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1、耐湿、耐热的物品压力蒸汽灭菌
2、不耐高温、不耐湿热如电子仪器、光
学仪器等物品低温灭菌
3、耐热不耐湿的采用干热灭菌
4、对不耐热、耐湿的首选低温灭菌,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
一用一灭菌
应取消在手术室清洗,由供应室集中清洗
锐利器械(含刀片、剪刀、穿刺针等)
1、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
2、穿刺针内腔用高压(气)水枪冲洗、超声波清洗
1、压力蒸汽灭菌
2、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等灭菌
3、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
一用一灭菌
其它: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吸引管、吸引瓶等
按照规范在流动水槽内手工冲洗(酶洗、清洗、干燥)
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后备用
口圈一用一消毒;连接管等每日消毒
可以使用一次性口圈
皮肤粘膜
1、压力蒸汽灭菌
2、可选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3、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
一用一灭菌
镀铬器械、眼科精细器械不适宜采用超声波清洗。
腔镜及附件(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胸腔镜、脑室镜、宫腔镜、胆道镜等)
1、所有腔镜都必须拆卸到最小单位进行清洗
2、按照规范使用水枪、气枪
对腔镜进行冲洗、酶洗、
清洗、干燥;
2、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5分钟
3、酸性氧化电位水:适用于胃肠内镜
4、内镜消毒器消毒,详见产品说明书。
清洗用具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
1、消毒液按时测试浓
度并记录,浓度不符随
时更换;
2、消毒浸泡时必须将
内镜孔道注满消毒液
内镜附件:导丝、网篮、导管、细胞刷、异物钳、圈套等
按照规范在流动水槽内手工冲洗、超声清洗机中加入酶洗液超声清洗5-10分钟、高压水枪冲洗、高压气枪吹干

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PPT课件

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PPT课件

利器伤处理措施: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剂, 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
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 冲洗干净。
4、立即报告负责人,评估伤情,根据评估结 果决定处理方法。
HBV暴露后处理
•24小时内注射高价球蛋白, •HBV阴性的需同时注射疫苗, •(注:在另外一侧注射)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纱布类、棉球类、布类(包括手术用纱布、 纱条、棉球、手术巾、洞巾等)
1.开启后无菌物品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2.最好小包装一次性使用 3.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的布类应集中摆放,单独清洗消毒。
第一步:淋湿手及手腕用肥皂或酒精掌心—掌心摩擦 第二步:右手掌盖住左手背来回摩擦掌心—手背双手交替 第三步:手掌对手掌双手交替; 第四步:手指相扣、摩擦 第五步:左手抓紧右拇指旋转摩擦,清洁皱折处双手交替; 第六步:以右手指尖和拇指在左手掌内前后旋转摩擦 注意清洁皱折处双手交替
★ 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等金属利 器部分均须放入坚固的利器盒内收集,满 至三分二便更换。
诊疗操作注意事项
充足的光线 相互协作
拔除静脉输液穿刺针时应注意:
持针右手尽量握穿刺针尾部,也就是针与玻璃丝接头处近一点, 如果太远,在拔出针尖时, 针尖就会随玻璃丝原来的韧性卷曲, 突然转变方向而刺伤手。
HIV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 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尽量在2小时以内实施, 不超过24小时,疗程28天。 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施行预防性用药。
* 接受பைடு நூலகம்学观察半年,分别在暴露后4周、 8周、12周及6个月对HIV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 外科洗手: • 1.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用适量清洁剂清洗双手、

医院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医院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医院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1、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作用30分钟后,均应用清水擦拭或
冲洗干净。

2、床单、被套、枕套及病人衣物的洗涤消毒
(1)根据被服受污染程度分别用专机洗涤,特别是传染病人(肝炎、结核等)的被服应专机洗涤,无条件时也应先洗一般病人衣被,再洗传染性病人衣被、烧伤病人衣被。

(2)一般衣被的洗涤消毒:洗涤剂70℃以上(化纤衣被只宜40℃—45℃),洗衣机内洗25分钟,再用清水漂洗。

(3)传染病房的衣被:必须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洗衣粉洗涤30—6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净。

(4)有明显血、脓、便污染的衣被:在用热水洗涤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将该洗液消毒,再按上述2洗涤消毒。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方法

液擦拭
2.有污染时随时消毒处擦拭
1.每天擦拭; 2.有污染时及时消毒擦 拭
地面
湿式清扫
1.每日湿式清扫2次以
必要时500mg/L含氯消毒 上;
液拖地
2.一般情况下先清洁,
再消毒。
1.每个拖布清洁面积不 超过20㎡; 2.拖把要有明显标识, 专区专用。 3.对于感染高风险的部 门,必须按卫生部<<医 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要求,每天进行消毒。
氧气湿化 瓶氧气连 接管
1.氧气湿化 瓶流动水清 洗、晾干; 2.长期吸氧 患者氧气连 接管每次用 后清水清洁 、晾干备用 。
1.500mg/l含氯消毒液浸
泡30分钟,流动水冲
净,晾干,密闭保存备
用。
1.湿化瓶、连接管每周
2.一次性氧气湿化瓶, 更换消毒1次。
不得重复使用。
2.湿化液用无菌水每天
3.吸氧管为一次性无菌 更换。
1.每日评价留置尿管的 必要性;尽早拔除尿 管; 2.尿道口每日清洁。
各种引流 管
血压计、 袖带、听 诊器
手工清洗
血压计袖带 清洗、晾干
压力蒸汽灭菌
1.硅胶等特殊引流管按
规定清洗、消毒;
2.一般引流袋1-3日更换 。胸腔闭式因流水封瓶
建议使用一次性引流管
根据病情1-7日更换1次

1.血压计及听诊器必要
用。
2.一次性收集软袋每天 、引流装置
2.收集软袋一次性使用 更换;如吸出液满2/3时

立即更换。
搪 瓷 类
痰盂、便 流动水清洗

、晾干
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 30分钟,流动水冲洗, 干燥备用。
专人专用,用后冲洗, 出院终末消毒

科室中常用用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科室中常用用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一、概述在医疗机构的临床科室中,常用物品消毒灭菌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科学、规范的消毒灭菌工作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本文将围绕科室中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常用消毒灭菌方法1. 高温高压灭菌高温高压灭菌是指利用高压蒸汽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

它是目前医疗机构最常用的物品灭菌方法之一。

此方法操作简便,灭菌效果好,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

常见的高温高压灭菌设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高温高压灭菌器等。

2.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药剂对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药剂有过氧化氢、乙醛等。

化学灭菌可以对一些不耐高温、高压的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效果可靠。

不过,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时间,避免残留物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对物品进行杀菌消毒的方法。

它适用于对一些较为平整、不易受潮湿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

但紫外线只能杀灭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原体,对于物件内部的细菌和病毒杀灭效果较差。

4. 过滤灭菌过滤灭菌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液体通过灭菌滤器进行过滤,以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该方法适用于一些对高温、高压敏感的溶液或液体药剂等的消毒处理。

5.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对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其常见的辐射源有γ射线、X射线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一些耐受辐射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三、消毒灭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时,应根据物品的特性、形态和材质进行选择,合理灭菌处理,确保消毒效果。

2. 严格控制消毒时间和浓度无论是高温高压灭菌、化学灭菌还是其他方法,都需要严格控制消毒时间和浓度,避免消毒不彻底或药剂残留。

3. 确保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对于高温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消毒设备等,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良好。

4. 对不同材质物品采用不同消毒方法不同材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应根据其耐受性差异,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

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

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灭菌的几种方法和适用范围

灭菌的几种方法和适用范围

1、湿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是指用饱和水蒸气、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分为三种:(1)流通蒸气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摄氏度流通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

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2)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方法同流通蒸汽灭菌法,但要重复3次以上,每次间歇是将要灭菌的物体放到37℃孵箱过夜,目的是使芽胞发育成繁殖体。

若被灭菌物不耐100℃高温,可将温度降至75℃~80℃,加热延长为30~60分钟,并增加次数。

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3)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千帕蒸汽压温度达121.3℃,维持15-20分钟。

2、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3、射线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

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

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

灭菌时间为30min。

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一、物理方法
1.干热灭菌法: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一般在160℃下持续1-2小
时,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芽孢等。

此方法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物品的灭菌。

2.湿热灭菌法:利用高温湿度的蒸汽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通常在121℃下
持续30分钟,也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此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塑料、橡胶、玻璃器皿等。

3.过滤法:通过物理手段将微生物从空气中或液体中分离出来,主要用于空
气或液体中微生物的分离和去除。

二、化学方法
1.化学药剂灭菌法:利用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常用的化学药剂有
甲醛、乙醇、次氯酸钠等。

此方法适用于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

2.熏蒸法:将具有杀灭作用的化学气体导入密闭的空间,使其杀灭空间内的
微生物。

此方法常用于仓库、车厢等场所的消毒。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具有的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如乳酸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某些抗菌物质,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生物方法常用于食品保存、生物防治等领域。

四、辐射方法
辐射方法主要包括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照射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紫外线和臭氧具有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辐射方法常用于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方面。

以上就是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的简要介绍,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热灭菌
包装一经打开,24小时更换
油剂、粉剂灭菌时厚度0.6cm,凡士林纱布厚度﹤1.3cm,建议使用一次性灭菌小包装产品
手术缝线
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
不应重复灭菌
根据不同材质选择相应的灭菌方法
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
植入性产品
根据厂家提供要求进行器械清洗
1、压力蒸汽灭菌
2、根据厂家提供器械包装、灭菌方法和灭菌循环参数要求进行
1、压力蒸汽灭菌
2、可选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
3、严禁戊二醛浸泡灭菌
一用一灭菌
镀铬器械、眼科精细器械不适宜采用超声波清洗。
腔镜及附件(腹腔镜、膀胱镜、关节镜、胸腔镜、脑室镜、宫腔镜、胆道镜等)
1、所有腔镜都必须拆卸到最小单位进行清洗
2、按照规范使用水枪、气枪
对腔镜进行冲洗、酶洗、
清洗、干燥;
1、血压计袖带每
周清洗、晾干备用。
2、有污染时消毒
剂浸泡消毒处理
热水袋、冰袋、橡皮气圈、橡胶中单
流动水清洗、擦干
必要时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一人一用一清洗
脸盆
流动水清洗、擦干
1、必要时清洗消毒剂清洗消毒(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2、必要时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一人一用一清洗
4、煮沸消毒30分钟
一用一灭菌或消毒
硅橡胶螺纹管
手工清洗需注意内腔的清洗;
清洗消毒机按管道清洗流程清洗
1、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2、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30分钟;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3、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灭菌。
一用一灭菌或消毒
由供应室集中处理
消毒内窥镜
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喉镜、支气管镜等
外科洗手
1、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
2、用适量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流动水冲净擦干。
1、取适量免洗外科手消毒液均匀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2、取适量需冲洗外科手消毒液均匀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5分钟;采用净化水冲洗并擦干。
2、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1、一用一消毒或
一用一灭菌
2、杯钳罐干式保
存每4-6小时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用后立即冲洗器械上血迹、污渍;密闭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玻璃类
玻璃类
体温表
流动水清洗、擦干
500mg/L含氯消毒剂盖盒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
腋表也可采用酒精擦拭,终末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盖盒浸泡30分钟
奶嘴、奶瓶
流水冲洗干净
1、煮沸或蒸汽消毒15-20分钟;
2、压力蒸汽灭菌
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干燥储存
止血带
流动水清洗、晾干
1、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烘干自然完成;
2、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清水冲净晾干。
一用一消毒
布类
床上用品
床单、被套及枕套定期送指定地点清洗
手术部位
术前沐浴,清洁皮肤
有效碘含量5000mg/L碘伏原液涂擦2遍,作用2分钟。
注射部位
局部清洁
有效碘含量5000mg/L碘伏原液涂擦2遍
干燥后注射
口腔粘膜
有效碘含量500mg/L碘伏或氧化电位水或银尔通含漱
会阴及阴道手术
皂液棉球依次擦洗大、小阴唇、两侧大腿内侧上1/3、会阴及肛门周围,温水冲洗。
1、压力蒸汽灭菌
2、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等灭菌
3、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
一用一灭菌
其它:口圈、注水瓶、连接管、吸引管、吸引瓶等
按照规范在流动水槽内手工冲洗(酶洗、清洗、干燥)
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清水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后备用
口圈一用一消毒;连接管等每日消毒
可以使用一次性口圈
皮肤粘膜
医护人员外科手术前均应外科洗手
1、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污垢和皮肤的皱褶处;
2、不主张长时间刷洗双手;
3、采用免洗外科消毒剂前的干手可采用清洁纸巾;
4、需冲洗的消毒剂应用净化水做最后冲洗,并用无菌纸巾或灭菌小毛巾擦干
一般科室常用器械类
杯、钳、罐、盘、碗;
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
机械清洗或手工清洗
1、压力蒸汽灭菌
1、一用一消毒
2、消毒液每日更换
体温表离心机盒使用后,清水冲洗;含氯消毒液500mg/L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洗晾干
盛酒精或碘伏消毒液的玻璃瓶
弃去消毒液,密闭送供应室集中清洗
压力蒸汽灭菌
每周灭菌2次
吸引瓶、引流瓶
流动水冲洗、晾干
1、湿热消毒
2、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
1次/天
2、自动冲洗消毒洗碗机
3、远红外消毒箱,温度达125℃,维持15分钟
一人一用一消毒
研钚
流动水冲洗、晾干
1、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2、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洗。
塑料及
橡胶类
塑料及
橡胶类
呼吸机的螺纹管、雾化器
1、清洗消毒机按管道清洗流程清洗
2、流动水冲洗、晾干
1.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烘干自然完成;
一用一消毒
呼吸囊
用流动水洗净擦干
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一用一消毒
氧气面罩;
麻醉口罩等
用流动水洗净擦干
1、热力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2、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一用一消毒
气管内套管
1、手工清洗
2、超声清洗机清洗
1、压力蒸汽灭菌
2、清洗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3、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30分钟或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30分钟
1、湿化瓶每周消毒更换1次。湿化液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2、一次性吸氧装置每周更换一次。
PICC置管
静脉留置针
一次性无菌包装,不得重复使用
1、PICC换管时
间,应根据其材质及厂家说明确定。一般1~6个月。
2、静脉留置针每3
天更换1次
PICC置管局部纱布敷料每2天更换1次,敷贴则每周更消毒灭菌方法
类别
消毒物品
清洁
消毒与灭菌方法
更换频率
注意事项
手术器械及
物品
手术器械及
物品
一般器械
1、器械首选机械清洗
2、精密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应手工清洗
3、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卸到最小单位进行清洗。
4、手工清洗按照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步骤进行
5、复杂及管腔器械使用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
留置胃管
一次性无菌包装,不得重复使用
每月更换或根据胃管材质、厂家说明书更换。
1、口腔护理2次/日
2、每次鼻饲营养液前后均用温开水冲洗,末端用纱布包裹固定
留置尿管
一次性无菌包装,不得重复使用
1、导尿管2-4周
更换一次。
2、普通尿袋每周
更换2次。
3、精密集尿袋每
周更换1次。
1、每日评价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尿管;
1、在下列情况下应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消毒:进行清洁及无菌操作前;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体液、血液之后;直接接触患者周围环境之后等。
2、下列情况下选择先洗手后手消毒:接触患者致病性微生物污染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检查、治疗或处理其污物。
卫生手消毒
当手部无肉眼可见污染时,可使用手消毒代替洗手。
1、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用超声清洗机清洗活检钳等附件
1、压力蒸汽灭菌或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
2、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小时(将管腔内注满消毒液),使用前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包括内管腔,清除消毒剂残留
一用一灭菌
消毒剂保持有效性,定期更换。定期测试浓度并记录。
胆道镜不宜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方法
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等)
2.新生成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0分钟;
3.500mg/L含氯消毒剂中消毒30分钟;
4.低温等离子或环氧乙烷
螺纹管一人一用或每周更换1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1、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2、一次性使用螺纹管不得重复使用;
呼吸机湿化罐
流动水冲洗、晾干
1、湿热消毒
2、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流动水冲洗;
2、尿道口每日清洁
各种引流管
手工清洗
湿热消毒
1、硅胶等特殊引
流管按规范清洗、消毒。
2、一般引流袋
1-3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根据病情1-7日更换1次
建议使用一次性引流管
血压计、袖带、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清洗、晾干
1、血压计及听诊器必要时用75%乙醇或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2、血压计袖带可用250~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洗一灭菌
感染性疾病使用的布类应集中摆放,单独清洗消毒。
麻醉用具
麻醉喉镜片
可用手工清洗;清洗程序按照冲洗、洗涤、漂洗、终未漂洗步骤进行
1、清洗擦干后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
2、热力消毒90℃5分钟或93℃3分钟。
一用一灭菌
可视喉镜
流动水冲洗擦干
1.接触主机部分采用75%酒精擦拭
接触患者部分:酸性氧化电位水冲洗5分钟;2%戊二醛溶液浸泡10分钟;邻苯二甲醛5分钟。任选一种。
一次性使用
1、植入性产品灭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