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考试答案

合集下载

马基练习卷6

马基练习卷6

单选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照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商品按∙ A. 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 个别生产价格出售∙ C. 社会价值出售∙ D. 垄断价格出售答案( 1 )2. 人的本质在于()∙ A. 人是有智慧、有文化的存在物∙ B.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 人能自觉的创造社会历史∙ D. 任何社会的人都具有阶级性答案( 2 )3.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他们∙ A. 掌握了宣传机器∙ B. 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C. 人才众多,力量强大∙ D. 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答案( 4 )4. 质量互变规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 方向和道路∙ B. 形式和状态∙ C. 源泉和动力∙ D. 必然和偶然答案( 2 )5. “白马非马”命题的错误在于∙ A. 割裂了事物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 割裂了事物质与量的关系∙ C. 割裂了事物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D. 割裂了事物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答案( 1 )6.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 B. 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C. 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D. 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 答案( 4 )7. 真理就是()∙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C.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D. 为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答案( 3 )8.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答案( 3 )9. 改革不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

这说明改革∙ A. 具有社会性∙ B. 具有普遍性∙ C. 具有现实性∙ D. 具有历史性答案( 2 )10. 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 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D. 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答案( 3 )11.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事物的否定是()。

大学生马基试卷2含答案

大学生马基试卷2含答案

第一题(共 60 题,总分60 分)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答案(4)2.“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A.善于区分整体与部分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答案(4) 标准答案: 43.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A. 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C.商品交换的实现D. 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答案 ( 3 ) 标准答案: 3 4.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答案(3)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在于()A.它能回答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B.它是各种科学知识的总和C.它始终植根于实践和科学的土壤中D.这是唯一能取代其他科学的理论答案(3)6.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属于A.国体问题B. 政体问题C.行政问题D.法律问题答案(1)标准答案: 17.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础的关系是()A.反映和被反映的认识关系B.改造和被改造的实践关系C.使用和被使用的价值关系D.相互对立的斗争关系答案(2) 标准答案: 28.区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准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程度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C.如何进行产品分配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答案(2) 标准答案: 29.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个“总和”是指()A. 社会中现存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B.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D.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工具的总和答案(1)10.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事物的()A. 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普遍性D.矛盾的特殊性答案(4)11.某市 5 名大学毕业生先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到农村创业。

马基选择题题库 打印版(含答案).

马基选择题题库   打印版(含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指(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指( D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阶级政治要求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C 。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资本主义生产和人口相对过剩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B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会的产生和斗争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的人是( B 。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的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C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D.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表现为()A.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制度B.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A.十月革命前才出现B.恩格斯逝世后才出现C.马克思逝世前出现D.马克思逝世后才出现正确答案:C4、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理论观点B.革命观点C.科学观点D.实践观点正确答案:D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正确答案:A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A.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B.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C.人们在实践中的基本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7、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解决()A.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其他一切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人类存在和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人们所有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9、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本质就是()A.观念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B.意念变物的过程C.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正确答案:D10、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A.绝对性B.永恒性C.创造性D.无限性正确答案:C11、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马基模拟题模拟试卷答案

马基模拟题模拟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 2c 3a 4c 5c 6a 7d 8c 9d 10a•11c 12b 13b 14b 15c 16b 17d 18b•19a 20d 21a 22c 23c 24a 25c 26c 27b•28c 29b 30c 31c 32a 33a 34c 35a 36d 37c 38b 39d 40d二、简答题•1、简述矛盾特殊性原理。

(7)•答案要点:•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1分)•矛盾的特殊性由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4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普遍性是共性,特殊性是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把握这个道理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分)• 2.略•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要点:•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三、论述题• 1 答案要点:•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称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绝对性。

最新马基(参考)答案

最新马基(参考)答案

1.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2.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5.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7.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9.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是什么?10.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课本60页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

因此,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还是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列宁曾经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

只有遵循历史的规律和进程,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契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 答案

马基模拟卷答案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价值规律的作用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 供求机制B. 价格机制C. 竞争机制D. 企业机制答案( 2 ) 标准答案:22.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A. 把感觉作为认识的起点B. 把科学实践观引入认识论C. 指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D.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 2 )3.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答案( 3 )4.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 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 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 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 4 )5.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指()。

A. 绝对适合 B. 基本适合C. 部分适合D. 相互等同答案( 2 ) 标准答案:26.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 A. 先验论 B. 反映论C. 能动的反映论D. 经验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7.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 3 ) 标准答案:38.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 先进的机器设备B. 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 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 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 4 ) 标准答案:49.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初级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 A.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C. 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D. 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答案( 4 ) 标准答案:411.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 受客观必然性的支配B. 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C. 受自然和社会的约束D. 获得了真正的自由答案( 2 ) 标准答案: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C. 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D.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 2 ) 标准答案:2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A. 先验论B.不可知论C.消极直观的反映论D.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答案( 4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A. 第一次认识到了世界的物质性B. 第一次提到实践范畴C. 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D. 坚持了世界的统一性原理答案( 3 )15. 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 3 ) 标准答案:31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 标准答案:317. 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共同点是()A.都是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B. 都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运动过程 C.它们的实现都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D.它们的实现都不需要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答案( 2 )18. 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马基模拟试卷含答案

马基模拟试卷含答案

第一题 (共 60 题,总分 60 分)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答案( 3 ) 标准答案:32. 历史人物指的是A. 历史上普通个人B. 推动历史前进的劳动者C. 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D. 杰出人物的思想答案( 3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4.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是A. 相对主义诡辩论B. 唯物主义决走论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 确定事物的质C. 认识事物的量D. 把握事物的度答案( 4 ) 标准答案:46.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为是非答案( 4 )7. 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是()A. 教条主义的表现B. 经验主义的表现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 2 ) 标准答案:28. 教条主义犯了()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答案( 1 ) 标准答案:19.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理论贡献是()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答案( 3 ) 标准答案:310.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辨析题1~4 × × × √二材料分析题1材料1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 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

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 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1)材料1 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10分)(2)材料2与材料3 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1)材料1中中国古代哲人提出的“生而知之”、“良知”、“良能”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表现形式,坚持的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孟子的话继承和发挥了材料1孔子的“生而知之”说,有不学而能,不学而虑的“良能”,“良知”;唯心主义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前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即从天上掉下来的。

后者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即认为是自己头脑里所固有的,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

虽然他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蛋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两者都是错误的。

(2)材料2的观点属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其特点是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仅仅就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离开了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

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应。

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引入认识论,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材料3强调在人与自然的改造和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中,人既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自己的认识能力。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他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知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认为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是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的一生产和发展。

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的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是自己的感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处,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

2阅读下面材料[材料l]孟轲说:“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请回答:(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参考答案]:(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

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材料1】2009年至2010年,半年时间内,大蒜疯涨,价格超过肉和鸡蛋。

从6元一斤猛窜到10元一斤,部分城市的超市里曾卖出12元一斤的高价,超过了上好的五花肉的价格。

“蒜你狠”成为2010年中国流行的一句时髦用语。

【材料2】2011年,“蒜你狠”却变成了“蒜你贱”。

金乡县鸡黍镇西李村村民王伟今年又种了6亩大蒜,不过他已经体会不到去年价高时的喜悦了。

“去年这个时候,大蒜每斤卖到3元5毛,现在只有7毛来钱。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经销商们普遍认为,造成今年大蒜价格狂降的根本原因,是大蒜产量增加。

去年蒜价上涨的原因,在于蒜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锐减,产量下降;而气候原因和疏于管理导致的单产降低,更是加剧了大蒜产量的下滑。

而今年行情却正好相反。

“由于去年大蒜价格一路走高,大蒜市场火热,致使许多蒜农扩大种植面积,产量增加明显。

”可是,今年大蒜产量到底有多少,却是一本糊涂账。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蒜收获已经两个多月,全国层面上,至今没有哪个部门对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予以统计和披露。

这导致了蒜农蒜商对市场的分析判断没有依据,面对市场变化无所适从。

采访中,金乡县蒜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此都表示不解和不满。

“大家都说今年蒜多,但至今仍然没有权威数字。

说多,是相对于去年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来说。

按正常的需求量,我感觉价格不至于这么低。

”-----2011.07.17《人民日报》,2011.07.18中国观察【材料3】在经历了2010年暴涨、2011年暴跌后,近日大蒜的价格再次起飞。

记者6日在广州东川新街市看到,鸡蛋价格达到5.2元/斤,大蒜也要6.8元/斤,不少市民大呼“不蛋定”。

省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受去年蒜价低迷影响,今年农民种植大蒜积极性不高,主产区天气不佳也导致产量预期下降,再加上气温回暖较慢,导致新蒜上市时间推迟,近期全国大蒜市场价格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上涨。

---2012.06.07《羊城晚报》【材料4】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姜长云表示,在丰收—跌价、减产—涨价的轮回中,农民每次都滞后于市场的脉动,永远“踩不准点”。

此前,这种情况在香蕉、桔子、白菜等多种农副产品市场均有体现。

他建议,国内亟待建立有关交易市场,以规避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的一再发生。

与“蒜你狠”类似的还有“豆你玩”、“姜你军”、“猪你涨”等,形容绿豆、生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超出合理范围。

豆与蒜都是民生必需品,昨天“蒜你狠”,今天“豆你玩”,明天再冒出一个新玩意儿,农产品价格已个个无节制疯涨,以致失控,民生最为受伤,不仅要消费者为高消费买单,也不会给农民带来好处。

请回答:⑴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对大蒜价格涨跌的原因进行分析。

⑵透过这些事件,说明我国在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物价上涨的原理分析1从生产关系各基本要素的关系原理来说。

(1)首先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而且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性质。

生产的最总目的是消费,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生产的目的不同,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体现的消费资料所有制、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就不同。

同时,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2)接着是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第一,被分配的产品只是生产的成果因而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可分配产品的数量;第二,生产的社会形势决定了分配的社会形势。

2价值规律来说。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形式体现出来。

物价上涨可能是生产一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从而使得商品的价值量得到增加,因为商品的价格有价值决定,所以商品价格上涨;还可能是供求影响,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的时候,购买方争相购买,而销售方待价而沽,必然会使价格上涨达到价值以上的水平。

所以物价上涨可能是通货膨胀的表现也有可能是供求影响下的价格波动,不能一概而论。

对物价上涨原因分析1、国家信贷资金量大,而大量资金的流向是房地产,农产品等。

又者房地产长期过热,拉动了相应的几十个产业发展。

从供需方面来考虑,大量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通货膨胀;对于农产品而言,那些投资炒农产品的人大量囤积农产品,当然在大量购进农产品的时候,随着农场品的大量出售,可收购数量不断减少,这就构成了一个需求大于供给的表象,进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

在囤积了大量农产品后,投资者就相当于切断了城镇农产品需求链,然后再提价,这就导致了无价的上涨了2美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美元贬值。

而在我国政府的强力控制下人民币不但没有贬值反而升值。

这就对物价上涨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为我国在所有进口商品的定价上是没有发言权的,所有进口商品均是以美元衡量的,那必然导致一个结果:价格大涨3成本推动。

近十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水平。

稻谷、小麦、大豆、生猪、油菜籽等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高于十年的水平。

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种植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和劳动力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上涨,进而成本的上涨导致了商品价格的上涨。

此外,还有一些成本,一些企业的环保成本提高,资金成本增加,还有员工的工资水平上升,这些都推动了成本的增加,进而推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4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

因为石油能源短缺,各个国家开始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以至于对玉米,大豆等一些可以用来制造生物能源的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

这就导致了国际粮食价格的上升,并影响了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一些农副产品的价格。

因为经济全球化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拉动了国内价格。

5、自然气候的影响。

某些地方遭遇严重的自然气候,导致了农产品的大幅减产。

使得供给大大不足,远赶不上市场上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