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元代文学》PPT课件

• “好马不备双鞍,烈女不更二夫,我至死 不与你做媳妇,我请愿和你见官去。”
• “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 9
•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 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 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 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 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 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 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代文学
1
元杂剧的兴盛原因
• 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 戏剧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 科举废行,轻视儒生
2
元杂剧的形成
• 元杂剧产生于金末元初的中国北方,是在前代“杂剧”的基 础上发展成的真正戏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 种戏曲形式,元杂剧首先在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 地区流传。到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一大批 优秀作家、作品活跃在全国各地,将元杂剧推向了鼎盛时期。
15
• 《汉宫秋》是一末本戏,汉元帝是剧中主角。
• 汉元帝:作为一国之君,竞保护不了自己宠爱的一个妃子,的确是一个 耻辱。一个国家的危亡竞然系在一位弱女子的身上,对于满朝文武来说 也是一个耻辱。作者对他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写他沉湎酒色,荒淫误国, 招致外敌欺凌,又写他的可悲遭遇,并通过他的口斥责那些不能保卫国 家的文武朝臣,太平时卖功,危难时想出以一个弱女子换取国家苟且的 坏主意,也正是对宋金亡国之臣的批判,有现实针对性,并通过汉元帝 对昭君的思念,渗入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 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形 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 “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 9
•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 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 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 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 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 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 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元代文学
1
元杂剧的兴盛原因
• 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 戏剧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 科举废行,轻视儒生
2
元杂剧的形成
• 元杂剧产生于金末元初的中国北方,是在前代“杂剧”的基 础上发展成的真正戏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 种戏曲形式,元杂剧首先在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 地区流传。到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一大批 优秀作家、作品活跃在全国各地,将元杂剧推向了鼎盛时期。
15
• 《汉宫秋》是一末本戏,汉元帝是剧中主角。
• 汉元帝:作为一国之君,竞保护不了自己宠爱的一个妃子,的确是一个 耻辱。一个国家的危亡竞然系在一位弱女子的身上,对于满朝文武来说 也是一个耻辱。作者对他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写他沉湎酒色,荒淫误国, 招致外敌欺凌,又写他的可悲遭遇,并通过他的口斥责那些不能保卫国 家的文武朝臣,太平时卖功,危难时想出以一个弱女子换取国家苟且的 坏主意,也正是对宋金亡国之臣的批判,有现实针对性,并通过汉元帝 对昭君的思念,渗入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 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形 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元代文学(一)课件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第分1。9页,共86页。
(二)作品分析
1、《单刀会》《西蜀梦》
《单刀会》
内容: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
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
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
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
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
在关汉卿的笔下,赵盼儿仗义拯救宋引章的一幕,是颇有英豪之气的。如果说,在《单刀会》中,关汉卿把拯厄扶危的希望寄审在历史
人物身上,是在王侯将相中寻觅英豪;那么,在《救风尘》中,他实际上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效的抵抗厄运的办法,是自己人救自己人。他让
) 〕 醋葫芦 赵盼儿在得悉宋引章备受周舍的摧残时,扪心自问:“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这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第二折〔
❖ 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折” 相当于一场戏,每折戏要用同一宫调演唱。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
❖ “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它是四折一本形式的重要补 充部分。
乐终场,但也曲折地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卑下及其受男性摆布的命运。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第二十30一页分,。共86页。
3、《窦娥冤》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我国古代悲剧代表作.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分。第31页,共86页。
1)内容: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 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 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 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自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 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二)作品分析
1、《单刀会》《西蜀梦》
《单刀会》
内容: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
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
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
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
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
在关汉卿的笔下,赵盼儿仗义拯救宋引章的一幕,是颇有英豪之气的。如果说,在《单刀会》中,关汉卿把拯厄扶危的希望寄审在历史
人物身上,是在王侯将相中寻觅英豪;那么,在《救风尘》中,他实际上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效的抵抗厄运的办法,是自己人救自己人。他让
) 〕 醋葫芦 赵盼儿在得悉宋引章备受周舍的摧残时,扪心自问:“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这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第二折〔
❖ 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折” 相当于一场戏,每折戏要用同一宫调演唱。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
❖ “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它是四折一本形式的重要补 充部分。
乐终场,但也曲折地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卑下及其受男性摆布的命运。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第二十30一页分,。共86页。
3、《窦娥冤》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我国古代悲剧代表作.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分。第31页,共86页。
1)内容: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 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 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 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自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 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元明清文学PPT课件

16
❖ 四、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 角唱。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 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 汉元帝主唱
17
❖ 五、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 成
❖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 ❖ 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
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
24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 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 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 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 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25
⑵白朴
❖ 生平: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 ,号兰谷。得其父亲好友元好问携带抚养 。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 参与政治 。
23
《窦娥冤 》
❖ 又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 剧情: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 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 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 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 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 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后 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 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 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 腾腾千层锦套头?
5
❖ 二、音韵上的区别 ❖ 词韵属于平、上、去、入四声系统 ❖ 曲韵则以当时北方语音为基础,平声分上平
、下平两类,没有入声,入声派入三声 ❖ 词可以换韵,而曲不可换韵。
❖ 四、主唱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 角唱。正旦主唱称旦本,如《窦娥冤》窦娥 主唱 。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汉宫秋》 汉元帝主唱
17
❖ 五、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 成
❖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 ❖ 科,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
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
24
❖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 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 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 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 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 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 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25
⑵白朴
❖ 生平: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 ,号兰谷。得其父亲好友元好问携带抚养 。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感到无法对付,决心不 参与政治 。
23
《窦娥冤 》
❖ 又名《感天动地窦娥冤》
❖ 剧情: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 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 相依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 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 死蔡婆以要挟窦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 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 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临刑之时指天为誓,后 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至楚州,见 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响铛铛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 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 腾腾千层锦套头?
5
❖ 二、音韵上的区别 ❖ 词韵属于平、上、去、入四声系统 ❖ 曲韵则以当时北方语音为基础,平声分上平
、下平两类,没有入声,入声派入三声 ❖ 词可以换韵,而曲不可换韵。
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PPT课件

一、结构: 一本四折,个别有五折、六折、折,既是故事情 节的自然段落,又是音乐组织的单元,每折的乐 曲相当于散曲的一套。 另有楔子 尾部有题目和正名: 如: 后嫁婆婆忒心偏,守志烈女意自坚 汤风冒雪没头鬼,感天动地窦娥怨
范天章政府差官 包待制陈州粜米 12
二、脚色
约可分为三类: 末: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此外有副末、冲 末、小末、大、二、三末、外末、末泥。 旦:女角:正旦、副旦、外旦(第二主角)、 贴旦、小旦、花旦(妓女)色旦、搽旦(打 浑)老旦、魂旦 一人主唱决定为旦本戏或末本戏 净:刚强狞猛者 杂角如孤、细酸、卜儿、徕儿等
4
3、思想文化方面,杂糅传统思想与各种 宗教来统治人民,同时又带有游牧部族 的固有特性。
5
二、元代文学特点
1、代表了新的趋势,即文学对象的下移; 白话文学大发展;叙事文学大发展。 2、文学的价值发生改变,功利性、娱乐 性增强。 3、各体文学样式并进,成绩最突出的是 “元曲”。 元曲定义: 广义指散曲和杂剧;狭义专指杂剧。
27
三、歌颂英雄人物的历史剧
中国文学史(二)
绪论
1
元代社会历史特点:
一、版图辽 阔,促进南 北各民族文 化东西方各 地区文化交 流。
2
3
2、元朝统治者残酷实行阶级与民族压迫, 政治极为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民族矛盾: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阶级矛盾: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匠、八倡、九儒、十丐”(谢枋得《叠山 集》)。
6
第一章:杂剧的兴起与繁荣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一次高度评价元曲 此前有元末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 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明•臧懋循《元曲选》等同样如此。 大多正统评论者鄙视之,视为诲淫诲盗。
范天章政府差官 包待制陈州粜米 12
二、脚色
约可分为三类: 末:男角,男主角叫正末,此外有副末、冲 末、小末、大、二、三末、外末、末泥。 旦:女角:正旦、副旦、外旦(第二主角)、 贴旦、小旦、花旦(妓女)色旦、搽旦(打 浑)老旦、魂旦 一人主唱决定为旦本戏或末本戏 净:刚强狞猛者 杂角如孤、细酸、卜儿、徕儿等
4
3、思想文化方面,杂糅传统思想与各种 宗教来统治人民,同时又带有游牧部族 的固有特性。
5
二、元代文学特点
1、代表了新的趋势,即文学对象的下移; 白话文学大发展;叙事文学大发展。 2、文学的价值发生改变,功利性、娱乐 性增强。 3、各体文学样式并进,成绩最突出的是 “元曲”。 元曲定义: 广义指散曲和杂剧;狭义专指杂剧。
27
三、歌颂英雄人物的历史剧
中国文学史(二)
绪论
1
元代社会历史特点:
一、版图辽 阔,促进南 北各民族文 化东西方各 地区文化交 流。
2
3
2、元朝统治者残酷实行阶级与民族压迫, 政治极为黑暗,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民族矛盾: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阶级矛盾: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 七匠、八倡、九儒、十丐”(谢枋得《叠山 集》)。
6
第一章:杂剧的兴起与繁荣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第一次高度评价元曲 此前有元末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 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 明•臧懋循《元曲选》等同样如此。 大多正统评论者鄙视之,视为诲淫诲盗。
元代文学课件

结构严谨:采 用四折一楔子
的结构形式
语言生动:运 用口语化、生
活化的语言
表演形式多样: 包括唱、念、 做、打等多种
表演形式
角色鲜明:人 物形象鲜明,
性格各异
音乐优美:采 用元曲音乐, 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西厢记》:王实甫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
特点:元代散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代表作家:元代散文的代表作家有元好问、刘因、王恽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 历史价值。
元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明了,注重表达 思想
注重情感表达,情感真挚
注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注重结构布局,条理清晰
第六章
元代文学的影响和地 位
元代文学发展历程
元代文学的兴起: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
元代文学的发展:元曲、杂剧等文学形式逐渐兴起,成为元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元代文学的高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文 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文学的衰落:元朝灭亡后,元代文学逐渐衰落,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散曲的代表作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代表作,被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代表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五章
元代诗文
元代文学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壹
元代文学和元曲 PPT

元代文学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 关汉卿《窦娥冤》 • 马致远《汉宫秋》 • 白朴《梧桐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序》中也说:“凡一 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 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 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孔子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 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 2、汉族知识分子受民族歧视,少有进身之 阶;蒙古人为把持政权,科举时兴时废, 制度不善。
• 元朝建立后近八十年中,几乎停止。 • 虽然元中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祐二年 (1315)又重新恢复了科举考试,但汉人、南人仍然不能 取得与蒙古人和色目人相同的待遇和平等的地位,仍然遭 受歧视。
二、元代文学发展概况:叙事文学杂剧引领 元代文学发展,抒情文学诗词文退居二线。
• 瓦肆,也称“瓦子”或“瓦市”, • “易聚易散”之义——即日出市集,日中瓦解。 • 瓦肆中的门头(或摊位),均以栅栏间隔——因称勾栏,或以布棚 遮盖——称为邀棚。
(三)创作主体:特殊的统治政策与多 元的统治思想,造成儒生的特殊际遇。
1、统治思想的多元化, 不再独尊儒学。
佛、道教、伊斯兰教等都得到发展。 儒、释、道继续融合,产生了新 道教——全真教。
2、富有市民阶层兴起,市民文化崛起,文化消费的要求 高,迫切需求高水平的杂剧艺术。
商品经济迅速繁荣,富裕的 市民阶层迅速壮大,商人的 地位也大大提高。
以功利 诱天下
(元)杨维祯《盐商行》: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 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 愿盐商千料泊。”
3、瓦肆、勾栏的出现,为元杂剧及其他各类 伎艺的演出提供了场所。
3、文化政策特别宽松,促进了戏剧等通俗 文艺的创作与欣赏活动。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 关汉卿《窦娥冤》 • 马致远《汉宫秋》 • 白朴《梧桐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序》中也说:“凡一 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 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 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 孔子封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 程朱理学成为官学。
• 2、汉族知识分子受民族歧视,少有进身之 阶;蒙古人为把持政权,科举时兴时废, 制度不善。
• 元朝建立后近八十年中,几乎停止。 • 虽然元中期——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延祐二年 (1315)又重新恢复了科举考试,但汉人、南人仍然不能 取得与蒙古人和色目人相同的待遇和平等的地位,仍然遭 受歧视。
二、元代文学发展概况:叙事文学杂剧引领 元代文学发展,抒情文学诗词文退居二线。
• 瓦肆,也称“瓦子”或“瓦市”, • “易聚易散”之义——即日出市集,日中瓦解。 • 瓦肆中的门头(或摊位),均以栅栏间隔——因称勾栏,或以布棚 遮盖——称为邀棚。
(三)创作主体:特殊的统治政策与多 元的统治思想,造成儒生的特殊际遇。
1、统治思想的多元化, 不再独尊儒学。
佛、道教、伊斯兰教等都得到发展。 儒、释、道继续融合,产生了新 道教——全真教。
2、富有市民阶层兴起,市民文化崛起,文化消费的要求 高,迫切需求高水平的杂剧艺术。
商品经济迅速繁荣,富裕的 市民阶层迅速壮大,商人的 地位也大大提高。
以功利 诱天下
(元)杨维祯《盐商行》:
“人生不愿万户侯,但愿盐 利淮西头。人生不愿千金宅,但 愿盐商千料泊。”
3、瓦肆、勾栏的出现,为元杂剧及其他各类 伎艺的演出提供了场所。
3、文化政策特别宽松,促进了戏剧等通俗 文艺的创作与欣赏活动。
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窦娥冤》: • 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 • 极度恶化的生存空间 • 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 • 满腔怒火喷薄而出 • 人间正义的最终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关于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作品的数量: •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
仲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 200人,作品近600种。据明代臧晋叔 《元曲选》、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 选辑,现存元杂剧作品162种。 •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金元散曲》所载, 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200多人, 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概述
• 元代文学大致可从1234年蒙古王朝灭金、 统一北中国起,到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 领导的起义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止, 其间约134年。
丹、女真等族 •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和
其他民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二、文学概况
元代文学PPT课件

16
第一节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一、关汉卿的《窦娥冤》及其他杂剧作品 关汉卿创作杂剧团67种,现存在18种,按习惯可分
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等三种。 公案剧的代表作为《窦娥冤》、《鲁斋郎》、《蝴
蝶梦》。 爱情婚姻剧的代表作为《救风尘》、《望江亭》等。 历史剧代表作为《单刀会》、《西蜀梦》、《哭存
18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三)历史剧《单刀会》,在反映民间心情的同时, 比其它剧作更多地表现出作者个人的人生情怀, 带有较浓厚的文人化的气息。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的周郎何处也?不觉的 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墙橹一时绝, 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 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19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二)《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由 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恰好地配合成一部喜剧。 《望江亭》全名《望江亭中秋切》中谭记儿面临 杨衙内企图杀害他丈夫,强娶她为妾的险境,机 智地利用酒色将他愚弄,使他沦为阶下囚。 这两种剧本都把恶势力放在被愚弄的地位上,在 这里,为社会道德所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 表正义一方的必要和合理的手段,这反映出市民 社会的道德观念,剧情因此而活跃。
1271——1279——1368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3
4
元代社会与文学概况
一、 元代社会概况 1、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
成吉思汗 窝阔台 忽必烈 2、疆域的最大化。第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统一王
朝。 3、政治方面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突出
20
第三节 关汉卿的戏剧艺术特色
第一节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一、关汉卿的《窦娥冤》及其他杂剧作品 关汉卿创作杂剧团67种,现存在18种,按习惯可分
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历史剧等三种。 公案剧的代表作为《窦娥冤》、《鲁斋郎》、《蝴
蝶梦》。 爱情婚姻剧的代表作为《救风尘》、《望江亭》等。 历史剧代表作为《单刀会》、《西蜀梦》、《哭存
18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三)历史剧《单刀会》,在反映民间心情的同时, 比其它剧作更多地表现出作者个人的人生情怀, 带有较浓厚的文人化的气息。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的周郎何处也?不觉的 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墙橹一时绝, 鏖兵的江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 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19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二)《救风尘》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由 三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恰好地配合成一部喜剧。 《望江亭》全名《望江亭中秋切》中谭记儿面临 杨衙内企图杀害他丈夫,强娶她为妾的险境,机 智地利用酒色将他愚弄,使他沦为阶下囚。 这两种剧本都把恶势力放在被愚弄的地位上,在 这里,为社会道德所不赞同的色相欺骗,成为代 表正义一方的必要和合理的手段,这反映出市民 社会的道德观念,剧情因此而活跃。
1271——1279——1368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二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3
4
元代社会与文学概况
一、 元代社会概况 1、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
成吉思汗 窝阔台 忽必烈 2、疆域的最大化。第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统一王
朝。 3、政治方面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突出
20
第三节 关汉卿的戏剧艺术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此剧文辞本色秀丽,关目紧凑热闹,波澜迭 起,境界阔大。
▪ 3.郑廷玉的《看钱奴》
▪ 《看钱奴》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 “张车子”故事。
▪
主旨是借周、贾二人的枯荣转换,宣扬贫富
天定,因果报应的思想,具有消极意义。但其中
用漫画手法涂抹守财奴的形象,把财主贪婪悭吝
的心理和伪善狡诈的手段,刻画的入木三分,又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 一、白朴(1226~1306?)
▪ 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山西 河曲附近。生于金朝首都南京(开封)一个 官僚家庭。“幼经丧乱,仓皇失母”,赖诗 人元好问的收养和教育。
▪ 白朴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谢绝出仕。 曾漫游真定、大都等杂剧演出兴盛的地方, 晚年移居南方,过着“诗酒优游”的生活。
▪ 作家有高文秀、张时起、李好古、顾 仲清、张寿卿五人,还有济南的武汉臣、 岳伯川、棣州的康进之等人。主要从事水 浒戏的创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 的杂剧创作
▪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既有着共 同的时代精神和总体风格,同时又由于 各自地域文化的特色而呈现出不同的风 貌,犹如五彩云霓,将北方的天穹装点 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 一、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 1.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
《赵氏孤儿》是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 1.《梧桐雨》
▪ 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 遇的历史剧。依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 叶落时”为题,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 变幻的题旨。
▪ 《梧桐雨》的戏剧冲突生动跌宕,笔墨 酣畅优美,意向深沉含蓄。浓重的抒情性以 及醇厚的诗味,使这部历史剧成为元代文坛 的一树奇花。
▪ 2.《墙头马上》
▪ 《汉宫秋》艺术上别具特色。全剧结构 紧凑,主题突出,并以浓烈的抒情见长。作 家善于借景抒情,准确、生动、细腻地描写 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以“秋天”的意境作 为结撰全剧的背景,突出秋的萧瑟悲凉,更 使整个戏笼罩着灰暗荒漠的气氛,表达出作 者对时代的体验和认识。
▪ 《汉宫秋》于1829年由英国人戴维斯译 成英文,流传国外,影பைடு நூலகம்颇大。
▪ 剧中虚构昭君投江殉国的情节,充分体现 了她的民族气节。内奸毛延寿以职谋私、卖国 求荣、引狼入室和昭君以死殉国形成了强烈对 比。作品同时还谴责和嘲讽了贪生怕死、坐享 其成无能无德的文武大臣,揭露了汉元帝的昏 庸怯懦。
▪ 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元代,马致远的这种 创造,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感情。作 品以汉匈重新结盟作为全剧的结局,则反映 了广大人民渴求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 1.李文蔚的《燕青搏鱼》。
▪ 水浒戏的代表作品。此剧情节虽然为后来 《水浒传》所无,但剧本对权豪势要横行无法的 揭露和对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反抗精神的歌颂, 值得肯定。
▪ 2.尚仲贤的《柳毅传书》。
▪ 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
▪ 此剧虽然涂抹了一层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折 射出的仍然是现实人间社会的图景。具有浪漫色 彩。
▪ 代表作:《汉宫秋》
▪ 《汉宫秋》的故事与史书上所载昭君出 塞的故事相比,立义上有新的突破。
▪ 剧本描写汉元帝在匈奴强兵压境,国家危 急,朝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窘况之下, 昭君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自愿和番。汉元帝 虽为一国之君,却无计可施,只能忍痛割爱, 无奈演出一场“妻嫁人,夫主婚”的屈辱悲剧。 歌颂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为重,牺牲自己以息 刀兵的可贵精神。
▪ 作品情节紧凑,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波 澜迭起,惊心动魄,自始自终扣人心弦,笼 罩着壮烈肃穆的悲剧气氛。
▪ 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而献身的自我牺 牲精神,并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是此剧 广受欢迎、流传久远的重要原因。
▪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 古典戏剧著作之一。1733年流传到法国,次 年法国《水星杂志》发表了法译片段,1735 年巴黎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刊登了法文 节译本。后又在英国几经翻译、出版。此外, 意、法、德等国著名作家都曾改编上演过此 剧。
▪ 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的爱情戏。源于白 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剧本改变了诗中 “止淫奔女也”的主题,歌颂了封建青年男 女婚姻自主的合理要求和进步思想。
▪ 剧本情节紧凑,矛盾冲突集中而有波澜, 文词优美。
▪ 二、马致远(1250?~1321?)
▪ 号东篱,大都人。《录鬼簿》说他曾 “任浙江行省务官”。晚年过着“酒中仙、 尘外客、林间友”的闲散生活。所作杂剧15 种,今存7种。前人有“曲状元”之称。
是据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所载历史事件
并参照其他历史传说创作而成。
▪ 全剧围绕“搜孤”和“救孤”的矛盾, 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英雄形象。剧中通
过屠岸贾奸诈和残暴的表现,揭露了封建统
治阶级野蛮、凶残的本性和最终难逃惩罚的 历史必然。
▪ 这部戏借历史题材宣扬了复仇观念,这 对遭受元蒙残酷统治的人民,具有强烈的现 实意义。
有着明显的积极因素。
▪
用夸张手法,喜剧气氛浓烈。我国最早的吝
啬鬼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
河北作家群还有戴善甫的《风光好》杂剧。
▪ 三、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 山东作家群以山东东平为中心,同时 也包括济南、棣州。益都等地的作家。
▪ 东平能够成为元前期杂剧的活跃之地, 其情形与真定相似。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厚的民间演剧传统, 如阳光雨露,滋养了东平杂剧艺术之花的 茁壮开放。
仲文的《救孝子烈母不认尸》等。
▪ 二、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 河北作家群以真定(正定)为主,旁及 大名、保定、彰德等地区。
▪ 真定成为元前期杂剧创作的重镇,和它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特殊 的关系。
▪ ①地处南北交通要道--隋唐。
▪ ②南北文化的教会处--宋金对峙期间。
▪ ③史氏家族涵养民力,发展生产,接纳名流,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 2.杨显之的《潇湘雨》
▪ 全名为《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是一 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作品。
▪ 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将一个趋炎附势、
人格卑下的无行文人的丑恶灵魂,无情地 揭露出来。
▪ 《潇湘雨》以描写人物心理见长。曲
词如泣如诉,扣人心弦,宾白关目朴实无 华,切合人物情境,历来为人们所激赏。
▪
另外还有石子章的《竹坞听琴》,王
▪ 3.郑廷玉的《看钱奴》
▪ 《看钱奴》取材于晋干宝《搜神记》中的 “张车子”故事。
▪
主旨是借周、贾二人的枯荣转换,宣扬贫富
天定,因果报应的思想,具有消极意义。但其中
用漫画手法涂抹守财奴的形象,把财主贪婪悭吝
的心理和伪善狡诈的手段,刻画的入木三分,又
第四章 白朴和马致远
▪ 一、白朴(1226~1306?)
▪ 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祖籍山西 河曲附近。生于金朝首都南京(开封)一个 官僚家庭。“幼经丧乱,仓皇失母”,赖诗 人元好问的收养和教育。
▪ 白朴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谢绝出仕。 曾漫游真定、大都等杂剧演出兴盛的地方, 晚年移居南方,过着“诗酒优游”的生活。
▪ 作家有高文秀、张时起、李好古、顾 仲清、张寿卿五人,还有济南的武汉臣、 岳伯川、棣州的康进之等人。主要从事水 浒戏的创作。
▪第五章 北方戏剧圈 的杂剧创作
▪ 北方戏剧圈的杂剧创作,既有着共 同的时代精神和总体风格,同时又由于 各自地域文化的特色而呈现出不同的风 貌,犹如五彩云霓,将北方的天穹装点 的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 一、大都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 1.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
《赵氏孤儿》是一部悲壮感人的历史剧。
▪ 1.《梧桐雨》
▪ 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 遇的历史剧。依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 叶落时”为题,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 变幻的题旨。
▪ 《梧桐雨》的戏剧冲突生动跌宕,笔墨 酣畅优美,意向深沉含蓄。浓重的抒情性以 及醇厚的诗味,使这部历史剧成为元代文坛 的一树奇花。
▪ 2.《墙头马上》
▪ 《汉宫秋》艺术上别具特色。全剧结构 紧凑,主题突出,并以浓烈的抒情见长。作 家善于借景抒情,准确、生动、细腻地描写 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以“秋天”的意境作 为结撰全剧的背景,突出秋的萧瑟悲凉,更 使整个戏笼罩着灰暗荒漠的气氛,表达出作 者对时代的体验和认识。
▪ 《汉宫秋》于1829年由英国人戴维斯译 成英文,流传国外,影பைடு நூலகம்颇大。
▪ 剧中虚构昭君投江殉国的情节,充分体现 了她的民族气节。内奸毛延寿以职谋私、卖国 求荣、引狼入室和昭君以死殉国形成了强烈对 比。作品同时还谴责和嘲讽了贪生怕死、坐享 其成无能无德的文武大臣,揭露了汉元帝的昏 庸怯懦。
▪ 在民族矛盾尖锐的元代,马致远的这种 创造,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感情。作 品以汉匈重新结盟作为全剧的结局,则反映 了广大人民渴求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
▪ 1.李文蔚的《燕青搏鱼》。
▪ 水浒戏的代表作品。此剧情节虽然为后来 《水浒传》所无,但剧本对权豪势要横行无法的 揭露和对梁山英雄除暴安良的反抗精神的歌颂, 值得肯定。
▪ 2.尚仲贤的《柳毅传书》。
▪ 本自唐人传奇《柳毅传》。
▪ 此剧虽然涂抹了一层浓厚的神话色彩,但折 射出的仍然是现实人间社会的图景。具有浪漫色 彩。
▪ 代表作:《汉宫秋》
▪ 《汉宫秋》的故事与史书上所载昭君出 塞的故事相比,立义上有新的突破。
▪ 剧本描写汉元帝在匈奴强兵压境,国家危 急,朝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窘况之下, 昭君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自愿和番。汉元帝 虽为一国之君,却无计可施,只能忍痛割爱, 无奈演出一场“妻嫁人,夫主婚”的屈辱悲剧。 歌颂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为重,牺牲自己以息 刀兵的可贵精神。
▪ 作品情节紧凑,矛盾冲突尖锐激烈,波 澜迭起,惊心动魄,自始自终扣人心弦,笼 罩着壮烈肃穆的悲剧气氛。
▪ 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而献身的自我牺 牲精神,并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是此剧 广受欢迎、流传久远的重要原因。
▪ 《赵氏孤儿》是我国最早流传到国外的 古典戏剧著作之一。1733年流传到法国,次 年法国《水星杂志》发表了法译片段,1735 年巴黎出版的《中华帝国全志》刊登了法文 节译本。后又在英国几经翻译、出版。此外, 意、法、德等国著名作家都曾改编上演过此 剧。
▪ 是一部具有浓厚喜剧的爱情戏。源于白 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剧本改变了诗中 “止淫奔女也”的主题,歌颂了封建青年男 女婚姻自主的合理要求和进步思想。
▪ 剧本情节紧凑,矛盾冲突集中而有波澜, 文词优美。
▪ 二、马致远(1250?~1321?)
▪ 号东篱,大都人。《录鬼簿》说他曾 “任浙江行省务官”。晚年过着“酒中仙、 尘外客、林间友”的闲散生活。所作杂剧15 种,今存7种。前人有“曲状元”之称。
是据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所载历史事件
并参照其他历史传说创作而成。
▪ 全剧围绕“搜孤”和“救孤”的矛盾, 展开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戏剧冲突,成功地 塑造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英雄形象。剧中通
过屠岸贾奸诈和残暴的表现,揭露了封建统
治阶级野蛮、凶残的本性和最终难逃惩罚的 历史必然。
▪ 这部戏借历史题材宣扬了复仇观念,这 对遭受元蒙残酷统治的人民,具有强烈的现 实意义。
有着明显的积极因素。
▪
用夸张手法,喜剧气氛浓烈。我国最早的吝
啬鬼形象,具有典型意义。
▪
河北作家群还有戴善甫的《风光好》杂剧。
▪ 三、山东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 山东作家群以山东东平为中心,同时 也包括济南、棣州。益都等地的作家。
▪ 东平能够成为元前期杂剧的活跃之地, 其情形与真定相似。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文化氛围,丰厚的民间演剧传统, 如阳光雨露,滋养了东平杂剧艺术之花的 茁壮开放。
仲文的《救孝子烈母不认尸》等。
▪ 二、河北作家群的杂剧创作
▪ 河北作家群以真定(正定)为主,旁及 大名、保定、彰德等地区。
▪ 真定成为元前期杂剧创作的重镇,和它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特殊 的关系。
▪ ①地处南北交通要道--隋唐。
▪ ②南北文化的教会处--宋金对峙期间。
▪ ③史氏家族涵养民力,发展生产,接纳名流, 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 2.杨显之的《潇湘雨》
▪ 全名为《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是一 部以男子负心为题材的作品。
▪ 作品以犀利的笔触,将一个趋炎附势、
人格卑下的无行文人的丑恶灵魂,无情地 揭露出来。
▪ 《潇湘雨》以描写人物心理见长。曲
词如泣如诉,扣人心弦,宾白关目朴实无 华,切合人物情境,历来为人们所激赏。
▪
另外还有石子章的《竹坞听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