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重阳节经典诗句集锦

合集下载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

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九九重阳节经典诗句赏析【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出自元代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赏析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

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

颂九九重阳的大诗句

颂九九重阳的大诗句

颂九九重阳的大诗句一、古诗中的重阳佳节-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赏析:- 这首诗是重阳节思乡怀亲的经典之作。

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就把那种独自客居他乡的孤独感表现出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抒胸臆,道出了所有游子在节日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成为千古名句。

后两句通过遥想兄弟登高插茱萸的场景,更烘托出自己的孤独,因为兄弟登高插茱萸时发现少了自己。

- 原文: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景,北山的白云、飞翔的大雁等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写出了诗人的愁绪与兴致皆因眼前的秋景而生。

后半部分诗人看到归村之人,想到了友人张五,发出“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邀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重阳节相聚共饮的期待。

- 原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赏析:- 这首词既有对重阳节时令特征的描写,又有着深刻的革命情怀。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将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相对比。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诗人看到战地的菊花却觉得格外芬芳,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下阕“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写出了秋风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前景充满信心的豪迈情怀。

二、与重阳节相关的知识拓展1. 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之时,登高可以望远,也有避祸祈福的寓意。

- 插茱萸:茱萸是一种香草,古人认为在重阳节插茱萸可以辟邪驱灾,同时也有思念亲人的含义。

- 赏菊、饮菊花酒:菊花在重阳节盛开,菊花酒有延年益寿的说法,赏菊和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的诗词赏析

重阳节的诗词赏析

重阳节的诗词赏析重阳节,又称重阳祭、重阳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人们习惯于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和佩兰等活动,以庆祝重阳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也会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这个美好节日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本文将对重阳节的诗词进行赏析,一同领略其中的情感和美丽。

一、柳永的《鹊桥仙·纤云弄巧》九月九日天高处,一年中秋正好时。

落叶敲门秋色里,提壶自酌寒江水。

微雨湿透黄昏衣,江南酒船唤客归。

晚窗霞映雁门堆,总为浮云能蔽日。

这首诗词是明代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以其清丽的意境和婉转的感情而闻名。

他借重阳节的时刻,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人们的聚会。

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情意绵绵的思念之情。

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名篇。

尽管没有明确提到重阳节,但通过描述登楼的场景,表达了登高远望的豪情壮志。

在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中,人们上山远眺,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人生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一种豁达和奋发向上的激励。

三、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魂悄悄以魄飞扬,觉寒声声似早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夜场景。

他通过夜色、牵牛织女和月亮等意象,尤其是对于重阳节的牵牛织女传说的提及,传达了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细腻婉约的语言和流畅动人的节奏,唤起了读者对于家乡和回忆的共鸣。

四、王之涣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词同样是王之涣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思想和超脱的意境而流传至今。

他通过描绘风景和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于病患和孤独的苦闷之情。

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时刻,他在登高时感叹人生的艰难和繁衍的时间流逝。

重阳节的古诗与古文赏析

重阳节的古诗与古文赏析

重阳节的古诗与古文赏析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欣赏和吟诵一些与重阳节相关的古诗和古文,以表达对节日的向往和祝福。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些重阳节的古诗与古文,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情和美好。

一、古诗赏析1. 杜甫《重阳》重阳节临近,古意在文中。

高欢制洛阳,烟火遍平原。

江山几突围,戎马空回旋。

石壕留战骑,清道乱寒烟。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重阳》以描述当时的历史局势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乱和动荡年代的思考和感慨。

诗中写道重阳节临近,却无法享受节日的喜悦,暗示了时代的困苦和人民的苦难。

2.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抒发了登高远望,追求更高远目标的豪情。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重阳节,但诗中所表达的追求却与重阳节寓意相近,喻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古文赏析1.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幽篁独驻影,青霭鬓微烟。

所庄何事忙?自称老僧闲。

相逢竟何为,杨柳岸晓烟。

《归园田居》以陶渊明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他通过文字刻画出清幽宜人的自然景致,表达了对田园生活和自由自在的追求。

这与重阳节中人们欢聚一堂,享受自然和家庭团聚的氛围相呼应。

2.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是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喜悦之情。

诗中描述了节日喧闹的场景,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家欢迎新年的欢乐气氛。

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重阳节,但与重阳节一样,元日也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祈愿的重要日子。

以上是对重阳节的古诗和古文的赏析,这些经典之作通过诗情画意、婉约含蓄的笔触,展现了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

无论是对历史背景的思考,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作品都在抒发对节日的热爱和祝福,让人沉醉其中。

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重阳节的古诗赏析

重阳节的古诗赏析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习俗,同时也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统文化表达。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登高望远、遥祭先祖、插茱萸、饮菊花酒等活动,以表达对老人的敬重与怀念。

此外,赏诗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将对几首经典的重阳节古诗进行赏析。

1.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杜甫在重阳节登高的时候所写,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抒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抱怨。

诗中所描述的风景秋高气爽,猿猴啸声在山谷回荡,给人一种豪迈与哀愁并存的感觉。

诗人以登高为契机,借景抒发了自身的愤懑和无奈,也表达了对故国动荡局势的忧虑之情。

2. 孟浩然《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短小而简洁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的心情变化,以及与人生的对应关系,表达了登高远眺、追求进步的主题。

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广阔壮丽,诗人以登高来表达对目标、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3. 白居易《重阳日即事》露气寒烟径,天坛叶露清。

金乡沙菊花,花叶色还轻。

佘夸多著句,郑锡才书名。

轩尼讵知道,寿域似玄英。

这首诗以轻松的调子描绘了重阳节的景色和氛围。

通过描述清晨的露气与沙菊的美丽,诗人表达了对重阳节日气氛的感受。

整首诗以节日的喜庆氛围为背景,通过表现岁月变迁和对逝去人事的思念,向读者传递了欢乐、伤感与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以上是对几首经典的重阳节古诗进行的赏析。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也向后人传递了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重阳节是一个祭拜、感恩与纪念的日子,而这些古诗作品则成为了传递和传承节日文化的媒介,使重阳节更加具有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重阳节的古诗作品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之美,通过诗人的笔触流淌出温情、思念和哀思。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读一读这些优美的古诗,不仅能欣赏到文学之美,还能体味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感恩他人,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反思。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及诗句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及诗句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及诗句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1[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唐]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5[隋]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6[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7[唐]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8[宋]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9[宋]刘克庄《贺新郎九日》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北去,日西匿。

10[宋]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重阳节的诗词歌赋赏析重阳节作文

重阳节的诗词歌赋赏析重阳节作文

重阳节的诗词歌赋赏析重阳节作文重阳节的诗词歌赋赏析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的传统节日。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重阳节的诗词歌赋创作尤为热衷,这些作品以其深邃的哲理、婉约的意境和华丽的词藻,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围绕重阳节的诗词歌赋作品展开赏析,以领略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一、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篇七言诗。

这首诗以登楼瞭望的视角,描绘了重阳节的江山美景。

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运用“白日”、“黄河”等形象描绘,使得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重阳节的辉煌壮丽。

同时,王之涣通过描绘“九秋风飒瑟,萧瑟入空楼”的景象,表达了对光阴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切思考,既有景色的美丽,也多了凄凉的意境。

二、宋代文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在欣赏赤壁之战遗址时创作的一首词。

尽管与重阳节的关联性不大,但由于苏轼的才华横溢和词牌的美妙,这首词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词中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成为了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广为传诵。

三、唐代文人白居易的《重阳日即事》白居易的《重阳日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以对重阳节的庆祝为主题,表达了对老者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写道:“山行依石径,云散出林峦。

”通过描绘秋日山水的变化,诗人激发了读者对重阳节的共鸣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白居易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中的情感一气呵成,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

四、宋代文人陆游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陆游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带有强烈的怀旧情感。

他以重阳节的时节为背景,让人回忆起远在山东的亲人。

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陆游通过对自己身处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感受的描绘,引起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阳节传统诗词的赏析

重阳节传统诗词的赏析

重阳节传统诗词的赏析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以各种方式纪念和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其中传统诗词是重阳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通过赏析几首经典的重阳节传统诗词,展示这一节日的独特魅力。

1. 杜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牧童遥指杏花村,村前旧屋半边门。

朱槛已无颜色,空向梨花一树寒。

这首诗是唐代杜甫的作品,以表达诗人远离家乡,思念兄弟亲人的情感。

在重阳节这个与亲情相关的节日,人们常常会思念和祭拜远在他乡的亲人。

诗中所写的杏花村、旧屋和梨花树都可以说是节日的象征,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诗人巧妙地把自身的思念之情与节日的氛围相结合,使读者更加能够感受到重阳节的深沉内涵。

2. 白居易《重阳日即事》烟霞出岫轻于絮,九日登高倚碧空。

白髮悲花落,青云羡鸟东。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重阳日即事》一诗以其简洁明快、含蓄深远而备受赞誉。

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老年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无奈。

白髮悲花落,青云羡鸟东,这些意象巧妙地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会不禁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对于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意义产生思考。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并非专门描绘重阳节的,但它的意境与节日的祝愿相得益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登高是重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希望通过登高来祈福、祈求顺遂和长寿。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其简练的文字和恢弘的意境,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当读者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时刻阅读这首诗时,往往会产生与节日祝福相契合的思考和情感。

以上是对几首经典的重阳节传统诗词进行的赏析。

这些诗词通过表达人们的情感、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重阳节的独特价值和文化魅力。

无论是在诗词中感受家乡亲情、思考时光流转,还是在登高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和祈福,重阳节传统诗词都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赏析:重阳节经典诗句集锦
重阳节经典诗句集锦九日,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九日》唐·王勃
2.凤去台空,庭叶下、嫩寒初透。

人世上、几番风雨,几番重九。

列岫迢迢供远目,晴空荡荡容长袖。

把中年、怀抱更登台,秋知否。

天亦老,山应瘦。

时易失,欢难久。

到于今惟有,黄花依旧。

岁晚凄其诸葛恨,乾坤只可渊明酒。

忆坡头、老菊晚香寒,空搔首。

《满江红》宋·陈纪
3.风雨吴江冷,云天故国赊。

扶头呼白酒,揩眼认黄花。

客梦蛩声歇,边心雁字斜。

明年又何处,高树莫啼鸦。

《九日家中》宋·陈与义
4.西风吹日弄晴阴,酒罢三巡湖海深。

岳阳楼上登高节,不负南来万里心。

《两绝句》宋·陈与义
5.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九日登山》
6.谁道他乡异故乡。

泉江风物似湄湘。

钗头缀糁萸偏紫,杯面浮金菊倍黄。

今共古,几重阳。

休将往事更平章。

舞衫歌扇姑随分,又得掀髯笑一场。

《鹧鸪天》宋·郭应祥
7.风急登高野客伤,悲笳声里过重阳。

正须击剑论《孤愤》,何暇携壶举一觞!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

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元·叶顒
8.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
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九日言怀》唐·令狐楚
9.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

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唐·卢顺之
10.自得休心法,悠然不赋诗。

忽逢重九日,无奈菊花枝。

《九日示大圆洪智》宋·陈与
11.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
12.破村寥落过重阳,独自撄宁葺草房。

风撦红蕉仍换叶,雨淋黄菊不成香。

野猿偷栗重窥户,落雁疑人更绕塘。

他日若修耆旧传,为予添取此书堂。

《秋晚自洞庭湖别业寄穆秀才》唐·皮日休
13.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

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

《重阳》南宋·文天祥
14.祝融峰下逢嘉节,相对那能不怆神。

烟里共寻幽涧菊,樽前俱是异乡人。

遥山带日应连越,孤雁来时想别秦。

自古登高尽惆怅,茱萸休笑泪盈巾。

《九日陪董内召登高》唐·廖匡图
15.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九日》
16.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九日》唐·李群玉
17.重阳时节。

可怜又是天崖客。

扁舟小泊花溪侧。

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

白衣望断无消息。

举觞一笑真难得。

归兮学取陶彭泽。

采菊东篱,悠然见山色。

《醉落魄/一斛珠》宋·赵善括
18.九日无欢可得追,飘然随意历山陂。

蒋陵西井风烟惨,也有黄花一两枝。

《九日》北宋·王安石
19.闻道东篱菊已黄,无因移向酒樽旁。

西风忽起野烟暮,落叶乱飞山树苍。

雁带寒声归渚急,江涵秋水与天长。

浮云遮尽登高眼,不许愁人望故乡。

《九日登鸡鸣山》清·韩畕
20.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阳》南宋·文天祥
21.万里惊飙朔气深,江城萧索昼阴阴。

谁怜不得登山去,可惜寒芳色似金。

茱萸秋节佳期阻,金菊寒花满院香。

神女欲来知有意,先令云雨暗池塘。

《九日遇雨二首》唐·薛涛
22.天涯重九。

独对黄花酒。

醉拈黄花和泪嗅。

忆得去年携手。

去年同醉流霞。

醉中折尽黄花。

还是黄花时候,去年人在天涯。

《清平乐》宋·石孝友
23.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玄》
24.四时令节惟重九。

况此日、逢佳偶。

金菊已花杯有酒。

瑶池宴罢,一枝斜插,好作渊朋友。

翠眉淡淡匀宫柳。

比似年时更清瘦。

双绾带儿新结就。

长情恩爱,随家俭约,素与君同寿。

《青玉案》宋·倪翼周
25.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
26.重阳高会古平台,吟遍秋光始下来。

黄菊后期香未减,新诗捧得眼还开。

每因佳节知身老,却忆前欢似梦回。

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

《十日和张少监》唐·徐铉
27.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

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
1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