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人体尺寸和作业空间设计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人体尺寸 图文

人机工程学人体尺寸 图文

听这位老友,絮絮叨叨地讲述老旧的故 事,试 图找回 曾经的 踪迹, 却渐渐 明白了 流年, 懂得了 时光。 过去的 沟沟坎 坎,风 风雨雨 ,也装 饰了我 的梦, 也算是 一段好 词,一 幅美卷 ,我愿 意去追 忆一些 旧的时 光,有 清风, 有流云 ,有朝 露晚霞 ,我确 定明亮 的东西 始终在 。静静 感念, 不着一 言,百 转千回 后心灵 又被唤 醒,于 一寸笑 意中悄 然绽放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 坟,无 处话凄 凉。纵 使相逢 应不识 ,尘满 面,鬓 如霜“ 。如若 今生, 你我遇 到一个 愿意为 自己陪 伴一生 的人, 那么, 请握紧 现在手 中的幸 福,珍 惜彼此 ,别等 失去, 再话凄 凉……
可惜,世间不是所有的缘份都来得刚刚 好,在 合适的 季节里 你我相 遇相逢 。就如 徐志摩 遇到林 徵因, 写下“ 轻轻的 我走了 ,正如 我轻轻 的来; 我轻轻 的招手 ,作别 西天的 云彩… …”一 首再别 康桥道 出无尽 的思念 ,却因 是一场 三角之 恋,不 得不放 手。还 有张爱 玲遇见 文人汉 奸胡兰 成,在 信里写 道:“ 在你面 前我变 得很低 很低, 低到尘 埃里。 但我的 心里是 喜欢的 ,从尘 埃里开 出花来 。”
这世间,有一种相逢叫做缘份。如若有 缘,你 我会迎 着月, 奔着光 ,在人 生的某 个岔路 口相见 ,然后 又悄悄 离别。 像一朵 洁白似 雪的梨 花,轻 轻被风 吹落, 好像从 未被时 光染上 任何颜 色,永 远素雅 洁净。
有些人,在你生命里,走着走着就散了 ,走着 走着就 远了, 转身是 刹那, 离别早 已是天 涯。有 些人, 如同在 你的世 界打马 而过, 走时如 春风拂 面,未 曾留下 一丝一 痕。有 些人, 走时却 如惊涛 骇浪, 让你痛 彻心扉 ,就像 长在你 心里的 一根刺 ,怎么 拨也拨 不出来 ,只留 下浅浅 淡淡的 伤痕, 也许, 是思念 ;也许 ,是怨 念;也许 ,只是 记得… …

人机工程---作业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作业空间设计

术语和符号3.1 水平基准面P XY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

3.2垂直基准面P YZ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图1(a)至图3]。

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4 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1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5 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2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 A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 作业面高度 C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 工作台面厚度K工作平面与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9 脚支撑高度 F脚支撑面的几何中心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0 小腿空间高度U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 大腿空间高度Z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 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3 立姿工作岗位的脚空间高度I容脚空间上方界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

3.14 腿部空间进深T1垂直基准面和限制小腿或膝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5 脚空间进深T2垂直基准面与限制脚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6 腿部空间宽度 B限制膝或脚向外侧扩展的两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7 横向活动间距 D两相邻工作岗位上的纵向中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8 向后活动间距W垂直基准面和限制人体向后活动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人机工程学 第六章 作业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学 第六章 作业空间设计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作业区域设计
• A1—肘与肩之间距离的水平投影长度(上臂与水平面 约成65°夹角,A1=CE=180mm);
• A2—肘与拇指尖点的距离(A2=CP=380mm); • θ—上臂的水平投影与工作台边缘的夹角(0°~
90°)。
• 斯夸尔斯指出,通过左右手的移动轨迹---两条曲线的 顶端作切线,并由两切点分别向左右两边各延长25cm 所确定的区域为操作者容易操作的范围。美国海军中 的各种仪表板和控制台采用此法设计,有效的提高了 使用效率。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2、作业姿势 • 在作业中使用良好的作业姿势可使作业者时刻处于轻
松的状态。 三种作业岗位的特征
坐 姿 作 业 岗 位
西安工程大学


姿




姿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⑴ 坐姿
坐姿适用操作力和操作范围不大,精细的或需稳定连 续进行的工作。
• ① 坐姿作业特点:a、不易疲劳,适合持续时间长的工 作;b、身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适合精密作业; c、手脚可以并用作业。
• (3)功能原则:把具有相关功能的元件编组排列;
• (4)使用顺序原则:按使用顺序排列布置各元件。
西安工程大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
3、总体作业空间
不同个体作业场所的布置构成总体作业空间。总体 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业场所,它反映的是多个作业 者或使用者之间作业的相互关系,如一个办公室或计 算机房。
人机工程学
第二节 作业区域设计
• 三、垂直面作业区域 • 1、坐姿作业区域 • 采用法莱法则确定坐姿工作面高度 • 最大工作区域的最高点: • (N95+ F5+K5) • 正常工作区域的最高点: • (N95+ M95+ J5) • 其中,K5 为第5百分位数上肢前展长;

人机工程学-空间设计与人机学

人机工程学-空间设计与人机学

第二节 工作岗位与作业姿势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4、其他姿势对应工作岗位
受限空间 作业者有时必须在限定的空间中进行作业, 还需要通过某种狭小的通道。在设计时, 必须使作业者能在其中进行作业或通过。 为此,应根据作业特点和人体尺寸确定受 限作业空间的最低尺寸要求。尺寸应以至 少P95百分位的人体测量数据为依据。
第二节 工作岗位与作业姿势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2.立姿工作岗位 立姿作业空间影响因素: 上肢伸展方向、任务性质和着装;操作者的性别、年龄、种族、残疾等因a素。 实际中常根据操作者人群第5百分位的值来设计,使产品可满足95%的人。
第二节 工作岗位与作业姿势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3、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
适用范围 操纵范围和操纵 力不大,精细的或需稳定连续进 行的工作。
第二节 工作岗位与作业姿势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1.坐姿工作岗位
(1)上肢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的范围主要由 上肢伸展的范围决定, 这一范围又由上肢伸展 的方向和所要完成任务 的性质决定。
第二节 工作岗位与作业姿势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第二节 工作岗位与作业姿势
三、作业姿势的选择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四、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手指可动域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四、工作空间人体尺寸
重要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与舒适活动范围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五、姿势、动作与人体机能的关系
(1)与视觉的关系 (2)与循环的关系 (3)与手、上下肢、上半身等运动关系 (4)与身体重心的关系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第一节 作业空间概述
二、工作空间分类

人机工程学--第八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人机工程学--第八章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与性别有关的尺寸计算(例工作高度) 性别一致时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
作业空间设计原则 c.按空间内设施或元件的功能进行布置,按 功能相同或相互联系的设施和元件进行适当编排, 便于操作和管理。 d.整个空间的布置除方便操作处,应按作业 安全、人流、物流的组织来进行。 以上这些原则,在空间设计的实际应用中, 会存在矛盾的地方,满足了某一原则,有可能会 削弱另一原则。每一条原则都不是绝对的,而应 按实际空间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全面权衡, 以其中某一原则为主,适当考虑其他原则。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手工作业岗位类型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1.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2 2. 立姿手工作业岗位,见图8-3 3. 坐、立姿交替作业岗位,见图8-4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坐姿手工作业岗位
横向活动空间D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向后活动空间W
腿部空间进深T1 脚部空间进深T2 脚坐姿腿空间高度G 立姿脚空间高度L 腿部空间宽度B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6)脚支撑高度F的调整范围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F5% F95% S5% S95% U 95% U 5%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2. 与作业有关的作业岗位尺寸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6)大腿空间高度Z和小腿空间高度U的最小值

人机工程学(最全面)

人机工程学(最全面)

听觉与噪声
乐音的范围大约是15~20000Hz 人耳最敏锐的听觉范围是500~4000Hz 减少噪音的方法: 变换声源的位置; 采用隔音材料,以吸收声音; 采用减振材料,以减弱金属振动; 设置阻音设备; 提供人体保护设备(耳塞,橡皮护套等) …… 在会展设计中,音量设计应给观众带来舒适、愉快之感为宜; 贵宾洽谈室、接待室等空间需要相对安静,应做好隔声和吸声 处理; 在会议和展厅的适当位置,则应布置扬声设备,适应不同性质 的会展对声音的要求。
最佳视域:左上部、中上部左侧、上部
视觉中心略高于几何学中心 正常视觉分辨率的极限:在距眼睛0.3米处能分辨 距离为0.1毫米的两个点或两条直线,但间距过小 可视性差,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较好的间距为2至 4毫米。
其他因素
• 心理因素 • 听觉与噪音 • 湿度与温度 • 花卉
• 地板
情感(心理因素)与空间
的伤害。
会展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会展设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解决:
• 设计中的陈列密度、陈列高度,通道宽度,
展板与道具尺度,以及照明、色彩、视高、
错视等问题
• (2)解决无障碍设计问题
• 残疾人专用的通道、坡道、工厕设施、门 拉手等等
第一:展厅净高
最低:至少应大于4米
最高
8米、10米,乃至更高
视野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有关, 可用视野计来测定视野范围
视野分类(依据眼球ຫໍສະໝຸດ 工作状态)静视野: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注视野:头部固定,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动视野:头部固定,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
人体工程学研究成果:人的视力范围

最佳视区 视平线以下15度至视平线以上30度? 良好视区 视平线以上30度至视平线以下30度 有效视区 视平线以上60度至视平线以下70度

人机工程学培训教材

人机工程学培训教材

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1. 作业空间:人、机器设备、工装以及被加工物所占的空间,称作业空间。 作业空间按所包含的范围,可分为
3)能量代谢量:人体进行作业或运动时所需消耗的总能量。 能量代谢率:用M表示
能量代谢量=MS t
基础代谢量
维持体位所应 增加的代谢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业所增加 的代谢量
安静代谢量 能量代谢量
三种代谢量的关系
3. 相对代谢率(Relative Metabolic Rate)
劳动强度不同,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由于劳动者的体质差异,即 使同样的劳动强度,不同劳动者的能量代谢也不同,为了消除个体差 异,常用相对代谢率来衡量劳动强度。用RMR表示。





Manufacturing



Service
Home & Leisure
Office 返回
人机系统中人的作业特性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人体作业过程的调节与适应 作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合理安排作业休息制度 作业疲劳及其测定
体力劳动时的能量消耗
一、动态作业
2、静态作业
所有的肌肉运动都会导致疲劳,但程度取决于很多事情:如舒适程 度、年龄和经验。静态的肌肉运动,其疲劳的恢复时间是动态运动的10 倍。
人体测量数据的应用
一、 主要人体尺寸的应用原则
设计中常用测量尺寸见图2-15,有关这些数据的定义、应用条件、 选择依据等参阅表2-9。
二、人体尺寸的应用方法
1.确定所设计产品的类型 2. 选择人体尺寸的百分位数 3. 确定功能修正量 4. 确定心理修正量 5. 产品功能尺寸的确定

2024版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2024版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目录•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作业空间设计与人机系统优化•劳动安全与事故防范策略•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和人的舒适度。

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办公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三大要素。

其中,人是指操作者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机器是指各种设备、工具、装置和系统等;工作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组织管理等。

研究范围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如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人因工程、可用性工程等。

学科特点及意义学科特点人机工程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问题。

学科意义人机工程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错误,降低人的疲劳和不适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人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

负责传递和处理感官信息,控制人体运动和反应。

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支持人体姿势和运动。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排除废物。

感官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0102 03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影响人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情感与情绪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与人的需求和动机密切相关。

学习与技能形成通过经验和训练,人能够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ABDC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功能的学科,为人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人体尺寸数据包括身高、坐高、臂长等,用于设计适合人体尺寸的产品和工作环境。

人体力量数据反映人在各种姿势和动作下的力量输出,为设计提供力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