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 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时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如剪纸、泥塑、木雕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还安排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民间艺术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活动感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对民间艺术的浓厚兴趣,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民间艺术制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

2.演示法:教师展示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材料和工具,如剪刀、彩纸、泥巴等。

3.准备课堂用的教学PPT,包括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民间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学生猜测这是哪种民间艺术。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剪纸、泥塑、木雕等,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特点和制作方法。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欣赏,如剪纸、泥塑、京剧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活动建议,使学生能够了解民间艺术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认知基础,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所接触和了解。

然而,对于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创作方法和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热爱民间艺术的热情。

3.通过欣赏和创作民间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学会欣赏和评价民间艺术作品。

2.难点:深入理解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方法。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民间艺术作品的特点和美感。

3.实践法: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图片或实物。

3.创作材料和工具,如剪刀、彩纸、泥巴等。

4.教学视频或音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艺术作品有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2.呈现(10分钟)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类型和特点,如剪纸、泥塑、京剧等。

通过展示更多的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欣赏这些艺术形式。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的民间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并初步掌握一些民间艺术的基本技巧。

教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逐渐丰富,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民间艺术知识,如剪纸、绘画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学生在欣赏和创作民间艺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的民间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培养学生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发挥创新能力,提高民间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展示精美的民间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2.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民间艺术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以便展示和引导学生欣赏。

2.准备创作材料,如彩纸、泥巴、针线等,以便学生动手实践。

3.制作课件,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和创作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民间艺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什么艺术形式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如陕西剪纸、江苏泥塑、四川刺绣等,并通过课件展示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课件(两课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1课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课件(两课时)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第一课时
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吗?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 美术、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 艺术。
北京京韵大鼓
东北秧歌
广东舞狮
陕西华县皮影
江西景德镇瓷器
天津杨柳青年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 卡姆艺术
江苏苏州刺绣
她的剪纸大都是生活中最接地气的小人物,比如耍 社火的、背孩子的、迎亲的等等,创作的灵感来源于 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告诉记者,她有时会回想起过去 的生活,过去的人是怎样生活的,是怎样穿着打扮,一 想到这些,她就拿起剪刀和纸,将脑海中的画面剪下 来。她的每一-个剪纸,剪纸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 段故事。
民间艺术同历史文物一样,是我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 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美德的积累。它可以 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间艺术的特性 以及其所承载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在现代生活中将发挥很 重要的作用!
乌榄盛产于广东增城、番禺、中山等 地,过去乌榄树随处都是,很容易挑选到 适合用来做核雕的榄核,但现在由于土地 开发、橄榄食用价值开发过度等原因,能 够结出大果实的老树近乎绝迹。近年来, “广州榄雕”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但同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榄雕面临 后继无人的尴尬现实,已经属于濒临失传 的优秀民间工艺。
硖石灯彩以针剌花纹出名,制品工 细绚丽,玲珑剔透。现有的灯彩技术 骨干仅剩10多名,其中4名已经年逾 古稀,剩下的人员也到了退休之年。 由于硖石灯彩制作工序繁杂精细,成 品灯彩的工期较长且成本较高,所以 在很多方面影响了发展。
打铁花,是流传于豫晋 地区民间传统的烟火,历 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 国时期。前是河南省仅存 的大型民间传统焰火,素 有“民间焰火之最”、“ 中原文化奇苑”、“中华 第一铁花”的美誉,因为 打花技艺性很强,传承困 难,而且投入大,所以急 需保护。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课堂小结9、林明的日记:我看到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非常著名的民间艺术,就像四川的变脸,简直太神奇、太精彩了!还有广东的舞狮,那么高的梅花桩居然还能够那么从容地表演……真羡慕这些地方的人啊,我们这里可什么都没有!10、导游小手册:你的家乡也有一些十分精彩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吗?你对这些民间艺术有怎样的了解呢?快把你知道的制作成《导游小手册》,带来大家一起到家乡来长长见识吧!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11、我家乡的民间艺术:广东洪江东海岛人龙舞、山西寿阳县得胜鼓、浙江杭州余杭滚灯、云南石林彝族《阿诗玛》12、总结: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13、提问:民间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人们为什么创造那么多的民间艺术呢?14、小提示: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15、走进民间艺术的背后:你们那里的民间艺术表达了人们的哪些愿望?16、哪些美好的愿望:(I )展示课本第85页例子(2)增加一个例子:海南孔明灯祈求心愿能够实现。

(3)说说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湛江傩舞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17、阅读与思考:请阅读课本第86页《天津“泥人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I)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2)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人的故事?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了解自己家乡著名的民间艺术。

此部分授课教师要根据当地实际讲解,让学生切实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感受当地民间艺术的魅力,以便做好传承和保护的工作。

感受民间艺术的作用。

感受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民间艺术的成总结提升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民间艺术有哪些 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 家乡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意义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板书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1、 2、3、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

11.1民间艺术交流会教学设计课题民间艺术交流会单元第四单元我们当地的风俗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和种类多样。

2.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3.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

重点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

难点知道我国民间艺术分布广泛和种类多样。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民间艺术小结:“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别。

“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因为地域语言、文化的差别,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像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珠宝。

今天,我们就来探访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板书课题看视频,了解民间艺术激趣导入讲授新课学习活动: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准备:通过请教长辈或上网查找,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民间艺术。

活动过程:1.读文说一说。

阅读教材首段内容,说一说民间艺术都由哪些部分组成。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和民间手工艺等都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2.看图议一议。

认真观察书中图片,阅读图下文字,以小组为单位,弄清书中介绍的民间艺术名称、所属地区、归属种类。

如,京韵大鼓所属地区是北京,归属种类是民间音乐。

3.合作找一找。

同桌两人一组,合作在书中的地图上找一找这些民间艺术的所属地区。

4.小组来交流。

你最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例:我最感兴趣的民间艺术是剪纸。

因为我的姥姥是剪纸能手,每逢过年的时候,姥姥便用她那漂亮的剪纸来装饰门庭。

她不光给自家剪,还给左邻右舍剪。

5.班上做汇报。

把你了解的民间艺术向同学们汇报一下。

活动园:通过自主探究,充分认识到我国民间艺术分布广泛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目标:通过交流自己了解的民间艺术,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

部编版4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1)猜一猜,这是什么民间艺术?出示“京韵大鼓”)
(2)你知道京韵大鼓是哪里的民间音乐吗?出示“北京”)
(3)(“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北京)师模仿京韵大鼓唱词。

东北秧歌
过渡:同样爱热闹的还有这样一群人。

(播放《东北秧歌》视频)(1)你在哪里看到过扭秧歌?预设:广场上、电视里)
(2)你知道我国的什么地方秧歌非常流行?出示“东北”)
(3)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农村人最爱扭秧歌。

广东舞狮
过渡:南方人喜欢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播放东舞搬视频)
(1)舞狮是什么地方的民间艺术?出示“广东”)
(2)你知道广东人为什么要舞狮吗?出示“舞狮的意义”:狮子是公认的驱邪避害的神兽,每逢节日庆典,或是重大活动,必然有醒狮助兴,表达了长盛不衰,代代相传的美好祝福。

)(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广东)
杨柳青年画
过渡:听了戏曲,看了歌舞,下面让我来欣赏一些静止的艺术。

(出示《天津阱晴年0》Im)
(1)教师介绍:这是著名的杨柳青木板年画,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它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

(出示“刻板”、“印染”、“彩绘”)
(2)出示“杨柳青年画”组图)教师介绍:杨柳青年画追求色彩上的渐变效果,这考验的是一个画家对颜色的控制。

它起源于我国的天津。

(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标记天津)
苏绣
(出示《苏州刺绣》图片)
(1)这不是一幅画,更不是一张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刺绣工。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优质教案+练习题(含答案)

课堂小结9、林明的日记:我看到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非常著名的民间艺术,就像四川的变脸,简直太神奇、太精彩了!还有广东的舞狮,那么高的梅花桩居然还能够那么从容地表演……真羡慕这些地方的人啊,我们这里可什么都没有!10、导游小手册:你的家乡也有一些十分精彩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吗?你对这些民间艺术有怎样的了解呢?快把你知道的制作成《导游小手册》,带来大家一起到家乡来长长见识吧!当地民间艺术的名称你对它的了解11、我家乡的民间艺术:广东洪江东海岛人龙舞、山西寿阳县得胜鼓、浙江杭州余杭滚灯、云南石林彝族《阿诗玛》12、总结:只要用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

13、提问:民间艺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人们为什么创造那么多的民间艺术呢?14、小提示: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15、走进民间艺术的背后:你们那里的民间艺术表达了人们的哪些愿望?16、哪些美好的愿望:(I )展示课本第85页例子(2)增加一个例子:海南孔明灯祈求心愿能够实现。

(3)说说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湛江傩舞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17、阅读与思考:请阅读课本第86页《天津“泥人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I)为什么张明山会成为著名的泥塑艺人?(2)你还知道哪些民间艺人的故事?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了解自己家乡著名的民间艺术。

此部分授课教师要根据当地实际讲解,让学生切实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感受当地民间艺术的魅力,以便做好传承和保护的工作。

感受民间艺术的作用。

感受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民间艺术的成总结提升就里蕴含着这些艺人的努力与智慧。

民间艺术有哪些 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 家乡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的意义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板书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第一课时1、 2、3、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导学三:保护民间艺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
慢慢“消失”的吹糖人
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一个老人,一门手艺构成了许多人童年的回忆——吹糖人。作糖人的过程也是看似简单,实则精妙。首先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麦秸杆挑上一点糖稀,再对这麦秸杆吹气,糖稀随即像气球一样鼓起,在通过捏、转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种造型。最后用竹签挑下,冷却后成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70岁的“栖霞龙舞”传承人薛友新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排演。一开始就有50多名同学报名。
“只在电视里看过舞龙,还没见过真正的舞龙,我是龙的传人,当然也要学会舞龙。”学生杜朕是“龙头”,在舞龙时他要一边做动作一边喊口号:“龙出水、龙回首、滚龙、大摆……一套表演结束后,杜朕已满头大汗,不过,他说:“参加舞龙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锻炼身体,我觉得挺好的。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
吹糖人以动物造型居多,十二生肖为内容的成品较为常见,体态丰满,惟妙惟肖。如今,吹糖人这一项技艺渐渐走向历史的灰色地带,也和剪纸、泥玩等传统文化艺术一样很少有人传承,或许明年,也或许是后年就再也见不着了。
图片呈现:吹糖人
播放视频:
先阅读“87页”相关链接,再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问题:
面对这些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有人说,这些东西消失就消失了,没有多大关系,你怎么看?
观看视频
交流分享
知识了解
拓展提高
认识了解民间艺术面临衰落的困境
了解“吹糖人”的民间艺术
认识中国戏曲
探索讨论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
认识了解春联及其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了解认识杨柳青年画
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民间艺术的衰落
讨论交流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和保护的措施,为传承民族文化建言献策

通过故事分享,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激发对民间艺术拯救和保护的愿望
三、保护民间艺术
1.民间文化衰落的原因
2.保护民间艺术
总结本框内容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图。
小调查
根据同学们课前选择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进行调查,了解家乡当地民间艺术的现状,再班上进行汇报。
以贵州当地的民间艺术为例,对民间艺术的衰落进行调查。
名称
现状
手写对联
越来越少
侗戏演出
越来越少
手工银饰
越来越少
根据调查的结果,请你再了解一下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填写好下面的表格,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
通过感受视频中小同学的舞狮表演,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和愿望
渗透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小结
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而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进一步培养学生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
第十一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活动:民间艺术交流会
通过课下小组共同收集,想必大家都收获颇多吧。现在我们的“民间艺术交流会”马上要开始啦,请各小组指定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收获。
PPT呈现民间艺术图片并讲解。
引入课题——《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分组交流
通过课下收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入课题
讲授新课
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提示:
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
(1)做民间艺术的宣传小使者,让人们了解更多民间艺术。
(2)认真学习民间艺术,传承和弘扬民间艺术。
课堂能力检测
读材料,说感悟
观看视频
听讲解,学知识,说感悟
观看视频,小组交流认识
知识了解
讨论交流
调查了解
讨论交流
填写表格
故事分享,交流感悟
同桌相互交流,再填写表格。
_______衰落和保护
衰落的原因
保护的措施
提示:
首先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然后向大众普及让大众了解,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进行宣传,培养文化继承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保护措施。
故事介绍。
民间艺术“小传人”
2013年5月31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学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由该校学生主办的民间艺术展演拉开帷幕。四条“小彩龙”在校园里穿梭游行,翻腾舞动。原来,同学们想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向他们的师傅汇报学习成果,也向全校师生展示民间文化艺术。
然而,随着现代化脚步日益加快,我逐渐被人们冷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年轻人觉得我土气,过年时不再用我。而且,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小组议一议:
为什么春联会衰落呢?原因究竟是什么?
提示:
人们对春联等传统文化不了解、不感兴趣,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会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书法文化出现的退化现象等等各种原因,春联逐渐衰落。
播放视频——舞龙
问题:
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从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
提示:
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知识窗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拓展提高
小组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11《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教学设计
第二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了解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及原因。
2.认识到民间艺术是我们民族的智慧,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保护民间艺术。
重点
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及原因。
难点
保护民间艺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提示:
民间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面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我们必须保护和拯救这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不能让它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情景剧:《春联的自述》
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在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