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数学必修3课件全册课件(人教A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A版)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PPT课件

0.16
0.08 0.12 0.08 0.04 0.3 0.5 0.44
有数无形欠直观, 在频率直 有形无数难入微 方图中,
0.28
12%
3.5 4 4.5
0 .1
0
各小矩形 的面积的 总和等于1
0.5
1
1.5
2
2 .5
3
88%
月均用水量/t
探究:
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的单位 不同,得到的图的形状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 同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观 察分别以1和0.1为组距的图象,谈谈你对图的印象。
0.036 0.032 0.028 0.024 0.020 0.016 0.012 0.008 0.004 o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次数
频率= 频数
第二小组频数 12 样本容量 150 样本容量 第二小组频率 0.08
频率分布折线图.
频率/组距 (取各小长方形上端中点, 并连线 )
0.6 0.5 0.4 0.3
0.3
0.16 0.12 0.08 0.04 0.28 0.5 0.44
0.2
0.1 0.08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月均用水量/t
利用样本频分布对总体分布进行相应估计 用样本分布直方图去估计相应的总体分布时, (1)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越精确。 一般样本容量越大,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越接 (2)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组距无限缩小,那么相应的 近总体密度曲线,就越精确地反映了总体的分 频率折线图会无限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 ———总体密度曲线 布规律,即越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 取值百分比。 (3)总体密度曲线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
0.08 0.12 0.08 0.04 0.3 0.5 0.44
有数无形欠直观, 在频率直 有形无数难入微 方图中,
0.28
12%
3.5 4 4.5
0 .1
0
各小矩形 的面积的 总和等于1
0.5
1
1.5
2
2 .5
3
88%
月均用水量/t
探究:
同样一组数据,如果组距不同,横轴、纵轴的单位 不同,得到的图的形状也会不同。不同的形状给人以不 同的印象,这种印象有时会影响我们对总体的判断。观 察分别以1和0.1为组距的图象,谈谈你对图的印象。
0.036 0.032 0.028 0.024 0.020 0.016 0.012 0.008 0.004 o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次数
频率= 频数
第二小组频数 12 样本容量 150 样本容量 第二小组频率 0.08
频率分布折线图.
频率/组距 (取各小长方形上端中点, 并连线 )
0.6 0.5 0.4 0.3
0.3
0.16 0.12 0.08 0.04 0.28 0.5 0.44
0.2
0.1 0.08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月均用水量/t
利用样本频分布对总体分布进行相应估计 用样本分布直方图去估计相应的总体分布时, (1)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越精确。 一般样本容量越大,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会越接 (2)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组距无限缩小,那么相应的 近总体密度曲线,就越精确地反映了总体的分 频率折线图会无限接近于一条光滑曲线 ———总体密度曲线 布规律,即越精确地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 取值百分比。 (3)总体密度曲线反映了总体在各个范围内取值的百
7.5正态分布 课件(共24张PPT)-(2024年)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正态曲线的性质 :
(1)曲线位于 x 轴的上方与 x 轴不相交;
(4)曲线与 x 轴之间的面积为 1;
且对称区域面积相等;
(间高、左右对称的基本特征.
正态曲线的性质 :
σ=1
μ=0
μ=0
=0.5
μ=-1
μ=1
=1
=2
σ越大,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
σ越小,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
标准正态曲线:
1
e
正态函数表示式:f ( x )
2
( x )2
x (,)
2 2
当 μ= 0,σ=1时,可得 标准正态函数表示式:
x2
f ( x)
1 2
e
x (,)
2
标准正态
曲线
y
μ=0
σ=1
-3 -2 -1 0 1 2 3 x
∴考试成绩X位于区间(80,100]内的概率为0.6827.
由共有2000名考生,知考试成绩在(80,100]间的考生大
约有2000×0.6827≈1 365(人).
例2 若X~N(5,1),求P(6<X<7).
解: 因为X~N(5,1),
故正态密度曲线关于直线 x=5 对称,
1).若X~N(μ,σ2),问X位于区域(μ,μ+σ)内的概率是多少?
22 x (,)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记为X~N(μ,2).
若X ~ N ( , 2 ), 如图所示,
P( X x) S A
P (a X b) S B
若X ~ N ( , 2 ), 则 E ( X ) , D( X ) 2
在实际遇到的许多随机现象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A版) 几何概型 PPT课件

2 5
1 6
第二种三块区域圆心 角之比为1:2:3;
1 4
第三种圆盘两圆的半 径之比为1:2
[情境二] 问题1: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整数,恰 好取在区间[0,3]上的概率为多少? 2
5
问题2:在区间[0,9]上任取一个实数,恰 好取在区间[0,3]上的概率为多少? 1
3
探究:
请问飞镖射中靶心A(看成一个点)的 概率是多少?
中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 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复习提问:
1、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 有限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计算古典概型的公式:
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构成事件A的测度(长度、弧度、 角度、面积、体积) P( A) 全部结果的测度(长度 构成事件A的测度(长度、弧度、 角度、面积、体积) P( A) 全部结果的测度(长度 、弧度、角度、面积、 体积)
例1:取一根长度为60cm的绳子,拉直后在任意
A包含基本事件的个数 公式:P( A) 基本事件的总数
创设情境:
情境一:摸球游戏:袋子中有分别写有1 号、2号、3号、4号、5号的5个球, 问题:随机抽取一个抽到1号的概率是多 1 少? 5 上述情景改为如图所示,问 1 5 题:圆盘中指针指到到1号的 4 2 概率是多少? 3
注:五个扇形区域面 积相同;
解:设A={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 所求的事件A恰好是打开收音机时的 时刻位于[50,60]时间段内。 因此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
6.2.1排列-【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件

件事共有 N m1 m2 mn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 第 1 步有 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 做 第 n 步 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 么 完 成这件 事
共有 N m1 m2 mn 种不同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 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 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解:(1).可以先从这5盘菜中取1盘给同学甲,然后从剩下4盘 菜中取1盘给同学乙,最后从剩下的3盘菜中取1盘给同学丙.
按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取法种数为:5×4×3=60.
(2).可以先让同学甲从5种菜中选1种,有5种选法;再让同学乙从
从5种菜中选1种,有5种选法; 最后让同学丙从5种菜中选1种,有5 种选法. 按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取法种数为:5×5×5=125.
乙
人去选,有2种选法.根据分步乘法计
数原理,不同选法的种数N=3×2=6.
6种选法如图6.2-1所示
丙
下午
乙
相应的排法
甲乙
丙
甲丙
甲
乙甲
丙
乙丙
甲
丙甲
乙 图6.2-1 丙乙
2.若把上面问题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 于是问题1就可以叙述为:
从3个不同的元素a,b,c中任取2个,然后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一共有多少种 不同的排列方法?
7! 4!
7
6
5
210
4
(4)A
4 6
A
2 2
65
4
321
6!
720
8.例4.证明: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 第 1 步有 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 做 第 n 步 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 么 完 成这件 事
共有 N m1 m2 mn 种不同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问题1: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参加一 项活动,其中1名同学参加上午的活动,另1名同 学参加下午的活动,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解:(1).可以先从这5盘菜中取1盘给同学甲,然后从剩下4盘 菜中取1盘给同学乙,最后从剩下的3盘菜中取1盘给同学丙.
按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取法种数为:5×4×3=60.
(2).可以先让同学甲从5种菜中选1种,有5种选法;再让同学乙从
从5种菜中选1种,有5种选法; 最后让同学丙从5种菜中选1种,有5 种选法. 按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的取法种数为:5×5×5=125.
乙
人去选,有2种选法.根据分步乘法计
数原理,不同选法的种数N=3×2=6.
6种选法如图6.2-1所示
丙
下午
乙
相应的排法
甲乙
丙
甲丙
甲
乙甲
丙
乙丙
甲
丙甲
乙 图6.2-1 丙乙
2.若把上面问题中被取的对象叫做元素, 于是问题1就可以叙述为:
从3个不同的元素a,b,c中任取2个,然后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一共有多少种 不同的排列方法?
7! 4!
7
6
5
210
4
(4)A
4 6
A
2 2
65
4
321
6!
720
8.例4.证明:
7.1.2全概率公式-【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三册课件

a
a 1baFra bibliotek
a b a b 1 a b a b 1
a
ab
P ( R1 )
R2
R1 R2
B2
R1 B2
R2
B1 R2
B2
B1 B2
R1
P ( B1 )
B1
问题1:从有a个红球和b个蓝球的袋子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不再放
a
回.显然,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那么第2次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大?如何
• 1.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归纳得到全概率公式;
• 2.能用全概率公式计算较复杂的概率问题;
问题1:从有a个红球和b个蓝球的袋子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不再放
a
回.显然,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那么第2次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大?如何
ab
计算这个概率呢?
用 Ai表示事件“第i次摸到红球”,Bi表示事件“第i次摸到蓝球”,i=1,2.事件R2可按第1次可能的摸球结
例6:在数字通讯中,信号是由数字0和1组成的序列。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发送的
信号0或1有可能被错误地接收为1或0.已知发送信号0时,接收为0和1的概率分别
为0.9和0.1;发送信号1时,接收为1和0的概率分别为0.95和0.05.假设发送信号0
和1是等可能的.
(1)分别求接收的信号为0和1的概率;
我们称上面的公式为全概率公式。
2*贝叶斯公式:
一般地,设A1,A2, ,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有A1 A2
且P(A i )>0,i=1,2, ,n,则对任意的事件B ,P( B) 0有
An ,
a 1baFra bibliotek
a b a b 1 a b a b 1
a
ab
P ( R1 )
R2
R1 R2
B2
R1 B2
R2
B1 R2
B2
B1 B2
R1
P ( B1 )
B1
问题1:从有a个红球和b个蓝球的袋子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不再放
a
回.显然,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那么第2次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大?如何
• 1.利用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乘法公式归纳得到全概率公式;
• 2.能用全概率公式计算较复杂的概率问题;
问题1:从有a个红球和b个蓝球的袋子中,每次随机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不再放
a
回.显然,第1次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那么第2次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大?如何
ab
计算这个概率呢?
用 Ai表示事件“第i次摸到红球”,Bi表示事件“第i次摸到蓝球”,i=1,2.事件R2可按第1次可能的摸球结
例6:在数字通讯中,信号是由数字0和1组成的序列。由于随机因素的干扰,发送的
信号0或1有可能被错误地接收为1或0.已知发送信号0时,接收为0和1的概率分别
为0.9和0.1;发送信号1时,接收为1和0的概率分别为0.95和0.05.假设发送信号0
和1是等可能的.
(1)分别求接收的信号为0和1的概率;
我们称上面的公式为全概率公式。
2*贝叶斯公式:
一般地,设A1,A2, ,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有A1 A2
且P(A i )>0,i=1,2, ,n,则对任意的事件B ,P( B) 0有
An ,
人教A版 高中数学 必修3 第一章 1.1.2 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课件(共16张PPT)

巩固提高
1、设计一算法,求 积:1×2×3×…×100, 画出流程图
思考:该流程图与前面 的例1中求和的流程图有 何不同?
开始 i=0,S=1
i=i+1 S=S*i 否 i>=100?
是 输出S 结束
巩固提高
2、设计一算法输出1~1000以内能被3整除的整数
开始
算法:
i=0
S1:确定i的初始值为0;
开始 i=0,S=0
否 i<100? 是 i=i+1 S=S+ i
输出S 结束
思考:将步骤A和步骤B交换位 置,结果会怎样?能达到预期结果 吗?为什么?要达到预期结果,还 需要做怎样的修改?
步骤A
步骤B 答:达不到预期结果;
当i = 100时,退出循环,i 的值未能加入到S中;修 改的方法是将判断条件改 为i<101
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
——————循环结构
复习回顾
1、程序框图(流程图)的概念: 2、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 3、顺序结构的概念及其程序框图: 4、条件结构的概念及其程序框图:
复习回顾
i) 顺序结构
ii) 条件结构
Yp N A
A
B
B
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也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
小结:
4.画循环结构流程图前: 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条件; 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 ③确定循环的转向位置; ④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的三要素:
循环变量,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
其中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基 本的结构,循环结构必然包含条件结构,所以 这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是相互支撑的,无论怎样 复杂的逻辑结构,都可以通过这三种结构来表 达。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全集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返回
题型探究
重点突破
题型一 算法设计
算法的设计与一般意义上的解决问题并不相同,它是对一类
问题一般解法的抽象与概括.我们将一般问题划分为数值型 问题和非数值型问题两类;对于数值型问题,我们可以采用 数值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数值分析中许多现成的固定算法,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设
阅读如图所示的
INPUT x
“x = ” ;
程序,当分别输入 x= 2, x = 1, x=0时,输出的y值分别为
IF
x>1
THEN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y=1/x-1 ELSE IF THEN x = 1
y=1
ELSE y = x^2 + 1/x -1 END IF
法;否则,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五步,判断“i>(n-1)”是否成立.
若是,则n是质数,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
解析答案
题型三 算法的应用
例3 一位商人有9枚银元,其中有1枚略轻的是假银元,你能
用天平(无砝码)将假银元找出来吗?
反思与感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3
“韩信点兵”问题:韩信是汉高祖手下的大将,
计算法;对于非数值型问题,可以根据过程模型分析算法并
进行处理,也可以选择一些成熟的办法进行处理,如排序、 递推等.
例1
求两底面直径分别为 2和4,且高为4的圆台的表面积及
体积,写出解决该问题的算法. 解 算法如下:第一步,取r1=1,r2=2,h=4.
第二步,计算 l= r2-r12+h2.
1 2 2 2 2 第三步,计算 S=πr1+πr2+π(r1+r2)l 与 V= π(r1+r2+r1r2)h. 3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PPT

C.流程线无论什么方向,总要按箭头的指向执行
D.流程线是带有箭头的线,它可以画成折线
【2】具有判断条件是否成立的程序框是( C )
2021/10/31
画程序框图时应注意:
用框图表示算法比较直观、形象,容易理解,通常说
“一图胜万言”,所以用程序框图能更清楚地展现算法
的逻辑结构,在画程序框图时必须注意:
则,返回第三步.
2021/10/31
当d=0.005时,按照以上算法,可得下面表和图.
a
b
|a-b|
1
2
1
1
1.5
0.5
1.25
1.5
0.25
1.375
1.5
0.125
1.375
1.437 5
0.062 5
1.406 25
1.437 5
0.031 25
1.406 25
1.421 875
0.015 625
- 5)两点连线的方程可
先求MN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方程求得。
A.1个
2021/10/31
B.2个
C.3个
D.0个
例题剖析1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第一步, 用2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
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 用3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
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 用4除7,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不为0,
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 a,b,c.
a+b+c
第二步,计算 p= 2 .
第三步,计算 S= p(pa)(pb.)(pc)
第四步,输出S.
2021/10/31
新课探究
D.流程线是带有箭头的线,它可以画成折线
【2】具有判断条件是否成立的程序框是( C )
2021/10/31
画程序框图时应注意:
用框图表示算法比较直观、形象,容易理解,通常说
“一图胜万言”,所以用程序框图能更清楚地展现算法
的逻辑结构,在画程序框图时必须注意:
则,返回第三步.
2021/10/31
当d=0.005时,按照以上算法,可得下面表和图.
a
b
|a-b|
1
2
1
1
1.5
0.5
1.25
1.5
0.25
1.375
1.5
0.125
1.375
1.437 5
0.062 5
1.406 25
1.437 5
0.031 25
1.406 25
1.421 875
0.015 625
- 5)两点连线的方程可
先求MN的斜率,再利用点斜式方程求得。
A.1个
2021/10/31
B.2个
C.3个
D.0个
例题剖析1
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第一步, 用2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
所以2不能整除7.
第二步, 用3除7,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不为0,
所以3不能整除7.
第三步, 用4除7,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不为0,
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 a,b,c.
a+b+c
第二步,计算 p= 2 .
第三步,计算 S= p(pa)(pb.)(pc)
第四步,输出S.
2021/10/31
新课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体
满足条件? 是
循环体
否
满足条件? 是
否
二、程序框图
1、顺序结构
设计一算法,求和1+2+3+ … +100, 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
第一步:取n=100; 第二步:计算 n(n 1);
2
第三步:输出结果。
开始 输入n=100 s=(n+1)n/2
输出s 结束
二、程序框图
2、条件结构
设计一个算法,求数x的绝对值,并画出程序框图。
PRINT S
结束
END
A
P否
是
(C) A D
A P是
否
(D)
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
程序框图如下: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s=s+i
第三步:i=i+1;
第四步: 直到i>100时,输出S,
结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二步。
开始 i=1 s=0
循环结构
s=s+i
循环体
否
条件
否 输出S
S=S+i 当型循环语句 i=i+1
WEND
PRINT S
结束
END
条件 是
否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直到型循环语句
开始
i 1
i=1
S 0
直到型循环结构
S=0
DO
S Si
i i1
i 100?
是
输出S
直到型循环语句 S=S+i
否
i=i+1
LOOP UNTIL i>100
算法最重要的特征: 1.有序性 2.确定性 3.有限性
算法的基本特点
1、有限性
一个算法应包括有限的操作步骤,能在执 行有穷的操作步骤之后结束。
2、确定性 算法的计算规则及相应的计算步骤必须是唯 一确定的,既不能含糊其词,也不能有二义 性。
3、有序性 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有顺序的,前一步 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后,才 能执行后一步,有着很强逻辑性的步骤序列。
i=1
循环体
条件 是
否
s=0
i<=100? 否 输出s
结束
i=i+1 是 s=s+i
三.五种基本算法语句
语句
一般格式
1.输入 语句
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输出 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语句
3.赋值 语句
变量=表达式
主要功能
可对程序中 的变量赋值
说明
(1)提示内容和它后面 的“;”可以省略 (2)一个语句可以给多个变
输入、输出 表示算法的输入和输出的信
框
息
处理框(执 赋值、计算 行框)
判断框
判断一个条件是否成立,用 “是”、“否”或“Y”、 “N”标明
二、程序框图
1、顺序结构
步骤n 步骤n+1
2、条件结构
先做后判, 否去循环
满足条件? 否 是
步骤A
步骤B
满足条件? 否
先判是 后做, 步是骤去A 循环
3、循环结构
(4)条件语句
IF-THEN-ELSE格式
IF 条件 语句1
ELSE 语句2
END IF
THEN
IF-THEN格式
IF 条件 THEN 语句 END IF
满足条件? 是
语句1
否 语句2
满足条件? 否
是 语句
(5)循环语句
①WHILE语句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②UNTIL语句
DO 循环体 LOOP UNTIL 条 件
算法分析:实数X的绝对值
x (x 0) x x (x 0)
算法: 第一步:输入x; 第二步:如果x≥0; 则输出x;否则输出 -x。
开始
输入x
N
x≥0
Y
输出x
输出-x
结束
二、程序框图
3、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
A
A
否
P
是
是
P
否
(A)
(B)
直到型循环结构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当型循环结构对应的程序框图是
二、程序框图
用程序框、流程线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 法的图形称为程序框图,它使算法步骤显得 直观、清晰、简明.
○
终端框 输入、 处理框 (起止框) 输出框 (执行框) 判断框 流程线 连接点
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 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终端框(起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 止框)
满足条件? 否
循环体 是
循环体
否
满足条件? 是
两种循环结构有什么差别?
While(当型)循环
A P 成立
不成立
先判断 后执行
先判断指定的条件是否为真, 若条件为真,执行循环条件, 条件为假时退出循环。
Until(直到型)循环
A P 不成立
成立
先执行 后判断
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再检查条 件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就重 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成立 退出循环。
是
直到型循环结构
i=i+1
i>100? 是
输出s 结束
设计一个计算1+2+3+……+100的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算法: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出s,结束算法; 第三步:s=s+i; 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
程序框图如下:
开始
当型循环结构
量赋值,中间用“,”分隔
(3)无计算功能
(1)表达式可以是变量,
可输出表达式 的值,计算
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 (2)一个语句可以输入多
个表达式,中间用“,”分隔 (3)有计算功能
(1)“=”的右侧必须是表达
可对程序中 式,左侧必须是变量
的变量赋值, 计算
(2)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 变量赋
(3)有计算功能
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全册 (人教A版)
2019年10月10日
《全册课件》
第一章 算法初步
算法知识结构:
基本概念 表示方法
自然语言 程序框图
输入、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算 法
基本结构
基本算法语句
顺序结构 条件构 循环结构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应用
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数 秦九韶算法 进位制
算法的定义:
通常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 问题的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 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 之内完成。
X≥0 N
Y 输出X
输出-X
IF X>=0 THEN PRINT X
ELSE PRINT -X
END IF
结束
END
当型循环语句
练:设计一算法,求和1+2+3+ … +100。
程序框图: 程序语句:
循环体
开始
i 1
S 0 当型循环结构
i=1 S=0
WHILE i<=100
i i1
SSi i 100? 是
编写程序,求和1+2+3+ … +n。
顺序结构:
开始
程序语句:
输入n s=(n+1)n/2
输出s
输入语句 赋值语句 输出语句
INPUT n
变量=表达式
s=(n+1) * n/2
PRINT “S=” ; S
结束
END
练:编写一程序,求实数X的绝对值。
开始
程序:
输入X 条件结构: INPUT X 条件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