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中医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怎么治外阴瘙痒

怎么治外阴瘙痒

怎么治外阴瘙痒怎么治外阴瘙痒怎么治外阴瘙痒作为女性,我们总会受到一些疾病的瘙痒,像妇科疾病。

专家介绍,在众多妇科疾病中,以外阴瘙痒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症的发生。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治疗外阴瘙痒的方法。

治疗外阴瘙痒的方法西药外洗方1. 肤阴洁每次20毫升,用温开水稀释后坐浴,每天1~2次。

2. 10%洁尔阴稀释液,坐浴,每天1~2次。

中药外洗方用中药煎汤坐浴是常用的外阴瘙痒外治法,一般每次10~15分钟,每天一次。

基本方:苦参30克、蛇床子15克、野菊花15~30克、薄荷10克后下、黄柏9克。

煎汤坐浴,10~15分钟,每天一次。

在此基本方上做加减,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引起的瘙痒。

1. 霉菌性阴道炎:基本方+土槿皮15克、一枝黄花15克、椿根皮15克。

2. 外阴色素减退:基本方+凌霄花15克、益母草15克、苏木15克、当归15克。

3. 外阴湿疹:基本方+葎草15克、苍耳草15克、白藓皮15克、虎耳草15克。

4. 外阴部干燥:基本方+地肤子15克、凌霄花15克。

5. 分泌物多、外阴潮湿:基本方+枯矾9克。

煎汤坐浴,10~15分钟,每天一次。

生活保健生活中,女性应避免经常用肥皂清洗外阴,否则容易造成阴部皮肤干燥,引起瘙痒。

患有外阴瘙痒者,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用手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防止继发感染,以免加重局部症状。

此外,应注意穿棉织内衣裤,勤换内衣裤。

在夏季,尤其要多穿宽松透气的裤、裙,避免穿着紧身兜裆裤、连裤袜。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吃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女性外阴瘙痒的危害危害一、女性外阴发痒会影响夫妻生活,所以极有可能会导致夫妻感情不和,这是外阴瘙痒的危害中比较重要的一点。

危害二、外阴部瘙痒严重时,不但使女性感觉坐卧不宁,而且也会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睡眠等情况。

危害三、女性外阴瘙痒严重时,不仅不易治疗、易反复,而且还可能会引发早产、胎儿感染畸形等异常情况的发生。

危害四、外阴瘙痒的危害还可能诱发生殖器感染,盆腔炎、肾周炎、房事痛等,日久不愈还可导致多种疾病同时发生。

外阴痒怎么办该用什么药

外阴痒怎么办该用什么药

外阴痒怎么办该用什么药篇一:外阴瘙痒该怎样治疗外阴瘙痒该怎样治疗外阴瘙痒该怎样治疗?外阴瘙痒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患有外阴瘙痒的姑娘,大多数羞于求医,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日久变成顽固性瘙痒,以致影响学习和工作。

那么外阴瘙痒该怎样治疗?根据临床上只有继发性皮损现象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诊断就容易多了。

在女性外阴瘙痒怎样治疗的问题上,除了要用药之外,还要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不用肥皂清洗外阴;尽量克制搔抓和摩擦患处;饮食忌辛辣;注意避免情绪的忧郁和紧张。

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女性外阴瘙痒用什么药物治疗就应去医院就诊,查出瘙痒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

在解决女性外阴瘙痒用什么药物治疗时,要去除慢性病灶,因而要详细询问病史,积极寻找原因,做出相应外理,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如因糖尿病所致的外阴瘙痒症,积极控制糖尿病,瘙痒便可缓解。

外阴瘙痒该怎样治疗中医熏洗配方熏阴散以传统中医内病外治原理,熏洗阴部患处,针对阴痒病症,通过清肝解毒,清热利湿,驱蛔杀虫,养血止痒等来实现彻底治愈外阴瘙痒顽疾的神效。

熏阴散是中医专治女性外阴瘙痒的纯中药熏洗配方,由苦参、蛇床子、白鲜皮、花椒、木槿皮、黄柏、青盐、白矾等多种天然中药成分研磨而成,其遵循中医内病外治的理念,针对外阴瘙痒病机病理之特点,通过熏洗阴部患处,以清热燥湿,消肿止痛,补益气血等来达到彻底治愈外阴瘙痒的奇效。

中药熏阴散熏洗疗法正是按照中医内病外治原理,针对女子外阴瘙痒顽疾,精选纯中药,合理组方,精细配伍,然后将熏阴散剂煮水后放入木桶内,对阴部患处先熏洗再浸泡,直接作用于皮肤,并透过皮肤吸收药力进入血液来,通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疏风止痒,养血滋阴等,并改善患处免疫机能,进而达到彻底治愈女子外阴瘙痒的目的。

其它治疗(1)白藓皮、黄柏、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各30克,苍术、狼毒、大枫子各中15克,川椒、白矾各10克,雄黄4克,乌梅10枚。

水煎去渣,先熏后洗,洗时可用消毒纱布蘸汁擦洗外阴,也可用药液冲洗阴道。

中医眼中女性外阴瘙痒的成因及治疗

中医眼中女性外阴瘙痒的成因及治疗

中医眼中女性外阴瘙痒的成因及治疗外阴瘙痒是女性常见的妇科问题之一,给女性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阴瘙痒的成因较为复杂,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

中医认为,女性外阴瘙痒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湿热下注。

这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原因。

当女性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甘甜之物,或者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就容易导致体内湿热内生。

湿热之邪下注,蕴结于外阴,就会引起瘙痒。

同时,可能还伴有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舌苔黄腻等症状。

二是肝郁脾虚。

现代女性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如果情绪长期压抑,或者烦躁易怒,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

肝木克脾土,进而影响脾胃的功能,导致脾虚。

肝郁脾虚则气血运行不畅,湿邪内生,下注于外阴,引发瘙痒。

这类患者往往情绪不稳定,容易叹气,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三是阴虚血燥。

如果女性素体阴虚,或者久病伤阴,导致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外阴,也会出现瘙痒的症状。

这种情况下,瘙痒往往在夜间加重,还可能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表现。

四是虫邪侵袭。

中医认为,寄生虫如蛲虫、滴虫等也可能侵袭外阴,导致瘙痒。

这种情况通常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有关。

针对以上不同的成因,中医治疗女性外阴瘙痒有多种方法。

对于湿热下注型的患者,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

可以使用龙胆泻肝汤等方剂进行加减。

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甘甜的食物,同时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穿着透气舒适的内裤。

肝郁脾虚型的患者,治疗重在疏肝健脾。

常用的方剂有逍遥散加减。

患者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

阴虚血燥型的患者,治疗则以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为原则。

可选用知柏地黄丸等方剂加减。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

对于虫邪侵袭导致的外阴瘙痒,除了使用中药杀虫止痒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勤洗澡,保持外阴的清洁。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缓解外阴瘙痒。

治疗外阴痒的偏方

治疗外阴痒的偏方

治疗外阴痒的偏方文章目录*一、治疗外阴痒的偏方1. 治疗外阴痒的偏方有哪些2. 外阴痒怎么治疗3. 外阴痒如何饮食*二、外阴痒是什么原因*三、外阴痒要注意什么治疗外阴痒的偏方1、治疗外阴痒的偏方有哪些 1.1、取生姜120克,洗净连皮打碎,艾叶90克(鲜者200--250克),加水1500毫升,入锅煎沸后2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盆内,患者坐在盆上令蒸气先熏阴部,待水温度适宜,洗10--15分钟,每天1--2次,连洗3天可愈。

治疗期间和愈后半个月内,忌食辛辣、油炸煎炒食物,严禁喝酒、禁房事。

1.2、(包括男子外阴痒)用葱白连根50克,花椒50粒,加水500毫升烧开,洗阴部,每天两次,连洗3天可愈。

1.3、取鲜桃叶500克。

加水煎汤熏洗患部,每天洗2次,或用洋桃叶适量捣烂,用纱布包好塞入阴道内,每天换2次,连用1周。

1.4、用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各30克,枯矾15克。

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取液,熏洗外阴。

早、中、晚各洗一次,每次30分钟。

连续使用5-10天,可显效或痊愈。

2、外阴痒怎么治疗 2.1、药物治疗外阴以Ph4弱酸配方女性护理液清洗后,用激素药物局部涂抹、局部注射厌氧棒菌及中医药治疗等。

此为常见的外阴瘙痒病的治疗方法介绍。

2.2、物理治疗微波治疗,二氧化碳激光及氦氖激光,波姆光,高频电刀,局部电灼治疗以及液氮局部冷冻治疗等。

2.3、手术治疗单纯外阴切除术、合并植皮的外阴切除术。

2.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外阴瘙痒是肝经风热或脾虚蕴热所导致及引起。

如肾虚不能溶于阴器,风邪溶于腠理可引起阴痒阴疮,中医还认为,精血不足,任脉虚,阴部枯萎,根据中医理论,精血不足,肾脾虚,肝旺是外阴营养性障碍发生病变的主要原因,所以总的治疗原则是标本兼治,一是止痒、消炎、润肤,以消除症状;二是消除诱因。

3、外阴痒如何饮食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糖类丰富的食物。

例如:牛奶、豆浆、蛋类、肉类等。

外阴瘙痒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根治瘙痒【医学养生常识】

外阴瘙痒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根治瘙痒【医学养生常识】

外阴瘙痒的治疗方法,中医偏方根治瘙痒文章导读外阴瘙痒是很多女性都会有的症状,引起外阴瘙痒的原因很多,例如:私处卫生清洁没有做好、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等等。

外阴瘙痒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那么外阴瘙痒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呢?一: 外阴瘙痒的偏方治疗 1: 鸡蛋2个,苹果半个,白糖20克,牛奶150毫升。

将鸡蛋液磕入沸水锅内煮熟,捞出放置碗内。

将苹果去皮、核,切成小丁,与白糖、牛奶同放入锅中煮沸,倒入盛有荷包蛋的碗中即成,每日早晚各一次。

2: 绿豆、海带各30克,白糖适量,粳米100克。

先将海带洗净切碎,绿豆浸泡半天,粳米淘洗干净,一起下锅熬成稀粥。

在快要熟的时候,加入白糖就可以了。

每天早晚服用一次,连续食用7~10天。

3: 用松香末卷入纸筒内,每筒加花椒三粒,油浸三日,令纸筒燃烧滴油,取油搽患处。

搽油前,以淘米水把患处洗净。

4: 取鲜桃叶500克。

加水煎汤熏洗患部,每天洗2次,或用洋桃叶适量捣烂,用纱布包好塞入阴道内,每天换2次,连用1周。

5: 取龙胆草、栀子、黄柏各6克,金钱草、车前子(布包)、萆薢各10克,泽泻12克,苍术9克。

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

6: 取百部、川椒各15克,苦参、蛇床子、白头翁、土茯苓各30克。

加水3000毫升,煎沸后5--10分钟,去渣(药渣备作第2煎用,1剂药可用2次)。

先熏后洗,共15--20分钟。

坐浴时应将双腿分开。

已婚妇女可用食指包上干净纱布,伸入阴道,将前后左右穹窿内分泌物反复洗出。

连用3--6天,每天1--2次,每次洗后均要换内裤。

二: 很多人不注意外阴局部洁,经期用橡皮或塑料月经带,平时穿着不透气的化学纤维内裤,皮脂、汗液、月经、阴道内分泌物,甚至尿,粪浸渍,长期刺激外阴均可引起瘙痒。

中药治疗下身外阴瘙痒十二方

中药治疗下身外阴瘙痒十二方

中药治疗下身外阴瘙痒十二方中药治疗下身外阴瘙痒十二方外阴瘙痒是指多种妇科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中医称“阴门瘙痒”、“蚂蚁疮”。

也是许多女性烦心的事.而这12则有效方能帮助女性朋友解决烦恼,做更健康,美丽的女人.治疗本病重在平时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及时消除病因,本键则标康。

1.妇女阴部奇痒:用蛇床子一两、白矾二钱,煎汤常洗。

2.外阴瘙痒灼痛,反复难愈:地肤子、黄柏各20克,地丁、白鲜皮各30克,白矾10克。

水煎,温洗患处,早晚各1次。

用此方治疗外阴瘙痒患者34例,一般3~6次即可获得痊愈。

3.阴部蚀烂,痛痒不已:用雄黄半两烧于瓶中,熏下部,有效。

4.阴肿痛痒:用荷叶、浮萍、蛇床各等分,每日煎水洗。

5.阴事宜湿痒:用松香末卷入纸筒内,每筒加花椒三粒,油浸三日,令纸筒燃烧滴油,取油搽患处。

搽油前,以淘米水把患处洗净。

6.阴囊汗痒:用龙骨、牡蛎,共研为细粉,扑患处。

7.阴囊湿痒;用麸炭和紫苏叶,研末擦患处。

8.妇女阴肿作痒:用狼牙二两、蛇床子三两,煎水热洗。

9.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10.阴道瘙痒: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再取痰咳净粉0.2克,撒敷瘙痒处,取0.1克塞入阴道中,每晚1次,经期停用,孕妇慎用,用药期忌房事,5天为1疗程。

用药1-2疗程,有效率达100%。

11.霉菌性阴道炎:苦参20g,川椒20g,蛇床子20g,蒲公英30g,金银花10g,荆芥20g,防风20g;疗效不错。

12.滴虫性阴道炎:苦参20g,川椒20g,蛇床子20g,蒲公英30g,金银花10g,加白芷20g,百部30g;可以治愈。

注:以上方都是外用!百部和蛇床子是阴部瘙痒良药百部:对阴部瘙痒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百部,别名:百部草;性味甘、苦,微温。

归肺经。

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

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

蛇床子:杀虫止痒蛇床子又叫蛇米、野胡萝卜子、野茴香,为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的果实。

现代研究证明,本品含蛇床子素,即奥斯索1%及挥发油1.3%。

外阴瘙痒偏方治疗

外阴瘙痒偏方治疗

8、冰硼散(成药、散剂)
每次取1—2支(1.5—3克),加入许甘油调匀,涂于阴道,每日1次。据报道,用本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疗霉性阴道炎有较好疗效。
9、苦参、黄连、黄柏、百部、苍术各等分
共研为细末混合备用。用阴道窥器扩开阴道,先以1‰新洁尔灭液冲洗阴道,然后用灭菌棉球蘸本品,涂于阴道后穹窿及两侧壁。外阴痒者,外阴部亦涂少许药末。每日1次,7次为1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阴道炎63例,治愈60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
女性外阴瘙痒 中医有良方
外阴瘙痒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很多女性也都经历过外阴瘙痒,患病期间常会让你坐立不安,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外阴瘙痒症状呢?中医为您带来了治疗外阴瘙痒的中医配方。
1、食醋适量
用25—50%的食醋稀释液冲洗阴道,再塞入70%的食醋棉球,每日1次。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248例,全部治愈。
以上仅供参考
5、徐长卿50克
每次煎水500毫升,熏洗患处,早晚各煎洗1次,每日1剂。
6、虎杖根100克
水煎2次,混合成1000毫升,待温坐浴10—15分钟,每日1次,7日为1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0例全部治愈。
7、百部60克
水煎2次,混合后成600毫升,冲洗阴道,再用雄黄粉均匀地喷入阴道皱壁。每日1次,5日为1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0例,多数为1疗程,少数为2—3个疗程治愈,平均用药3—5日。
4、萝卜适量
洗净,用酒精擦拭消毒后剁成泥状,每次取1—2茶匙,用消毒纱布包成纱布卷(一端系以长线)作阴道塞剂。上药时,先用1:5000过锰酸钾(灰锰氧)液冲洗外阴及阴道,再将萝卜泥纱布卷塞入阴道内,线头露于阴道外。每日1次,连续用药4—7天。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68例,治愈62例。另据报道,用本法治疗10次的治愈率达95%。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女性外阴瘙痒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女性外阴瘙痒

中医如何预防和治疗女性外阴瘙痒外阴瘙痒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给女性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中医在预防和治疗女性外阴瘙痒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中医认为,女性外阴瘙痒的发生多与体内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以及外感邪气有关。

常见的病因包括湿热下注、肝肾阴虚、血虚生风等。

从预防的角度来看,中医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女性应每天清洗外阴,使用温水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香皂。

换洗内裤要勤,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以保持外阴部位的干爽。

其次,饮食调理也不容忽视。

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容易生湿生热的食物。

多吃一些清淡、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西瓜、梨等,有助于清热利湿。

再者,情绪的调节对于预防外阴瘙痒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化火生热。

因此,女性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愤怒。

此外,规律的作息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非常重要。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性生活方面,也要注意适度和卫生。

性生活前后应清洗外阴,避免不洁性生活。

中医治疗女性外阴瘙痒,主要采用内治和外治相结合的方法。

内治法根据不同的病因辨证论治。

如果是湿热下注型,患者往往伴有带下量多、色黄、有异味等症状。

治疗上常以清热利湿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剂中的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泽泻、车前子等可利湿通淋。

肝肾阴虚型的患者,多表现为外阴干涩、瘙痒夜间加重,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治疗以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为主,常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其中熟地、山药、山茱萸等能滋补肝肾;知母、黄柏可清热降火。

对于血虚生风型的患者,外阴瘙痒多在劳累后加重,面色苍白,神疲乏力。

治疗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四物汤加减是常用的方剂。

当归、白芍、熟地等能养血滋阴;防风、荆芥等可祛风止痒。

外治法也是中医治疗外阴瘙痒的重要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阴瘙痒中医治疗方法
阴部瘙痒不堪,甚则痒痛难忍,或伴有带下增多等证,称为阴痒,也称阴门瘙痒。

阴是指阴部,包括外阴、阴道、肛周及股阴,以外阴为多。

痒是一个自觉症状,常伴有带下异常。

故阴痒一证与带下病常同时兼见,故应互参。

阴痒是一个症状,很多全身性、局部性的疾病均可发生阴痒。

西医的“外阴瘙痒”可与阴痒互参施治。

(一)诊断要点
1.以自觉阴痒为诊断依据。

2.妇科检查及白带涂片检查,以了解阴痒的病因。

若外阴奇痒,尤以夜间为甚,白带黄绿色,稀薄呈泡沫状,阴道口粘膜潮红充血,后穹窿及阴道壁有小出血点者,
白带涂片可找到阴道滴虫,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外阴奇痒,白带多,呈豆腐渣状,大小阴唇红肿,表面有白膜,不易擦去,镜检可见霉菌,诊断为念珠菌性阴道炎;阴痒并见大小阴唇,阴蒂色素变白,可诊断为外阴营养不良;
如阴毛部。

位及其附近瘙痒,血痂或青斑,找到阴虱及虫卵者,则为阴虱;也有自觉阴部干涩而痒,阴部外表干燥不润者,
多为肝肾不足,生风化燥所致。

若肥胖阴痒难愈者,要注意排除糖尿病。

阴痒的兼症不同,病因各异,务必详察,细加鉴别,方可无误。

(二)辨证分析
阴痒发生病因病机主要是感染湿、热、毒、虫邪,以及肝、肾、睥功能失调,侵扰阴部,或阴部肌肤失养所致。

阴痒的辨证:风胜作痒,走窜如虫爬;风热多红肿;风寒多变白变厚;生风化燥常干涩;湿胜作痒,浸淫流液,带下量多而阴痒。

另外,热胜作痒,灼热或溃烂疼痛;虫淫作痒,奇痒如虫爬,带下色深质稠有臭。

阴归痒的治疗,着
重去湿清热杀虫以及,调理肝、肾、脾功能,本着“治外必本诸内”的原则,
采用内服与外治,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进行施治。

(三)辨证论治
肝经湿热型
[证见]阴痒,甚则痒痛,灼热难忍,坐卧不安;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黄白、黄赤相兼,或呈腐渣样,多有臭气。

心烦少寐,口苦口干,胸闷不适,纳欠佳。

舌红红或边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方药]
—主方革蘚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蘚30克,生薏苡仁30克,黄柏10克,赤茯苓30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通草6克,滑石20克,苍术12克,苦参15克,茵陈20克。

水煎服。

如肝经湿热,热重于湿,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口苦而干。

便结溺黄,型雩让苔黄,脉数者,可改用泻肝汤。

本型应以外治法为主,详见“带下病”外治法。

最好是内服、外洗、阴道纳药系列治疗。

肝肾阴虚型
[证见]阴部干涩、灼热瘙痒,或带下量不多,色赤白相兼。

头晕目眩,五心烦热,时有烘热汗出,口干不欲饮,腰酸耳鸣。

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肾降火,调补肝肾。

[方药]
知柏地黄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知母15克,黄柏10克,茯苓30克,山药30克,牡丹皮15克,泽泻15克,山茱萸15克,生地黄15克,白芍15克,何首乌20克,乌梢蛇15克,火麻仁30克。

水煎服。

(四)外治法
1.阴痒证,尤实证阴痒,应以外治法为主,以阴道冲洗、熏洗、纳药系列治疗,详见“带下病”外
治法。

2.虚证阴痒,以内治为主。

如属老年性阴道炎,可配合外治法。

3.如属外阴营养不良(外阴白色病损)所致阴痒者,须按该病治疗,外治用中药熏洗盆浴,药以温肾散寒、活血祛风为多。

处方:淫羊藿30克,补骨脂30克,蛇床子30克,赤芍30克,大黄30克,荆芥30克,黄精30克。

煎水熏洗盆浴,每日1剂,复渣再用,连用20日为1个疗程:经期停用,连用3~6个疗程。

并要观察病情变化,排除“外阴癌”。

4.如为阴虱阴痒者,须首先剃光阴毛,然后用中药百部煎坐盆,,
处方:百部50克,苦参30克,大黄30克,地肤子30克。

煎水坐浴,每日1次。

更多治疗方法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回复【0】查看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