OH空间可存在于两个位置,从而又派生出两个 异构体。
三.多糖:
1.淀粉:植物细胞中储存态的糖。
通式: (C6H10O5)n n为α—D-G的数目 分类:
直链淀粉:G以1-4糖苷键连接,不分支,卷曲为螺旋形。

糖类,脂肪,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

糖类,脂肪,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在产能方面有一些共同点。

本文将分别介绍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产能特点,并总结它们的相同点。

一、糖类的产能特点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糖类在人体内被分解为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每克糖类产生4千卡的能量,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脂肪的产能特点脂肪是人体存储能量的主要形式,也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

脂肪在人体内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通过有氧代谢产生能量。

每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能量,是人体产能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蛋白质的产能特点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营养物质,也可以产生一定的能量。

蛋白质在人体内被分解为氨基酸,通过氧化代谢产生能量。

每克蛋白质产生4千卡的能量,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源之一。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产能的相同点1. 产能来源相同: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人体产能的重要来源,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转化为能量供给人体使用。

2. 能量产出相同:无论是糖类、脂肪还是蛋白质,它们在单位重量下所产生的能量都是明确的,糖类和蛋白质每克产生4千卡能量,而脂肪每克产生9千卡能量。

虽然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产能方面有相同点,但它们在其他方面也有诸多差异。

差异一:存储形式不同糖类主要以肝糖和肌肉糖的形式存储在人体内,供应短期能量需求。

脂肪则以脂肪酸的形式存储在脂肪细胞中,用于长期能量储备。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储存量相对较少,主要用于构建和修复组织。

差异二:能量利用效率不同脂肪的能量密度最高,每克产生的能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两倍多,因此在能量利用效率上更高。

糖类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因为它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相对复杂。

蛋白质的能量利用效率也较低,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主要用于构建和修复组织。

差异三:功能不同糖类主要作为能量供给物质,提供运动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脂肪除了能量供给外,还起到保护内脏和维持体温的作用。

蛋白质除了能量供给外,还参与体内酶的形成、维持酸碱平衡和免疫功能等。

三大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供能的关系问题

三大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供能的关系问题

三大营养物质在正常情况下供能的关系问题按照课本内容,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是有顺序的,先糖类供能,供能不足,再脂肪供能,还不行,最后蛋白质供能。

当然到了蛋白质供能,可能也有糖类和脂肪的功能。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对抗的球类游戏项目。

它的特点是集体性、对抗性、趣味性。

判定名次和成绩相等判定名次的方法。

径赛项目中,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顺序,是以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内沿的垂直面的先后为准。

以决赛的成绩作为个人的最高成绩,而不以预、次、复赛的成绩判定最后名次。

田赛项目中,远度项目以比赛的六次试跳或试掷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个人的最好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然后以各运动员的最高成绩排列名次。

高度项目以每名运动员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全能运动项目,以各运动员全部项目得分的总和排定名次。

如遇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应按下列规定处理:在径赛的预、次、复赛中,按成绩录取最后名次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成绩相等,如对下一赛次或决赛人数没有影响,则成绩相等的运动员都应录取;如有影响,则应抽签决定进入下一赛次的人选。

此种抽签应在有关裁判长领导和组织下,成绩相等的运动员自己抽签决定。

决赛中出现第一名成绩相等,裁判长有权决定这些成绩相等运动员重新比赛,则名次并列。

其他名次相等时,则并列。

田赛高度项目比赛成绩相等的录取办法: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相等: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其造成成绩相等的失败高度中的最低的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

如仍不能判定,则横竿应提升或降低,提升和降低的高度,跳高为2厘米,撑竿跳高为5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决定名次的试跳,有关运动员必须参加。

如涉及其它名次时,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三大供能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转换关系
一、糖类转换关系(如图)
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蛋白质代谢后就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存在)。

所以,从这个方面说,如果要减少脂肪的储存量,那么就尽可能少给身体补充糖类。

二、脂肪转换关系(如图)
脂肪可以转化为糖,但不能转化为蛋白质。

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减少脂肪,那么就需要将脂肪尽可能转化为糖类后,让糖类为运动供能。

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减肥,为什么要做长时间的有氧运动。

就是要脂肪氧化分解供能以及转换为糖元。

三、蛋白质转换关系(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