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三大规律

合集下载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层划分为K<L<M<O<P<Q,对应电子层能量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较低者低优先排布原则.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次外(1)N3、2、4、OH、H2O H3O、F、HF、Ne、Na、Mg2、Al3等。

电子粒子:、P3、PH3、S2HS、H2S、Cl、HCl、Ca2、PH4等。

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NH4、H3O等;阴离子有:F、OH、NH2;HS、Cl等。

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1H(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3)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Li、P(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1为1(23周2,8,8,18,18,32②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例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5-17=18(溴所在第四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相差的数分别为8,18,18,32,32.③同主族非县令的原子序数差为上述连续数的加和,如H和Cs的原子序数为2+8+8+18+18=54(4)元素周期表中除Ⅷ族元素之外,原子序数为奇数(偶数)的元素,所属所在族的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数(偶数)。

如: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而其化合价有-1、+1、+3、+5、+7,最外层有7个电子,氯元素位于ⅦA族;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而其化合价有-2、+4、+6价,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元素位于ⅥA族。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层划分为K<L<M<O<P<Q,对应电子层能量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较低者低优先排布原则.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简单例子的结构特点:(1)离子的电子排布: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阴离子更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负氧离子,氟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2)等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NH3、NH4、O2、OH H2O、H3O F HF、Ne、Na Mg2、Al3等。

②18电子粒子:SiH4、P3、PH3、S2、HS H2S、Cl HCl、Ar、K Ca2、PH4等。

特殊情况:F2、H2O2、C2H6、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 NH4、H3O F OH NH2;HS Cl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1H(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3)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Li、P(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He例外)(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ⅡA、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①第2、3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都相差1;②第4、5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3)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Ⅱ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总数;相差的数分别为2,8,8,18,18,32②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ⅦA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以下三个原理

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以下三个原理

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以下三个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首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按照近似能级图,电子由低到高进入轨道的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

因能级交错,其中E4s>E3d,电子先排满4s后再进入3d。

例如:钪元素核外21个电子依次填充的轨道为1s22s22p63s23p64s23d1。

②保里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即同一个原子中的电子描述其运动状态的四个方面不可能完全相同。

在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必须自旋方向相反,每个轨道只能容纳2个电子。

根据保里不相容原理,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n2。

周期表中各周期含有元素的数目以及填充的能级如下:周期数元素数所填充的能级一21s二82s、2p三83s、3p四184s、3d、4p五185s、4d、5p六326s、4f、5d、6p七(未填满)32(理论预测)7s、5f、6d、7p(理论预测)③洪特规则:电子进入同一亚层的各个轨道(也称等价轨道)时,总是尽先分占不同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例如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为:N原子的价电子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这与N原子的成键情况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洪特还指出等价轨道上的电子排布处于以下状态比较稳定:a.全充满(p6、d10、f14)、b.半充满(p3、d5、f7)、c.全空(p0、d0,f0)。

这是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列的所遵循的能量最低原理决定的。

在各层中,离原子核远,电子的能量越大,电子都首先排满能量低的运行轨道,这样排列到到最外层时,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八个,如果电子多于八个,还有比此能量要求低的轨道(同一层也因轨道不同而能量不同)可以排布电子。

因此,就造成了最外层电子最多只能有八个。

若最外层是第n层,次外层就是第(n-1)层。

由于E(n-1)f>E(n+1)s>Enp,在第(n+1)层出现前,次外层只有(n-1)s、(n-1)p、(n-1)d上有电子,这三个亚层共有9个轨道,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因此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

高考化学专题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高考化学专题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2)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

2.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

(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如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18、32。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18个。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孤立地、机械地理解和套用。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例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题点电子层及其电子的能量答案 A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例2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原子M层上电子数为L层上电子数的4倍C.某离子M层上和L层上的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D.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题点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答案 B解析K、L、M电子层上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K层上可排1个电子,也可排2个电子,所以A项有可能;当M层上排有电子时,L层上一定排满了8个电子,而M 层上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又18<8×4,所以B项一定是错误的;K层上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2×4=8,即存在M层和L层都为8个电子的离子,K+、Ca2+等均有可能;H、He的核电荷数分别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所以D项有可能。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归纳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总结归纳

精心整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①能量最低原理: 电子层划分为K<L<M<O<P<Q对,应电子层能量增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按照能量较低者低优先排布原则.②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 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 个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注意:多条规律必须同时兼顾。

简单例子的结构特点:(1)离子的电子排布: 主族元素阳离子跟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相同, 如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阴离子更同一周期稀有气体的电子排布相同:负氧离子,氟离子和氖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

(2)等电子粒子(注意主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①10电子粒子:CH4、N3、NH2 、NH3 、NH4 、O2、OH、H2O、H3O 、F 、HF、Ne、Na 、Mg2、Al 3等。

②18 电子粒子:SiH 4 、P3、PH3、S2、HS 、H2 S、Cl 、HCl、Ar、K 、Ca2、PH4 等。

特殊情况:F2、H2 O2 、C2 H6 、CH3OH③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阳离子有:Na 、NH4、H3O 等;阴离子有:F 、OH 、NH2;HS 、Cl 等。

前18 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11H(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 、Na;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3)最外层电子总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一半的元素:Li 、P(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Be(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 、Si 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而又小于8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能是主族、副族或0 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元素是稀有气体(He 例外)(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Ⅱ A、Ⅲ 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别有:①第2、3 周期(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都相差1;②第4、5 周期相差11;③第6、7周期相差25(3)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 A、ⅡA 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精心整理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总数;相差的数分别为2,8,8,18,18,32 ②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Ⅲ A~ⅦA 族,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数。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
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
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三、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

原子处于基态时,其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三条重要原则:
(1)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子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或者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在不违背泡利原理的条件下,电子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原子轨道,即电子按低能轨道顺序向高能轨道逐一填充,使整个原子体系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等(等价)的轨道上电子尽可能以相同的自旋方向分占不同的轨道;当等价轨道上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时,原子能量较低,比较稳定。

1.4.5 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课件

1.4.5 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课件

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三原则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在核外排布遵循三原则: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

1 排布原则(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填充能量低的轨道,后填充能量高的轨道,尽可能保持体系的能量最低。

(2)保里原理即同一原子中没有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同一原子中没有四个量子数完全对应相同的两个电子。

于是每个原子轨道中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3)洪特规则电子在能量简并的轨道中,尽量以相同自旋方式成单排布。

简并的各轨道保持一致,则体系的能量低。

轨道全空半充满全充满这几种情况对称性高,体系稳定,对于简并度高的d,f轨道尤其明显。

2 核外电子的排布范例原子序数元素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电子轨道图电子结构式1H Hydrogen氢1s12 He Helium氦1s23 Li Lithium锂1s22s14Be Beryllium铍1s22s25B Boron硼1s22s22p1原子序数元素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电子轨道图电子结构式* 6C Carbon碳1s22s22p2 *7N Nitrogen氮1s22s22p3 8O Oxygen氧1s22s22p4 9F Fluorine氟1s22s22p5 10Ne Neon氖1s22s22p6 *遵循洪特规则*6C 碳1s 22s 22p 21s2s2p*遵循洪特规则1s 2s2p7N 氮1s 2 2s 22p 31s2s2p1s 2s2p遵循洪特规则原子序数元素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电子结构式11Na Sodium钠1s22s22p63s1 12Mg Magnesium镁1s22s22p63s2 13Al Aluminium铝1s22s22p63s23p1 14Si Silicon硅1s22s22p63s23p2 15P Phosphorus磷1s22s22p63s23p3 16S Sulfur硫1s22s22p63s23p4 17Cl Chlorine氯1s22s22p63s23p5 18Ar Argon氩1s22s22p63s23p6**虽先排4s 后排3d ,但电子结构式中先写3d ,后写4s *[Ar ]Ar 的原子实,表示Ar 的电子结构式1s 22s 22p 63s 23p 6原子序数元素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电子结构式18Ar Argon 氩1s 22s 22p 63s 23p 6*19K Potassium 钾[Ar ] 4s 120Ca Calcium 钙[Ar ] 4s 2**21Sc Scandium 钪[Ar ] 3d 14s 222Ti Titanium 钛[Ar ] 3d 24s 223V Vanadium 钒[Ar ] 3d 34s 22 核外电子的排布范例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的三大规律》
(一)泡利不相容原理:
1.在同一个原子里,没有运动状态四个方面完全相同的电子存在,这个结论叫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奥地利物理学家,194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根据这个原理,如果有两个电子处于一个轨道(即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的伸展方向都相同的轨道),那么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就一定相反。

3.各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轨道数为,每个轨道只能容纳自旋相反的两个电子,各电子层可容纳的电子总数为2个。

(二)能量最低原理:
1.在核外电子的排布中,通常状况下,电子总是尽先占有能量最低的原子轨道,只有当这些原子轨道占满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原子轨道,这个规律叫能量最低原理。

2.能级:就是把原子中不同电子层和亚层按能量高低排布成顺序,象台阶一样叫做能级。

(1)同一电子层中各亚层的能级不相同,它们是按s,p,d,f的次序增高。

不同亚层:ns< np< nd< nf
(2)在同一个原子中,不同电子层的能级不同。

离核越近,n越小的电子层能级越低。

同中亚层:1s< 2s< 3s;1p< 2p< 3p;
(3)能级交错现象:多电子原子的各个电子,除去原子核对它们有吸引力外,同时各个电子之间还存在着排斥力,因而使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所处的能级产生了交错现象。

例如:E3d >E4S , E4d >E5S,n≥3时有能级交错现象。

3.电子填入原子轨道顺序:1s 2s2p 3s3p 4s3d4p 5s4d5p
6s4f5d6p 7s5f6d7p,能级由低渐高。

(三)洪特规则:
1.在同一亚层中的各个轨道上,电子的排布尽可能单独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排布整个原子能量最低。

2.轨道表示式和电子排布式:
轨道表示式:一个方框表示一个轨道
电子排布式:亚层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亚层轨道中电子的数目
3.洪特规则的特例:
同一电子亚层中当电子排布全充满、半充满、全空比较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