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灭菌方法
食用菌灭菌常用方法

食用菌灭菌常用方法食用菌灭菌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方法,将食用菌种植环境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有效杀灭,以保证食用菌的安全和生长品质。
食用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1. 高温灭菌法:高温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灭菌方法。
在菌棒生产中,可以使用高温箱将菌棒置于高温环境中进行灭菌。
常见的高温处理温度为60-80摄氏度,持续处理时间为2-4小时。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霉菌、细菌和一些寄生虫,但对于孢子形式的病原菌可能效果较差。
2. 高压灭菌法:高压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灭菌方法。
通过将食用菌种植基质置于高压容器中,进行高压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各类微生物。
常见的高压处理条件为3-10兆帕,处理时间为20-60分钟。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杀灭孢子形式的病原菌和厌氧菌,是一种较为全面的灭菌方法。
3. 蒸汽灭菌法:蒸汽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高温蒸汽进行灭菌,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霉菌和一些病原体。
常见的蒸汽灭菌条件为115-121摄氏度,持续时间为15-3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培养基、菌种和容器等物品。
4. 化学灭菌法:化学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一些化学物质进行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各类微生物。
常见的化学灭菌剂有过氧乙酸、乙醛、次氯酸钠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培养基、菌种和器皿等物品。
5. 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是一种无污染的灭菌方法。
通过使用紫外线进行辐照,可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常见的紫外线辐照条件为254纳米波长,辐照时间为15-30分钟。
这种方法适用于灭菌操作台、空气过滤器等设备。
食用菌灭菌的方法选择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条件来确定。
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有害微生物有不同的杀灭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进行食用菌灭菌时,还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选择合适的灭菌剂和处理条件也是保证灭菌效果的关键。
生物灭菌方法

生物灭菌方法是指使用生物学的手段来杀灭或去除有害微生物,以确保环境、物品或材料的无菌状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物灭菌方法:
热湿灭菌(蒸汽灭菌):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热量传导和湿热作用杀灭微生物。
常用于医疗器械、实验室用品等的灭菌。
干热灭菌:通过高温干热的作用,将微生物的细胞结构破坏或使其失活。
常用于高温烘箱、燃烧等方法进行灭菌。
紫外线灭菌:利用紫外线辐射对微生物进行灭活,破坏其细胞的核酸结构。
常用于空气消毒、水处理和表面消毒。
气体灭菌:使用特定的气体,如乙烯氧化物、过氧化氢等,对目标物进行灭菌。
气体能够渗透到细菌的细胞内部,破坏其代谢功能。
过滤灭菌:使用微孔过滤器或滤膜将微生物过滤掉,达到灭菌的目的。
常用于液体、气体的灭菌,如无菌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等。
生物化学灭菌: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生物化学物质,如酒精、氯化物等,对微生物进行灭菌。
常用于表面消毒、手部消毒等。
离子辐射灭菌:利用高能离子辐射(如γ射线、X射线)对微生物进行杀灭,破坏其遗传物质。
常用于医疗器械、食品等的灭菌。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生物灭菌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设备或环境,并且在灭菌效果、操作简便性和成本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在进行生物灭菌时,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常用的灭菌方法

主要有放射线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如从放射源产生γ射线进行照射,本办法主要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与纤维制品等耐受放射线照射的物品;还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主要用于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房间等。我们公司每一间生产间都安有紫外灯,每次生产前会辐照半个小时以上,同时会释放臭氧,效果很好。
常用的灭菌方法
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灭菌常用的方法有化学试剂灭菌、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过滤除菌等。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空气则采用过滤除菌。
1、化学试剂灭菌
包括气体熏蒸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等杀灭微生物。最常用试剂灭菌方法为消毒剂喷洒法,常见的消毒剂有异丙醇(75%)、乙醇(75%)、戍二醛、新洁尔灭等。我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洁净室的墙面、天花板、门、窗、机器设备、仪器、操作台、车、桌、椅等表面都定期用乙醇、新洁尔灭等消毒剂喷洒。
3、干热灭菌
包含烘箱内热空气灭菌法和火焰灼烧法,可把金属器械或洗净的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
℃下维持1~2小时后,可达到彻底灭菌(包括细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烧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法,就像我们公司(杭州睿凯干细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质检时,虽然所用的的工具(如镊子)、玻璃器皿等都经湿热灭菌,但是无菌操作时仍将其在酒精灯上灼烧,然后再使用。
2D全合成细胞培养基底膜和3D细胞培养水凝胶时都是经过0.22um滤膜两次过滤后才进行灌装的。并且,洁净生产车间采用的是高效空气过滤装置对空气进行除菌过滤,确保安全的生产环境。
以上几种方法为较常用的灭菌方法,大家可根据产品的性质选择最可靠、最方便的灭菌方法。
灭菌方法的分类

灭菌方法的分类灭菌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技术,将物品中的各种微生物全部杀灭,使其达到无菌状态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原理和应用场景,灭菌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物理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方法是指通过温度、压力、辐射等物理手段达到杀菌的目的。
其中,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包括:1. 热灭菌:通过高温将物品中的微生物杀灭,常用的有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种方法。
其中,干热灭菌多用于对抗孢子和病毒等较为耐热的微生物,而湿热灭菌则常用于对抗细菌等较为敏感的微生物。
2. 高压灭菌:通过将物品放置在高压容器中,使其受到高压力的作用,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高压灭菌通常能够有效地杀死各种微生物,包括较为耐热的孢子和病毒等。
3. 辐射灭菌:通过使用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辐射手段,使微生物受到辐射损伤而死亡。
辐射灭菌通常用于对抗空气、水、表面等易受到污染的物品。
二、化学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方法是指通过特定的化学药剂,将微生物杀灭或抑制生长的过程。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1. 气态灭菌:通过将化学药剂挥发成气体,并将其注入到密闭的灭菌器中,使其达到杀菌的目的。
气态灭菌通常用于对抗较为敏感的微生物,如细菌等。
2. 液态灭菌:通过将化学药剂溶于水中,并将其浸泡在物品中,使其达到杀菌的目的。
液态灭菌通常用于对抗表面污染或者内部污染较为严重的物品。
三、生物灭菌方法生物灭菌方法是指通过利用其他微生物来杀灭目标微生物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灭菌方法包括:1. 活菌制剂灭菌:通过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制成制剂,并将其施加在目标微生物上,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活菌制剂灭菌通常用于对抗抵抗化学灭菌的微生物。
2. 非洲爪蟾灭菌:通过利用非洲爪蟾的皮肤中的毒素,杀死目标微生物。
非洲爪蟾灭菌通常用于对抗抗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等。
总的来说,各种灭菌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灭菌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灭菌条件的严格控制和监测,以确保所得到的结果准确可靠。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6种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6种灭菌方法包括高温湿热灭菌、高温干热灭菌、滤过灭菌、辐射灭菌、化学灭菌和电离辐射灭菌。
1. 高温湿热灭菌:高温湿热灭菌是通过暴露于高温和蒸汽环境中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蒸汽压力灭菌器和自动气候控制灭菌器。
该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塑料制品。
2. 高温干热灭菌:高温干热灭菌是通过将物品暴露于高温干热环境中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包括热空气灭菌箱和烘烤灭菌器。
该方法适用于不适宜接触水的物品,如金属器械。
3. 滤过灭菌:滤过灭菌是通过使用微孔滤膜来过滤掉微生物。
常用的滤膜包括微孔滤纸、膜滤器和深过滤器。
该方法适用于液体或气体的灭菌。
4. 辐射灭菌:辐射灭菌是通过使用电离辐射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辐射源包括紫外线灯、X射线机和γ射线机。
该方法适用于灭菌液体、固体和气体。
5.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通过使用化学药剂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氯化酚和乙醚。
该方法适用于灭菌表面、器具和厕所等。
6. 电离辐射灭菌:电离辐射灭菌是通过使用高能电子或电离辐射来杀灭微生物。
常用的辐射源包括电子束辐射机和离子束辐射机。
该方法适用于灭菌医疗用品和食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物品。
在选择灭菌方法时,应根据需要考虑灭菌的效果、时间、成本和对物品的适应性。
此外,灭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灭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

实验室13种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汇总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2、干热消毒灭菌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
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
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
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
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
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3、电热培养箱利用培养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培养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4、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常用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在医疗、食品生产、实验室等领域,灭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只有在彻底灭菌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灭菌方法,以供参考。
首先,我们来介绍高温灭菌方法。
高温灭菌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
常见的高温灭菌方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通常在160°C以上进行,可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湿热灭菌则是利用高温和湿度,常见的方法包括蒸汽灭菌和沸水灭菌。
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地灭菌,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品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和时间参数,因此在进行高温灭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化学灭菌方法也是常用的灭菌手段。
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药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灭菌方法包括使用乙醛、过氧化氢、氯气等化学药剂。
这些药剂可以通过氧化、蛋白质变性等方式杀灭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灭菌效果。
化学灭菌方法通常适用于一些对热敏感的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药剂的选择和使用需要谨慎,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另外,辐射灭菌也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
辐射灭菌是利用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见的辐射包括紫外线辐射和γ射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主要适用于空气、水和一些表面的灭菌,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辐射的剂量和时间。
γ射线辐射则可以穿透物体,对内部微生物也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
辐射灭菌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对人体和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除了上述常用的灭菌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灭菌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例如等离子体灭菌、超临界二氧化碳灭菌等。
这些新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温和、无化学残留等,但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总的来说,灭菌是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对于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简述各类灭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简述各类灭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各类灭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简述如下:
1.热力消毒灭菌法:
燃烧法: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需保留的物品。
贵重器械及锐利刀剪禁用此法,以免变钝。
干烤法: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粉剂、油剂、玻璃器皿及金属器皿的灭菌。
不适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织物等的灭菌。
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搪瓷、玻璃和橡胶类制品等的消毒。
压力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常用于耐高压、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各类器械、敷料、搪瓷、橡胶、玻璃制品及溶液等的灭菌。
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滑石粉等粉剂的灭菌。
2.光照消毒法:
紫外线消毒灭菌法:利用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消毒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257nm的紫外线,但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弱,适用于空气、水、表面的消毒。
日光曝晒法:常用于床垫、被服、书籍等物品的消毒。
臭氧消毒法: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及物品表面的消毒。
3.化学灭菌方法:利用气体或液体中的化学物质杀灭微生物。
适用于灭菌难度较大的器械、注射器、药品等,以及灭菌液、消毒液等。
这些灭菌方法各有特点,在选择使用时应根据物品的性质、灭菌的要求以及操作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无论采用哪种灭菌方法,都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灭菌效果并避免可能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常用灭菌消毒方法
1、干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
2、湿热灭菌
巴氏消毒、煮沸消毒、高压蒸汽灭菌、间歇加热灭菌、实罐灭菌
3、过滤除菌
4、放射线灭菌
二、常用的消毒剂
理想的消毒剂:杀菌力强,使用方便;价廉;对人、畜无害;能长期保存;溶解度大;无腐蚀性等。
消毒剂种类:氧化剂、重金属盐、有机化合物
相对药效:
三、影响灭菌与消毒因素
1、微生物种类
2、培养基
3、消毒剂
4、环境因素
5 节:化学疗剂对微生物作用
能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化学药物。
化学疗剂能选择性地作用于病原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某个环节,使其生长受到抑制或致死。
一、抗代谢物
结构上类似,竞争性地与酶结合,只有当正常代谢物量少或不存在时才起作用。
最常用的是磺胺类药物。
是氨苯磺胺衍生物,其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类似,而PABA 是叶酸分子组成。
叶酸是辅酶,在氨基酸、维生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许多细菌需自己合成叶酸,而人和动物利用现成叶酸,因此不受磺胺干扰。
还有异烟肼rimifon,是吡哆醇对抗物。
二、抗生素
作用范围:抗菌谱
作用位点:
1、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多氧霉素
2、影响细胞膜功能:多肽类,多烯类
3、干扰蛋白合成:抑制而非杀死
4、阻碍核酸合成:对细胞有毒
三、微生物抗药性
对药物的适应性即是抗药性。
抗药性主要表现(产生机制)
1、菌体内产生钝化或分解药物的酶
2、改变膜的透性而导致抗药性产生
3、被药物作用的部位发生改变
4、形成救护途径。
五章:微生物遗传
遗传heredity—亲代将其特有的生物学特性传递给子代。
遗传性—子代总保持与亲代相同的生物学特性。
遗传型genotype—生物体所具有的全套遗传物质总称。
又称基因型。
表型phenotype—特定环境中生物体表现出的种种形态与生理特征。
变异variation—遗传型的改变。
适应或饰变modification—表型的改变。
基因—指带有足以决定一个蛋白质全部组成所需信息的最短DNA片段。
菌株&克隆—指一组遗传型相同的细胞群。
微生物在遗传上特点:
1、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2、很多常见微生物都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3、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操作性强。
大多是无性生殖,变异易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