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测试题模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至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至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基础训练1.古诗默写。
(1)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关雎》) (2)《诗经.蒹葭》“,。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3)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4)四面竹树环合,,凄神寒骨,。
(柳宗元《小石潭记》)(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磅.礴(pánɡ)渺.远(miǎo) 眼眶.(kuànɡ) 怠.慢(dài)B.归省.(xǐnɡ)干酪.(lào)咀嚼.(jué)雎.鸠(jū)C.悄怆.(chuàng) 器皿.(mǐn) 刘子骥.(yì) 郡.下(jùn)D.豁.然(huò) 篁.竹(huáng) 撺掇.(duō)怅惘.(wǎnɡ)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三月,草长莺飞....,花红柳绿。
确是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B、秋去冬来,学校的小动物们的踪迹都销声匿迹....了。
C、毫无疑问....,他是演艺界最受欢迎的男演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4、下列句子修改正确的的一项是( )(3分)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把能否删掉)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把沉重改成繁重)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有意见。
(去掉使)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让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删掉通过)(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4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①归:出嫁。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伫立(zhù)粗犷(guǎng)惬意(qiè)蜷缩(quán)B. 瑰丽(guī)纤维(xiān)憧憬(chōng)矫健(jiǎo)C. 咄咄逼人(duō)草长莺飞(zhǎng)惟妙惟肖(xiào)饮鸩止渴(zhèn)D. 俨然(yǎn)眉宇(yǔ)倔强(jué)矫揉造作(jiǎ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必须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B. 由于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健康意识的教育,使学生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C.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他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偶尔留恋忧郁蕴藏B. 坚韧豪迈勾画勾结C. 沉静告诫侍奉慰藉D. 恳切阴霾羞涩闪烁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一直津津乐道地研究着。
B. 面对困难,他总是泰然处之,毫不气馁。
C. 他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D. 他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照亮了整个房间。
B.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让人感到舒适。
C. 他的声音像流水一样清澈,让人心旷神怡。
D. 他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锐利,让人不寒而栗。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B. 他的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C. 他的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D. 他的成绩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初二下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恣意(zì)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C.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依然没有提高。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比喻。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学习,要进步,要创新。
B. 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C.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排比。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是吗?C. 学习是我们的责任,难道不是吗?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反问。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学习是什么?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B. 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C. 学习重要吗?当然重要。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设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B. 他的力气大得可以搬山。
C.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
D. 所有的选项都使用了夸张。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勤奋学习,勤奋学习,再勤奋学习。
B. 他总是笑,总是笑,总是笑。
C.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完整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氛.(fèn)酒肆.(sì) 遗嘱.(zhú)锐不可当.(dàng)B.悄.然(qiāo)凛.冽(lín)畸.形(jī ) 杳.无消息(yǎo) C.翘.首(qiào)屏.息(píng)踱.步(duó) 深恶.痛疾(wù) D.粗.鄙(bǐ)滞.留(zhì) 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曾国藩为挽救大清危局,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真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B.在这个购物一条街上,各种品牌鳞次栉比....,人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
C.主动认罪与被动认罪虽然最终的结果相同,但是认罪的动机却南辕北辙....。
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等到白头翁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大雁集会也就逐渐少下来。
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一个深沉的声音算是最后发言,喧闹声也渐渐低沉下去,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D.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背影》一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特点的是:A.蹒跚B.努力C.买办D.攀爬2. 《社戏》一文中的“我”是一个:A.热情好客的孩子B.勤劳能干的孩子C.渴望自由的孩子D.热爱家乡的孩子3.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B.明月别枝惊鹊C.清泉石上流D.飞鸟相与还4. 《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儿子要:5. 下列成语中,出自《孟子》的是:A.杯水车薪B.掩耳盗铃C.守株待兔D.亡羊补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找到了世外桃源。
(×)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许多爱情诗篇。
(√)3. 《小石潭记》中的小石潭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地方。
(√)4. 《一次讲演》是鲁迅先生在北大所做的演讲。
(×)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所作。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老渔夫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______》这首诗。
3. 《______》是苏轼在黄州所作,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4. 《______》一文中的“我”通过回忆童年时的一次看戏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
5. 《______》是朱自清以深情怀念自己的父亲为主题的一篇散文。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概括《背影》一文中父亲的形象特点。
2. 《社戏》一文中的“我”为什么对那夜的经历念念不忘?3. 请简述《小石潭记》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4. 《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教育有什么特点?5. 请简要介绍《诗经》中的“风”、“雅”、“颂”各自的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以“假如我是一名教师”为题,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教师职业的认识。
2. 请用排比句式写一段话,描述春天的美景。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篇一:语文版初二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txt>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选择加点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3分)a、触目伤怀(心)令人发指(竖起指头)戏弄(耍笑捉弄).....b、迎养(迎来抚养)叱骂(责骂)衣衫褴褛(破烂)......c、记忆犹新(还)惨绝人寰(人世)些微(一些).....d、望九之年(接近)变卖典质(抵押)忐忑不安(心神不定).....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回到故乡,见到亲人,在外漂泊多年的他,终于忍俊不禁,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成绩。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这份试卷中的第一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4、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汉字真的落后吗?_______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________,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_______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
汉字________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如果那么则因为所以b、虽然但是却不只并且c、如果那么则不仅而且d、即使然而却不但也5、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3分)a、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b、/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c、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颊。
d、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6、语言运用。
(6分)⑴参照加点的文字,将下面句中画线的部分删改成两个三字短语,使整段话更整齐。
统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共6套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1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行.辈(háng)归省.(shěng)撺.掇(cuān)凫.水(fú)B.欺侮.(wǔ)糜.子(méi)脑畔.(pàn)油馍.(mó)C.斡.旋(wò)晦.暗(huì)亢.奋(kēng)怅惘.(wǎng)D.羁绊.(pàn)磅礴.(bó)褪.色(tuì)燎.原(li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偏僻蚯蚓絮叨天南海北B.气恼踊跃眼眶雪夜弛马C.宽慰蕴澡瞳仁惊心动魄D.登时灯笼元霄长江大河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过年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张灯结彩....。
B.我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请多加指教。
C.老人从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偶尔出门时也是大模大样....,不事张扬。
D.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柏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癫子。
”B.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C.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D.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5.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祖父,接到祖父后,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B.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C.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D.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6.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比喻)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检测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范围:第1单元和21课、25课)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A.烂熳.(màn)匿.名(ruò)庶.祖母(shù)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D.诘.责(jié)锃.亮(chéng)颔.首(hàn)2.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B)(3分)①他 ___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②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___ 却很冷谈。
③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___ 的级大地震。
A.犹豫反应耸人听闻B.犹豫反应骇人昕闻C.徘徊反映骇人听闻D.徘徊反映耸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3分)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
C.构建城乡经济合作圈,是重庆战略重大的决策。
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5.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
(3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
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积累运用(24分)的一项是()(2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A.匿.名(nī)缥.(piāo)碧挂罥.(juàn) 倩.(qiàn)女B.庶.祖母(sù) 即物起兴.(xīng) 哂.(shèn)笑稽.(qí)首C.门楣.(méi)脂粉奁.(lián) 广袤.(mào) 颔.(hàn)首低眉D.禁锢.(gù) 诘.(jié)责食.(shí)马者衔觞.(shāng)赋诗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转弯抹角穷愁潦倒重峦叠嶂销声匿迹B、深恶痛疾不可置疑冥思遐想美味佳肴C、拖泥带水长吁短叹翻来复去一视同仁D、悠游自在囊萤映雪顾名思义不可名状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引人注目的可能。
A、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一言不发地坐着)B、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可叫不出名字。
(面熟)C、我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挨桌看去,很多人都像面善..的英国诗人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
(指流亡国外的有一D、20年代一位在北京做寓公..定地位、声望的人)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有没有选择恰当的方式,是取得理想的谈话效果的有效途径。
B、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露了一个个自然之迷。
C、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情感,它像春天的甘霖,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D、通过寻觅春天的踪迹,使同学们对春天有了更多的感悟。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中年之后回望早年经历的一部记实性散文集,字里行间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我们学过的出自《朝花夕拾》的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以及《野草》。
B、同样写饮食文化的文章,《吆喝》以平实而幽默的语言,引人品味生活中蕴含的情趣;而《春酒》则以细腻温婉的笔触,表现了淡淡的思乡之情和浓浓的民风之美。
C、《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五柳先生传》、《马说》、《醉翁亭记》中的书、序、传、说、记都是古代文体。
D、法国作家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是其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为《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苦难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6、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
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
在这里,有的报国志,也有的故乡情;有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怒发冲冠草长莺飞B.怒发冲冠窗前明月草长莺飞C.怒发冲冠草长莺飞窗前明月D.草长莺飞窗前明月怒发冲冠7、综合性学习。
(4分)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1)、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例:端午节: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我们当地过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但愿人长久,。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安得广厦千万间,。
(3)、落红不是无情物,。
(5)、海内存知己,。
(6)、抽刀断水水更流,。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一)(4分)行路难金箔清酒斗十千,玉盘差值十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以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10、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2分)(二)(8分)(甲)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醉翁亭记》)(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1、解释加点字词有错的一项是()。
(2分)A、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树林阴翳.(遮盖)B、太守谓.谁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像那)C、或.异二者之为(有时)已而..D、是进.亦忧(在朝廷做官)微.斯人(没有)12、翻译句子。
(4分)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3、两个文段创作的时代相同,作者的遭遇相同(同为被贬官),请说说两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与政治抱负。
(2分)欧阳修:范仲淹:(三)(4分)(一)欧阳修传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14、下列理解中,有错误的的一项是()(2分)A、“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用斜线(∕)标出朗读停顿处是正确的。
B、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1)读书辄.成诵(就) (2)晚更.号六一居士(改变,更换) (3)虽.机阱在前(即使) (4)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或许)C、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不与他们谈论文章的原因是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D、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译文:三、现代文阅读(25分)(一)(11分)在昆明乡下,一年四季,早晚都可以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由呈贡赶火车进城,向例得骑一匹老马,慢吞吞地走十里路。
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
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
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经赶马女孩子一喝,才扑着翅膀掠地飞去。
这种乌大白天照例十分沉默,可是每在晨光熹微中,却欢喜坐在人家屋脊上,“郭公郭公”反复叫个不停。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伏在草丛中的云雀群,却带点鼓励的意思相互应和。
直到穷目力看不见后,忽然又像个小流星一样,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
赶马女孩子年纪多不过十四五岁,嗓子通常并没经过训练,有的还发哑带沙,可是在这种环境气氛里,出口自然,不论唱什么,都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16、“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
”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
“马上”在句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分)17、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本部分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这一段文字,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
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对上面问题,回答不正确的一项()(2分)A、“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题。
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
B、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一笔一笔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C、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虚构了一个动人的场景。
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勃勃,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
D、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子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19、加横线句子中“赶马女孩”的嗓子发哑带沙,可作者为什么觉得她们的歌声充满“本色美”?(3分)(二)(14分)热心的海葵①海葵勇于充当弱小动物的保护神,它柔弱的身躯里包裹着一颗火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