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lsi及eucast更新要点及替加环素药敏测定难点解析》-PPT精选文档
替加环素研究新进展

替加环素研究新进展钟雪;陈东科;许宏涛;程刚;胡欣【摘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侵入性治疗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甚至泛耐药菌比例不断上升,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巨大困难.替加环素这一具有对抗多种耐药机制的新型抗生素于2011年进入我国市场,为临床有效抗感染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被誉为抗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国内外科研人员及临床医生不断探索,近些年对替加环素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突破.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替加环素的研究进展,包括体外抗菌活性测定,耐药机制及应对措施,超适应症用药及使用剂量.【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5(040)011【总页数】6页(P870-875)【关键词】替加环素;体外抗菌活性;耐药机制;适应症;剂量【作者】钟雪;陈东科;许宏涛;程刚;胡欣【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沈阳110016;北京医院药学部,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近年来耐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AmpC酶肠杆菌属及泛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选择已成为世界抗感染治疗面临的严峻挑战。
临床迫切需要寻求新型抗菌药物,尤其需要克服现有耐药机制的全新药物。
替加环素作为新型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应运而生,于2005年6月被FDA批准上市,目前全球共有50多个国家批准和上市了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于2011年末在中国批准上市,次年12月由我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与浙江海正药业共同研制的替加环素获得新药证书,填补了我国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领域药物的空白,为应对“超级细菌”提供了重要药品保障[1]。
替加环素作为新一代抗菌药物给医生带来很多希望同时又有些许困惑,笔者根据国内外关于替加环素的最新报道进行归纳整理,更新有关替加环素的相关知识,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替加环素提供参考依据,延长替加环素的使用寿命。
替加环素 PPT

不同方法与肉汤稀释法比较误差发生情况
MIC Test strip 操作方法
• 将试剂条从冰箱中取出,平衡温度1h; • 取4-5个形态相同的菌落,配成0.5麦氏浓度的菌悬液; • 用无菌拭子将菌液在MH琼脂上涂抹均匀; • 将测试条标有字和刻度的一面向上,贴于涂有菌液的琼脂上; • 一旦贴好测试条后,不要移动
存放时间过长对肉汤稀释法测定结果影响较大
• 肉汤培养基中氧含量较高,存放时间过长会由于氧化作用而使替加环素失活 • 琼脂培养基在存放时会凝固,用前要煮沸融化,相对含氧量较低
替加环素不同药敏方法的优缺点
• 肉汤稀释法 CLSI推荐的金标准,适合普通需养菌和兼性厌氧菌, 不适用于 厌氧菌体外药敏检测。
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替加环素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和推荐对策
替加环素体外药敏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荐对策
(三)西京医院替加环素药敏结果数据
材料和方法
(1)菌株来源 收集2013.8-2014.5月院内感染非重复病原菌。 包括:aba 72 株,CRE 9株,MRSA 11株。
(2) 标准菌株 ATCC25922大肠埃希菌用于E-test条、MTS条、 VITEK2 AST-GN16 常规质控。
4.Dilip Nathwani et al. Int J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5 (2005) 185–192
泰阁®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布
• 替加环素其分布范围要超过血浆的分布容积,可广泛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 • 根据临床研究观察,替加环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1%至89%
《 clsi及eucast更新要点及替加环素药敏测定难点解析》.

1.肠杆菌科
沙门菌推荐报告哪些药物?
• “对于分离自粪便的沙门菌或志贺菌,仅常规测
试并报告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复方 新诺明。另外,对于分离自肠道外的沙门菌,增 加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如有需要亦测 试并报告氯霉素药敏结果。”
M100-S22. P44
MIC (µg/ml)
Susc Int
Res
≤2
4
≥8
≤0.25 0.5
≥1
≤0.5 1.0
≥2
Disk Diffusion (mm)
Susc Int
Res
≥19 16-18 ≤15
≥23 20-22 ≤19 ≥22 19-21 ≤18
New
*目前和FDA折点相同
1.肠杆菌科
为什么CLSI再次修订肠杆菌科对厄他培南的折点?
S. aureus
• 5% sheep blood agar • 1 unit penicillin disk • S. aureus ATCC 25923
as the indicator βlactamase negative (penicillin S) strain • Some difficulties reading
备注:并不是所有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 细菌MHT均为阳性,有些菌株MHT阳性但对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机制并不一定是产碳 青霉烯酶。
M100-S22.P52-60
什么时候做MHT?
如果使用旧的折点 如果使用新的折点
碳青霉烯酶筛查阳性
流行病学需要
做MHT
做MHT
M100M100--S222. Comment (23) Page 47. Table 2A Supplemeental Tables 2 and 3. Pages 52 and 56.
中文版clsi更新PPT课件

摘要…………………………………………………………………………1 委员会成员…………………………………………………………………5 本文件主要变化简介 ……………………………………………………13 CLSI建立解释标准和质量控制过程简介 ………………………………16 CLSI参考方法与商品化方法和CLSI与FDA解释标准(折点)…………17 自2010年以来CLSI折点的增加及修订 …………………………………18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委会宗旨声明 …………………………………20 表格使用说明 ……………………………………………………………21
OXA48)菌株
•需特殊试剂和仪 器
•只对靶基因特异 •对未检测的特异 性碳青霉烯酶基
因可出现假阴性
The Carba NP(Carbapenemase Nordmann-Poirel) test
—— P112
Carba NP试验
ØCarba NP确证试验是一种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和不 动杆菌属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检测方法。
•KPC——快 •OXA——最慢
cutoff值(ECVs)
第25、106、221、220页
1.什么是ECVs 2.如何确定ECVs 3.ECVs/临床折点 4.临床微生物室如何使用ECVs
什么是ECVs
ØCutoff值——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s,ECVs ØECVs是根据体外药敏表型(MIC值)来区分有无获得
Ø经验表明,由非野生型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感染,万古 霉素治疗效果差
Ø确认后的MIC值和ECV数据应与临床医生和药剂师共同 讨论,且MIC结果不应报告为敏感、中介或耐药。
从2010年—2015 年折点的增加及 修订
CLSIMS药敏试验解读

表1A.美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非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de)具有F D A临床适应证(d e)抗菌药物建议分组总注释:A.对四环素敏感(de)菌株被认为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也敏感.然而,某些对四环素中介或耐药(de)菌株可能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二者敏感.B.利福平不能单独用于抗菌治疗.C.分离于泌尿道菌株不被常规报告.D.头孢噻吩仅被用于预报口服药物结果,包括头孢氨苄、头孢泊肟、头孢氨苄和氯碳头孢.以前关于头孢噻吩结果可预报其他头孢菌素敏感性建议仍然正确,但近年来还没有数据证实此建议.E.当测试粪便中分离(de)沙门菌和志贺菌株时,只有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和复方新诺明可用于常规报告.另外,对肠道外感染沙门菌粉分离株,应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假如需要,也可测试和报告氯霉素.分离于肠道内和肠道外伤寒样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A-C)需进行药敏试验.分离于肠道内非伤寒样沙门菌不需进行常规药敏试验.F.从CSF中分离菌株,试验和报告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以取代头孢唑林.G.其他非肠杆菌科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和其他非苛养、非发酵葡萄球菌(de)革兰阴性杆菌,但不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因为对这些菌种(de)建议试验和报告药物表格已分开.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试验和报告药物建议请参阅CLSIM45文件.H.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I.青霉素敏感(de)葡萄球菌对葡萄球菌感染具有临床疗效(de)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也敏感.青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酶不稳定青霉素类耐药.除具有抗-MRSA活性新(de)头孢菌素外,苯唑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对当前所有使用(de)β-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因此,仅测试青霉素和头孢西丁或苯唑西林二者中任一种,则可推测对各种β-内酰胺类药物(de)敏感或耐药性.除具有抗-MRSA活性药物外,不建议常规测试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J.分离于呼吸道菌株不报告达托霉素结果.K.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或MIC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路登葡萄球菌分离株是否存在mecA介导(de)苯唑西林耐药.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路登葡萄球菌外),检测mecA介导(de)苯唑西林耐药,首选方法是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可被用于检测苯唑西林耐药替代品;根据头孢西丁结果来报告苯唑西林敏感或耐药.假如测试青霉素酶稳定青霉素,首选是苯唑西林,其结果适用于其他青霉素酶稳定青霉素类,如氯唑西林、双氯西林和氟氯西林.L.对试验敏感(de)葡萄球菌,可使用氨基糖苷类与试验敏感(de)具有活性(de)其他药物一起进行联合.M.警告:在体外,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除了筛选高水平耐药)、克林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可表现对肠球菌有活性,但临床上无效,因此,不能报告分离菌对这些药物敏感.N.对青霉素敏感非产β-内酰胺酶(de)肠球菌,可预报其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然而,对氨苄西林敏感肠球菌不能推测其对青霉素敏感.假如需要青霉素结果,必须对青霉素进行测试.严重肠球菌感染,如心内膜炎,除非证明其对庆大霉素和链霉素高水平耐药外,可用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敏感株)加一种氨基糖苷类进行联合治疗;上述药物联合对肠球菌可起到协同杀菌效果.表1B.美国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苛养菌常规试验和报告中应考虑(de)具有FDA临床适应证(de)抗菌药物建议分组A.1B.2C.3D.从脑脊液中分离(de)流感嗜血杆菌,常规中只报告氨苄西林、一种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和美罗培南(de)试验结果.E.由嗜血杆菌引起(de)呼吸道感染,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奇霉素、头孢克罗、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呋辛、克拉霉素、氯碳头孢和泰利霉素等口服药作为经验治疗,这些抗菌药物(de)药敏试验结果常常不用于个体患者(de)管理.然而,嗜血杆菌对这些药物(de)药敏试验适合于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F.氨苄西林(de)药敏试验结果可用于预报阿莫西林(de)活性.大多数耐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de)流感嗜血杆菌分离株产生TEM型β-内酰胺酶.在多数情况下,直接β-内酰胺酶试验可以快速检测菌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de)耐药性.G.仅针对流感嗜血杆菌.H.仅适用于接触者预防.参见表2E.I.如果发生治疗失败应考虑进行淋病奈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试验推荐最少抗菌药物列在A组中.最新(de)CDC治疗和试验指南可在网站上获得.J.对左氧氟沙星敏感(de)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可预报其对吉米沙星和莫西沙星也敏感.然而,对吉米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分离株,不能推定其对左氧氟沙星敏感.K.对脑脊液中肺炎链球菌分离株,应用可靠(de)MIC试验(如CLSIM07-A9文件中所描述)测试并常规报告青霉素和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或美罗培南(de)敏感性试验结果.对这些分离株,也可以用MIC试验或纸片法测万古霉素(de)敏感性.从其他部位分离(de)菌株,可用苯唑西林纸片筛选试验.如果抑菌圈直径≤19mm,应测定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美罗培南(de)MICs.L.利福平不能单独用于抗菌治疗.链球菌:M.青霉素或氨苄西林中介株可能需要与一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起杀菌作用.N.治疗β-溶血链球菌感染首选药物是青霉素和氨苄西林.由于在β-溶血链球菌中极少见非敏感株(青霉素MICs>0.12和氨苄西林MICs>0.25μg/mL),在化脓链球菌中未见报道,因此,FDA批准(de)青霉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用于β-溶血链球菌感染(de)治疗,临床常规工作中不需要对这些药物执行药敏试验.假如执行试验时,发现任何β-溶血链球菌非敏感株,应对菌株进行重新鉴定、重新试验,当检测为非敏感株时应送参考实验室进一步确证(进一步说明见附录A).O.对化脓链球菌报告.P.为预防分娩期妇女B群链球菌感染,推荐使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尽管低危险性青霉素过敏(de)妇女推荐用头孢唑啉,高危险青霉素过敏者,建议使用克林霉素或红霉素.但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和头孢唑啉敏感(de)B群链球菌,可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当从严重青霉素过敏(高危过敏)(de)妊娠妇女分离到B群链球菌时,应测试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包括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仅报告克林霉素结果.见表2H-1补充表1.Q.此表中,β-溶血链球菌包括形成大菌落(de)A群(化脓链球菌)、C群或G群抗原(de)化脓性链球菌及具有B群(无乳链球菌)抗原(de)菌株.形成小菌落具有A、C、F或G抗原β-溶血菌株(咽峡炎链球菌群,以前称“米勒链球菌”)被划到草绿色溶血链球菌群,并且使用草绿色溶血链球菌解释标准.R.分离于泌尿道菌株不报告达托霉素结果.。
替加环素体外药敏试验操作规程专家共识

2.Etest@(AB Biodisk):Etest试验条是采用惰 性无孔塑料条,该试验条的一面标有MIC刻度(mg/L), 另一面含有预设的干燥、稳定、连续浓度梯度的抗菌 药物。Etest方法也可用于快速生长需氧菌和厌氧 菌的MIC检测。但Etest法检测不动杆菌MIC值高 于肉汤稀释法检测结果,尤其是MIC值在2—4 mg/L 范围内时,容易出现假耐药一’1引。
表1替加环素药敏试验中各种质控菌株可接受的 质量控制范围‘21
注:8琼脂稀释法;“一”示无相应标准
隔夜存放的替加环素MH琼脂会使检测结果升 高[6],预先配制好的MH肉汤较MH琼脂更容易溶 解氧[9],导致替加环素氧化失活,使检测结果升高。 因此,专家组认为检测替加环素体外药敏时,必须使 用当天新鲜配制的培养基。
3.MIC测试条(MIC Test Strip,MTS):是一种类 似于Etest测试条的MIC检测试条,是一种可渗透 性的专用纸条,该测试条与Etest测试条一样,一面 标有MIC刻度(ms/L),另一面含有预设的、干燥、 稳定、连续浓度梯度的抗菌药物。MTS也可用于厌 氧菌对替加环素MIC的检测。MTS检测替加环素 的体外药物敏感率与肉汤稀释法具有很好的一致 性,同时由于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单个样本的检
法旧川。
5.纸片扩散法:纸片扩散法可以用于测定常见 快生长菌及部分苛养菌。不能用于厌氧菌的药敏检 测。M.H琼脂平皿、接种物的制备、接种量、培养和 孵育条件等步骤,均应当遵照CLSI M2一A9的规定进 行。如果质控菌株的测试结果在可接受限度的范围 内(在30 d内连续测定,质控值中超出可接受限度 的结果不多于3个),按照表2所示的折点可判读药 敏结果。
(二)检测方法 1.稀释法:稀释法包括琼脂稀释法和肉汤稀释
ICU多重耐药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分析

ICU多重耐药菌对替加环素的药敏分析王莉;钱香;齐艳【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5(025)011【总页数】2页(P1073,1076)【关键词】替加环素;多重耐药菌;ICU【作者】王莉;钱香;齐艳【作者单位】杭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杭州 310006;杭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06;杭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杭州 310006【正文语种】中文替加环素作为甘氨酰环素类的静脉用抗菌药物,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和社区获得性肺炎。
为了解该药对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给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本研究对本院ICU分离的各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1.1 菌株来源收集2013全年本院ICU住院患者的常见多重耐药菌(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属(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菌株来自血液、呼吸道、尿液、创面等处。
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鹑鸡肠球菌ATCC700723、阴沟杆菌ATCC700727、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1.2 菌株分离鉴定与药敏标本采集和分离培养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经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板条进行菌株分析,目前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没有替加环素的药敏判断标准,根据美国FDA的标准(2~8mg/L)及文献判读,数据由WHONET 5.6软件分析完成。
收集到ICU的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其中MRSA13株;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铅黄肠球菌200株,其中VRE 10株;大肠埃希菌34株,其中产ESBL 的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64株,其中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25株;所有鲍曼不动杆菌40株,其中MDRAB 31例;所有铜绿假单胞菌78株,其中MDRPA 43株。
药敏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介绍ppt课件

• 药物生理浓集部位有效 (尿-FQ) • 加大用药剂量可能有效
– 缓冲区:防止操作的系统误差造成重 大结果的判定错误
药敏试验的方法学
• 半定量…纸片扩散法 (抑菌圈直径) • MIC法:
– 稀释法(肉汤、琼脂) – 自动化仪法 – 抗生素连续梯度法 (Etest ) – 流式细胞仪
• 药敏可能无法检出新出现的耐药,VISA
药敏试验方法2-肉汤稀释法
4
8
混
16
32 64 128 256 ug/m
混清
抗生素倍比稀释,种菌105CFU/ml , 孵育35℃, 16-20h,判读
药敏试验方法2-肉汤稀释法
• 调节离子浓度的MH肉汤 • 宏量肉汤法(2ml, 13x100mm )
微量肉汤法 ( 0.1ml, 微量板) 自动化仪 • 优点:准确,可靠,可用于研究 • 缺点:
菌,
分枝杆菌
评价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指标
• MIC50, MIC90, MIC 均值, MIC 范围,R,I,S • MIC50/ MIC90:MIC从小到排列,位于第50 / 90百
分位菌株的MIC值 • 单纯比较MIC50,MIC90是片面的,还要同时看平
均MIC及MIC范围 • 同时结合R,I,S,(不同药物血浓度不同,安
8
Antibiotic concentration (ug/ml)
6
Drug A
4
Drug B
2
B
0
A
Time above MIC
Time
Drug A present at concentration of 2 ug/ml for 50% of dosing interval Drug B present at concentrationSloidef n2o ug/ml for 30% of dosing interval 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铜绿假单胞菌折点(ug/ml)修订
Agent 哌拉西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替卡西林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Old (M100-(M100-S21) Susc ≤64 ≤64/4 ≤64 ≤64/2 Int Res ≥128 ≥128/4 ≥128 ≥128/2 New M100M100--S22 Susc ≤16 ≤16/4 ≤16 ≤16/2 Int 32--64 32/4--64/4 32--64 32/2--64/2 Res ≥128 ≥128/4 ≥128 ≥128/2
• 不常规报告AST,除非是门诊病人 •
– 沙门菌病通常是自限性疾病不常规推荐进行抗 生素治疗 在一些情况特殊的病人(如免疫功能受抑、HIV) 与医生讨论是否需要做AST – 保守地,要考虑强调更低的环丙沙星折点。
1.肠杆菌科
肠道外分离的沙门菌药敏报告策略
• 做药敏试验 • 环丙沙星使用新的折点 • 病人伴随出现分离株的应用自粪便分离株
≥31
21--30
≤20
≤0.06
0.12--0.5
≥1
M100-S22,P48
1.肠杆菌科
伤寒沙门菌及肠道外沙门菌环丙沙星药敏试验
• 最好做环丙沙星MIC • 自动化药敏仪器无法给出新折点的最低稀释度——考虑用 • • •
E-Test? 如果用纸片扩散法,考虑同时做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纸片 – 萘啶酸对gyrA酶突变菌株检出效果好 – 环丙沙星对质粒编码的基因突变的菌株检出效果好 染色体介导的gyrA酶基因突变比质粒编码的基因突变致氟 喹诺酮敏感性降低更常见。 其它氟喹诺酮(如左氧)折点仍在评估中。
1.肠杆菌科
Modified Hodge Test (MHT) (Table 2A Supplemental Table 2 and 3)
“NOTE: Not all carbapenemase-producing isolates of Enterobacteriaceae are MHT positive and MHT-positive results may be encountered in isolates with carbapenem resistance mechanisms other than carbapenemase production.”
1.肠杆菌科
沙门菌推荐报告哪些药物?
• “对于分离自粪便的沙门菌或志贺菌,仅常规测
试并报告氨苄西林、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复方 新诺明。另外,对于分离自肠道外的沙门菌,增 加测试并报告一种三代头孢菌素,如有需要亦测 试并报告氯霉素药敏结果。”
M100-S22. P44
1.肠杆菌科
粪便分离的沙门菌药敏报告策略
1.肠杆菌科
环丙沙星新、旧折点比较
DD (mm) Susc ≥21 Int 16--20 Res ≤15 Susc ≤1 MIC (µ g/ml) Int 2 Res ≥4
M100-S21,P46
Organism Suscc Enterobacteriaceae other than S. typhi and extraintestinal SSalmonella spp. S. typhi and extraintestinal Salmonella spp. ≥21 DD (mm) Int 16--20 Res ≤15 Susc ≤1 MIC (µ g/ml) Int 2 Res ≥4
New
*目前和FDA折点相同
1.肠杆菌科
为什么CLSI再次修订肠杆菌科对厄他培南的折点?
• 2019折点主要基于:
• 2019折点主要基于:
– MIC分布 – PK/PD(保守的≤0.25 µ g/ml ) – 非常有限的临床数据( 无MICs=0.5 µ g/ml ) – 增加的调查数据显示分离株MICs= 0.5 µ g/ml 但不产生碳青霉烯酶 – 进一步回顾了PK/PD – 增加了临床数据(包括产ESBL大肠埃希菌其MICs=0.5 µ g/ml提示 临床有效 ) – 同时,一些商品化药敏组合中厄他培南的最低浓度是0.5 µ g/ml, 这样允许实验室通过验证后可直接应用CLSI折点。
2019 CLSI及EUCAST更新要点 及替加环素药敏测定难点解析
2019.7.25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 黄湘宁
CLSI M100-S22
– 再次修订厄他培南的折点 – 增加环丙沙星对伤寒沙门菌及肠道外沙门菌分离株的 折点
2.铜绿假胞菌
– 降低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替卡 西林/克拉维酸的折点 – 降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折点;增加多尼培南折点
对应纸片扩散法的折点亦修订。
M100-S22,P63
2.铜绿假单菌折点修订
Agent Doripenem2 Imipenem3 Meropenem3 ≤4 ≤4 8 8 ≥16 ≥16 Old (M100-(M100-S21) Susc Int Res New M100M100--S221 Susc ≤2 ≤2 ≤2 Int 4 4 4 Res ≥8 ≥8 ≥8
3.葡萄球菌属
– 增加青霉素纸片抑菌圈边缘法检测β内酰胺酶。
1.肠杆菌科 厄他培南CLSI 折点更新过程
CLSI Document M100-S20 (Jan. 2019)* M100-S20U (June 2019) M100-S22 (Jan 2019)** MIC (µg/ml) Susc ≤2 ≤0.25 ≤0.5 Int 4 0.5 1.0 Res ≥8 ≥1 ≥2 Disk Diffusion (mm) Susc ≥19 ≥23 ≥22 Int 16-18 20-22 19-21 Res ≤15 ≤19 ≤18
备注:并不是所有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 细菌MHT均为阳性,有些菌株MHT阳性但对 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机制并不一定是产碳 青霉烯酶。
M100-S22.P52-60
什么时候做MHT?
如果使用旧的折点 碳青霉烯酶筛查阳性 如果使用新的折点 流行病学需要
做MHT
做MHT
M100M100--S222. Comment (23) Page 47. Table 2A Supplemeental Tables 2 and 3. Pages 52 and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