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基础知识讲座
专利培训讲座课件ppt

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
总结词
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是企业在专利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详细描述
通过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行业技术发展状况、竞争对手专利布局等信息,为制定更加 精准的专利战略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潜在的市场机会和技术 创新点,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提供指导。
案例二
某生物制药企业利用专利保护实现市 场独占
案例三
某机械制造企业通过专利转让实现技 术
案例四
某新能源企业利用专利融资实现快速 发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专利培训讲座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contents
目录
• 专利基本知识 • 专利申请实务 • 专利保护与维权 • 专利战略与运用 • 案例分析
01
专利基本知识
专利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理解专利的本质是关键
详细描述
专利是政府授予发明人的专有权,用于保护其发明创造。它具有独占性、时间 性和地域性等特点,能够保护发明人的权益,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行政途径
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专利侵 权纠纷处理请求。
司法途径
通过法院起诉侵权人,维护专 利权。
专利诉讼与仲裁
专利诉讼
专利权人在法院进行的维权诉讼 。
仲裁
双方自愿选择仲裁机构,解决专 利纠纷。
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诉讼是由法院判决,具有强制执 行力;仲裁则是双方协商解决,
具有灵活性。
4
专利战略与运用
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某医疗器械领域的专利 布局策略
某生物技术领域的专利 保护策略
企业专利纠纷案例解析
部分优先权和多项优先权(专利知识讲座77)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韩晓春77、部分优先权和多项优先权如上讲所述,在后申请要求在先申请优先权最基本的逻辑要求,是在后申请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被在先申请所公开。
但如果在后申请权利要求中,仅仅一部分技术方案要求在先申请的优先权时,即称为部分优先权。
如图所示:如某公司于1月1日在日本提出产品A的发明专利申请,但并未提出专门生产该产品的方法发明。
该公司在6月1日向中国提出在后申请,该在后申请的权利要求中,包含该产品A,同时还包含专门生产该产品的方法B。
这时,在中国提出的在后申请的两项技术方案中,只有产品A可以享有日本1月1日的优先权,而方法B则不能享有日本申请的优先权。
即在判断在后申请两项技术方案的专利性时、在确定现有技术的时间点时。
A技术方案是以1月1日为准,B技术方案是以6月1日为准,这就是部分优先权。
当然,如果1月1日提出的在先申请包含产品A和方法B、而6月1日提出的在后申请除包含产品A、方法B以外,还包含专用于生产该产品的设备C。
此时在后申请中虽然是A和B技术方案要求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但基于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只是一件,该A和B技术方案享有同一个优先权日。
因此,仍应当认为是部分优先权。
所谓多项优先权,在逻辑关系上与部分优先权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在后申请中多项技术方案要求在先不同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而无论是本国优先权还是外国优先权。
如某公司1月1日在日本提出产品A的发明专利申请,3月1日又在日本提出专门生产该产品的方法专利申请。
后于6月1日向中国提出合案申请,即产品A和方法B,这种情况就属于多项优先权。
即在后申请的产品A享有在先申请A的优先权,在后方法B享有在先申请B的优先权。
在判断在后申请两项技术方案的专利性时,A是以1月1日为确定现有技术的时间点,而B是以3月1日为确定现有技术的时间点。
因此,当是多项优先权时,也意味着在后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总是各有不同的优先权日。
如图:当然,上述所举例子是典型的情况,实际生活中可能发生相互交叉的情况。
2023年专利法专题讲座(13)四种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

专题十三四种特殊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一、对优先权的审查本部分结合《专利法》第30条以及《审查指南》第1部分第1章第6.2节中的重点内容对要求优先权的初步审查进行归纳解析。
1.要求优先权声明时限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提出专利申请的同时在请求书中声明;未在请求书中提出声明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无补正机会,不能恢复)2.要求优先权的声明内容申请人在要求优先权声明中应当写明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和原受理机构名称(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原受理机构名称为中国)。
未写明或者错写在先申请日、申请号和原受理机构名称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内容,而申请人已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手续补正通知书,期满未答复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视为未要求优先权通知书。
(可以请求恢复)3.在先申请文件副本①作为优先权基础的在先申请文件的副本应当由该在先申请的原受理机构出具。
申请人要求本国优先权并且在请求书中写明了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和申请号的,视为提交了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②要求多项优先权的,应当提交全部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③申请人要求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优先权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应当在在先申请提出之日起16个月内提交;申请人要求外观设计专利优先权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应当在在后申请提出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期满未提交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无补正机会,但可以恢复)④依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在先申请的受理机构签订的协议,专利局通过电子交换等途径从该受理机构获得在先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申请人提交了经该受理机构证明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不需要再提交纸件复本。
⑤当事人在提交外文优先权证明文本时,应当同时附具中文题录译文。
4.在后申请的申请人(1)外国优先权要求外国优先权的在后申请的申请人与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中记载的申请人应当一致,或者是在先申请文件副本中记载的申请人之一。
申请人完全不一致,且在先申请的申请人将优先权转让给在后申请的申请人的,应当在提出在后申请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由在先申请的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优先权转让证明文件。
巴黎公约(专利知识讲座219)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韩晓春219、巴黎公约1873年奥匈帝国在维也那举办第五届世界发明博览会,邀请各国工业界参加展览,但许多外国的发明人或者厂家不愿意参加。
怕发明创造通过展览公开后丧失新颖性而得不到保护。
因为,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代,许多国家建立了专利制度,可并没有一个国际条约协调各国的专利制度。
奥匈帝国于是制订了一项法律,给所有参加展览的发明、商标和外观设计均提供特殊的临时保护。
并在第五届世界发明博览会期间,在维也那召开了专利改革会议(注1)。
可以说,第五届世界发明博览会是制订巴黎公约的“导火索”,以后几年连续在巴黎召开了工业产权国际会议,并起草了保护工业产权公约的草案。
1883年3月20日签属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于1884年7月2日生效。
后巴黎公约经过多次修改,且每次均通过一个修订的公约文本(共进行了11次修订)(注2)。
并规定,非缔约国加入巴黎公约的,只能加入最新修订的文本。
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均适用1967年修订的斯德哥尔摩文本,我国是于1985年3月19日加入的巴黎公约,适用1967年修订的斯德哥尔摩文本。
1、巴黎公约的保护范围。
根据巴黎公约第2条的规定,公约要求缔约国对如下工业产权进行保护: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外观设计、商标、服务商标、商号、产地标记或原产地名称以及制止不正当竞争。
需要注意的,专利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际条约和不同的国家法中涵盖的范围并不相同。
在巴黎公约中,专利一词仅限于发明专利,并不包括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巴黎公约的主要原则或制度(1)国民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对外国国民和本国国民在实体问题上要一视同仁,如专利授权标准,专利保护标准等,要和本国国民一样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不要求对等待遇,而只要求“内外一致”。
如美国和日本对药品专利可以延长保护到20年以上,但中国只保护20年。
在适用巴黎公约时的逻辑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国民,来中国申请药品专利,就要和中国专利权人一样,也只保护20年。
台湾的专利制度(专利知识讲座218)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韩晓春218、台湾的专利制度台湾地区目前实施的专利法,是修订后于2003年生效的专利法。
共5章138条,第1章为总则,第2章为发明专利,第3章为新型专利,第4章为新式样专利,第5章为附则。
即台湾在立法模式上和大陆一样,三法合一。
只是称谓上有不同。
大陆叫实用新型专利,台湾叫新型专利。
大陆叫外观设计专利,台湾叫新式样专利。
台湾专利制度的特点:1、关于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根据台湾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不保护的客体有:动植物新品种、人体或动物疾病之诊断、治疗或手术方法、科学原理或数学方法、游戏及运动规则或方法不保护、其他必须借助于人类推理力、记忆力始能执行之方法或计划、妨害公共秩序或者善良风俗或卫生者不保护。
从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来看,两岸应当说相差不多。
只是大陆明确原子能核变获得的物质不予保护,而台湾没有明确。
但根据“台湾原子能法”的规定,对涉及原子能的专利技术合作和转让,也是控制的。
另外,台湾发明专利除保护产品和方法以外,方法专利和大陆一样,同样延及到用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2、关于发明专利的标准。
即授予专利权的实质要件。
根据台湾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要件有三:一是新颖性、二是进步性、三是产业上的利用性。
对应于大陆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就新颖性来讲,台湾也是绝对新颖性标准。
且台湾亦采先申请原则,因此,台湾的抵触申请制度和大陆也基本相同。
只是台湾不承认本人在先申请可以构成抵触申请。
而大陆第三次修改专利法,改为本人的在先申请也构成抵触申请。
但台湾的先申请原则包括本人的在先申请,这样,台湾就没有必要设立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了,先申请原则同时也是禁止重复授权原则。
就不丧失新颖性的例外来说,两岸也是大体差不多,三种情况:一是研究、实验的发表,二是陈列于展览会的公开,三是因他人未经同意而泄露者。
时间也是6个月内提出专利申请,不丧失新颖性。
关于创造性,台湾的表述是:“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依申请前之先前技术所能轻易完成时”不具有进步性(台湾专利法22条),和大陆也仅是表述上的区别,在实际操作上应当没有区别。
《专利知识普及讲座》PPT课件

• 外观设计专利:从申请到授权时间,10年保护期, 优点可以提供及时保护,保护产品造型,用的好有 独特效果。
精选ppt
13
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三性
•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 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 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 的专利文件中。
企[2007]22号
我公司知识产权现状简介
专利件数
SNEC专利技术领域
16 14 14
12
10
8
6
6
4
4
4
2
0
气化 丙烯晴 设备 甲醇
技术领域
3 焊接
2 环保
专利数
有效专利共33件,其精中选发pp明t 11件,实用新型22件
4
我公司知识产权现状简介
专利申请件数
专利申请推移
20 18
15
10
5
6
6
C/TE 1201-2008 C/TE 1202-2008 C/TE 1203-2008
4 著作权管理规定
C/TE 1204-2008
5 科技论文保密审查管理规定
C/TE 1205-2008
6 保密协议审查管理
C/TE 1206-2008
7 关于印发《技术开发工作奖励暂行规定》和 中石化宁波工程
《技术成果奖励暂行办法》的通知
(三)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 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 有关的发明创造。
局部外观设计(专利知识讲座53)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韩晓春53、局部外观设计我国目前并不保护产品的局部外观设计,但是,第四次修改专利法草案中,开放了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
因此,了解局部外观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我国外观设计制度,和今后可能的保护范围。
根据我国专利审查指南目前的规定,产品不可分割的局部,不能获得外观设计的保护。
但在有些国家,如美国或者日本,已经开放了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
即产品不可分割的局部,也可以获得外观设计的保护。
日本是在1998年引入局部外观设计制度的,局部外观设计的申请量一直呈上升趋势,2011年,在全部外观设计申请量中,局部外观设计已经占31.3%(注1)。
下面两个图是日本一家专利代理机构在其网站上对局部外观设计保护的举例(注2)该代理机构介绍说,在日本保护两种类型的局部外观设计,一种是如图A,中间的实线部分为要求保护的局部外观设计,即要求保护的部分在产品的里面。
在日本,大部分局部外观设计申请属于此种类型。
但亦有少量的属于B 的类型。
即要求保护的部分亦是实线部分,但该部分是产品轮廓。
这两种类型中的实线部分可以比喻或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特征部分,即作出贡献的部分,而虚线部分相当于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即和现有设计共有的特征。
出现对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原因在于某些产品的外观设计密度较大,作为产品整体已经很少再有设计余地(日本和美国对外观设计均进行实质审查),因此,为了鼓励创新设计,开放了局部外观设计制度。
虽然我国目前不保护局部外观设计,但是,我国已经收到不少来自美国或日本的以局部外观设计为优先权基础的外观设计申请。
该部分向我国提出的外观设计申请,当然并不是局部外观设计,而是产品的外观设计,但是以局部外观设计为优先权的基础。
即以带有虚线和实线的外观设计作为向中国提出的外观设计的优先权基础。
我国是否承认其优先权,该问题根据审查指南的规定,在初审中并不进行这样的判断。
三种专利在初审中对“实体优先权”的审查仅限于前后申请的主题是否明显不相干。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第24页
创造专利审批程序简述
受理 初步审查 申请公布: 自申请日起十八个月;提前公布。 实质审查: 申请人提出实审请求;自申请日起
三年未提实审,视为撤回。 授权: 专利权自授权公告起生效(注意专利权
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第25页
专利权维持和终止
▪ 维持 ▪ 正常缴费,正确处理专利权无效。 ▪ 终止 ▪ 1、创造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 ▪ 2、专利权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 ▪ 3.因故专利权提前终止,将给予登记和公告。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第17页
实用性审查
▪ 含有实用性创造专利主题应该能够再现 ▪ 重复实施不能依赖各种随机原因, 而且实施结果应
该是相同或相近 ▪ 人体或者动物疾病诊疗、治疗和外科手术方法不具
备工业实用性 ▪ 可实施, 但不能产生有益效果或严重污染环境创造
申请 ▪ 即使可实现申请描述技术方案, 但所述领域专业人
,提供能证实创造效果试验数据。 ▪ 详细实施方案: 优选方案,实施例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第11页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要求
▪ 权利要求书: 法律文件,侵权判断依据,得到 说明书支持。
▪ 说明书: 技术文件,充分公开技术方案。 ▪ 说明书摘要: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第12页
授予专利权实质条件
▪ 三性: 新奇性、创造性、实用性 ▪ 说明书公开是否充分 ▪ 保护范围是否得到支持 ▪ 单一性和分案申请
医药专利基础知识培训讲座
第26页
专利权无效
为第三人提供权力 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 任何人都能够提起无 效程序。
调整专利权人与公众利益关系 无效理由 宣告专利权无效时机 不予追溯因专利权无效造成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的作用
(一)充分公开申请的发明,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 员能够实施
(二)公开足够的技术情报,支持权利要求书要求 保护的范围
(三)作为审查程序中修改的依据和侵权诉讼时解 释权利要求的辅助手段
(四)作为可检索的信息源,提供技术信息。
说明书的实质性要求
清楚、完整地公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本 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以便向社会公众 充分地公开发明内容。
技术交底书的撰写模板示例
发明内容 这一部分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发明创造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发明创造的基本构思是~~~~ 、 发明创造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
技术交底书的撰写模板示例
发明内容(续)
指明发明点:本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尤其是相对于 最接近现有技术作出了哪几方面改进(即本发明创造 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 ,分别解决了什么技术问题 。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方案,而外观设计专利保 护的是产品外观的设计
发 明 既保护产品、又保护方法 实用新型 只保护产品,不保护方法
对产品来说,也只保护有形状、构造 变化的产品 外观设计 由形状、图案、色彩构成的产品外观
举例: •翻盖内表面留出广告位置的烟盒---不能申请专利 •释放催眠气体的防盗用汽车---不能 •外形独特的熊猫造型的挂钟 –只能申请外观设计 •具有不同焊药配方的焊条---只能申请发明 •由记忆合金制成的心脏导管支架---可申请发明和/或实用新型
而摘要是说明书公开内容的概述,它仅是一种技 术情报,不具有法律效力,摘要的内容不属于发 明或者实用新型原始公开的内容,不能作为以后 修改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的根据,也不能用来解 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企业与代理机构在申请文件准备的分工
企业(发明人):提供技术内容的详细说明材料--技术交底书(文字和图形),并指出自己认为的发 明点
权利要求的作用
英 文 为 “ Claims” , 法 文 为 “ Revendications” , 德 文 为 专“利Pa申te请nt授an权s后pr,üc作he为”限定专利保护范围的依据, 其对发明的概括程度与专利保护范围的大小有密 切关系。
为了充分保护申请人的利益,权利要
例4、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挖掘机悬臂
不正确的写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机械(上位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面为椭圆形的挖掘机悬臂(发明本身)
技术交底书的撰写模板示例
背景技术
即对现有技术的介绍:
写明对本发明的理解、检索有用的背景技术,如有可能尽量引证 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专利或期刊等文献(如有引用文献的,需 要说明文献出处);
申请表格 实用新型必须有 实用新型必须有
专 利 申 请 文 件 的 构 成
组成
基本要求
请求书
按统一表格填写内容
名称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正文
申 说明 请书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清楚、完整,以使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 (A26.3)
文
(附图)
说明书摘要 件
-所了解的现有技术状况
-发明创造内容的详细介绍(并指出发明 人自己认为的发明点)
技术交底书的撰写模板示例
交底书可按包含以下几部分标准模板内容准 备、提供:
1. 文字部分 名称 (1)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 (3)发明创造内容
(4)附图说明 (5)具体实施方式
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有益效果
2.图形部分---附图
1.4三种专利的介绍
专利的三种类型: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申请哪一种? 是否可以同时申请? 是否应该同时申请?
新颖性 创造性 实用性
专利的三性
创造性: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非显而易见 显著的进步---------------有益效果
三种专利的定义
1.发明专利
明,2为实用新型,3为外观设计,8为PCT 申请的发明,9为PCT申请的实用新型
1.6专利号码简介
2005 1 0106856 . 8
申请年号 种类号
申请流水号
05
1 A6856.
校验位
8
申请年号
种类号
种类号: 1-发明 2-实用新型 3-外观设计
申请流水号
校验位
2008 1 2039483.9 93 2 34758.X 99 3 38485.0
对权利要求的实质性要求
扩大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相对于现有技术 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得到说明书支持
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摘要三者的关系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 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 要求的内容
说明书是对发明内容的详细介绍,权利要求是在 说明书记载内容的基础上,用构成发明技术方案 的技术特征来定义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况:
• 科学发现 •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动物和植物品种
•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 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主要
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 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
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
代理机构(代理人):理解---检索---提出疑问和建 议
企业(发明人):回答疑问、补充材料
代理机构(代理人):整理出申请文件的初稿—提 供给发明人审核
双方多次交流意见
形成最终版本
代理机构:与企业办理相关申请文件签章手续---递 交申请及缴纳官费
技术交底书(或申请文件)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1.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1)确定涉及多少技术主题 (2)判断是否属于能够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请求书
请求书是申请人用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表达请 求授予专利权愿望的文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统一印制了发明专利和 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的表格。
专利代理人或申请人只要按照要求填写发明或 实用新型名称、发明人或设计人姓名、申请人 姓名或名称、地址、以及其它有关内容即可。
发明专利请求书 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
对发明创造内容、尤其是改进之处作出具体、详细的说明 ,必要时应当借助附图作详细说明。
当本发明创造相对于现有技术作出多处改进时,说明 其相关性,即那一改进是基础,而其他改进是在此改进的 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改进;如果此多处改进是并列的关系 ,从技术和市场角度确定以那一项改进作为本专利申请的
说明书未提及的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
附图不得有过多的文字说明,但框图的 每一个方框必须有文字标注。
说明书摘要
说明书摘要文字部分应当写明: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和所属的技术领
域, 清楚反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及主要用途。
注意内容: •说明书摘要文字部分不得加标题 •文字部分(包括标点符号)不得超过300个字。 •摘要不分段
受理
审
查 流
发明
程
初步审查
公开
实质审查
办理 授权登记
颁证 公告 每年缴纳 年费
受理
初步审查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办理 授权登记
颁证 公告 每年缴纳 年费
1.6专利号码简介
2008 1 2039483.9 年份 2003年开始由四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份,
在2002年之前都是用两位数表示年份 类型 年份之后的一位数字表示类型,1为发
专利基础知识讲座
第一章 专利的前世今生
1.1专利的历史 专利起源于英国 中国目前实行的专利制度产生于1985年4月
1日 建立专利制度是全球大势所趋,实行改革
开放与世界接轨就不可避免地要实行专利 制度
1.2为什么要建立专利制度?
直接原因:促进科技发展,林肯说“专利 制度是在天才之火上添上利益之油”
根本原因: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公开”换取“保护” 既想获得专利权,又不想让别人了解自己
的专利技术的情况 ╳
1.3中国的专利授权、管理机关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批和授权--“果汁局”
各省市知识产权局----侵权行政处理、管理 中国的专利侵权管理采用行政和司法两条路
线管辖 管理级别---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简要介绍与本发明的内容最接近的技术/产品,简要说明该现有技 术主要结构和原理;
指出该已有技术/产品相对于本发明来说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处。 举例: 在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等技术问题。
无篇幅限制,介绍的越清楚越便于代理人对现有技术的理解,并 结合下面发明人提出的技术方案内容,准确找出实际的发明点, 进而判断该申请究竟要保护哪些内容,保护范围的设定
或从商业目的 出发进行分析。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续)
1.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1)确定涉及多少技术主题 (2)判断是否属于能够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3)确定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或以何者为 主 (4)初步确认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如何 解决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续)
1.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1)确定涉及多少技术主题 (2)判断是否属于能够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3)确定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或以何者为主 (4)初步确认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如何解 决 (5)初步确定合案申请的多项发明创造是否具有 单一性 举例: 分别对其车铃、刹车、脚蹬作出改进的自 行车 一种新的组合物、该组合物的生产方法、 该组合物的用途
产品本身
产品的 用途
新产品
产品的制 备方法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续)
1.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1)确定涉及多少技术主题 (2)判断是否属于能够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3)确定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或以何者为 主 举例:暖气片还是暖气片的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