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经典阅读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0204192258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0204192258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必备100篇(一)丁立梅,笔名梅子,紫色梅子。

江苏东台人。

职业:教师。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等。

(《春风暖》被选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活页课文链接)作品集《且听风吟》、《忽然花开》、《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尘世里的初相见》、《诗经里的那些情事》、《爱,永远不会消失》等。

文章被选进《灵感与感动》等上百种文集。

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考、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

四川省凉山市2009年语文中考试题菊有黄花丁立梅 一场秋雨,再紧着几场秋风,菊开了。

菊在篱笆外开,这是最大众最经典的一种开法。

历来入得诗的菊,都是以这般姿势开着的。

一大丛一大丛的。

倚着篱笆,是篱笆家养的女儿,娇俏的,又是淡定的,有过日子的逍遥。

()代陶渊明随口吟出那句“采菊东篱下”,几乎成了菊的名片。

以至后来的人一看到篱笆,就想到菊。

陶渊明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能被人千秋万代地记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家篱笆外的那一丛菊。

菊不朽,他不朽。

我所熟悉的菊,却不在篱笆外,它在河畔、沟边、田埂旁。

它有个算不得名字的名字:野菊花。

像过去人家小脚的妻,没名没姓,只跟着丈夫,被人称作吴氏、张氏。

天地洞开,广阔无边,野菊花们开得随意又随性。

小朵的清秀不施粉黛,却色彩缤纷,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地盛开着,仿佛是一群闹嚷嚷的小丫头,挤着挨着在看稀奇,小脸张开,兴奋着,欣喜着。

乡人们见多了这样的花,不以为意,他们在秋天的原野上收获、播种,埋下来年的期盼。

菊花兀自开放、兀自欢笑。

与乡人各不相扰。

蓝天白云,天地绵亘。

小孩子们却无法视而不见,他们都有颗菊花般的心,天真烂漫。

他们与菊亲密,采了它,到处乱插。

那时,家里土墙上贴着一张仕女图,有女子云鬓高耸,上面横七竖八插满菊,衣袂上亦沾着菊,极美。

掐了一捧野菊花回家的姐姐,突发奇想帮我梳头,照着墙上仕女的样子。

后来,我顶着满头的菊跑出去,惹得村人们围观。

七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课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课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课文
本文档总结了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课文内容。

以下是各课文的简要介绍:
第一课:《美丽的祖国》
这篇课文描述了我们美丽的祖国,以及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第二课:《多少钱》
通过描述一个小女孩购买红领巾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金钱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第三课:《唐诗三百首》
这篇课文介绍了唐代诗歌的魅力,并选取了《春晓》、《静夜思》和《登鹳雀楼》等经典诗歌进行详细讲解。

第四课:《我的围裙》
主人公通过讲述奶奶和围裙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家人间的深情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第五课:《倔强的纸》
通过一张倔强的小纸条的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坚持自我、
勇敢面对困难是成功的关键。

第六课:《两只蚊子》
这篇课文讲述了两只蚊子对人类的认识和嘲笑,以及在被追赶
时的惊险经历。

第七课:《那是个什么》
主人公通过对陌生物体的描述和猜测,向我们展示了探索未知、勇于发问的重要性。

第八课:《飞越人间》
这篇课文介绍了蜻蜓的特点和性,以及它们飞翔的壮丽场景。

第九课:《卧龙吟·登天台》
通过对唐代诗人杜牧的《卧龙吟·登天台》的讲解,这篇课文
展示了诗歌表达情感的魅力。

第十课:《最美的风景》
这篇课文通过描述农村的美景和民俗活动,向我们展示了家乡的风景之美。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经典课文的简要介绍,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其中的含义和情感。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1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1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目访谈)2019年10月7日,《一本好书》第二季回归,这是一档被称为全民阅读“试衣间”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

此次回归,节目组选择了重读《红岩》《骆驼祥子》等经典作品,豆瓣网友给出了9.5分的评价。

“去看看这本书吧”,从《一本好书》第一季开始,这样的呼吁几乎每期都会出现,像一个烙印,印在节目扉页,提醒观众这才是节目的初心所在。

“全民阅读说了这么长时间,但是我们的人均年阅读量,还是非常低。

好多有过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实际上并没有养成终身阋读的习惯,很多在校大学生,除了教材之外的阅读几乎是零,我们竟然还有这么漫长的路要走。

”节目总导演关正文直言,这样的现状令他难过,“我们节目每年推荐十一本书,如果带动了观众能够读其中的两三本,那是一个特别大的进步。

”(相关数据)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各抒己见)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和智慧,就在那些最伟大的著作之中。

只有通过与它们的对话,才能真正为我们自己所拥有。

读先贤的书,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至于阅读的方法,我认为首先是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系统的阅读计划,每天挤出一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逐步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张颐武:我有两个建议:一是“读两头”:一方面多读久经考验的经典,这些经典经过了历史的筛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要多读有价值的新书,了解当下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接触时代的前沿,这对于打开视野很有帮助。

二是多读些闲书,在生活中熟悉“非功利性”的阅读,也就是阅读和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不直接相关的书籍。

今天的青少年基础知识并不差,各种技艺的训练也比我们当年要全面得多,但人们常常抱怨青少年的人文修养、文化视野还存在相当多的缺陷,这其实与缺乏“非功利性”阅读有关。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无论传播介质、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有一条是不能变的,那就是读好书。

七年级上册语文典范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典范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典范阅读(一)《童趣》一、词语积累(一)常规词语[余]我。

[童稚(zhì)]幼小。

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

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

[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

[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

拟,比,比拟。

[向]接近。

[昂首]抬头。

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

[果]果真。

[唳(lì)]鸟鸣。

[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

[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

[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

[为(wèi)]被。

[方]正。

[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明察秋毫]明,视力。

察,看清。

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

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整体把握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

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阅读探究1. 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 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物外之趣.3.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一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初中语文必读选读名著阅读书单完整版

初中语文必读选读名著阅读书单完整版

中考名著阅读书单优先选择语文教材中指定名著篇目。

今天于老师就以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教材为例,给大家呈现一份中学教材名著必读书单,具体参见以下表格:《唐诗三百首》注:清代孙沫选编(共选77位唐代诗人三百余首作品)《水浒传》作者:(元末明初)施耐庵《世说新语》注: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聊斋志异》作者:(清代)蒲松龄九年级(下册)《儒林外史》作者:(清代)吴敬梓《围城》作者:钱钟书《格列夫游记》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简爱》作者:(英)夏洛蒂·勃朗特《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作者:(俄)契诃夫《我是猫》作者:(日)夏目漱石中小学「新」教材内容有变化自2016年起,国家开始推行统编义务教育教材,至2019年,七至九年级已全面推行统编教材,课本中明确规定一些名著为必读书目,而且,中考语文也将名著纳入考试范围。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明确表示,名著阅读和课文的地位同等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教育者把名著阅读纳入了中考,分值会高达20分左右。

这都表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今天专门为大家罗列了最新统编教材初中七至九年级必读名著及已定选读名著书目。

七年级(上)必读书目:《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

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

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该《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人教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王本华主编,含教师用书,该系名著书系与教材配套,适合大家使用,后边不做重复赘述。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

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八上和九上“必读名著”书目(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八上和九上“必读名著”书目(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八上和九上“必读名著”书目(完整版)七年级(上)必读书目《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先生以一个成年人的感悟回忆童年以来的思想发展历程,他积极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在阅读时可以从鲁迅的童年、鲁迅笔下的人物、鲁迅的儿童教育观等方面展开阅读。

感受鲁迅是怎样叫醒沉睡的国人。

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系列丛书,该《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由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人教社中学语文室主任王本华主编,含教师用书,该系名著书系与教材配套,适合大家使用,后边不做重复赘述。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吴承恩善意的嘲笑与辛辣的讽刺,将自由、勇于反抗、惩恶扬善根植于读者体内。

阅读时可把内容中的谚语俗语等摘抄下来,感受来自明代的智慧和汉语言传承的魅力。

02七年级(上)自主阅读《湘行散记》《白洋淀纪事》《猎人笔记》《镜花缘》03七年级《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老北京时代一个底层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他有理想、有追求,最终却在命运的捉弄下沉沦。

读完可以试着给祥子写小传,可以探索祥子悲剧的原因,还可以品品作品里的「京味儿」。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诞生那会儿还没有潜艇,但科幻大师凡尔纳已经把潜艇描绘得有模有样,体现了他渊博的知识、大胆的想象与严谨的推理,小说问世一百多年来,里面的很多想象已经变为现实,其预见性和前瞻性不言而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的伟大。

05八年级(上)必读书目《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真实记录,是他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在经过专注的观察、不懈的探索后,法布尔用他的《昆虫记》向世人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初中语文12本必读名著超全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12本必读名著超全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12本必读名著超全知识梳理统编教材初中语文指定阅读名著*标红为精读书目【七年级上册】1.《朝花夕拾》2.《西游记》3.《白洋淀纪事》4.《湘行散记》5.《猎人笔记》6.《镜花缘》【七年级下册】1.《骆驼祥子》2.《海底两万里》3.《红岩》4.《创业史》5.《基地》6.《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八年级上册】1.《红星照耀中国》2.《昆虫记》3.《长征》4.《飞向太空港》5.《星星离我们有多远》6.《寂静的春天》【八年级下册】1.《傅雷家书》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苏菲的世界》4.《给青年的十二封》5.《平凡的世界》6.《名人传》【九年级上册】1.《艾青诗选》2.《水浒传》3.《泰戈尔诗选》4.《唐诗三百首》5.《世说新语》6.《聊斋志异》【九年级下册】1.《儒林外史》2.《简·爱》3.《围城》4.《格列夫游记》5.《契诃夫短篇小说选》6.《我是猫》1七上《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怀念之情。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格调明朗,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初一语文10篇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一语文10篇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

初一语文10篇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1.赵襄主学御原文: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2.老马识途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挖。

3.穿井得人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

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

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

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4.南辕北辙原文: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经典阅读测试题(共100分)一、诗文默写:(每题一分,共80分)1.------------------,吹面不寒杨柳风。

2.最爱湖东行不足,。

3.写出《钱塘湖春行》中的颈联:,。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5.,终为土灰。

6.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7.《过故人庄》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8.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

9.曲径通幽处,10.山光悦鸟性,11.万籁此都寂,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景物来抒发诗人悲苦哀怨之情的句子,。

13.《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14.--------------,夜泊秦淮近酒家15.商女不知亡国恨,16.一曲新词酒一杯。

、17.、,小园香径独徘徊。

18.莫言下岭便无难,19.兴尽晚回舟,20.争渡,争渡,21.半亩方塘一鉴开,22.————————,为有源头活水来23.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2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2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风景的句子是,。

34.《过故人庄》中诗人与朋友把酒闲话的句子是,。

3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春到西湖,鸟儿开始活跃的句子是,。

36.《钱塘湖春行》中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37.《钱塘湖春行》中交代诗人行踪的句子是,。

38.《过故人庄》中表现作者与朋友间融洽的感情及对田园的喜爱的句子是,39.《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42.、《过故人庄》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43.《钱塘湖春行》描写西湖莺歌燕舞的景象的诗句是,44、《钱塘湖春行》表现西湖之春到处充满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45、《观沧海》中描写大海雄伟壮阔的诗句是,46、《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47.余忆童稚时,,,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8.余年幼,,不觉呀然一惊。

,捉,鞭数十,驱之别院。

49.《<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50.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51.《论语》中认为复习旧知识好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2.“择善而从”这一成语出自《论语》中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______ 。

53.、自己所不想要(或不想干)的,不要强加于别人,用《论语》中的原句来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4、写出《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6、《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孤寂愁苦心情的句子是,。

57.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曰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 ,。

58.,。

小园香径独徘徊。

59.,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60.杜牧的《泊秦淮》: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61.《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62.《观书有感》中点明方塘总是明净如镜的原因是,。

634.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64.《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6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

6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7.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

”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68.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

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

69.《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70.李清照的《如梦令》: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72、《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3.《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4.《过故人庄》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龟虽寿》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76.《龟虽寿》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77.《观沧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8.《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9. 《过故人庄》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0.《龟虽寿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名著常识(每空一分,共20分)1、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2、、古代的“岁寒三友”指。

3、冰心原名_____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____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___________。

5、你能写出下面4个人物分别属于哪部文学名著吗?林冲《》赵云《》祥子《》王熙风《》6.《蚯蚓与狐狸》《鼹鼠》嘲笑。

7.《骆驼与宙斯》批评。

8..一部真实记录昆虫生活,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它是名著____________。

作者是 ____________, 该作品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

9、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 ___________ 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对的思考和感悟。

10、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