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景作文技巧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作文范文推荐

小学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作文范文推荐

小学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作文范文推荐小学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描写对象,选出能代表景物特点的东西来写;要让学生安排好写景顺序,写出层次;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选材;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能生动形象地勾勒出景物的特点。

小学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一、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描写对象,选出能代表景物特点的东西来写仔细观察描写对象,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例如形状、色彩、声音、动态、静态等方面的特点。

只有细心地看、连续地看、多角度地看,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景物的特点。

描景时,不可能将观察到的全部写入,要选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这一景物最好是你自己熟悉的,在颜色、形态、神韵等方面具有鲜明特点的景物,选出这样的景物,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突出景物的特征。

二、要让学生安排好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我们在作文时,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叙述,描景作文也不例外,因此在写景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写景作文一般有以下几种写作顺序:1、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一处景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景象,为了把它们全面地介绍给读者,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依次描述出不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的景象。

2、按照空间顺序来写一个景物总是由各部分组成的,为了把一个景物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以按空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

为此,可采用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等顺序来描绘景物。

3、采用定点写景的方法4、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三、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选材写景记叙文表达中心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借景抒情;二是以景明理。

例如,家乡的秋天》一文,在对家乡秋季景物的描写过程中,充满了对自然、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往往会收到情从景生、情景交融的效果;又比如《夕阳》一文,作者通过对夕阳美丽景色的描写,告诉人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道理,提醒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以景明理,立意高远且顺理成章。

小学生如何写景,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3套

小学生如何写景,小学写景作文写作技巧3套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 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 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美酒,它张满了帆,在 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 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 瀑布。
话题作文“雪”
雪前 盼雪 下雪 下雪
雪中 赏雪 赏雪 赏雪
春夜的夜雨总是令人愁,尤其是在巴山, 落寞的山岭,倾斜的石径,泼墨般的苔痕…… 多少前辈名侠的凄惨往事都已被埋葬在苔痕下, 多少春花尚未发,就已化作春泥。
使景物蒙上 神秘沧桑之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瑞雪兆丰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2、动静结合 声色辉映 状物绘景
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 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山 更幽”?
夜更静,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露珠往花瓣上 滴落的声音。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六月里的天气,活像顽皮娃娃的脸,说变就变。 上午还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下午却突然翻了脸, 漫天的乌云层层叠叠,像长江的波浪一浪盖一浪, 气势汹汹地向大地压下来。大地之间的一切都笼罩 在阴霾之中。
一是胸中无好词佳句,二是作文言之序
学习目标
1、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景物的方法。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会用列
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写法把景物 描写具体。 3.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要写出自己的 真情实感。
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⒈写景要按方位顺序
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 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 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小学写景作文技巧

小学写景作文技巧

写景作文的观察方法
一 、调动多重感官进行 观察。 视觉 嗅觉 听觉 味觉 触觉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是一首欢乐的歌。
写景作文的观察方法
二、确定观察顺序与观察角度。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运用五官对景物进行深切感受才能更准确地
抓住景物的特点。所以不仅要具体写出五官 感受,还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
提分技巧三:写出对景物的感情
文章是有感而发,情与景是分不开的。景物 描写中如果没有作者的情感在内就会显得干 巴巴的,没有意思。如果在文章中写出自己
观赏景物后的感悟,用恰当的语句表达出自
己的真实情感,那么就会做到情景交融。
写景作文的观察方法
二、确定观察顺序与观察角度。 1、时间顺序
一天中景色的变化
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
写景作文的观察方法
二、确定观察顺序与观察角度。 2、空间顺序
a、定点观察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俯视 仰视
写景作文的观察方法
二、确定观察顺序与观察角度。 2、空间顺序
瓦屋山之旅 • 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放暑假了比平时还要忙: 奥数集训、跆拳道集训比赛、小记者站的活 动……,它们将我的时间占得满满的。忙里偷 闲,我们随爸爸单位的同事一起自驾去瓦屋山 旅游。 • 8月15日一大早,我们兴高采烈地出发了。经 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四川 洪雅境内、距成都市180公里的瓦屋山。瓦屋 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在3000米以上, 占地面积约为104亩,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气候宜人,树林茂盛,郁郁葱葱,是一个夏季 休闲胜地。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

小学生写景作文指导景色是我们周围自然环境中的美丽,也是小学生作文中常见的写作题材之一。

写景作文是培养小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美好。

下面是一些指导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方法。

1. 观察细致入微小学生写景作文时,首先要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可以去户外走走,沉浸在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观察时要注意细节,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例如,可以观察树木的叶子、花朵的颜色、天空的云朵等等。

这些细节将成为你作文中的描写素材。

2. 用五官感受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可以通过五官来感受自然环境,进而进行描写。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来描述风景的样子,通过听声音来描述自然的声音,通过嗅闻来描写自然的气味,通过触摸来感受自然的触感等等。

利用五官的感受,可以增加作文的真实感。

3. 想象力是重要的小学生写景作文时,不仅要依靠观察,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可以想象一个美丽的场景,然后详细描绘出来。

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园,然后描述花朵的颜色、芳香和飞舞的蝴蝶等等。

注意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让读者感觉仿佛身临其境。

4. 使用形容词和比喻在写景作文时,可以运用形容词和比喻手法来增加描写的艺术感。

例如,可以用“碧蓝的天空”、“细腻如丝的白云”来描述天空的美丽,用“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如同一抹大自然的拥抱”来描写阳光的温暖等等。

形容词和比喻可以使作文更加丰富多样,让读者感受到文中的美好景色。

5. 增加细节描写小学生写景作文时,可以通过增加细节描写来丰富作文内容。

例如,可以描述花朵的形态、花瓣的纹理、花香的味道,并配以对比描写如草地的绿意、树林的清凉等等。

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够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 注意语言表达小学生在写景作文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

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避免使用太过复杂的长句和生僻的词汇。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语句通顺、连贯、语法正确。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你所描述的景色,也能提高作文的质量。

写景作文技巧指引

写景作文技巧指引

写景作文技巧指引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对于小学生来说,写景作文是接触得比较多的。

怎样才能把景物写出特色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

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

从不同感觉、有动有静地写景,让人读来身临其境。

如:老舍先生笔下的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绵延起伏,温柔可亲。

他写林海,工于调色,在他的调色板上,绿色是那样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在他的“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简直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使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美。

他写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恰当的比拟,敏锐的观察,绘声绘色的描绘,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我们描写景物时,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动到静等。

总之,把握住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晰自然。

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三种:对景物的观察和体验一般的顺序可分三种:①按照时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

一处景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景象,为了把它们全面地介绍给读者,那就应按照时间顺序观察和体验;就能依次描述不同时间出现的不同的景象。

比如写一棵树,我们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它在各个季节是什么样子的。

②按照空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

一个景物总是由各部分组成的。

各个部分又按照一定的关系联结在一起。

景物和各部分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和位置。

为了把一个景物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以按空间顺序来观察和体验。

例如我们描写一座山峰,就可以写远处看它是什么样子,近处看它是什么样子,或者从上看是什么样子,从下看是什么样子等。

谈谈提高小学生景物描写技巧[论文]

谈谈提高小学生景物描写技巧[论文]

谈谈提高小学生景物描写的技巧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等气候现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动物植物,美丽的名山大川、富饶的草原沃野、广袤的高原、无垠沙漠、浩瀚的海洋……等五光十色的大自然,将人类生活的大千世界打扮得格外的丰富多彩。

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用文字的形式加以描绘,再现于字里行间,就成了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观察,把握景物的特征一般说来,我们先要确定观察的对象,否则会无的放矢。

一旦选择了观察的对象,我们要对其进行长期的、全面的、仔细的、深入的观察。

我们不仅要观察它的整体(大致轮廓),还要聚焦它的局部(特写镜头);不仅要观察它的动态(生长过程、四季变化、风吹雨打),还要注目它的静态(形状、大小、颜色、数量、结构)。

我们还要善于将自己观察的对象,与别的景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寻找出与其他景物的区别之处,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

二、要确定位置,选好观察的角度要想达到观察的目的,我们要选择好观察的角度并确立观察的最佳位置——观察点。

所谓观察点,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

观察的角度选好了,观察点确定了,才能搞清方位,清楚的叙述,正确的描写。

有时为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地观察描写对象,我们不仅需要固定的立足点,还需要变换立足点,并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进行观察。

从观察的顺序看,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外到内、从内到外,或先中间后两边、先两边后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

从观察的角度看,可以远眺,可以近瞧,可以平视,可以仰视,可以扫视,可以环视,可以透视,可以腑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景物做出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有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观察角,看到的景物也不一样。

三、要描写有序,避免杂乱无章文无定法,但也要有序可循。

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其一是空间顺序,其二是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通常是选取一固定的最佳的观察位置,随着视线的移动顺序,依次地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同步作文自然景观:素材+及写景作文技巧分析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同步作文自然景观:素材+及写景作文技巧分析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同步作文自然景观:素材+及写景作文技巧分析写景作文技巧分析学生写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文字组织能力不高,很多情况下并不知道怎么去写。

本文就从多个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小学生写景作文中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一、根据题意,明确写作对象小学生写景作文中,首先需要明确写作对象,就是“写什么”。

对于写景作文,描写对象有很多,有山河湖海、田野森林、花草树木以及春夏秋冬各季景色等。

对于小学生而言,最好是写他们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校园景色、公园景色等。

二、注意描述顺序和作文结构当确定好写作对象时,就要确定写作的结构,即“怎么写”,在结构设置中要求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很多小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設计作文结构,尤其是写景作文,其实这个是可以根据景色而定的,不同的景色具有不同的描写结构,可以由远到近的描写,也可以由左到右的描写,还可以由中间向两边的描写。

对于像公园、校园景色的描写,可以按照游览顺序进行描写;四季景色的描写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分别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例如让小学生写一篇关于描写校园景物的作文,小学生就可以按照游览顺序进行描写,先是教学楼、再是学校操场、花坛等地方,在顺序描写中可以有所侧重,对某一方面进行重点描写。

每写一个景物就要另起一段,在每段的开头或者是结尾处点明主题,这样就会使作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除此之外,小学生也可以单独描写学校中的一部分景物,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描写,例如对校园花坛的描写。

可以按照花坛由远到近的顺序,由周边向中间的顺序描写,也可以按照花坛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写,无论什么顺序,都应该保持作文的结构清晰,让读者可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顺序,跟随作者的脚步来一同欣赏美景。

三、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写景作文中,对于大自然景色的描写一般都是充满眷恋的,小学老师可以指导小学生在写景作文中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以此来生动的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

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

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

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1、观察:写什么。

在写景物之前最关键的一点是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离开了观察凭空而作,是写不好景物的。

观察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按顺序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一定要有顺序,这样写作时条理才能清楚;第二,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观察,仔细分析,捕捉并发现景物的特征,比如:形态、颜色、变化等;第三,要边观察边想象,把自己观察时的真实感受体现出来;第四,要边观察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简单地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参考2、构思:怎么写。

观察到的景物不一定都要写下来,要有重点地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那处景物来写;写作写时一定要注意写清自己是按什么顺序写。

在小学阶段写景的文章一般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

比如小学教材中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照游览顺序“路上——外洞——空隙——内洞——出洞”写的;《四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进入天山——在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来写的。

3、表达:写具体。

知道了写什么,怎么写,这只是解决了写景文章的大概框架,具体怎样写具体,让景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才是写景文章的重点。

那么,到底怎样写具体呢?概括起来就是“突出景物特点”。

如何突出景物特点?表达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比如《桂林山水》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写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尤其写漓江水“绿”时,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把“漓江水的绿”比喻成“无暇的翡翠”,突出了漓江水绿的程度,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漓江水真绿,达到了表达的效果。

4、悟情:表达真情实感。

写景的文章是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的,每一笔描写,每一次想象,都体现了你的真实感受,所以,用你的真情实感来感染读者,来激发读者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写景作文技巧讲解
一篇写景的文章,它以景物描写为主要对象,如云雾雷电、雪雨风霜、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等。

景物描写是运用生动的语言把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的状态、特征从形态、色彩、声音、光影等方面,真实、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再现于读者面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写好这类文章,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好景物描写的文章,就要学会观察,平时积累素材。

在具体的习作中,如果打算写某一处的景物,绝不能凭想象,应该深入实地,仔细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我们应向学生渗透一些常见的观察顺序:
(一)、选好角度,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事物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要选好合适的观察点,选取恰当的视觉角度,把观察到的景物,限制在某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对准目标,不变位置依据一定的顺序,然后再从这一点出发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法,定点定位直接对准画面,最适宜于典型环境里的自然景物或风俗人情的描写,就好像是摄影拍照的特写镜头一样焦点醒目。

运用定点观察之后的定点描写,可以把景物描写得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实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鸟的天堂》中,作者巴金有这样的描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
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

”“榕树正是茂盛的时期,它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么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立足在船头,随着船身渐渐逼近的时候,目光集中在大榕树的长势上,定点对大榕树形态的具体观察,看清了这一株奇特的大榕树的真面目,枝干“不可计数”,足见十分茂密;“枝上又生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卧在水面上一般。

”观察了大榕树的整体形象;观察了大榕树与众不同的神态美,“那么多的绿叶”,不是一片片清晰可辨,而是“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这就是作者自始至终把观察的目光定点在大榕树上,对榕树的枝、叶、根的形状、颜色、位置进行细致观察。

然后从外形描写入手,浓墨重彩,逼真地表现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

(二)、移步换景。

在进行观察时,观察点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情况也就各不相同,得到的感受也就大不一样了。

正像北宋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让学生使用动点观察法,就是连续移动观察位置,从不同的观察角度,观察同一景物的表现方法。

动点观察有两层含义:一是观察点要连续不断地移动;二是移动观察点要有顺序。

这种观察法适合观察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景物。

由于作者对景物连续不断深入细致的观察,清清楚楚地了解到了景物各方面的不同形态和色彩,描写起来就得心应手,有话可说了,既可描摹景物的形状,又可显示景物的神采,使景物鲜明
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当你来到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最好先看看全景,对整体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迈开你轻快的脚步,向前走去,这样随着你脚步的移动,眼中的景物在不断变换,这就是“移步换景”法。

如《颐和园》一课,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点来描写园中的景色:或立足公园大门,或驻足万寿山下,或站在万寿山上,或立于昆明湖堤岸,描绘的是一副副异彩纷呈的图画.颐和园面积宽广,作者不能一眼就能把景物看完,所以观察点必须移动变化,这样才能细致地描绘出园景。

(三)、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进行观察。

虽然每处景物都离不开山和水,离不开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但是每处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同一处景物,因季节不同,其特征也不一样。

观察时如果抓不住特点,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无法感染读者。

因此,无论是写春花的绚丽,还是写秋叶的静美,是写江海的波澜壮阔,还是写小河的潺潺流水,都要认真观察,把握它们的特点,了解景物的全貌,围绕一个中心来写。

例如:学校的小花园里,花香与读书声相伴,特点是幽静美丽;操场上有单杠、双杆和篮球场,同学们在锻炼身体,它的特点是热闹。

另外有些景物还要一边对比一边观察,才会发现这一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

比如,观察树叶,如果不对比,只盯着一种树叶看,你会以为绿就是它的最大特点了,可是一比你就会发现,松叶如针,柳叶如眉,枫叶似鸭掌,这才是它们真正的特点。

二、做到“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将自己的感受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上。

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

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
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例如:在《山雨》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

这清新的绿色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段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连用两个“流进”体现了两个层次:这“绿”不光是眼睛看到的,更是用心灵感受的,突出雨中的“绿”那种让人难以忘却的美。

通过对山雨色彩美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三、要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构成完美的整体。

静态描写,要绘出景物的外形、内涵、色彩和神韵;动态描写,要对事物的动作、声响、神态作细致的描绘,达到景物传神、生动、鲜活的效果。

在写景的时候,要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使景物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美,才能深深地感染读者。

例如:在《第一场雪》一课中这样写到:“大雪整整下了一夜。

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

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靑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这个片段的描写作者就利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活灵活现地
写出了雪后的美景。

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要求学生既要有静态描写,又要有动态描写,做到动静结合,构成完美的整体。

四、结合实际、展开联想。

展开想象是神奇的“鲜活剂”。

景物大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把它们的样子描绘出来,就会显得干巴巴的,空洞无物;如果给它们洒上想象“鲜活剂”,景物就会立刻呈现出生命的活力。

例如,在《山中访友》一课中,作者这样描述:“我*在一棵树山,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树为人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意,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又如:在写作时,当你写了“荷叶在风中摇曳”,紧跟着想到“好像美丽的少女在跳舞。

”这样写荷叶就跟读者拉近了距离。

当你看到一捆捆稻谷想象到它们就像一个个扎着辫子的姑娘……这样赋予景物以生命,把景物比喻成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

除了用比喻,还可以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致、生动、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叙述有序,条理清晰。

写作文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应当根据需要,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来写……。

这样,会使文章脉络清晰,主题突出,不至于杂乱无章。

同时,要写好景物,还要有丰富的词汇,词汇不丰富再美的景
色也描绘不出来啊!所以平时要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总之,只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结合事物展开合理想象,并产生真情实感,加以有条理的叙述,就能把作文写好。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方法和能力会得到持续的提高,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培养,作文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