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

合集下载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微粒半径大小
1.离子半径呢? 同主族离子 同于同主族原子
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相当于同周期原子
2.同元素粒子半径呢?
练习册P9例 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自主迁移2
半径:Fe>Fe2+>Fe3+
交流与讨论
查阅周期表,完成表2~5,讨论以下问题 1.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 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2.稀有气体(0族)元素、A族元素以及 过度金属元素(B族、Ⅷ族元素)原子 外围电子排布各有什么特点?

1~2 4S1~2 3d1~94s1~2 ~ 1~2 5S1~2
~ 1~2 5d 6S1~2 4f1~14~ 1~10 5d 106s 1~2 6S26p1 ~5 6S26p6 2 2
s ns1
2
3d104s1~2 4S24p1 ~5 4S24p6 4d105s1~2 5S25p1 ~5 5S25p6
第4周期,ⅣA族 [Ar]3d104s24p2
4.判断处于第3周期,ⅣA族元素的电子排 布式、原子序数。
[Ne]3s23p2,第14号元素
5.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试写出该 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该元素在 周期表中所属周期、族和区。
1s22s22p63s23p63d54s2 第4周期ⅦB族
A.4s24p5
B.3d54s1
第4周期ⅦA族 p
第4周期ⅥB族 d
C.4d105s2 第5周期ⅡB族 ds D.5s1 第5周期ⅠA族 s
E.3d74s2
第4周期Ⅷ族 第6周期0族
d p
F.6s26p6
练习
练习册P10:创新拓展2
收获
1.新学 A、0族ns1~np6 过渡元素(B、Ⅷ)族(n-1)d1~10ns1~2 元素分区

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第1章原子结构12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

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第1章原子结构12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族划分的关系,并能解释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

2.了解原子半径的意义及其测定方法,知道原子半径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并能解释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1)填写下表:①根据能级能量的差异,可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七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______,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______。

②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大的电子层数等于____________。

③一个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等于______________。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1)将下列各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价电子排布式填入表中:(2)(3)族的划分依据与原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密切相关。

①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______,价电子全部排布在最外层的________________轨道上。

族序数与价电子数______。

②稀有气体的价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渡元素(副族和Ⅷ族)同一纵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基本相同。

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B~ⅦB族的族序数与价电子数______,第ⅠB、ⅡB族的族序数=______轨道上的电子数,第Ⅷ族的价电子数分别为8、9、10。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区的划分1.(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周期元素数目=相应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关系族序数由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决定。

(1)主族(ⅠA~ⅦA)的族序数=价电子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0族: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或2。

(3)ⅠB、ⅡB族: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ⅢB~ⅦB族:族序数=价电子数=原子最外层n s电子数+次外层(n-1)d电子数=最高正价。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P S 110 104
K 227
Rb 248 Cs 265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197 161 145 132 125 124 124 125 125 128 133 122 122 121
Se 117
Br 11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r 198
Xe 217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215 181 160 143 136 136 133 135 138 144 149 163 141 141 137 133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217 188 159 143 137 137 134 136 136 144 160 170 175 155 153
Au
Hg Tl
[Xe]4f145d106s1
[Xe]4f145d106s2 [Xe]4f145d106s26p1
82
83 84
Pb
Bi Po
[Xe]4f145d106s26p2
[Xe]4f145d106s26p3 [Xe]4f145d106s26p4
85
86
At
Rn
[Xe]4f145d106s26p5
(四)
31
32 33 34 35 36
Ga
Ce As Se Br Kr
[Ar]3d104s24p1
[Ar]3d104s24p2 [Ar]3d104s24p3 [Ar]3d104s24p4 [Ar]3dl04s24p5 [Ar]3d104s24p6
37 38 39 40

第4单元第14讲_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周期律

第4单元第14讲_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周期律

【点拨】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可以推测元素的 种类及元素可能性质。 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①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
②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③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 Ar。
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 4倍的元素:Ne。 ⑥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 Al。 ⑦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 ⑧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Si。 ⑨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P。
要熟悉周期表的结构,记住各周期的元素 种数,记住各族的排列顺序,能分析常见元素 在周期表的位置,能根据周期律分析元素的可 能性质。
四、元素的“位、构、性”关系 1.化合价与原子结构、周期表位置的关系 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与最外 电子层中电子的数目有密切关系,因此,元素原子 的最外电子层中的电子,也叫做价电子。有些元素 的化合价与它们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 电子有关,这部分电子也叫价电子。总之,价电子 就是指那些与化合价关系密切的电子。
【典例3】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 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 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 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 ,则Y元素形成的单 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 +m
3.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标示出核电荷数,用弧线表 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的电子数。要 注意无论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圆圈内的核电荷数是 不变的,变化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第 2 课时 元素周期律
基础梳理 一、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 一 二 三 电子层 最外层电 原子序数 子数 数 1~2 ~ 3~10 ~ 11~18 ~ 1 2 3 1→2 → 1→8 → 1→8 →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 递增到8 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从1递增到8 的周期 性变化(H、 除外) 性变化 、He 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 二 三 原子序数 3~9 11~ 11~17 原子半径的变化 逐渐 减小 逐渐 减小 的周期性变化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径呈现 由大到小
思维拓展 1.能否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能否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是否都符合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5 .短周期元素的化合价是否都符合化合价的变化规律 ?
答案 不是, 不是,第二周期的氧元素和氟元素只有负价没 有正价。 有正价 。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钠 (1)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Na 与 冷 现象 剧烈反应 水 反 化学方 2Na+2H2O 2Na+ 应 程式 ==2NaOH+H2↑ =2NaOH+ 与 现象 酸 化学方 反 程式 应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 NaOH 强碱 物碱性强弱 Mg Al 与冷水缓慢反 与冷水很难反 应 , 沸 水 迅 速 应,热水缓慢 反应 反应
可以用它们跟水反应的实验证明: 可以用它们跟水反应的实验证明 :钠跟水剧 可用氯气通入溴
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Mg 跟水缓慢反应, 烈反应 ,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 跟水缓慢反应, 放出氢气, 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 Mg(OH)2 Cl +2NaBr===2NaCl+Br2 2NaBr===2NaCl+ ===2NaCl 化钠溶液的实验证明:溶液呈棕红色, 化钠溶液的实验证明:溶液呈棕红色,发生的反应为 Cl2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Z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化学键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原子半径
【答案】C 答案】 上 页
原 子 结 构
下 页
当堂达标训练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跟踪训练 第 一 章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 A.1s22s22p63s23p1 原 子 结 构 B.1s22s22p3 C.1s22s22p2 D.1s22s22p63s23p4
当堂达标训练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例1 第 一 章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9,试问: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试问:
上 页
(1)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 )此元素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多少? (2)它有多少个电子层?有多少个能级? )它有多少个电子层?有多少个能级? (3)它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 )它的价电子构型是什么?
当堂达标训练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一 章
2 6 4.稀有气体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 ns np ,这种 稀有气体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________, 稀有气体除氦外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
全充满电子的结构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具有特殊稳定性 的内在原因。 的内在原因。 三、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 1.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 依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 依据量子力学理论,原子并不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 的实体。人们假定原子是一个球体,并用统计的方法来 的实体。人们假定原子是一个球体, 测定它的半径。 测定它的半径。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讲练
第 一 章
原 子 结 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 课时 期表、 期表、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与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与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规律

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与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了所有已知元素。

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具有一系列特征,其中包括原子半径和电子亲和能。

本文将探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和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规律。

一、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指的是元素中心原子核至外层最外电子轨道的距离。

原子半径通常用皮克米(pm)或埃(Å)来表示。

1. 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一般来说,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增加(从左至右以及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呈现出如下规律:a. 原子半径从左至右递减。

这是由于随着电子轨道的填充,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力增强,导致原子半径减小。

b. 原子半径从上至下递增。

这是由于相邻周期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主能级上,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力减弱,因此原子半径增大。

2. 原子半径的影响因素原子半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电子层的填充和核电荷数:a. 电子层的填充:原子电子层的填充程度会影响原子半径的变化。

当电子填充在同一主能级上时,随着电子数量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但当电子填充在不同主能级上时,原子半径会随着主能级的增加而增大。

b. 核电荷数:原子核的电荷数也会影响原子半径。

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与原子核的电荷数成正比,因此原子核电荷的增加会导致原子半径的减小。

二、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规律电子亲和能指的是一个原子获取一个外层电子并形成负离子时释放的能量。

它可以用来衡量原子对电子的亲和力。

电子亲和能通常用千焦耳/摩尔(kJ/mol)来表示。

1. 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趋势电子亲和能与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相反,即随着原子序数增加,电子亲和能呈现如下规律:a. 电子亲和能从左至右递增。

这是由于从左至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增强,因此原子更容易接受外层电子,电子亲和能增加。

b. 电子亲和能从上至下递减。

这是由于从上至下,原子半径增加,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力减弱,因此原子不太容易接受外层电子,电子亲和能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C.R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



究 D.R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





目 【解析】选A。本题考查“周期表→原子序数→电子

课 数→阴阳离子相差8个电子”。假设Ⅰ:阴离子比阳离
巩 固

学 考虑第3周期,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为3的是P
提 升
(1s22s22p63s23p3)。




6.下列微粒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r(Na+)<r(Mg2+)<r(Al3+)<r(O2-)



设 置
B.r(S2-)>r(Cl-)>r(Na+)>r(Al3+)


C.r(Na)<r(Mg)<r(Al)<r(Si)



置 于核电荷数,则r(S2-)>r(Cl-)、r(Na+)> r


题 (Al3+),而F-与N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Na+核电荷



究 导
数比F-大,故r(F-)>r(Na+),而r(Cl-)>r(F-),
固 提
学 故上述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S2-)>r(Cl-)>r(F-) 升
>r(Na+)>r(Al3+),故B正确;选项C中,四种原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程教目学源自标积设累














录 名




























程 【典例1】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标 设
1s22s22p63s23p63d3,该元素的原子:
积 累

(1)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什么?


题 (2)它有多少个能级?



究 导
(3)有几个未成对电子?
学 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强。D项第3周期元素 升
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离子半径先减小后增
大。

录 3.R和M两种元素,已知R位于短周期,且R2-与M+的电子 名
课 程
数相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师 教


标 A.R和M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置 B.R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8

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名 师
程 目
A.s区域的元素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教 学


设 B.d区、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主 C.p区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



探 D.f区的元素是镧系和锕系元素



导 学
【解析】选A。注意特例,氢元素的电子排布为1s1,也
提 升
属s区域,是非金属元素。
子在

录 同一周期,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故r(Na)>

课 程
r(Mg)>r(Al)>r(Si);D选项中K与Ca同周期相
师 教


标 邻,其原子半径r(K)>r(Ca),但差距不会太大, 积


置 而K与Na同主族且周期相邻,K与Na的半径差距肯定


题 比K与Ca的半径差距大,故有原子半径r(K)>r(Ca) 能



目 5.在1~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


课 等的元素共有( )



目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设 置
【解析】选B。先考虑第一周期,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 累
主 为1的是H(1s1);再考虑第2周期,最外层未成对电



探 究
子数为2的是C(1s22s22p2)和O(1s22s22p4);最后
积 累

为______。


题 探
(3)X、Y、Z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
能 巩


导 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目 录
【解析】X的L层中(即第2层)中p电子数比s电子数

课 多2个,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Y在第3



目 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为Al;Z的L层上有3个未成对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录 名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课 程
们的
师 教


标 设
原子所处的位置关系为
积 累

更容易从各方面来作答。


题 探
例如:A:原子半径:B>A>C>D
能 巩


导 B:原子序数:a>b>d>c



C:离子半径:C3->D->B+>A2+
D:单质还原性:B>A>C>D
故C项正确。









标 方法2:找出相应的具体元素:12Mg2+、11Na+、7N3-、 积


4.下列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程 A.C、N、O、F

B.Mg、Al、Si、S
教 学


设 C.B、Be、Mg、Na
D.Mg、Na、K、Ca


【解析】选C。A、B为同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从左


题 探
到右,逐渐减小。D选项中,K、Ca属同周期,
能 巩


导 r(K)>r(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