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思维导图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通史)课件(共24张PPT)

陈独秀
袁世凯
蔡元培
鲁迅
胡适
李大钊
19015年
1915年,陈独秀在上 海创办《青年杂志》,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一文,正 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 的号角。
19016年
1915年末, 袁世凯下令 以1916年 为“中华帝 国洪宪元 年”,准备 在元旦举行 登基大典。
19017年
新文化运动
19017年秋
巴黎和会场景
五四运动
19019年
19021年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口号
1919年5月4日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
性质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
和
爱国运动。
初二历史上册思维导图
中共一大上海旧址
中共二大旧址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021年
内容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 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 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中俄《瑷珲条约》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58年
1860年
向西方学习, 发展资本主义 工商业;实质是 建立资本主义 私有制;符合历 史发展方向。
《天津条约》
增开汉口、 等十 处为通商口岸。
火烧圆明园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 质是消灭私有制,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第三次长沙会战
百团大战历时数月,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
时,英美盟军在 战果辉煌,有力打击 桂战役。由于国民党政府
太平洋战场接连 败退。这次会战 的胜利,在国内
中国近代史思维导图

中国开始 沦为半半 社会
分界线: 五四运动
国民大 革命
国共十 年对峙
旧民主 主义革命
中 国 近 代 史
新民主主 义革命
抗日 战争 时期
解放 战争 时期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西方列强的侵略史: 1、鸦片战争(1840——1842)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5、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
边疆 危机 联军 侵华 战争
中国 人民 的禁 烟运 动
太平 军抗 击洋 枪队
左宗 棠收 复新 疆
邓世 昌等 英勇 抗击 日军
义和 团抵 抗八 国联 军
国际背景
列强对我国的侵略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武装侵略 鸦片
战争
第二次鸦 甲午中 瓜分 八国联 片战争 日战争 狂潮 军侵华
屈辱条约 《南京》 《天津》 《马关
及附件 《北京》 条约》
《辛丑 条约》
经济侵略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历史影响 社会剧变
探索抗争
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一 次鸦 片战 争前
第二 次鸦 片战 争后
中
国
( 八
近 代
年 级 历
史
史 上
册
日本侵 华战争
禁烟运 动
太平天 国运动
义和团 运动
抗 日
战
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甲午 中日 战争
第二次 鸦片战 争
屈辱史
第一次鸦 片战争
抗争 史
中 国 近 代 史
洋务 运动 戊戌
变法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4.10鸦片战争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第1课鸦片战争【思维导图】【微试题】1.(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答案:C3.“许开台湾互市,英、美、法、德相继而来,派领事,划租界,设商行,建栈房,轮船出入,次第渐兴,而交涉愈繁。
咸丰九年,设通商总局于道署,由道办之。
”材料显示的情况最早发生于(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答案:B4. 鸦片战争后,在近代中国社会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若干基本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
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
——摘编自郭卫东《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心》材料二年份1843~1844 1845 1846 1847 1848 1849 1850总输入棉织品 1 671 4 255 3 080] 3 311 1 836 3 052] 2 618 毛织物557 804 623 782 327 809 501 砂糖 2 43 170 82 147 杂物292 136 186 176 200 470 643 合计 2 522 2 195 3 889 4 312 2 533 4 413 3 909总输出茶322 2 221 2 027 1 834 1 654 2 019 2 427 生丝 2 003 3 806 4 430 4 819 3 331 4 417 5 529 杂货35 19 35 73 96 78 65合计 2 360 6 046 6 492 6 726 5 081 6 514 8 021事罗伯逊关于该口1856年贸易的报告》(1)评述材料一中关于鸦片战争爆发主要原因的观点。
鸦片战争思维导图

虎门、广州之战(1840.12~1841.8): • 1840.12道光查办琦善,派奕山等赴广作战;
1841.1.7义律占沙角、大角,发起虎门之战; 2.23虎门陷落,2.26英溯江逼广州,关天培殉 国,5.25英炮击广州,奕山乞和。
0.1陷定海,
战争爆发: • 1839.7尖沙咀林维喜案,义律轻判;8.15林派
兵入澳门驱英;10.1英内阁决定派舰来华 • 1840.1.5林封港,永绝贸易;6月懿律率舰来华,
标志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英首次北上: • 1840年6月义律兵封广州、厦门,7月占定海,
8月抵大沽口,10月道光惩林,琦善谈判 • 1841年1月7日英占虎门大角、沙角炮台,
•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展工业革命 • 英法美俄工商业大幅发展 • 殖民主义扩张到中国周边
• 封建制的清朝制约经济发展 • 扼杀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 • 禁锢思想,国库空虚,军备废弛
• 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商品倾销地 • 中国奢侈品紧俏,工业品不被青睐 • 金银折换和税收,英国利益受损
列强扩张 战前中国 贸易顺差
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 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3日占宁波;1842.3.15攻慈溪,6.16发动吴淞 之战,7.21焚镇江城,8.4逼南京下关。 • 1841.5.29三元里抗英
背景
起因
鸦片战争 (第一次)
经过
后果
鸦片输入
• 为改变贸易顺差,英强权外交无果 • 走私鸦片,满足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 改变中国两百多年对外贸易优势 • 鸦片流毒,钱贱财枯,“毁灭人种”
关无权自主 • 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战争评价: • 中国抗击列强的第一次战争,英以少胜中 • 鸦片输入,政府苟安腐化并参与获私利 • 军备松弛,脱离群众
高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脑图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背景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中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小农经济占据主体地位闭关锁国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对外殖民扩张鸦片贸易和中国禁烟经济清政府白银大量外流政治清朝吏治腐败军事军队战斗力衰弱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企图彻底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运动过程关天培战死三元里抗英斗争结果1842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五口通商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两白银协定关税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协定1843中英签订《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中美签订《望厦条约》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法签订《黄埔条约》中法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影响政治主权领土遭到严重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思想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列强修约遭拒导火索亚罗号事件(英国)马神甫事件(法国)结果火烧圆明园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者:俄美英法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者:英法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赔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土地影响主权受到严重侵害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推动了中国外交近代化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姚莹《康輶纪行》研究西藏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背景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激化社会矛盾自然灾害严重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教 对劳苦大众有巨大吸引力主要人物洪秀全 杨秀清 石达开 韦昌辉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 绝对平均主义 严重脱离实际《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评价。
鸦片战争思维导图

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英国常称之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贸易战”。
这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在虎门搞破坏性鸦片为名,向中国派遣远征军。
1840年6月,在乔治·埃卢少将和中国商监埃鲁夫的率领下,47艘英国军舰和4000名军官先后抵达广东珠江口,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了。
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和赔偿而告终。
中英两国签署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割让领土、补偿外国、谈判关税。
这严重威胁了中国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地位,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崩溃。
与此同时,鸦片战争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历史的新篇章。
战争起因鸦片进口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试图向中国出售工业品,试图通过商品贸易向中国敞开大门。
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英两国的贸易额仍然保持在每年2300多万两白银的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形势,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外交途径进行了强有力的谈判,但未能达到这一目的。
他们采取卑鄙手段,以“灭人”的方式走私大量特种商品鸦片。
进入中国是为了满足他们对利润的无限渴望。
[8]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它打破了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长期优势,使中国从一个在国外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乌鸦烟之毒,三千年来中国史无前例的灾难”,每年大量进口鸦片,导致六百万两白银流出中国。
中国经历了严重的白银短缺,导致白银价格高企,货币价格低,金融枯竭,国库出现空缺。
鸦片的进口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烟草和毒药的传播不仅对中国人的身心造成伤害,而且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的萧条和衰落。
[9]禁烟运动鸦片贸易给中国政府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清政府自1831年至1834年颁布了八条禁令。
一些统治阶级成员目睹了社会危机,要求改革腐败的政府。
侵略与反抗思维导图

侵略与反抗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间1840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1901年战争爆发原因直接原因:扭转贸易逆差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根本原因:日本为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直接原因: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侵略国家英国英国、法国日本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签订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3、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4、增辟通商口岸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战争失败原因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实力强大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没落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战争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2、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经济,加剧人民的负担3、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了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英勇抗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851-1864)邓世昌:壮烈殉国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八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

欣赏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1)时间:19世纪60年代(2)支持者:英国、俄国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思维导图
19世纪初,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大的国家,并且建立了“日不落”帝国。
而它在亚洲下一个主要的侵略目标就是中国。
自清朝初期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曾经的国势,从乾隆末年就呈现出江河日下之势。
封建制度已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现代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到鸦片战争前,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在全国成为普遍现象。
吏治败坏,封建专制发展到了极点。
清政府用“四书”、“五经”将人们的思想禁锢起来,对不满情绪或评议时政者,实行残酷镇压。
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对外关系上,清朝长期实行闭关政策,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对外贸易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随着清朝统治的日趋腐败和对人民剥削压迫的加重,国内阶级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清王朝的统治面临深刻的危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
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
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