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精品课文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红楼春趣》课文原文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红楼春趣》课文原文8.红楼春趣《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
读后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
”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断了绳,拿下他来。
”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
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
”探春道:“紫鹃也学小器了。
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
”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
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晦气。
”紫鹃听了,赶令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
这里小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个美人风筝来,也有搬高凳去的,也有捆剪子股的,也有拨籰子的。
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
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个软翅子大风凰好。
”宝钗笑道:“果然。
”因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翠墨笑嘻嘻的果然也取去了。
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我的那个大鱼取来。
”小丫头子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
”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 探春笑道:“横竖是给你放晦气罢了。
”宝玉道:“也罢。
再把那个大螃蟹拿来罢。
”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美人并籰子来,说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
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
”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命叫放起来。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祖父的园子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第7课祖⽗的园⼦课⽂ 《祖⽗的园⼦》是五年级下册语⽂第7课,课⽂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由⾃在的童年⽣活。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第7课《祖⽗的园⼦》课⽂,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语⽂第7课《祖⽗的园⼦》课⽂ 我家有⼀个⼤花园,这花园⾥蜜蜂、蝴蝶、蜻蜒、蚂蚱,样样都有。
蝴蝶有⽩蝴蝶、黄蝴蝶。
这种蝴蝶⼩,不太好看。
好看的是⼤红蝴蝶,满⾝带着⾦粉。
蜻蜓是⾦的,蚂蚱是绿的。
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绒⽑,落到⼀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个⼩⽑球,停在上⾯⼀动不动了。
花园⾥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个果园。
祖母喜欢养⽺,⽺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还有⼀棵樱桃树、⼀棵李⼦树,因为樱桃和李⼦都不⼤结果⼦,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
⼩的时候,只觉得园⼦⾥边就有⼀棵⼤榆树。
这榆树在园⼦的西北⾓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榆树先冒烟。
太阳⼀出来,榆树的叶⼦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样。
祖⽗整天都在园⼦⾥,我也跟着他在⾥⾯转。
祖⽗戴⼀顶⼤草帽,我戴⼀顶⼩草帽;祖⽗栽花,我就栽花;祖⽗拔草,我就拔草。
祖⽗种⼩⽩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脚把那下了种的⼟窝⼀个⼀个地溜平。
其实,不过是东⼀脚西⼀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把它踢飞了。
祖⽗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拿不动锄头杆,祖⽗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锄头乱钩⼀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穗留着。
祖⽗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
” 祖⽗⼤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我说:“是的。
” 我看祖⽗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拿来给你看。
” 我跑到屋⾥拿了⼀个⾕穗,远远地抛给祖⽗,说:“这不是⼀样的吗?” 祖⽗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备课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必备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必备课文包括以下几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
《村晚》
《从军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游子吟》
《鸟鸣涧》
《凉州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乡村四月》
《再见了,亲人》部分段落
回顾拓展四“日积月累”
第二十一课《猴王出世》节选
回顾拓展五“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五“读读背背”
第二十五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三自然段。
语文园地六“读读背背”
第二十六课《威尼斯的小艇》3-6自然段
语文园地七“读读背背”
第二十九课《古诗两首》
语文园地八“读读背背”
《草原》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重要课文。
为了获得完整的课程内容和最新教材版本的信息,建议查阅人教版教科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课文原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课文原文
自相矛盾
我们班收到了一个礼物——一只母鸡。
同学们看到母鸡把蛋下在了地上,都很高兴。
第二天,母鸡又下了一个蛋。
大家高兴地说:“原来母鸡每天
都能下一个蛋。
”
第三天,母鸡又下了一个蛋。
同学们更高兴了,一个同学说:“三天过去了,母鸡已经下了三个蛋了。
”
第四天,母鸡依旧下了一个蛋。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现在是第四天,母鸡一共下了四个蛋了。
”也有人说:“不对,现在是第四天,母鸡下了三个蛋。
”
同学们一时间争得不可开交。
老师笑着出了个主意,她说:“我们可以数一下,看看母鸡下了几个蛋。
”
大家都齐刷刷地数了起来,结果却是五个数字。
有些同学愣住了,不知所措。
老师岔开话题,告诉同学们:“其实,每个结论都有道理,但
有时候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们在讨论问题时,要善于思考,认真观察,不要想当然。
”
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
大家也明白,有时候争论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月是故乡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3課《月是故鄉明》課文原文每個人都有個故鄉,每個人的故鄉都有個月亮。
人人都愛自己故鄉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個月亮,未免顯得有點兒孤單。
因此,在中國古代詩文中,月亮總有什麼東西當陪襯,最多的是山和水,什麼“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山東西北部大平原上。
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見過山,也不知山為何物。
我曾想像,山大概是一個圓而粗的柱子吧,頂天立地,好不威風。
以後到了濟南,才見到山,恍然大悟:山原來是這個樣子啊!因此,我在故鄉裏望月,從來不同山聯繫。
像蘇東坡說的“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完全是我無法想像的。
至於水,我故鄉的小村子卻到處都是。
幾個大葦坑占了村子面積的一多半。
在我這個小孩子眼中,雖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樣有氣派,但也頗有一點兒煙波浩渺之勢。
到了夏天,黃昏以後,我躺在坑邊場院的地上,數天上的星星。
有時候在古柳下麵點起篝火,然後上樹一搖,成群的知了飛落下來,比白天用嚼爛的麥粒去粘要容易得多。
我天天晚上樂此不疲,天天盼望黃昏早早來臨。
到了更晚的時候,我走到坑邊,抬頭看到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水裏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
我當時雖然還不懂什麼叫詩興,可覺得心中油然有什麼東西在萌動。
有時候在坑邊玩很久,才回家睡覺。
在夢中見到兩個月亮疊在一起,清光更加晶瑩澄澈。
我在故鄉只呆了六年,以後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
在濟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過四年,又回到濟南呆了一年,然後在歐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現在已經四十多年了。
在這期間,我曾到過將近三十個國家,看到過許許多多的月亮。
在風光旖旎的瑞士萊蒙湖上,在平沙無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
這些月亮應該說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非常喜歡。
但是,看到它們,我立刻就會想到故鄉葦坑上面和水中的那個小月亮。
對比之下,我感到這些廣闊世界的大月亮,無論如何比不上我那心愛的小月亮。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篇一:《将相和》课文原文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
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
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叫蔺相如的,勇敢机智,也许他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
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
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五年级下册最精彩的课文

五年级下册最精彩的课文
五年级下册有很多精彩的课文,其中最精彩的一篇可能是《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结构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课文运用多角度比喻、拟人的写作手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总之,《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威尼斯的美丽和独特文化,同时也学习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完整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完整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草原》课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9、桃花心木主备人:王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桃花心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学习目标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段。
三、比读书正确流利(第一次先学后教)1、检查预习情况。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课文了,你们读的好吗?那老师可要看看你们读的怎么样了?2、发现错误及时更正,学生再读黑板上的易错字。
过度:同学们预习的效果还真的不错,相信课文学起来会更轻松。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四、比说话(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自学指导一轻声读3—6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用什么方法种植桃花心木苗的,与其他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在文中画一画,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
(3分钟后比谁找得准、说得好)先学:学生读书,思考,准备。
后教:师:种树人是用什么方法种植桃花心木苗的,与其他人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谁能把你画的句子读一读?1、学生读:“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不同的是,这是旱地,不是水田。
师:嗯,因为个子高,他种树的姿势与众不同。
谁还画了不同的句子?2、学生读:“树苗种下以后,他总是隔几天才来浇水。
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每天都在桃花心木苗林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哟,读了这一段,同学们你对种树人有什么感受啊?生:奇怪师:嗯,真是一个怪人!他哪里怪?小声读一读找一找。
学生小声读文后举手。
师:你来说,他哪里怪?生1: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还有谁觉得他这里怪?(多数学生举手)谁能把你心中奇怪的感受读出来?课件出示:“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浇水也没有规律,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找一名学生读这一句。
如果读得好,老师说:老师发现他在读的时候强调了这几个词,(出示课件:“的是,他来的天数,浇水,浇得多,浇得少。
”)如果学生读得不好,老师说:当你的心中感到奇怪,语气中就会有一种疑惑,有一种惊奇,就会不由自主的强调某些词,请听老师读一遍。
(出示课件:“的是,他来的天数,浇水,浇得多,浇得少。
”老师范读)谁想读?(找两名学生读这一句。
评价建议:读得不错,谁还想试试?嗯嗯,你的语气里充满了疑惑。
读得真好,你皱起的眉头就像一个问号。
)师:这一句出现了两个“没有规律”,谁能说说什么没有规律?生:来的天数没有规律,浇水没有规律。
师:来的天数,也就是——浇水的天数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也没有规律!板书:天数多少这一段中种树人还有哪里怪?生: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刚才是两个“没有规律”,现在又有一个“不一定”,什么不一定?生:浇水的时间不一定。
教师板书:时间3、师: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回顾:浇水的天数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浇水的时间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让我奇怪的是——谁画了相关句子?找学生读:“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的就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为树苗浇水。
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容?”师:一个奇怪的种树人,吸引了我的注意,让我心中的疑惑与日俱增!可以说是疑问重重!谁能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这几句话?(课件出示: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为树苗浇水。
但懒的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棵树苗枯萎了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
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容?)(找两名名学生朗读)过渡句:同学们,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带着心中大大的问号去和种树人面对面的交流。
(二)自学指导二自由读7-11自然段,从种树人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文中做出标注。
(4分钟后比谁读得好、说得好)先学:学生读书,思考,准备。
后教:1、师:谁先读一读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一名学生读。
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生1: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几个星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
种树是百年的基业。
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
师:树木要面临的是百年的风雨,百年的旱涝,没有人能精心呵护它们一百年,它们必须靠自己!要学会自己找水源!你还知道了什么?生2: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
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师: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几天下一次?——天数不一定;上午或下午?——时间不一定;一次下多少?——浇水多少不一定。
原来,种树人一直都在模仿老天下雨,为的就是让小树苗学会自己找水源啊!真是——用、心、良、苦!课文读到这里,老师有些感动,你们有没有感动?谁能说说你的感受,你想说什么?(评价语言:看似不经意,其实很用心;种树人对小树苗的爱原来如此深沉,像父母一样)因为种树人知道——谁来读?课件出示: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取水分,树苗很自然就枯萎了。
但是,只要能在不确定中去寻找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不确定”出现了两次。
对于小树苗来说,“不确定”指的可能是什么?生:很多天不下雨,烈日曝晒,风吹雨淋,冬天土地冰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体会一下,谁来读?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悟?生:只有生命力顽强的树苗,才能在这种不确定中汲取水分,把根深深扎进土地,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学生意思接近即可,老师可以顺着学生的话总结)师:就这样一个平凡的种树人,说出的话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让人不禁生出敬佩之心。
谁愿意扮演这位种树人,微笑着、语重心长地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指名(2-3人)读一读。
(评价:也许那位种树人就像你一样和蔼可亲;你有点严肃,但读得很动情;你真诚的声音打动了大家,谢谢你;)2、师:同学们,老师忽然有一个想法,种树人的话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了?小树苗太小了,所以承受不了那么多的不确定,如果树苗小的时候我们按时按量浇水,精心照料,它是不是就能茁壮成长?生:不对!(引导学生读种树人的第二段话)3、师:树苗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一个做人的大道理。
谁找到了?生: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生:人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是一件好事,能让人更加坚强,更能经得起生命的考验。
生:一帆风顺的生活会让人变得软弱和无能,一点点打击都经受不了。
生:生活中的困难,能锻炼人的能力,增强人的毅力。
生:有些意外情况的发生能让我们增强应对的能力。
……师:这句中的“不确定”可能是什么?(学生说)教师出示名人图片及资料,讲述:这些身残志坚的人,都在经历了痛苦的打击之后,经历了“不确定”之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坚强,他们成功了!他们是可敬、可爱的人!除了这些沉重的打击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可能是什么呢?(多让学生谈)生:放学忽然下雨(教会我们阴天要带雨伞)生:爸爸妈妈打工,没人给我按时做饭。
(锻炼你的生活自理能力)生:考试时遇到一道难题。
(告诉我们平时学习要努力)生:买东西发现钱丢了。
(教会我们做事谨慎小心)生:走路摔倒,衣服脏了。
(以后走路就不会边走边玩了)生:生活的变化无常……师:生活没有脚本,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许多的“不确定”会在不经意间来临。
我们就是在这些“不确定”中慢慢长大,越来越勇敢,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坚强!就像小树苗一样,当我们把根深深扎进土地里,我们就会变得强大起来,无所畏惧!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所以,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不要懊恼和哭泣,因为——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所以,当你伤心、失望、想要放弃的时候,请一定要对自己说——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4、师:从你们的声音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心中的感动,作者林清玄和我们一样被感动了!课件出示:(学生齐读)我听了种树人关于种树的谈话之后,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圃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
师:“触动”,你怎么理解?(打动、受到启发、心灵被感动震撼)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会有被触动的感觉?生:种树人朴实的话,使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
生:种树人的话对作者的影响很大。
生:作者想到自己,想要做一个能经受住生命考验的人。
生:每次走过苗圃,作者就会想起种树人和种树人说的含义深刻的话。
师:也许就是缘于这样一种“被触动”的感受,林清玄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懂得了这个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经得起生命的考验!这种通过一个故事,揭示一个道理的写作手法就是——借事喻理!(板书)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经过种树人的培育,如今又怎样了呢?出示课件(图片配文字):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指名读一遍。
师:作者写桃花心木长得这么旺盛,其实是为了验证?师:我们应该感谢林清玄,这节课他不仅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还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字的美!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都像桃花心木那样,在不确定中顽强生长,长得优雅自在,生机勃勃!五、当堂训练师:让我们怀着心中的感动回顾全文,完成下面的填空。
(1分钟后比比谁说得好)课件展示:这篇课文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
六、作业搜集林清玄的散文读一读。
板书设计:桃花心木天数借事喻理多少不确定生命考验时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3.学习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回忆课文,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桃花心木》,谁能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检测。
指名轮流朗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桃花心木》一课,板书课题。
二、比说话——体会写法我们继续走进《桃花心木》,一起看看从《桃花心木》一课中懂得怎样的道理?1.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2.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提示:自由读文,举例说说课文中借事喻理的写作方法。
3.生自学,交流汇报三、比写字——美观正确1.接下来我们比一比谁会写的字写得美观、正确。
2.课件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己看生字,重点看你不会的,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笔画.(3分钟后听写)四、作业:抄写会写的字每字3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