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时代的化妆品原料_钱卫平

合集下载

护肤产品中运用国家专利技术“芮夫因”有什么优势

护肤产品中运用国家专利技术“芮夫因”有什么优势

护肤产品中运用国家专利技术“芮夫因”有什么优势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比如护肤行业,产品更新迭代,美容护肤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就护肤产品而言也从最初的基础护肤(补水保湿)进化到了功能性护肤(如美白祛斑、祛皱紧致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护肤品也随之而来,生物护肤品的主要成分为生物活性多肽,大部分是细胞生长因子,它们在体内含量极微,但生物活性极高,对多种细胞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发挥生物调节作用,直接、间接地影响多种类型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增殖和迁移,在美容护肤、整形外科等皮肤修复与愈合中有重要作用。

棕榈酰五肽-5就是一种极好的护肤成分,对皮肤更具亲和性和多样性。

其多样性优于蛋白质、活性强于多糖类物质、吸收机制快于氨基酸,具备超强的渗透力,它可以快速穿透表皮直达真皮层,修复和重建细胞外基质,提高皮肤含水量,使皮肤光滑紧致,光泽透亮。

但是因纯度和配比的局限,它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肌肤问题,所以在运用这个护肤成分时需要有其他成分作为辅助。

而“芮夫因”恰好就是能够与棕榈酰五肽-5相辅相成的成分,当他们结合在一起后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各个成分功效,达到根源性抗衰的目的。

“芮夫因”是国家专利技术,也是一种主要运用在护肤产品中的成分,“芮夫因”是由首席科学家刘红博士后与清华大学吴耀炯教授在诗丹尼奥皮肤工程实验室研发出来的,是以构建改善皮肤干细胞微环境的科学生态体系,研发的一种具有对抗皮肤衰老,使皮肤焕发年轻活力的皮肤再生调节剂。

“芮夫因”可直接作用于真皮层纤维细胞,促进大分子物质如1,3,4型胶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糖胺聚糖的合成,修复和重建细胞外基质及表皮-真皮连接部(DEJ),从皮肤深层解决皱纹问题和改善皮肤外观。

如何提取芮夫因的核心是个技术问题。

诗丹尼奥臻选绿花恩南番茄(ENANTIA CHLORANTHA)树皮提取物作为芮夫因核心成分,其具有减小细胞间隙、改善肌肤纹理、收缩毛孔的特性,在发挥功效的同时,助力棕榈酰五肽-5更好的渗透于皮肤真皮层。

化妆品原料书

化妆品原料书

化妆品原料书
以下是一本关于化妆品原料的推荐书籍:
1. 《化妆品化学基础》(作者:陆天虹、杨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化妆品的化学原理和原材料的种类、性质、用途等内容,适合化妆品化学的初学者阅读。

2. 《化妆品的原料与技术》(作者:齐宏伟)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化妆品的各种原料及其用途,包括洗发水、香水、化妆品配方的设计等,适合化妆品开发和设计人员阅读。

3.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作者:阮壮志等)
这是一本关于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性书籍,涵盖了化妆
品原料的选择、配方设计、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4. 《化妆品学》(作者:杜伟平)
这本书从化妆品学的角度,介绍了化妆品的原料、配方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同时还包括了国内外化妆品法规和安全性评估的相关知识。

5. 《化妆品原料全书》(作者:黄凤荣)
这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化妆品原料的参考手册,内容详实,
包括了各种原料的性质、用途、生产工艺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等。

这些书籍都是针对化妆品原料进行细致讲解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参考书。

另外,有些书籍可能是学术性
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建议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参考书。

化妆品纳米原料物料属性及其功效相关性

化妆品纳米原料物料属性及其功效相关性

化妆品纳米原料物料属性及其功效相关性
陈琼;张铮;苏哲;王钢力;涂家生;孙春萌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年(卷),期】2024(54)5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化妆品产业中纳米原料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文章基于欧盟法规中收录的化妆品纳米原料,结合欧盟消费者安全委员会(SCCS)的评估工作,重点总结了三联苯基三嗪、氧化锌、炭黑、二氧化钛、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等5种化妆品纳米原料的基本信息,梳理了其主要理化性质的一般表征方法及限度要求。

进一步调研与化妆品纳米原料具有显著相关性的理化性质,以期明确影响化妆品纳米原料质量的关键物料属性,为相关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益帮助。

【总页数】8页(P588-595)
【作者】陈琼;张铮;苏哲;王钢力;涂家生;孙春萌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剂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制剂及辅料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58
【相关文献】
1.品观植物源“以保湿超越保湿专题”第七期——保湿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的新时代(下)之保湿功效评价体系设计
2.驴骨胶原蛋白开发为化妆品原料的安全与功效性评价
3.化妆品及原料功效评价研究展望
4.斑马鱼胚胎行为学在化妆品原料舒缓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5.虚拟筛选在化妆品功效原料发现中的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化妆品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现代化妆品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现代化妆品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不断推动着化妆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化妆品的研发和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在化妆品行业中,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的获取、产品功效的提升以及安全性的保障等方面。

首先,基因工程技术为化妆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对与皮肤健康和美容相关的基因进行研究和调控,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具有特定功效的化妆品。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出与胶原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片段,将其添加到化妆品中,以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生成,从而达到抗皱的效果。

细胞工程在化妆品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获取大量的细胞及细胞分泌物,如干细胞提取物。

这些提取物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修复受损细胞等功效,能够有效地改善皮肤的状态。

发酵工程则为化妆品生产提供了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

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获得天然的活性成分,如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

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保湿、滋润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中。

酶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化妆品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准。

例如,在化妆品的配方中,利用特定的酶可以分解某些成分,使其更容易被皮肤吸收,从而提高产品的功效。

生物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不仅为产品带来了更显著的功效,还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传统的化妆品成分获取方式可能存在着杂质多、纯度低等问题,而生物技术能够更加精准地获取和控制成分,减少了潜在的风险。

然而,生物技术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成本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其次,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快,相关的法规和监管体系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令人惊喜的成果。

例如,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个性化化妆品有望成为现实。

关于21世纪美容化妆品新技术与新原料

关于21世纪美容化妆品新技术与新原料

21世纪美容化妆品新技术与新原料虞瑞尧解放军总医院皮肤美容科摘要:21世纪是生命科学,基因科学世纪。

美容化妆品将告别化学原料时代,进入到高科技世纪。

将采用高新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太空工程技术和天然植物萃取技术。

所采用的原料为基因原料,海洋原料,绿色原料和微生物原料。

它们将把美容化妆品行业带进21世纪的新时代。

我国是具有5千余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代美女在美容化妆品的应用上曾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20世纪美容化妆品行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辉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把人们打扮得十分艳丽、动人。

但是在科学技术含量上相对较低。

其采用的原料绝大多数是化学物品。

化学物品有它的局限性,它最大的弊端是会造成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有质的飞跃的新世纪。

21世纪美容化妆品的科学新技术和新原料将会发生什么样的革命性变革与进步?21世纪美容化妆品的新科学技术有4个方面:生物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太空工程技术和天然植物萃取技术。

采用的新原料也有4个方面:基因原料、海洋原料、绿色原料和微生物原料。

由于涉及面较宽,篇幅有限只能作些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介绍。

1. 21世纪美容化妆品高新科学技术1.1生物工程技术(biotechnology):以生物高科技为特征的生物原料已成为美容化妆品业中更新换代的重要技术。

生物工程又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作、生化工程和转基因工程。

婴幼儿的皮肤为什么会这的水灵,稚嫩,洁白,亮泽,富有弹性。

因为婴幼儿皮肤中含有大量表皮生长因子。

(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

它是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肤物质。

它具有强烈的使细胞分裂、繁殖作用。

使用EGF作为化妆品的原料(ingredients)具有使皮肤光泽,滋润,柔软,防皱,祛斑,美白的多种功能。

因之美容化妆品业称它为美容因子。

EGF加入到美容化妆品中的浓度非常之低仅为lppm,那么与Lull相似的生物工程因子有多少?它们有白介素1^12 (IL-1^-12),干扰素(INF),肿瘤坏死因子(TNF),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酸性成纤维细胞年长因子(。

兔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其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

兔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其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

兔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其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兔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其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兔毛角蛋白的提取方法,然后探讨了其在防晒化妆品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效果。

本文还研究了兔毛角蛋白与其他防晒成分的搭配,以及在市场中的前景。

结论部分强调了兔毛角蛋白在防晒化妆品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同时强调了制备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兔毛角蛋白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兔毛角蛋白、制备方法、防晒化妆品、作用机制、应用效果、搭配研究、市场前景、重要性、发展趋势、意义。

1. 引言1.1 兔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其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兔毛角蛋白的提取方法是关键的一步。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酸碱法、酶解法、超声波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出兔毛角蛋白,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兔毛角蛋白在防晒化妆品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兔毛角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炎能力,能够有效地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兔毛角蛋白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表明,添加兔毛角蛋白可以提高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指数,减少皮肤晒伤的发生。

未完,还有兔毛角蛋白与其他防晒成分的搭配研究以及兔毛角蛋白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市场前景等内容需要进一步探讨。

兔毛角蛋白在防晒化妆品中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

通过深入研究兔毛角蛋白的制备及应用,可以为防晒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思路。

2. 正文2.1 兔毛角蛋白的提取方法兔毛角蛋白的提取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兔毛,将兔毛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杂质和异物。

接着,将清洁处理过的兔毛放入溶剂中浸泡,并进行搅拌和加热处理,以促使兔毛中的角蛋白脱离兔毛纤维。

随后,将溶液进行离心处理,将角蛋白沉淀出来。

再将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等处理,最终得到兔毛角蛋白的提取物。

中国化妆品的未来发展之路将走向何方(五)——合成生物技术篇

中国化妆品的未来发展之路将走向何方(五)——合成生物技术篇

中国化妆品的未来发展之路将走向何方(五)——合成生物技术篇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的出现,不仅为化妆品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更开启了美丽的新纪元。

在化妆品领域,这一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产品的成分和功效,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美容方案的梦想。

合成生物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实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

此外,合成生物技术还在推动化妆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化妆品的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天然资源,并且在提取和加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

而合成生物技术则能够通过生物发酵等环保方式,实现原料的可持续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为此,我们邀请行业专家深入探讨合成生物技术在化妆品行业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如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分析生物技术来源原料的评价和风险点?希望通过关于合成生物技术的探讨,在国家倡导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在中国化妆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历程中给予一定的启迪和思考。

24ChinaCosmeticsReview主持人《中国化妆品》杂志社主编 刘 丽25ChinaCosmeticsReview合成生物学是何时提出的概念?为什么说其是 “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组技术”之后的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王昌涛:合成生物学概念的萌芽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1980年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生物元件重构与目的产物合成的关联性开始被重视起来。

在2000年,斯坦福大学教授Eric Kool 对“合成生物学”进行了提出与重新定义,认为这项技术是基于系统生物学遗传工程的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现在比较成熟的合成生物学概念,是指在工程学思想指导下,按照既定目标来设计改造,或是从头合成新的生物体系。

简而言之,就是实现生物学的工程化。

在我看来,可以称之为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的技术,一定是对全球经济甚至人类命运具有强大推动作用的科技革新。

而合成生物学为生物科学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范式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生物技术在提高化妆品功效及功效检测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提高化妆品功效及功效检测中的应用

对湿度达到动态平衡,散失到环境中的水分子与保湿剂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数几乎相当。

因此在对大量保湿剂进行初步筛选时可以把实验测试时间缩短到8h。

3结论(1)根据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试验方法的简便性,单一保湿剂体外保湿功能的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

(2)此单一保湿剂体外保湿功能的评价方法,是忽略了皮肤的吸收等特性和涂抹于皮肤后人的感观,因此该方法只能初步筛选保湿剂,要详细评价保湿剂的保湿功能建议进行人体测试。

(3)此试验主要用于初步筛选保湿性能较高的单一保湿剂,要复配出具有高保湿性的化妆品应将保湿剂复配于基质中。

(4)由于保湿剂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保湿性能不同,所以要比较或者评价某一保湿剂的保湿性能应该要说明在特定的相对湿度下。

参考文献【1]杜小豪,徐卫,杜雪洁.护肤产品的保湿功能评价[J].日用化学工业,2000(3):47-52.[2】阎世翔,瞿康华,刘宇红等.固体山梨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1995(6):12一16.【3]张秋华,唐小琪.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保湿性能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96(3):13—15.[4】戎瑞芳,何学民.护肤类产品保湿效能评估方法的初步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1999(2):42—44.【5]宫崎幸习,平木吉夫.保湿剂、保湿性能化妆品的现状与今后展望[J】.Fragance Journal,1990(2):30—36.【6]王立波,阎慧菊,张玉苍等.化妆品保湿性测定的新方法【J].牙膏工业,2000(3):25.26.生物技术在提高化妆品功效及功效检测中的应用冯冰+何聪芬赵华董银卯木水(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称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

生物技术可以分为传统生物技术,工业生物发酵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现在人们常说的生物技术实际上就是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生物技术的定义是:“利用生物系统、活生物体或者其衍生物为特定用途而生产或改变产品或过程的任何技术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