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高中语文全一册课件庄子:无端崖之辞课
合集下载
5.1《无端崖之辞》教学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人教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匠石 ———————— 郢人 立不失容
知音难寻 人再赏 孤独寂寞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10/22/2024
(俞伯牙与钟子期)
11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 什么启示?
提示: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 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件事 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 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绩,不能忽略与之有关的 其他人的努力。
13
第二则
人做到了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 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 就容易取得成功。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 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成功的因素有 很多,拥有放松的心态只是其中之一,但却 是不可缺少的。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 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 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
“郢人斫垩”是庄子路过惠施墓前讲的一则寓言,表达了庄
子对惠施的怀念。郢都人信赖石匠,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 尖上的污渍,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面不改色心不跳, 对于石匠得以发挥杰出本领,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警告 人们,要以诚相托,以心相印;信赖,能够产生力量。 寓意:以“郢人斫垩”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 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
26
生死观—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 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 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 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 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无端崖之辞》课件(39张PPT)

第4则:
【译文】 任国一位公子制成了巨大的鱼钩和很长的钓线,又用五十 条壮牛晾制的干肉做成肉饵,蹲在会稽山上,鱼钩甩到东海。然后, 天天地那里专心地钓着。整整一年过去了,还没有钓着鱼。后来, 终于有条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钩负痛直下,潜入海底。只见它 东冲西撞,上下翻腾,奋鳍挣扎。海面上,白浪如山,海涛呼啸, 好象神呼鬼泣,声震千里。任国公子捕得这条大鱼后,将它分割腌 制成干肉。制河以东,苍梧以北的人们,最后全都吃饱了。
《老子》——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 《庄子》——探求生命的保全、涵养、发展
《庄子》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
01 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名言
02 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 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庄子》名言 03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第2则:
【译文】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 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 (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 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 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第5则:
【译文】 庄子说:“听说秦王有病召请属下的医生,破出脓疮溃散 疖子的人可获得车辆一乘,舔治痔疮的人可获得车辆五乘, 凡是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能获得的车辆就越多。你难 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获奖的车辆如此之多呢?你走 开吧!”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 课件60张

•庄子思想境界
• 忘情寡欲,心斋坐忘。“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渺小的 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 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进 入无古今、无死生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 庄子的人生境界是“尊生----达生----养 生”。
《庄子》
《庄子》共33篇,分“内篇”、 “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字肯 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15 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 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 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 的思想;“杂篇”11篇的情形 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 者后来的学者所写。
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máng wù ,不可辨认 ,不可捉摸)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 ,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 ,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庄子·至乐》) •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向庄家走去,想对庄子表示哀悼之情。可是庄子岔 开两腿,像个簸箕似地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只瓦盆 。庄子就用那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 • 惠子说:“尊夫人跟你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现在她不幸去世,你不难过 、不伤心、不流泪倒也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瓦盆唱歌!你不觉得这样做太 过分吗!” •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其实,当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得 流泪!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 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恍恍忽忽之间,那 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又经过变化 而产生生命。如今又变化为死,即没有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 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 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止住了哭泣。”
高中语文 一、无端崖之辞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

接
惊天骇地的大鱼。任公子有大抱负、大才能,又耐得住寂寞, 文 有恒心,有毅力,所以才最终有大作为。我们应该像任公子 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并持之以恒,争取有最大的成功。
ppt精选
39
(4)选文 2 中庄子将伯昏无人的动作写得极为危险,如何理解
这种夸张手法?
提示:一方面,庄子写这样危险的动作,实际上是把 千
常人置于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凸显出一种超 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庄子及其后学有自 觉追求奇特的审美倾向。他们“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 语”,认为天下深沉污浊,不能拿庄重的语言跟他们交谈,
栏重 目 链课 接
文
因此,他们常常使用夸大不实的语言。
ppt精选
40
(5)本课选文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载:南华老仙,碧眼童颜,手执藜杖,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
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ppt精选
35
ppt精选
千 栏重 目 链课 接
文
36
►启迪智慧
(1)仔细阅读选文 2,简要说明“射之射”与“不射之射”的不
千
栏重 目 链课 接
文
ppt精选
3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已私分, 千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栏重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目 链课
接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文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ppt精选
4
ppt精选
到达“至人”之境,才能出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
惊天骇地的大鱼。任公子有大抱负、大才能,又耐得住寂寞, 文 有恒心,有毅力,所以才最终有大作为。我们应该像任公子 一样,树立远大理想并持之以恒,争取有最大的成功。
ppt精选
39
(4)选文 2 中庄子将伯昏无人的动作写得极为危险,如何理解
这种夸张手法?
提示:一方面,庄子写这样危险的动作,实际上是把 千
常人置于承受不了的绝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凸显出一种超 越这种绝境的巨大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庄子及其后学有自 觉追求奇特的审美倾向。他们“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 语”,认为天下深沉污浊,不能拿庄重的语言跟他们交谈,
栏重 目 链课 接
文
因此,他们常常使用夸大不实的语言。
ppt精选
40
(5)本课选文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载:南华老仙,碧眼童颜,手执藜杖,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
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
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
ppt精选
35
ppt精选
千 栏重 目 链课 接
文
36
►启迪智慧
(1)仔细阅读选文 2,简要说明“射之射”与“不射之射”的不
千
栏重 目 链课 接
文
ppt精选
3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已私分, 千
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栏重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目 链课
接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文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ppt精选
4
ppt精选
到达“至人”之境,才能出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庄子》选读 一 无端崖之辞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24
君乃.言此
(6)乃设 家九祭宾无于忘廷告,乃.臣翁乃.敢上璧
樊於期乃.前
25
答案:(1)回头 拜访 照顾、顾虑 只是,不过 岂,难 道 考虑 环视 (2)做宰相 互相 宰相 辅佐、帮助 貌相 (3)路过 过失 犯过错 责备 指出过失 超过 (4)增加 水漫出来 利益、好处 更加 (5)介词,相当于“替” 语气 词,表示疑问 连词,因为 介词,相当于“因为” (6)副词, 相当于“竟然” 副词,相当于“才” 代词,相当于“你的” 副词,相当于“就”
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 很久了!’自从惠子先生死了以后,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
言之矣!” 顾:回头。从者:跟随自己的人。郢人: 谁可以说话了!”郢地人。郢,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
垩:白色土。漫:污、弄脏。匠石:名为石的工匠。运斤成风: 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斤,斧头一类的工具。听: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 1.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
曰:“郢人垩漫其鼻端, 说:“有一个郢地人,白色的垩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
若蝇翼,使匠石斫 薄像苍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工匠来砍掉
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 它。名为石的工匠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放手砍下去,
窥.( 巨缁.( 鸱.( 醴.( 辁.( 惮.(
)青天 )
)鸟 )泉 )才 )赫
13
期.( )年 鲵.( )鲋.( ) 破痈.( ) 得车数乘.( )
声侔.( ) 为儵.( ) 相.( )梁 濠.( )梁
答案:è kuī zhuó zī ɡān chī yuān chú lǐ xī
quán shùn dá jī móu ní fù shū yōnɡ xiànɡ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5.1 无端崖之辞1-人教版

刺。
4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 到什么启发?
提示: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 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 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 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
5
第六则
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 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 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
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 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
谢谢
27
16
对牛弹琴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 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 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 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 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 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 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 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 讲深奥的道理。
17
涸辙之 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在干涸了的车辙 沟里的鲫鱼,比喻处 于极度窘困境地、亟 待救援的人。
10
布置作业
1、总结重点字词句。 2、任选一则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写出自己的体会理解。
11
12
相濡以沫
原文“泉涸,鱼相与 处于陆,相呴以湿,相 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比喻亲人同在困难 的处境里,用微薄的 力量互相帮助,延续 生命。多用于形容夫 妻感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
2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 到什么启发?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 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 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3
4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 到什么启发?
提示:越是谋取私利大,越是不择手段、卑鄙下 流。庄子对这种讥贫炫荣的卑鄙小人极为厌恶,以 舐痔得车与曹商的肮脏勾当相类比,反映了庄子对 当权者及名利之徒的蔑视。
5
第六则
这则寓言说明“道不可离,犹鱼之 于水也”。也辛辣地讽刺了人情的虚伪。 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就等于“西江引水”,因为那是时间、 地点和条件所绝对办不到的事。空头支
异类之间无法相通,彼此 之间并没有办法交流感情
谢谢
27
16
对牛弹琴
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 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 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 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 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 模仿蚊虫和小牛犊的叫声。 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 步走并听着音乐。
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 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 讲深奥的道理。
17
涸辙之 鲋
(拼音:hé zhé zhī fù)在干涸了的车辙 沟里的鲫鱼,比喻处 于极度窘困境地、亟 待救援的人。
10
布置作业
1、总结重点字词句。 2、任选一则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写出自己的体会理解。
11
12
相濡以沫
原文“泉涸,鱼相与 处于陆,相呴以湿,相 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湖。
比喻亲人同在困难 的处境里,用微薄的 力量互相帮助,延续 生命。多用于形容夫 妻感蝶
庄生晓梦迷蝴蝶
2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 到什么启发?
事物皆有其特殊性,强求一律,反而坏事。一 个人的本真是最重要的,不要试图去改变本真。
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即使是好心做事,也 会造成惨重的后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3
高二语文人教《先秦诸子选读》课件:5.1 无端崖之辞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 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就把名为石的工匠召来说:‘试着替寡人做
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 这件事砍一砍!’名为石的工匠说:‘我倒是曾经能够砍下鼻
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尖上的白土。虽然这样,但我的对象搭档已经死了很久了!’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自从惠子死后,我就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谁可以说话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 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 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 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 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 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 含有大智慧。在这部书里,真正流传下来的思想,应该是一种天地自 在逍遥游,而这样一番逍遥游里,庄子他看破的东西太多太多。庄子 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但是,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 的理想境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诗意洒脱的人生境界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运用辩证全面的观点认识文中所表达出的庄子的思想。 3.体会庄子散文中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白对译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
1.庄子给人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自己的人说: “郢人垩漫其鼻端,若
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 时常一起在浑沌的地盘见面,浑沌待他们非常好。儵和忽商量着要
【课件】第五单元 庄子 1无端涯之辞-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课件(共44张PPT)

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背对着)逡巡(退却),足 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让他走向前)。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 变。今汝怵然有恂目(眨眼、眼睛转动)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庄子·田子方》
思考: 第二则“不射之射”的故事能得出
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他的这种主张在很 多朝代得以推行:文景之治、 萧规曹随,开元盛世。
第四则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黑绳子),五十犗(jiè阉割过的牛)以为饵,蹲乎 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 錎(通“陷”)没而下,骛扬(奔驰颠荡)而奋鬐(通“鳍”),白波若山, 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威震,惮通“怛”dá)千里。任公子得若鱼, 离而腊(xī做成干肉)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饱食)若 鱼者。已而后世辁(浅薄)才讽说(道听途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 揭竿累,趣(通趋)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粉饰)小说 (偏颇琐屑的言论)以干(求)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
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管理世事)亦远矣! 《庄子·外物》
思考:
第四则“任公垂钓”的故事能得出 什么道理?
从中可以看出庄子有怎样的追求?
第四则鉴赏:
第一则: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白色土)漫 (污、弄脏)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名为石的工匠)运斤 成风,听(任意)而斫(用斧头砍)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改变脸色)。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 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对、目标)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 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怎么)得车之
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 变。今汝怵然有恂目(眨眼、眼睛转动)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庄子·田子方》
思考: 第二则“不射之射”的故事能得出
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 为而治”。他的这种主张在很 多朝代得以推行:文景之治、 萧规曹随,开元盛世。
第四则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黑绳子),五十犗(jiè阉割过的牛)以为饵,蹲乎 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 錎(通“陷”)没而下,骛扬(奔驰颠荡)而奋鬐(通“鳍”),白波若山, 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威震,惮通“怛”dá)千里。任公子得若鱼, 离而腊(xī做成干肉)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饱食)若 鱼者。已而后世辁(浅薄)才讽说(道听途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 揭竿累,趣(通趋)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粉饰)小说 (偏颇琐屑的言论)以干(求)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
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管理世事)亦远矣! 《庄子·外物》
思考:
第四则“任公垂钓”的故事能得出 什么道理?
从中可以看出庄子有怎样的追求?
第四则鉴赏:
第一则: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白色土)漫 (污、弄脏)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名为石的工匠)运斤 成风,听(任意)而斫(用斧头砍)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改变脸色)。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 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对、目标)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癕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 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怎么)得车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 方法一:多事反映一品质。注意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 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如:《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 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 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 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多件事反 映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 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 人物有“立体感”。如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是借助多件事, 反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45
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等进行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 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小姑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 个“瘦”法?穿的有多“差”?我们添加外貌描写,改成:“我 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得几乎一阵风就能吹跑, 一张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 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再如:“她骂他是懦夫。”我们添加神 态、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修改为:“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 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懦夫!’”修改前后的句子对比,细节 描写的优势和效果一目了然。
7.王说之,益车百乘 (“_说__”通“_悦__”)
8.夫处穷闾阨巷 (“_阨__”通“_隘__”)
二、一词多义
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
1.﹒履危石,临百仞之渊 (名词作动词)_踩__、__践__踏__
2.离而﹒腊之 (名词作动词)_做__成__干__肉__
3.惠子﹒相梁 (名词作动词)_做__相__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 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 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把自己比作“鹓 ”,这是高贵与圣洁的象 征。 B.庄子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 C.庄子借鹓 “不止”“不食”“不饮”,暗示要与 惠子绝交。
【文言梳理】 一、通假字 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2. 没而下 3.骛扬而奋鬐 4.惮赫千里
(“_恂__”通“_瞬__”) (“___”通“_陷__”) (“_鬐__”通“_鳍__”) (“_惮__”通“_怛__”)
5.苍梧已北
(“_已__”通“_以__”)
6.趣灌渎
(“_趣__”通“_趋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
D.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 度。 【明确】选C。“暗示要与惠子绝交”错,庄子表明的 是自己的高洁志趣和追求。
4.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 【明确】讽刺了像惠子一样的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 猜忌别人的人。
【要点探究】 1.在寓言故事“不射之射”中,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 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 窘困境地、急待救援的人。
【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项羽故里存放着的300斤的霸王戟,据说项羽﹒运﹒斤﹒成 ﹒风,可以单手舞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
谭。( ×。“运斤成风”是说技艺高超,而语境是说
项羽力气大。望文生义。 )
3.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点拨】(1)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奇特无比的诸多 形象。
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 式,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受到启迪。他把深 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在一种超现实 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任公子钓鱼一事,可谓天外奇谈;匠石运斤成风,斫 垩不伤,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却使文章汪 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寓言故事 生动形象,摇曳多姿。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_虽__是__这__样__ 今义:作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 是”等呼应
2.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古义:_退__却__ 今义:犹豫不决,有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3.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古义:_寓__言__人__物__的__名__字__ 今义: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点拨】
射箭
区别启示ຫໍສະໝຸດ 有心而射 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
是“有心而射”的继续,只 有高明的技术,
无心而射
有达到“至人”之境,才能 若患得患失,也 出现“不射之射”即“无 会一事无成
心而射”的状态
2.任公子钓鱼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任公子有大抱负、大才能,又耐得住寂寞,有 恒心、有毅力,所以最终有大作为。我们应该像任公子 一样,树立远大理想,持之以恒,争取获得最大的成就。
阐发了一切矫情逆性之举,即使自以为充满善意,也会 因违背自然而遗患无穷的道理。
为政者要想造福于百姓、社会、国家,所做的任何决 策都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 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即便出发点是 好的,也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赠
送
高
热爱劳动
中
扣,令对手﹒逡(qūn)巡难前,无从下手。
D.经历过岁寒或斧﹒斫(zhuó),草木就会失去翠叶,失去
青柯,只剩下一截树桩、一笼根块。
【明确】选A。“怵”应读chù。
二、积累熟语,并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 1.运斤成风: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比喻手法 熟练,技艺高超。 2.汗流至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 惭愧。
42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那么,什 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 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 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 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 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 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 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 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2.近日,前NBA球员麦迪发布了一段在健身房训练的视
频,视频中这位深受中国球迷喜爱的明星球员﹒汗流﹒﹒至﹒踵,
展现了积极的竞技状态。( ×。“汗流至踵”是形容极 度恐惧或惭愧,这里望文生义,应该用“汗流浃背”。 ) 3.那一年他做生意失败,家里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
去,他如同﹒涸辙﹒﹒之﹒鲋,状况极其糟糕。 ( √ )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 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 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 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 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 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
44
方法三:一事反映一品质。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事件要 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 如鲁迅《一件小事》写车夫主动扶着老女人去了巡警分驻所,凸 显车夫高大无私的形象。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很多情況下, 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典型的事,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 “画面”)。公交车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太脏, 有座位也不坐;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 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 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 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站立在读者面前。
48
【实战演练】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生,精 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 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 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ー 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
4.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古义:_传__说__、__道__听__途__说__ 今义:讽刺的话
5.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_偏__颇__琐__屑__的__言__论__ 今义:一种文学体裁
6.﹒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_在__这__个__时__候__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文本研读】 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
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 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 B.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 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
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违反自然之道, 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鲋鱼的故事形象地承载了庄子 的这一主张。 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 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 特色。
【明确】选A。“同情弱者”“悲天悯人”的说法错误。
2.从这则寓言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立即着手解决眼前的实 际问题。不能找借口开空头支票,这是要害死人的。
二、阅读文中语段,完成3、4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
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如:①将权迷心窍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通俗 易懂;②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 行对比,说明强求必不得;③能工巧匠并不稀奇,胆大如斗 的人也不少见,但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具有强烈的世 俗化色彩。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 方法一:多事反映一品质。注意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 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如:《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 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 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 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多件事反 映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 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 人物有“立体感”。如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是借助多件事, 反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45
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等进行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 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小姑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 个“瘦”法?穿的有多“差”?我们添加外貌描写,改成:“我 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得几乎一阵风就能吹跑, 一张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 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再如:“她骂他是懦夫。”我们添加神 态、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修改为:“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 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懦夫!’”修改前后的句子对比,细节 描写的优势和效果一目了然。
7.王说之,益车百乘 (“_说__”通“_悦__”)
8.夫处穷闾阨巷 (“_阨__”通“_隘__”)
二、一词多义
三、根据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对词语释义
1.﹒履危石,临百仞之渊 (名词作动词)_踩__、__践__踏__
2.离而﹒腊之 (名词作动词)_做__成__干__肉__
3.惠子﹒相梁 (名词作动词)_做__相__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 ,子知 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 过之,仰而视之 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秋水》)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子把自己比作“鹓 ”,这是高贵与圣洁的象 征。 B.庄子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 C.庄子借鹓 “不止”“不食”“不饮”,暗示要与 惠子绝交。
【文言梳理】 一、通假字 1.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2. 没而下 3.骛扬而奋鬐 4.惮赫千里
(“_恂__”通“_瞬__”) (“___”通“_陷__”) (“_鬐__”通“_鳍__”) (“_惮__”通“_怛__”)
5.苍梧已北
(“_已__”通“_以__”)
6.趣灌渎
(“_趣__”通“_趋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
D.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 度。 【明确】选C。“暗示要与惠子绝交”错,庄子表明的 是自己的高洁志趣和追求。
4.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怎样的人? 【明确】讽刺了像惠子一样的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 猜忌别人的人。
【要点探究】 1.在寓言故事“不射之射”中,前后两次射箭有何不同? 它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 窘困境地、急待救援的人。
【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
1.项羽故里存放着的300斤的霸王戟,据说项羽﹒运﹒斤﹒成 ﹒风,可以单手舞动,在我们现代人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
谭。( ×。“运斤成风”是说技艺高超,而语境是说
项羽力气大。望文生义。 )
3.七则小故事突出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是什么? 【点拨】(1)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创造出奇特无比的诸多 形象。
这些故事很少枯燥说教,而是借用生动活泼的寓言形 式,让人在或开怀或沉思中感悟主旨,受到启迪。他把深 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虚妄的故事之中,在一种超现实 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思想。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如任公子钓鱼一事,可谓天外奇谈;匠石运斤成风,斫 垩不伤,亦是无稽之谈。但这些丰富的想象,却使文章汪 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3)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的成功运用,让寓言故事 生动形象,摇曳多姿。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古义:_虽__是__这__样__ 今义:作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 是”等呼应
2.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
古义:_退__却__ 今义:犹豫不决,有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进
3.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古义:_寓__言__人__物__的__名__字__ 今义: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点拨】
射箭
区别启示ຫໍສະໝຸດ 有心而射 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
是“有心而射”的继续,只 有高明的技术,
无心而射
有达到“至人”之境,才能 若患得患失,也 出现“不射之射”即“无 会一事无成
心而射”的状态
2.任公子钓鱼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任公子有大抱负、大才能,又耐得住寂寞,有 恒心、有毅力,所以最终有大作为。我们应该像任公子 一样,树立远大理想,持之以恒,争取获得最大的成就。
阐发了一切矫情逆性之举,即使自以为充满善意,也会 因违背自然而遗患无穷的道理。
为政者要想造福于百姓、社会、国家,所做的任何决 策都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处理 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即便出发点是 好的,也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赠
送
高
热爱劳动
中
扣,令对手﹒逡(qūn)巡难前,无从下手。
D.经历过岁寒或斧﹒斫(zhuó),草木就会失去翠叶,失去
青柯,只剩下一截树桩、一笼根块。
【明确】选A。“怵”应读chù。
二、积累熟语,并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 1.运斤成风:挥动斧头呼呼生风(速度极快)。比喻手法 熟练,技艺高超。 2.汗流至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 惭愧。
42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那么,什 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 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 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 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 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 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 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 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2.近日,前NBA球员麦迪发布了一段在健身房训练的视
频,视频中这位深受中国球迷喜爱的明星球员﹒汗流﹒﹒至﹒踵,
展现了积极的竞技状态。( ×。“汗流至踵”是形容极 度恐惧或惭愧,这里望文生义,应该用“汗流浃背”。 ) 3.那一年他做生意失败,家里债台高筑,妻子也离他而
去,他如同﹒涸辙﹒﹒之﹒鲋,状况极其糟糕。 ( √ )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 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 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 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 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 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 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
44
方法三:一事反映一品质。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事件要 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 如鲁迅《一件小事》写车夫主动扶着老女人去了巡警分驻所,凸 显车夫高大无私的形象。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很多情況下, 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典型的事,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 “画面”)。公交车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太脏, 有座位也不坐;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 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 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 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站立在读者面前。
48
【实战演练】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生,精 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 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 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ー 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
4.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古义:_传__说__、__道__听__途__说__ 今义:讽刺的话
5.饰﹒小﹒说以干县令
古义:_偏__颇__琐__屑__的__言__论__ 今义:一种文学体裁
6.﹒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_在__这__个__时__候__ 今义:表承接的连词
【文本研读】 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
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借鲋鱼的故事,意在向监河侯强调要同情弱者, 表达了他悲天悯人的思想。 B.这则寓言故事揭露了监河侯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 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惯用的伎俩。
C.庄子认为人们做事应顺应自然之道,违反自然之道, 必然会遭到人们厌弃。鲋鱼的故事形象地承载了庄子 的这一主张。 D.善于借用寓言说理,将枯燥的说教寓于生动活泼的故 事之中,让人在沉思中受到启迪是《庄子》语言的一大 特色。
【明确】选A。“同情弱者”“悲天悯人”的说法错误。
2.从这则寓言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明确】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立即着手解决眼前的实 际问题。不能找借口开空头支票,这是要害死人的。
二、阅读文中语段,完成3、4题。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
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如:①将权迷心窍的惠子喻为得腐鼠而吓鹓的鸱,通俗 易懂;②将任公子垂钓与辁才讽说之徒急于钓到大鱼进 行对比,说明强求必不得;③能工巧匠并不稀奇,胆大如斗 的人也不少见,但匠石运斤成风则是夸张,具有强烈的世 俗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