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环境风险评估资料

养殖场环境风险评估资料
养殖场环境风险评估资料

6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缓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本项目所用原辅材料部分为具有一定毒性或可燃性的物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在突发性的事故状态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释放出来,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 号)的要求,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使得企业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厂界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风险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通过分析本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识别其潜在危险源并提出防治措施,达到降低风险性、危害程度,保护环境之目的。

6.1 危险因素识别

6.1.1 重大污染源识别

根据初步设计,待本项目沼气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全年沼气产生量为104339.85m3,沼气中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约占总体积的50~80%,沼气的体积密度为0.717kg/m3。本项目设有容积为200m3沼气贮存柜,因此其CH4的最大贮存量为93.21kg。项目采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用液氨作为冷库制冷剂。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液氨最大贮存量为0.5t/a。

根据表6.1-1可知,建设项目有毒、易燃物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表6.1-1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表6.1-2 评价工作级别

大危险源,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6.2 主要危险化学品性质

(1)、甲烷

甲烷(methane,CH4)为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沸点-161.49℃,蒸气密度0.55g/L,饱和空气浓度100%,爆炸极限4.9%~16%,水中溶解度0.0024g%(20℃)。甲烷由于C-H键比较牢固,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起作用。但甲烷中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烷烃。

甲烷是油田气、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也存在于煤矿废气内。作为原料主要用于制造乙炔、氢气、合成氨、炭黑、硝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氢氰酸等,并可直接用作燃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有机会接触。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甲烷浓度增加能置换空气而致缺氧。87%的浓度使小鼠窒息,90%使致呼吸停止。80%甲烷和20%氧的混合气体可引起人头痛。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人出现窒息前症状,头晕、呼吸增快、脉速、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精细动作障碍,甚至窒息。煤矿的“瓦斯爆炸”是甲烷的最大危害。

(2)、氨

氨的制冷剂代号R717,是一种理想的制冷工质,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质。氨(NH3)为无色、有剌激性辛辣味恶臭的气体,分子量17.03。比重0.597。沸点―33.33℃。溶点―77.7℃。爆炸极限为15.7%~27%(容积)。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1390mg/m3,4小时,(大鼠吸入)。氨在常温下加压易液化,称为液氨,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与水形成氨水(NH3+H2O=NH3·H2O),呈弱碱性。氨水极不稳定,遇热后分解,1%水溶液PH值为11.7。浓氨水含氨28%~29%。氨在常态下呈气体,比空气轻,易逸出,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故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

6.3 风险事故分析

(1)、沼气泄漏

由于本项目设有沼气贮存柜,在沼气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火灾隐患;沼气输送管道可能发生沼气泄漏,在与空气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范围,遇到明火,易产生爆炸,导致出现火灾隐患。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液氨泄漏

项目采用液氨制冷,在液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液氨泄露。液氨在氨蒸汽达到一定浓度范围内爆炸,液氨爆炸的浓度在空旷的室外较难形成,但在机房、密封的贮罐内却极易形成。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在2013年6月3日发生重大爆炸事故,是由液氨泄漏形成。

(3)、生物安全性

本项目在饲养生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动物疫情和传染疾病,会导致出现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4)、污水排放事故

根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污水经以UASB+SBR为核心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出水全部回用于项目180亩种植区以及周边1100亩农田、经果林和蔬菜地的灌溉。若废水未处理直接用于种植区和周边农田、经果林和蔬菜地的回灌,势必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

6.4 源项分析

6.4.1 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分析可知,本项目风险事故主要因容器、管道、阀门等破损造成泄漏,各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见表6.4-1。

表6.4-1 本项目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表

6.4.2 最大可信事故及源强的确定

(1)、最大可信事故

通过上述分析,本项目风险评价基于液氨泄漏的特点确定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氨瓶安全阀门密封不严,从而出现泄漏事故。

(2)、泄漏速率模拟计算

根据最大可信事故,本项目泄漏源为液氨容器-液氨储罐,液氨泄漏方式为连续性液态泄漏,泄漏规模根据同类工程泄漏事故案例及风险评价指导原则,选定为安全阀门泄漏孔径5mm(大型泄漏事故)。采用环境风险评价系统(RiskSystem)软件对液氨泄漏量进行计算,有关参数及计算结果见表6.4-2。

表6.4-2 液氨泄漏速率及有关参数

在液体物料发生泄漏后,一部分将由液态蒸发为气态挥发进入大气,蒸发量决定于环境温度、物质性质和储存条件。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蒸发总量为上述三种蒸发量之和。闪蒸蒸发指过热液体的直接蒸发,热量蒸发指液体在地面形成液池吸收地面热量而气化,质量蒸发指液池表面气流运动使液体蒸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发。

项目液池半径确定如下:假设本项目为瞬时泄漏,且泄漏液体未达到围堰等人工边界,则液体的泄漏点为中心呈扁圆柱形在光滑平面上扩散,此时r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可得,本项目的液池半径r为0.76m,则液池面积为

1.81m2。

本项目液氨蒸发量速率采用环境风险评价系统(RiskSystem)软件进行计算,有关物料物性从软件数据库中查找自动获得,泄漏参数的选取见表6.4-3,计算结果见表6.4-4。

表6.4-3 液氨泄漏参数取值一览表

表6.4-4 液氨蒸发速率结果一览表

(4)、源强结果

设泄漏孔径为5mm,泄漏时间5分钟,液氨的泄漏速率、泄漏量、蒸发速率及蒸发量见表6.4-5。

表6.4-5 泄漏事故源强结果一览表

6.5 后果计算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 后果计算”,本项目的风险事故为氨瓶的安全阀门泄漏,采用多烟囱模式计算。

(1)、预测模式

本项目采用环境风险评价系统(RiskSystem)中“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预测”对液氨泄漏对大气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

(2)、泄漏源参数

泄漏源参数数值具体见表6.5-1。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6.5-1 泄漏源参数一览表

根据XXX县气象站气象统计资料,本区域全年大气稳定度以中性(D类)状态为主,大气层结符合平原地区气候特征。区域主导风向为SSE。多年平均风速为1.3m/s。综合该区域气象条件和项目拟建地现状情况,本事故评价的预测内容和气象参数的选取如下:

①假定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选用有风、小风/静风以及B、D、E 级稳定度气象条件下,预测在事故发生60min内对敏感点的影响;

②假定发生液氨泄漏事故,选用有风、小风/静风以及B、D、E 级稳定度气象条件下,预测在事故发生60min内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4)、评价标准

根据我国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7),液氨的长期(40h)接触容许浓度(PC-TW A)为

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mg/m3,本项目风险事故发生频率较小,持续时间较短,故评价标准采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mg/m3;液氨半致死浓度(LC50)为1390 mg/m3。

(5)、预测结果及分析

①对敏感点的影响

表6.5-2 液氨泄漏事故对关心点的预测结果

由上表可知,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氨在关心点的最大落地浓度远远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中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30mg/m3),对敏感点影响很小。

②预测结果概述

从表6.5-3和表6.5-4可以看出:在大气稳定度为B和D时,不管是小风/静风还是有风条件下,60min内,在不同时刻下最大落地浓度均远远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液氨泄漏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稳定度为E时,在小风/静风条件下,需疏散距离液氨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储存间125m内的居民,而在有风条件下,需疏散距离液氨储存间195m内的居民。结合项目平面布置可知,液氨储存间195m范围内无居民,液氨泄漏事故对环境影响可控。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小风/静风条件还是有风条件下,大气层稳定度不同,污染物往下风向推移的速度不同,从而造成相同时间内到达下风向相同距离处的浓度不同。在相同稳定度条件下,有风时污染物的扩散速度较静风时快,因此有风条件下污染物影响的范围较静风条件下大。

表6.5-3 小风/静风时(假定风速为0.5/s)液氨泄漏事故预测结果概述一览表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6.5-4 有风时(假定风速为1.3m/s)液氨泄漏事故预测结果概述一览表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6 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分析

6.6.1 废水直排防范措施

本项目生产、生活污水未经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直接用于农田、经果林及蔬菜地的浇灌,将会污染水体和土壤。此时,应将废水排入事故防范池中,严禁直接外排。事故防范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事故池高度应高于周围地平,并在四周设截水沟,防止径流雨水流入。事故防范池按3天的废水量设计,确定规模为350m3。

6.6.2 沼气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为防止沼气泄露,沼气工程的设计应严格执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生产的沼气经净化系统后方可以进入贮气柜;厂房内设置布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防爆的规范、规定,设备之间保证有足够的安全间距,并按要求设置消防通道;尽量采用技术先进和安全可靠的设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在车间内设置必要的安全卫生设施;设备、管道、管件等均采用可靠的密封技术,使沼气池、贮气柜和输送过程都在密闭的情况下进行,防止沼气泄漏;贮气柜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并按规定装设安全阀,防治超压后的危害;对爆炸、火灾危害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物体采取工业静电防范措施;在中央控制室和消防值班室设有火警专线电话,以确保紧急情况下通讯畅通;在厌氧消解罐附近应设置事故柜和急救器材、救生器、防护面罩、衣、护目镜、胶皮手套、耳塞等防护、急救用具、用品;提高安全意识,制定各项环保安全制度。

此外,沼气站的日常运行管理应按如下安全准则进行:沼气池的进、出料口要加盖,避免造成人、畜伤亡;人进入沼气池前,须先用小动物做实验,确信人员安全后方可入池;如果池内发生中毒事件,

应立即提起安全带将人救出。或者立即向池内鼓风、尽快排出沼气,然后入池抢救,千万不可盲目下池,以免发生连续中毒事件;应在设计单位指导下制定火警、易燃气体泄漏、爆炸、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的紧急应变计划;配备消火栓、火器等消防器材和保护安全器;沼气池并非垃圾坑,严禁向池内投放各种农药及重金属化合物、盐类等有机废弃物,以免沼气池中毒。

6.6.3 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氨是乙类易燃气体,在适当压力下液化成液氨,一般储存于钢瓶或储罐中,在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防止发生泄漏爆炸事故。首先储存氨的容器为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钢瓶或储罐应放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与性质相抵触的氟、氯及酸类等危险物品分开储存。其次是在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瓶阀受损,运输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能超压超量运输,运输车辆应避开高温时段,防止曝晒,同时要保护好附件阀门及液位表。另外在氨制冷工序中,应当注意氨压缩机房的防火要求,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氨压缩机房列为乙类火灾危险的厂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冷库设计规范》中对氨压缩机房也有专门的设计要求,应当有足够的泄压面积,电气设备要按Q-2(1区)级防爆要求考虑,并设有紧急泄压装置及可供抢救时喷洒水雾的消火栓。配备必要的防毒面具,有条件的可配备空气呼吸器。

6.7 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详细编制,应急预案基本内容见表6.7-1。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流程说课讲解

焦化厂场地环境调查工作流程 1. 技术路线 通过对焦化厂特定的行业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污染识别,现场布点、采样分析,确定焦化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程度及范围,是否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等,工作顺序为场地环境调查与风险评估。 1.1 场地环境调查 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与《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场地环境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为定性评估阶段,第三阶段为定量评估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场地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场地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场地环境是否污染确认阶段是以采样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表明场地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或者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场地内外存在污染源时,作为潜在污染场地进行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该阶段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每一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和地方等相关标准及背景点浓度,并且经过不确定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需要进行详细调查,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认场地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场地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土壤修复时,则需要进行第三阶段场地环境调查。本阶段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参数,提出详细的污染程度评估及污染范围界定,并提出治理目标与推荐治理方案。本阶段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附件1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浙江省范围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范,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第27号);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08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

环境风险评估文件支持

一、文件支撑 1、重要文件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9日 第十条企业按照以下步骤制定环境应急预案: …… (二)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确定环境风险等级。应急资源调查包括但不限于:调查企业第一时间可调用的环境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可请求援助或协议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2015]第34号2015年4月16日)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下列义务:(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三)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 (四)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五)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第十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在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照

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报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2013年10月25日 第十五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一)风险评估。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治理隐患的措施。 (二)应急资源调查。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等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必要时对本地居民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9号)第三十九条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第四十七条…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 2、其他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公司环境风险评估 报告

*******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分公司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二十七日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前言 (1) 2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编制依据 (2) 3 环境风险识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 4.1布袋除尘器破损防范措施 (7) 4.2氨水储罐破裂破损防范措施 (7) 5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评估 (7)

**************分公司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1 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识别公司存在有主要的环境风险源,划分环境的风险级别,采取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理措施,如何将无法接受的环境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和环境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2 总则 2.1 编制原则 ⑴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⑶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与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与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与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

养殖场环境风险评估资料

6 环境风险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与减缓措施及应急预案,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本项目所用原辅材料部分为具有一定毒性或可燃性的物料,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性。在突发性的事故状态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一旦释放出来,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全面落实《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 号)的要求,查找建设项目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使得企业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厂界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是风险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通过分析本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识别其潜在危险源并提出防治措施,达到降低风险性、危害程度,保护环境之目的。 6.1 危险因素识别 6.1.1 重大污染源识别 根据初步设计,待本项目沼气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后,全年沼气产生量为104339.85m3,沼气中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约占总体积的50~80%,沼气的体积密度为0.717kg/m3。本项目设有容积为200m3沼气贮存柜,因此其CH4的最大贮存量为93.21kg。项目采

XXX县蓉园养殖基地生态猪场循环经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用液氨作为冷库制冷剂。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液氨最大贮存量为0.5t/a。 根据表6.1-1可知,建设项目有毒、易燃物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表6.1-1 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表6.1-2 评价工作级别 大危险源,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6.2 主要危险化学品性质 (1)、甲烷 甲烷(methane,CH4)为无色、无臭、易燃气体。分子量16.04,沸点-161.49℃,蒸气密度0.55g/L,饱和空气浓度100%,爆炸极限4.9%~16%,水中溶解度0.0024g%(20℃)。甲烷由于C-H键比较牢固,具有极大的化学稳定性,不与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起作用。但甲烷中的氢原子可被卤素取代而生成卤代烷烃。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1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试行) 二○一三年六月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1法律法规 (1) 2.2技术标准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3) 4.1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4) 4.2环境风险分析与对策 (4) 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 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5) 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6) 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6) 5.2.2评分方法 (6) 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1) 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1) 5.4.1分级矩阵 (12) 5.4.2级别表征 (12)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13) 6.1企业概况 (13) 6.2环境风险物质 (13) 6.3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14) 6.4环境风险受体 (14) 6.5环境风险等级 (14) 6.6环境风险分析 (14) 6.7问题和建议 (14) 6.7.1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存在的问题 (14) 6.7.2对策建议 (14)

1 适用范围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浙江省范围内工业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估,适用对象为涉及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范,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7)《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22号); (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1号); (9)《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5号); (10)《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1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12)《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5〕第27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99223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指南适用于对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已建成投产或处于试生产阶段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录B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本指南不适用于下列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3)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4)尾矿库;5)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6)军事设施;7)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8)加油站、加气站;9)港口、码头。 2 规范性文件 本指南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环境保护法》; 《突发事件应对法》;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2.2标准、技术规范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 《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 《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747-2012);

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设计(修订版) 2015

附件1 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修 订 版 二〇一五年四月

目录 1 适用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 2.2标准、技术规 (3) 2.3其他参考资料 (4) 3 术语与定义 (4) 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5) 4.1环境风险识别 (5) 4.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 4.3环境风险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差距分析与实施计划 (6) 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 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7) 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8) 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8) 5.2.2评分方法 (9)

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4) 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5) 5.4.1分级矩阵 (15) 5.4.2级别表征 (16) 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容 (16) 6.1 总论 (16) 6.2 区域环境概况 (16) 6.3 企业概况 (17) 6.4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7) 6.5 环境风险分析 (18) 6.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9) 6.7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8 附图 (21) 附表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 (22) 附表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分依据 (35)

1适用围 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省围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若企业所属行业已发布相应的技术规,则采用所属行业的技术规。 2 规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指南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全生产法》;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xx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公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五月

目录 1公司基本信息 (1) 2现有应急资源情况 (2) 3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分析 (3) 3.1国内外同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3) 3.2所有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情景 (4) 3.3每种情景源强分析 (8) 3.4每种情景环境风险物质释放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13) 3.4.1火灾、爆炸、泄漏等生产安全事故 (13) 3.4.2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失灵或非正常操作事故 (14) 3.4.3非正常工况事故 (14) 3.4.4污染治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事故 (15) 3.4.5违法排污事故 (15) 3.4.6停电、断水、停气事故 (15)

3.4.7通讯或运输系统故障事故 (16) 3.4.8各种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或不利气象条件事故 (16) 3.4.9其他可能的事故 (17) 3.5每种情景可能产生的直接、次生和衍生后果分析 (17) 4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8) 4.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18) 4.1.1 专项检查 (18) 4.1.2 日常防范 (19) 4.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19) 4.2.1 报警系统 (19) 4.2.2 有效通讯 (20) 4.2.3 日常巡视 (20) 4.3环境应急资源 (20) 4.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20) 4.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20)

5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1) 6划定公司环境风险等级 (21) 6.1 环境事件风险源评估 (21) 6.1.1危险化学品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1) 6.1.2危险废物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1) 6.1.3废气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2) 6.1.4废水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22) 6.2 环境事件风险级别确定 (23) 7附件 (25) 7.1公司地理位置图 (25) 7.2厂区平面布置图 (25) 7.3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 (25) 7.4公司雨水、清净下水、污水收集和排放图 (25) 7.5所有排水最终去向图 (25)

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修订版)

中国石化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试行)(修订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2016年9月

1.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石化在我国境内行使经营管理责任、涉及环境风险物质的企业环境风险源的识别与评估,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销售、储运等企业的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储运设施、销售经营设施等。 2.规范性文件 本指南内容参照或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和调整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中部分典型工艺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3号);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水上交通事故统计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4年第15号);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气站场安全规程》(SY6779-2010);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管道安全规程》(SY6780-2010); 《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净化厂公众安全防护距离》(SY6781-2010);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 《中国石化油气田钻井和作业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3.术语和定义 3.1环境风险 是指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及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危害程度。 3.2环境安全隐患 本指南中的环境安全隐患,是指各类不符合有关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缺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上的缺陷,以及可能引发次生、衍生环境事件的安全生产及设

动物养殖场风险评估报告

动物养殖场(小区)风险评估报告 固安动物卫生监督所: 我场名称为《天蓬生猪养殖场》于20 年月日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从事生猪养殖。负责人:唐永庆联系电话:136632 本场场址位于: 一、选址: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是否500米以上; 距离种畜禽场是否1000米以上; 距离动物诊疗场是否200米以上; 动物养殖场之间距离是否500米以上; 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是否3000米以上; 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人中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是否500米以上。 二、布局: 场区周围是否建有围墙; 场区出入口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生产区与生活区是否分开; 是否有隔离设施; 生产区入口处是否有更衣室和消毒室; 各养殖动舍出入口处是否设有消毒池或消毒垫; 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是否分设; 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是否在5米以上。 三、设施设备: 场区入口处是否设置消毒设备; 生产区是否有良好的采光通风设施;

圈舍地面和墙面是否硬化,以便清洗消毒; 是否配备疫苗冷冻(冷藏)设备;消毒和诊疗等防疫设备的兽医室; 是否有兽医机构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是否有与生产规模相应的无害化处理、活水处理设备设施; 是否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是否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者乡村兽医; 是否有必要的防鼠防鸟防虫设施或者措施。 四、防疫管理: 检查储存的兽药是否有假劣兽药以及禁止使用的药品和其它化合物,人用药品原料药; 是否有疫情发生史; 是否报告动物疫情; 是否按规定实施免疫; 是否展开了免疫抗体检测; 场内是否饲养其它畜禽动物。 五、档案记录: 是否建立免疫制度; 是否建立用药制度。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二O一五年五月七日

一、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类 二、企业基本情况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在收购****化工有限公司基础上于2000年11月份成立的,公司位于****工业区,占地总面积****亩,注册资金****万元,现有员工220人,拥有年产300吨阿维菌素生产装置一套、热电联产项目(两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个。阿维菌素生产原料主要有淀粉、酵母粉、酵母膏、甲苯、甲醇。热电厂生产原料主要是煤。公司东侧800米处是315省道,厂区南侧和东侧****化工有限公司,北面为耕地,西侧****。 经分析,公司区域属于非环境敏感地区。 三、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因素 1、物料风险因素识别 公司生产用甲苯、甲醇作为溶剂,二者均为危险化学品。 (1)甲苯 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沸点:110.6℃;闪点:4℃

密度: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密度(空气=1)3.14,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顺风移动扩散; 饱和蒸气压:4.89kPa(30℃);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配物:强氧化剂; 危险特性:易燃,有毒。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2%~7.0%,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输送流速过快时,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导致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健康环境危害及毒理学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小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刺激性:人经眼:300ppm,引起刺激。家兔经皮:500mg,中度刺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环境调查风险评估招标文件范本

某市工程项目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招标公告文件范本 某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受的委托,对某市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及修复方案设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一、项目备案编号: 二、采购项目编号: 三、采购项目名称: 四、项目采购预算:人民币万元(其中底泥调查及风险评估费:万元;工程勘察设计费:万元;中试场地费用费:万元) 五、项目内容及需求:(详见招标文件第二部分项目内容)。 六、供应商资格: 1. 供应商应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 1)供应商必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投标时提交有效的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身份证等相关证明)。 2)供应商必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年度或年度财务状况报告,内容须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或基本开户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3)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投标截止日前6个月内任意1个月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相关材料。如依法免税或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障资金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4)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可参考招标文件附件格式内容)。 5)供应商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可参考招标文件附件格式内容)。2. 供应商未被列入“信用中国”网站()“记录失信被执行人或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或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不处于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信息记录”中的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期间。(以采购代理机构于报价截止日当天在“信用中国”网站()及政府采购网(/)查询结果为准,如相关失信记录已失效,供应商需提供相关证明资料)。 3.供应商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同时参加本采购项目投标。(可参考招标文件附件格式内容)。 4.若供应商为本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检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与本项目投标。(可参考招标文件附件格式内容)。 5.供应商应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污染修复工程>)乙级或以上。 6.供应商投标时须持有人民检察院出具的《检察机关查询行贿犯罪档案结果告知函》原件(根据规定,查询对象包括:投标单位、法定代表人,查询时间为近3年)。 7.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八、符合资格的供应商应当在年月日至年月日(北京时间每天上午8:30至11:00、下午14:30至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到采购代理机构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每套售价元

养鸡养殖风险评估

养鸡养殖风险评估 7 环境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7、1环境风险识别 ①物质风险性分析 本项目涉及得物料主要有原料玉米、豆粕等。原料中无可燃、易燃或有毒得物质,但该项目对种鸡得养殖与养殖过程中产生得鸡粪可能诱发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危害特性:病鸡排出得粪尿与尸体中含有病原菌会造成水污染,引起疾病得传播与流行,造成鸡群死亡,并且传染给其她禽畜与人;常见得鸡群传染病有禽流感与鸡新城病。 根据本项目相关物品得危险类型,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因子为禽畜传染病。 ②生产过程风险分析 通过相关得资料与文献得查阅,在养鸡场生产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得环境风险:养殖人员与鸡群密切接触而导致得人类禽流感。 7、2风险源项分析 本次环评对禽畜传染病导致得环境风险因子仅作定性分析,通过对风险评价因子(禽畜传染病)得定性分析,确定禽畜传染病风险事故时所造成得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从而提出合理可行得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最低。

7、2、1风险因子特性分析 根据以上得分析,选取畜禽传染病作为风险因子,常见得鸡群传染病有禽流感与鸡新城病,下面就以这两种传染病作为例子,说明疫情发生得事例。 禽流感与鸡新城病得性质见章节6、6、1。 7、2、2事故类比调查 ①禽流感。 文献中记录得最早发生得禽流感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就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得一种禽类疾病综合征。至今已发生过许多次,造成了重大得经济损失,而更为严重得就是由禽流感造成得人得感染。以下就是近几年发生得国内禽流感案例。2005年11月5日湖北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井冈村、天井村,扑杀家禽2722只。 2005年12月14日江西遂川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死鸭1640只,扑杀家禽15万只。 2005年12月22日,四川大竹县杨家镇六堰村农户饲养得家禽出现死亡,共死亡家禽1800只。 2006年3月18日全国共发生35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共有19、4万只禽发病,死亡18、6万只,扑杀2284、9万只。

2-1-0风险评估工作底稿——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模板

(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 被审计单位: 项目: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 编制: 日期: 索引号: BA 财务报表截止日/期间: 复核: 日期: 一、审计目标 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相应重大错报风险: 1.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二、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一)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 (二)了解的内容和评估出的风险2 1.行业状况 1 此处应详细记录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分析程序。记录的内容应包括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 此处评估出的风险,最终应汇总至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 风险评估程序1 执行人 执行时间 索引号 向被审计单位销售总监询问其主要产品、行业发展状况等信息 查阅××券商编写的关于被审计单位及其所处行业的研究报告 将被审计单位的关键业绩指标(销售毛利率、市场占有率等)与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企业进行比较 ……

(1)所在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竞争 例如: ● 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所处什么行业? ● 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什么? ● 行业处于哪一总体发展阶段(例如:起步、快速成长、成熟或衰退阶段)? ● 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和价格竞争如何? ● 行业上下游关系如何? ● 谁是被审计单位最重要的竞争者,他们所占的市场份额是多少? ● 被审计单位及其竞争者主要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2)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3)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 (4)能源供应与成本 (5)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例如: ● 行业是否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以及采取了什么行动使波动的影响最小化? ● 行业生产经营和销售是否受季节影响? 例如: ● 本行业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 受技术发展影响的程度如何? ● 行业是否开发了新的技术? ● 被审计单位在技术方面是否具有领先地位? 例如: 能源消耗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能源价格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

最新xxxx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经营单位: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xxx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章前言 环境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确定各种政策法规或生态环境的风险大小,以及确定什么样的风险水平是社会和公众可接受的,如何将无法接受的风险水平降至社会可接受的最低限度。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科学基础和重要依据。 环境风险评估主要评价人为环境风险,即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危害生态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概率下时间后果的严重性,并决定采取适宜的对策。 环境风险评估能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切实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第二章总则 2.1 编制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以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准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单位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三)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四)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

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6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 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塬辨识》(GB18218-200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陕西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陕环发〔2011〕8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