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合成与分析技术》

合集下载

有机合成工作必读的九本书【免费领取】

有机合成工作必读的九本书【免费领取】

有机合成工作必读的九本书【免费领取】展开全文1、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推荐星级:★★★★★】这本书可以说有机合成的同学必备的一本书了,只要你掌握了书中的内容,有机合成反应都会怕你的!目前已经到最新的第四版。

《基础有机化学》第4版全面更改版式,将核心知识点、难点、拓展学习内容的区分更明了;调整章节架构,更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凝练语句术语,更精准明确地表达概念和内容;重绘全书图片,图片更精美,更符合专业审读习惯;修订更新习题,配套习题辅导书同步出版。

本书第4版在第3版基础上修订而成,除章节结构的调整外,实质性内容的修订超过全书的20%。

本书除保留了第3版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如下新的特点:(1)书的版式作了更新;(2)内容编排更加紧凑合理;(3)简单介绍了若干对有机化学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注意学科的继承和发展;(4)介绍了现代有机化学对芳香性的介绍和理解;(5)结合现代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对有机反应机理的分析、介绍和总结;(6)更加对一些重要的有机反应作了总结和分类,便于读者的学习。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关专业和对有机化学有兴趣的读者选用。

2、《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张大国编著【推荐星级:★★★★】《精细有机单元反应合成技术手册》一书详细阐述了氧化、酰化、烃化、氨化、醚化、硝化、磺化、卤化、氰化、酯化、羟基化、还原、重氮化偶合、缩合、环合15个精细有机单元反应的合成技术,并精选了2300余个合成实例。

每个实例都介绍了产品名称、分子式、分子量、性质、用途和制法,制法是内容重点。

本书突出的特点是原理和实践紧密结合,原理介绍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合成实例资料翔实,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本书有助于拓宽化学合成的视野,启迪集成创新的思路,主要供化学药品、颜料、染料、涂料、农药、溶剂、助剂等精细化工领域从事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中、高等院校精细化工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蒿甲醚的合成工艺与分析研究

蒿甲醚的合成工艺与分析研究

蒿甲醚的合成工艺与分析研究
蒿甲醚(2-甲醚-1,3-丁二烯),又称丁烯醚,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医药、农药、染料、香料等行业中。

在有机合成中,蒿甲醚也被用作中间体。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需求,人们必须对蒿甲醚的合成工艺进行研究以及分析检测。

本文就蒿甲醚的合成工艺与分析研究进行介绍。

一、蒿甲醚的合成工艺
1、氢化法:将丁二烯与氢氧化钠在反应釜中加热反应,当温度到达120°C时,氢氧化钠开始氢化丁二烯,产生蒿甲醚以及氢氧化钠溶液。

2、乙腈法:丁二烯与乙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反应产生醋酸异丁酯,再经乙腈水解反应产生蒿甲醚。

3、正丁醇法:正丁醇反应与丁二烯,反应生成苯磺酰胺,再经溴水解,分解为蒿甲醚与叔丁醇。

4、丙烯酸酯法:将丁二烯与丙烯酸酯反应生成酰乙醇,再经催化剂反应产生蒿甲醚。

二、蒿甲醚的分析检测
蒿甲醚的分析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气相色谱法和气液色谱法。

它们都可以用来测定蒿甲醚的纯度,从而保证蒿甲醚合成工艺产品的质量。

(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GC)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定量
检测蒿甲醚的纯度。

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蒿甲醚时,将蒿甲醚与样本混合,加入比色柱,温度梯度脱键,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确定蒿甲醚的纯度。

(2)气液色谱法
气液色谱法(HPLC)是一种检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溶剂中的混合物,以确定蒿甲醚含量。

在气液色谱法的分析过程中,蒿甲醚先经层析柱脱键,再进入发光桶检测,最后通过计算得到蒿甲醚含量数据。

综上所述,蒿甲醚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人们不断研究蒿甲醚的合成工艺以及分析检测,以保证蒿甲醚产品的质量。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

目录分析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这本书的目录设计得非常合 理,既考虑到了初学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专业人士的期待。通过这本书,读者可 以全面了解含磷药物的基础知识、合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为他们在相关领域的 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物合成及应用》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除了合成方法外,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含磷药物的作用机制。这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理解药物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精彩摘录
书中的精彩摘录不仅展示了含磷药物的巨大潜力,也揭示了磷科学在医药领 域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含磷药物将在未来的 医药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书中详细介绍了含磷药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技术和新兴的生 物合成技术。这些技术为大规模生产含磷药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更多的 创新药物能够从实验室走向临床。
精彩摘录
值得一提的是,含磷药物不仅在治疗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预防疾病方面 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含磷药物的研发为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了新的工具,帮助人们 更好地管理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磷科学前沿与技术丛书含磷药 物合成及应用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含磷
提供
含磷
合成
阅读
应用
可以
丛书
药物
药物 读者
医药

新型农药的合成与评价

新型农药的合成与评价

新型农药的合成与评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产业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作用不可忽视。

农药对于保障农业产量、提高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农药的应用面临着很多局限,因此新型农药的研发与合成刻不容缓。

新型农药的定义是指具有高效、低毒、不污染、生物可降解等特点的新型农业药剂,其合成与评价是新型农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新型农药的合成新型农药的合成,可以按照两种方式来进行:化学合成和天然物提取。

化学合成是利用化学反应合成的,具有高效、多样化等优点,但化学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风险。

天然物提取则是利用植物中已存在的活性成分,故提取的物质较为安全可靠,但是提纯物质的难度较大,且其活性成分浓度较低,需要大量提取。

化学合成中,新型农药的设计和合成涉及化学家、药学家、生物学家等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

新型农药的设计需要有可行的合成路线,并考虑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生物活性等因素。

新型农药化合物一般都较复杂,其设计、合成和纯化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

烯烃、芳香族化合物和螯合配体等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同时,团队化合物的设计和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新型农药的评价新型农药的评价是指对新型农药的功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的分析和检测。

具体评价指标包括农药的杀虫、杀菌、杀螨等效果、环境毒性、水平和规范使用限制等。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室内评价和田间试验两种。

室内评价是指在实验室内,通过人工模拟田间环境的方法,对受测农药进行评价。

包括测定杀虫、杀菌、杀螨等效果,毒性检测等。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评价周期,提高效率。

田间评价是指通过在实际田间环境下,测试受测农药的效果与安全性。

包括土壤、作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田间评价是新型农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受测农药的实际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新型农药的研发、合成与评价是保障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源农药》课件

《植物源农药》课件

案例五:其他植物源农药的制备与应用
制备方法
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苦参碱、印楝 素、藜芦碱和蛇床子的制备方法类似, 通常采用溶剂提取法或超临界流体萃取 法。
VS
应用领域
这些植物源农药主要用于农业领域,防治 各种害虫,也可用于医药和卫生领域治疗 各种疾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提取法是最早的植物源农药制备方法,通过物理手段如压榨、浸提、萃取等,或 化学手段如水解、氧化、还原等,从植物中分离出具有农药活性的成分。这种方 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低,成本高,且容易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
发酵法
总结词
利用微生物发酵植物原料,产生具有农药活性的代谢产物的 制备方法。
详细描述
发酵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植物源农药制备方法,通过微生物 发酵植物原料,产生具有农药活性的代谢产物。这种方法可 以大规模生产,且能充分利用植物资源。但发酵过程中需要 严格控制条件,以确保产物质量和产量。
古代应用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某些植物的特 殊气味或汁液驱避害虫。
科学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深入研究植 物源农药的成分和作用机理。
现代应用
现代农业中,植物源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成为绿色农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02
植物源农药的制备方法
提取法
总结词
利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
植物源农药的特点
低毒性
相对于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的 毒性较低,对人和动物的安全性 较高。
多功能性
植物源农药不仅具有杀虫、杀菌 作用,还具有驱避、抑制等作用 。
01
02
天然性
植物源农药来源于自然,无化学 合成成分,对环境友好。

有机氯农药分析技术

有机氯农药分析技术

几种有机氯农药的理化性质
有机氯农药 α-六六六 β-六六六 γ-六六六 δ-六六六 DDD DDE DDT 艾氏剂 狄氏剂 异狄氏剂 异狄氏剂醛 氯丹 毒杀芬 七氯 环氧七氯 α-硫丹 β-硫丹 硫丹硫酸盐 分子量 291 291 291 291 320 318 354.5 365 381 381 381 409.8 414 373.5 389.2 406.9 406.9 422.9 在水中溶解度 S,(mg/L) 1.63(25) 0.24(25) 7.8 31.4 0.1 0.04 5.5x10-3 0.180 0.195 0.25 50 0.056 0.50 0.18 0.35 0.53 0.28 0.22 辛醇-水分配系数Kow 7.80x103 7.80x103 7.80x103 1.40x104 1.6x106 9.10x105 8.10x106 2.00x105 3.50x103 3.50x103 1.43x10 3.00x105 2.00x103 2.60x104 450 0.02 0.02 0.05 蒸汽压 Pv/KPa 3.3x10-6(20) 3.7x10-6(20) 2.1x10-5 2.3x10-6 / / 2.5x10-8 6x10-6 1.78x10-7 2x10-7 2x10-7 1x10-5 0.2-0.4 3x10-4 / 1x10-5 1.9x10-5 1x10-5 生物富集系数BCF 1.40x104 1.40x104 1.40x104 2.30x104 1.60x106 9.80x105 6.96x106 2.50x105 6.6x103 2.90x103 3.60x105 3.90x103 3.90x104 δ3.90x104 20 0.128 0.128 0.29
作用,再用压缩氮气将提取液吹扫至收集瓶中。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课件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课件
绪论
➢ 农药学的概念以及农药的内涵 ➢ 农药发展史及其趋势 ➢ 农药学研究的领域 ➢ 农药学面临的问题 ➢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 农药和化学防治的特点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
一、农药学概念以及农药的内涵 1、农药学概念
❖ 农药学主要研究农药的创制 与合成,剂型加工,农药作 用机理,病、虫、草害的抗 药性与科学使用,农药残留 与环境毒理等,是一门化学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农学 等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在内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 ❖ 前古希腊诗人荷马在其著作中曾提到用硫磺熏蒸
可以防病治虫。公元前1100年罗马人使用藜 芦防治虫、鼠害。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
❖ 我国古代《周礼》中记载渭莽草、蜃炭灰、牡菊、 嘉草等可用于杀虫。
❖ 1637年成书的《天工开物》已提到白砒的烧制和 应用(种苗处理),可见当时亚砷酸的生产规模 及作为农药的重要性。
人口增加了 50%
耕地增长不 到5%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
病、虫、草、鼠等 有害生物对农作物及 其产品造成的损失平 均为收获量的30%~ 35%, 收获后的损失 估计为10%~20% 。
作物 甘蔗 水稻 玉米 棉花 小麦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
损失率 54% 47.1% 35.6% 33.9% 24.4%
有害生 物
的致死中量的倍数来确定,对农业害虫来说,如 果抗性倍数在5倍(卫生害虫在5-10倍)以上, 一般说昆虫已产生了抗药性。抗性倍数愈大,其 抗性程度愈高。
绪论植物化学保护
2、残留毒性
❖ 残留毒性( Residue):农药使用后,农药及其代谢物的 物质残存。农药残留主要由于一部分农药具有很强的化 学稳定性,施用后不易降解,仍有大部分或部分残留在 土壤中,作物上及其它环境中。其危害严重,主要有:

药物分析学(讲义)

药物分析学(讲义)

取样 要考虑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基本原则是 均匀、合理。 性状检查 包括药物的外观(聚集态)、色泽、气味、 晶形、物理常数等。 鉴别试验 就是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 某些化学反应、测定某些光谱或色谱特征。用来判断药物 的真伪。 限度检查 主要是对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可能引起或产 生的杂质,按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以判断 药物的纯度是否符合限量规定要求,也可称为纯度检查。 用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含量测定 一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或生物测定方 法来确定药物的有效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含量标准。也用 来判定药物的优劣。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ChP 现行版本为2010年版,第九版(1953, 1963,1977,1985,1990,1995, 2000,2005,2010) 一部: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 和单味制剂等 二部: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以及药用辅料等 三部:生物制品
化学药物制剂检验程序
取样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紫外光谱,色谱
一般检查
特殊检查
剂型与辅料
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生化药物制剂检验程序 中药制剂检验程序 中 药 制 剂 的 分 析
鉴别
生 化 药物 的分 析
检查 常用定量 分析方法
中药制剂检验程序中药制剂检验程序纯化提取供试液的制备色谱鉴别化学鉴别显微鉴别鉴别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水分杂质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分光光度法化学法常用定量分析方法中药制剂的分析生化药物制剂检验程序生化药物制剂检验程序生物法电泳法紫外光谱法化学鉴别鉴别特殊杂质蛋白质类一般杂质杂质检查无菌微生物污染降压物质组胺类组胺过敏异性蛋白异常毒性急毒杂质蛋白大分子安全性检查检查理化法生物检定法电泳法常用定量分析方法生化药物的分析pdf文件使用试用版本创建ww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药合成与分析技术》
孙克主编
本书详细介绍了189种年销售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农药品种(除草剂86个、杀虫剂51个、杀菌剂50个、植物生长调节剂2个)的合成和分析技术。

另外,每个品种均列出了中英文通用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以及其入市时间、应用作物、防治对象、主要生产公司和销售额等内容。

在合成工艺中介绍了不同的工艺路线和具体合成方法,在分析方法中则介绍了具体的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方法。

每个品种后均附有参考文献,实用性强。

书号:9787122212986 定价:168.0元
出版时间:2015年1月开本:16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