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系统结构与建模》-习题解答
生态系统模型思考题答案

⽣态系统模型思考题答案作物⽣长模拟(⼀)1.举例说明什么是状态、速率和驱动变量。
状态变量(State variable):指系统的总量,如⽣物量、⼟壤中总含⽔量等驱动变量或驱动⽅程(Driving variable):系统外部因⼦或描述系统外部因⼦影响的⽅程,如太阳辐射、⽓温、降⽔.速率变量(Rate variable):特定时刻单位时间内状态变量的变化量。
例如⼈⼝增长速率:State (t+Δt) = State (t) + Rate (t)·Δt ,⽤Rate (t) = State (t)(t时间时⼈⼝数)*constant(⼈⼝增长率)2.简要说明各产量⽔平的主要影响因⼦。
⼀.作物产量的决定因素:作物性状、光、CO2、温度(1)作物⽣理性状:如CO2的同化能⼒、⽣育期长度、收获指数、叶⾯积指数,等等. 以及作物类型,如C3和C4作物,像⼩麦是C3作物,⽟⽶是C4作物,⽟⽶⽐⼩麦的最⼤单叶光合能⼒要强;⾕类作物、根茎作物、⾖科作物、油料作物的作物产量也不相同。
(2)光照:是光和作⽤的能量来源,形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影响光和作⽤的重要因素。
光强-光合曲线中有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植物光合作⽤达到最⼤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光合作⽤和呼吸作⽤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般来说,光补偿点⾼的植物其光饱和点也⾼:草本>⽊本植物;C4>C3植物;阳⽣>阴⽣植物。
即随着有效光强的不断增加,光合速率也不断增加,当有效光强达到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 CO2:是光合作⽤的主要原料,CO2浓度增加,作物的光合速率提⾼,但是到达饱和点,光合数量从降低。
C4植物的CO2补偿点和饱和点均低于C3植物。
增加CO2浓度可提⾼植物的光合能⼒,尤其对C3植物效果明显。
CO2浓度增加,⽓孔导度下降,蒸腾速率降低,植物的⽔分利⽤效率提⾼。
(4)温度:作物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温度,最适温度。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工程习题集及答案
题一
问题:描述环境工程的定义和目标。
答案:环境工程是研究和解决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与改善方法的工程学科。
其主要目标包括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题二
问题:列举环境工程所涉及的几个领域。
答案:环境工程涉及的领域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
土壤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管理、环境风险评估等。
题三
问题:简述环境工程师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答案:环境工程师负责设计、建设和运营环境保护设施,开展
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参与环境政策制定,进
行环境技术研究等。
题四
问题:环境影响评价(EIA)是什么?简要描述其目的和流程。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或计划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判断
和减轻项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主要流程包括项目调查和论证、
环境影响预测、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公众参与和决策、环境管理及
监督等。
题五
问题:介绍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答案:目前常用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物理治理技术(如过滤、吸附、沉淀等)、化学治理技术(如氧化、还原、中和等)、生物治理技术(如生物降解、生物滤池等)、能源利用技术(如废物能源化利用)等。
题六
问题:解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答案: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其能够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发展。
其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预防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环境系统分析第一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环境系统分析第一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环境系统分析》第一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1.简述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参考答案:系统分析是针对所研究的问题的整体,对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外部条件进行全面的、互相联系的和发展的研究,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替代方案。
为此,系统分析过程必须遵循整体性原理、最优性原理、阶层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环境适应性原理。
整体性原理是指,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是以系统最优为总目标结合在一起的,各个元素的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联系都必须服从这一总目标。
整体性原理是系统分析最主要、最基本的原理。
最优性原理是指系统分析的结果应力求系统的最优解,通过调整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结构。
阶层性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着层次结构,这种结构形成了系统内部各元素的主次和重要性程度,是形成有序系统的重要依据。
动态性原理是指一个系统总是处在不断运动发展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探寻系统的最优解。
环境适应性原理是指一个系统总是处在外部环境的约束之中,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环境适应性是建立系统约束的重要依据。
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分解、综合和评价的反复协调,达到系统的最优化。
分解和综合是系统分析的两个主要环节。
分解就是研究和描述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特征,掌握各要素的变化规律,也就是模型化;综合是研究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有机组合,达到系统的总目标最优,也就是最优化。
2.系统的各个特征在最优化模型中各起着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整体性特征是构造系统模型的出发点,只有那些与系统有关的元素及其变量才能进入模型;相关性特征是识别模型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系统模型的基础;目的性特征则是建立系统目标和目标体系的指导和依据;阶层性特征表明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层次关系,是辨别变量重要性的依据;环境适应性则为建立系统外部约束条件提供了基础。
3.数学模型在系统分析中起什么作用?系统分析是否一定要应用数学模型?参考答案:数学模型是系统分析的工具和手段,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抽象化:运用数学方法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通过数学符号及各种表达形式建立研究客体的内部规律及其与外部的联系,从而可以运用数学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环境系统分析复习题

概念解释:1.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执行特定功能的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系统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研究过程,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确定一个系统所应具备的功能和相应的环境条件,以确定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方案。
3.环境系统分析:是研究环境系统规划、设计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技术科学,它以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污染物对人体和生态的影响,环境工程技术原理和环境经济学等为依据,并综合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采用现代管理的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对环境问题和防止工程进行系统分析,谋求整体优化解决。
4.环境质量基本模型:反映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数学模型,称为环境质量基本模型,简称基本模型。
5.灰箱模型:复杂问题,主要因果关系清楚,但许多机理细节(参数)不明,可描述事物运动状态的大致变化,与实际情况有一定误差,又称半机理模型(许多含物理意义的统计模型)。
6. 黑箱模型:即输入-输出模型。
因果关系不明,只有输入、输出统计关系,仅在一定区间内基本正确。
需要大量的输入,输出数据以获得经验模型。
它们可在日常例行观察中积累,也可由专门实验获得。
.7.白箱模型:因果关系十分清楚,物理、化学运动机理(参数)完全掌握;可精确描述事物运动状态的全部变化,又称机理模型8. 推流迁移:推流迁移是指在气流或水流作用下污染物产生的转移作用。
推流作用只改变污染物的位置而不改变污染物的浓度。
9. 湍流扩散:湍流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流速、压力、浓度等)的瞬时值相对于其时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散现象10. 弥散:由于横断面上实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在用断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运动时,就必须考虑一个附加的,由流速不均匀引起的作用。
11.污染物到达岸边(或地面)所需的距离:在二维环境中,污染物中心排放下,如果岸边的污染物浓度达到断面平均浓度的5%,则称污染物到达岸边或地面,从污染物排放点到污染物到达岸边的距离称为污染物到达岸边所需的距离。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习题集及题解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习题集及题解
内容概要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习题集及题解》为《环境系统分析教程》的配套用书,针对环境质量模型、内陆水体水质模型、河口及近岸海域水质模型、流域非点源模型、大气质量模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模型、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环境决策分析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编写了大量的习题,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书后还附有重要的计算图表、公式等,供查阅和使用。
《环境系统分析教程习题集及题解》可供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选作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参考。
建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建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A. 建筑能源系统B. 建筑环境控制C. 建筑结构设计D. 建筑设备管理答案:C解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研究建筑能源系统、建筑环境控制以及建筑设备管理,而建筑结构设计属于土木工程专业范畴。
2. 建筑环境控制中,以下哪项不是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声音答案:D解析: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声音属于室外环境质量的指标。
3. 建筑能源系统中,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光伏发电B. 太阳能热水C. 地热能D. 太阳能空气加热答案:C解析:太阳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空气加热,地热能不属于太阳能利用方式。
4. 在建筑节能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节能措施?A. 增加墙体保温B. 使用高效节能窗C. 增加室内照明D. 优化建筑布局答案:C解析:增加墙体保温、使用高效节能窗和优化建筑布局都是有效的节能措施,而增加室内照明会增加能耗,不利于节能。
5. 以下哪项不是建筑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A. 设备维护B. 设备更新C. 设备采购D. 设备销售答案:D解析:建筑设备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更新和设备采购,设备销售不属于建筑设备管理的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以下哪些?A. 热力学B. 流体力学C. 材料科学D. 环境科学答案:A、B、C、D解析: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热力学、流体力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2. 建筑环境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A. 提高室内舒适度B. 降低能耗C. 减少污染物排放D. 提高建筑安全性答案:A、B、C解析:建筑环境控制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室内舒适度、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建筑安全性是建筑结构设计的目标。
软件体系结构考试习题集含答案样本

1.面向对象办法优势体当前(ABD )A.简化软件开发过程B.支持软件复用C.提高软件运营效率D.改进软件构造2.顾客界面设计中三条“黄金规则”是(ABC )A.使系统处在顾客控制之中B.减少顾客记忆承担C.保持界面一致性D.保证顾客易学性E.顾客界面分析和设计过程是迭代, 其中涉及活动是(ABCD )F.顾客、任务以及环境分析和建模G.界面设计H.界面实现I.界面确认3.界面确认需要注意三个方面(ABC )A.界面对的完毕了顾客任务, 适应顾客任务变化B.易学性和易用限度C.顾客接受限度D.顾客习惯4.顾客界面分析时普通采用信息获取方式涉及(ABCD )A.顾客会谈B.销售人员信息采集C.市场分析D.顾客支持人员信息收集5.(C )把完毕一种特定功能动作序列抽象为一种过程名和参数表A.数据抽象B.动作抽象C.过程抽象D.类型抽象6.(A)把一种数据对象定义抽象为一种数据类型名A.数据抽象B.动作抽象C.过程抽象D.类型抽象7.软件体系构造设计需要考虑如下(ABCD )A.合用性B.构造稳定性C.可扩展性D.可复用性8.模块设计时应当考虑(AB )A.模块功能独立B.模块信息隐藏C.模块接口简朴D.模块实现简朴9.一种完整软件设计重要活动涉及有(ABCD )A.体系构造设计B.界面设计C.模块/子系统设计、D.数据模型、过程/算法设计等E.模块化是指把一种复杂问题分割成若干个可管理小问题后, 更易于理解, 模块化正是以此为根据, 在划分模块过程中应当考虑到(ABC )F.模块可分解性、可组装型G.模块可理解性、持续性、H.模块保护1.尽量低分割模块, 使得问题难度降到最2.什么是软件工程?构成软件工程要素是什么?3.软件工程是将系统化、规范、可度量办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营和维护过程, 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开发和管理之中, 对所选办法研究。
软件工程要素由办法、工具和过程构成。
办法支撑过程和工具, 而过程和工具增进办法学研究。
建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建环专业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城市给水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给水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配水管网B. 干管C. 支管D. 泵站答案:D2. 城市排水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排水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污水管网B. 雨水管网C. 污水泵站D. 给水管网答案:D3. 城市供热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供热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热源B. 热网C. 热用户D. 给水管网答案:D4. 城市燃气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燃气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储气设施B. 输气管道C. 配气管道D. 雨水管网5. 城市环卫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环卫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垃圾收集设施B. 垃圾处理设施C. 垃圾运输设施D. 给水管网答案:D6. 城市照明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照明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路灯B. 照明控制设备C. 照明配电设施D. 雨水管网答案:D7. 城市交通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交通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道路B. 桥梁C. 隧道D. 给水管网答案:D8. 城市绿化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绿化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树木B. 草坪C. 花坛D. 雨水管网答案:D9. 城市防洪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防洪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B. 排洪渠C. 泵站D. 给水管网答案:D10. 城市抗震系统中,下列哪项不是抗震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抗震结构B. 抗震加固C. 抗震设计D. 雨水管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城市给水系统中,下列哪些是给水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配水管网B. 干管C. 支管D. 雨水管网答案:ABC12. 城市排水系统中,下列哪些是排水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污水管网B. 雨水管网C. 污水泵站D. 给水管网答案:ABC13. 城市供热系统中,下列哪些是供热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热源B. 热网C. 热用户D. 给水管网答案:ABC14. 城市燃气系统中,下列哪些是燃气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A. 储气设施B. 输气管道C. 配气管道D. 雨水管网答案:ABC15. 城市环卫系统中,下列哪些是环卫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A. 垃圾收集设施B. 垃圾处理设施C. 垃圾运输设施D. 给水管网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城市给水系统中,雨水管网是给水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 大环境系统模型——环境质量基本模型计算题1、河流中稳定排放污水,污水排放量)(q 为·s -1,污水中BOD 5=30mg·L -1,河流径流量)(Q m 3·s -1,河水平均流速)(x u 为 m 3·s -1,河水BOD 5的本底浓度为 mg·L -1。
已知,BOD 5的衰减速率常数12.0-=d k ,弥散系数1210-⋅=s m D x 。
试求排放点下游10km 处BOD 5的浓度。
解(1)求起始点的5BOD 初始浓度 根据一维稳态初始浓度式,有(P36)12,c q i o Q c c Q q+=+ q —污水流量5.50.50.15300.15 5.5⨯+⨯=+11.2832()mg L -=⋅~(2)求下游10km 处的5BOD 浓度a.河流推流和弥散共同作用下的i c ,任一维稳态浓度分布公式,有:,exp 12x i i o xu xc c D ⎡⎤⎛=⎢⎥ ⎢⎥⎝⎣⎦(P36)(3)30.310101.2832exp 1210⎡⎤⎛⨯⨯=-⎢⎥ ⨯⎢⎥⎝⎣⎦11.18793()mg L -=⋅ b.忽略弥散作用,只考虑推流的i c,exp i i o x kx c c u ⎛⎫=- ⎪⎝⎭P36(4)()310.2/8640010101.2832exp 0.31.18791()mg L -⎡⎤⨯⨯=-⎢⎥⎣⎦=⋅}由题可见,在稳态条件下,考虑和忽略弥散,两者的计算结果几乎一致,说明存在对流作用时。
纵向弥散对污染物的影响可忽略。
2、连续点源排放,源强为50g.s -1,河流水深m .h 51=,流速-130s .m .u x =,横向弥散系数-125s .m D y =,污染衰减速率常数0=k 。
试求: ⑴在无边界的情况下,)102000()(m ,m y ,x =处污染物的浓度;⑵在边界上排放,环境宽度无限大时,)102000()(m ,m y ,x =处的污染物浓度; ⑶在边界上排放,环境宽度m B 100=时,)102000()(m ,m y ,x =处的污染物浓度。
解(1)依无边界条件下二维的连续点源稳态排放公式若忽略横向流速y u =0,且纵向扩散的影响远小于推(对)流的影响0x D =P38(4)无边界(2(,)exp 4x i y x u y kx c x y D x u ⎡⎤⎛⎫=--⎢⎥ ⎪⎢⎥⎝⎭⎣⎦则:20.310(2000,10)1452000i c ⎡⎤⨯=-⨯⎢⎥⨯⨯⎣⎦10.17()mg L -=⋅(2)边界排放,环境宽度无限大的i c 依公式(5)2exp 4x i y x u y kx c D x u ⎡⎤⎛⎫=--⎢⎥ ⎪⎢⎥⎝⎭⎣⎦即此种情况下i c 为(1)的2倍故21(2000,10)2(2000,10)0.34()i ic c mg L -==⋅()(1) (3)边界上排放,且B=100m 时的i c 公式(6):22211(2)(2)exp exp exp exp444x x xin ny y y xu y u nB y u nB y kx cD x D x D x u∞∞==⎧⎫⎡⎤⎡⎤⎡⎤⎛⎫-+⎪=-+-+--⎢⎥⎢⎥⎢⎥⎬ ⎪⎢⎥⎢⎥⎢⎥⎝⎭⎪⎣⎦⎣⎦⎣⎦⎭∑∑则:(3)(2000,10)ic=22244110.3100.3(210010)0.3(210010)exp exp exp1 452000452000452000n nn n==⎧⎫⎡⎤⎡⎤⎡⎤⨯⨯⨯-⨯⨯+⎪⎪-+-+-⨯⎨⎬⎢⎥⎢⎥⎢⎥⨯⨯⨯⨯⨯⨯⎪⎪⎣⎦⎣⎦⎣⎦⎩⎭∑∑()() {} 0.34340.99930.76280.31960.07350.00930.33080.28340.06140.0073 =++++++++10.97780.98()mg L-=≈⋅3、一维均匀稳态河流,初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150L.mgco=,纵向弥散系数-1252s.m.Dx=,衰减系数-110d.k=,河流断面平均流速成为0.5m.s-1。
试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下游500m处的污染物浓度。
⑴一般解析解;⑵忽略弥散作用时的解;⑶忽略推流作用时的解;⑷忽略衰减作用时的解。
解(1):一般解析解:,已知:150c mg L-=⋅,212.5xD m s-=⋅,10.1k d-=,10.5xu m s-=⋅由一维稳态解的表达式(3)有:(500)exp12xoxu xc m cD⎡⎤⎛=-⎢⎥⎢⎥⎝⎣⎦0.550050exp12 2.5⎡⎤⎛⎢⎥⨯⎢⎥=⨯⎢⎥⎢⎥⎝⎭⎣⎦149.94()mg L-=⋅(2)忽略弥散作用:此时xD=0()1,0.1/360024500exp 50exp 49.94()0.5i i o x kx c c mg L u -⨯⨯⎛⎫⎛⎫=-=-=⋅ ⎪ ⎪⎝⎭⎝⎭特征方程为2x k D λ=则λ= #则方程的通解为12expc c c =+初始条件000x c c x c ==⎧⎨=∞=⎩0x =时设:012c c c =+ 所以20c c =x =∞时设:10c =故0c c =(3)故忽略推流作用 则220X d c kdx D c -=此时0x u =,由一位稳态方程可设:,0c exp i i c ⎛=- ⎝50exp ⎛ =- ⎝ )135.58()mg L -=⋅(4)忽略衰减作用:即k=01,050()i i c c mg L -==⋅4、河流宽50m ,平均深度2m ,平均流量25m 3.s -1,横向弥散系数-122s .m D y =,污染物在边界上排放,试计算: ⑴污染物到达彼岸所需距离; ⑵完成横向混合所需距离。
解(1)首先算断面的平均流速:、1250.25()502x u m s -==⋅⨯污染物到达对岸所需距离:220.0550.0550.255017.18()2x y u B x m D ⨯⨯===(2)完成混合所需距离:220.40.40.2550125()2x y u B x m D ⨯⨯===5、均匀稳态河流,岸边排放,河宽50m ,河床纵向坡度 S =,平均水深h=2m ,平均流速u x =0.8m.s -1,横向扩散系数D y =*, u*是河流的剪切速度(ghs *u =,g 重力加速度,h 平均水深,S纵向河床坡度),计算: ⑴污染物扩散到对岸所需的纵向距离:【⑵污染物在横断面上达到均匀分布所需的距离 ⑶排放口下游1000m 处的扩散羽宽度。
解(1)扩散到对岸的纵向距离:12,0.0002,50,0.8x h m s B m u m s -====⋅则10.0626()u m s *-===⋅ 故210.40.420.06260.05()y D hu m s *-==⨯⨯=⋅因此,220.0550.0550.8502200()0.05x y u B x m D ⨯⨯===(2)达到均匀分布所需的纵向距离:220.40.40.85016000()0.05x y u B x m D ⨯⨯===`(3)下游1000m 处扩散羽宽度11.18()y m σ===对岸边排放有:222.36()y b m σ==6、均匀稳态河段的宽为500m ,平均水深3m ,平均流速1m.s -1,横向弥散系数1m 2.s -1,污染物中心排放的源强为1000kg.h -1。
求排放点下游2km 处的:⑴污染物扩散羽宽度;⑵最大污染物浓度。
解(1)求扩散羽宽度121500,3,1,1,x y B m h m u m s D m s --===⋅=⋅112000,10000.27778,0x m Q kg h kg s k --==⋅=⋅=()12201063.25()y m σ∴====&故4253()y b m σ==P27(2)最大污染物浓度 ∵污染物为中心排放,∴断面上污染物最大浓度发生在x 轴上,而y=0,故:()max 2000,0c c = P39公式(7)22211()()exp exp exp exp 444x x x n n y y y x u y u nB y u nB y kx D x D x D x u ∞∞==⎧⎫⎡⎤⎡⎤⎡⎤⎛⎫-+⎪=-+-+--⎢⎥⎢⎥⎢⎥⎬ ⎪⎢⎥⎢⎥⎢⎥⎝⎭⎪⎣⎦⎣⎦⎣⎦⎭∑∑22000,021()12exp 2n y nB σ∞=⎧⎫⎡⎤⎪=+-⎢⎥⎬⎢⎥⎪⎣⎦⎭∑24125000012exp 24000n n =⎡⎤⎛⎫=+-⎥ ⎪⨯⎝⎭⎦∑()3330.584101200.58410()kg m ---=⨯⨯+⨯=⨯⋅\10.584()mg L -=⋅7、试比较各种状态下,污染物岸边排放和中心排放时污染物到达岸边所需的纵向距离。
B2u1B1L1u2L2(1)21212u u ,B B ==;⑵212121u u ,B B ==;⑶21212u u ,B B ==;⑷212121u u ,B B ==。
公式计算的时候代错数了解 设岸边排放到达彼岸所需距离为1L ,中心排放到达岸边的所需的距离为2L ,则:!21110.055y u B L D =22220.0137yu B L D =故,对(1)12122,B B u u ==,有:222222120.055(2)40.0137416y y u B u B L L D D ⨯==⋅=即1216L L =(2)12121,2B B u u ==时,有:22212140.01374y u B L L D ⨯⨯== 即12L L =P29(3)1212,2B B u u ==时,有:2221240.013728y u B L L D ⨯⨯⨯==即:128L L =(4)12121,2B B u u ==时,有:22212140.013722y u B L L D ⨯⨯⨯== }即:122L L =8、比较下述三种条件下,污染物的最大浓度和扩散羽的宽度。
假定中心排放源强为1Q ,岸边排放源为2Q 。
(1)21Q Q =;(2)212Q Q =;(3)2121Q Q =。
解 设中心排放最大污染物浓度为1c ,羽宽1b ,岸边排放污染物最大浓度为,羽宽2b ,则:(按边界宽度无限宽情况处理)无边界连续电源排放21exp 4x y x u y kx c D x u ⎡⎤⎛⎫=--⎢⎥ ⎪⎢⎥⎝⎭⎣⎦ P38 公式(4)(22exp 4x y x u y kx c D x u ⎡⎤⎛⎫=--⎢⎥ ⎪⎢⎥⎝⎭⎣⎦P38 公式(5)而:124,2y y b b σσ==,故122b b = 因此,对(1)12Q Q =时,有:212C C = (2)122Q Q =时,有:21C C =(3)1212Q Q =时,有:214C C =9、在一维流动的渠道中,瞬时排放1000g 守恒示踪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