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人寻味的古诗词

合集下载

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导语】古诗词是古代⼈们抒发内⼼情感的出⼝,是表达⾃我的⼀种⽅式,富有中华⽂明特有的美感。

它们或是铿锵,或是婉转,风格各异,皆耐⼈寻味。

下⾯是分享的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欢迎阅读参考!1.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1、⽂章千古事,得失⼨⼼知——唐.杜甫《偶题》 2、⼀⽇不作诗,⼼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 3、作诗⽕急追亡逋,情景⼀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游孤⼭访惠勒思⼆僧》 4、⽂章⾃得⽅为贵,⾐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论诗诗》 5、我⼿写我⼝,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6、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亦可怜——⾦.元好问《论诗三⼗⾸》 7、须教⾃我胸中出,切忌随⼈脚后⾏——宋.戴复古《论诗⼗绝》 8、天籁⾃鸣天趣⾜,好诗不过近⼈情——清.张问陶《论诗⼗⼆绝句》 9、春江秋⽉冬冰雪,不听陈⾔只听天——宋.杨万⾥《读张⽂潜诗》 10、莫将死句⼊诗中,此诀传来⾃放翁——清.袁枚《仿元遗⼭论诗》 11、⼀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 12、预⽀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13、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14、天机云锦⽤在我,剪裁妙处⾮⼑尺——宋.陆游《九⽉⼀⽇夜读诗稿有感⾛笔作歌》 15、⽚⾔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唐.刘禹锡《董⽒武陵集记》2.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1、爱好由来落笔难,⼀诗千改始⼼安——清.袁枚《遣兴》 2、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 3、论⽂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次》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韵》 5、屈平词赋悬⽇⽉,楚王台谢空⼭丘——唐.李⽩《江上吟》 6、李杜⽂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8、汝果欲学诗,⼯夫在诗外——宋.陆游《冬夜读书⽰⼦⾀》 9、清⽔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0、不薄今⼈爱古⼈,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11、⼆句三年得,⼀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2、吟安⼀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13、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如海势聊短述》 14、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调歌头》 15、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宋.苏轼《⽔调歌头》3.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霏霏——《诗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九⾸《⾏⾏重⾏⾏》 4、谁⾔⼨草⼼,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唐.宋之问《度⼤庾岭》 6、君⾃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 7、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唐.李⽩《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九⽇忆⼭东兄弟》 10、今夜⽉明⼈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五⽇夜望⽉寄杜郎中》 11、逢⼈渐觉乡⾳异,却恨莺声似故⼭——唐.司空图《漫书五⾸》 12、唯有门前镜湖⽔,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少⼩离家⽼⼤回,乡⾳⽆改鬓⽑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是故乡明——唐.杜甫《⽉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4.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1、⼈⽣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处⼠》 2、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故⼈——唐.王维《渭城曲》 3、莫愁前路⽆知⼰,天下谁⼈不识君——唐.⾼适《别董⼤》 4、桃花潭⽔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赠汪伦》 5、去年花⾥逢君别,今⽇花开已⼀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百花残——唐.李商隐《⽆题》 7、蜡烛有⼼还惜别,替⼈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8、门外若⽆南北路,⼈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9、桃李春风⼀杯酒,江湖夜⾬⼗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复》 10、独上江楼思渺然,⽉光如⽔⽔如天.同来望⽉⼈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11、相去⽇已远,⾐带⽇已缓——汉《古诗⼗九⾸.⾏⾏重⾏⾏》 12、⼈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思归》 13、离恨恰如春草,更⾏更远还⽣——南唐.李煜《清平乐》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般滋味在⼼头——李煜《相见欢》 15、别时容易见时难,流⽔落花春去也,天上⼈间——李煜《浪淘沙》5.古诗词经典唯美名句集锦 1、它⼭之⽯,可以攻⽟——《诗经.鹤鸣》 2、⽠⽥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 3、城中好⾼髻,四⽅⾼⼀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更上⼀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登岘⼭》 7、草⽊本⽆意,荣枯⾃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粒粟,秋收万颗⼦——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树,可笑不⾃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当挽强,⽤箭当⽤长.射⼈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 11、物情⽆巨细,⾃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然——唐.李⽩《⽇出⾏》 15、天若有情天亦⽼——唐.李贺《⾦铜仙⼈辞汉歌》 16、读书不觉已春深,⼀⼨光阴⼀⼨⾦。

【古诗词】出塞古诗翻译及原文

【古诗词】出塞古诗翻译及原文

【古诗词】出塞古诗翻译及原文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接下来分享《出塞》古诗翻译及原文,供大家参考。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
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
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
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
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赠花卿古诗词

赠花卿古诗词

赠花卿古诗词赠花卿古诗词1《赠花卿》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此诗有动有静,婉转含蓄,耐人寻味。

《赠花卿》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原文为: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翻译: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的荡漾在锦江波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

如此美妙音乐,只应神仙享用,世间的平民百姓,一生能听几回?此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

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

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赠花卿古诗词2语文考试古诗词的考点解析:赠花卿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注释: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

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

卿:尊称。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

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

纷纷:繁多而纷乱。

此处应是繁盛意。

3.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

半入并非各半。

4.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几回闻:听到几回。

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解说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

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

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

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

白居易《问刘十九》古诗词翻译赏析

白居易《问刘十九》古诗词翻译赏析

白居易《问刘十九》古诗词翻译赏析白居易《问刘十九》古诗词翻译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居易《问刘十九》古诗词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问刘十九》古诗词翻译赏析《问刘十九》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

古诗全文如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前言】《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

【注释】⑴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

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

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

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⑵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醅: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

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⑶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⑷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翻译】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红泥炉的小火苗,烧得殷红。

天色阴沉,貌似晚上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赏析】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巧妙,首先是意象的精心选择和巧妙安排。

全诗表情达意主要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组合来完成。

“绿蚁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

诗歌首句描绘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浑浊粗糙,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让读者犹如已经看到了那芳香扑鼻,甘甜可口的米酒。

《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

《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

《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寻隐者不遇》古诗词赏析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

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

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全诗只有二十字,作为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了问答体。

不是一问一答,而是几问几答,并且寓问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

“我”来到“松下”问“童子”,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

“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

“隐者”外出而问其“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而写出“童子”的答语:“师采药去。

”从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

“我”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

因而又问童子:“采药在何处?”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

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

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

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

诗贵善于抒情。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

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

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

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

“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思乡的古代诗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古诗词原文译文及习题

思乡的古代诗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古诗词原文译文及习题

思乡的古代诗词《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古诗词原文译文及习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绝。

全诗语言朴实,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译文及注释译文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注释①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

②强:勉强。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④怜:可怜。

⑤傍:靠近、接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练习题1.这首诗写了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

(3分)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5分)3.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参考答案1.【答案要点】:重阳节;(1分)“九日”、“登高”、“饮酒”、“菊”等(2分)。

2.【答案要点】: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2分)诗人一是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像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3分,指出表现方法直接抒情和想像各计1分,结合诗句分析正确各计1分)3.示例: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古诗词拼音版《念奴娇·萧条庭院》原文译文赏析

古诗词拼音版《念奴娇·萧条庭院》原文译文赏析

古诗词拼音版《念奴娇·萧条庭院》原文译文赏析《念奴娇·萧条庭院》拼音版(李清照)xiāo tiáo tíng yuàn , yòu xié fēng xì yǔ, chóng mén xū bì。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chǒng liǔ jiāo huā hán shí jìn , zhǒng zhǒng nǎo rén tiān qì。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xiǎn yùn shī chéng , fú tóu jiǔ xǐng , bié shì xián zī wèi 。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zhēng hóng guò jìn , wàn qiān xīn shì nán jì。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lóu shàng jǐ rì chūn hán , lián chuí sì miàn , yù l án gān yōng yǐ。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bèi lěng xiāng xiāo xīn mèng jué, bù xǔ chóu rén bùqǐ。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qīng lù chén liú, xīn tóng chū yǐn , duō shǎo yóu ch ūn yì。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蝶恋花·春景》古诗词鉴赏

《蝶恋花·春景》古诗词鉴赏

《蝶恋花·春景》古诗词鉴赏《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古诗简介《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译文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天涯海角到处都有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注释花褪残红:褪,脱去,小”:毛本作“子”。

子,毛本误作“小”。

“飞”,《二妙集》、毛本注“一作来。

”绕,元本注“一作晓。

”柳”:即柳絮。

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诗:“往年同在莺桥上,见依朱阑咏柳绵。

”何处无芳草句:谓春光已晚,芳草长遍天涯。

《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墙里秋千五句: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恼,犹撩也。

……,言墙里佳人之笑,本出于无心情,而墙外行人闻之,枉自多情,却如被其撩拨也。

”又卷一:“却,犹倒也;谨也。

”“却被”,反被。

唐·胡曾《汉宫》诗:“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赏析/鉴赏这首词将伤春之情表达得既深情缠绵又空灵蕴藉,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清人王士祯《花草蒙拾》称赞道:“‘枝上柳绵’,恐屯田(柳永)缘情绮靡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大江东去’耶?”这个评价是中肯的。

苏轼除写豪放风格的词以外,还写了大量的婉约词。

可是却总被“无情”所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我寻味的古诗词
沁水公司张志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朝代】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这首千古绝唱,道出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怀。

比起家人、亲戚,知己是一种更为轻松、舒服的状态。

心里有苦,可以互相诉说,只要需要,陪你到几点都愿意,兄弟哭诉的场景也会有过,朋友的情谊就像陈年的老酒。

当下这个时代,朋友知己显得无比珍贵,更像“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抵不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唯有把酒当歌,从容面对。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

静安先生归纳的如此精妙,我们不妨细细品味。

其中第一境界语出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语出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便是上面辛弃疾这首《青玉案元夕》词的精妙在于境界,格调品味高的境界自然可以独创绝世。

合乎
自然的造境之中必寄托着作者的理想。

虚实之间,我可以找出很多词
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细细体味便可。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能写出“无我、忘我”境界的词人可谓独树一帜。

无我境界只有在诗人心境澄明、自由静穆、超越欲念之时才能获得。

有我境界,需要诗人在强烈感情冲突经自然迸发过后再静静回想和深切感受时,构思创作得到。

所以将有我境界和无我境界分别形容为优美和宏壮。

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仅用了一个“闹”字,整首词的境界就全都衬托出来了。

张先《天仙子》词中“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仅用了一个“弄”字,整首词的境界也就全都衬托出来了。

境界有大小之分,但是不能据此来区分它的高下。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怎能认为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意境呢?“宝帘闲挂小银钩”怎能认为就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境界呢?
其实这三种境界,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有我”往往体现着主观的看待事物,“无我”却客观处世。

静安先生点出了我们每个人做一件事、想一个问题经历的过程,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忙碌、不安、忧愁,使我们焦躁,我们更需要心无杂念、静下来、忘我投入去想一个问题、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就像“静安”这个名字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