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年级《快乐读书吧》教案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3篇

一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2.在阅读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向同学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籍,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
【教学难点】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可以使我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也可以使我们了解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读书的快乐。
(板书:读书真快乐)【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
二、新授1.仔细观察课文中四幅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交流图意学习第一幅图:出示:(1)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预设:女同学坐在沙发上,正在与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书。
(2)我们怎样与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呢?预设:不懂就问,有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与爸爸妈妈比一比谁读得快……(3)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学习第二幅图:出示:(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故事,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全班交流,推选“故事大王”。
(5)谈谈你读书的收获?预设:课外阅读让我学到了知识,丰富了课余生活,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同学友谊。
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 读书真快乐》教学设计(共2课时)

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教学设计课题:《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科目:小学语文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统编版(2024)课时安排:2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特点1. 趣味性强:本单元以识字为主题,《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互动性高:教学设计中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分享、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3. 实践性突出:强调学生的实际阅读体验,通过推荐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书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二)教学地位1. 巩固识字成果:在第一单元识字教学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活动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
2. 培养阅读兴趣: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开端,本部分内容旨在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开启阅读之旅: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开启学生的快乐阅读之旅。
二、课文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阅读。
2. 注重阅读体验:强调学生的实际阅读感受,通过阅读分享、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3. 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每天阅读一定时间、爱护书籍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 融合多种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读书的好处,认识不同类型的书籍。
2. 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如爱护书籍、逐页阅读等。
3. 能说出自己读过的书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书中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图片、听故事、分享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自主阅读简单的书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快乐读书吧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教案标题:快乐读书吧——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阅读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和思维能力。
4.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拓展知识面,丰富内心世界。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快乐读书吧》2. 阅读指导: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如何做好阅读笔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阅读指导资料、阅读推荐书目等。
2.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阅读笔记本、课外阅读书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快乐读书吧。
1.2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2.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 阅读指导3.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书籍及其特点。
3.2 教师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如精读、略读、速读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3.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做好阅读笔记,提高阅读效果。
4. 互动交流4.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及阅读心得。
4.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拓展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5.2 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6. 课后作业6.1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的阅读书目,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
6.2 完成一篇阅读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阅读态度、参与程度、交流互动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快乐读书吧(一)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快乐读书吧(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故事、识字、读短文,并进行简单的朗读。
2.能够理解所读内容的大意,培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认真阅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重点1.能够听懂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含义。
2.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课本《快乐读书吧(一)》2.教师准备课文内容的PPT或者黑板报3.学生准备课文的复习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利用教具或图片引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二节: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段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
3.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意见。
第三节:学生阅读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义。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彼此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节:课文复述1.选择学生进行课文的简单复述。
2.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复述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第五节: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概括课文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持续复习。
六、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查阅相关课外读物,扩展阅读内容。
3.复习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教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确保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案设计,希朇学生在快乐读书的过程中提升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思维方法。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新人教版

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教学目标1.鼓励亲子阅读,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扩充阅读空间广泛阅读,初步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重点)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最近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2.小结过渡: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蛋可以看出,读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
所以,我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神奇的世界。
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3.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了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一起来读读吧!二、借助插图,感受亲子阅读1.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你们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图上的小女孩正在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有趣的故事书。
”(生自由朗读)。
师:小女孩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高兴)请你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师: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那是多么快乐的读书经历呀!你有过这样的读书经历吗?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读过什么书?怎样阅读的?自己说一说。
师:可以这样做_(1)家长读给孩子听;(2)孩子读给家长听;(3)家长读一部分,孩子读一部分,家长和孩子合作阅读。
师: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就是这么快乐。
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亲子阅读接力”活动,每一个同学每天都要坚持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填写《亲子阅读卡》,让我们的亲子阅读活动坚持得更长久,让我们小朋友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亲子阅读卡三、借助插图,体验阅读成就1.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阅读的方式和基本途径。
2.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重难点]体会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期待,乐于和大家分享课外阅读成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快乐读书吧”,放置桌子、椅子和各类图书等;20张“故事大王”奖励卡。
2.学生: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和大人一起读》,或者近期在读的一本课外书。
一、联系学习生活,激发阅读兴趣1.呈现班内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各种照片,如学生在教室阅读的照片,在家阅读的照片,在图书馆、书店阅读的照片,等等。
2.启发:在照片里,你找到自己了吗?你在读什么有趣的书,可以和大家分享吗?(指名说)3.揭示课题: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书中有许多故事,书中有许多知识,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让我们一起“快乐读书吧”!二、联系家庭生活,交流读书方式1.启发谈话:除了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读书外,平时你还会和谁一起读书?预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邻居阿姨等。
2.出示课文情境图一,引导学生看图和读文。
(1)提问:我们一起来看这张图,红红在哪里读书?和谁在一起读书?预设1:红红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预设2:红红和爸爸妈妈读得很高兴。
(2)出示亲子阅读卡,提问:你在家经常和谁一起读书?一周大概能读几次?读过什么书?亲子阅读卡1.你经常和谁一起读书?A.爸爸B.妈妈C.爷爷D.奶奶E.其他2.你一周大概能读几次?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F.每天3.我读过的书有__________。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教案及反思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读书真快乐》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阅读的兴趣。
课文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向学生展示了阅读的多种场景和方式,同时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日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多种方式。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 让学生能够简单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
-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阅读态度。
- 引导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兴趣。
- 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多种方式。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乐于分享阅读体会。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小学,对阅读的认识还较为模糊。
他们天性好奇,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与学生简单交流,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读书,喜欢读什么书。
-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阅读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氛围。
2、认识阅读的意义- 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阅读的好处,如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想象力等。
-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读书还有什么好处呢?”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3、学习阅读方法- 教师示范正确的阅读姿势,如坐直、保持一定距离等。
-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翻阅图书,如何找到页码等。
- 教师介绍几种基本的阅读方法,如默读、朗读、指读等,并让学生尝试实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一 快乐读书吧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一快乐读书吧|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生字“读、书、快、乐”。
2.了解快乐读书的意义,懂得做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
3.使用快乐读书这个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快、乐、读、书”并掌握其基本笔画、读音和意义。
2.了解快乐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难点1.使用快乐读书这个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让学生体会到读书之乐,懂得读书的好处。
教学内容1. 生字认读与书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在黑板上书写,引导学生认识“快、乐、读、书”这四个生字。
教师可以逐一介绍每个字的基本笔画、读音和意义,让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这些生字。
2. 课文内容呈现和理解教师可以播放录音或者展示课文幻灯片,让学生听课文,模仿朗读。
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了解快乐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
3. 口语表达与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自己编排朗读节目,并在班级中进行朗读比赛。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感,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快乐读书这篇课文。
4. 组织识字活动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游戏,玩一些和“快乐读书”有关的字游戏,例如拼字、猜字谜等互动游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巩固记忆、提高识字能力,并且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
教学方法1.指导性讲授法2.问答式教学法3.演讲表演法4.互动式教学法5.课外识字游戏法教学评价学生能认识生字“快、乐、读、书”,掌握其基本笔画、读音和意义。
学生能模仿朗读本篇课文,了解快乐读书的意义和作用。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快乐读书的理解和体会,朗读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学生参与识字游戏的积极性高,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巩固教材知识。
教学延伸教师在教育孩子之余,也需要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能,努力搭建为孩子提供优秀教育的基础。
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通过课内和课外的多方面活动,帮助学生得到自己需要的锻炼,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构建一个优秀的教育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读书吧
【教具准备】
每人读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借助名言,激发情感
1.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最近
读了什么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
讲一讲。
2.小结过渡: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
出,读书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正如高尔基
所说的“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巨大的享乐”。
所以,我
们要多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
神奇的世界。
让课外阅读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板
书课文题目)
二、“我”这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读
1.(课件出示2)出示情境图一,读懂图画和
文字的内容。
(1)引导学生说说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哪些地方
看出读故事书很有意思。
2.请经常和家人一起阅读的小朋友说说自己课
外阅读情况。
(1)爸爸妈妈每天都陪你读书吗?
(2)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一起读书?
(3)爸爸妈妈陪你读书,你的心情怎么样?
(4)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了哪些书?从书中,Array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哪些有趣的事?
三、借助插图,体验阅读成就
1.(课件出示3)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什么?
2.教师领读“我读了很多书,会讲很多故事,
同学们叫我‘故事大王’”。
3.小组合作交流:在小组里讲一讲自己喜欢的
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这个故事的
感受是什么。
如果有同学也看过这个故事,可以进
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全班交流,推选“故事大王”。
四、交流书从哪里来
1.(课件出示4)出示情境图三,讨论图中的
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2.引导学生讨论,书还可以从哪里来。
3.鼓励孩子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书店、图书
馆等地方读书、买书、借书。
五、交流学习拼音的作用
1.交流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过什么烦恼。
2.(课件出示5)出示情境图四,看图,说说
学习小伙伴们的好办法是什么。
示范读“学了拼音,
我就可以读更多的书了”。
3.学生自由说说,马上要学拼音了,自己将准
备怎么做。
六、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1.怎样让班级里也有一个“快乐读书吧”呢?
读书吧里的书从哪里来?
2.怎样运用“快乐读书吧”里的书来阅读呢?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看上去内容不多,但是正在操作起来,内容却非常丰富。
教师可以把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做为重点,让他们讲故事,讲自己在书中知道的知识,让爱读书的孩子建立起读书的自豪感,让不爱读书的孩子产生读书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让家长参加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亲子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
本课教学,还设计了建立图书角的环节,让学生的书在同学间传看,资源共享,把教室建设成图书室,真是不错的想法。
不足之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
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
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部分有四幅图。
第一幅是孩子在和爸爸一起看书。
第二幅图是一个小朋友在把自己看书知道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三幅图是小朋友在书店里读图画书;第四幅图是小朋友们在读有图有字书。
这四幅图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与看书有关的事。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宋]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本课看上去内容不多,但是正在操作起来,内容却非常丰富。
教师可以把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做为重点,让他们讲故事,讲自己在书中知道的知识,让爱读书的孩子建立起读书的自豪感,让不爱读书的孩子产生读书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让家长参加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亲子阅读,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
本课教学,还设计了建立图书角的环节,让学生的书在同学间传看,资源共享,把教室建设成图书室,真是不错的想法。
不足之处: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
特别是对于一、两个比较好动或特别内向的学生,还需多费苦心。
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识字1天地人
1.专有名词
盘古开天:据民间神话传说,古时盘
古生在黑暗团中,他不能忍受黑暗,用神
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高远,大地辽阔。
他为不使天地会重新合并,继续施展法
术。
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
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
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
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
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
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
崇拜的英雄。
2.背景资料
“人”字的由来
很久以前,人类的两个部落因争夺地盘引发大战,大战异常惨烈,从石矛木箭到肉搏撕咬,血染山林,尸堆原野,日仄星暗。
大战持续了数日,最后只剩下两个孩子还活着,这两个孩子分别从他们部落的尸堆里爬了出来,相视的瞬间,都抓了一把长矛,挣扎着站起来,怒目圆睁。
两个孩子像他们的部落一样,也是两军对阵,一步一步地逼近。
这最后两个人的你死我活就是两个部落的胜败存亡,他们当然要全力一搏。
就在这两个孩子尖叫着打成一团时,四周有了猛兽的嘶喘声。
两个孩子停止了搏斗,瞠目四顾,各种猛兽或独行或结群从四面围攻过来。
这些猛兽都是被人类一步一步赶出这片领地的,本是知道人类的智慧与强大而不敢直面抗衡的弱者,现在,它们看到了人类的自残与毁灭,也看到了反败为胜的希望,便一个个弓背刨蹄,龇牙沉吟,踩着人类的尸体,逼近这两个不堪一击的小孩子。
两个孩子再次对视时,已没有了燃烧的仇恨,而是一种人类的灵性。
于是,两个孩子洒泪的同时点了一下头,马上从相对死战的阵势换成了背靠背结体对外的阵势,矛头都指向越逼越近的猛兽。
最前面的猛兽驻足愣住了,后面的也全都愣住了,人类的深不可测让它们吃尽了苦头,死拼的两人可以一下子变成依偎互撑的两个人,这足以让它们不可思议。
就在这时,又有人声大作席卷而来,猛兽们各自掉头四散逃奔。
这是又一个人类部落,他们的来意本是坐收“黄雀”之利,但看见这两个孩子时,都换了另一副神色,放下武器,慢慢地走进。
最后,部落首领上前亲吻了这两个孩子,全体族人跟着一起发出一种人类痛醒大悟的悲壮和声。
后来这个部落首领改写了部落“甲骨记事”中的一个字:人。
“人”字起初是单人手持弓或矛的象形字,从此改成了两个人靠背互撑的结体摸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