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讲座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培训

监管内容: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培训目的: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培训方式: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际操作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措施等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物分类和处理
废弃物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毒性、腐蚀性等分类
处理方法:焚烧、填埋、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处理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处理流程: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
法律法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处理合规
安全防护: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职业伤害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和危险程度进行分类
企业责任: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法律责任:违反安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政府责任:政府必须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使用的监管,确保企业遵守安全规定
员工责任: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知识和技能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安全责任: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对事故进行总结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疏散和撤离。
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现场。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领导,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救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系列讲座第二讲危险化工工艺的主要安全技术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系列讲座第二讲危险化工工艺的主要安全技术周学良【摘要】介绍了国家重点监管的18个危险化工工艺及其工艺过程的危险性,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和推荐的安全措施。
【期刊名称】《杭州化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4-6,12)【关键词】危险化工工艺;危险性;工艺参数;安全措施【作者】周学良【作者单位】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3【正文语种】中文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6月12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文公布的首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15个(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除外),2013年1月15日国家安监总局又以安监总管三〔2013〕3号文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3个,至今,属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计18个。
这些工艺目前在许多化工企业中都有着大量的使用。
为使这些企业,尤其是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和中小型化工企业的安全状况有所改善和提升,特将这些工艺的过程危险性、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和推荐的安全措施方式等内容在上述文件基础上加以整理归纳如下:1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它系含光气制备及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过程。
1.1 工艺过程的主要危险性(1)光气为剧毒品,在生产、使用、储运过程中如有泄漏易造成人员中毒,甚至致命,以及环境污染等严重事故。
(2)反应介质有燃爆危险性。
(3)副产物氯化氢有一定毒害性(作业场所氯化氢及盐酸浓度不得超过7.5 mg/m3),遇水后有腐蚀性。
1.2 重点监控的主要工艺参数(1)控制一氧化碳含水量不宜大于50 mg/m3,氯气含水量不宜大于 50 mg/m3。
(2)严格监控反应釜的温度、压力和反应物配料比。
(3)在制备光气化产品时尤其要严控光气进料速度。
(4)管控好冷却介质温度、压力、流量等。
1.3 推荐的主要安全措施(1)当出现光气、氯气等剧毒气体泄漏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停止进料、系统停车、冷却、安全泄放等自控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知识及20个典型案例培训讲座

《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397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 《码头装卸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 《危险化学品名录》
依据
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更多免费资料请扫码关注安全小课桌
*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单质)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 。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
*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ing of Chemical) 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进行分类定级的标准方法,旨在对世界各国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进行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是指导各国控制化学品危害和保护人类与环境的规范性文件。
国内分类
国外分类 国内分类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择重归类原则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危化品专业知识安全培训

危化品专业知识安全培训
危化品是指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
等性质,一旦泄漏或不当操作,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极为重要,需要相关人员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了解危化品的分类和标识是基础中的基础。
根据《危险化
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分为剧毒品、毒性品、易燃品、易爆品、氧化品、腐蚀品、放射性物质等七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识和安
全注意事项。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才能有效识别和处理危化品。
其次,掌握危化品的存储和运输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危化品在存
储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晒、防火,严禁与水和氧气接触。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装卸,避免碰撞和挤压,防止泄漏事
故发生。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危化品安全使用。
最后,加强应急处理能力也是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旦
发生泄漏或事故,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如迅速撤离人员、止血消毒、封堵泄漏源等,避免事态扩大。
因此,每一位从业人
员都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危化品专业知识安全培训对于保障生产环境和人员安
全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
对危化品事故,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各单位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企业安全管理)危化品安全管理培训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重大危险源分级指标)
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危化品重大危险源20732个,其中 一级重大危险源3458个,二级重大危险源1664个,三级重大危险源7722个,四级重大危险源7888个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0号令,79号令修正,2015)
642
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 化的]
碳酸酐
2568 乙醇[无水]
无水酒精
light diesel oil
carbondioxide,compressed or liquid;carbonic anhydride alcohol anhydrous; ethanol;ethyl alcohol
124-38-9 64-17-5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
危险货物: 又称危险物品、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
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 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简单分解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殉爆:是指置于某处的炸药爆炸时, 通过某种惰性介质(例如空气)中产生 的冲击波引爆另一处炸药爆炸的现象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安全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闪点:在规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加热 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 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aluminium powder
最新危险化学品安全含动画培训动画课件ppt

设备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 护和保养,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应急处理措施:制 定应急处理措施, 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设备设施维护与检查制度
设备设施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和记录 设备设施的故障排除和维修 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
员工安全培训与操作规范
培训内容: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 的安全知识、操作规程、应急处理 等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通过问 卷了解学员对培训 内容的掌握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试成绩:对学员 进行考试,评估其 对培训内容的掌握 程度
实际操作评估:对学 员进行实际操作评估 ,评估其在实际工作 中对培训内容的运用 能力
反馈意见收集:收 集学员对培训的反 馈意见,了解培训 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储存设施要求
储存容器:符合国家标准,无泄漏、无变形 储存设施: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 标识与标牌:明确标识化学品名称、危害特性、应急处理方法 监控与报警系统:实时监测储存设施内部及周边环境参数,及时报警
运输过程风险控制
运输前准备: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运输要求 运输过程监管:采用专业的运输车辆和驾驶员,确保运输过程安全 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人员,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事故处理: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案例分析、 实践操作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培训对象:生产岗位员工、管理人 员等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实际操 作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 保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应急预案的制定:明确应急救援目标、流程和资源需求 应急演练的开展:模拟事故场景,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演练效果的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定期更新与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演练结果,定期更新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有效性
危险化学品知识讲座

500ml 500ml×2
7705-08-0 1314-22-3
67-64-1
8032-32-4 7722-64-7 7758-1-2 7758-5-6 1333-82-0
56-23-5
108-88-3 108-95-2
生产批号
危险特性
受撞击或急速加热可发生爆炸。 遇酸分解,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
辨识与防范
辨识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
➢ 根据货物分类正确粘贴和使用 ➢ 张贴在明显位置
标签直观显示了化学品的主要成分和含有的有害组分、含量或浓度、 生产日期及生产班次等信息,反映了化学品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 应粘贴、挂拴、喷印在化学品包装或容器的明显位置,警示接触到此化 学品的人员。危险性完全消除之后,方可撕下标签,无标签药品不能擅 自乱扔、乱倒。
/ 25g 250g×3 250g
7439-97-6 7783-35-9
有毒 剧毒、环境危害
危险特性
甲醇,易燃、高度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专用库 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 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 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 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000~2400 2
4~6 2
隔离贮存
0.5 200~300 0.3~0.5
1~2 0.3~0.5
隔开贮存
0.7 200~300 0.3~0.5
1~2 0.3~0.5
与禁忌品距离,m
10
不得同库贮存 不得同库贮存
危化品安全讲座标题

危化品安全讲座标题(实用版)目录一、危化品的定义与分类二、危化品的危害性三、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四、危化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五、总结正文一、危化品的定义与分类危化品,全称为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化品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九大类,包括爆炸品、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毒品、腐蚀品和放射性物品等。
二、危化品的危害性危化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等方面。
毒性是指危化品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如铅、汞等重金属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损害;腐蚀性是指危化品对物体的腐蚀作用,如硫酸、硝酸等强酸对金属、布料等物体的腐蚀;燃烧性是指危化品在接触火源时易发生燃烧,如汽油、酒精等易燃液体;爆炸性是指危化品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爆炸,如炸药、气体等。
三、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为了确保危化品的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经营、进口和出口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企业在危化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危化品的安全。
在危化品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例如,储存危化品应选择专门的仓库,并根据危化品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用危化品时要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在危化品泄漏、火灾等事故发生时,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四、危化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在危化品事故发生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针对不同类型的危化品事故,应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如对于火灾事故,要根据危化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对于泄漏事故,要及时堵漏,并对泄漏的危化品进行妥善处理;对于爆炸事故,要迅速撤离人员,避免二次伤害。
五、总结危化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版
1
近些年我国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化学 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大大增加,其中80%以上 具有危险性。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 用、运输、储存及废弃环节,由于危险化学 品的多种危险性,其安全、健康、环保问题 日益突出,各类恶性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 恶劣的社会影响及至国际影响。为此,必须 了解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有效控制各 环节中危险化学品可能导致的后果。
隔开储存:在同一建筑物或同一区域内,用隔板或墙将禁 忌物料分开的储存方式。
分离储存:在同一建筑物或远离所有的外部区域内的储存 方式。
精选版
8
2.2 储存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其火灾危险性
依据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可将储存的危险 化学品分为易燃易爆性商品、毒害性商品和 腐蚀性商品及对环境污染的化学品。
精选版
9
一、前言
化学品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物品, 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化学品已超过千万种, 常用的也在700万种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一具 有各种程度的危险性,属于危险化学品。同 时每年约有千余种新的化学品问世。因此, 化学品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生产和 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精选版
3
我国政府对化学品的问题一直处于高度重视 状态。在2002年国务院颁发第344号令《危险 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其中规定:危险化学 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 险化学品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 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 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 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2008年1月24日11时30分左右,某有机化学研究所新大楼一个实验室突然发
生爆炸。这个实验室内有多种有毒的危险物品,爆炸后容器损坏,毒气弥
漫,有毒液体四溢,使救火人员难以接近。只有当佩带氧气面具的消防人
员赶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奋战,才将大火扑灭。这次电冰箱爆炸事故的
原因是工作人员在完成化学实验离开实验到时,把还剩有20亳升石油醚
精选版
4
1. 1 事故致因的轨迹交叉理论
事故致因的轨迹交叉理论认为,在人和物两个方面 共存在一个系统中,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 行为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即二者的轨迹交叉 时,则可能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
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事 故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则是间接原因,但它是直接 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因此可以说,管理缺陷 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
中闪点液体:汽油[闪点-18~<23℃] 、石油 醚 、石油原油 、石脑油 、苯、甲苯、乙苯、二 甲苯、甲醇、无水乙醇、吡啶、哌啶 、噻吩 、 碳原子数在7~10之间的大多数碳氢化合物。
精选版
13
普通家用电冰箱不能存放易燃易爆危险:
近年来,不少地方发生电冰箱起火爆炸事故,其中一条重要原因 就是因为 家用电冰箱内存放了危险品。
精选版
6
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储存是指产品在离开生产领域而尚未进入 消费领域之前,在流通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停 留。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 企业都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问题。
储存是危险化学品流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 一个环节,处理措施不当,就会造成事故及 至发生重特大事故。因此,必须掌握危险化 学品储存过程中的安全基础知识。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 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6)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
炸的物质。
精选版
10
乙类储存火灾危险性包括如下 6种情况: (1)闪点28 ℃ <t≤45 ℃的液体; (2)爆炸极限的下限≥10%的可燃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助燃气体; (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 燃的物品;
属于如下6种情况之一的储存,其储存火灾危险性 为甲类: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 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 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 10%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 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 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精选版
11
丙类火灾危险性是指如下物品储存: 闪点45 ℃ <t≤120 ℃的液体; 可燃固体; 丁类危险性是指难燃烧物品的储存。 戊类火灾危险性是指非燃烧物品的储存。
精选版
12
常见易燃液体闪点分类:
低闪点液体(闪点<-18℃):汽油(闪点<- 18℃) 、碳原子数少于6的碳氢化合物、乙醚等 4个碳原子以下的醚类、呋喃、丙酮、二乙胺、 二硫化碳等;
管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理
员产
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伤损
陷
亡失
精选版
5
1. 2 预防事故的“3E”对策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 因可归纳为4个方面:技术原因、教育原因、 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针对4方面的 原因,可以采取3种防止对策,又称3E对策。 1、工程技术措施(Engineering) 2、安全教育措施(Education) 3、强制性措施(Enforcement)
1985年8月14日下午2时45分,宁波市激素制品厂的一只电冰箱内就是由于 存放乙醚而发生爆炸;
2006年某医科大学动物中心生化室电冰箱突然发生爆炸,冰箱的门被爆炸 冲击波炸出10余米远,砸坏厨柜后又反弹了5米,整个50平方米的实验室 一片狼藉,两台160升的冰箱以及数千元的生化试剂鼠血清被烧毁。这次 事故发生的原因,经查是由于科研工作人员将10瓶装有乙醚的三角烧瓶 放入冰箱,而且瓶口没有加密封塞,造成可燃气体大量挥发,遇冰箱工作 时产生的火花而引起爆炸,幸好末造成人员伤亡。
精选版
7
2.1 储存分类
按照储存的形式,可将化学品的储存分为整装储存和散装 储存两类。
整装储存就是将物品装于小型容器或包装中储存。
散装储存指的是不带外包装的净货储存。
按照储存方式,将危险化学品的留存分为隔离储存、隔开 储存、分离储存三种方式。
隔离储存: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 开一定的距离,非禁忌物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储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