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器官形态

合集下载

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的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植物的六大器官指的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每个器官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特点,下面将逐一解释并展开讨论。

1. 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并负责贮藏物质。

根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根的主体是由根茎和根毛组成。

根茎具有分枝和延伸生长的能力,根毛则是通过增加表面积来增强吸收功能。

- 根的外部表面通常被称为根皮,它一般是无色或浅色,富含根毛。

- 根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中柱、皮层和髓区。

中柱负责输导水分和养分,皮层起到保护和吸收的作用,髓区则负责贮藏物质。

2. 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功能是承载叶片、花朵和果实,同时也起到输导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茎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茎的主体是由节和间隔组成。

节是茎的分节部分,通常具有叶片、花朵和分枝等结构,间隔则是相邻节之间的部分。

- 茎的外部表面通常被称为茎皮,它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和纹理,承担保护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 茎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韧皮部、木质部和髓部。

韧皮部主要负责保护和强度支撑,木质部负责输导水分和养分,髓部则负责贮藏物质。

3. 叶:叶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负责蒸腾作用。

叶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叶的主体是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叶柄则起到连接叶片和茎的作用。

- 叶的外部表面通常被称为叶表皮,它具有保护叶片的功能,并形成了气孔用于气体交换。

- 叶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

上表皮和下表皮负责保护和气体交换,叶肉负责光合作用,叶脉则负责输导水分和养分。

4. 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种子。

花的形态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花的主体是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萼是位于花的外层,通常是绿色的,起到保护花的作用。

花瓣则是位于花的内层,通常具有各种颜色,吸引传粉者。

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解析

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解析

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解析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解析是生物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一个领域。

它通过对动植物的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和描述,揭示其形态结构、功能特征以及相互关系,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解析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探讨其在生物界中的重要性。

一、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是其外部表现和内部结构的总和。

动物的组织器官包括皮肤、骨骼、肌肉、内脏等,而植物的组织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这些组织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完成特定的功能。

以动物为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它具有柔软、光滑、有弹性等特点。

皮肤由三层组织构成: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主要由角质细胞构成,具有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真皮包含了弹性纤维和血管等结构,起到支持和供应营养的作用。

皮下组织则主要由脂肪细胞组成,起到保温和储存能量的作用。

植物的组织器官也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例如,根是植物的地下器官,它通常具有分枝、纤维状的形态。

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保持植物的稳定。

茎是植物的地上器官,它通常具有直立、分枝的形态。

茎的主要功能是承担植物的机械支撑和运输物质的任务。

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它通常具有扁平的形态,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花和果实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们在形态上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以吸引传粉媒介进行繁殖。

二、动植物组织器官的结构组成动植物组织器官的形态特征离不开其特定的结构组成。

动物的组织器官通常由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构成,形成复杂的结构层次。

例如,肌肉组织是动物体内的一种特殊组织,它由肌纤维组成。

肌纤维包含了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内的肌小节以及肌小节内的肌纤维蛋白等结构。

这些结构相互配合,使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的功能。

植物的组织器官由细胞、细胞组织以及细胞间质等部分组成。

细胞是植物组织器官的基本单位,各种细胞通过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特化形成不同的组织。

植物的形态

植物的形态

(一)花冠类型
ⅰ.十字形: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成十字形。 ⅱ.蝶形:花瓣5枚,分离,排成蝶形,上瓣一般最大,位于 外方称旗瓣,侧面两枚狭小称翼瓣,最小两枚形小,下缘稍 合生,并向上弯曲呈船前的龙骨状,称龙骨瓣。整个花瓣形 似蝴蝶。 ⅲ.管状(筒状):花冠管较长,大部分成管筒状,如菊科植 物的管状花。(两性或雄性)
第四章 花的形态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能产生果实 和种子,使种族得以延续。
花的形态构造特征较根、茎、叶等营养器官 稳定,变异较小,因此掌握花的特征,对研究植 物分类、药材的原植物鉴别及花类药材的鉴定均 有重要意义。
很多植物的花供药用。有的是植物的花蕾,如辛夷、 金银花;开放的花如红花、洋金花;莲须是雄蕊,玉米须 是花柱,番红花是柱头,松花粉、蒲黄是花粉粒,莲房是 花托,菊花是花序。
一个叶柄上只生一个叶片的叶称为单叶。一 个叶片上长有两个以上小叶片的叶,称为复叶。
1.三出复叶(ternately compound leaf) 若顶生小叶有柄的,称羽状复叶 ;若顶生小 叶无柄的,称掌状三出复叶 。 2.掌状复叶(palmately compound leaf) 叶轴短缩,在其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小叶,呈 掌状展开,如五加、人参、大麻叶等。
第四章 花的形态
第一节 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 第二节 花程式与花图式 第三节 花 序
第一节 花的组成及形态构造
一、花的组成部分
通常由花梗、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其中雄蕊和雌蕊是 花中具有生殖功能的重 要部分。花被具有保护 和引诱昆虫的作用。花 盘、距、早落萼、副萼、 冠毛、副花冠。
(一)花冠类型 (二)花被的卷叠方式 (三)雄蕊群 (四)雌蕊群
一、地上茎的变态

第二章植物器官的形态

第二章植物器官的形态
湖北羊蹄甲
绞股蓝 倒地铃
钩藤
4.钩状茎 由茎 的侧枝变态而成, 呈钩状,坚硬, 短而粗,不分枝, 位于叶腋,如钩 藤。
5.小块茎和小鳞茎 有些 植物的腋芽常形成小块茎, 形态与块茎相似,如山药、 黄独的零余子(珠芽)。
卷丹
黄独 蒜
6.假鳞茎 附生的兰科植物茎, 其基部肉质膨大,呈块状或球 状的部分,称假鳞茎,如石豆 兰、石仙桃、羊耳蒜等。
第一节 根
一、根的类型和根系 根通常呈圆柱形,是植物体生于土壤中的部分,无节和节
间,不生叶和花,一般也不生芽。 定根:主根、侧根和纤维根 不定根:
不定根(榕树)
定根(荠菜根)
白薇 须根系 主根不发达,或早期 枯萎,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出 许多长短、粗细相仿的不定根, 密集呈胡须状,没有主根与侧 根的区别
天然药物学基础
天然药物学基础
第二章 植物器官的形态
饶 军 东华理工大学
教学内容
1.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等 器官的类型、组成和形态特征。
2.根、茎、叶的变态现象及其类型。
第一节 根 一、根的类型和根系 二、根的变态 第二节 茎 一、茎的形态 二、茎的类型 三、茎的变态 第三节 叶 一、叶的组成和形态 二、叶的类型 三、叶序 四、叶的变态
渐尖
何 首 乌
海 桐
圆形
急尖
厚 朴
金 荞 麦 钝形
4.叶基 即叶片的基部。常见的形状有多种,其中圆形、 钝形、急尖、渐尖等与叶尖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出现在叶 片基部。此外还有:心形,如紫荆叶;楔形,如一叶荻、 悬铃木等叶;渐狭,如车前、一枝黄花等叶。
车前
苦槠
紫荆
楔形
心形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器官是指植物体内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植物器官主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

每个器官都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特点,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进行解释。

根是植物体的地下部分,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体在土壤中。

根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1)根的主体由根茎、根毛和根冠组成。

根茎负责贮藏和传导养分,根毛则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关键部位,根冠则是根的顶端,起到保护和生长的作用;2)根的外部结构呈分枝状,根的分支越多,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越强;3)根的内部结构由表皮、皮层、木质部和髓部组成,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根毛,增加吸收面积,皮层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木质部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导,髓部则填充在木质部的中央。

茎是植物体的地上部分,主要负责支撑和传导养分。

茎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1)茎的主体由节和间隔组成,节是茎的部分,间隔是节与节之间的部分;2)茎的外部结构呈圆柱形或扁平形,茎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的种类而异;3)茎的内部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起到气体交换的作用,皮层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导,髓则填充在维管束的中央。

叶是植物体的主要光合器官,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叶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1)叶的主体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是光合作用最为活跃的部分,叶柄连接叶片和茎;2)叶的外部结构呈扁平形,叶的形状和大小因植物的种类而异;3)叶的内部结构由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维管束组成,上表皮细胞上有许多气孔,起到气体交换的作用,下表皮负责保护叶片,叶肉负责储存水分和养分,维管束负责水分和养分的传导。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负责进行有性生殖。

花的形态结构特点包括:1)花的主体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花萼是最外层的结构,保护花骨朵,花瓣则起到吸引传粉者的作用,雄蕊负责产生花粉,雌蕊负责接受花粉;2)花的外部结构呈多样化,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3)花的内部结构由花托、花被片、花药和子房组成,花托负责固定花瓣和雄蕊,花被片保护花药和子房,花药负责产生花粉,子房则是雌蕊的底部,内含胚珠。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理功能⼀、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与⽣理功能完整的植株由根、茎、叶、花、果实、种⼦等器官组成。

器官具有⼀定的形态结构和⽣理功能。

根、茎、叶以吸收和合成⾃⾝⽣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为主,被称为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主要与繁衍后代有关,称为繁殖器官。

(⼀)根1、根系的形态结构与基本类型根:植物⽣长在地⾯以下的营养器官。

根系:⼀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

根系的基本类型: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tarp root syetem ):根系上有明显的、较粗壮的主根,在主根上着⽣各级侧根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如⼤⾖、紫花苜蓿、三叶草、油菜等双⼦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 ):根系中主根不发达,主要由不定根(须根)组成的根系称为须根系,如⽟⽶、⽔稻、⼩卖、⿊麦草等。

根系的变态类型:贮藏根贮藏根(storage root):根的⼀部分或全部因贮藏营养物质⽽⾁质肥⼤,是植物最常见的变态根。

如胡萝⼘、⽩萝⼘、甜菜、芜菁等。

2、根的主要⽣理功能固定和⽀撑作⽤。

从⼟壤中吸收⽔分和养分。

贮藏养分的作⽤。

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长素。

繁殖的作⽤。

3、与根相关的器官根茎:部分植物具有的埋藏于地⾯下可横向⽣长并具有向下⽣根和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根劲:⾖科牧草根与茎相接的部分,分蘖节集中分布在它上⾯(⼆)茎1、茎的形态结构茎:植物地上部的枝条、主杆。

茎上着⽣叶、花和果实,常具有芽。

茎上有节和节间,节上⽣叶,茎的顶端有顶芽,节上有叶腋。

芽:没有伸展的茎叶或花,即是枝条或花的原始体。

包括顶芽、腋芽和不定芽。

节:茎上着⽣叶的部位称节。

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称节间。

2、茎的类型茎的基本类型:直⽴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

直⽴茎:茎直⽴向上⽣长。

如:⽟⽶、⼩麦、⿊麦草等。

缠绕茎:螺旋状缠绕它物上的茎称缠绕茎。

如葛藤、牵⽜花。

匍匐茎:茎于地⾯⽣长,并在与地⾯接触的节上⽣出不定根。

如⽩三叶、狗⽛根等。

攀缘茎:依靠卷须、⼩根、吸盘或其它特殊的卷附器官攀缘于其它物体上才能直⽴⽣长的茎,称攀援茎。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六大器官形态结构特点植物是一类具有自养能力的生物,与动物相比,植物的结构和形态更加多样和复杂。

植物的器官是指植物身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等六大器官。

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特点,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对其进行扩展描述。

1. 根:根是植物的吸收和固定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下。

根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分枝和毛细根。

分枝根能够增加根系的表面积,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和养分。

毛细根则是根的表皮上生长的细小毛状结构,能够增加根的吸收面积,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效率。

根还具有根冠和根尖,根冠是根的最顶部,主要负责吸收养分,根尖是根的最末端,主要负责根的延伸和生长。

2. 茎:茎是植物的支撑和传导器官,通常生长在地上。

茎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节间和叶痕。

节间是茎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的部分,茎的延长主要通过节间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实现。

叶痕是茎上叶片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可以用来确定茎的年龄和生长情况。

茎还具有叶腋和节,叶腋是茎和叶片之间的角部,通常会长出花和果实,节是茎上的横隔部分,可以调控茎的生长和分化。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和呼吸器官,通常生长在茎的侧面。

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叶片和叶柄。

叶片是叶的扁平部分,主要负责光合作用,叶片的形状和结构会因植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所差异。

叶柄是叶和茎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使叶片更好地接收阳光。

叶还具有叶脉和气孔,叶脉是叶片内的血管系统,用来输送水分和养分,气孔是叶片表面的小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和蒸腾作用。

4. 花: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通常生长在茎的顶端。

花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花瓣、花萼、花蕊和花托。

花瓣是花的彩色部分,主要吸引传粉媒介来传播花粉。

花萼是花的外层包裹物,保护花的内部结构。

花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产生花粉,花丝支撑花药。

花托是花的基部,用于支持花的其他部分。

5. 果实:果实是植物的结果器官,通常由花受精后发育而成。

果实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果皮、果肉和种子。

识别药用植物器官的形态及类型—识别茎的形态及类型

识别药用植物器官的形态及类型—识别茎的形态及类型

任务二 识别茎的形态及类型
• 茎有节和节间,顶端具有 顶芽,节上生腋芽。茎具 有输导、支持、贮藏、繁 殖等生理功能。
•许多中药来源植物的茎。
半 夏 鸡血藤
直根系
通草
川贝母
肉桂
一、茎的外部形态
(一)茎的外形特征: 有节和节间、芽外,还有叶 痕、托叶痕、维管束痕、芽 鳞痕和皮孔等。
图1-6茎的外形 1.顶芽 2.腋直芽根系3.节 4.节间 5.叶痕 6.维管束痕 7.皮孔 8.长枝 9.短枝
二、茎的类型(按茎的质地分)
直根系
常绿草本(麦冬)
宿根草本(三七)
图1-12 多年生草本
二、茎的类型(按茎的质地分)
直根系
图1-13 草质藤本(野葛)
图1-14 肉质茎(芦荟)
二、茎的类型(按茎的生长习性分)
1.直立茎:茎直立于地面向上生长。 2.缠绕茎:茎靠自身缠绕它物呈螺旋状向上生长。 3.攀援茎:茎靠不定根、卷须、吸盘等攀附它物向
图1-22 块茎(马铃薯)
直根系无被鳞茎(百合)(二)地上茎的变态1.叶状茎(叶状枝):茎或枝扁化成叶片状,呈绿色。 2.枝刺:茎变成刺状,着生于叶腋,坚硬而不易拔掉。 3.茎卷须:茎变为卷须状,柔软卷曲而常有分枝。 4.钩状茎:由茎的侧枝变态而成钩状,坚硬。 5.小块茎:有些植物的腋芽常形成小块茎;
上生长。 4.平卧茎:茎平卧于地面生长,节上没有不定根。 5.匍匐茎:直根茎系平卧于地面生长,节上有不定根。
二、茎的类型(按茎的生长习性分)
直根系
图1-16 缠绕茎(何首乌)
图1-15 直立茎
图1-17 攀援茎
二、茎的类型
(一)按茎的质地分 1.木质茎:乔木;灌木;木质藤本 2.草质茎:一年生草本;二年生草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1、互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只生一片叶,各叶交互而 生,沿茎枝螺旋状排列,如桃、柳、杜仲、叶 下珠等。
2、对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呈十字形排列 称为交互对生,如薄荷、益母草、龙胆等;
3、轮生:
在茎枝的每一节上轮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 如夹竹桃、黄精、猪殃殃等。
4、簇生:
肉质直根 (主根肥大)



块根 (侧根、不定根)
圆锥状:如 胡萝卜、桔梗 圆柱状:如 萝卜、丹参 圆球状:如 芜菁
纺锤状:如 甘薯、何首乌 块状: 如 手掌参
2、支持根( prop root ):
靠近地面的茎节上长出许多的不定根,侧伸于 土壤中,有支撑植物体直立的作用。
如玉米、薏苡、甘蔗 等。
3、攀援根(climbing root):
植物器官形态 观察
果实
种子 植 株
花 叶


种 营养器官:根、茎、叶。

吸收、合成、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

物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繁衍后代、延续种族。
一、根(root)
不定根
1、贮藏根(storage root ):
根的部分或全部由于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 而肥大肉质,可分为:肉质直根、块根。
在茎上产生一些具有攀附作用不定根,如吸盘、 勾刺、卷须等,可将植物体附着于墙或其它物体 上,以维持植物向上攀援。
如:爬山虎、常春藤等。
4、气生根:
自植物的茎上长出悬垂于空气之中的根,可以帮助
吸收和贮存水分,多见于热带植物。如榕树、吊
兰等。
5、水生根:
日本菟丝子茎缠绕寄
主,并在接触部位产
根呈须状垂生于水中,纤细生柔吸软盘并,常侵带入绿寄色主。植
叶 轴: 总叶柄上生有小叶的部分 称叶轴。
小 叶: 叶轴上生有的每一个叶片 称小叶。其叶柄称为小叶柄。 其小叶的腋处没有芽。
复叶
小叶 叶轴
总叶柄 芽
生有单叶 的小枝
1.三出复叶:叶轴上着生三片小叶 分为:掌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有叶柄者。 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无叶柄者。
2. 掌状复叶 叶轴缩短,顶端集生三片以上小叶,呈掌状展开。 如人参。
叶状茎、刺状茎、钩状茎、 卷须茎、小块茎(小鳞茎)
天门冬(叶状茎)
山楂(刺状茎
葡萄(茎卷须) 钩藤(钩状茎)
山药豆(小块茎) 洋葱花序(小鳞茎)
三、叶
叶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的。 同时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叶
称为“ 完全叶”,如桃、柳、月季。 缺少其中1个或2个部分的叶称为“不完全叶”。
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侧生 短枝上,密集成簇,如枸杞、银杏、金钱松等。
3.6、变态叶的类型
1.苞片:
生于花或花序下面的变态叶称苞片。其中生在 花序外围或下面的苞片称总苞片;花序中每朵小花 花柄上或花萼下的苞片称小苞片。
2.鳞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的叶。
鳞叶有肉质和膜质两类。 肉质鳞肥叶厚:,能贮藏营养物质。
如 茶、枇杷、
北美鹅掌楸。
②掌状网脉:主脉2条以 上
如 南瓜、悬铃木、
木芙蓉。
枇杷羽状网脉
3.平行脉序:
叶脉呈平行或近平行
(单子叶植物特征) ①直出平行脉
如 淡竹叶、麦冬。 ②横出平行脉: 如 芭蕉。 ③射出平行脉: 如 棕榈、蒲葵。 ④弧形脉:
如 玉簪、铃兰 。
A.淡竹叶,示平行脉序 B.玉簪属一种,示弧形脉序
1.乔木 2.灌木 3.草本 4.攀援藤本 5.缠绕藤本 6.匍匐茎
变态茎的类型(熟悉):
植物的茎由于长期适应某些特殊环境而发生形态 、结构、 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称茎的变态。
(一)地下变态茎
根状茎 块茎 球茎 鳞茎
玉竹(根茎)
生姜(根茎)
半夏(块茎)
荸荠(球茎)
百合(鳞茎)
菱 角
(二)地上变态茎
如丁香、女贞缺少托叶; 石竹、龙胆缺少叶柄和托 叶。
叶片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称“叶形”; 叶片的顶端称“叶尖”; 叶片的基部称“叶基”; 叶片的边缘称“叶缘”; 叶片中的维管束称“叶脉”。 ★★ 其叶形、叶尖、叶基、叶缘及叶脉不同的植物
有所不同,是植物分类及鉴别依据。
2.叶柄:水生植物叶柄上具气囊;含羞草叶柄 基部具膨大的关节,称叶枕,能调节叶片的位 置和休眠运动;台湾相思树的叶片退化,叶柄 变成叶状。伞形科、禾本科(叶舌、叶耳)植 物的叶柄扩大成鞘状,有保护、支持作用。
一次羽状分枝上再形成羽状复叶。如唐松草
(4)多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枝两次以上,其
最后一次羽状分枝上再形成羽状复叶。如南天竹
4、单身复叶: 总叶柄顶端只生有一个叶片,总叶柄呈翼状,在叶柄
顶端有关节与叶片相连。如柑橘、酸橙
3.5、叶序 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
常见的有:互生、对生、轮生、簇生。
如 浮萍、菱、睡莲等。 物维管束内吸取水分
6、寄生根:植物体产生的不和定养根分伸。入寄主体内,吸
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如 菟丝子、
桑寄生、槲寄生等。
二、茎
一、茎的类型(掌握):
(一)依茎的质地分为: 1 木质茎: 茎内木质部发达,质地坚硬的茎。
木本植物:具有木质茎的植物称“木本植物”。
分 乔 木: 植株高大,主干明显。
灌 木: 植株主杆不明显,基部多分枝成纵生的枝干。
为 木质藤本: 茎细长。需缠绕或攀援于其它物体上生长。
2、草质茎: 茎内木质部不发达,质地较柔软的茎。 一年生草本、两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
3、肉质茎:茎的质地柔软。肉质多汁而肥厚的茎。
(二)依茎的生长习性分 Ⅰ.直立茎 Ⅱ.缠绕茎 Ⅲ.攀援茎 Ⅳ.匍匐茎 Ⅴ.平卧茎
4.叶卷须:
叶全部或部分变 成卷须,借以攀援它 物。
如豌豆的卷须是由羽 状复叶上部的小叶变 成;菝葜的卷须是由 托叶变态而成。
谢谢!
(七)叶片质地:
叶片的质地可分以下五种: 膜质 (半夏); 革质 (枇杷) 草质 (薄荷) 肉质 (芦荟、垂盆草)
3.4单叶与复叶(掌握)
(一)单叶:在一个叶柄上只生有一 个叶片。 其叶柄的腋处有芽。 如 厚朴、女贞、枇杷等。
单叶
(二)复叶: 一个叶柄上生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叶片。
总叶柄: 复叶的叶柄称总叶柄, 其腋处有芽。
脉序: 叶脉在叶片中的排列方式称脉序。 可分为:
二叉分枝脉、
网状脉、
平行脉 。
1.二叉分枝脉:
叶脉呈多级二叉分枝状。
(蕨类植物特征)
如 银杏。
每条叶脉均呈多级
二叉状分枝,是比较
原始的脉序。
D.铁线蕨属一种
E.银杏
2.网状脉序:
主脉明显主脉分出许多
侧脉,与细脉交织成 网状。(双子叶植物 特征)
①羽状网脉:主脉1条
3. 羽状复叶 叶轴较长,小叶片在叶轴俩侧排列成羽毛状。 (1)一回羽状复叶 叶轴不分枝的羽状复叶。 若叶轴顶端的小叶为一枚者,称奇数羽状复叶。 若叶轴顶端的小叶为两枚者,称偶数羽状复叶。
(2)二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枝一次,形成许 多侧生小叶轴,在小叶轴上又形成羽状复叶
(3)三回羽状复叶 叶轴羽状分枝两次,其最后
(一)叶片的全形
松 车前草
铃兰
银杏 细辛
金钱草 侧柏

慈姑
戟叶蓼
(二)叶端形状(叶尖)
(三)叶基形状
心形 耳形 箭形 楔形 戟形 盾形 偏斜
穿茎 抱茎 合生穿茎
截形 渐狭
(4)叶缘
叶片的分裂
根叶裂口深度不同分为: 浅裂、深裂、全裂。 ⑴ 浅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不超过(或接近) 叶 片宽度的1/4,(或叶片中心至边缘 的1/2). ⑵ 深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超过叶片宽度的1/4, (或叶片中心至边缘的1/2). ⑶ 全裂: 叶片边缘的裂口深度几乎到达中脉或 叶柄顶端。
2、根据叶片边缘裂片的排列方式分为: 羽状、掌状、三出 分裂。
(1)羽状分裂:裂片呈羽状排列。 可分羽状浅裂、羽状深裂、羽状全裂。
(2)掌状分裂:裂片呈掌状排列。 可分掌状浅裂、掌状深裂、掌状全裂。
(3)三出分裂:裂片呈三出排列。 可分三出浅裂、三出深裂、三出全裂。
叶脉和脉序:
叶脉: 叶子当中的维管束称叶脉。 分 主脉、侧脉、细脉。
芦苇(叶鞘)
含羞草(叶枕)
台湾相思树(叶状)
苦荬菜
元宝草(穿茎叶)
3.托叶:常成对着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形状多 样。成叶状的如豌豆等;与叶柄一起愈合成翅状 的如月季等;卷须状的如菝葜;托叶刺如刺槐; 托叶鞘状的如蓼科植的全形
1.圆形(盾形) 2.椭圆形 3.匙形 4.扇形 5.肾形 6.心形7.倒心形 8.楔形 9.披针形10.箭形 11.菱形 12.三角状卵形 13. 线形 14.卵形 15.菱形
如百合、贝母、洋葱等; 膜质鳞菲叶薄:,常干脆而不呈绿色。
如麻黄的叶、洋葱鳞茎、慈菇、 荸荠球茎上的鳞叶等。 此外,木本植物的冬芽(鳞芽)外亦具褐色膜质 鳞片叶,起保护作用。
3.刺状叶:
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刺状,起 保护作用或适应干旱环境。如 小檗、仙人掌类植物的刺 是叶退化而成; 刺槐、酸枣的刺是由托叶 变态而成; 红花、枸骨上的刺是由 叶尖、叶缘变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