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20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附录1-1 国土面积和人口(2019年)

合集下载

2020年的中国 —— 宏观经济情景分析

2020年的中国 —— 宏观经济情景分析

世界银行中国研究论文系列(第九期)202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情景分析高路易1/摘要本文勾勒了2010年到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情景。

通过增长核算我们认为,尽管资本深化仍将维持可观的规模,但随着今后劳动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放缓,未来10年潜在GDP的增长可能会有所放慢。

实际GDP与潜在GDP将大致保持同步增长,并延续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的增长轨迹。

受到预期中结构调整的影响,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会触底,但到2015年这个比例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同时投资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鉴于世界经济的前景,尽管出口仍将具有不错的竞争力,但其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2010年到2015年间将会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将会对进口形成支持,同时贸易顺差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规模而言可能会有所缩小,但即使如此,外部盈余将会继续增加。

到2020 年,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即人均GDP)将和拉丁美洲、土耳其及马来西亚目前的水平大致相当。

经购买力调整后,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

以现行价格和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追赶速度将取决于实际汇率升值的幅度。

国际经验表明,通常只有在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收的情况下,实际汇率才会出现实质性升值。

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例仍然很高,然而,展望未来,人口构成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加速劳动力市场的趋紧。

为了反映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给出了以现行价格和市场汇率计算的两个情景分析,来研究相对美国而言中国经济的追赶情况;分析显示按照这个计算方法,中国可能在2020年到2030年间的某个时间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关键词:中国预测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世界银行中国研究论文第9期,2010年6月1/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经济部,电子邮件:********************。

作者真诚感谢韩伟森(Ardo Hansson),赵敏和Ivailo Izvorski给本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世界20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世界20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世界20个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明确国际经济格局和本国的国际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选取了反映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10个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法进行无量纲化后,首先,运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世界20个主要国家进行分类,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世界20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排序。

实证结果表明,将世界20个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分为4类,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但以中国、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其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美国、日本和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经济体。

标签:世界主要国家;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综合评价1模型设计1.1系统聚类法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首先,把每个变量(每个样品)看作一类,并规定变量间的相似性测度换算成的距离(d2ij=1-c2ij,其中,表示变量i和变量j之间的相关系数,或样品i和样品j之间的相似系数)(或样品之间的距离)看作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成新的一类,每次减少一类,重新计算新类和其他各类的距离,重复进行最近类的合并,直至所有的变量(或样品)合并成一类。

1.2因子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因子分析是一种降维、简化数据的技术,它通过研究众多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探求观测数据中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几个“抽象”的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

这几个抽象的变量被称作“因子”,能反映原来众多变量的主要信息。

原始变量是可观测的显在变量,而因子一般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

2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2.1指标选取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综合水平的指标很多很复杂,本文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兼顾统计年鉴所能提供的统计资料,选取了比较主要和常见的10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从树状图可见,可以将20个国家分为4类:第一类:美国,是发达国家,不仅是经济强国,而且还是科技和军事强国。

附录2-1 国际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国土面积和人口(世界与各国指标,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缺2013)

附录2-1  国际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国土面积和人口(世界与各国指标,2005-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缺2013)

35.8
8293
0.33
237
30.1
6043
-0.17
205
4.2
1723
0.58
511
31.3
3798
0.01
124
1709.8
14448
-0.01
9
50.6
4672
0.28
94
78.5
8232
1.49
107
60.4
4462
-0.47
77
24.4
6649
0.65
275
774.1
2499
1.58
3
191.1 174.5
2.2 37.8 272.5 10.0 23.7 33.1 156.4 67.7 79.6 30.0
0.1 6.6 51.3 33.1 100.2 92.4 121.9 998.5 196.4 983.2 278.0 851.6 91.2 7.9 54.9 35.7 30.1
26399 8116 871
275
1.4
358
0.47
7953
1.05
346
0.32
136
0.99
308
2.03
99
2018 尼日利亚 2018 南 非 2018 加 拿 大 2018 墨 西 哥 2018 美 国 2018 阿 根 廷 2018 巴 西 2018 委内瑞拉 2018 捷 克 2018 法 国 2018 德 国 2018 意 大 利 2018 荷 兰 2018 波 兰 2018 俄 罗 斯 2018 西 班 牙 2018 土 耳 其 2018 乌 克 兰 2018 英 国 2018 澳大利亚 2018 新 西 兰 2018 2017 2017 世 界 2017 中 国 2017 孟加拉国 2017 文 莱 2017 柬 埔 寨 2017 印 度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引言*“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和政府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也是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如何看待“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不少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观点。

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有的认为“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的权利问题,有的主张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有人进行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试验。

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农村要素市场的研究,包括土地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农业科技等方面,着重分析要素市场是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地位,尤其产权制度改革备受关注,其中土地制度被有些专家认为是“三农”新政的核心之变。

(2)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强调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保证,关注粮食部门比其他农业部门相对较多,提出除了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在于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3)关于农民的收入问题,有的主张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人口流动性等,有的认为农民负担问题不是一个纯“经济问题”,而是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谈判力量问题,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利益分配。

(4)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考虑更主要集中在两类人口:失地农民、农民工。

(5)有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把握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的从加入WTO对区域农业经济、农业部门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研究。

(6)结合税费改革对公共产品供给(农村道路、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财政问题及乡镇债务危机等问题的研究。

(7)关于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涉及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等。

(8)学者对重塑农村经济主体提出了建议,尤其强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GDP首破100万亿——详解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GDP首破100万亿——详解2020年中国经济成绩单

40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

2020年年均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低于6%左右的预期目标。

202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全年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

其中,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下降0.4%;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下降2.7%。

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072元,比上年增长2.8%。

外贸正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占比59.4%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2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出口179326亿元,增长4.0%;进口142231亿元,下降0.7%。

进出口相抵,顺差为37096亿元。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占出口总额的59.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6,比上年缩小0.08。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3.8%。

全国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名义下降3.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名义增长2.9%。

房地产开发投资14.1万亿元,同比增长7%2020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1443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设计完整版

农业水利工程毕业设计完整版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皋兰县明星村小红柳沟灌溉工程设计学院工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毕业届别2013届姓名刘斌国指导教师马国军张芮职称教授讲师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二〇一三年五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灌溉工程设计区概况 (2)1.1 灌溉工程设计区所在县概况 (2)1.2 自然条件 (2)1.2.1 地形地貌 (2)1.2.2 水文地质 (2)1.2.3 气候 (2)1.2.4 植被 (3)1.2.5 土壤 (3)1.2.6自然灾害 (3)1.3 水资源 (3)1.4 社会经济条件 (4)1.4.1社会经济概况 (4)1.4.2土地利用现状 (4)2 灌溉工程设计建设条件分析 (4)2.1 需水量预测 (4)2.1.1 马铃薯毛灌溉需水量计算 (5)2.1.2 玉米毛灌溉需水量计算 (5)2.1.3 小麦毛灌溉需水量计算 (5)2.1.4 总需水量计算 (6)2.2 供水量预测 (6)2.2.1 大气降水量 (6)2.2.2 地表水量 (6)2.3 交通条件 (6)2.4 灌排设施 (6)2.5 电力设施 (7)2.7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 (7)2.8 公众参与 (7)3 工程规划 (7)3.1 规划原则 (7)3.1.1 合理利用原则 (7)3.1.2 可持续利用原则 (7)3.1.3 可行性原则 (8)3.1.4 协调性原则 (8)3.2 规划设计标准 (8)3.2.1 农田水利工程 (8)3.2.2 道路工程 (8)3.2.3 农田防护林 (8)3.2.4建筑物级别 (8)4 灌区主要设计内容 (9)4.1 农田水利工程 (9)4.1.1 灌溉工程 (9)4.2.2 排水工程 (18)4.2.3 建筑物工程 (20)4.3 道路设计 (24)4.4 电力工程 (25)4.4.1 输电工程 (25)4.4.2 电气设计 (25)4.4.3 供电电源、供电电压、用电负荷 (25)4.4.4 泵站主接线及主要电气设备 (25)4.4.5 泵站 (25)4.4.6 电量计量 (25)4.4.7 泵站照明 (25)4.4.8 泵站接地 (26)4.4.9 泵站防火、通风 (26)5 效益分析 (26)5.1 社会效益分析 (26)5.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27)5.2.1 生态效益评价 (27)5.2.2 环境影响评价 (27)参考文献 (28)致谢 (29)皋兰县明星村小红柳沟灌溉工程设计刘斌国(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水利工程,甘肃兰州,730070)摘要:灌溉工程设计区位于甘肃省皋兰县明星村小红柳沟,本次设计控制灌溉面积40.13 hm2, 以马铃薯、玉米和小麦为主要作物,灌溉设计保证率75%。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

2020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统计年鉴一、引言中国统计年鉴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发布的一本全面反映国家及各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综合性年度统计资料参考书。

本文对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进行全面解读和分析,以期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以深入了解。

二、综述2020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球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冲击。

然而,中国通过坚定的领导和科学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从GDP总量看,202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1.6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

这表明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尤其是在第四季度,中国GDP增速加快至6.5%,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人口与就业2020年,中国的总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年末总人口为14.79亿人,较上年增长0.39%。

同时,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城镇人口比例达到了60.6%。

在就业方面,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2万人,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

同时,失业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和政府的积极就业政策。

四、农业与农村中国的农业产量在2020年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全年粮食产量为6.42亿吨,比上年增长0.9%。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也有了显著进步。

农村贫困问题在2020年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全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1100万人。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扶贫工作的持续投入和多项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五、工业与服务业2020年,中国的工业产能稳步提升,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

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增长速度更加显著,为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务业在2020年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

尤其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六、投资与消费2020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比上年下降3.1%,这主要受到疫情影响和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资的影响。

(完整版)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完整版)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任务的由来 (1)1.2编制依据 (2)1.2.1任务依据 (2)1.2.2相关法律法规 (3)1.2.3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4)1.2.4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1.2.5投资估算依据 (4)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1.3.1指导思想 (5)1.3.2基本原则 (5)1.4方案范围与规划时限 (6)1.5方案技术路线 (6)第二章矿区概况 (8)2.1区域自然条件 (8)2.1.1地理位置与交通 (8)2.1.2气象气候 (8)2.1.3地表水 (9)2.1.4地下水 (9)2.2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9)2.2.1地形地貌 (9)2.2.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2.2.3矿区工程技术条件 (10)2.2.4矿区地质构造 (10)2.2.5区域地层 (12)2.2.6矿带及矿床特征 (15)2.3区域社会环境简况 (18)2.3.1人口及行政区划 (18)2.3.2社会经济概况 (18)2.3.3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18)2.3.4环境功能区划 (19)第三章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20)3.1历史沿革 (20)3.2项目组成 (20)3.2.1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20)3.2.2环保工程 (20)3.3生产现状 (22)3.3.1井田境界 (22)3.3.2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 (22)3.3.3总平面布置 (23)3.3.4生产工艺 (23)3.3.5剥离废弃土石排放系统 (25)3.3.6采场防、排水及供水系统 (26)第四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 (27)4.1调查方法概述 (27)4.1.1调查范围 (27)4.1.2调查内容 (27)4.1.3调查方法 (27)4.2矿区生态破坏情况调查及评价 (28)4.2.1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与植被分布 (28)4.2.2矿区动物资源 (29)4.2.3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及评价 (29)4.2.4尾矿库、废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4.2.5临时性不稳定边坡 (32)4.2.6铁矿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33)4.3矿区环境污染调查及评价 (34)4.3.1矿区环保装备及运行状况 (34)4.3.2矿区环境空气质量及评价 (34)4.3.3矿区水环境现状及评价 (35)4.3.4固体废弃物现状及评价 (36)4.3.5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 (36)4.4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分析 (36)4.4.1矿山开采对矿区地表植被的影响预测 (37)4.4.2矿山开采对土壤侵蚀的影响预测 (38)第五章目标与指标体系 (40)5.1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目标 (40)5.2阶段性目标 (40)5.2.1近期目标 (40)5.2.2中期目标 (40)第六章主要任务 (42)6.1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主要任务 (42)6.2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任务汇总 (42)第七章重点治理工程及投资估算 (43)7.1采掘区植被恢复工程 (43)7.1.1工程背景 (43)7.1.2采掘区土地复垦工艺 (44)7.1.3整地 (44)7.1.4林地复垦技术措施 (49)7.1.5修筑简易道路 (52)7.1.6林地种植的生态安全性分析 (52)7.1.7投资估算 (53)7.1.8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54)7.2选矿工业场地绿化工程 (54)7.2.1工程背景 (54)7.2.2工程方案设计 (54)7.2.3投资估算 (55)7.2.4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56)7.3临时性边坡治理工程 (56)7.3.1工程背景 (56)7.3.2工程方案设计 (56)7.3.3投资估算 (57)7.3.4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58)7.4开采区防风抑尘工程 (58)7.4.1工程背景 (58)7.4.2防护林的作用 (58)7.4.3防护林工程方案设计 (59)7.4.4废石场撒播草籽工程方案设计 (60)7.4.5投资估算 (60)7.4.6预期目标与可达性分析 (60)7.5运输道路硬化、绿化工程 (60)7.5.1工程背景 (61)7.5.2硬化工程方案设计 (61)7.5.3绿化工程方案设计 (61)7.5.4投资估算 (61)7.5.5预期目标和可达性分析 (62)7.6废石场、尾矿库治理工程 (62)7.6.1工程背景 (62)7.6.2工程方案设计 (62)7.6.3投资估算 (64)7.6.4预期目标和可达性分析 (64)7.7矿区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建设工程 (64)7.7.1矿区生态环境监控机构建设 (64)7.7.2矿区生态环境年审、季报制度建设 (66)7.8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建设工程 (67)7.8.1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的建设背景 (67)7.8.2矿区生态安全应急系统建设内容 (68)第八章方案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 (70)8.1生态环境效益 (70)8.2经济效益 (72)8.3社会效益 (72)8.3.1有助于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企业整体良性循环 (72)8.3.2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73)8.3.3安排在籍人员劳动就业,为社会安定做贡献 (73)第九章保障措施 (73)9.1领导保证 (73)9.2矿区生态环境监督体系建设 (74)9.2.1县政府监督 (74)9.2.2乡村级政府监督 (74)9.2.3矿区自身监督 (75)9.3资金保障 (75)附图1区域地理位置与交通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