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02 云标准
课程标准-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类别:必修课 适应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学时:64 学 分:4一、课程定位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云计算、虚拟化方面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为响应社会需求,以及实现学院教、科、产一体的培养方式,依托学院设立的云计算实训基地,开展《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
本课程结合云计算实训基地充分利用服务器的底层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虚拟化资源池。
通过在服务器上部署虚拟化软件,根据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一共有56名学生进行实训,8人一组,分为7组。
考虑要做实验中要用到服务器虚拟化的HA(高可用性)性能, 给每个小组分配两个虚拟服务器。
即对底层的实体硬件服务器进行虚拟化,合计拟成14台虚拟服务器,满足学员实验需求。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Linux 系统管理。
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操作、Windows操作界面。
对网络、服务器和存储有一定的了解。
(1)总体目标依托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基地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学院的虚拟化和云计算技术的软硬件资质与技术水平,并完成对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士进行的课程教学、培训和学习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的基本任务。
(2)能力目标掌握云计算的基础平台部署掌握云计算云资源的部署掌握云计算虚拟机的部署掌握云计算的高可用性部署掌握云计算EVB部署掌握云计算的云服务部署掌握云计算产品的维护(3)知识目标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与解决方案了解VMware vSphere 基础系统构成了解VMware vSphere 高级特性掌握VMware vSphere 排错掌握vSOM体系特性积累云计算项目实战(4)素质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企业级云计算环境的搭建、部署和维护工作规范,具备云计算领域开局和维护工程师的基本职业素质。
(5)使同学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完成同一任务而培养出团队配合能力过小组完成同一任务而培养出互助精神三、课程设计与内容1、设计思路课程设计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方法,基于以下企业中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内容设计。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第2章-云计算基础

并行取数困难 JDBC访问效率太低 数据库并发访问数太多
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把大数据存储到分布式文件系统中。云计算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数据存储系统 是GFS和HDFS。
2、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云计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将各种计算及存储资源 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 资源分享 资源定制 细粒度资源管理
基于以上特点,虚拟化技术成为实现云计算资源池化和按需服务的基础。
3、云平台技术
云平台技术能够使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地进行业务部署,快速 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 营。
计算服务
负载管理
虚拟化
主机
基础设施 虚拟化
网络
备份 其他硬件
管 理
开 和
发 业
工 务
具 支 撑
1、软件即服务(SaaS)
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它是一种通过 Internet提供软件的模式,用户无需购买软件,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于Web 的软件。 随时随地访问 支持公开协议 安全保障 多用户机制
问题:
安全性 可用性
2、私有云
私有云,是指企业自己使用的云,它所有的服务不是供别人使用, 而是供自己内部人员或分支机构使用。 优点是安全性、可用性相比公有云好一些; 缺点是成本较大。
3、混合云
混合云,是指供自己和客户共同使用的云,它所提供的服务既可以 供别人使用,也可以供自己使用。
混合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计算模式的混合体,如公有云和私有 云混合。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云计算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架构、服务模型和关键技术,熟悉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云服务。
二、课程目标1、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云计算的基本架构和服务模型。
2、熟悉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了解云服务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和配置合适的云服务,了解云服务的部署和运维。
4、掌握云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防护措施,了解合规性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5、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云计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课程内容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云计算的架构和服务模型3、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4、云服务的选择和配置5、云服务的部署和运维6、云安全的概念和防护措施7、实践操作:云服务的配置和管理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方法包括: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掌握云服务的选择、配置、部署和运维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项目实训等方式,让学生熟悉常见的云服务和应用,掌握云服务的配置和管理技能,加深对云计算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线学习: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拓展学习,提供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五、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
2、期末考试:通过笔试或机试等方式进行期末考试评价。
3、项目实训:通过小组项目实训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评价。
4、学习报告:通过撰写学习报告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和总结评价。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在线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题问题:请简要解释云计算的定义和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云计算是指通过互联网等网络进行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处理的一种计算方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1. 虚拟化:云计算利用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进行抽象和隔离,实现资源的灵活分配和利用。
2. 弹性扩展:云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地调整计算资源的规模,实现按需分配和释放。
3. 高可用性:云计算通过数据的冗余备份和多节点部署,提供高可用性的计算服务。
4. 资源共享:云计算通过多租户的方式,将计算资源共享给多个用户,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5. 自助服务:云计算提供自助式的服务请求,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和配置所需的计算资源。
第二题问题:请列举云计算的三种部署模式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参考答案:云计算的三种部署模式分别是: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1. 公有云:公有云是由云服务提供商建立和管理的云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公共的计算资源和服务。
其特点是可按需使用,无需自行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但安全性和隐私性相对较低。
2. 私有云:私有云是由用户自行建立和管理的云平台,用于满足特定组织或企业的需求。
其特点是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隐私性,但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和资源进行建设和维护。
3. 混合云:混合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部署模式,将公共云和私有云相互连接起来,形成统一的云计算平台。
其特点是可以按需扩展计算资源,同时兼顾安全性和灵活性。
第三题问题:请简述云计算的优势和挑战。
参考答案:云计算的优势包括:1. 成本节约:云计算通过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可以降低组织和个人的计算成本。
2.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云计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地调整计算资源的规模,提供灵活的计算能力。
3. 高可用性和容灾性:云计算通过数据冗余备份和多节点部署,可以保证计算服务的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
4. 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云计算可以将计算资源共享给多个用户,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协同工作的效率。
云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云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云计算技术逐渐成为当下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基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技术体系以及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云计算知识。
一、云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1.1 云计算的定义与特点云计算是指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管理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用户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资源和应用服务的一种模式。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包括可扩展性、高可用性、资源共享、灵活性以及按需支付等。
1.2 云计算技术体系云计算技术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基础: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
(2)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硬件资源抽象为虚拟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3)云计算平台:包括云操作系统、云数据库、云安全等,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4)应用服务:以SaaS(软件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为代表,提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各种应用服务。
1.3 云计算的实现方式云计算主要有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多种实现方式。
(1)公有云:多租户模式,可以提供广泛的应用和服务,如亚马逊AWS、谷歌云等。
(2)私有云:单租户模式,可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管理,如银行、政府等。
(3)混合云:综合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优势,可以更灵活地提供服务和管理。
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践2.1 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云计算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备份与恢复: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将重要数据备份到云端,实现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恢复。
(2)业务扩展和升级: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展和升级,提高业务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3)虚拟化基础设施:企业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将基础设施虚拟化,减少硬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云计算技术应用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对涉及用户隐私的数据进行脱敏处理 ,以保护用户隐私不被泄露。
数据加密
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 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 的安全性。
2024/1/24
27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策略设计
2024/1/24
多因素身份认证
01
采用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生物特征等多种认证方式,提高
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2024/1/24
11
存储和网络资源管理技术
• 存储性能优化:采用高性能存储设备和技术 ,提高数据存储和访问速度。
2024/1/24
12
存储和网络资源管理技术
网络虚拟化
将物理网络资源抽象为逻 辑网络资源,简化网络配 置和管理。
2024/1/24
谷歌云
提供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即 服务等云计算解决方案。
腾讯云
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技术解决方案。
6
02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Chapter2024/1/24
7
IaaS概念及功能介绍
IaaS定义
弹性扩展
按需付费
高可用性
安全性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 )是一种云计算服务模 型,它通过虚拟化技术 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 基础设施资源池化,以 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 。
将应用程序打包成容器镜像,使用 容器编排工具(如Kubernetes)实 现容器的自动化部署和管理。
21
04
软件即服务(SaaS)
Chapter
2024/1/24
22
SaaS概念及功能介绍
01 02
SaaS定义
《云计算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云计算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限选课程。
2.课程作用本课程92学时,该课程是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云计算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了解虚拟化技术及管理;掌握NFS服务器的配置,掌握CAS安装和配置,掌握基于CAS的云计算平台的管理。
学生应先修《网络操作系统》一课,掌握Linux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后,方可修本课程。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云计算的起源及有关概念(2)Vmware虚拟化技术(3)Kvm虚拟化有关知识(4)NFS相关知识(5)数据库有关知识(6)H3C CAS平台管理的有关概念与知识2、能力目标(1)安装操作系统(2)节点基本配置(3)配置yum服务器和客户端(4)NFS服务的配置与测试(5)虚拟机管理(6)计算节点安装(7)管理节点的安装与配置(8)模板与ISO管理(9)H3C CAS管理(10)模板制作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守时、质量、规范、诚信、责任等方面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社会对云计算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要求,制定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内容。
课程以H3C CAS云平台的安装、配置与管理为主线,从而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相关知识、相关服务器的配置,加深Linux的使用技能,直至完整掌握H3C CAS云计算系统。
在学时分配上,理论46课时,实践44课时,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为未来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课程单元组成:2、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为90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6课时,实践教学44课时。
云计算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云计算的基础知识与应用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机技术,它利用互联网、虚拟化技术来提供计算机资源和服务。
与传统的计算方式不同,云计算的理念是将计算机资源视为一种服务,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随时随地使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在业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服务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其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使得其成为现代企业使用其的主流技术。
本文将详细说明云计算的基础知识以及应用领域。
一、基础知识1. 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存储和处理技术,将计算机资源提供给用户,让用户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
云计算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可以提供多种服务,如应用程序、平台、基础设施等。
2. 云计算的架构云计算的架构包括了以下组成部分:(1) 前端:用户通过前端界面(如网页、手机APP)与云平台进行交互,使用云平台上提供的各种服务。
(2) 后端:云平台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
(3) 网络:将前端与后端连接起来的技术。
3.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分为以下三种:(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计算机资源和基础设施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购买、管理和使用服务器、存储空间、网络连接等。
(2) 平台即服务(PaaS):提供开发和运行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平台服务,用户可以快速搭建开发环境、部署应用程序。
(3) 软件即服务(SaaS):提供完整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云平台上提供的应用程序,无需关注底层的技术细节。
二、应用领域1. 企业应用在企业中,云计算可以用来部署和管理各种应用程序,包括生产、管理、销售、人事、财务等,也包括业务分析、数据挖掘等。
云计算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满足企业对数据分析和业务管理的需求。
2. 教育行业教育行业亦是可以应用云计算的领域之一,通过云计算技术可以构建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教育资源、在线课程、测试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一)基本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15 年 10 月 16 日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以下 简称《指南》)。 《指南》提出涉及硬件、软件、服务、网络和安全 5 个方面的云计算生态系统; 依据其中技术和产品、服务和应用等关键环节以及贯穿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云安全,结合国 内外云计算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构建出包含云基础标准、云资源标准、云服务标准和云 安全标准四大部分的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 通过分析研究已有标准,提出现有标准缺失的、能直接反映云计算特征的且能解决应用和
数据迁移、服务质量保证、供应商绑定等问题的 29个标准研制方向。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二)体系框架
我国云计算综合
标准化体系框架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二)体系框架
1.云基础标准:云基础标准用于统一云计算及相关概念,为其他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 供支撑。云基础标准主要包括云计算术语、参考架构、指南等方面的标准。 2.云资源标准:云资源标准用于规范和引导建设云计算系统的关键软硬件产品研发以 及计算、存储等云计算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实现云计算的快速弹性和可扩展性。云资 源标准主要包括关键技术、资源管理和资源运维等方面的标准。 3.云服务标准:云服务标准用于规范云服务设计、部署、交付、运营和采购以及云平 台间的数据迁移。云服务标准主要包括服务采购、服务质量、服务计量和计费、服务 能力评价等方面的标准。 4.云安全标准:云安全标准用于指导实现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服务 安全和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管理、服务安全、安全技术和产品、 安全基础等方面的标准。
一、云计算架构
(一)云计算基础架构
(1)硬件层的融合。
(2)业务层的融合。
(3)管理层的融合。
云基础架构的融合部署
一、云计算架构
(一)云计算基础架构
1.SOA: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 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它们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五大特征:可重用、松耦合、明确定义的接口、无状态的服务设计、基于开放标准
化协会(CCSA)等。
二、云计算标准化
(一)国际标准化现状
二、云计算标准化
(一)国际标准化现状
二、云计算标准化
(二)国内标准化进程
国内云计算标准组织以及主要工作内容
二、云计算标准化
(二)国内标准化进程
我国已发布的部分云计算相关标准
二、云计算标准化
(二)国内标准化进程
目前正在研制部分云计算标准: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三)云计算标准研制方向
我国云计算重点标准研制方向统计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三)云计算标准研制方向
我国云计算标准研制方向明细表
云基础标准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三)云计算标准研制方向
云资源标准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标准化组织可以分为三类:
(1)传统信息技术标准化组织:包括 ISO/IEC、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分 布式管理任务组(DMTF)、网络存储工业协会(SNIA)、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 开放移动联盟(OMA)等。 (2)针对云计算新成立的组织:包括开放式数据中心联盟(ODCA)、筋斗云(Open Cirrus)、云计算安全联盟(CSA)、Hadoop 社区、开放网格论坛(OGF)、开放云 计算联盟(OCC)、绿色网格(TGG)、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云计算产业联 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等。 (3)传统电信领域的标准化组织:包括国际电信联盟(ITU)、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GSMA)、欧洲电信标准研究院(ETSI)、城域以太网论坛(MEF)、中国通信标准
2.分布式计算:(广义)分布式计算是一门计算机科学;(狭义)分布式计算是 一种新的计算方式。所谓分布式计算就是在两个或多个软件互相共享信息,这些软 件既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也可以在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多台计算机上运行。 3.云计算与 SOA 4.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
二、云计算标准化
(一)国际标准化现状
20153695-T-469《信息技术 云资源监控指标体系》、20153700-T-469 《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资源监控总体技术要求》 20153694-T-469《信息技术 云计算 文件服务应用接口》国家标准 20153675-T-469《信息技术 云计算 平台应用程序管理规范》 20153699-T-469《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服务计量与计费》 GB/T 32399-2015《信息技术 云计算参考架构》和GB/T 32400-2015 《信息技术 云计算概览与词汇》 20153700-T-469《信息技术云计算 云资源监控总体技术要求》和 20153705-T-469《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服务级别协议规范》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基础》
第2章 云标准
(课时数:4课时)
主 要 内 容
1
云计算架构
云计算标准化
2
3
解读《体系建设指南》
一、云计算架构
(一)云计算基础架构
(1)硬件高配低用。 (2)整合困难。
传统 IT“烟囱”模式部署架构
一、云计算架构
(一)云计算基础架构
相对于传统 IT 部署架构,云基础架构 通过虚拟化整合与自动化,应用系统共 享基础架构资源池,云平台层)的自动化管理,实现快 速部署、易于扩展、智能管理,帮助用 户构建 IaaS 云业务模式。 云计算融合模式部署架构
(三)云计算标准研制方向
云服务标准
三、《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三)云计算标准研制方向
云安全标准
本章结束,下次再见!