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18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合集下载

2018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2018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2018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一年一度中考马上到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就展现,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强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升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取获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最近几年来中考的趋向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踊跃准备应付策略,现将复习计划制定以下: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联合学生实质,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充足表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经过复习,力求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使每位学生获取长足进步,力求在今年的中考取,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习原则经过对 xx 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剖析,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1、进一步仔细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xx 年中考语文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一定仔细剖析,清楚、正确地掌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

中考试卷的整体布局是基本稳固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仔细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一样其余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增强语文学科知识累积和能力培育,要着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术进行全面地归纳。

3、团结协作,共同提升。

本着相互学习、扬长避短的原则,增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沟通与资料共享,弘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一致进度、一致步骤、一致练习、一致课件。

四、时间安排(一)整个复习过程分为 3 个阶段: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专题复习,重抓基础。

(3月—— 4 月下旬)第二轮查漏补缺阶段(5 上旬月到 6 月上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市模、省模)的形式进行检测。

2018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2018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

---------------------------------------------------------------范文最新推荐------------------------------------------------------ 2018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2018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及复习计划本学期是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一学期,学生即将面临着严峻的中考,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选拔考试,也是学生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选择。

迎接好这次中考就成为本学期教学的一个中心工作。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吸收、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内化,即进行综合、应用、创新和中考思维的升华,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

要有一定的时间作强化训练,通过训练,锁定差距,然后提出弥补弥补差距的可操作性对策措施,千方百计缩小差距。

实行纵向和横向的交叉复习,实现零距离的奋斗目标。

在学生的处理上则分批分层地辅导和督促,让他们实现最佳的成长理想,实现取得好成绩的愿望。

故特作如下计划:一、本册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第一单元是诗词。

要充分体会诗歌充沛的感情、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以及蕴含的哲理。

要重视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口语交际能力和审美意识。

总课时为12课时。

第二单元:是小说。

要求掌握小说的三要素、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描写人物的几种方法和自然环境的铺衬作用。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语言的精炼、准确、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洞察能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课时为14课时。

1 / 9第三单元是议论文。

议论文则要掌握文章的论点、论证的方法、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和对文章中具体内容的理解。

学习时应在朗读中细细体会。

总课时为12课时。

第四单元是戏剧和影视文学。

了解戏剧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更好欣赏戏剧和影视,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进一步培养文学的鉴赏能力。

总课时为14课时第五、六单元是文言文单元。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2018——2019学年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计划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如何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运筹帷幄,使学生“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

我们准备按以下计划复习:一、指导思想以《初中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二、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适当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三篇

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三篇

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计划三篇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复习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再研究龙东地区XX年《中考说明》及题型、考点,历年拟题的导向,切合大佳河中心学校应届初三学生的实情:低起点,高效率,针对性强。

二、复习设想1. 认真学习《中考说明》,了解考试范围,题型,考点,重点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教学中要落实。

注意总结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技巧,使学习目标得以达成。

2. 抓常态课堂,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复习集大家智慧,这样尽量减少无效的劳动。

以耗时间,拼经理来提高质量的做法必须摒弃。

3. 合理使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能,使知识能力内化。

4.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做到仁至义尽,不留遗憾。

与同班级教师协调合作,把育人放在首位,其次是教好书。

三、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秀率都有大的进步。

四、具体安排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

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

复习要点:①课内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

②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

③课内重点现代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④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第二轮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复习要点: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④写作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它们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

在语文总复习中,我认为专题复习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2018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一、学情分析九年级语文是部编新教材,内容多,知识覆盖面广,有难度且有深度。

而且这学期期末考查范围又增加了九年下册的第三单元“家国之思”的文言文板块和古诗词内容,所以文言背诵的量大大增加了:共有文言文7篇,古诗29首。

由于考查内容临时增加,期末复习时间九大大缩水了。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多,进度比较快,知识点不能做到反复巩固练习。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学生对记忆的内容积累不够牢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熟练,对语言的运用不够深入,从而导致优等生到了一个“瓶颈”就没法突破,中等生学习比较吃力,学困生群体增多。

临近期末,部分学生已有厌学情绪,且重视语文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也掌握得不好,有不少学习上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为此,我们备课组全体老师达成共识,努力做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如指掌,了解学生的不足,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学生加以指导。

二、应对复习措施1、积累与运用复习。

这块内容主要以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排序,病句修改,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主。

为此我们备课组主要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对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句及新增的29首古诗词进行背诵、听、默写巩固。

另外集中类型放在平时试卷训练中加强巩固,进行夯实。

2、阅读复习训练。

A、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关于阅读的要求,作一些说明:(1)句子意思的理解。

(2)给自然段划分层次。

(3)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

(4)文章的中心思想。

复习时,既要提示学生弄清作者的本意,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5)体会思想感情。

B、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把近几年考过的各地市的提醒进行训练,并关注当前热门话题。

C、文言文训练,课内的以早自习听写检测巩固;课外的每天一篇的方式训练。

2018中考语文高分复习计划

2018中考语文高分复习计划

2018中考语文高分复习计划一、复习理念1、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

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2、紧扣考纲,落实基础语文复习要明确本市语文考纲要求,把握近几年来本市中考语文命题的趋势,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常用汉字的读音、书写,古诗文默写,古文翻译,名著导读等。

3、注重阅读,培养能力选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切合中学生生活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

4、强化作文训练,积累素材复习要舍得拿出一定量的时间让教师对作文各方面的写作技巧进行指导训练,安排时间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材料,积累一点写作素材。

二、复习方法(一)、积累与运用1、汉字的正读与书写。

根据《考试说明》中要求读写的汉字(或词语)为重点复习范围,着重四字短语,辅之以汉字书写习题进行训练。

2、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紧跟近期报刊媒体上的热点材料。

考生和教师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既要认真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又要关注生活和社会,关心最新信息,搜集来进行训练。

3、古诗文默写。

关注名篇名家名句,特别是课本要求背诵的古诗,教师要进行梳理、压缩。

过多学生记不下来,花时过多意义不大。

4、名著导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名著导读部分的评价性文字,作适当的记诵。

同时教师还应通过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输更多的相关名著知识。

5、综合性实践活动。

复习该项内容,教师要以课本中便于实际操作的实践活动为基点进行,向生活中延伸,开展多样的各角度的题型训练。

(二)、阅读与理解1、诗歌赏析。

对课内的古诗词进行全方位的复习,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再次的简单赏析。

2、文言文阅读。

古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短小精悍而具有一定的意趣。

着重考查课本中所学常见的文言词语、句子的理解,立足于读懂文意,对文章内容、章法分析不需作太高要求。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备考计划一、复习依据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十堰市地区2018年《中考说明》及题型、考点,历年拟题的导向,切合黄柿中学学生的是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备考方案,根据备考方案要求进行系统性复习。

二、复习设想1. 认真学习《中考说明》,了解考试范围,题型,考点,重点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教学中要落实。

注意总结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技巧,使学习目标得以达成。

2. 抓常态课堂,发挥备课组的集体力量,使复习集大家智慧,这样尽量减少无效的劳动。

以耗时间,拼经理来提高质量的做法必须摒弃。

3. 合理使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

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能,使知识能力内化。

4.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以极大的耐心,做到仁至义尽,不留遗憾。

与同班级教师协调合作,把育人放在首位,其次是教好书。

三、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秀率都有大的进步。

四、具体安排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

(4月1日——4月30日,着重于从课本入手,依纲扣本,在字、词、句、篇中夯实基础。

结合本校复习资料《中考新方向》和《导学精练》进行基础性、系统性复习。

复习要点:①课内古诗词过关:理解→背诵→默写。

②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③课内重点现代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④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第二轮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5月1日——5月31日)结合本校复习资料《中考新方向》和《导学精练》做专项训练与阅读能力提升的相练习,重点讲解答题方法与答题答题技巧。

复习要点: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②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③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④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专题复习阶段,即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打破学科原有顺序,将它们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

最新2018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最新2018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一、学情分析九一班共有41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1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经过上学期的努力,语文成绩有所提高,学生学习态度有一定的转变。

从上学期考试结果可以看出,有11名同学经常不及格,其中7人成绩老在及格线徘徊,他们的成绩有很大提升空间。

另外,4名同学基础较差,尤其是文言文注释和课外古诗词识记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所以,复习时应该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强化训练。

二、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复习目标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四、复习原则通过对2017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18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

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习、统一课件。

五、时间安排(一)整个复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专题复习,重抓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一、复习重点
1、古诗文的识记、理解和阅读。

2、重点词语的识记和理解。

3、现代文的阅读和理解。

4、写作训练。

二、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既要把目光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也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

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具体做法是:(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训练。

(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争取大多数人过关。

(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

复习完一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

(4)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5)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三、复习步骤
(一)、三月至四月中旬复习古诗文及文言文部分,并配套完成大决战相关练习题。

每堂课前可抽出五分钟进行抽签背诵;默写练习;文言文复习先归纳书中的内容:按文言常识、重点实词、重点句子理解、文章主旨、主要写法等归纳总结。

其间每周完成一篇专题作文及讲评。

(周五写,周一评)
第一周复习七年级古诗《论语》、《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桃花源记》、《陋室铭》。

作文:
第二周:《望岳》、《春望》、《使至塞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登飞来峰》、.《无题》、《爱莲说》、《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作文:
第三周:《.相见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赤壁》、《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马说》、《送东阳马生序》。

作文:
第四周:《饮酒》、《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己亥杂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作文:
第五周:《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观刈麦》、《雁门太守行》、《江城子》、《破阵子》、《小石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作文:
第六周:《关雎》、《蒹葭》、《.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
作文:
(二)、四月中旬起复习现代文阅读,讲清不同体裁的文章知识点、答题技巧。

配套完成大决战上的练习题,读品议中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表达能力。

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每周仍然穿插作文专项训练。

一课时写作,一课时讲评。

(三)、五月初用一周的时间集中复习全六册字词结合小决战3-11页习题。

一周时间训练名著阅读。

结合小决战122—140页。

(四)、五月中旬至六月份综合复习,做卷讲解,提高答题技能和应试经验,进行知识整合。

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控制好答题的节奏。

四、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多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

在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善于联想,张扬个性。

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

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

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