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电力系统的电压与无功功率

沿线路各点电压的变化
我国规定的电压偏移范围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 ±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 ±7%
低压照明负荷:
+5%~-10%
农村电网
正常运行情况:
+7.5%~-10%
事故运行情况:
+10%~-15%
电压调整的基点-无功功率
①电压损耗近似等于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U; ②△U可以分解成电阻电压损耗分量PR/U和电抗 电压损耗分量QX/U ③减小无功功率的输送可降低电压损耗。
输电线路的无功损耗
输电线路的π型等值电路
2 P +2Q Q L = 2 X =
U1
P2 +Q 2 2X U2
QB =
B 2
2 (U1 +U 2 )
线路的无功总损耗为
2 P +2Q
U2 1 +U2
Q L+Q B = 2 X
B
U1
2
一般情况下,220kV系统,线路长度100km以内,呈 感性,消耗无功功率;300km左右,呈电阻性,不 消耗无功功率;大于300km时,呈容性,提供无功 功率。
在额定电压附近,电动 机的无功功率随电压的 升降而增减。
当电压明显低于额定值 时,无功功率主要由漏 抗中的无功损耗决定, 随电压下降反而具有上 升的性质。
图5-24 异步电动机的无功功率与端电压的关系
㈡发电机的无功功率―电压静态特性
定义: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与电压变 化关系的曲线。 对于一个简单电力系统,原理图与等值 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三、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
(一)无功负荷和无功损耗功率 (二)无功电源 (三)无功功率的平衡方程
电力系统有功与无功控制策略

电力系统有功与无功控制策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能源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电力系统中,有功与无功控制策略是两个关键的方面,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有功与无功的概念、控制策略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功与无功是电力系统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有功是指电力系统中能够产生有用功率的部分,例如通过发电机产生的机械功率,通过电阻产生的热能等。
而无功则是指不能产生有用功率的部分,例如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等元件输入和吸收的无功功率。
有功和无功是电力系统中能量传输的基础,它们的合理控制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减少能量损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功与无功的控制策略必不可少。
在有功控制方面,常见的策略包括频率和电压控制。
频率控制是指通过调整电力系统的发电机转速和负荷平衡,使得电力系统的频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通常为50Hz或60Hz。
电压控制则是指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变压比和负荷电流,使得电力系统的电压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上。
与有功控制相比,无功控制更为复杂。
无功控制主要包括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节两个方面。
无功功率平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维持无功功率的供需平衡,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常见的控制策略包括静态无功补偿器(STATCOM)和串联容抗器(SVC)等设备的应用,通过调节其电抗值来实现无功功率的平衡。
电压调节则是指调整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等设备的电压,以保持电力系统电压的合理范围。
纵观整个电力系统,无功控制是实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
在实际应用中,有功与无功的控制策略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性。
首先,通过合理的有功和无功控制策略,电力系统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量损耗,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有功和无功控制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发生电力系统崩溃和事故。
此外,无功控制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保证用户得到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第四章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和无功功率控制技术

2020/4/8
电力系统自动化
21
解:最大负荷归到高压侧
U' 2max
89.37(KV)
最小负荷归到高压侧
U' 2min
105.61(KV)
P.111
① 选择变比 最小负荷
Ut
U' 2min
U2min
U2N
105.6111 110.69(KV) 10.5
规格化
取110+0%抽头
K
110 10
)
补偿前后相同 U1,可得
XC
U2c Q
U2c
U2
PR QX U2c
PR QX U2
有多种(串并联组成)
补偿度
Kc
xC xL
一般1-4
2020/4/8
m
n
电力系统自动化
有例题 P.113
24
“串补”与“并补” “四”与“三”都可以提高 U2,减小有功损耗
“串补”: 直接减小U 提高U2
过激运行:向系统提供感性无功功率 欠激运行:从系统吸收感性无功功率
大小 改变励磁 →平滑改变无功 方向
实现调压
输出无功功率随端压的下降而增加
同步电动机:过激运行时向系统提供感性无功
2020/4/8
电力系统自动化
9
⑶ 并联电容器 (吸收容性无功,即发出感性无功)
Qc
U2
Xc
U 2C
➢集中使用,分散使用; ➢分相补偿; ➢随时投入(切除);
2020/4/8
电力系统自动化
7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电源
⑴ 同步发电机 (唯一的有功电源,也是基本的无功电源)
发电机的P-Q曲线:输出P与Q的关系 P(MW)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作者:张劲松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1期摘要:由电力系统的供电的典型负荷节点由许多装置所组成。
这种组成随日期、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不同。
通常负荷节点的负荷特性是吸收无功功率的,复合负荷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电压幅值的函数。
具有低的滞后功率因数的负荷使传输网络有大的电压降落,因而供电也不经济,对于工业用户,无功功率通常和有功功率一样要计费,这就鼓励企业通过使用并联电容器来提高负荷功率因数。
关键词: 无功功率的传输;高压母线电压;电力系统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引言: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
而近年来我国的快速建设和对节能环保的更高要求,需要电力系统更加注重电能质量和经济性。
由于我国的电力生产主要依靠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类不可再生资源,电能的节约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碳排放的降低。
因此电力系统要从各个环节着手,减少无功功率损失,提高经济性,其中,电压控制和无功补偿是重要手段。
为了调节无功功率,同时提高电压稳定性,电力系统在发电厂、变电站、用户侧均布置了无功补偿设备。
1.无功功率的传输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都是由发电机发出的,经过升压、传输、降压输送给用户使用;而系统的无功功率既可以由发电机发出,也可以通过补偿设备发出。
系统中的感性元件,如异步电动机、输电线路、变压器等都需要消耗无功功率,因此网络中必然存在无功功率的输出。
展示了一个简单系统中功率的传输,中间的阻抗元件既可以理解为线路,又可以理解为变压器。
由于线路(变压器)阻抗的存在,且线路(变压器)两侧系统都难以独自达到功率的平衡,因此在线路传输有功功率的同时,必然存在无功功率的传输与消耗。
考虑Z中的电阻分量,可以得到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在传输中的损耗:P=PPN=AQocosotAQ Qu-Q~AQosinct式中,aQ。
为不考虑Z中阻抗分量时的无功消耗;n为线路(变压器)的阻抗角。
浅析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

浅析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摘要: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增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进行浅析,介绍了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并对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的应用实例进行了讨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明确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的重要性,并为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电压控制,控制方法,应用实例正文: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的重要问题。
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作用是补偿电路中由于电感、电容等元件而产生的滞后功率,使系统达到功率因数的要求,并对输电线路的损耗、电动机的启动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压控制是电力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其作用是保持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电压的波动,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压控制方法有调压变压器、调节变压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
在电力系统中,通常采用自动电压调节器进行电压控制,利用其自动调节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压来实现电压的稳定控制。
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常用的控制方法有:无功补偿、调节变压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
其中,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无功补偿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增加感性或容性无功补偿电流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调节。
而调节变压器是通过改变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来实现电压调节的。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及电压控制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电力系统的配电网中,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性,通常使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自动电压调节器进行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
在输电网中,为了降低输电线路的损耗和保证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电压稳定,通常采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和调压变压器进行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调节控制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调节控制作者:谢鑫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1期摘要:电压质量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电压一无功功率的调节方式,说明使电压符合系统运行要求和无功功率平衡的方法。
同时运行中还要采取措施抑制电压波动并加强电压管理来提高电压质量。
关键词:电压一无功控制;电压波动;电压管理电力系统中的所有设备,都是在一定的电压和频率下工作的。
如果电压偏移过大,不仅会影响工农业生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造成设备损坏,而且还可能引起系统性的“电压崩溃”,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系统电压降低时,对发电机来说,其定子电流将因其功率角的增大而增大;为使发电机不致过热,不得不减少发电机所发功率。
相似地,系统电压降低后,也不得不减少变压器的负荷。
系统电压过高将使所有电气设备绝缘受损,寿命也缩短。
如果系统中无功功率短缺,电压水平低下,某些枢纽变电站母线电压在微小扰动下顷刻之间的大幅度下降,导致“电压崩溃”、系统瓦解的灾难性事故。
一、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控在各种电压控制措施中,首先考虑发电机调压,但这是发电厂主要的调压手段;而对变配电站来说主要的调压手段是调节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和无功补偿容量的投、退。
如果系统的无功功率较充裕,采用各种类型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显得灵活而有效。
但对无功功率电源不足的系统,首先应增加无功功率电源,以采用并联电容器、调相机或静止补偿器为宜。
有载调压变压器可改变变压器变比,起到调压和降低损耗的目的;但调压本身并不产生无功功率,而系统消耗的无功功率却与电压水平有关,所以在系统无功功率不足的情况下,不能用调压的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电压水平,必须利用补偿电容器进行调压。
因此,为保证电压的质量,使电力系统能安全可靠运行,必须把调压和无功补偿相结合,进行合理调控,才能起到既改善电压水平,又降低网损的效果。
二、电压一无功的调节方式(一)电压一无功的调控对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其控制对象主要是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控制目的是保证主变压器二次电压在允许范围内,且尽可能提高进线的功率因数,所以一般选择电压和进线处功率因数为状态变量。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

若大于,则任何分接头都无法满足要求,需其他调压措施配合
双绕组升压变压器一般按高压侧的电压要求选择分接头
Ut1max
U1max U1max U 2max
Ut2
Ut1
U 2 U2
Ut2
U1 U1 Ut2 U2
Ut1min
U1min U1min Ut 2 U 2min
Ut1
Ut1max
发电机的端电压与发电机的无功功率输出密切相关,增加端电 压的同时也增加无功输出,反之,降低端电压也就减小无功输 出,因此发电机端电压的调节受发电机无功功率极限的限制。 发电机有功出力较小时,无功调节范围会大些,调压能力会强 些。发电机端电压的允许调节范围为0.95~1.05UN,如果端电压 低于0.95UN,输出的最大视在功率要相应减小(小于SN)
仅当系统无功功率电源容量充足时,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才有
效。当系统无功不足、电压水平偏低时,应先装设无功功率补偿
设备,使系统无功功率容量有一定的裕度。
例5.1,p191
5.2.5 应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调节电压
常用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并联无功补偿装置
减小线路和变压器输送的无功,从而减小电压损耗、提高电网电
对故障后的非正常运行方式,一般允许电压偏移较正常时大5%
5.2.3 应用发电机调节电压
应用发电机调压不需要另外增加投资。根据励磁电源的不同,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可分为直流机励磁系统、自励半导体励磁 系统、它励半导体励磁系统 3大类。现代发电机励磁系统都有 自动调节功能,即自动励磁调节器(AER)或自动电压调节器 (AVR),通过改变励磁调节器的电压整定值,自动控制励磁 电流,即发电机空载电势,实现发电机端电压的闭环控制。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前言在今天的社会中,电力系统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从而保障了人们生活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会针对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进行介绍和分析。
无功功率定义无功功率是指在交流电中由于电容、电感电流的相位与电压不同而引起的电流,它不能转化为机械功或电能的功率。
虽然无功功率不能直接输出,但是在电力系统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无功功率的作用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第一,无功功率能够平衡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
当有功功率的需求增加时,无功功率就会自动地增加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态;而当有功功率的需求减少时,无功功率也会自动地减少。
第二,无功功率还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应该在0.8至1之间,但有些设备如电容器和电感器等会使功率因数发生变化。
而通过对无功功率的调整,我们就可以将功率因数调整到正常范围内,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无功功率的调整方法一般来说,无功功率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静态无功发生器。
静态无功发生器是通过静态电子管将直流电分解成交流电来产生无功功率的。
它具有无机械运动、静音、响应快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根据负载状况自动调整无功功率,从而保持电网的稳定性。
这种设备具有响应时间快、可控性强等优点,在大型电力系统中尤为重要。
•磁流控制器。
磁流控制器是利用变压器的饱和磁路特性,通过控制原边电流和二次电流的相位差,调节负载电流,从而达到调整无功功率的目的。
电压调整定义电压调整是指对电力系统电压的控制和调节。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稳定性对于保证电网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电压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负荷侧电压Ub表示,线路的电压降落(折 算到高压侧) :
S P jQ Ub * I* Ub * (IY jIW )
U I *Z
(IY jI W ) * (R jX )
P jQ * (R jX ) Ub
PR QX j PX QR
Ub
Ub
Ub jUb
其中,Ub
PR QX Ub
/
K2
• 从上述分析可得,影响负荷端电压的因素有: ➢ 发电机端电压UG 或 Eq ➢ 变压器变比K1,K2 ➢ 负荷节点的有功、无功负荷P+jQ
➢ 电力系统网络中的参数R+jX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就可以针对 上述因素进行。其中,根据前面推导过程得出的结论,无 功功率的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异步电动机的转矩 Md U 2 电炉的功率 P U 2
照明设备发光和亮度大幅度下降。 电压过高时:
电气设备绝缘受损、铁心饱和、铁损增加、 温度升高、寿命缩短。
电压闪变对用户产生不良影响。
1、电压控制的必要性
(2)电压偏移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电厂,特别是火电厂,很多辅机由电动机
驱动,电压降低会使它们的出力下降,从而影 响发电厂出力,严重时可能造成“电压崩溃”。
异步电动机负荷在电力系统无功负荷中占很大的比重, 故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步电 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QL
Qm
Q
U2 Xm
I 2 X
Qm— 异步电动机激磁功率,与异步电动机的电压平方成 正比。
Qσ—异步电动机漏抗Xσ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平方成 正比。
曲线1、2的交点确定了 节 点 的 电 压 值 UA , 电 力 系统在此电压水平下达 到无功功率平衡。
励磁控制系统构成框图见:
3、励磁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
(1)调压和稳压
根据运行需要,调节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并且维 持发电机机端电压在给定水平上;
(2)合理分配无功功率
对同一并列点上的各同步发电机,按标幺值相等的 原则动态分配总无功功率增量。
(3)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增加同步发电机阻尼,以提高并列运行同步发电机 的动态稳定性及输电线路的有功功率传输能力;在 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迅速增加励磁电流,提 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
B、自并励励磁系统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由发电机自身通过机端变压器供
给,其特点是整个励磁系统没有转动部件,故也称静止励 磁系统。
•取消了励磁机,简化 了设备及其接线,因 而提高了可靠性,同 时也提高了相应速度
• 电压控制:电压就是控制目标,即通过 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电力系 统电压满足用户、设备和系统运行的要 求。
• 无功功率控制:指的是控制手段,即通 过控制无功功率的分布,实现某种控制 目标。一般是“电压水平合格”,“提 高电网稳定性”,“提高运行经济性”。
• 为什么要将“电压与无功功率”结合起 来说明?
农村电网(正常)
+7.5% -10%
(事故)
+10% -15%
A、同步发电机的无功-电压关系
同步发电机是系统中主要的无功电源设备,故电力 系统无功电源与电压的静态特性可由同步发电机的无功 电压特性获得:
同步发电机输出的无功功率和机端电压关系:
QG
UG Xd
(Eq
cos
UG )
B、负荷的无功电压关系
➢三级电压控制(TVC,全局控制):基于实时测量, 在一个电力公司、联营公司或地区范围内用于经济和 /或安全性优化的协调动作。典型响应时间大约为10 分钟或更长。
我国电力系统电压合格指标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5% -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7% -7%
低压照明负荷:
+5% -10%
电流的有功功率分 量在感抗上产生的 电压PX/ Ub和无功 分量在电阻上产生 的电压-QR/ Ub, 均与受端电压Ub垂 直,两者之和等于 横分量,由于两者 方向相反,相互抵 消后再与Ub垂直相 加,故对电压Ub的 影响较小;
近似计算及结论 :
由上可知,电压损耗主要由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决定,
受横分量影响较小,故工程上近似计算时常常略去横分量
2、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1)维持电力系统电压在给定水平;
n
m
l
QGi QLj Qk
i 1
j 1
k 1
无功功率可以在不同的电压水平下平衡!
(2)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改变潮流可以改变网损。
(3)维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电网电压水平的高低对稳定性有影响。
二、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概述
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电压控制仅是其具
备的功能。
• 利用高压线路充电功率:高压输电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也
是系统中非常可观的无功电源。
• 需求侧管理(DSM):这是电网通过经济手段调动用户积
极参与电网运行的一种手段。目前,在调压方面,主要针对系统 中的主要无功负荷源“异步电动机”进行,通过直接在“异步电 动机”端装设电容器,减小无功负荷提高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调 压的目的。
1、同步发电机机端电压
发电机定子电压方程为: 一般δ很小,cos δ 1,上式可简化为:
Eq cos UG Iq X d
Eq UG Iq X d
其中:Eq与励磁电流成正比,Iq为定子电流的无功分量。 因此,发电机机端电压主要受励磁电流和无功电流的影响。
2、励磁系统和励磁控制系统
(1)励磁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
方式。 根据励磁电源来源的不同, 有多种励磁方式,
目前最常见的有: 三机励磁系统(含无刷励磁系统)。 自并励励磁系统等。
不同励磁方式励磁功率单元的组成也不同。
A、三机励磁系统和无刷励磁系统 原理接线图如下图:
典型三机励磁系统原理图 (它励静止半导体励磁系统)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由交 流主励磁机经二极管不 可控整流桥供给;
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U b
PX QR Ub
为电压降落的横分量。
相量图为:
而电流的无功功率分量在感抗上 产生的电压QX/Ub和有功分量在电 阻上产生的电压PR/Ub,均与受端 电 压 Ub 同 向 , 两 者 之 和 等 于 纵 分 量 , 由 于 两 者 均 与 Ub 同 向 , 所 以 能够最大程度地影响Ub。
• 无刷励磁系统的特点 也与三机励磁系统相 似,只是发电机的励 磁电压和励磁电流测 量因旋转而变得比较 困难。
无刷励磁系统原理图 (旋转硅整流器励磁系统)
• 目前无刷励磁技术已 经成熟,已在大型机 组中应用。
三机励磁系统的特点:励磁电源可靠,不受电力系统短路的 影响;由于主励磁机励磁绕组的存在,励磁响应速度较慢;
确保稳定性: 深入分析负荷特点,通过运行计划优先利用动态响应慢的 控制手段,将快速控制手段留作备用。
兼顾经济性 合理安排电网中的无功电源和补偿装置的配置及运行计划, 降低整个系统运行时的线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3、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主要方法概述
(2)控制手段简介:
针对各种影响节点电压的因素,电压控制 方法无非以下几种:
电压水平影响电网损耗:传输相同的有功功率,电
压下降->电流升高->线损增加;因此,无功功率控 制是实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推进,供电企业角色的转变,
不仅要连续供电,而且要供好电,用户对供电质量的 要求越来越高,电能质量也将逐步成为供、用电双方 合同内容的一部分,而电压是电能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之一。
无功负荷功率增加,使 曲线1转移至1’,曲线交 点变为 A’,电压下降; 若提高UG,则使曲线2转 移 至 2’ , 达 到 新 平 衡 点 为C。与A相比,新平衡 点电压相同,但是发电 机无功出力增加,机端 电压升高。
C 影响电力系统电压的主要因素
以一个单机—负荷的简单系统为例,推导负 荷侧电压公式:
“电压——无功”的强相关性。
• 电压无功控制已成为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一个 重要的方面,在国内外发展都很迅速:
➢一级电压控制(PVC,就地控制):基于就地测量, 对电力系统个别的或有限数量的设备进行自动操作。 典型响应时间从几毫秒到大约一分钟。
➢二级电压控制(SVC,区域控制):基于在电力系 统规定的范围内的控制设备的协调动作,目的在于维 持系统的安全性。典型的响应时间是一分钟到几分钟 之间。
二、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概述
D、电力系统电压控制的主要方法概述
注意:这里所指的电压控制,主要指控制负荷点的电压。
(1)控制原则:
无功功率分层、就地、就近平衡; 由于在超高压电网中,X>>R,因此I2X>>I2R,即电网中 的无功损耗要远远大于有功损耗,而无功负荷和无功损耗 又是造成电压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无功功率是无法远 距离传输和跨越变压器补偿的,这就决定了无功功率必须 遵循分层、就地、就近平衡的原则。
第四章 电力系统电压和 无功功率的自动控制
一、电力系统电压和频率控制的必要性 二、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概述 三、机端电压控制手段-励磁控制系统 四、输、配电网电压控制手段分析 五、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VC) 六、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 七、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的综合控制
1、电压控制的必要性
(1)电压偏移对电力用户的影响 电压过低时:
➢ 并联电抗器:也称高抗,包括固定式电抗器和分组投切电 抗器。
➢ SVC和ASVG: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型并联无功补偿装置。
• 改变线路参数:在线路上串接电容器或其他补偿装置:
➢ 串联电容:包括固定式电容器和分组投切电容器。 ➢ 可控串补(TCSC):利用电力电子技术的新型串联补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