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穿孔CT表现
读片之胃肠道穿孔CT定位诊断思路与经验总结课件

详细描述
腹腔内游离气体通常出现在胃肠道穿孔后数小时内,CT扫描可见气体在腹腔内 自由漂浮,呈现出散在或聚集的小气泡状高密度影。这种表现是由于胃肠道内 的气体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并在腹腔内扩散和漂浮。
腹腔内游离液体的定位
总结词
膈下游离气体
总结词
膈下游离气体是胃肠道穿孔的典型CT表现,对于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
膈下游离气体通常出现在胃肠道穿孔后数小时内,CT扫描可 见气体聚集在膈肌下方,呈现出新月形或曲棍球杆状的高密 度影。这种表现是由于胃肠道内的气体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 ,并向上移动至膈肌下方。
腹腔内游离气体
总结词
病例二:结肠癌穿孔的CT定位诊断
总结词
结肠癌穿孔的CT定位诊断
详细描述
结肠癌穿孔的CT表现通常包括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肠壁不规则增厚和腹腔积液等。在CT图像上,可 以观察到结肠壁的连续性中断,气体进入腹腔,以及结肠周围脂肪层模糊等征象。这些表现有助于准 确诊断结肠癌穿孔的位置。
病例三:外伤性小肠穿孔的CT定位诊断
影像学特征
对于某些不典型的胃肠道穿孔病例,其CT影像学特征仍需深入 研究和总结。
鉴别诊断
与其他腹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仍需加强研究,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诊断方法 应用于胃肠道穿孔的诊断。
临床应用
希望未来CT定位诊断在临床上的 应用能够更加广泛,为更多患者 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腹腔内游离液体是胃肠道穿孔的常见伴 随表现,其定位有助于判断穿孔部位。
VS
详细描述
消化道穿孔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X线。 > CT(窗宽、窗位的调整及多平面重建可提高穿孔部位定位的准确性)。
解剖
>腹膜腔: 壁腹膜与脏腹膜相互延续、 移行, 围城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
>小网膜: 从肝门向下移行至胃小弯 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 网膜囊: 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 隙, 属于腹膜腔的一部分, 又称小 腹膜腔, 腹膜腔的其余部分则称为 大腹膜腔。
解剖
> 网膜孔: 又称Winslow孔, 上界为肝尾状叶, 下界为十 二指肠上部起始段(球部), 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游离 缘, 后界为腹膜覆盖的下腔 静脉的腹后壁腹膜; 沟通网 膜囊和大腹膜腔。
PART02
影像学表现-X线
>典型表现: 立位片示膈下游离气体 。 >注意: ✓消化道穿孔为消化道造影的禁忌症。
>病变肠管壁增厚/肿块: ✓ 胃肠道肿块穿孔最为多见, 溃疡病穿孔仅表现穿孔周围肠壁水肿稍增厚。 ✓ 典型: 胃肠壁增厚、肿块、溃疡缺损和周围淋巴结肿大及邻近组织侵犯。
积气 、积液位置与穿孔定位
小网膜囊 腹膜后 结肠旁沟
积气
积液
胃 、十二指肠穿孔较可靠定位 小网膜囊 、肝脾周围、 提示胃 、十二指肠球
征象
胆囊窝
部穿孔
推断间位器官十二指肠第2 、3 小网膜囊 、肾前筋膜 十二指肠水平段穿孔 段及升 、降结肠穿孔
周围发现小气泡提示结肠穿孔 结肠旁沟
结肠穿孔
小肠系膜区 发现小气泡提示小肠穿孔
肠间隙
空 、回肠穿孔
PART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T
CT病因评估
> 胃、十二指肠穿孔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恶性肿瘤(如腺癌、 淋巴瘤); CT上主要依赖周围组织结构炎症改变进行诊断, 气体存在 时, 常沿着肝镰状韧带分布。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诊断胃肠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临床上常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胃肠道穿孔的常见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X线检查X线检查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适用于胃肠道穿孔的初步诊断。
在X线检查中,常常使用胃肠钡餐或空气钡剂造影的方式进行,可以观察到钡剂从穿孔处渗出的情况。
X线检查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无创伤以及适用于大多数胃肠道穿孔的初步诊断。
但是,X线检查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X线检查无法确定穿孔部位以及识别炎症或肿瘤等其他结构的存在。
另外,X线检查还不够灵敏,很难查到微小的穿孔以及穿孔周围的炎症或肿瘤等。
因此,X线检查只能作为胃肠道穿孔的初步筛查,并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CT检查CT检查是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可用于定位和评估穿孔处并评估肠道外的病变。
而且,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CT检查对于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不断提高。
CT检查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清晰地显示穿孔部位,病变范围的大小及形状、穿孔的大小等。
CT检查对腹部器官胃肠道、腹膜等图像清晰,可以同时观察到穿孔点所在的结构和距离,从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另外,CT检查还能标志是否存在共存病变或其他并发症。
CT检查的缺点主要在于较高的辐射量以及费用较高。
另外,对于急性胃肠道穿孔的检查不能延迟,一旦检查条件不成熟或者患者体验不到位容易出现假性阴性。
MRI检查MRI检查也是胃肠道穿孔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但是受到MRI检查的特殊性质,这种技术并不是所有机构都能够提供。
MRI检查的优点在于操作非常安全、无创害,避免了X射线辐射;此外,在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方面,MRI显示器器优于CT,可以更明确地显示穿孔点周围的炎症区域。
MRI检查的缺点主要在于费用高昂,以及不能对部分患者适用。
在实践中,MRI检查通常仅用于胃肠道穿孔的综合诊断或建议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检查。
(医学课件)消化道穿孔CT诊断

1.胃 2.十二指肠降部 3.结肠肝曲 4.盲肠 5.空肠 6.回肠末端 7.左肾上腺 8.脾 10.膈脚 11.胰尾 12.左肾 13右腰大肌 14.右髂总动脉
14
15
1.胃 2.十二指肠 3.结肠 5.胆囊 .
16
17
2.十二指肠水平段
2
18
2 34
1 1
2 7
1.胃 2空肠 3.升结肠 4.降结肠 6.横结肠 5.十二指肠水平部
45
回肠穿孔
46
病例9
47
48
乙状结肠肿瘤破裂伴穿孔
49
病例10
50
51
急性空肠溃疡穿孔
病例11
52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
53
病例12
54
横结肠穿孔
55
病例13
56
阑尾炎伴粪石嵌顿,穿孔
57
病例14
58
食道上段异物伴穿孔
59
60
穿 孔
溃疡
粘
膜
肌
浆
层
膜
22
消化道溃疡穿孔
酸、碱性 肠内容物
腹腔
休 克
穿
化学性
孔
腹膜炎
3-5小时后 刺激症状
可减轻
细菌性 腹膜炎
弥漫性 腹膜炎
23
临床表现
胃肠道穿孔:突发性上腹疼痛,逐渐加重而弥漫全腹,并 有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征象。穿孔很小或者被 堵塞,腹腔漏出物少的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11
6
1
2
5
4
3
19
11
2
3
1. 空肠 2. 降结肠 3. 升结肠
2
消化道穿孔诊疗指南2022最新

消化道穿孔诊疗指南2022最新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近,消化道穿孔诊疗指南2022最新发布,为医生在面对这一严重疾病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消化道穿孔、肠套叠影像诊断

消化道穿孔、肠套叠胃肠道穿孔常继发于溃疡、创伤破裂、炎症及肿瘤,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为穿孔最常见的原因。
创伤破裂通常发生于肠管,多由闭合性损伤引起。
肿瘤穿孔是因肿瘤坏死,以及肿瘤引起局限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也可造成肠穿孔。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在前壁,穿孔的同时胃十二指肠内的气体和内容物流入腹腔,引起气腹和急性腹膜炎。
慢性穿孔多发生在后壁,穿透前浆膜与附近组织器官粘连,有时溃疡虽很深,但内容物不流入腹腔。
由于小肠肠曲彼此紧靠,穿孔后纤维蛋白沉着,相互粘连而穿孔很快被封闭,且小肠气体少,故小肠内容物流出少,也较少造成气腹。
结肠气体量较多,穿孔后易导致气腹和局限性或全腹膜炎。
●临床特点是起病骤然,腹膜刺激症状。
●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气腹、腹液、腹脂线异常和麻痹性肠胀气等征象。
●典型征象:为膈下游离气体,表现为双侧膈下线条状或新月状透亮影,边界清楚,其上缘为光滑整齐的膈肌,下缘分别为肝、脾上缘。
大量气腹时可见双膈位置升高,内脏下移,有时衬托出肝、脾、胃等脏器的外形轮廓。
●X线腹部平片出现气腹后首先应排除非胃肠。
还应注意虽然穿孔但无气腹。
假气腹(相似平片上有些表现酷似气腹):1、间位结肠。
2、充气扩大的肠管互相重叠(双壁征)。
3、腹腔和胸腔脓肿。
4、胃十二指肠大的憩室影、胃扩张。
5、膈疝、横隔不平滑。
6、其他。
●在X线检查中,以游离气腹最重要。
应注意几种情况:①胃、十二指肠球部及结肠,正常时可以有气体,因此穿孔后大都有游离气腹征象;②小肠及阑尾,正常时一般无气体,穿孔后很少有游离气腹征象;③胃后壁溃疡穿孔,胃内气体可进入小网膜囊,如网膜孔不通畅,气体则局限在网膜囊内,立位照片于中腹显示气腔或气液腔,即网膜囊上隐窝充气,而气体并不进入大腹腔;④腹膜间位或腹膜后空腔器官向腹膜后间隙穿孔,气体进入肾旁前间隙,还可进入腹膜后其他间隙,出现腹膜后间隙充气征象,而腹腔内并无游离气体。
因此,没有游离气腹征象并不能排除胃肠道穿孔。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ppt课件

王彬
胃窦部前壁溃疡穿孔
非最低层面
腹腔积液
小肠系膜、结肠系膜及网膜这些结构的存在,使 积液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胃、十二指肠球部穿孔:小网膜囊、肝脾周围 及胆囊窝部位 十二指肠水平段穿孔积液:小网膜囊及肾前间 隙 空、回肠穿孔积液:肠襻间及邻近的结肠旁沟 结肠穿孔时积液:结肠旁沟 积液较多时则会出现盆腔积
胃肠道穿孔CT征象
直接征象:胃肠道壁的连续性中断。 间接征象:腹腔游离气体及小气泡、腹腔 积液、胃肠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变肠管 壁增厚或肿块、壁间气泡等。
穿孔破口
文献报道溃疡病穿孔直径小,多在 O.3~ o.6 cm,CT不易直接显示其孔道。 病例:穿孔破口的径在0.2cm-4cm之间, 溃疡病穿孔径约5mm左右,一般小于 1.5cm。仅少数穿孔病例CT可显示胃肠 道壁的破口,其径一般大于1.5cm。
陈淑锋 十二指肠球部 穿孔周围局限性积液
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
病理基础是肠内容物直接渗出、继发性 蜂窝组织炎或周围损伤出血、或肿瘤对 周围组织的侵犯等所致。 CT表现为絮片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 在体型肥胖的病人容易观察到,但出现 大量腹盆腔积液及弥漫性腹膜炎时较难 辨认。 其往往出现在与穿孔部位相邻处。
胃肠道穿孔是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主要 依据急性腹痛及腹腔游离气体诊断。 腹部X线平片观察膈下游离气体是诊断胃肠 道穿孔的重要依据,但其准确性有限。 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而x线检查阴性者,CT检查具有明显的优势。 螺旋CT对诊断胃肠道穿孔及其病因和并发 症有明显优势。
胃肠道穿孔X线诊断 既往临床判断胃肠道穿孔主要依靠 腹部立位平片显示膈下游离气体, 然而文献报道其阳性率70%~80%. 腹部平片出现假阴性的原因较多: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胃穿孔是指胃壁的完整性被破坏,导致胃内容物泄漏到腹腔或其他脏器内。
胃穿孔是一种严重且潜在致命的疾病,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胃穿孔的常见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方法。
影像学表现胃穿孔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胃壁气体积聚:当胃穿孔发生后,腹腔内的气体可以通过穿孔口进入胃腔,使胃部扩张和胃壁膨隆,呈现出明显的胃壁表面气体积聚。
2. 游离气体泡影:穿孔后,气体不仅进入胃腔,还会进一步扩散到邻近的腹部脏器和腹腔内,形成相应的游离气体泡影。
这些气体泡影在影像上呈现为明亮的斑点状或细线状影像。
3. 游离液体征象:除气体外,胃内容物也可能泄漏到腹腔或其他脏器内。
这时,在影像上可见到游离液体的存在,呈现为各个腹腔脏器之间的液体积聚。
4. 胃壁缺损:胃穿孔引起的胃壁缺损在影像上可呈现为胃壁的局部或广泛缺损,常伴有胃内容物泄漏到胃壁外。
影像学诊断方法为了对胃穿孔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腹部X线检查腹部X线检查是胃穿孔的首选影像学方法之一。
它具有快速、无创、易于操作的特点,可发现胃壁气体积聚、游离气体泡影和液体征象。
通常采用平片拍摄,如果怀疑有肠道穿孔,还需采用立位或卧位胃肠钡餐造影来增加检出率。
2. 腹部CT扫描腹部CT扫描是胃穿孔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它具有高分辨率、全面性和多平面重建的优势,能够清晰地显示胃壁缺损、游离气体泡影、游离液体征象和其他脏器损伤。
此外,CT扫描还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胃部解剖结构,帮助区分胃穿孔和其他腹腔疾病。
3.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对于胃穿孔的早期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胃壁缺损和游离气体泡影,但对于游离液体征象的检出率较低。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评估其他腹腔脏器的损伤情况。
结论胃穿孔是一种严重且紧急的疾病,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治疗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穿孔CT表现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采用CT检查可以更好地进行诊断。
常见病因:1。
消化道溃疡;2、憩室穿孔;3、创伤包括刀伤、外伤、医源性损伤如结肠镜检查的并发症和手术损伤;4、感染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破裂、Crohn 病;5、肿瘤坏死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长期溃疡病史和近期加重病史,典型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如刀割样,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疼痛初始位于上腹部或心窝部,转为全腹,仍以穿孔部位为重,可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冰凉、脉搏快、呼吸浅及感染性休克症状。
体征多有急性痛苦面容,仰卧拒按,腹式呼吸减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肠鸣音麻痹性减弱或消失.
游离气腹是消化道穿孔定性诊断的直接征象,消化道穿孔的诊断首选为腹部立位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即可考虑为消化道穿孔。
部分患者未见有膈下游离气体,主要因为:①消化道后壁穿孔时气体进入小网膜不易观察。
②游离气体量少于10ml.③部分患者不能配合行腹部平片检查。
CT检查对腹腔游离气体的发现率明显提高,还可发现腹腔积液、软组织肿块、脓肿、肠壁增厚等征象,腹部CT的平扫中当脂肪与气体难以区分时,可以通过增加窗宽适当降低窗位的方法进行区别,气腹检出率高达90%,能够发现X线不能发现的组织间游离气体。
游离气体在腹腔内可以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气泡,也可表现为新月型,半弧形或不规则形。
游离气体多位于肝周间隙和脏器的破口附近,消化道穿孔的CT表现要点有以下几点:①发生穿孔的部位图像不清晰,周围管壁不规则,周围和临近脂肪层模糊,可见有小气泡影;②腹腔和膈下可见有游离气体;③穿孔部位或周围可见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块阴影,④漏出液对腹膜刺激,产生腹腔积液,使腹膜广泛或局部增厚,形成脓肿。
鉴别诊断:
气腹是诊断消化道穿孔的重要诊断征象,应需要和一些疾病相鉴别:
一、真性气腹
1。
人工气腹或人工气胸后。
2. 腹部手术后残留气体成人腹部手术后气腹一般持续7~14日,甚至达20余天。
3. 腹腔穿刺
有时可出现气体随穿刺针头潜入腹腔.
4。
气体通过输卵管进入
如输卵管通气、妇科检查及阴道冲洗时、呕吐及子宫输卵管破裂引起。
5。
产气性腹膜炎由产气细菌所致腹膜炎。
6. 肠气囊肿破裂
二、假性气腹
腹部CT对于一些腹部平片中类似膈下游离气体的鉴别诊断更有意义.
1. 膈下脓肿
在一侧膈下区,有时可现实长气液平面,误认为腹腔内游离气体.胆膈下脓肿局限于一侧,且患侧膈肌抬高、运动受限,有的伴有胸膜改变或肺底区肺炎、肺不张等病理变化。
在变化体位时,该气液平面局限于一包裹的腔内,最主要结合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不难.
2。
间位结肠和间位小肠
结肠肝曲或脾曲可上移介于肝膈或胃膈之间,也可有部分小肠肠曲上移于这些间隙之中.此系结肠或小肠的位置异常。
结肠或小肠处于肝间位者,甚似气腹征象,造成误诊,在透亮区内可见有结肠袋半月状皱襞或小肠环状皱襞影像,且由于肠管覆盖肝脏的缘故,肝上缘影像不如气腹那样清晰,便可区分气腹。
3. 膈肌发育异常
横隔个别肌束肥大,在正位X线片上表现为膈下密度不均匀,其低密度者可造成假性气腹征象。
4。
横隔下脂肪垫
肥胖者脂肪垫较厚,透视或腹平片上呈条状或带状透亮影。
5。
肝脓肿
脓肿中出血气液平面征象后,X线检查可显示肝大,液平面位于肝内,以局限的包裹状态存在。
6. 肺气肿
弥漫性肺气肿或肺底部局限性肺气肿可投影于膈下区,与膈下游离气体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