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杀菌常用方法
食品高温杀菌工艺

食品高温杀菌工艺
1、热水循环式杀菌:
杀菌时锅内食品全部被热水浸泡,这种方式热分布比较均匀。
2、蒸汽式杀菌:
食品装到锅里后不是先加水,而是直接进蒸汽升温,由于在杀菌过程中锅内存在空气会出现冷点,所以这种方式热分布不是最均匀。
3、淋水式杀菌:
这种方式是采用喷嘴或喷淋管将热水喷到食品上,杀菌过程是通过装设在杀菌锅内两侧或顶部的喷嘴中,喷射出雾状的波浪型热水至食品表面,所以不但温度均匀无死角,而且升温和冷却速度迅速,能全面、快速、稳定的对锅内产品进行杀菌,特别适合软包装食品的杀菌。
4、水汽混合式杀菌:
这种方式杀菌由法国推出,巧妙的把蒸汽式和水淋式相结合,锅内加入少量的水以满足循环喷淋使用,蒸汽直接进入国内,真正实现短时高效、节能环保并适合特殊产品的杀菌。
食品行业常见灭菌方法大全常用高温高压杀菌

⾷品⾏业常见灭菌⽅法⼤全常⽤⾼温⾼压杀菌杀菌在⾷品加⼯过程中是⾮常重要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品的品质和货架期。
⾷品⼯业中采⽤的杀菌⽅法主要有热杀菌和⾮热杀菌两⼤类。
热杀菌的主要⽬的是杀灭在⾷品正常保质期内可导致⾷品腐败变质的微⽣物。
⼀般达到杀菌要求的热处理强度⾜以钝化⾷品中的酶活性。
⾮热⼒杀菌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杀菌和物理杀菌两种类型。
如我们⾷⽤的⾁制品、蛋制品、及各类⼩吃⼤多会选⽤热杀菌。
1热杀菌是以杀灭微⽣物为主要⽬的的热处理形式,主要分为巴⽒杀菌和商业杀菌(⾼温杀菌)。
杀菌的⽅法通常以压⼒、温度、时间、加热介质和设备等来划分,以压⼒划分可分为常压杀菌和加压杀菌;杀菌的加热介质可以是热⽔、⽔蒸⽓、⽔蒸⽓和空⽓的混合物以及⽕焰等(设备⼚家 I56-66--88-35I3)1常压湿热杀菌主要以⽔(也有⽤⽔蒸汽)为加热介质,杀菌温度在100或100以下,⽤于酸性⾷品或杀菌程度要求不⾼的低酸性⾷品的杀菌。
杀菌时罐头处于常压下,适合于⾦属罐、玻璃瓶和软性包装材料为容器的罐头。
杀菌设备有间歇式和连续式的。
2⾼压蒸汽杀菌利⽤饱和⽔蒸汽作为加热介质,杀菌时罐头处于饱和蒸汽中,杀菌温度⾼于100,⽤于低酸性⾷品的杀菌。
杀菌时杀菌设备中的空⽓必须被排尽,有利于温度保持⼀致。
在较⾼杀菌温度(罐直径102mm以上,或罐直径102mm以下温度⾼于121.1)时,冷却时⼀般采⽤空⽓反压冷却。
杀菌设备有间歇式和连续式的,罐头在杀菌设备中有静⽌的也有回转的。
回转式杀菌设备可以缩短杀菌时间。
3⾼压⽔煮杀菌利⽤空⽓加压下的⽔作为加热介质,杀菌温度⾼于100,主要⽤于玻璃瓶和软性材料为容器的低酸性罐头的杀菌。
杀菌(包括冷却)时罐头浸没于⽔中以使传热均匀,并防⽌由于罐内外压差太⼤或温度变化过剧⽽造成的容器破损。
杀菌时需保持空⽓和⽔的良好循环以使温度均匀。
杀菌设备主要是间歇式的,但罐头在杀菌时可保持回转。
软罐头杀菌时则需要特殊的托盘(架)放置软罐头以利于加热介质的循环。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巴氏杀菌法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概述巴氏杀菌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杀菌方法,通过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杀灭其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达到保持食品新鲜和延长保质期的效果。
2. 原理详解巴氏杀菌法的原理基于细菌的热敏性,通过在特定温度下加热食品一定时间,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
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选择:巴氏杀菌法常用的加热温度为60-65摄氏度。
这个温度可以有效杀灭大部分有害细菌,同时又保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加热时间:巴氏杀菌法要求加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要求,以确保杀灭细菌。
常用的加热时间为30分钟。
•冷却速度:加热后的食品需要迅速冷却,以防止细菌再次繁殖。
常用的冷却速度为15-30分钟。
3. 巴氏杀菌法的应用巴氏杀菌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加工行业,特别是牛奶和果汁等液态食品的杀菌处理。
下面列举了巴氏杀菌法在不同食品上的具体应用:3.1. 巴氏杀菌牛奶•牛奶是一种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液态食品,特别是产自动物的乳源牛奶。
通过巴氏杀菌法可以有效杀灭牛奶中的细菌,延长其保质期。
•巴氏杀菌牛奶的加热温度为62摄氏度,加热时间为30分钟。
之后,牛奶通过冷却设备降温至标准的储存温度。
3.2. 巴氏杀菌果汁•果汁是另一种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液态食品,特别是新鲜榨取的果汁。
通过巴氏杀菌法可以杀灭果汁中的微生物,保持其新鲜口感和营养成分。
•巴氏杀菌果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果汁的特性有所区别,但通常在60-65摄氏度加热30分钟,然后用冷却设备降温。
3.3.其他食品的巴氏杀菌•巴氏杀菌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液态食品和半固态食品的杀菌处理,比如酱料、汤类等。
•不同食品的加热温度和时间都需要根据食品的特性和要求进行调整。
4. 巴氏杀菌法的优缺点4.1. 优点•杀菌效果好:巴氏杀菌法可以有效杀灭大部分的细菌和微生物,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延长其保质期。
•保存营养成分:相对于其他杀菌方法,巴氏杀菌法对食品的营养成分损失较小。
•不使用化学物品:巴氏杀菌法纯机械原理,不需要使用化学物品,对人体无害。
常用食品杀菌方法

在食品中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

食品常用杀菌方法(1)超高压杀菌技术:食品超高压杀菌(高静水压杀菌)就是食品物料以某种方式包装完好后,放人液体介质(通常是食用油、甘油、油与水的乳液)中,100~1000 MPa压力下作用一定时间后,使之达到灭菌的要求。
其灭菌的基本原理就是压力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影响DNA等遗传物质的复制来实现的。
在400~600 MPa的压力下,可以杀灭细菌、酵母菌、霉菌,避免了一般高温杀菌带来的不良变化,因此,能更好地保持食品固有的色、香、味,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
(2)低温杀菌:低温杀菌是对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部分杀菌的加热方法。
通常使用100℃以下的温度。
由于低温杀菌后,食品中的菌残存较多,为了延长产品的货架期,再使用冷藏、发酵、加入添加剂、脱氧等加工技术。
该法主要适用于pH 4.5以下的酸性食品及采用较强加热处理会明显导致品质降低的食品。
在近几年,对牛奶及保存期较短的商品也采用该法。
(3)巴氏杀菌法:巴氏杀菌是指温度比较低的热处理方式,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
它是一门古老的技术,由19世纪法国医生巴斯德首创,至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巴氏杀菌是最早的杀菌方法,利用热水作为传热介质。
杀菌条件为61~63 ℃,30 min,或72~75 ℃,10~15 min。
加热时应注意物料表面温度较内部温度低4~5 ℃;此外,当表面产生气泡时,泡沫部分难以达到杀菌要求。
这种杀菌方法,由于所需时间长,生产过程不连续,长时间受热容易使某些热敏成分变化,杀菌也不够理想。
目前在大中型食品厂中已很少采用。
(4)超高温瞬间杀菌:超高温杀菌简称UHT杀菌。
一般加热温度为125~150 ℃,加热时间2~8 s,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要求的杀菌过程称为UHT 杀菌。
这种杀菌方法,能在瞬间达到杀菌目的,杀菌效果特别好,几乎可以达到或接近灭菌要求,而引起的化学变化很小。
它具有提高处理能力、节约能源、缩小设备体积、稳定产品质量,并可实行设备原地无拆卸循环清洗。
简述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

简述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灭菌是指将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全部杀死或去除,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高温灭菌、低温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等。
下面将分别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一、高温灭菌高温灭菌是指利用高温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煮沸法、蒸汽法和干热法。
1. 煮沸法煮沸法是指将食品放入开水中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消化的食品,如蔬菜等。
2. 蒸汽法蒸汽法是指利用蒸汽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水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豆类等。
3. 干热法干热法是指利用干烤或干燥对食品进行加热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含水量较少的食品,如坚果、饼干等。
二、低温灭菌低温灭菌是指利用低温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低温灭菌方法有冷冻法和冷藏法。
1. 冷冻法冷冻法是指将食品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保存的食品,如肉类、鱼类等。
2. 冷藏法冷藏法是指将食品放入低温环境中进行处理,使其中的微生物得到抑制或被彻底杀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易于变质的食品,如乳制品、蛋类等。
三、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
1. 过氧乙酸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但是过氧乙酸对人体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安全。
2. 次氯酸钠次氯酸钠也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灭菌药剂,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但是次氯酸钠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浓度和时间,以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四、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对食品中的微生物进行杀灭的方法。
常见的辐射灭菌方法有紫外线辐射、X射线辐射、γ射线辐射等。
食品杀菌方法科普

食品杀菌方法科普食品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食用不卫生的食品会引起健康问题。
为此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但仍不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时不时会有食品安全问题出现。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是用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是衡量食品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
某地质监部门对当地儿童食品进行了专项检查,公布的结果显示细菌超标问题尤为突出,个别食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含量分别超过标准规定的15倍、31倍。
从目前现状看,国内食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商采用消毒的技术,无非下面几种:1、热灭菌法:热灭菌法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一切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细胞死亡。
通常有干热、湿热和间歇加热灭菌等法。
2、紫外线消毒灭菌:紫外线(UV)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经济的技术,能够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细菌和原生动物。
但是,紫外线会对人体的皮肤、眼睛以及免疫系统等造成伤害甚至引起癌变。
同时,紫外线是老年性白内障的致病因素之一。
并且紫外线用的时间久了会老化,达不到杀菌效果,所以要用专业的紫外辐照计LS126C进行检测。
3、臭氧杀毒:臭氧对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作用缓慢。
而且对人体有害。
4、渗透压灭菌:渗透压灭菌利用高渗透压溶液进行灭菌的方法。
在高浓度的食盐或糖溶液中细胞因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结果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5、化学试剂灭菌:大多数化学药剂在低浓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浓度下起杀菌作用。
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
化学灭菌剂必须有挥发性,以便清除灭菌后材料上残余的药物。
以上五中方法中,常见的常用的,大概是第一种-热灭菌法。
高温确实可以灭菌。
而紫外线消毒灭菌的用处很多,不仅可以应用到食品安全上面,医院,教室等地方的杀菌消毒都经常运用到紫外线。
所以紫外线运用范围很广泛。
巴氏杀菌步骤

巴氏杀菌步骤
巴氏杀菌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方法,用于杀灭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以下是巴氏杀菌的基本步骤:
1.准备:首先,确保操作区域清洁卫生。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
工具,包括巴氏杀菌设备、容器、杀菌温度计等。
2.预处理:将需要杀菌的食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去除杂
质、割花、切块等。
确保食品表面无污染,以保证杀菌效
果。
3.灌装:将预处理好的食品灌装到容器中,如玻璃瓶、罐头
等,确保容器密封良好,以防止新的污染。
4.加热:将灌装好的食品容器放入巴氏杀菌设备中。
设备中
的热水会被加热至特定的温度,一般是在60-70摄氏度之
间,保持一定的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
这个过程被称
为巴氏杀菌。
5.冷却:杀菌完成后,将容器从巴氏杀菌设备中取出,迅速
进行冷却。
冷却可以防止再次污染和杀菌后的食品变质。
6.检查和储存:检查已杀菌食品的封闭性和外观,确保没有
渗漏或其他损坏。
将已杀菌的食品储存在干燥、清洁和适
当温度的环境中,以确保食品的保质期。
以上是巴氏杀菌的基本步骤。
巴氏杀菌是一种严格的杀菌方法,可以降低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确保食品安全。
在进行巴氏杀菌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杀菌效果
和食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杀菌常用方法有哪些食品杀菌技术食品杀菌常用方法有哪些?食品杀菌就是以食品原料、加工品为对象,通过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的杀菌及除菌,达到食品品质的稳定化,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并因此降低食品中有害细菌在存活数量,避免活菌的摄入引起人体(通常是肠道)感染或预先在食品中产生的细菌毒素导致人类中毒。
1食品杀菌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一列出分析解决,即使种类多而杂,但受污染途径却一样,主要为外界污染及自身污染。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本文仅列出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常用的杀菌技术及解决方案。
2外界污染外界污染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除自身原料、半成品以外的微生物污染,如水中细菌污染,空气中细菌二次污染,员工手部、设备、容器、工具、周转箱等二次交叉感染,包装材料被污染等。
水的杀菌紫外线消毒利用波长260nm的紫外线照射微生物,可以使其分子内部产生化学反应而致死。
这一技术不仅可以用于各种食品容器的杀菌,还可以用于畜肉、清凉饮料、啤酒制造用水、蔬菜、鱼贝类及其制成品、冷却水、冰冻鱼的解冻水等的杀菌。
臭氧消毒臭氧的分子量为48,是由三个氧原子以共振结构存在,,是一种强氧化剂及强力的消毒杀菌剂,O3 → O2+ (O) (O)+H2O → 2HO,其氧化力为自然界物质中仅次氟的强烈氧化剂,臭氧对水的溶解度为氧的13倍,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融入水中,杀菌力可达氯的3000倍,使水中重生菌数显著降低,澄清水质,故臭氧可用来净化水质。
空气中细菌杀灭食品动态消毒机独立的空气净化消毒装置,有柜式、壁挂式、顶棚式等多种形式。
一台2000风量的空气动态消毒机在空间的室内开启60min,可以达到消毒要求。
这种消毒器本身无毒无害,可以在有人情况下连续使用,有效避免空气中细菌二次污染食品。
等离子体弥漫技术采用将等离子体弥漫到空气中的方式,分解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有害细菌、病毒等,对处理异味效果也非常明显。
主要是配到新风系统或层流净化管道配套使用,控制管道系统自身的二次污染,杀灭新回风中的微生物。
手部细菌消毒手部消毒流程,首先湿手,滴上皂液,两手反复搓洗,然后在感应水龙头下冲洗干净;顺势将放置在自动干手器的出风口,热风会自动吹出将手吹干;最后采用75%乙酸加至自动感应手消毒器内,消毒液会自动喷出对手部消毒,这样就可以直接进入车间。
3内在污染内在污染即食品原料、半成品内自含的细菌。
分为烘焙、饮料、水产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啤酒、豆制品、营养品等,需要不同的杀菌设备及技术。
微波杀菌这是一种由相应电源的微小发生器、波导管理连接器和处理室组成的微波混合系统,它能够以极其微小的温度差异,对巴氏菌进行处理。
采用这种混合系统,可以使微波的能量均匀地分布在被处理食品上,加热到72~85℃,并保持数分钟,然后放入温度只有15℃的贮藏室。
该技术适用于已经包装的面包片、果酱、香肠和锅饼等食品,经处理的食品保质期可达6个月以上。
基因杀菌这是一种杀灭假单铜绿菌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设法从该细菌中分离出一种基因,这种基因专门制造一种物质,负责在细菌中传递信息,阻止细菌形成生物膜集合体,使其毒性降低,且易被清洗掉。
电子射线杀菌电子射线源或白热丝在真空下加热,阴极产生电子,由于电子通过真空电场时速度加快,能量高,穿透力强,可达到杀菌的效果。
这种技术具有杀菌效率高、杀菌速度快、无需附属设备等优点。
磁力杀菌采用0.6特的磁力强度,将食品置于磁场的南、北两极之间,通过摇动来不断改变磁力的方向,可达到100%的杀菌效果,并对食品的风味和营养不产生破坏。
电阻加热杀菌利用电阻加热装置,让电流通过食品,由电阻产生热量进行杀菌。
这一技术适用于水果类的杀菌及大部分食品加工。
食品经此杀菌后,可在常温下存放1年。
巴氏灭菌灭菌条件为61 摄氏度~63 摄氏度/30 分钟,或72 摄氏度~75摄氏度/15 分钟~20 分钟。
巴氏灭菌技术是将食品充填并密封于包装容器后,在一定时间内保持100 摄氏度以下的温度,杀灭包装容器内的细菌。
巴氏灭菌可以杀灭多数致病菌,而对于非致病的腐败菌及其芽孢的杀灭能力就显得不足,如果巴氏灭菌与其他储藏手段相结合,如冷藏、冷冻、脱氧、包装配合,可达到一定的保存期的要求。
巴氏灭菌技术主要用语柑橘、苹果汁饮料食品的灭菌,因为果汁食品的pH 值在4.5 以下,没有微生物生长,灭菌的对象是酵母、霉菌和乳酸杆菌等。
此外,巴氏灭菌还用于果酱、糖水水果罐头、啤酒、酸渍蔬菜类罐头、酱菜等的灭菌。
巴氏灭菌对于密封的酸性食品具有可靠的耐酸性,对于那些不耐高湿处理的低酸性食品,只要不影响消费习惯,常利用加酸或借助于微生物发酵产酸的手段,使pH 值降至酸性食品的范围,可以利用低温灭菌达到保存食品品质和耐贮藏的目的。
此法所需时间较长,对热敏性食品不宜采用。
(2)高温短时灭菌(HTST):灭菌条件为85 摄氏度~90 摄氏度/3 分钟~5 分钟,或95 摄氏度/12 分液料加热到接近100 摄氏度,然后速冷至室温。
此方法需时较短,效果较好,有利于产品保质。
主要可杀灭酵母菌、霉菌、乳酸菌等。
这两种方法具有灭菌效果稳定,操作简单,设备投资小,应用历史悠久等特点,如今还广泛用于各类罐藏食品、饮料、酒类、药品、乳品包装的灭菌。
超高温瞬时灭菌(UHT)于1949 年随着斯托克(Stork)装置的出现而问世,其后国际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超高温灭菌装置。
超高温短时灭菌是将食品在瞬间加热到高温(130 摄氏度以上)而达到灭菌目的,可分为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方法。
直接加热法是用高压蒸汽直接向食品喷射,使食品以最快速度升温,几秒钟内达到140 摄氏度~160 摄氏度,维持数秒钟,再在真空室内除去水分,然后用无菌冷却机冷却到室温。
间接加热法是根据食品的粘度和颗粒大小,选用板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刮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适用于果肉含量不超过1%~3%的液体食品。
管式换热器对产品的适应范围较广,可加工果肉含量高的浓缩果蔬汁等液体食品。
凡用板式换热器会产生结焦或阻塞,而粘度又不足以用刮板式换热器的产品,都可采用管式换热器。
刮板式换热器装有带叶片的旋转器,在加热面上刮动而使高粘度食品向前推送,达到加热灭菌之目的。
超高温瞬时灭菌的效果非常好,几乎可达到或接近完全灭菌的要求,而且灭菌时间短,物料中营养物质破坏少,食品质量几乎不变,营养成分保存率达92%以上,生产效率很高,比其他两种热力灭菌法效果更优异,配合食品无菌包装技术的超高温式灭菌装置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今已发展为一种高新食品灭菌技术。
目前这种灭菌技术已广泛用于牛奶、豆乳、酒、果汁及各种饮料等产品的灭菌,也可将食品装袋后,浸渍于此温度的热水中灭菌。
过热蒸汽灭菌技术也称干热灭菌。
是采用高温过热蒸汽来灭菌,即利用温度为130 摄氏度~160 摄氏度的过热蒸汽喷射于需灭菌的物品上,数秒钟即可完成灭菌操作,目前过热蒸汽灭菌技术仅适用于耐热食品包装容器(如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等)的灭菌。
金属罐是无菌包装使用最早的包装材料之一,主要分马口铁罐和铝罐两种,目前世界上金属罐无菌包装最先进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多尔无菌装罐系统就是采用这种灭菌技术。
其方法是当空罐在输送链上通过杀菌室时,过热蒸汽从上下喷射45 秒,这时罐温上升到221 摄氏度~224 摄氏度,罐盖也采用287 摄氏度~316 摄氏度的过热蒸汽杀菌75 秒~90 秒,这样的高温足以杀灭全部的耐热细菌。
由于所有容器和设备均采用过热蒸汽杀菌,因此无菌程度高,罐头内部顶隙残留空气极少,且处于高真空状态,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
辐照灭菌技术自从原子能和平利用以来,经过40 多年的研究开发,人们成功地利用原子辐射技术进行食品灭菌保鲜。
辐照就是利用χ、β、γ射线或加速电子射线(最为常见的是Co60 和Cs137 的γ射线)对食品的穿透力以达到杀死食品中微生物和虫害的一种冷灭菌消毒方法。
受辐照的食品或生物体会形成离子、激发态分子或分子碎片,进而这些产物间又相互作用,生成与原始物质不同的化合物,在化学效应的基础上,受辐照物料或生物体还会发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从而导致害虫、虫卵、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及促进生化反应的酶受到破坏、失去活力,进而终止农产品、食品被侵蚀和生长老化的过程,维持品质稳定。
辐照保鲜食品具有杀虫、灭菌等防腐作用,既不产生热量,又不破坏食品外形,既能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又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所以是一种发展很快的食品高新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很普遍,我国辐照装置已达60 余个(装源10 万居里以上)。
用于辐照包装的射线具有穿透力强、杀伤力大的特点,通过这种射线的辐照,寄生在食品中的病原菌、微生物及昆虫等都被杀死。
同时,食品经辐照处理后还能抑制食品自身的新陈代谢过程,因而可以防止食品的变质与霉烂。
超高压灭菌技术近年来,日本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食品加工保藏技术,这就是超高压灭菌技术。
超高压处理具有热处理及其它加工处理方法所没有的一些优点,可保持食品(如肉类等)原有的风味成分、营养价值和色泽,并杀死食品中常见的酵母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而达到灭菌目的。
所谓高静压技术(HHP)就是将食品密封于弹性容器或置于无菌压力系统中(常以水或其他流体介质作为传递压力的媒介物),在高静压(一般100MPa 以上)下处理一段时间,以达到加工保藏的目的。
在高压下,会使蛋白质和酶发生变性,微生物细胞核膜被压成许多小碎片和原生质等一起变成糊状,这种不可逆的变化即可造成微生物死亡。
微生物的死亡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对于大多数非芽孢微生物,在室温、450MPa 压力下的灭菌效果良好。
芽孢菌孢子耐压,灭菌时需要更高的压力,而且往往要结合加热等其他处理才更有效。
温度、介质等对食品超高压灭菌的模式和效果影响很大。
间歇性重复高压处理是杀死耐压芽孢的良好方法。
日本最新开发出的超高压灭菌机,操作压力达304MPa~507MPa。
超高压灭菌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它对食品中的风味物质、维生素C、色索等没有影响,营养成分损失很少,特别适用于果汁、果酱类、肉类等食品的灭菌,此外,采用300MPa~400MPa 的超高压对肉类灭菌时还可使肌纤维断裂而提高肉类食品的嫩度。
超声波灭菌技术超声波是频率大于10kHz 的声波。
超声波同普通声波一样属于纵波。
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相互作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当遇到物料时就对其产生快速交替的压缩和膨胀作用,这种能量在极短的时间内足以起到杀灭和破坏微生物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对食品产生诸如均质、催陈、裂解大分子物质等多种作用,具有其他物理灭菌方法难以取得的多重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